作文一:《雾都伦敦的蜕变》1400字
雾都伦敦的蜕变:防治交通污染大力发展公共交
通
正文 我来说两句(199人参与) 2013年01月13日10:33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打印 字号
大|中|小
保存到博客
经过这么多年的空气污染治理,伦敦的空气情况已经大有改善。天气好的时候,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很让人心旷神怡。
大雾笼罩伦敦,早高峰期,街上交通接近瘫痪。
在市中心的皮卡迪利广场,能见度不到10米。
伦敦塔桥在大雾中若隐若现。
每天要出门上班的女工不得不戴上厚厚的口罩。
在这次大雾之前,伦敦早就以雾多而闻名全世界。
这场大灾难已经过去了,但街上依然张贴了许多提醒市民注意烟雾的警示海报。图片来源:英国《卫报》
事件回顾
1952年12月4日至9日,伦敦上空受高压系统控制,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城被黑暗的迷雾所笼罩,马路上几乎没有车,人们小心翼翼地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进。大街上的电灯在烟雾中若明若暗,犹如黑暗中的点点星光。直至12月10日,强劲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上空的恐怖烟雾。
当时,伦敦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许多人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在大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据英国官方的统计,丧生者达5000多人,在大雾过去之后的两个月内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整治措施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发生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此后,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整治环境:
治理工业污染出台空气污染防治法案
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作文一二三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到了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
防治交通污染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 伦敦有着强大的公共交通系统。有140多年历史的地铁是大多伦敦人出行首选。11条线路,全城270多个站点,每天300万人次搭乘地铁出行。市中心的地铁站之间都步行可达,密如蛛网的线路覆盖整个伦敦。除了地下铁,还有城市火车、港区轻轨和几百条公交线路分流路面人群。发达的公众交通以及政府对非公交系统用车的高压手段,让公众更乐意选择地铁或公交系统出行。
英国除对汽车本身和燃料等做出种种规定和管制外,一直致力于控制市区内的汽车数量,在2003年更是用收取交通堵塞费的手段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到2008年2月,伦敦针对大排量汽车的进城费已升至25英镑/天,折合人民币350元/天。这大笔收入都花在了公共交通上面。对拥堵费制度虽然抱怨挺多,但事实是收费地区交通拥堵程度减少了30%。伦敦正计划在今后20年里,把伦敦的私车流量减少9%。 高科技来帮忙新型胶水“粘”住污染物
此外,上世纪80年代,伦敦市在城市外围建有大型环形绿地面积达4434平方公里。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粘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粘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英国民众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每日空气质量的发布情况。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伦敦的雾天从19世纪末期每年90天左右减少至不到10天,如今只有偶尔在冬季或初春的早晨才能看到一层薄薄的白色雾霭。从滚滚毒雾到蓝天白云,伦敦经历了血的教训,半个多世纪的铁腕治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经验。
(据中国天气网)
作文二:《作为雾都的伦敦》2200字
在这些大雾经久不散的时期之后出现的是死亡率的增加,这些大雾中最糟糕的一次就是1952年的“大雾霾”,在此之后发生的额外死亡人数高达4000起之多
伦敦在17世纪晚期从德国旅行者那里得到了它作为雾都的声誉。访客开始会因为雾限制了他们观赏英国首都的景色而感到失望;但到了19世纪,许多访客会因为没有领教“伦敦特色”而感到更为失望。
从晚秋开始持续到入冬的雾季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人们普遍认为,11月是情况最为严重的一个月,尽管气象学家对此再次不以为然。当然,小说家们发现这个月既寒冷又多雾,而在侦探故事里让它成了主要的案发背景时间。11月如此声名卓著还不单单是因其多雾。《新森林的孩子》的作者弗里德里克・马利亚特就曾写道,11月也是厌世与自杀的月份。
或许,11月的雾特别有冲击力的原因在于,它既浓厚又经久不散。如果我们只考虑雾非常重的那些天,那么即使在20世纪的记录中我们也会发现,它们在11月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很显然,人类的感知与气象观察之间存在差异。气象学家更为敏感,而且他们在登记文件记录时也对不那么极端的状态做出了反映。如果把专家注意到的较为稀薄的雾气也算成雾的话,则12月出现雾天的频率就是最高的了。
尽管对于哪个月雾最重存在着不同意见,但阴沉沉的天气还是在冬天的几个月里笼罩着伦敦。心理上的和气象学上的阴郁无疑在伦敦的初冬存在着联系,因为人们在此期间对流行的阴沉状况做过数不清的描述。27天色如此昏暗,以至于房屋和店铺必须在白天点上灯火。
这就意味着,一些新的术语,诸如“日间黑暗”与“高雾”开始出现在伦敦的词汇中。特别是后者,人们用它来描述当地面上并没有出现雾时发生在白天的黑暗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候太阳被完全掩蔽了,而且尽管天色如此黑暗,人们还是有可能见到好多英里之外建筑物上的灯光。当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增加时,它对早期的电力公司造成了麻烦,因为事实证明,这些公司原始的开关装置不足以处理因额外照明而出现的突然要求引发的电力高峰。
我们可以从气象学家克拉克(J.E.Clark)的著作中找到当时室内照明需要的记录,他在世纪交接之时记录了他在伦敦的办公室里每日需要掌灯的时间。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市内照明的需要在上午高得异乎寻常。这就是浓雾最常发生的时间段。根据他的记录,如果按照必须掌灯的情况来说,似乎1月是最为阴沉的一个月,但12月的记录可能会低于实际情况,因为圣诞节假期在这个月。
一段时期之后便有了电力公司的仪器记录,图2给出了当高雾现象出现时的某日一个发电站的电力输出。尽管有大雾刚开始时照明需要的剧烈变化,早期仪器清楚记录的烟气浓度却几乎没有发现改变。有关这种特殊时间的视觉描述提及了在地面层次相对高的能见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遮蔽似乎只发生在大气高层。
尽管这样的事件如今已经不常发生了,但在1955年1月16日还是出现了一次令人瞩目的“日间黑暗”。在这一特定事件发生时,人们已经有广泛的仪器可供使用了。这次事件或许可以作文一二三为前面的许多事件提供一个合理的模型。
