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关于春节文化的浅析》1900字
陶立璠:春节文化仅有表演是不够的
“春节符号”全球征集活动,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华人世界。对于影响中国人,又传承了几千年的春节文化,这一活动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春节符号”全球征集活动的目的,是要中国人充分认识它的人文价值,同时使春节文化走出国门,与世界人民分享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但是要回答中华春节文化为什么“走出去”,怎样“走出去”,“走出去”以后会怎样,却是很难的问题。难就难在如何通过“春节符号”征集活动,取得春节文化在全球,或某个地区、某些国家、某些民族对它的认同感。中国人对自己的春节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并积极地参与创造并传承了这种文化几千年;全世界的华人对中华春节文化也有同样的认同感,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将它带到了世界各地。但是对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民族来说,中华春节文化完全是一种陌生的异文化,是很难有认同感的,也就很难接受这种文.o..化,使其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文化离开了它的生长土壤,在别人看来只是一种表演形式而已,对这种表演形式产生好感就已经是最好的回报。
一种文化“走出去”,在异地传播是有许多条件限制的。中国周边有所谓“汉字文化圈”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这些国家与中国相邻或一衣带水,民俗文化的传播随着长期以来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彼此互相影响、接受和传播,这就是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春节文化”的原因。可见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历史上造成这种传播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种文化包括像中国的春节文化,首先总是在相邻的地区和国家传播,逐渐扩展开来。历史上东亚各国和中国比邻,文化的交往历史悠久。特别是中国的汉字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深远。日本、韩国、朝鲜、越南都曾经用汉字作为书写工具,许多文化现象通过文献记载,通过书面文化的方式,被介绍到国外,得到传播。
文化的传播取决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华春节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和中国毗邻的东亚各国也是农业社会。节日文化是一种时序文化,一年四季随着季节的不同,人们创造了相应的节日文化。时序文化的产生在于历法的确立。中国从汉代起,颁布了今天仍在使用的夏历,一个个节日文化被设定在一个个节点上。东亚各国移植了中国的历法即农历,所以春节都在正月初一。越南、韩国、朝鲜都将春节定为法定节日,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改用公元历,将春节移到元旦,但是过春节的仪式、内容没有变化,只是时间的前移而已。
文化的传播从来都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接受。我们将这种传播方式称之为“采借”传播,即在和平的环境中,通过异文化的自然交流和影响,当一方的文化引起对方的兴趣时,“采借”才能开始。就如我们在花园里采摘花朵,最引起你感兴趣的那一朵你才会采下来,可见采摘是有选择的。所谓文化的“采借”本身就含有选择的意思,也就是对方的文化中,选择对自己最有意义和使用价值的部分,加以改造,然后植入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完成文化的传播过程。战争、灾荒、人群迁徙也可能造成文化的传播,但这种传播是带有强制性的,接受的一方是被动的,而“采借”则是主动地接受。和中国周边汉字文化圈各国的春节文化相比较,虽然时间上都是正月初一,内容都是祈祷农业丰收、祈求阖家平安,但具体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比较而言,在这些国家中,越南的春节更像中国的春节,如忙年、扫尘、贴对联、请门神、燃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等,和中国的春节文化如出一辙。而日本、韩国、朝鲜的春节文化则有了许多变异。比如日本春节不贴对联,而是用门松装饰门面,迎接春天的到来。
当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接受、改造、传播以后,就变成它的一部分。民俗是一种靠口头和行为传播的文化,它的传播是不受国界限制的,因此民俗文化的传播是没有国家主权之争的。就如我们不能指责韩国的“端午祭”是侵犯了中国的文化主权。韩国的“端午祭”完全是他们民族接受中国端午文化加以改造,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和中国的“端午节”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文化,只是在时间上和中国的端午节重合,内容完全是变异了的。春节文化也是一样,不能说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的春节是中国的春节文化。
除了东亚各国春节文化的传播方式之外,还有世界各国华人社会的春节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作为移民文化,最能体现中国特色。在移民国家过春节,最典型的是新加坡。新加坡人管春节叫“华人新年”,届时要吃团圆饭,送红包、拜年,被禁放的烟火爆竹35年后又燃放起来,年俗沿袭广东、福建习俗。此外世界各地凡是华人聚居区,如有些国家的“中华街”,春节文化气氛就很浓。中国移民社会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所以当我们提出中华春节文化“走出去”时,不要忘记那里的移民。他们才是中华春节文化“走出去”的先驱。和中国内地的春节文化相比,世界华人社会的春节文化可能更有特点,比如敬神、祭祖,是中华春节文化的灵魂。华人社会大都虔诚地信奉神灵和祖先。每个移民群体,当其离开故土时,总是将祖先的牌位带在身边;当其发家致富时,不忘记故乡,要返回故土,回报祖国。这就是春节文化造成的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今天我们提倡中华春节文化“走出去”,虽然晚了几百年,还是有意义的。但是“走出去”如果只是组织文艺团体的表演是不够的,要和早已走出去的华人移民团体相融合,壮大他们的力量,尊重多样性的世界文化,使中华春节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之中,才能得到弘扬和发展。
作文二:《关于春节文化内涵及其走向的思考》5400字
2011年1月第26卷第1期
成阳师范学院学报
Jo眦lalof)(i卸yangNc啊lal
IJni咖
J蚰.20n
V01.26№.1
[陕西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
关于春节文化内涵及其走向的思考
傅功振,李之馨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传媒学院,陕西成阳712∞o)
