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末梢
静静的,悄悄的,我走进了它——黄河口。
出世
卯时,一缕金黄的圆日穿过郁郁葱葱的秋林,闪金透银。顷刻间,四周浮光跃金,红晕泛滥,茫茫晚清的黄河是显得安静平和,就像一群充斥着感情的诗人,慢慢行走于初生的朝阳之下,安若流水,静则温尔。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啊。红色的河面上,一座孤独的小房子漂泊在哪里,它和无数治水人一样,坚守在保卫黄河的第一线。它好像在目视前方,但眼神总是迷离在这黄河水中。它更像一个落入凡间的精灵,在远离凡尘的荒芜,静守在黄河一方。于是,黄河口也便诞生了。
泛波
以前,黄河水并不听话。史记记载,黄河曾经历六次大改道,其中一次决口致使1200多万人受灾。新中国成立后,无数治水人前赴后继,挖渠道,修水坝。人们以其钢铁般的意志,用青春和汗血像黄河宣战……所以今天,黄河才会被人们治的服服帖帖,在泛不起大风大浪了。于是,黄河口也便安稳了
人家
正是如此,它孕育出黄河口人坚守的乡土情怀,在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人们用勤劳和汗水缔造财富,这从他们的文章里最能体现。他们的笔下,无不是平淡里带有万丈豪情,就是那幼稚的毛毛虫,挣脱茧子的毅力。一把锄头,一顶草帽,行走于苇荡之中,耕耘于田地百里。我最感触的,还是他们的笑容。那种笑容,它天真而烂漫,却能历经沧桑;它老实而憨厚,却携一丝仔细。黄河口人,他们走过的路,踩过的泥,踏过的水,犹如怪柳,充盈于天地之间的光彩,傲立于黄河之巅。而我们,新一代的黄河口人,更要继承它,发扬它,充实它,让这情怀渗透黄河,流之渤海,浸入世界之水。于是,黄河口也便闻名了。
小孩子哟,醉眠于他的故乡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