当时的气候模式特征是存在着一个很强的低气压,并在其中心附近存在着一个相当弱的气压梯度(因此有轻风吹拂)以及非常活跃的锋前(于是形成了浓厚的云层)。在较低层次的大气内有雾和温度逆增。在上午的光照下,风从伦敦带着烟气向西北方向运动。由于温度逆增阻止了纵向混合,因此烟气无法分散。当烟气到达奇尔特恩区时,正好被一冷锋前切入。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含有烟气的空气在锋前切入时剧烈收缩,并沿竖直方向上升。
大约到了日中的时候,气块开始在奇尔特恩区上空聚积。不久后风向逆转,强度也逐渐增加。于是,风就带着这些空气,带着极为浓密的烟气柱和它上面的云层穿过伦敦上空。极度黑暗的气流带到达英格兰东南部不同地点时的时间,与人们预期会出现的含有烟气的空气在主风下的运动模式符合得很好。在伦敦,光强度和烟气水平的记录都存在。地面层次的烟气浓度并不算特别高。遮蔽效果是随着烟气层垂直方向厚度的巨大增加而增加的,与地面层次的浓度关系较小。经历过这一现象的人们说,整个世界好像都到了末日。
雾天无疑会影响伦敦的旅游业,但或许也会有人想来看雾。由于照明和电力负荷的突然改变而让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因此电力照明公司首创发起了可观的气象学研究。仅仅一天的大雾造成的额外燃气照明费用即达5000镑之多,但人们认为,如果把交通中断、事故和由于烟灰沉积而留下的需要清扫的污秽造成的清洁费用计算在内,这一天大雾造成的总花销应该在2万镑-5万镑。
从最早的时候起,雾对交通的影响就是一个麻烦,而在有关17世纪的伦敦生活的记录中,它更是具有突出的地位。古物研究家安东尼・阿・伍德记录了1667年11月11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大规模雨夹雾天气,当时“马在奔跑中互相冲撞,大车撞着大车,长途公车撞着长途公车,如此等等”。
雾天也使得因病而死的死亡率上升。当然,死亡率在冬天总会上升,但不可能将某些上升视为随机的涨落而置之不顾。在1873年大雾的一周中的死亡人数,与正常情况下的那段时间内伦敦在预期中应该出现的死亡人数相比,似乎多出了700起。公众开始意识到,除了每当他们走上街头时有短暂的窒息感觉之外,大雾似乎还会造成多得多的其他妨害。许多人的生命在烟气和雾气中流逝,许多人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以至于在好几个星期内都无法复原。
无论怎么说,1873年发生的事件都不是最后一次。随后的20年不但见证了雾天频率的上升,而且在停滞不动的大气条件让污染物的浓度积累到了高水平后,见证了这些“大雾”停留在伦敦多日不散的情景。在这些大雾经久不散的时期之后出现的是死亡率的增加,这些大雾中最糟糕的一次就是1952年的“大雾霾”,在此之后发生的额外死亡人数高达4000起之多。
动物自然也受到了大雾的影响。在1873年的大雾中,据说有许多要在埃斯灵顿大展览会中展出的牛因窒息而死。为了免除大批还活着的牲畜的痛苦,人们只好将它们统统宰杀。这一事件似乎给时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其原因或许就像一位爱尔兰人所说的那样,这些牛之所以被宰杀,并不是为了免除它们活着所要受到的痛苦,而是为了它们身上的肉的价值。据说绵羊和猪受到的影响较小。
作者为东安格利亚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大气化学教授,本文节选自《大雾霾: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第六章,有改动
作文三:《1952年的“雾都伦敦”》1000字
珍贵的历史老照片:1952年的“雾都伦敦”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图地址:://.nickelinthemachine./2008/11/a-proper-pea-souper-the-terrible-london-smog-of-1952/
原文题目:A Proper Pea-Souper – The Terrible London Smog of 1952
与原文地址: ://.iconocast./12-05-2012/112/Pea-souper-that-killed-So-black-you-couldnt-see-the-screen-in-cinemas-So-suffocatingly.php
原文题目:The pea souper that killed 12,000: How the Great Smog choked London 60 years ago this week
1952年的雾都伦敦老照片
人们在烟雾中等待公共汽车
司机无法看到街道和停车位置
下图---现在的英国冬天的空气指数(基本上全年保持在这个水平,或者比这个指数还要低些)
空气最好的季节在春天和夏天,那个时候应该在1以下,海边的小镇空气中几乎没有污染悬浮颗粒。
现代的英国是一个风景优美环境优秀,在英国的土地上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空气污染的充满田园风光的岛国。同样是这么一个国家,在60年前,他们的伦敦还被世界称之为“雾都”。这个雾都的别称,可不是现在伦敦每年都有的大雾,而是烟雾之都。
20世纪50至至70年代,伦敦和大部分英国人都使用煤作为家居燃料,煤炭焚烧之后产生大量烟雾。这些烟雾在伦敦的秋冬来临的时候,无法消散,造成了伦敦世界闻名的烟雾景象,英语称为London Fog(伦敦雾)。其实,这是个美丽的误会,更为准确的英语表达应该是作“浓烟”(T作文一二三he Great Smoke),伦敦并由此得名“雾都”。当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畅销世界的时候,伦敦雾都的“美名”,被世界所耻笑。单单是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一个星期的时间,伦敦烟雾事件令4000人死亡。当然,死亡大多都是平民百姓,那些贵族们,每到这个季节都躲到乡下去避开伦敦浓雾。据记载,让英国政府痛定思痛,在1956年大力推行了《空气清净法案》的导火索,是两个酒醉的贵族,在酒醉之后,在泰晤士河边散步,直接走到泰晤士河里淹死了。之后,法案实施, 伦敦地区禁止使用产生浓烟的燃料,产生污染的工厂或者停工或者搬迁出市区。
转眼60年过去了。今天的伦敦。每到春秋季节仍然会大雾弥漫,这时候的“雾都”才真的变成了“雾都”。
当时的伦敦人这样描述1952的伦敦:
雾都里一点儿也不浪漫,浓雾中带着杀气。
20世纪,和平时期的英国最严重的灾难。
动物与人在这里窒息而死。
一位退伍军人说:在战壕里没有被敌人的毒气熏死,伦敦的烟雾,让他的肺部患上了呼系统疾病。他产生极大的困惑、哮喘、挣扎地活着。
一位司机说,烟雾像油烟一样黏黏腻腻地贴在挡风玻璃像刷过油漆一样,不能抹去。人们用火炬帮着他指路,他开车需要探出车窗,才能够看清楚道路。
一位码头工人说,人们行走的时候,看不清楚自己的脚。常常有人掉到泰晤士河里。
一位船工说,烟雾中感觉像行驶在一个黑暗的大海上一样。
1952年的雾都伦敦 老照片
迷雾中人们被迫地带着口罩
街上行人表情压抑而又无奈
一对儿情侣在街上漫步,这绝对不是雾中的浪漫
生活还要继续,街市中购物人群
伦敦著名地标 ---伦敦塔桥
远处可见到烟囱还在冒着浓烟
白天公共汽车在路上行驶,必须要开着车灯
但是,还是因为看不清道路
车祸连连 每天都有很多人因为大烟雾造成的影响,各种原因而死去
车前的这个人,当时是不是还能活着,谁知道呢
人们相互碰撞着,走进地铁
街上执勤的警察,要点上火把,让别人看到自己
这是1952年的“雾都伦敦”真实老照片
作文四:《伦敦雾都的形成与消失》2500字
伦敦雾都的形成与消失
工程管理专业14年级2班 姓名:谢令言 学号:140154224
[摘 要] 雾霾天气,是自然环境无法承受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所带来的环境崩溃。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给公众的健康、生活与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自此之后,英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构建出具有鲜明特色的英国雾霾治理模式,有效地控制了污染蔓延。