摘要:春节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传承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近年来。春节与庙会活动、文化产业结合在一起,对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春节文化;基本内涵;发展走向;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髓92.1
’rhe
岱凼谳ofQIl虹al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2914(2011)01—0088—04
Cc脚101蛐of慨Fe砸Val锄d№TendIen哕
FU
Cc啦卿mi咖踮髓n】【i
G伽分吐en’U蹦-xin
h嫩Il钯ofInt舶城i∞alna如锄dC0衄鲫∞,Ⅺ柚y岫舀晒艇∞‘i
位‰mt岖which删懿mcll咄鹏删鲫麟ofme‰曲妇.勋咖【Ⅱyspl咄
Ah岫蛾:sI埔ng
Fes小,蛆isthehe商嗵萨∞rrierofthe
spiri‘c咖坞,mo豫li坝讪e龃d妣of
7120∞,㈧
Festi砌b嬲be锄inte掣atedwith唧le触锄dcI]d伽falindl咖谢hichplaysm∞tiVepartin舭il-
删ng也e∞埘lomyOfO盯cc唧呲哆
K印袖:the
c咄u∞ofspringFe8tiVal;basic∞皿吮l硒璐;devel叩删硼【tl觚丑d;activerol懿
春节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民间生活中最大的事……年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理想的。它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传承载体,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春节里所有的民俗事象,包括每一件民俗物品,都有其精神含义,比如饺子、鞭炮、拜年等,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吉瑞、健康、团结、和谐、辟邪、顺利、圆满的愿望。”
春节不仅是我们国人的传统节日,更是世界所有华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华人的标识。春节文化承载着我们华人多样、多元、多层次性的文化元素。春节源于农耕文化,进入漫长的“冬藏”农闲时期,春节是一年节庆文化中最长的休闲时期,又是处于辞旧迎新的交替时期,即一节跨两年,故称“过年”。春节是华人节庆活动的龙头老大。其承载的文化元素.
是任何节庆所不可替代的。
一春节文化内涵
关于春节.o..文化的内涵。首先要弄清春节的起止问题。我们以为,春节应该从腊祭开始到二月二结束。一般认为,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其实腊祭已经拉开了年的序幕。直到二月二过后开始春耕生产。春节节庆完结。这样一个漫长的节庆活动过程。其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是最为丰富的。
(一)春节体现了中华民族善待一切、关爱一切的宽广胸怀
春节的序幕从。腊祭”(腊八)拉开,把华人的心态、情怀、品质充分表现了出来。这种精神与胸怀一直延续至今,在“天人合一”与“万物有灵”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善良的人们在腊八节用爱心熬制一碗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献给敬仰的祖先,献给亲人和朋友,献给陪伴在自己身旁的猪狗牛羊、一草一木,甚
收稿日期:20lo-l咖9
作者简介:傅功振(1949一).男,陕西西安市人,陕西省民间文艺寥协仝主席,陕西国际商舅学院文化传媒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文化与地方产业文化。
万方数据
第l期傅功振。等:关于春节文化内涵及其走向的思考・∞・
至一砖一瓦.饱含了人们对生命万物的感恩之情与
宽容之心.体现了善待一切、关爱一切伟大而宽广的
胸怀。
(:l春节是一曲家庭团圆、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民族情歌
春节从除夕夜的拜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狂欢,这十多天的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人们在合家团圆、走亲访友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浓厚的亲情、甜蜜的爱情、朴实的乡情、纯真的友情和厚重的国家之情、民族之情。中华大地被这至真至纯的六情紧紧包裹,中华儿女沉浸在爱的海洋中。相亲相爱,共享欢乐时光!大年三十虽然短暂,但作为春节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辞旧迎新的意义也只有在家家户户美满团圆、大口吃着年夜饭的除夕之夜才能最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在外工作的人们无论车票多难买、车厢多拥挤、天气多恶劣。也要赶在除夕之前踏进家门,与亲人团聚。一起迎接新年的原因。新年的第一天大年初一,是家族团聚的日子。一家人吃着热腾腾的饺子,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向晚辈分发压岁钱,其乐融融。大年初二至初四。女儿回娘家拜年。初五以后,舅舅给外甥送灯笼即送吉祥、的大型节庆活动拉开序幕。这就意味着春节的庆祝范围由小变大,从家庭到家族,由家族到社会,举国同庆的欢声笑语传播到了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三l春节蕴含的家国同构的中国文化有力地春节作为一种传统的节庆文化.是中华民族从为可贵的精神品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追求万方数据
l四)春节充分地体现了。以民为体”的思想观念春节有效地发扬了延安精神.深刻地体现了民为本、为衣食父母的传统观念.强化了“官为仆民为主”的意识。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各级领导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使政府真正成为一个执政为民的服务型政府,更有效的让政府职能得到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拜年只是晚辈向长辈拜年.延安革命时期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人民政府推行领导向群众拜年,访贫问苦,这是具有历史性的颠覆的一场革命,与群众结成鱼水之情、血肉关系。最终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延安时期领导给群众拜年这一优良传统传承至今.春节前各级领导到贫苦家庭慰问、春节期间的团拜活动等等。这种优良传统有非常高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I五)春节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治国法宝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更是修身、齐家、治国的法宝。过年从彩。人们在合家团圆、走亲访友的过程中。海吃海喝,我国是一个农业目家,长期以来,广大的老百姓
l六l春节保护了我们弥足珍责的非物质文化春节最大限度激活了我们华人的青春活力,尤腊八开始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节庆活动丰富多人们穷一年,不能穷过年。直到二月二则彻底给过年划上了一个句号.同时也开启了新一年的劳作和忙碌。二月二。龙抬头。自此,人们的生活真正由喧闹回归平静、由理想回归现实。
送红红火火;走亲访友,互拜新年。大街小巷又重新恢复了以往的红火热闹;以乡村、社区文化活动为主所到之处无不响起和谐优美的民族情歌!
