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观后感《家园》》2300字
《家园》观后感
在绿色化学课上,我们观看了环保纪录片《家园》。 本片以无可挑剔的视觉和镜头,以极具震撼力的画面给人类以警示。影片开始先是把地球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地球不断发展,从尘埃慢慢演变成一个拥有各种各样生命的星球,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性。从古细菌到蓝藻,原始的地球开始被慢慢净化,氧气开始充沛。从植物到动物,生命的多样性开始显现,地球开始热闹而富有生机。海洋、湿地、森林、河流„„地球的生态环境的多样承载了其千姿百态的生命奇迹。我们对它们的了解有多少,每一天都有许多新的物种被发现,而比起极其丰富的地球生命资源来说,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可以说地球是一个奇迹的星球。但紧接着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忌惮的扩张。地球花费将近40亿年的时间所建立起来的生态平衡,因为人类的出现的二十万年以来,不再井然有序。我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向地球索取自己生存所需要的一切,而且越来越变本加厉,为此,我们已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片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温室效应”的不断恶化,上帝将毒害大气层的碳囚禁在地壳,而人类却又亲手打开潘多拉盒子,海平面的上升,不仅对我们自身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还时刻威胁着其他生物的生存。但这仿佛还不够,人类还要制造出农药,聚乙烯来加速自
己的灭亡。人类一点点将地球毁灭,并且将人类自己也一步步送进坟墓。
《家园》是法国生态学家、著名摄影师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 Bertrand)的杰作,是他那对人类、对地球那宏大的悲悯心的结晶。20年来,贝特朗坚持不懈地在空中拍摄地球生态的变化。而《家园》就是他经历了15年的准备,经过18个月共217天,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的拍摄之后诞生的。有人说,《家园》展现的是美国人的理性和法国人的感性,堪称完美。
在这里我不想评论本片的艺术性和文学性,我也有感性和理性想表达。感性是指我们要以一颗包容之心、一颗悲悯之心去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理性是指我们要以一种客观的眼光去看待现实,即我们地球目前的资源消耗情况以及100年以后整个地球被掏空现实:20%的人消耗了80%的资源。全球每年军费开支总额超过了对落后国家援助总额的12倍。每天有5000万人死于饮用水污染,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源。接近10亿人面临饥荒。全球50%的谷物被用于制造动物饲料以及生物能源,如果这些谷物作为食物,可以养活全世界的人。40%的可耕农田遭到长期破坏。冰盖减少了40%。四分之三的渔场已经枯竭和减产。
但是,地球已经追不上人类的欲望。诚然,欲望的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许许多多科技发明都是因满足人类的欲望
而推动、而实现的。然而,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切事物彼此关联”。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相互关联。任何事物的衍生、发展都不可能无视他事他物,这就是平衡。一旦打破了这种平衡,意想不到的变化便会发生,终将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这正是《家园》所宣扬的核心观点之一。
其实,平衡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理念早已提示了的真理。一维持自然的均衡,才是人类发展的道路。人类发展的20万年,早期也遵循了这样的一条道路。但是从一万年前农业发明开始,人类渐渐走上了另外一条路——牺牲家园,换取利益。进入近代,尤其20世纪以来,石油,机械,电力相继被发现,这一百年科技的突飞猛进,人口的爆炸增长,对地球资源的依赖前所未有,这100年的开采和破坏,比过去的总和还多。100年,几乎就耗尽了地球前40亿年丰富的积累。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几节课前我们在课上专门拿出时间来讨论一条小河的变化。我们家乡的小河最大的变化不是环境被污染,正是它本身的资源被耗竭。不知从几年前起,河上多了一条两条的挖沙船,接踵而至的是七八十条上百条。这只是一条宽不过几十米的小河啊!小时候的我们经常到河里去游泳,去嬉戏,而如今,一下水就是深不够底的河床和飘满油污的河水。更令人气愤的是,这几年间水平面生生下降了一米!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的弊端已经显现,鱼类大量死亡,农田灌溉出现困难,甚至牲畜饮水都出现困难!
然而,迪拜、中国、纽约、洛杉矶„„这些国家或者城市,成了人类发展的最好代表。依靠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迪拜这个荒凉之地,却成为了西方发展模式的顶峰,无数的摩天大楼,无数的人造岛屿,人对自然的远离与对自然的依赖都空前的加剧了。膨胀的人类世界,导致了各种变相和扭曲的发展模式。贫穷的国家砍光了树木出口来换钱,结果水土流失,森林所剩无几,复活节岛上的居民,连出海的独木舟都没有了木材可以制作。无数国家就这样衰败下去了。那些繁荣的幻影还能支持多久?我们都不知道。人类的本性之一就是对于灾难即使提前知道也难以采取行动,滞后性太大,不是懒惰就是推脱,结局就是谁也没有做什么。
“要悲观已经太迟了”。事实已经如此,悲伤只是徒劳,我们也无法改变过去既定的事实。本片导演也坦言,“我设法把《家园》拍摄成为我们对地球的一次凝望,希望这是一部有警示意味的电影。不是恐吓人们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么可怕,而是要人们明白我们该如何对待剩下的一半。同时,我更希望《家园》能唤起我们心底的爱,建立观后感《家园》
分享、智慧和节制的生活。”是啊,人类本就是悉知一切而不去改变哪怕从现在开始。
虽然影片的最后,导演依然从世界看到了诸多的希望,并且对人类的未来提出了美好的期望与憧憬:以色列人用地灌技术在沙漠中种植优质的粮食作物,赞扬了哥斯达黎加政府成为第一个放弃军队的国家,将全部军费开支用以国民教育和绿色旅游,展现了韩国通过全民性植树,重建战争中被无情摧毁了的森林,使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65%„„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开始有节制、可持续、再生地伐木和捕鱼,通过替代、再生、循环、回收的方式,推动生态环境和国民生活质量的平衡发展。《家园》试图告诉人们,希望是有的,希望就在于我们的行动。然而前途到底如何,路确实是在人类自己脚下了。
只要我们放下包袱正视问题,希望还是有的,未来还可以拥有。既然悲观已经失去意义,我们所有人类需要一起,尽我们所能,用尽我们的智慧,为地球母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不能再恣意妄为,要敢于承担责任,珍惜手中的财富,运用知识和教育的力量,依靠我们的智慧与努力,大胆尝试,积极应对。时间已经不多了,为了后代子孙,为了哺育我们的地球家园,也为了我们自己,该做些什么了。微薄之力,也可起一定的作用。每个人类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首先从节制与分享开始,保护一切资源,爱护地球的每一寸土地。
是的,行动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在地球早已追不上人的欲望时,我们更应该早点行动,多点行动!