[关键字]雾霾天气;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伦敦“雾都”的称号其来有自,英格兰南部自古以来水汽昭彰,起码从罗马时代起英国就以雾气闻名。英国首都伦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大城市,众多居民在伦敦阴冷的冬天里如何取暖始终是一个大问题。对伦敦雾霾现象有过多年研究的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专家、大气环境教授皮特•布林布尔科姆(Peter Brimblebe)发现,为了过冬,从中世纪开始伦敦城里就堆满了通过海运而来的煤山,伦敦在几个世纪以来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煤炉密度,可以想见伦敦城的空气长久以来都饱受煤烟污染,就连居住在伦敦城中心的英国王室也从很早开始就饱受空气污染的困扰。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1]
雾霾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10,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早在1952年的伦敦雾霾灾难之前,英国人就认识到了空气中的烟雾对人的影响,而且早就把燃煤和空气污染联系起来。在13世纪就曾经有皇家公告禁止居民燃烧海煤。在1661年,约翰•伊夫林(John Evelyn)曾经向查理二世提交了一篇论文,论述伦敦城中的空气污染将缩短伦敦居民的寿命。但是伦敦市民为了度过漫长而湿冷的冬天,除了用煤炉烧煤在家里取暖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煤烟也只能排放到空中。但是它们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诸如咽喉炎、肺气肿、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等炎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心肌缺血及损伤。[2]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
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霾是由汽车尾气等污染物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3]
伦敦城的空气污染情况终于在1952年12月到达了顶峰——几个特殊的天气因素叠加在一起,终于造就了一次持续了几天的罕见的天气现象,而这种天气与伦敦的煤烟结合在一起,最终演变成为一次惨剧。这场惨剧向全世界再一次清晰地证明了空气质量与居民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在这次非常严重的雾霾天气中,持续了几天的混杂着有毒物质的空气使得上万伦敦人失去了生命。
英国政府对于1952年的雾霾事件的应对起初很不积极,政府一开始试图把大多数死亡的原因归于流行性感冒而拒绝承认雾霾对于人的健康造成的影响,之后迫于压力在1956年推出的《空气净化法案》中首次规定了伦敦的“控烟地区”
“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说。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李洪说。伦敦政府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市区汽车车轮和路面尘埃的接触频率和面积,将花圃和路肩做得比汽车通行的路面低,这样雨浆水和污染洒水就会从马路中间流向花圃下的土壤。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在众多城市很少观察到这种防范颗粒型扬尘污染的设计。
全球范围内城市环境作文一二三治污目标仍然偏离颗粒性雾霾治理。治理雾霾不能单是环境保护部门的任务,政府应该尽快建立符合伦敦地理现实的防治颗粒型污染通则和落实细则,督促城市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按照标准落实,并尽快将上述细则落实到城市建设、园林绿化招投标过程中,开放相关关联要素市场,推动施工单位、部门按照环保理念施工建设。
英国人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为了符合标准,早在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上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黏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黏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2013年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5]英国广播公司网站的报道中还特地刊发了一张驻北京记者西莉亚•海顿戴着口罩的大头像。报道称,空气污染已成为很多中国城市居民的无奈。民意调查显示,雾霾的有害影响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4]
那么治理雾霾为什么需要这么久?因为从调查、分析、决策,到实施各项措施,要想每
一步走对而且让治理措施见效,都要花时间。
只有准确判断雾霾成因,才能作出科学的治理决策。比如,现在对北京雾霾的调查和分析中,就出现了研究方法的争论。最近热议的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中,关于北京“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对PM2.5贡献份额的计算方式和结论,也引发其他研究人员的争议。[5]
又比如,在汽车尾气这个问题上,先要确定尾气究竟有多大影响、通过什么途径产生影响,才能决定采取何种调控措施以及如何实施。其他一些被广泛怀疑的污染源头如工厂、工地、火电厂、垃圾焚烧厂等,也要经过调查分析才能确定其对空气污染的“贡献”。此外,难以预测的气象、气候变化会如何影响雾霾等,都需要时间去摸清。
在英国,节能减排与经济转型可以说相生相伴。从宏观背景上看,经济转型可以说是英国及伦敦市雾霾得到治理的主要原因。《空气净化法案》设立的排放指标增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加之许多其他因素,英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的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快速转型。伦敦市个别地区工厂林立,但都逐渐搬迁了。金融、媒体、服务业现在是伦敦市的主要产业,这些产业基本上都不需要工厂。
没有工厂,排放就会减少,雾霾产生的条件就会减少。从依靠制造业转到很少制造业,雾霾在伦敦市也随之渐藏踪迹。虽然发生机会已经大为减少,但雾霾在伦敦并没有销声匿迹。就像顽皮的孩子,它时不时还会在伦敦小露一面,把纽约客们吓一大跳。看来,无论在哪里,治霾都会是任重道远。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雾霾大面积爆发很突然,但治理见效却没那么快。曾患过“雾霾症”的洛杉矶和伦敦是如此,中国的一些城市也要有“长期治疗”的耐心,持续重视,脚踏实地,才能最终走出“十面霾伏”。[6]
参考文献
[1]刘英团. 斗雾霾,伦敦讲述了什么[N]. 经济参考报,2016-04-13(008).