推动着世界和平
古传承至今的家国同构的家国文化。每一个家庭的美满团圆,促进了整个国家的和谐安定,中华民族最等等,都在这红红火火的节庆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首先,以家庭为核心的亲人团聚,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悌之道。无论是高官厚禄集于一身的成功人士.还是在外辛勤劳动、平凡无奇的普通百姓,孝敬父母是回家过年的首要目的。其次.在合家团圆的基础之上举国欢庆中华民族的伟大节日。使无数亲密的小家组成和谐的大国,家国一体,幸福美满!包括大陆在内、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正是通过这样独特的节庆方式传播着自己关爱一切的宽厚胸怀,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和平。
遗产
都是靠天吃饭。农历二、三月份是春耕播种、充满希望的季节.但往往也同时面临着青黄不接、无米下炊的困境。老百姓在二月二的时候吃爆米花。正是用这一粒粒来之不易的“金豆”,提醒大家开始勤俭节约。勤俭节约对个人道德、家庭建设和国家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在当前,我们更要谨记勤俭节约的古训和传承优良传统,牢记“奢生腐败、俭以助廉”,在生活和工作中,从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做起,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态度.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其是元宵狂欢夜.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让所有人迸发了热情和活力.智慧与创造力。有效保护了各种各
・90・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只有春节这个节日才能把几乎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出来,如各地的庙会、社火、芯子、祭祀、腰鼓、道情、杂技、竞技、武术、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地方戏剧、曲艺、鼓乐、泥塑、木板年画、社火脸谱、皮影、饮食、雕刻等。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春节文化活动不是简单的恢复传统而具有创新性、时代性、甚至包容吸纳了大量有价值的外来文化,使春节的文化活动更加绚丽多彩,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
二春节文化的走向
春节活动越来越受到政府的认可和高度重视。作为春节文化活动的主体,群众的积极性愈来愈高,这是春节文化活动的发展趋势。近两年来。各地政府都非常看重春节文化活动.如2009年北京春节庙会文化活动。陕西西安这几年春节庙会活动也非常隆重盛大。如西安都城隍庙新春祈福活动。
春节文化的走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春节与庙会相结合
近几年来。国家对传统节庆日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作为法定节日。随着节庆文化的发展,各地将节庆与庙会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但是.节庆和庙会实质是不同的。庙会是祭祖、祭神活动。人们借助祭祀活动去娱乐享受;传统节庆活动是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节庆活动虽然也有祭祖祭神。但主要是人们自己娱乐享受。节庆活动与庙会的结合,既丰富了文化生活、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力,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北京、西安的春节庙会文化活动。庙会和节庆是农耕文化遗留下来的两个大的文化载体和文化空间。据我们初浅调查,我国庙会活动主要都在春节前后的休闲时期进行,如2010年西安春节期间的节庆活动都和庙会活动有机结合。
I二)春节有力地推动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近几年来,各地市县的春节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可观,文化、物资、科技交流有力地带动了地方发展。有些春节文化活动的交易额达到上千万元。据商务部监测,2010年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00亿元,比200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7.2%,创历年春节黄金周增长之最。
万方数据
(三)春节庙会活动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利用春节庙会这个平台,可以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春节充分开发文化资源。使其变成文化产业。漫长的春节节庆为我们的现代文明留存了一个多元性的、内蕴丰厚的文化空间。关中地区丰富多彩的的民俗文化活动就是依托了节庆庙会进行展演、展示、传承、发展。西安都城隍的新春祈福庙会。规模大、花样多,聚集了许多民间传统艺术的表演:祭灶拜火神、送春联、送财神、新年头炉香、祭城隍、拜太岁、挂祈福牌、迎财神、民间绝活、竞猜灯谜、放生祈福、秦腔、豫剧表演、高跷、社火、茶道表演、相声口技、武术杂技、鼓乐表演等。
此外,现代的春节庙会又增加有舞台剧、多媒体互动、异国风情表演等等。尽管增加了形式和内容,但春节特有的文化核心没有变。贯穿于春节的种种喜庆活动,依然是人们追求和谐、创新的精神体现,古朴中增添了时尚的气息。
春节期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乡,仅编织中国结一项就收入2Ooo多万元。西安市南郊有个三兆村以专做灯笼闻名全国。村里l200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做灯笼。春节期间.“灯笼村”里车水马龙,有很多人驱车来到此处团购。
(四)春节促进了旅游业兴旺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春节正是这样。
我们传统节庆文化的春节活动是“小家”为主体,以村社活动为主要场所,现代旅游业如今吸引我们传统的“小家”走向“大家”、走向社会。推动旅游业。利用春节庙会文化活动促进经济发展,综合性地展现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地方风情.是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衍生地,是最富特色的旅游资源。如西安都城隍庙会、长安斗门石婆庙会、楼观台、骊山圣母庙会等等。
20lO年春节黄金周2月13日至19日期间.陕西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711.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49%和35.10%,创造了历史以来最好水平。
西安市在2月13日至2月19日共接待游客
第l期傅功振。等:关于春节文化内涵及其走向的思考
・91・
190.8万,旅游业总收入9.63亿人民币。2010春节,西安博物院因举办文化庙会,接待游客4.8万人次,同比增长62.41%:免费的大唐西市庙会接待游客10万人次。
据杨凌示范区假日旅游指挥中心统计。2010年春节黄金周,杨凌示范区共接待游客49031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达520.52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8%和15%。圆满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假日旅游工作目标。