王璐瑶1104037
作文二:《《家园》观后感》1100字
《家园》观后感
用时1小时58分24秒,我看完了这部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纪录片。《家园》的所有镜头都是航拍获得的,有一种上帝视角的感觉,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观察地球,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貌不断更迭,有一种波澜壮阔之感。
电影的前半段,我被地球的美丽所惊艳,但随着影片推进,我的心情也愈发沉重。在影片中提到,伴随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地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40%可耕种农田遭到长期破坏,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物种死亡的速度超过其自然繁殖的1000倍,四分之三的渔场已枯竭、废弃或出于减产的危险,过去15年的平均气温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冰盖密度比40年前减少了40%,到2050年会有2亿人沦为难民”,这一串数字仿佛呈现了自然对人类贪婪和野心的审判,人类无止境的索取已经将地球四十亿年积累的资源消耗殆尽。但影片的最后,该片又给人以希望,“莱索托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他们投放在国民教育经费上比例最高;卡塔尔是全球最富的国家之一他们引进的最优秀的大学、文化、教育、研究、革新是无穷无尽的资源;面对悲惨和痛苦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句台词,分别为“越来越快”和“要悲观已经太迟”。“越来越快”是指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越快,地球气候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伴随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更多的粮食来哺育人口,为此不得不开垦更多可耕种的土地,因此湿地、沼泽地甚至草原都被人类开发成农田,直接结果便是生态的失衡。地球生态是脆弱的,一旦破坏,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直接结果是北极和南极的冰川融化,淡水汇入河流导致海平上升,沿海低洼地带可能被淹没。生态的失衡也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干旱导致粮食减产,土地退化,更多人流离失所,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要悲观已经太迟了”,面对大自然的报复,人类惟有亡羊补牢一条路可走。虽然人类正在努力探索外太空,寻找可以替代地球的生存环境,但是从目前的发现成果而言,人类还是只有地球这唯一的可生存的行星,如果不能有效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那么人类即是在自掘坟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投入到保护《家园》观后感
环境的行列中来,在影片中列举了加蓬作为全球最大的木材生产国开始实行强制执行选择性砍伐,德国弗莱堡建设了首个生态友好区,新西兰、冰岛、奥地利、瑞典等国政府决定把再生能源发展作为最优先项目。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家园》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呼吁全球各国团结一心,用努力去改变世界。虽然
随着人类控制力的增强,我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也与日俱增,但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不应该是竞争,而是应该和平共处,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竭泽而渔”的做法只会让我们的后代面对更加严酷的生存环境。幸好还不算太晚,所以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重吧,从此刻开始行动,地球将继续成为缤纷灿烂的声明乐园。
作文三:《【家园】观后感》1100字
观看[家园]的感想
看完这部电影,确实又是很多难以见到的画面,这部电影花费三年时间,8万志愿者确实值得。
很显然,这部纪录片的主题应该是环保,与一般的环保电影侧重保护一个方面不同,这部电影谈的是最大的概念,即整个地球。从地球的产生开始,讲到地球上最早的生命,然后提到树木,接着就引出最重要的人类。从人类最初的捕猎生活,到农业的发展,再到工业的产生,城市的诞生,资源的开产,大体上讲了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这种局面的。人类的确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但对地球造成的破坏也是巨大的。影片指出最近几十年人类对地球的改变就超过了之前的几十万年,这并不是夸张,大规模城市化的进程也不过短短几十年而已,再这样无节制的下去,人类将给自身带来噩运。好在影片的结尾提到了各种国家,各种国际组织的努力,人们正在逐渐意识到再生利用,和自然和-谐相处,还有希望,还有机会,但要我们去把握。
看电影的时候有种惊奇的感觉,因为很多镜头都是从高空拍的,远远的看过去,有些自然景观真的很美,例如由盐组成的小岛,还有北冰洋的大面积冰块,看上去真神奇。想不到地球也能这么美,冰山给人一种窒息的空灵。相反,在拍摄人类活动的迹象时,例如成批成批的小汽车,成批成批的飞机,混乱不堪的贫民区,拥挤的超级城市,让人既为人类的力量惊叹,也隐隐感到一种悲哀,人类有时候真的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这些背后都是对资源的极大消耗。
从这部电影中能看到贫富差距,能看到气候变暖,能够看到饥荒,能看到难民,能看到寸草不生的土地,能看到干涸的江河,能看到荒芜的稻田,能看到大批倒下的雨林......我知道这些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每天,每时每刻,人类,真的是需要提高警惕了。2012了,大家船票还没买到呢。
最近比较热门的一部环保电影《家园》,昨晚终于昨晚目睹了。导演和摄影师以无可挑剔的视觉和镜头,以极具震撼力的时事给人类以警示。开始是把地球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性。接着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忌惮的扩张。摄影师基本上采用航拍的的方法去俯视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园。从这个视觉看到拥挤的街道,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动物以及。。。。。。。这些都是人类的杰作。让我们识得庐山真面目。旁白者定位于地球母亲的高度树立了一种主人翁的姿态,看到地球已经如此孱弱,我们怎能不动心?
【家园】观后感
p>就像片中所说的,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什么,而是我们还拥有什么。更需要的是一种环保理念和行动。少浪费点时间在KTV,在酒席饭桌,在奢侈品店,定下心来看看这类的纪录片,告诉自己,你所需关注的还有自己所在的这个环境,这个地球,尽自己所能,善待它一点. 尤其是那些富人们,你们的富裕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过得真的很残忍。
但片中的最后还是给与我们希望。各国政府都去积极地参与环保事业,发展洁
净能源,对于我们个人最主要的还是观念和行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保护我们的家园。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行动。而这样的行动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幸福而生活。
作文四:《家园观后感》1200字
《家园》
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这部电影深深地拷问着你我:我们应该做什么?
接着,影片又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她是如何创造出了这绝美的蓝色星球。但她却又看着人类一点点将她毁灭,并且将人类自己也一步步送进坟墓。上帝将毒害大气层的碳囚禁在地壳,而人类却又亲手打开潘多拉盒子,让它来毒害自己的肺,但这仿佛还不够,人类还要制造出农药,聚乙烯来加速自己的灭亡。
“人类的欲望与数量似乎都在无休止的增大。人类在积极繁殖的同时,剥夺了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因为人类的存在,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0倍;因为人类的存在,海洋将在2050年无鱼可捕;因为人类的存在,北极在随便哪一年的夏天都有可能完全融化,而北极圈各国却早早地投入到了争夺北极航道的斗争中,他们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
狂热的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们或是对于数字十分感兴趣的人很多,可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以现在的增长速度,本世纪人口总数将达到90亿;全球花在军备上的资金是援助发展中国家的12倍;每天有5000人因引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十亿人在饥饿边缘挣扎,而全球一半谷物用以喂养牲口或作饲料。每年有一千三百万公顷森林消失,到2050年全球将至少有两亿五千万气候难民。
正如影片所说”要悲观已经太迟。“,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面对贫困,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许多国家政府也纷纷意识到这一点。在韩国,全国性的植树计划是被破坏的森林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四分之三纸张是循环再造,哥斯达黎加在军备与环保之间选择了环保,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他将本应投入军备的资金投入到了环保中。但是中国每星期就建两座燃煤发电站,再看看丹麦,有一座燃煤发电站将释放的煤送到地底,而非天空。
作为一个普通民众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不管怎样做,首先要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了,想想大家都买了些什么吧。
守护,一个忧伤的词汇。它抒尽了那个人的心。只是梅雨时节,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试问闲愁都几许?
梅雨穿过梧桐大落在你的肩上,你的发丝是否还能被秀出昔日的芳香,我在千里在外的高楼上,拂去衣角上那浸满流浪的尘埃,试问你是否还是那般华丽美好?
星辰北斗,十六个岁月前的夜晚,寂夜破音,你以最美丽的姿态抚慰我的第一声啼哭。我就这样落到了你的脊背。对不起,又给你增添了一丝重量。或许刺痛了
你的背。但未曾见你恼。只是如见的冬夜,是否还能见你拂去我额上的霜雪。
原谅我没有伴你看时过境迁。体谅我男儿志在四方,只是不知此时,我又为何忧伤,时间扫去你的年华,家园观后感
你的身上有多了几栋高楼,你的容颜未变,只是多了几分凄凉。逝去了那些欢声笑语。落魄成寂寞雨巷。
宁静的夜在我的心中大张旗鼓的弹奏着回忆曲。感叹你的红墙绿瓦奈何被灯红酒绿取代。你昔日的古朴、生机、幽幽何处寻?汽车的尾气,淡去了你发间的芳香。新建筑的高楼,带给你无尽的烦恼。
寒风吹过,此处的风情只剩凄凉。而你的容颜唯借月光赞美。因为风月心情隐进深深夜巷。而我又该去哪里寻找你的影子?残柳败花,只是衬托你的惆怅。
你,我心中美丽的家园,或许我再也无法回到你的怀抱,。只因你已面貌全非,纵使我蓦然回首也寻不到你的方向。但你已告诫我不是家园的地方便是天涯。
可是,你守护的岁月,我怎样才能还予你!我亲爱的家园。
作文五:《《家园》观后感》1100字
《家园》观后感
记得小时候,天蓝水清,夏天的晚上可以看着满天的繁星,兴冲冲地找女郎织女。但又记不得什么时候,或许应该说不知不觉的,蓝天少了,沙尘多了,星星少了,突然一天PM2.5出现了,口罩成了背包里的必备品。逐渐环保、气候变化等尖锐的问题被全球提上了日程。读过环保的文章,看过宣扬环保的科幻电影,而《家园》以纪录片的形式却更真实地触动了我,让我瞬间有一种真实的恐惧感。
片头,我们的家园——地球以无比美丽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此鬼斧神工、宏大无比,我们很少有人能从这些视角来欣赏我们的家园,或许我们也因此并不那么珍惜这家园吧。地球孕育出拥有高等智慧的我们——人类,而我们用这被赐予的智慧改造了地球,从矿业到乡村到城镇,这种高楼林立,各种工厂不断被建立。存在地球几万年的资源肆意被开发,无数物种因人类不友好的活动逐渐灭绝……如此这般,我们怎能再感叹地球家园的美丽、美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被称为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然而就是在这种严峻的现实中,各国互争利益,为了未来几十年短暂的经济发展忽视人类存亡危机。很多人包括自己曾经也想:过好自己这一代就行,后代们的事由他们自己解决,存亡灭绝与自己无关。可是我们是错的,大家都知道一条哲理“存在即是道理”,但我认为“存在更是责任”、“存在的意义是传承”,就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的责任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家园,延续不只是人类也是地球所有生命的血脉。
通过影片,我们已非常清楚的知道:要悲观已经太迟!必须行动
起来了!