[2]赵欣.从阴霾到明媚——“雾都”伦敦治理雾霾进程研究[J].国际城市规
划,2016,(06):68-73.
[3]三联生活周刊.伦敦雾霾. 2014年06月26日
[4]QiongLiu,QianshanHe,SihuaFang,YingGuang,ChengyuMa,YonghangChen,YanmingKang,HuPan,HuaZhang,Yifeng Yao.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ambient aerosol extinctive properties during haze and haze-free periods based on the Micro-Pulse Lidar observation in Shanghai[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6,:.
[5]杨拓,张德辉. 英国伦敦雾霾治理经验及启示[J]. 当代经济理,2014,(04):93-97.
[6]俞飞. 伦敦如何从雾霾中重生[J]. 方圆,2016,(02):71.
作文五:《“雾都”伦敦的救赎之路》2300字
从去年11月至今,全国各大城市频频遭遇雾霾天气袭击。24日元宵夜,首都北京35个空气监测站中有26个显示空气质量级别达到5级“重度污染”或6级“严重污染”。 其实,早在上世纪中叶,英国首都伦敦就曾一度遭受雾霾侵扰,情况相比北京甚至更为严重,“雾都”由此得名。 1952年12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毒雾夺走了英国首都伦敦超过12000人的生命。事实上,伦敦之雾曾经是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空气遭受严重污染的写照。在此之后,伦敦近乎苛刻的空气治理法案随之而来,让伦敦走上了铁腕治“雾”的救赎之路。而如今在伦敦,每年雾天只有不到10天,“雾都”之名早已名不副实。 伦敦60年前的“雾都本色” 从1952年12月6日开始,伦敦连续四天被浓雾笼罩,能见度极低,司机甚至需要有人坐在引擎盖上指引才能开车。据统计,伦敦地区在烟雾期间共有4703人死亡,与以往同期相比,多出3000至4000人。在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陆续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这是和平时期伦敦遭受的最大灾难,当时全伦敦的公墓和棺材都被用完。由于毒雾的影响,大批航班被迫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大灯。 伦敦雾霾事件的亲历者是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的“大雾到处都是,很刺鼻,又脏又黑,房间里都是灰蒙蒙的。当天晚上,大雾非常浓烈。伦敦城里的大部分戏院都停止了演出,因为观众根本看不见舞台,市内的交通也基本瘫痪,因为警察要打着火把才能指挥交通,而在城郊的很多农场,农民还给牲畜戴上了口罩,以防止中毒。大雾让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慢了下来,让能见度变得非常差,非常危险,人们不仅头疼怎么去上班,更重要的是怎么能回到家里。”由于交通系统基本瘫痪,很多人选择步行回家。其中,梅里特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 梅里特的父亲在不久后就因肺病去世,去世时只有42岁。一位参加救援的医生回忆到,他曾经想把一个患者送去医院救治,但是医院里因为大雾来就诊的人太多,所以根本无法收容。 出台世界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法 原来,18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工业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煤在燃烧时释放出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滚滚浓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工业革命的象征。 直到20世纪中叶,英国依旧有大批的工业企业和居民家庭在大量地使用煤炭发电和取暖,伦敦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尽管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英国早在1875年就曾通过公共卫生法案尝试治污,使煤在工业燃料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煤烟污染有所减轻,但情况并没有得到质的改观。此一时彼一时,汽车开始在英国普及,排放的尾气让伦敦当时脆弱的空气雪上加霜。 直到1952年伦敦的这场震惊全国乃至世界的毒雾灾难,才让整个英国社会开始反思,从此痛定思痛的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帽子可谓想尽了办法。 1956年,世界上第一部现实意义上的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出炉了。事实证明,新的法案的确为伦敦日后成功控制空气污染奠定了基础。《清洁空气法》规定,当时伦敦城内的大部分电厂都必须限时关闭,只能在郊区重建,并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大气污染物的疏散。 此外,法律还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的措施,并逐步开始实作文一二三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在城市里设置无烟区,无烟区内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就连英国人喜欢使用的传统壁炉,由于需要大量地燃烧木炭,也被限制使用。 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汽油为主要燃料的交通工具带来的污染逐渐取代了工业,成为伦敦空气污染的首要来源。为了避免同样的惨剧再度发生,英国政府在十年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对小汽车尾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从1993年1月开始,所有在英国出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 2003年,伦敦市政府出台了“堵塞费”(Congestion Charge)的相关规定,对那些进入市中心的私车征收 “买路钱”,周一至周五早7点至晚6点半进入市中心约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机动车,每天必须交纳5英镑的“交通拥堵费”,由此获得的收入则完全被用于改善伦敦公交系统。此后收费区域不断扩大,收费标准也提高到目前的8英镑。 交通拥堵费政策取得了成功。目前,每天进入伦敦塞车收费区域的车辆数目减少了约60000辆,废气排放与过去相比降低12%。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开车上班,而是纷纷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 时至2008年2月,伦敦针对大排量汽车的进城费已升至25英镑/天,闹市区一个停车位月租高达650多英镑,位居全球之首。“铁腕政策”之下,英国的私家车“进不起城”,市区车流量得到有效控制。 事实上,针对目前的汽车排污问题,伦敦市政府提出的目标是:短期内削减污染最严重的机动车的排放;提高新型、清洁机动车和技术的使用率;提高清洁燃料的使用率;长期来说,提高交通“零排放”模式的使用率,比如使用氢气燃料电池和电动车等等。 此外,近年英国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措施,如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在车辆年检中,严格检测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的排放是否达标;规定不向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车辆颁发执照;在市中心设立污染检测点,警察可拦截有过多排污迹象的车,对其进行测试,并有权对未通过测试的车主实施罚款。 与此同时,伦敦大力发展地铁、公共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以减少私家车的“刚性需求”,并为新能源汽车大开绿灯。伦敦计划在2015年之前建立2.5万套电动车充电装置,在2016年前,电动汽车买主将可以享受高额返利、免交汽车碳排放税、在某些场所免费停车等福利政策。 治“雾”成效显著 伦敦用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基本实现“云开雾散”,摘掉了“雾都”帽子。如今的伦敦,已经很多年看不到旧时文学作品中经常描绘的雾都风情,偶尔在冬季或初春的早晨才能看到一层层的白色雾霭,空气污染带来的困扰早已消散在每天的清爽的空气中。