(五l春节是传统节庆文化中最吸引青少年参加的节庆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守候精神家园的历史重担。最根本的是青少年的参与、承担。国务院关于文化建设的文件中多次强调,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既要让学生自觉地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也要让学生自觉地传承弘扬。春节期间正值学校的寒假期,为学生沉浸在这种家国同构的东方文化氛围中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弘扬春节文化.发挥政府民间两个积极性
充分发挥政府民间两个积极性,是春节文化活动得以传承与弘扬的保证。政府的积极性首先体现为主导作用。即政府出面统一部署、精心组织、主动协调保证春节文化活动有领导、有组织、有秩序、有条不紊、安全健康开展。民间积极性主要体现在参与群众的普遍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极高的热情自觉投入,自娱自乐、自我享受,因为他们是文化活动的主体,尤其是青少年的参与。只有政府组织、领导,才能保证春节文化活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效抵制消极、庸俗、不健康的活动,并且确保安全。只有群众广泛地参与。才能保证春节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和可持续性发展。
2010年春节节庆文化活动在全国甚至海外各地红红火火的普遍开展。举国上下、海外华人都沉浸在热闹、祥和的气氛中。人们不但获得了享受,也强有力
万方数据
地推动了旅游业、文化产业、消费业等的大发展,连近几年来最受青年人喜爱的情人节也黯然失色。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搞好春节文化节庆活动的
意义及其重要性,要站在国际化视野的高度上,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构建和谐社会、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群众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增强凝聚力,推动地方文化产业、消费业、旅游业,促进地方经济大发展。。
在开展春节各项节庆活动中.特别注意充分发挥各类传承人即民间艺人的带动作用。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利用积极健康、热情奔放的娱乐活动。使群众能够陶冶性情、提高素质、提升对政府的认同感、缓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非常赞成冯骥才主席的建议: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把春节放在首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春节.全民都是传承者。将其推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提高保护春节文化的全民自觉,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认
同感和亲和力,增强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文化影响
力,树立民族人文形象。
近几年来。我们党和政府特别重视文化建设、并且把文化提升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这样一个高度。这是具有国际化视野下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眼光,因此,我们这几年的文化建设飞速发展。我们衷心希望在文化建设方面。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施可持续性发展。另外.民间从来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精神家园的主体力量。现在是,将来更是这样。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去保护老百姓守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并切切实实为他们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支持他们、关爱他们、服务他们。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为主体,专家和社会各界为添加剂或催化剂.催生我们的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关于春节文化内涵及其走向的思考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傅功振, 李之馨, FU Gong-zhen, LI Zhi-xin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传媒学院,陕西,咸阳,712000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2011,26(1)
本文链接:://d.g.wanfangdata../Periodical_xianysfxyxb201101016.aspx
作文三:《关于潮汕春节文化的调查报告》5300字
对潮汕习俗文化的研究
————你了解潮汕春节吗?
【前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而春节的习俗在不同的地域又有不同的特色。潮汕春节民俗文化作为潮汕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旧时潮汕地区的春节民俗活动,总免不了有祀神祭祖以及游神赛会的项目,既有祭祀色彩,又具有喜庆娱乐的气氛,成为潮汕人不可或缺的风俗。经过历代的演变,潮汕民间传统节日习俗在继承民族传统节日风俗的基础上,又表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民俗活动在与各地大体相同的前提下,其不同之处在于反映了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饮食、工艺和奉祀等呈现出的地方特色,现今似乎已渐渐为新一代潮汕人所淡忘。
【关键字】潮汕习俗、春节、
一、 调查经过
【研究目的】
本次调查专题,就是为了了解潮汕春节各个节日的特色以及潮汕的民风民俗,继承和发扬潮汕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从更深的层次反映了潮汕人的心理特点。
【研究方式】
结合地方文化,为了能更直观详细的得出结果,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网络(论坛、QQ)、查阅有关书籍、文献、走访等形式来完成本次社会调查。
二、 调查结果
1. 关于节日及习俗介绍
1.1冬至
冬至,俗称“冻结”、“长至节”和“亚岁”等,它是我国自晋朝至今的传统节日。潮汕人在冬至那天,都要吃“汤圆”,这是传统习俗,象征合家团圆、诸事圆满。
昔时潮汕城乡在冬至日还有以甜糯米丸拜“司令公”,并备三牲祭祖和扫墓的习俗。冬至扫墓叫“过冬纸”,人去世未满三年,后代扫墓应在清明节“过春纸”,以后才“过冬纸”。冬至扫墓,因为冬天少雨,阳光充足,在山野举行祭祖较为方便,也借此郊游,有娱乐身心的作用。
1.2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夜我们称作平安夜,“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团圆饭。
以前的团圆饭是杀一两只鸡炖人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的家庭会吃一些比如燕窝、鲍鱼等等比较名贵的食物。更有一些人为了方便,一家人到酒家去吃上一顿,毕竟辛苦一年了!吃完饭一家人在电视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此日当饮糯米甜酒,长沙称此为“屠苏酒”,实以甜酒应屠苏酒之名也;又吃年糕,寓“年高”之意,取悦于长者。