电影在最后直接用字幕来表示人类的危险境地,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的那可笑悲哀。50%的财富掌握在2%的富豪手里,而10亿人却面临饥荒,10亿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有同时全球每年的军费开支超过发展中国家援助费用的12倍,全球粮食贸易量的50%用于饲养或制造生物燃料,不知这是不是人类的明智之举呢?我们所崇尚的科技、文明竟带来如此结果。整个纪录片就像是我们人类未来的墓志铭。如此不计后果,难保未来不会出现生态系统崩溃甚至爆发新一轮世界大战乃至带来毁灭的核战。曾经我们引以为豪的文明将随时间慢慢淡出地球的历史,而要知道人类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相比地球存在宇宙的时间不过是一瞬。地球可以再孕育出新的高级生命,但人类却从此消失了,可悲的墓志铭!
还好影片最后也展现给了我们未来的希望!
虽然我们人《家园》观后感
类自以为豪的科技带给了我们环境问题,但作为一把双刃剑,他一样可以拯救我们。许多国家、团体都开始意识到我们家园面临的问题,努力把握最后的希望和机会,结合现代高科技,慢慢以清洁能源取代现今能源消耗形式,实现和自然和谐相处。 而另一方面,我们是绝不能仅仅依靠国家的政策、科技,等待这些问题被解决的。说到底还是个人资源的加速消耗和浪费加深了环境问题。电视里、网络里关注着哥本哈根会议,回头什么行为都没改变是非常可笑的。
最后还是想说:虽然我们一个人行动起来,作用很渺茫,但并不
能因此放弃,当逐渐得,我们都努力担起各自的责任,我们的家园——地球一定有更加绚丽的明天。
作文六:《家园观后感》10500字
《家园》观后感
——基于统计的视觉
很少看记录片,偶有几次看的记录片,都给我很沉重的感觉,这次看《家园》,除了压抑
至极的沉重,除了自然美给我的震撼,除了觉得自己无知,除了赞叹人类的聪明,除了这些
平时经常会有的感受,这部片子给我最多的感觉是恐惧!内心深处真真切切的恐惧与彷徨! 我
生活的很好,尽管我没有家资千万,尽管生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我依然过着平静、安
宁的生活。没有担忧过空气、水、粮食的缺乏。可是,这部片子引发了我的思考,这种水、
食或者各种赖以生存的资源都无忧的日子还能过多久?即使在我有生之年,我可以一直这样
过下去,可是我的子孙后代呢?人类还能绵延多少代?我们天天都在说环保,可真正有几人
将我们的资源还能用多久这个问题记在心里? 土壤、空气、水、矿产、森林、草地等自然界的物质,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这个
地球上大自然的产物。它们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着。但自从人类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上,
这些自然资源便在一点点消失。一片片草原在被一亩亩的耕地所侵占,一棵棵的苍天大树在
被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所替代。这是《家园》告诉我的,我们的家园,被我们亲手一点点在毁
掉。
温度上升了,全球变暖了,冰川融化了„„„.这些都是眼睁睁的事实。有多少是我们看
到的,有多少使我们能预测到的,还有多少使我们无法预料的? 我国最大的城市“热岛”北京,比郊区温度高出9.6度,上海与郊区的最大温差也达6.8
度。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在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现在,全球每年净增人口在8600
万以上,却有1700万公顷森林消失,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贫困人口不断上升,并已引发
诸如白发浪潮、城市化所产生的各种都市症等社会问题。 过去10年来,北冰洋的海冰以每年1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融化。而今年融化的海冰急剧
上升,达到了100万平方公里,目前北冰洋只剩下大概300万公里的海冰。从工业革命到现
在才200多年,从碧海蓝天到污染严重不足50年,那么我们还能走多远? 这些统计数据让我震撼!让我恐惧!赤裸裸的现实,不容的我不再去思考!片中大量引
用统计数据,数据比较,统计的威力如此巨大,让每一个人都不得不相信资源即将枯竭这一
事实!
北冰洋解冻、中国冰川融化、水污染、水严重缺乏,这些问题我们如何解决?倘若地球
再这样下去,我们,我们的后代,人类的子子孙孙该要怎么存活? 在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管、没有汽车、没有枪支火药的原始年代,我们的先辈可以存活,
他们活下来了,并且有了我们这些后代。那样艰苦的环境,人类天天面临各种威胁,和各种
动物一样生活,他们有资源,却不懂开发,如同没有。他们为什么能活下来?他们为什么不
像现在的我们一样为子孙后代如何存活而担忧?因为,他们有取之不尽的水资源,他们与天
地和谐相处,他们遵循自然法则!可是,假如世上再无可用之资源,我们的后代也要像我们
的祖先一样生活,他们可以像祖先一样繁衍下去吗?我想他们做不到了。我们的祖先可以没
有自来水管,但他们有清澈的泉水,奔腾的河流,咆哮的大海;我们的祖先可以没有电,但
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各种发电资源;我们的祖先可以没有汽车,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石油,他
们有强壮的四肢;我们的祖先可以没有枪支弹药,这是因为他们不用大肆捕杀动物来满足人
类各种残忍的欲望,他们只是为了获取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 可是我们的子孙呢?我们和我们的子孙早已习惯了养尊处优,早已习惯了现代的快捷方
便,早已没有了先祖遗留下来的强健体魄。如果这些资源都不复存在,我们突然从现代回到
原始年代,我们还能像先祖一样活下来吗? 现在已不只是资源即将枯竭的问题了,而是我们如何活下去的问题了!我们现在说如何
节约资源,如何环保,如何保护地球,不如说我们如何让自己更好地活下去,如何让我们的
子孙活下去,如何让人类继续繁衍!这样更加能唤起我们环境保护意识,更加能为环保真正
做出行动,人类在面临自己的切身利益时,总是不遗余力的去争取的。 《家园》,家园!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部纪录片,更多的人意识到我们的地球所面临的
灭顶之灾。篇二:《家园》观后感 《家园》观后感
看完《家园》后,给我的感受只有两个字:震撼。 导演和摄影师以无可挑剔的视觉和镜头,以极具震撼力的时事给人类以警示。开始是把
地球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性。接着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
忌惮的扩张。摄影师基本上采用航拍的方法去俯视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园。从这个视觉看到拥
挤的街道,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动物以及??这些都是人类的杰作。让我们识
得庐山真面目。旁白者定位于地球母亲的高度树立了一种主人翁的姿态,看到地球已经如此
孱弱,我们怎能不动心?