在伦敦的市中心,也感受不到空气污染所带来的痛苦。 从滚滚毒雾到蓝天白云,伦敦经历了血的教训,半个多世纪的铁腕治“雾”,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经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再被重复。 今天的伦敦已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城区三分之一面积都被花园、公共绿地和森林覆盖,拥有100个社区花园、14个城市农场、80公里长的运河和50多个长满各种花草的自然保护区。蓝天白云,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碧水粼粼,去伦敦寻找“雾都”的人们肯定要大失所望了。 当然,污染并未彻底远离英国首都。根据欧盟委员会最近几年所作的报告,伦敦城的空气污染指标既未达到欧盟设定的指标,也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标准相去甚远。 2010年,一份由伦敦市政府主导的空气质量报告显示,每年仍然有逾千名伦敦居民因长期暴露在伦敦糟糕的空气中而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空气质量还曾一度成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前媒体的主要话题之一。
作文六:《伦敦治理“雾都”的启示》1900字
伦敦治理“雾都”的启示
前段时间,我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雾霾之中。据环保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重度和严重空气污染。
虽然大范围雾霾现在已经逐渐消散,但其给人们留下的心理阴影却挥之不去,这给我国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社会对如何治理雾霾天气的广泛关注。
雾霾污染也曾经困扰英国伦敦,“雾都”、“阴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
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开篇四个字“到处是雾”极为精炼地描述了“雾都”伦敦的景象,而他的经典名著《雾都孤儿》更是直接将这一景象体现在书名上;
英国诗人雪莱曾写道:“地狱是个伦敦般的城,人口稠密,迷雾阵阵。”
曾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也将其雾霾形容为“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
更令人震惊的是,1952年12月4日,雾霾终于显露了它凶残的一面: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
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有四千七百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大雾之后几个月,又有八千多人死于非命,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
这次灾难事件的发生对英国人震动很大,由此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并拉开了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帽子进行空气污染治理的大幕。
1954年,伦敦市出台《伦敦城法案(多项赋权)》,控制烟雾排放;
1956年,英国将这一举措普及全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引进了一系列举措来控制空气污染;
1968年修正《清洁空气法》,以巩固空气质量的改善;
1974年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规定了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烧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到了20世纪80年代,交通污染已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污染的首要来源。英国政府出台一系列举措对小汽车尾气排放进行严格限制,同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交通。
1995年通过《环境法》,旨在制定一个治理污染的全国战略,要求工业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减少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8
种常见污染物的排放量。
2001年出台《空气质量战略草案》,该法案致力于进一步提高伦敦的空气质量,消除大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当然,除了以上所述的法律措施以外,伦敦市政府还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
例如,为了缓解交通拥堵,2003年2月,伦敦市政府在一片质疑和反对声中开始征收“交通拥堵费”,由此获得的收入完全用于改善伦敦公交系统。此外,作文一二三政府还鼓励市民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骑自行车、开辟更多的绿化带,以及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等。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曾以“雾都”闻名于世的伦敦如今见得更多的是蓝天白云,让人难以想象当年雾霾笼罩的伦敦是怎样一番情景。
综观以上对英国治理空气污染历史的简要梳理,其中有一个关键词始终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法律,这也是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
笔者经过分析,概括出了伦敦治理大气污染的要点:
一是制定完备的法律。
从以上并不完全的列举中,可以看出英国伦敦在
治理空气污染上所花费的巨大立法成本,几乎每隔几年都会出台一部治理空气污染的法律。而且根据污染的不同形式,或制定新的法律,或对原有的法律进行相应地修正,以适应治理污染的新形势。
一般来说,按照惯例英国国会的立法程序向来严谨审慎且耗时费力,但“伦敦大雾”事件之后,为了让治理空气污染有法可依,议员们拟定草案、提出动议、委员会一读审议、下院二读辩争修正、三读票决通过等程序三年内全部完结。
上述各种法律、政令的颁布,对伦敦的大气污染治理和保护城市环境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二是处罚措施十分严厉。
我们都知道,法律制定得再完备,如果不实施,那就无异于没有爪牙的老虎,不足为惧。为了有效地治理空气污染问题,英国政府对排污行为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
例如,《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等法律规定,污染工业必须采取手段,避免将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
近年来,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对小汽车尾气排放进行严格限制;
另外,伦敦市中心还设立了污染检测点,警察可
拦截有过多排污迹象的汽车对其进行测试,并有权对未通过测试的车主实施罚款。
三是配套措施完善。
法律在治理空气污染过程中固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法律手段并不是万能的,还需要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
伦敦市政府于2004年出台的《伦敦市空气质量战略》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彻底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绝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责任,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全面统筹、规划,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始终,并且科学地、前瞻性地制定各种城市发展、城市环境管理的方针政策。
我们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从对十八大报告的解读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要以制度作为支撑,治理大气污染必须法治先行的结论。