祭祀。
祭祀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习俗。这是封建制度下,人们进行自我安慰的一种方法。.o..>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春节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1.3大年初一
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刚亮时街上喜炮连连,家中大厅红盘盛满柑(因为柑大于桔,与“大吉”谐音)、青橄榄以及各种糖果。早上家中后辈要向长辈请安,家中各成员互相给予春节祝福。大年初一主要活动有四项:红包,禁忌,拜年,游艺。
红包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要装在一个红包中,俗称“压肚腰”,意思是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禁忌
潮汕人在这一天,往往将水、土视作“财气”,将垃圾、粪便视为“肥水”,故这天不能扫地、倒垃圾,说是会把财气扫光。潮汕人在除夕将大小水缸装满之后,就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这天不能揭开簸箕,说是怕财气外流。
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这天早晨不吃稀饭,要吃干饭。整天不吃荤,要吃素食。关于这点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不能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血光之灾。不吃药,不看医生,以求春节平平安安、无病无痛。这天还不能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不能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说是会有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拜年
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柑到亲友家中拜年。拜年以亲疏顺序上门,故潮汕有俗谚:“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主客互相致吉利话,主人请拜访者吃柑、青橄榄,共品工夫茶。客人赠送主人柑,主人与柑回敬,俗称“换敬”,表示回敬美好祝愿。
游艺
初一早晨,大街上热闹非凡,传统游艺节目有“打英歌”、“舞虎狮”、“舞金龙”、“擎标旗”和“笛套锣鼓队”等,使节日气氛显得十分热闹隆重。
1.4大年初三
闽南侨乡由于自古就有很多人到海外谋生,于是在家乡的亲人常常求神托佛,祈求保佑海外亲人平安、事业发达,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泛神崇拜的传统,因而家中奉祀各种神祗。
闽南侨乡民俗,农历十二月廿四日送诸神上天庭,让这些神仙在天上欢度春节,兼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人间的善恶诸事。过了春节,在正月初三日,各家各户又得备办三牲果合,迎接诸神返回人间。
1.5大年初九
潮汕地区农村称正月初九为“天公生”,源自女娲娘娘开天地、造万物的故事。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初九为天日,初十为地日。
农历正月初九的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点上灯笼,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在“天公生”这一天还有许多禁忌:早晨起来洗脸后洗脸水不可倒入污沟、地上,恐污了天公的脸;当天露
天场所不扫地,屋内扫的垃圾也要停放起来,第二天才倒;妇女内衣一律不准晾于外面,要晾在室内,否则有辱天公;农民不去挑粪,恐怕泼在地上污了天神、日爷。
1.6.元宵节(大年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也延续下来很多有趣的习俗。元宵节主要活动有五项:项吊喜灯,度桥,求喜物,做丁桌, 掷喜童。
吊喜灯
灯火是光明喜乐的象征。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节这天,潮汕地区有点灯、吊灯的习俗。因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和添丁是近音,故人们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元宵佳节,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这叫做“吊喜灯”。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后生了男孩子,农历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须挑起一对红灯笼,并在灯屏下贴红纸写上姓名,欢天喜地地挂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以此象征家中添了丁。每晚家人要抱着孩子到祠堂中,一面将自己灯笼里的蜡烛点燃,让灯笼烧得通红,一面接受周围乡人的祝贺。
度桥
元宵节,潮汕大都有度桥的习俗。每逢元宵夜,男女老幼共同走过太平桥。过桥时不可回头,因为“回头不吉利”。过桥的人们还有摸石狮子的习俗,正在读书的小孩喜摸石狮鼻,谓“摸狮鼻,写雅字”;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狮肚,谓“摸狮肚,娶雅女么”;而已怀孕的妇女则喜摸狮耳,说是“摸狮耳,生阿弟”。
求喜物
元宵此日,乡村中多有设坛拜神活动。各神庙宗祠灯火齐明、烟雾弥漫,善男信女争先参拜,热闹非凡。神坛前所摆设的鸡、鹅、鸭、糖果、米果品、花烛和大吉(潮州柑)等祀品被视为神物。参拜的男女纷纷卜取祭品,取回家中,这就叫做“求喜物”。人们认为用了这些神物后,就可以让家门平安、添财添丁。
掷喜童
乡村大都有人在祠堂大埕、街头巷尾的开阔处搭起一个彩棚,里面用泥土塑成一尊巨型的弥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弥勒佛光秃秃的头、肩、肚脐和大腿等部位都设有男女泥喜童。人们站在一丈多远的竹栏杆外,用铜钱瞄准弥勒佛身上的泥喜童投掷,中者喜童即归其所有,而在一些较难命中的部位,如头顶、耳朵等,命中者则一赠二三不等;不中者铜钱即归摆弥勒佛的棚主所有,是一项老少都喜爱的活动。据说命中“男喜童”者,今后就生男孩。因此,那些结婚不久的年轻夫妻,或者刚娶儿媳妇又急于抱孙子的公公、奶奶们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一经命中,棚主和周围的人就会向他喝彩、道贺。自己更是喜滋滋地把“男喜童”抱回家中,认为中了头彩、有好兆头,今年定能早生贵子、发大财。
做丁桌
在潮汕乡村,上年生过男孩的人家,元宵夜还要在祠堂设宴请客,以庆“出丁”,俗称“做丁桌”。宴客时有两种席式,一种叫“龙船席”,即用好多只方桌连接起来,客人围在两旁吃饭,形同划龙船;另一种叫“走马席”,即无论亲朋疏厚,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摆上饭菜,等候另一批客人的到来,接连不断。解放后,由于思想的进步,潮汕人虽仍有元宵办丁桌的习俗,但多改为在自己家里进行,且单限于宴请较亲的亲戚和较好的朋友,丰俭由人、无人计较。
2. 发展趋势
潮汕春节民俗是潮汕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了潮汕民俗及艺术的精髓。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汕传统的春节民俗文化已经逐渐淡化了,许多不适合现代社会的习俗已经被淘汰。比如:在随时都可进补的今天,冬季进补的习俗已不像以前那么讲究,也并不是只在冬至和元宵节才可吃汤圆。