就像片中所说的,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什么,而是我们还拥有什么。更需要的是一种环
保理念和行动。少浪费点时间在ktv,在酒席饭桌,在奢侈品店,定下心来看看这类的纪录
片,告诉自己,你所需关注的还有自己所在的这个环境,这个地球,尽自己所能,善待它一
点. 尤其是那些富人们,你们的富裕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过得真的很残忍。 但片中的最后还是给与我们希望。各国政府都去积极地参与环保事业,发展洁净能源,
对于我们个人最主要的还是观念和行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保护我们的家园。对未来悲观的
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行动。而这样的行动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幸福而生活。 当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即使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仍然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说,
地球的温度肇因于它绕行太阳的轨道规模 及形状、地轴偏向轨道的角度、放射性衰变及地壳下深埋的重力热,人类不是因素之一;
也有人说,很少有人会因为一件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灾难而牺牲自己现在的生活质量,因为这
是违反人性的;当然,更有人论证说,正是人的欲望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让人放弃、哪怕
是节制自己的欲望,都无异于饮鸩止渴。 诚然,在造成今日地球“温室效应”的诸多因素中,人类未必是唯一原因,甚至也可能
不是主要原因。就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而言,对这一现象的探究还刚刚开始,结论自然不可能
准确。然而,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地球正在越来越暖,由此造成的各种影响正在显现。面对
这一变化,作为地球村最有责任的公民——人类应该做点什么,而不能旁观,更不应继续造
孽。这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也是《家园》再次大声疾呼的核心观点。 同样,欲望的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许许多多科技发明都是因满足人类的欲
望而推动、而实现的。然而,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切事物彼此关联”。
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相互关联。任何事物的衍生、发展都不可能无视他事他物,
这就是平衡。一旦打破了这种平衡,意想不到的变化便会发生,终将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
这正是《家园》所宣扬的核心观点之一。其实,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早已提
示了的真理。
至于追求生活质量是人之天性的看法虽则荒谬,却因其强大的实利价值而为众多世人固
守。其实,即便是眼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亦已饱受环境污染之苦。人们正在承受各种各样古怪
疾病的折磨,这并不 以富裕与贫困为界线。何况,任何稍有理性的人都会承认,一个人不可能只为自己活着。
即使只为自己的后人考虑,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所谓生活质量而让后人们承受那污秽的水质、
污浊的空气,以及因日益提升的海平面而不得不做“气候移民”。人们恢复理性,以头脑思考、
而不再以感官思考,是时候了! 其实,保护、抢救这唯一的地球,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心底里意识到我们之前的过错和
我们现在对于地球的责任与义务。为抢救地球尽一份力,不要让自己流下悔恨的泪水。篇三: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 >观后感 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影片里提到的数据: 我们居住的地球 正面临以下的危机 1、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
2、全球花在武器的经费多于援助各国发展经费12倍
3、每日有5千人死于受污染的饮用水,10亿人无法取得安全的饮用水 4、10亿人仍饱
受饥饿之苦
5、超过50%的世界商业谷物用在喂食动物与生物燃料上
6、全球40%耕地已废耕
7、每年有1千300万公顷的林地消失 8、1/4的哺乳动物、1/8的鸟类、1/3的两栖动物濒临绝种危机。生物族群以快于自然
率一千倍的速度死亡
9、75%的渔产品种类已耗尽或面临耗尽危机
10、过去15年的平均温度,已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纪录
11、地球上冰冠的厚度40年来减少了40%
12、到2050年时,可能会产生2亿的气候难民 影片通过大量的航拍镜头,采用对地球大自然记录的手法,将地球的存在以及演变的过
程通过画面完美地呈现出来。并通过地球不断的演变来告之世人:人类的存在时间仅有20
万年,却已经打破这个存在了四千万年的地球的生态平衡。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物种灭绝。
人类的过渡开采己经危及到自己的家园。但当人类意识到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为时己
晚。人类只有十年时间去扭转这一趋势。 看完影片,震撼之余,人们还是乐于选择沉默.因为我们知道沉默是一个好的态度,独善
其身可能信守一个人的清白,借王小波的话说,时代问题太过重要,置 身于一个休戚与共的环境里已不容许个人顾及自身的清白;对于我们的时代,虽不能说
是“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然而于其中呼吸、感受并能表达者,只有知书明理的人。那么,
接受了这么多年高等教育的我们,也该沉默吗? 再来说说文明.农业发展,工业发达,文明开始了.我时刻都没有停止过为人类文明感到骄
傲.得益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从一出生就享受着便利舒适的生活.毕竟让任何一个人回到过
去那茹毛饮血的生活,他也是不大愿意的.但是,让人痛心的是,文明,为什么一定要建立在毁
灭之上? 第一棵树被砍倒的时候,文明开始,当最后一棵树被砍倒的时候,文明结束。如今,
我们正在朝着这条不归路走下去。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在利比亚的战场上,北约轰炸了卡
扎菲的4个儿孙,然而这不过是冰山一角,在战火中死去的人,在战火中无家可归的人,还
有满天飞舞的战机炮弹,无不是给脆弱的地球火上加油。如果这个也叫文明,那“代价”是
不是太过惨重?文明首先应当要建立在和平之上,我是这样认为的。文明应当是精神上的富
足,而不是在物资上无尽的攫取。我主张用干净的手段,抵达一个光明的理想。一个人活着,
要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而且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而幸福多一些。 布莱希特在《致后代人》中说:假如你们谈起我们的缺点,请不要忘记我们这个时代,
要知道,你们逃避的正是这个时代。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有他对于时代的感受,每一个人
都面临这个问题,他和时代的关系??逃避只会让地球继续成为“无望的大陆”。 所以我们不
能沉默。
we all have power to change ,what are we waiting for?《家园》这部呼吁环保的
绿色影片并没有过于消极的表述人类过渡开采现今有限能源。影片最后展现给观众的是我们
未来的希望,是人类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无价的、取之不尽用之不揭的新能源,
如风能、光能等,与现代高科技相接合,慢慢被大众采用并取代现今能源消耗。我们相信,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可以找得到的。人且做,天且看——浮云世事,如是而已。 地球已追不上人类的欲望
——法国环保纪录片《家园》观后感 顾训中 2009年6月5日,又一个地球环境日。一部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home——a stunning
visual portrayal of earth》)在全球同步上映。其上映的场合不止在传统的影院、剧场,
还有互联网。这使得这部《家园》转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 因了朋友的相助,得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部《家园》,感觉或许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
震撼!
人类欲望的无节制膨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生态的被破坏,这早已不是新鲜
的话题。各种各样的资料、图片、书籍、电视电影片也早已层出不穷。然而,何以看了《家
园》仍感深深震撼?那是因为片中通过航拍而产生的那种从未有过的对那伤痕累累大地的俯
视效果,那以独特女声配以直白解说而产生的直指内心的揭示,还有那以咏叹吟诵般的音乐
产生的震荡?? 《家园》是法国生态学家、著名摄影师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
bertrand)的杰作,是他那对人类、对地球那宏大的悲悯心的结晶。据说,20年来,贝特朗
坚持不懈地在空中拍摄地球生态的变化。而《家园》就是他经历了15年的准备,经过18个
月共217天,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的拍摄之后诞生的。可以想象,片中那一个个精
美的镜头,那一句句隽永的解说,都是他和他的团队心血的结晶。他坦言,“这部纪录片的最
大特点就是没有新鲜,没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类了解的”,而问题只在于,“我
们知道一切,但我们不去正视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现在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问题就是行动,
我们仅有10年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转瞬即逝,并且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成功,但
我们必须这么做,也必须在这一切之前让大家明白,我们抗争的究竟是什么。”贝特朗和他的
合作者为这部片子确立的核心理念便是:“当我们耗尽自然遗产之后,必须面对的是什么?”