法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它,整个社会将无章可循,人们也将陷入无序的混乱状态;而空气则与
我们须臾不可分离,你见或者不见,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治理雾霾天气,法律能够还我们一片蔚蓝的天空。
作文七:《“雾都”伦敦的救赎之路》8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雾都”伦敦的救赎之路
作者:顾小成
来源:《环境》2013年第03期
从去年11月至今,全国各大城市频频遭遇雾霾天气袭击。24日元宵夜,首都北京35个空气监测站中有26个显示空气质量级别达到5级“重度污染”或6级“严重污染”。
其实,早在上世纪中叶,英国首都伦敦就曾一度遭受雾霾侵扰,情况相比北京甚至更为严重,“雾都”由此得名。
1952年12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毒雾夺走了英国首都伦敦超过12000人的生命。事实上,伦敦之雾曾经是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空气遭受严重污染的写照。在此之后,伦敦近乎苛刻的空气治理法案随之而来,让伦敦走上了铁腕治“雾”的救赎之路。而如今在伦敦,每年雾天只有不到10天,“雾都”之名早已名不副实。
伦敦60年前的“雾都本色”
从1952年12月6日开始,伦敦连续四天被浓雾笼罩,能见度极低,司机甚至需要有人坐在引擎盖上指引才能开车。据统计,伦敦地区在烟雾期间共有4703人死亡,与以往同期相比,多出3000至4000人。在此后两个月作文一二三内,又有近8000人陆续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这是和平时期伦敦遭受的最大灾难,当时全伦敦的公墓和棺材都被用完。由于毒雾的影响,大批航班被迫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大灯。
伦敦雾霾事件的亲历者是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的“大雾到处都是,很刺鼻,又脏又黑,房间里都是灰蒙蒙的。当天晚上,大雾非常浓烈。伦敦城里的大部分戏院都停止了演出,因为观众根本看不见舞台,市内的交通也基本瘫痪,因为警察要打着火把才能指挥交通,而在城郊的很多农场,农民还给牲畜戴上了口罩,以防止中毒。大雾让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慢了下来,让能见度变得非常差,非常危险,人们不仅头疼怎么去上班,更重要的是怎么能回到家里。”由于交通系统基本瘫痪,很多人选择步行回家。其中,梅里特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
梅里特的父亲在不久后就因肺病去世,去世时只有42岁。一位参加救援的医生回忆到,他曾经想把一个患者送去医院救治,但是医院里因为大雾来就诊的人太多,所以根本无法收容。
出台世界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法
原来,18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工业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煤在燃烧时释放出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滚滚浓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工业革命的象征。
作文八:《伦敦的“雾都”帽子是怎样摘掉的》2100字
一场蔓延大半个中国、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肆虐多次的雾霾天气,在给中国人以深刻印象的同时,也让人们不由得记起了半个多世纪前发生在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烟雾事件使伦敦戴上了“雾都”的帽子……
一、工业污染“雾都”成名
英国是最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并为英国登上世界霸主地位并称霸世界一个多世纪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工业革命在为英国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给英国带来了始料不及的环境灾难,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伦敦烟雾事件”便是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大爆发。
始于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煤炭在英国得到广泛利用。煤炭为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和动力,可那密密麻麻的烟囱却“日夜兼程”、肆无忌惮地不断排放出浓浓的黑烟,污染着英国工业城市的天空。早在19世纪,“雾都”、“阴霾”、“昏暗”等词就在一些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真实反映出当时英国的大气环境状况。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开篇四个字――“到处是雾”――极为准确地描述了“雾都”伦敦的景象,而他的经典名著《雾都孤儿》更是直接将“雾都”二字用在了书名上。大诗人雪莱则写道:“地狱是个伦敦般的城,人口稠密,迷雾阵阵。”到20世纪初,伦敦已是一个黑色的工业之都,辉煌却又灰蒙。曾在伦敦客居过的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用“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这样的词句形容伦敦的雾霾,可见伦敦雾霾之严重。据说,在当时的英国足总杯的一次半决赛中,米尔沃尔队门将皮尔森需要透过浓雾来寻找对手。
1952年12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污染悲剧在伦敦上演了。伦敦的冬季寒冷而漫长,伦敦居民冬天需要大量烧煤以取暖,大大增加了空气中的烟雾。加之地理和气象因素,冬季的伦敦经常大雾弥漫,数日不散。12月4日这一天,燃煤产生的烟尘与英伦三岛特有的雾气混合在一起,变成黄黑色,厚厚地笼罩在城市上空。从12月5日开始,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煤炭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形成了伦敦上空的黄黑大雾天气,历经多日而不散。厚重的雾霾严重损害了伦敦市民的健康,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出现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据后来统计,在这次烟雾期间,伦敦地区共有4703人死亡,与往年同期相比多出了3000-4000人。在此后的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以至于传说当时全伦敦的公墓和棺材都被用光了。
发生在1952年12月的伦敦烟雾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八大公害事件”之一。成千上万的人患上了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心脏病、肺炎、肺癌、流感等各种疾病,超过12000人失去生命。这一事件成为英国人心里难于磨灭的伤疤。伦敦的“雾都”别称也因此闻名遐迩。
二、痛定思痛严格治理
伦敦烟雾事件给作文一二三英国带来惨痛记忆,却也使英国痛定思痛,下定决心治理大气污染,从而在全世界最先走上了治理大气污染的救赎之路。
伦敦烟雾事件引起中央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事件过后,政府任命了专门委员会对烟雾受害者情况进行调查。此后,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以期根治大气污染。
1.加强立法严格执法
立法是英国治理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其中以国家立法为主。在整个治理过程中,英国政府加强立法,颁布了多种法律、法规,为控制大气污染奠定基础。
早在1863年,英国议会就通过了第一个《工业发展环境法》(《碱业法》),控制路布兰制碱工艺所产生的毒气。11年后,议会又颁布第二个《工业发展环境法》(《碱业及化学工厂法》),第一次制定了法定的氯化氢的最高排放量。
1906年,在以上两个《碱业法》的基础上,英国颁布《制碱法》,制定了会产生并散发有毒气体行业的清单,以控制化学工业的制造工艺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
伦敦烟雾事件之后,英国颁布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清洁空气法》(1958年又加以补充)。