现在由于用上了自来水,往往是这里在举行封井祭神,那里却拧开水龙头,让水哗哗直流。因此,年初一盖井禁取水一俗已属徒有形式而已。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人来客往,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观瞻。因此,从卫生角度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年初一不能看医生的禁忌,年老一辈仍然坚持这个说法,然而这对病人的身体健康是大大不利的,年轻一辈也大多不在意这个说法。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也就没什么杀生会惹血光之灾的顾忌了。近年拜年不带柑,上门只以口称“大吉”为礼的风气越来越盛,由此可见潮汕人讲求实际的一面。随着时代步伐的加快,加上近年来汕头地区经济不甚景气,人们对游行活动的热忱程度大不如前,不少家庭放弃了对游行活动的参与或观看,春节的气氛也不似以前那么热闹隆重。
解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潮汕元宵节也有很大变化,一些落后、愚昧、迷信及过时的活动已被历史潮流所淘汰,代之的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类活动,如猜谜、篮球赛、舞龙、舞狮和卡拉OK等。
3. 总结
为了较深入了解如今潮汕春节的民俗情况,进行了节日的走访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可以知道:青年一代对于春节拜祭祖先的习俗已经不似上一辈那么重视,大多数青年人只是把祭祖当成上一辈的事,对于祭拜的实质并不了解,只是形式上的遵从。尽管对于拜祭的各种情况并不甚了解、重视,但是仍有一半比例的青年人认为春节祭拜神灵是有必要的,拜祭所花的费用属于不可节省的
正常开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年应该拜神祭祖的想法是根深蒂固的,无论是这一代还是上一代,对于拜祭的花费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向亲友拜年的主要方式仍然是登门造访。随着手机的普遍,使用短信拜年的人数也逐渐增多,这点在青年人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另外网络也是青年人拜年的主要方式,而通过电话拜年的人比例不大。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圈子,使拜年变成手指上的功夫。少了面对面的一些客套,虽然节省了时间,可以把时间充分利用在其他事情上,但是似乎也少了一点儿人情味。
年初四大多数的家庭在这一天都有拜祭的习惯,而所花的费用大多在一两百块钱之间。有大部分的青少年并不知道这一天是什么日子、有什么习俗,不过认为春节时期的各种拜祭活动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必要的开支也属于正常。 在潮汕地区,农历正月初九并不为人所重视,不像台湾,将初九看作是春节后第一个大的节日。越年轻的一代对正月初九的认识就越少,甚至对某些青年人来说,他们对初九的认识几乎等于零。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虽然他们大都知道正月初九是“天公生”,但都认为这只是一种对风俗的延续,对于它的来源,很少有人了解。
拜神仍然是潮汕地区春节的重要习俗,在除夕、大年初一等重要节日,大多数家庭仍然有祭拜的习惯。随着社会生活步伐的加快,观念的更新,也有不少家庭对拜祭的习俗并不讲究,年初四、年初九等日子的拜祭情况比年初一有所减少。
对潮汕地区的民俗展开调查,旨在使人们对民风民俗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另外,我还顺便调查了封建迷信遗留下来的风俗——拜神。这是封建制度下,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人们企图将生活中的各种不顺交给神灵解决。老一辈的人遇到困难就会求神拜佛,而不去想一些实际的解决办法。
三、 收获与建议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汕头地区春节节庆的气氛越来越淡,许多原有的春节民俗已经渐渐被淡化乃至遗忘。一些具有封建色彩的民俗被淡忘是好事,然而一些喜庆的民俗被淡忘就使得春节的汕头地区显得萧条冷清,许多人出现了“过年也没什么意思”的想法。
拜神是春节期间在潮汕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传统节俗,然而这个习俗对整个社会的经济与思想的发展却是弊大于利,大致体现为下面几个方面:无谓花费巨大;宣传迷信思想;严重污染环境。针对以上几点,我提出几个建议:
1.尽量减少拜神中的无谓开销
潮汕地区花费在拜神上的金钱数目十分巨大。为了祭拜神明,首先就要将大量的金钱投在建筑寺庙上,用有限的金钱修建过多的寺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现在潮汕的每个地区都有好几个寺庙,而且还有不少正在筹划中的项目,这些建筑固然为旅游业增加了景点,但是同时也在宣传迷信思想,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对潮汕地区的发展不利。
2.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打击封建迷信思想
拜神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而是直接关系到人们身心健康、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大问题。对神明的崇拜,并非是从人们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而是想象出来的,非科学信仰。这种非科学的崇拜对一代又一代人认识客观真理造成严重障碍,特别是对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误导思想,影响心理健康,使他们无法接受新思想、适应新时代。针对此问题,发挥社会舆论和政府部门的作用仍然是主要的手段。
3.禁放烟花爆竹,加强环境保护
以前过年总是炮声连连、烟花满天,现在汕头市区已经禁止这些活动。然而,在很多地方却仍然可以看到有人燃放烟火,市区环境不仅遭到污染,
而且容易引起火灾。对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督,加强环境的治理。人们应该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不燃放烟花爆竹。
4.摒弃迷信内容,弘扬优秀文化
拜神可以说是一种“恶习”,然而少了和拜神相关活动的春节却又不像春节了。而且,春节拜神的习俗是关系到群众的思想性的问题,并不是说根除就可以根除的,严令禁止只会得到相反效果。对待拜神的习俗,应该采取打击限制、改造利用的办法。
拜神的活动,也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其中有些习俗蕴涵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应该加以利用改造,将其变成新文化的内容,削弱迷信在春节拜神中所占的地位,使拜神活动的重心从封建迷信向民俗活动方向转化。比如在游神方面,在保持其原有形式的基础上,改变其封建迷信的内容,使之成为健康积极的活动,引导民众正确认识。
只要方向、目标正确,对拜神活动的利用改造一定会获得成功,春节的气氛不但不会很冷清,而且会逐渐以新的契机带动而热闹起来。
四、 参考文献
《潮汕文化大观》 吴勤生、林伦伦主编、花城出版社
11
作文四:《关于2012年春节文化活动的安排意见》1900字
党委发„2012‟3号 签发人:巩武霞
中共武都区石门乡委员会
武都区石门乡人民政府
关于2012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农村文化活动的
安 排 意 见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乡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让全乡广大群众度过一个喜庆热烈、文明祥和的新春佳节,进一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营造更加昂扬向上、勇于赶超的发展氛围。结合我乡事迹,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对我乡2012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文化活动提