当然,《家园》展示的远不止是贝特朗那法国人式的澎湃激情。出于可信度的考虑,为《家园》
撰写的所有评论,由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al gore)和美国著名的环保学者莱
斯特•布朗(lester brown)阅读、审定。环保专家们为贝特朗提供了详细的最新
数据。因此,有评论说,《家园》展现的是美国人的理性和法国人的感性,堪称完美。 当然,大千世界,无异不有。即使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仍然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说,
地球的温度肇因于它绕行太阳的轨道规模及形状、地轴偏向轨道的角度、放射性衰变及地壳
下深埋的重力热(很深奥哦!),人类不是因素之一;也有人说,很少有人会因为一件未来有
可能发生的灾难而牺牲自己现在的生活质量,因为这是违反人性的;当然,更有人论证说,
正是人的欲望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让人放弃、哪怕是节制自己的欲望,都无异于饮鸩止渴。 诚然,在造成今日地球“温室效应”的诸多因素中,人类未必是唯一原因,甚至也可能
不是主要原因。就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而言,对这一现象的探究还刚刚开始,结论自然不可能
准确。然而,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地球正在越来越暖,由此造成的各种影响正在显现。面对
这一变化,作为地球村最有责任的公民——人类应该做点什么,而不能旁观,更不应继续造
孽。这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也是《家园》再次大声疾呼的核心观点。 同样,欲望的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许许多多科技发明都是因满足人类的欲
望而推动、而实现的。然而,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切事物彼此关联”。
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相互关联。任何事物的衍生、发展都不可能无视他事他物,
这就是平衡。一旦打破了这种平衡,意想不到的变化便会发生,终将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
这正是《家园》所宣扬的核心观点之一。其实,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早已提
示了的真理。
至于追求生活质量是人之天性的看法虽则荒谬,却因其强大的实利价值而为众多世人固
守。其实,即便是眼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亦已饱受环境污染之苦。人们正在承受各种各样古怪
疾病的折磨,这并不以富裕与贫困为界线。何况,任何稍有理性的人都会承认,一个人不可
能只为自己活着。即使只为自己的后人考虑,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所谓生活质量而让后人们
承受那污秽的水质、污浊的空气,以及因日益提升的海平面而不得不做“气候移民”。人们恢
复理性,以头脑思考、而不再以感官思考,是时候了! 《家园》中倡导的“分享、智慧、节制的生活”特别让人感动。贝特朗认为,悲观和批
判常常无济于事。他说:“我设法把《家园》拍摄成为我们对地球的一次凝望,希望这是一部
有警示意味的电影。不是恐吓人们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么可怕,而是要人们明白我们该如
何对待剩下的一半。同时,我更希望《家园》能唤起我们心底的爱,建立分享、智慧和节制
的生活。”《家园》以融融的暖意描绘了以色列人用地灌技术在沙漠中种植优质的粮食作物,
赞扬了哥斯达黎加政府成为第一个放弃军队的国家,将全部军费开支用以国民教育和 绿色旅游,展现了韩国通过全民性植树,重建战争中被无情摧毁了的森林,使全国森林
覆盖率达到65%??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开始有节制、可持续、再生地伐木和捕鱼,通过替
代、再生、循环、回收的方式,推动生态环境和国民生活质量的平衡发展。《家园》试图告诉
人们,希望是有的,希望就在于我们的行动。 是的,行动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在地球早已追不上人的欲望时,我们更应该早点行动,
多点行动! 电影《家园》观后感
前不久,经人介绍,在电脑前一口气看完了电影《家园》。影片仅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
却是导演历经15年筹备、历访50多个国家,动用88000多名员工拍摄而成。 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
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这部电影深深地拷问着
你我:我们应该做什么? 接着,影片又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她是如何创造出了这绝美的蓝色星球。
但她却又看着人类一点点将她毁灭,并且将人类自己也一步步送进坟墓。上帝将毒害大气层
的碳囚禁在地壳,而人类却又亲手打开潘多拉盒子,让它来毒害自己的肺,但这仿佛还不够,
人类还要制造出农药,聚乙烯来加速自己的灭亡。 “人类的欲望与数量似乎都在无休止的增大。人类在积极繁殖的同时,剥夺了其他物种
存在的权利。因为人类的存在,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0倍;因为人类的存在,
海洋将在2050年无鱼可捕;因为人类的存在,,北极在随便哪一年的夏天都有可能完全融化,
而北极圈各国却早早地投入到了争夺北极航道的斗争中,他们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 人类的处境不容乐观,地球变得越来越热,海平面越来越高,那么,马尔代夫、东京、
纽约、甚至于广州?它们将要怎么办?环境问题没有疆界,更不要以为他离我们很远,未来并
不遥远,只是要看我们选择怎样的未来。 狂热的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们或是对于数字十分感兴趣的人很多,可是他们却没有
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以现在的增长速度,本世纪人口总数将达到90亿;全球花在军备上的
资金是援助发展中国家的12倍;每天有5000人因引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十亿人在饥饿边
缘挣扎,而全球一半谷物用以喂养牲口或作饲料。每年有一千三百万公顷森林消失,到2050
年全球将至少有两亿五千万气候难民。 正如影片所说“要悲观已经太迟。”,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面对贫困,数百万非政府
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许多国家政府也纷纷意识到这一点。
在韩国,全国性的植树计划是被破坏的森林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四分之三纸张是循环再
造,哥斯达黎加在军备与环保之间选择了环保,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他将本应投入军备的资
金投入到了环保中。但是中国每星期就建两座燃煤发电站,再看看丹麦,有一座燃煤发电站
将释放的煤送到地底,而非天空。 作为一个普通民众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不管怎样做,首先要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了,
想想大家都买了些什么吧。 “we all have power to change ,what are we waiting for”地球很美,但有赖于你。、 《家园》观后感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是母亲。人类的历史只有20万年,地球却
已经存在了差不多40亿年。对于地球来说,人类不过是刹那的闪现,可是这个刹那,却在
20万年间几乎耗尽了地球40亿年的积累。 我们对我们的家园了解多少?她的壮美,她的富饶,她的生命我们看到了多少。《家园》
以这样一种深情而缓慢的姿态,讲地球母亲的身世现境一一道来,只有你亲自去观看,否则
难以体会其中承载的厚重的情谊和思考,感动于震撼。 从古细菌到蓝藻,原始的地球开始被慢慢净化,氧气开始充沛。从植物到动物,生命的
多样性开始显现,地球开始热闹而富有生机。海洋、湿地、森林、河流??地球的生态环境的
多样承载了其千姿百态的生命奇迹。我们对它们的了解有多少,每一天都有许多新的物种被
发现,而比起极其丰富的地球生命资源来说,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生命都是相关联的”。一切都是联系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道理老祖宗早就都说过
了。维持自然的均衡,才是人类发展的道路。人类发展的20万年,早期也遵循了这样的一条
道路。但是从一万年前农业发明开始,人类渐渐走上了另外一条路——牺牲家园,换取利益。
进入近代,尤其20世纪以来,石油,机械,电力相继被发现,这一百年科技的突飞猛进,人
口的爆炸增长,对地球资源的依赖前所未有,这100年的开采和破坏,比过去的总和还多。
100年,几乎就耗尽了地球前40亿年丰富的积累。 “越来越快”。这是影片里不断重复的一句话,迪拜、中国、纽约、洛杉矶??这些国家或
者城市,成了人类发展的最好代表。依靠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迪拜这个荒凉之地,却成为了
西方发展模式的顶峰,无数的摩天大楼,无数的人造岛屿,人对自然的远离与对自然的依赖
都空前的加剧了。相同的模式在不断取代文明间的差异性,利益分配的不均,将人与人之间
的贫富差距空前的拉开了。为了满足人口的增长和利益的需求,对资源的开采和自然的破坏
空前的加剧、加深。深圳40年从一个渔村变成了大都市,许多城市的人口也在几十年间从几
十万增加到几千万。膨胀的人类世界,导致了各种变相和扭曲的发展模式。贫穷的国家砍光
了树木出口来换钱,结果水土流失,森林所剩无几,复活节岛上的居民,连出海的独木舟都
没有了木材可以制作。无数国家就这样衰败下去了。那些繁荣的幻影还能支持多久?我们都
不知道。“要悲观已经太迟了”。人类的本性之一就是对于灾难即使提前知道也难以采取行动,
滞后性太大,不是懒惰就是推脱,结局就是谁也没有做什么。气候的问题各国吵了几十年,
最近更加汹涌,但是吵归吵,实质性的措施依然拿不出来。 20%的人消耗了80%的资源。篇四:家园观后感 影片仅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却是导演历经15年筹备、穿越了54个国家,拍摄了120
个景点,动用88000多名员工拍摄而成。 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
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这部电影无声地拷问着
你我:我们应该做什么? 影片通过大量的航拍镜头,采用对地球大自然记录的手法,将地球的存在以及演变的过
程通过画面完美地呈现出来。并通过地球不断的演变来告之世人:人类的存在时间仅有20
万年,却已经打破这个存在了四千万年的地球的生态平衡。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物种灭绝。
人类的过渡开采己经危及到自己的家园。但当人类意识到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为时己
晚。人类只有十年时间去扭转这一趋势。 “越来越快”。这是影片里不断重复的一句话,迪拜、中国、纽约、洛杉矶??这些国家或
者城市,成了人类发展的最好代表。依靠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迪拜这个荒凉之地,却成为了
西方发展模式的顶峰,无数的摩天大楼,无数的人造岛屿,人对自然的远离与对自然的依赖
都空前的加剧了。相同的模式在不断取代文明间的差异性,利益分配的不均,将人与人之间
的贫富差距空前的拉开了。为了满足人口的增长和利益的需求,对资源的开采和自然的破坏
空前的加剧、加深。深圳40年从一个渔村变成了大都市,许多城市的人口也在几十年间从几
十万增加到几千万。膨胀的人类世界,导致了各种变相和扭曲的发展模式。贫穷的国家砍光
了树木出口来换钱,结果水土流失,森林所剩无几,复活节岛上的居民,连出海的独木舟都
没有了木材可以制作。 无数国家就这样衰败下去了。那些繁荣的幻影还能支持多久?我们都不知道。从这些国
家的发展与转变看来,不可谓不说人类的确是强大的,他们可以发现各种能源,利用各种能家园观后感
源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与丰富多彩。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类又是愚昧的。不
懂节制,滥采滥用,使地球的能源枯竭,也让自己走上了绝境而不自知。即使2012纯属虚构,
再这样愚昧无知下去,世界末日还是会提早到来。 也许,有部分人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可是,正如影片所说“要悲观已经
太迟”,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面对贫困,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
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许多国家政府也纷纷意识到这一点。在韩国,全国性的植树计划是被
破坏的森林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四分之三纸张是循环再造,哥斯达黎加在军备与环保之
间选择了环保,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他将本应投入军备的资金投入到了环保中。但是中国每
星期就建两座燃煤发电站,再看看丹麦,有一座燃煤发电站将释放的煤送到地底,而非天空。 只有地球是适合我们生存的星球,可是我们总是抱着一个地球毁灭了,还会有第二个 地球的想法。对现在拥有的资源不加以保护,反倒不加节制地破坏。这是一个何其天真
的想法!科学家们在太阳系寻找了那么多的星球,寻觅了这么多年,可是结果呢?第二个地
球出现了么?