《清洁空气法案》颁布之后,英国对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进行大规模改造,减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立无烟区,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将发电厂和重工业迁到郊区。
1967年发布有关提高烟囱高度的通告。通告规定,工厂烟囱高度须为建筑物的2.5倍(据研究,当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与燃料用量成正比时,高烟囱能使地面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减少30%)。
1974年又颁布实施了《控制公害法》。该法全面系统地规定了对空气、土地、河流、湖泊、海洋等方面的保护及对噪音的控制条款。
此外,关于控制大气污染的法令还有《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汽车使用条例》和《各种能源法》等。上述各种法令、通告的颁布对控制伦敦的大气污染,保护城市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加强立法的基础上,英国特别重视严格执法。在英国,污染环境的违法成本非常高,违法者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执法部门会视违法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处以罚款,并且不设最高限额。如果公众对环保部门的工作不满意,或者认为造成污染事故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环保部门不作为,他们可以起诉环保部门。
在治理污染问题上,英国采取的是“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即由制造污染的企业付费,由政府选定有资质、有能力的专业环保公司治理污染。这些专业的环保公司要对污染治理效果负责,并接受政府监管。充分利用了市场的力量,形成了排污企业、政府与专业环保企业的良性互动。
2.改变能源结构
20世纪50年代,伦敦有关部门通过对大气污染源的分析,发现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及家庭燃煤。因此,将燃煤改为燃油、天然气及电力,增加清洁能源比例成为首要任务。为加快燃料结构的改变,政府采用补贴的办法帮助居民改用煤气、柴油等燃料,而且要求市区和近郊区所有的工业企业都不准用煤炭和木材作燃料,其产生的废气也均须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加以净化,达标后才可排出。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到1965年,煤在燃料构成中的比例下降为27%,1980年进一步减少到5%,还仅限于远郊区的工厂使用:电和清洁气体燃料占到了24.5%,1980年提高到51%:油占43%。
作文九:《“别让北京成为伦敦那样的‘雾都’”》3100字
曲格平时常记起周恩来总理当年的担忧――别让北京成为伦敦那样的“雾都”。 1930年出生的曲格平,身上承载着多项“第一”的光环:中国第一位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代表,第一任国家环保局局长,第一任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但有意思的是,这位“中华环保第一人”的环保事业竟起源于一项临时性的分工。 谁是污染大户,就由谁来管环保. 1970年之前的中国,还没有广泛使用“环境保护”这个概念,对于西方国家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用一个来自日本的词语“公害”进行描述。早在1960年代,周总理就不时提到“公害”问题,并提醒在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中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他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人,甚至包括一些领导同志,对此都感到陌生,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但是周总理一再讲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他说:“这个问题非常重大,在西方国家,环境污染已经对人民的生活和人民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公愤,经济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影响。环境问题对我们中国来讲虽然还是个新课题,但如果我们不注意,工业化搞起来,也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现在我们就应该开始来抓这方面的事情。” 1960年代末,曲格平所在的燃化部(由石油部与化工部合并而成)实行军管,他被吸纳为军管会生产组成员,负责生产和建设计划。国务院不时地要军管会去汇报生产和建设情况,作为随员的他也经常陪同参加会议。因为一些具体业务情况多由他汇报,国务院一些领导同志就认识了他。1969年年初,曲格平接到调令,要他去国务院工作。他思忖再三,觉得国务院对工作人员要求很高,自己不符合要求,去那里工作不合适。于是,军管会向国务院报告了曲格平的态度,建议另选一个人去。过了几天,军管会的主任找到曲格平说:“国务院的命令必须执行,今天就去报到,我陪你去!”就这样,曲格平走进了中南海,被分配到“国务院计划起草小组”。 当时,“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作为国民经济指挥系统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和许多部委都被冲垮了。周恩来总理决定成立“国务院计划起草小�M”这样一个临时性的机构,来抓国民经济计划工作。这个小组由16人组成,负责人是李先念和余秋里,小组办公室就设在国务院北院,距总理住处很近。周总理对国民经济计划的一切考虑,都交由这个小组去筹划和组织实施。“在计划起草小组,几乎每天遇到的都是全国各地报上来的坏消息。”曲格平回忆道。而周总理每天白天日理万机,与计划起草小组谈工作主要都在晚上。 曲格平调到国务院计划起草小组不久,一次,李先念副总理在小组会上说:“总理讲环境保护已经多次,我们一个答话的都没有。这件事得要有人管一管,总理问起的时候,要有个人能答话。谁来管管这件事合适?”在场的人你看我、我看你地没人答话。李先念说:“谁管的业务中与这项工作关系多,就谁管。”有人提出,曲格平管最合适,因为污染最大户就是石油化工,他就是从这个部来的。随之有好几位同志附和。李先念问曲格平的意见,他说:“我不懂环境保护,更不知道如何去做。”李先念宽慰他:“这是一件新鲜事,总理很重视,你就管起来吧。多请教专家,多看书,先要作学生吧。” 曲格平想不到的是,这样一项临时性的分工,竟成为他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曲格平在懵懂中走上了环保之路,而新中国的环保事业也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开始了艰辛探索。 曲格平的环保故事就此开始。1970年代,那是中国甚至世界环保故事的起点。 40多年的“锥心之痛”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虽然动乱中的中国认为环境污染是西方世界的不治之症,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产生环境污染,但在周恩来总理推动下,中国仍派团参会,曲格平正是参会者之一。 斯德哥尔摩会议期间,示威者抬着身患残疾的环境污染受害者,这种场面让曲格平久久难以忘怀,他突然意识到了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会后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时,曲格平总结道:“中国城市和江河污染的程度并不亚于西方国家,而自然生态破坏的程度却远在西方国家之上。” 这种认识取得了共识。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国家计划委员会向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和国务院各部门转发了12期会议简报,虽然通知上注明“请注意保密”,但却是公开的“秘密”――向全国通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一年后,国务作文一二三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 2013年12月,83岁的曲格平在准备一次活动的讲稿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1970年代初,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发布了一个10年环境污染治理规划:用5年时间控制环境污染,用10年时间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个事儿我后来没有公开说过”,曲格平说。 