出一下安排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转型跨越发展这个主题,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因地制宜、节俭办事、繁荣发展”的原则,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充分展示我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今年春节、元宵节期间的活动参与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表演更加精彩,群众更加满意。
二.o..、活动安排
1、组织进村送春联活动(腊月二十至二十六)。此项活动由乡文化站负责组织实施,江南、江北、宣麻片各进行一天。责任人:王钧民,分管领导:政府副乡长李坚。
2、组织悬挂灯笼、彩灯(腊月二十八至正月二十)。在国道212沿线下白杨、上白杨、石门街、水地坝、徐家堡及异地搬迁村木竹、王家山开展灯笼、彩灯悬挂展示活动,此项工作由相关村各驻村干部及村干部负责。分管领导:乡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张宏旭。
3、开展“迎新春有奖灯谜”活动(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四)。由乡党政综合办负责在石门市场组织开展。责任人:党晖、李明,分管领导: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和伟。
4、举办社火展演活动(正月十四)。以村为单位,在乡政府
大院举行。由各驻村干部、村干部负责各村展演节目内容,由乡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活动当天会场布置,各村务必于腊月二十前将展演节目名称报乡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5、举办石门乡农民篮球赛(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四)。由各村组队参加,此项活动由乡文化站具体组织实施。责任人:王钧民,分管领导:政府副乡长李磐。
6、举办石门乡棋类运动会(正月十六至正月二十)。设中国象棋和跳棋两个比赛项目,本乡广大干部、群众自愿报名参与,由乡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责任人:路遥,分管领导:人武部长赵旭红。
三、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抓好落实。各村要高度重视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按照乡上统一安排,务必做到组织机构落实、资金落实、活动内容落实、工作任务落实、安全责任落实。
2、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各村要结合本村特点,因地制宜,用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展现本村广大群众的精神风貌。
3、打造精品,力求创新,保证质量。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对现代文化要精益求精,对参演节目要倾心打造,力争上档次,创品牌。
4、全面动员,广泛参与,全民同乐。鼓励企业、团体、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春节文体活动。乡文化站要组织力量对各村的文化活动进行辅导,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支持,形成政府组织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文化活动氛围。
5、以人为本,安全至上,万无一失。安全问题是春节文化活动的重中之重,各村都要牢固树立安全忧患意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警钟时时敲,安全人人讲,防患于未然。各类活动要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安全预案,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严禁使用三无车辆载人载物,严禁组织学生表演危险性节目,确保活动安全无事故。
四、组织机构
为确保2012年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喜庆热烈圆满,特成立石门乡2012年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巩武霞(乡党委书记)
副 组 长:和 伟(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
陈 伟(人大主席)
成 员:张宏旭(乡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
李 磐(政府副乡长)
李 坚(政府副乡长)
赵旭红(人武部长)
叶梅霞(综治办副主任)
司苏芳(计生办主任)
领导组下设1室9组:
1、办公室:设在乡党政综合办
主 任:张宏旭
成 员:路 遥 党 晖 李 明 王婷婷
职 责:负责整个活动的安排部署、组织协调。
2、材料组
组 长:路 遥
成 员:郭 霁
职 责:负责社火展演解说词的收集编写、拟定标语、秩序册编印和焰火晚会解说词的撰写。
3、社火组
组 长:李 明
成 员:赵世强
职 责:负责社火展演的组织实施、督导工作、场地布置、音响安装调试以及现场指挥。
4、文艺辅导组
组 长:党 晖
成 员:王钧民
职 责:负责社火展演节目的组织、辅导,节目内容及展演标语内容的审核。维持盯场顺序,把握演出时间,确保节目质
量及演出效果。
5、村容美化组
组 长:焦永杰
成 员:各驻村干部、各村村委会主任
职 责:负责春节期间各村的美化、亮化、挂灯、环境卫生工作。
6、宣传组
组 长:杨柳阳
成 员:李丽维 曹 瑞 李 莉
职 责:负责整个活动的宣传工作。
7、接待组
组 长:王婷婷
成 员:陈树鹏 陈丽娟 寇 颖 马文娟
职 责:负责安排社火展演领导和来宾的接待工作。
8、安全保卫组
组 长:王文平
成 员:王鹏翔 许荣荣
职 责:负责所有活动的警戒、治安巡逻、交通管制疏导、消防安全以及活动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活动期间安全无事故。
9、体育比赛组
组 长:李红云
成 员:周 宁 李云鹏
职 责:负责所有体育比赛项目的安排部署、组织实施及相关事宜。
10、后勤保障组
组 长:王敬学
副组长:李宏强 陈 辉
职 责:负责活动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
二○一二年一月六日
主题词:春节 农村文化活动 安排意见 印发:各村党支部、村委会
抄报:区委办、政府办、区文化局
抄送:党委各成员、政府各领导 中共武都区石门乡委员会 2012年1月6日印发
存档(二) 共印32份
作文五:《关于春节的英语习语和文化》700字
新年中的禁忌(Taboos of Chinese New Year)
1. The entire house should be cleaned before New
Year's Day. On New Year's Eve, all brooms,
brushes,dusters,dustpans (簸箕)and other cleaning
equipment are put away. Sweeping or dusting should
not be done on New Year's Day for fear that good
fortune will be swept away. After New Year's Day,
the floors may be swept. At no time should the
rubbish in the corners be trampled upon.