答案显而易见。地球上承载了70亿的人类,还有千千万万其他物种,假使找到了适合我
们生存的星球又如何?那又有多少人能有机会离开地球搬迁而去?诺亚方舟对于我们这些普
通民众来说,不过只是一个传说,我们没有钱也没有能力去买那张价值连城的船票。 《家园》中倡导的“分享、智慧、节制的生活”特别让人感动。贝特朗认为,悲观和批
判常常无济于事。他说:“我设法把《家园》拍摄成为我们对地球的一次凝望,希望这是一部
有警示意味的电影。不是恐吓人们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么可怕,而是要人们明白我们该如
何对待剩下的一半。同时,我更希望《家园》能唤起我们心底的爱,建立分享、智慧和节制
的生活。”《家园》以融融的暖意描绘了以色列人用地灌技术在沙漠中种植优质的粮食作物,
赞扬了哥斯达黎加政府成为第一个放弃军队的国家,将全部军费开支用以国民教育和绿色旅
游,展现了韩国通过全民性植树,重建战争中被无情摧毁了的森林,使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
65%??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开始有节制、可持续、再生地伐木和捕鱼,通过替代、再生、循
环、回收的方式,推动生态环境和国民生活质量的平衡发展。《家园》试图告诉人们,希望是
有的,希望就在于我们的行动。
20%的人消耗了80%的资源。 全球每年军费开支总额超过了对落后国家援助总额的12倍。 每天有5000万人死于饮用水污染,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源。 接近10亿人面临饥荒。
全球50%的谷物被用于制造动物饲料以及生物能源,如果这些谷物作为食物,可以养活
全世界的人。 40%的可耕农田遭到长期破坏。 冰盖减少了40%。 四分之三的渔场已经枯竭和减产。 ?? 虽然,导演最后依然从世界看到了诸多的希望,并且对人类的未来提出了美好的期望与
憧憬。前途到底如何,路确实是在人类自己脚下了。 整部电影,通篇都是我们已经知道但是却被忽视的真相,对于环境的严峻和恶劣,大家
都清楚,但是人的这种滞后的惰性,确实很多时候让大家选择性忽视和遗忘了这一切。带有
了某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感觉。导演就是要打破这种迷梦,整部电影没有什么新的东西,
都是陈酒,但是,这个被忽视的陈酒,却散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味道。 吕克贝松,这个法国当今电影的怪杰。曾经以《碧海蓝天》等佳作震撼人心,如今,带 着对地球这份沉甸甸的爱与悲伤,再次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艺术和努力,唤醒世人的眼睛。 《家园》,值得我们去观看。家园,值得我们去守护。篇五:《家园》观后感 《家园》观后感
看完《家园》这部纪录片,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震撼!这一部纪录片以客观的角度阐述
地球的诞生,演变以及地球现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一幕幕自然漂亮的画面让我们认识到
美丽的地球,并借此宣扬环保的重要以及迫切性。 该纪录片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地球的不断发展,从尘埃慢慢演变成一个拥有各种各
样生命的星球,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的星球。地球花费将近40亿年的时间所建立起来的生态
平衡,因为人类的出现的二十万年以来,不再井然有序。我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向
地球索取自己生存所需要的一切,而且越来越变本加厉,为此,我们已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片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温室效应”的不断恶化,它已经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活,所造成
的海平面的上升,不仅对我们自身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还时刻威胁着其他生物的生
存。看到不断死亡、灭绝的生物,我感到非常的痛心。 当然,大千世界,无异不有。即使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仍然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说,
地球的温度肇因于它绕行太阳的轨道规模及形状、地轴偏向轨道的角度、放射性衰变及地壳
下深埋的重力热(上网查看知道的),人类不是因素之一;也有人说,很少有人会因为一件未
来有可能发生的灾难而牺牲自己现在的生活质量,因为这是违反人性的;当然,更有人论证
说,正是人的欲望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让人放弃、哪怕是节制自己的欲望,都无异于饮鸩
止渴。但无论是哪一种的看法,依我仅有的一点知识,我认为:在我们人类的工业社会还没
出现之前,社会的“温室效应”远没有现在来得严重,虽然这不是我们的全部责任,但我们
有着不可推卸的大责任!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地球正在越来越暖,由此造成的各种影响正在
显现。面对这一变化,作为地球村最有责任的公民——人类应该做点什么,而不能旁观,更
不应继续造孽。这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也是《家园》再次大声疾呼的核心观点。 仅
仅谈以上着一些,应该不够吧!许多人看完这部纪录片后,也感触颇深,却没有在自身的行
动上有所体现。例如,当在商场买完东西后,仍然习惯性地向售货员要一个塑料袋;当旅行
既可以坐火车,又可以坐飞机时,仍然习惯性地说一句:“飞机舒服”而选择了飞机;当雪白
的a4纸用完一面后,不管第二面有没有用过,都习惯性地直接扔到废纸篓中;上下学时习惯
性地让父母开私家车接送?? 到底应该怎样抢救地球呢?别给自己太多的舒适。每个人夏天都把空调温度调高几度或
不开空调,不仅能节省资源,而且不知道还能保护多厚的臭氧层;每个人出门在外都多选择
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步行,不知道能减少多少污染物排放;每个人都在购物前自备几个环
保布袋,不知道能少用多少塑料制品??把自己的舒适分出一些给地球,我认为这才是真正可以抢救地球的方法。 其实,保护、抢救这唯一的地球,最重要的并不是我们到底永生没养的方法,而是我们从心底里意识到我们之前的过错和我们现在对于地球的责任与义务。为抢救地球尽一份力,不要让自己流下悔恨的泪水。是的,行动比什么都重要。
作文七:《《家园》观后感》1400字
《家园》观后感
——基于统计的视觉
很少看记录片,偶有几次看的记录片,都给我很沉重的感觉,这次看《家园》,除了压抑至极的沉重,除了自然美给我的震撼,除了觉得自己无知,除了赞叹人类的聪明,除了这些平时经常会有的感受,这部片子给我最多的感觉是恐惧!内心深处真真切切的恐惧与彷徨! 我生活的很好,尽管我没有家资千万,尽管生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我依然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没有担忧过空气、水、粮食的缺乏。可是,这部片子引发了我的思考,这种水、食或者各种赖以生存的资源都无忧的日子还能过多久?即使在我有生之年,我可以一直这样过下去,可是我的子孙后代呢?人类还能绵延多少代?我们天天都在说环保,可真正有几人将我们的资源还能用多久这个问题记在心里?