10年过去了,40多年过去了,目标不仅未能实现,环境污染却愈演愈烈。曲格平认为中国当下的各项指标和1970年代初期的日本很相似,但没有吸取教训,没能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有些方面甚至更为严峻。“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哪个国家面临着这么严重的环境污染。”曲格平将之喻为“第一代环保人的锥心之痛”。 锥心之痛非后悔不作为,而是难作为。其实,在曲格平这一代环保人的推动下,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并不落后。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完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1976年,“选了半天没找到合适的人”,曲格平最终成为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代表,他也就此系统地请教并学习了各国的环保经验。 回国后,曲格平开始呼吁尽快出台环保法。1979年,国家恢复法治建设后,《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从美国环保局学来的环评制度被列入;1983年,继计划生育之后,环境保护被确立为基本国策。1988年,国家环保局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的直属局,曲格平任首任局长。 如何落实基本国策,曲格平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并确立了“谁污染谁治理”等八项环境制度,奠定了我国环境管理的基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曲格平被授予国际环境领域中的最高奖项――联合国环境大奖。 此后的10年间,身为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参与修订或起草了20多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由此,在我国现行的200多部法律中,涉及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等大环保领域的法律最多。 其中最受曲格平关注的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当时多个部门联名反对,认为这一“抄来的、超前”的法律会“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甚至有委员说:“按照这部法律的规定,环保局的权力在所有部门之上了,成了第二国务院了!” 2003年,历经10年、停止审议又重新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始施行。可惜,这一旨在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的法律在当下被诟病为“走过场”。虽然仍感痛心,曲格平依然认为“依法行政,环保部门的腰杆应该更硬一点”。甚至在较为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下,“环保应成为依法治国的优先突破口”。 “现在才想起来,为什么不早做?!” 退休的曲格平现常住京郊,空�獗瘸乔�略好一些,侍弄花草,练练书法。他很少去市区,客人也不多。曲格平觉得自己开始糊涂了,写东西特别慢,写着写着字就忘了,还需要查字典。眼镜刚刚摘下放在手边,一会儿就忘了,楼上楼下满屋子寻找。 但他依然紧跟环保热点,飞快地计算着数据间的契合性,“我担心这些数字的准确性”。对于迟迟未能公布的土壤污染普查数据,曲格平感叹自己“也看不到这个数据”。 这几年大气污染突然受到重视,曲格平又开始忙碌了,官员、记者频繁造访。一次,他和北京市领导长谈到深夜,爱之深恨之切的曲格平,当着北京市领导的面,毫不忌言批评:“主要责任还是你们地方政府,但是国家也有推托不掉的领导责任。中国就一个首都,污染到这个程度,现在才想起来,为什么不早做?!” 曲格平时常记起周恩来总理当年的担忧――别让北京成为伦敦那样的“雾都”。“糟糕透顶,我说这四个字用得比较好,不能再糟糕了。”他没打算给北京留一点面子。20年前美国专家研究PM2.5时,他在美国考察就已得知PM2.5的危害。 不过,曲格平感到欣慰的是,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15年全国人大重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6年1月1日开始。新版大气法的条文从修订前的七章66条扩展到了八章129条,条文内容增加了近一倍,亦加大了行政处罚力度。. 在一次公开场合的讲话中,曲格平说:“过去30多年,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让路,换来了全球第二经济大国的身份和荣耀,未来岁月经济发展应为环境保护让让路,甩掉全球第一污染大国的帽子,重现碧水蓝天的中国;过去30多年,环境保护基本上是以政府为主导,以行政命令控制为手段,未来的环境管理应转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法制为手段、把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结合起来;过去30年,我们更多地关注国内环境问题,未来发展,我们应更多地兼顾全球环境问题,为人类的美好未来贡献中国力量。” 这是晚年曲格平的最大梦想,能否实现,一切有待时间检验。
作文十:《雾都伦敦的污染治理之路》800字
雾都伦敦的污染治理之路
信息来源:2016.03.19 惠州日报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伦敦工厂里烟囱林立,煤烟蔽日,曾经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当时这座著名大都市的天空整天灰蒙蒙的,也被戏称为“雾都”。煤烟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给市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如何看待煤烟,又该如何治理空气污染,英国社会的各利益阶层为此展开过漫长的博弈。最近出版的《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美国学者彼得.索尔谢姆著,启蒙编译所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一书,对此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还原。 工业革命时期强大的英国是用煤炭烧出来的
该书在探讨环境问题时,并没有泛泛而谈,而是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大量文献和数据的基础上,以英国19世纪主要城市空气治理侧重点,从政治、经济、科技、医学、人文的维度,进行综述性的分析。全书共分为11章,阐述了煤炭与空气、污染与治理、健康与文明之间的内在较量。作者最后抛出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保护环境和社会繁荣是否可以兼得?
作者在第一章《煤炭、烟和历史》中摆出这样的事实:“当今世界,有30亿人生活在城市中,相当于世界人口的一半,他们中有很多人忍受着不适于呼吸的空气。”我们生活中很多人抱怨空气质量如何糟糕,其实只要生活在大城市,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面对空气受到污染的现实。
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当然是功臣,而作者却认为:真正引爆工业革命的,是煤炭的大规模开采与使用。煤炭开启了现代文明的新时代,同时也将地球引入环境污染的时代。“毫不夸张地说,英国之所以崛起成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制造、贸易帝国,都是化石燃料烧出来的”。
空气污染治理背后隐藏着各方利益较量
按照常理,既然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烟雾的危害性,那么接下来要看如何治理了,而空气治理并非想象的一帆风顺。为了获取源源不断的财富,大企业家不期望减少煤烟的排放,更不愿意看到企业关门停产。他们把雾都伦敦的污染治理之路
制造煤烟的罪魁祸首推给城市居民,理由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煤炭而排放的煤烟比工厂的更严重。英国政府部门在这个问题看法上两面摆动:一面要顺应民意,必须减少煤烟的排放,另一方面又不能和资本家们翻脸,因为他们是政府部门的缴税大户,得罪不起。当空气污染已经影响到所有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时,英国社会的各利益阶层都不得不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