土壤、空气、水、矿产、森林、草地等自然界的物质,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这个地球上大自然的产物。它们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着。但自从人类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上,这些自然资源便在一点点消失。一片片草原在被一亩亩的耕地所侵占,一棵棵的苍天大树在被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所替代。这是《家园》告诉我的,我们的家园,被我们亲手一点点在毁掉。
温度上升了,全球变暖了,冰川融化了……….这些都是眼睁睁的事实。有多少是我们看到的,有多少使我们能预测到的,还有多少使我们无法预料的?
我国最大的城市“热岛”北京,比郊区温度高出9.6度,上海与郊区的最大温差也达6.8度。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在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现在,全球每年净增人口在8600万以上,却有1700万公顷森林消失,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贫困人口不断上升,并已引发诸如白发浪潮、城市化所产生的各种都市症等社会问题。
过去10年来,北冰洋的海冰以每年1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融化。而今年融化的海冰急剧上升,达到了100万平方公里,目前北冰洋只剩下大概300万公里的海冰。从工业革命到现在才200多年,从碧海蓝天到污染严重不足50年,那么我们还能走多远?
这些统计数据让我震撼!让我恐惧!赤裸裸的现实,不容的我不再去思考!片中大量引用统计数据,数据比较,统计的威力如此巨大,让每一个人都不得不相信资源即将枯竭这一事实!
北冰洋解冻、中国冰川融化、水污染、水严重缺乏,这些问题我们如何解决?倘若地球再这样下去,我们,我们的后代,人类的子子孙孙该要怎么存活?
在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管、没有汽车、没有枪支火药的原始年代,我们的先辈可以存活,他们活下来了,并且有了我们这些后代。那样艰苦的环境,人类天天面临各种威胁,和各种动物一样生活,他们有资源,却不懂开发,如同没有。他们为什么能活下来?他们为什么不像现在的我们一样为子孙后代如何存活而担忧?因为,他们有取之不尽的水资源,他们与天地和谐相处,他们遵循自然法则!可是,假如世上再无可用之资源,我们的后代也要像我们的祖先一样生活,他们可以像祖先一样繁衍下去吗?我想他们做不到了。我们的祖先可以没有自来水管,但他们有清澈的泉水,奔腾的河流,咆哮的大海;我们的祖先可以没有电,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各种发电资源;我们的祖先可以没有汽车,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石油《家园》观后感
,他们有强壮的四肢;我们的祖先可以没有枪支弹药,这是因为他们不用大肆捕杀动物来满足人类各种残忍的欲望,他们只是为了获取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
可是我们的子孙呢?我们和我们的子孙早已习惯了养尊处优,早已习惯了现代的快捷方便,早已没有了先祖遗留下来的强健体魄。如果这些资源都不复存在,我们突然从现代回到原始年代,我们还能像先祖一样活下来吗?
现在已不只是资源即将枯竭的问题了,而是我们如何活下去的问题了!我们现在说如何节约资源,如何环保,如何保护地球,不如说我们如何让自己更好地活下去,如何让我们的子孙活下去,如何让人类继续繁衍!这样更加能唤起我们环境保护意识,更加能为环保真正做出行动,人类在面临自己的切身利益时,总是不遗余力的去争取的。
《家园》,家园!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部纪录片,更多的人意识到我们的地球所面临的灭顶之灾。
作文八:《《家园》观后感》1100字
《家园》观后感
看完《家园》这部纪录片,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震撼!这一部纪录片以客观的角度阐述地球的诞生,演变以及地球现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一幕幕自然漂亮的画面让我们认识到美丽的地球,并借此宣扬环保的重要以及迫切性。
该纪录片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地球的不断发展,从尘埃慢慢演变成一个拥有各种各样生命的星球,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的星球。地球花费将近40亿年的时间所建立起来的生态平衡,因为人类的出现的二十万年以来,不再井然有序。我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向地球索取自己生存所需要的一切,而且越来越变本加厉,为此,我们已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片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温室效应”的不断恶化,它已经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活,所造成的海平面的上升,不仅对我们自身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还时刻威胁着其他生物的生存。看到不断死亡、灭绝的生物,我感到非常的痛心。
当然,大千世界,无异不有。即使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仍然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地球的温度肇因于它绕行太阳的轨道规模及形状、地轴偏向轨道的角度、放射性衰变及地壳下深埋的重力热(上网查看知道的),人类不是因素之一;也有人说,很少有人会因为一件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灾难而牺牲自己现在的生活质量,因为这是违反人性的;当然,更有人论证说,正是人的欲望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让人放弃、哪怕是节制自己的欲望,都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无论是哪一种的看法,依我仅有的一点知识,我认为:在我们人类的工业社会还没出现之前,社会的“温室效应”远没有现在来得严重,虽然这不是我们的全部责任,但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大责任!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地球正在越来越暖,由此造成的各种影响正在显现。面对这一变化,作为地球村最有责任的公民——人类应该做点什么,而不能旁观,更不应继续造孽。这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也是《家园》再次大声疾呼的核心观点。 仅仅谈以上着一些,应该不够吧!许多人看完这部纪录片后,也感触颇深,却没有在自身的行动上有所体现。例如,当在商场买完东西后,仍然习惯性地向售货员要一个塑料袋;当旅行既可以坐火车,又可以坐飞机时,仍然习惯性地说一句:“飞机舒服”而选择了飞机;当雪白的A4纸用完一面后,不管第二面有没有用过,都习惯性地直接扔到废纸篓中;上下学时习惯性地让父母开私家车接送„„
到底应该怎样抢救地球呢?别给自己太多的舒适。每个人夏天都把空调温度调高几度或不开《家园》观后感
空调,不仅能节省资源,而且不知道还能保护多厚的臭氧层;每个人出门在外都多选择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步行,不知道能减少多少污染物排放;每个人都在购物前自备几个环保布袋,不知道能少用多少塑料制品„„把自己的舒适分出一些给地球,我认为这才是真正可以抢救地球的方法。
其实,保护、抢救这唯一的地球,最重要的并不是我们到底永生没养的方法,而是我们从心底里意识到我们之前的过错和我们现在对于地球的责任与义务。为抢救地球尽一份力,不要让自己流下悔恨的泪水。是的,行动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在地球早已追不上人的欲望时,我们更应该早点行动,多点行动!让这个世界到处充满幸福的笑容!
作文九:《家园观后感》1100字
地球很美有赖你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
很早之前就听过《家园》这部纪录片,知道它是凝结了法国著名导员吕克贝松大量心血的一部名作,然而囿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没有机会欣赏到这部大作。这次在自然辩证法的课堂上,终于有幸观赏到了这部震撼人心的宏伟巨制,影片所展现的地球的美丽与地球所遭到的破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看完之后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情绪,久久萦.o..Cn绕心头,难以平复。
影片开头的十几分钟,梦境般绚丽的色彩、广袤的大地以及现世所有自然景观形成的抽象画面还有流畅的线条让我误以为这是一部歌颂地球美丽无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风光片。
随着航拍画面稳步推进,背景音乐散发着带有古老非洲的神秘气息,前景音乐则是优婉的女声清唱。伴着旁白以第二人称描述人类的时候,我渐渐由一开始的惊叹转为莫名的恐慌:过去50年,世界人口增长了一倍多,同一时间,我们把自己的家园——地球做出了根本改变,这50年所做的改变,比过去二十万年里都要多。
当场景从自然转为乡村,再转作城镇,最终转变为一座座摩天大厦林立着的钢筋森林的时候,我开始感到了一种压抑的气氛。而当看到广袤农场上的巨型收割机,看到拥挤不毛的人工牧场,看到铺满塑料的温室大棚,戴防毒面具全副武装的工人在喷洒农药,还有匀速摆动的石油开采机——这一切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画面令我感动触目惊心的震撼,压抑和焦虑的感觉也越来越强,我仿佛看到了黑暗势力在逐步侵蚀着我们的家园——地球。
画面转换越来越快:
每天有5个人因饮用受污染的水死亡;
十亿人在饥饿边缘挣扎;
全球一半的谷物用于喂牲口和作燃料;
全球四成的耕地质量在下降;
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
最近十五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
......
我仿佛看到了地球正在飞速地变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看到了一个正在衰败的家园。
《家园》并没有像《后天》那样描述未来灾难,运用电脑特效,也没有触目惊心的血腥暴力。可那些实实在在的现世镜头,以及被放大字体的数据资料已经令我深深陷入恐慌的绝望。我仿佛看到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类似灾难片或者惊悚片里的毁灭性场景。我暗自对比自己的年龄和那些资源即将消失的年份,惊恐地发现自己将不可避免地经历那些未知的状况;旁白语速均匀地陈述着人类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影响,我带着不安愧疚以及恐慌的无奈看着影片的继续,就好像一个准备接受审判的罪犯一般。
和谐结束在人类出现之后,野蛮出现在文明璀璨之后。我们批判法西斯主义的惨绝人寰,却对大自然剥削屠杀,斩尽杀绝感到理所当然。我们自导自演倾情奉献的这出悲剧,是不是也要手牵手肩并肩悲壮地写一篇感天动地的墓志铭然后慷慨赴死呢?
就好像《死神来了》里没有人可以逃脱死神的设计。我们,也不会逃脱罪责,惩罚,即便是在无意识的状态里。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以大自然为宏观的视角,一切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观念利益冲突都将失去意义。生态的毁灭必然造成饥荒、贫穷、土地与人类的冲突,战争,人道主义危机,复活岛的寓言将会在更大的舞台上重演。
影片最后说,既然悲观已经失去意义,让我们一起,承担责任,珍惜手中的财富,运用知识和教育的力量,依靠我们的智慧与努力,大胆尝试,积极应对,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奇迹,扭转现状。
地球很美有赖你。
作文十:《家园观后感》2000字
《家园——地球很美有赖你》观后感
每天早上醒来,我们不会去想为什么我们能呼吸;拧开水龙头,我们不会去想这源源不断的水从何而来;翻开书本的时候,我们不会去想这些印着知识的纸张从何而来;搭乘交通工具前往各个地方的时候,我们不会去想是什么让这些车辆得以运行„„我们,甚至就没想过自己从何而来,我们所知道的,就是贪婪的使用着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能源,我们变革了社会,也在毁坏着自然,或者说我们的家园„„
前段时间,在选修能源与社会的课上,选修的导师让我们观看了《家园——地球很美有赖你》这段纪录片,里面航拍到的大自然的奇景及其扼要清晰的解说词深深震撼了我的神经。经过课后的了解,我知道这部《家园》纪录片是法国著名导演扬恩·亚瑟花.o..Cn了15年时间筹备,他与一名摄像师、一位摄影技师和一位飞行员驾驶一架小型直升机飞跃了世界上55个国家,历时18个月才完成,此纪录片通过大量的航拍镜头,采用对地球大自然记录的手法,将地球的存在以及演变的过程通过画面完美地呈现出来并借此宣扬环保的重要以及迫切性,通过地球不断的演变来告之世人:人类的存在时间仅有20万年,却已经打破这个存在了四千万年的地球的生态平衡。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物种灭绝。人类的过渡开采己经危及到自己的家园。但当人类意识到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为时己晚。人类只有十年时间去扭转这一趋势
纪录片的开始,主要是阐述了地球生命的起始,从大气层,空气的形成开始,到水,泥土的形成,并说明蓝藻是一切生命的起源。一开始一切都是和谐的,生态是平衡的,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阳光,空气,水,土壤,树木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里面说:没有任何东西是能自给自足的。于是它们的相互作用有孕育了新的物种群,动物。动物们给大自然增添了不少生机。动植物在大自然的孕育之下不断进化,而生态当时还是平衡的,一直到40亿年后,人类的出现„„在这个阶段,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大自然孕育了一切资源,也孕育了生命,所有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平衡。而生命是简单渺小的,但生命却能给大自然带来巨大的影响,比如人类的出现。
人类的出现改变了一切。人类衍生并开始群居,人类创造了社会,也开始文明化了,在
这个阶段,人类开始学会了耕种,步入了农业社会,在这个时期大自然的给予与人类的索取还处在一个平衡的程度。这里,我深刻的记得一句话:人类在这个阶段考的是他们的双臂,而人类很善于发现自己的弱点,大自然不曾给予人类能量与气力,但人类却在动物们的身上找到了这些。是的,人类是聪明的,人类懂的运动头脑去开发和运用资源,然而,人类也是贪婪的。因为人类聪明的头脑,人们开始运用农药,污染开始渐渐的影响着大自然,后来出现的肥料,还有畜牧业,使得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畜牧业使得草地大量减少,水资源大量使用,在这里我清楚地记得影片举了约旦河这个例子,约旦河的水量大量减少以致断流,使得死海的海平面每年下降1米。在此,人类的贪婪,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污染也开始出现。
人类社会高度发展,于是短短几十年时间人类进入了工业化, 这个阶段,出现了对石油的开发及利用,引出了能源,也充分显示了人类的贪婪。这部分影片列举出了拉斯维加斯,世界上人均用水最多,浪费水资源的国家;洛杉矶,汽车数量与人口数量几乎相同,耗油量巨大,用电量巨大的国家;以及深圳,孟买,东京和迪拜等城市,为管理不善和能源,水及食物被大量消耗的例子。我们所感叹的成群的高楼大厦、华丽耀眼的灯光、排满了城市公路的汽车„„这些高度发的背后,是多少我们无法想象的资源的浪费?森林采伐,粮食和水资源短缺,海洋资源过度开采,非再生的“化石燃料”的使用等等。而工业,城市的畸形发展,贫富差距的变大,严重加深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
我们正在亲手毁掉自己的家园。因为之前大自然已经告诉我们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人类对能源的过度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得一切都在改变,我们,正在亲手毁掉自己的家园。 那些因为人类的愚蠢和贪婪大片大片消失的森林,一条条干涸的河床,机器不断排出的大量的温室气体,还有各种中严重的生态污染,造成了生态,气候的恶化,气温前所未有的高,南北极冰冠也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化,几大海洋的海平面高度每年上升7米,许多低海拔国家将受到被淹没的灾难。人类正在使得生态恶性循环并且使得这个循环越来越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所举例的海地,这个地方几乎被生态的恶化所摧毁。据我所知瑙鲁这个岛国已经被海水淹没。而马尔代夫也无时不刻在受到上升的海平面的威胁。但是,像影片所说的那样,现在悲观已经太迟了。
我无法忘记出现在黑色荧幕上的触目惊心的12句话语: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 全球花在武器的经费多于援助各国发展经费12倍; 每日有5千人死于受污
染的饮用水,10亿人无法取得安全的饮用水; 10亿人仍饱受饥饿之苦 5、超过50%的世界商业谷物用在喂食动物与生物燃料上; 全球40%耕地已废耕 7、每年有1千300万公顷的林地消失 8、1/4的哺乳动物、1/8的鸟类、1/3的两栖动物濒临绝种危机; 生物族群以快于自然率一千倍的速度死亡 9、75%的渔产品种类已耗尽或面临耗尽危机; 过去15年的平均温度,已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纪录; 地球上冰冠的厚度40年来减少了40%; 到2050年时,可能会产生2亿的气候难民。这是大自然让我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我们破坏了家园的恶果,如果不及时补救,一错再错,那么上面的数据有可能更糟。
但现在悲观已经太迟了,就像片中所说的,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什么,而是我们还拥有什么。此时此刻,我们也许更需要的是一种环保理念和行动。我们有十年的时间去挽回我们的过错,所以我们应该收起我们的贪婪,虽然也许这是亡羊补牢,但是保护我们的家园,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