In sweeping,there is a superstition(迷信)that if you
sweep the dust and dirt out of your house by the front
entrance is to sweep away the good fortune of the
family;it must always be swept inwards and then
carried out,then no harm will follow. All dirt and
rubbish must be taken out the back door
2. Shooting off firecrackers on New Year's Eve is the
Chinese way of sending out the old year and
weling in the new. On the stroke of midnight
on New Year's Eve, every door in the house,and
even windows, have to be open to allow the old year
to go out.
3. Nothing should be lent on New Year's Day,as
anyone who does so will be lending all the year. All
debts have to be paid by New Year's Eve. 4. Everyone should refrain from using foul(污秽)
language and bad or unlucky words. Negative terms
and the word "four", or "si" in Chinese which sounds
like the word .o..for death,are not to be uttered. Death
and dying are never mentioned and ghost stories are
totally taboo. 5. Hair must be cleaned and set
prior(先前的) to the holiday,for to do so during the
New Year season would invite financial ruin. On New
Year's Day,hair should not be washed because it
would mean washing away good luck for the New
Yea
6. Care must be taken not to break any dishes or
other things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year.
7. The use of knives and scissors(剪子) —— indeed
any sharp instrument —— is to be avoided,for these
things could augur(算命) bad luck in the ing
year.
8. Wear brand new clothes —— preferably in red.
Children should wear new clothes and new shoes.
Red is considered a bright,happy color,sure to bring
the wearer a sunny and bright future. It is believed
that appearance and attitude during New Year's sets
the tone for the rest of the year.
【基本词汇与短语】
【Greeting Season】:
春节 The Spring Festival 农历 lunar calendar正
月 lunar January; the first month by lunar calendar
除夕 New Year„s Eve; Eve of lunar New Year
初一 the beginning of New Year 元宵节 The
Lantern Festival
【Customs】:
过年 Guo-nian; have the Spring Festival
祭祖宗 offer sacrifices to one„s ancestors
春联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剪纸 paper-cuts
买年货 special purchases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 Do Spring Festival shopping
年画 New Year paintings
敬酒 propose a toast
灯笼 lantern: a portable light
烟花 fireworks
爆竹 firecrackers (People scare off evil spirits and ghosts with the loud pop.)
红包 red packets (cash wrapped up in red paper, symbolize fortune and wealth in the ing year.)
舞狮 lion dance (The lion is believed to be able to dispel evil and bring good luck.)
舞龙 dragon dance (to expect good weather and good harvests)
戏曲 traditional opera
杂耍 variety show; Vaudeville
灯谜 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ns 灯会 exhibit of lanterns
守岁 staying-up 禁忌 taboo去晦气 get rid of the ill- fortune
拜年 pay New Year„s call; give New Year„s greetings; New Year„s visit
压岁钱 gift money; money given to children as a lunar New Year gift
对联 poetic couplet: two successive rhyming lines in poetry
【Culture Note】:
In the old days, New Year„s money was given in the form of one hundred copper coins strung together on a red string and symbolized the hope that one would live to be a hundred years old. Today, money is placed inside red envelopes in denominations considered auspicious and given to represent luck and wealth辞旧岁 bid farewell to the old year扫房 spring cleaning; general house-cleaning
【Food names】:
年糕 Nian-gao; rise cake; New Year cake花生糖 peanut candy - sweet
团圆饭 family reunion dinner 年夜饭 the dinner on New Year„s Eve
饺子 Jiao-zi; Chinese meat ravioli 八宝饭 eight treasures rice pudding
汤圆 Tang-Yuan; dumplings made of sweet rice, rolled into balls and stuffed with either sweet or spicy fillings
糖果盘 candy tray
什锦糖 assorted candies - sweet and fortune 蜜冬瓜 candied winter melon - growth and good health
西瓜子 red melon seed - joy, happiness, truth and sincerity
金桔 cumquat - prosperity
红枣 red dates - prosperity
糖莲子 candied lotus seed - many descendents to e
糖藕 candied lotus root - fulfilling love relationship
【Blessing】:
Treasures fill the home 财源广进
Business flourishes 事业兴隆
Peace all year round 岁岁平安
Wishing you prosperity 恭喜发财
Harmony brings wealth 家和万事兴
May all your wishes e true 心想事成
Everything goes well 万事如意
The country flourishes and people live in peace 国家富强、人民安康
Money and treasures will be plentiful 财源茂盛 Wishing you every success Promoting to a higher position 事业有成、更上一层楼、蒸蒸日上
Safe trip wherever you go 一帆风顺
Wish you happiness and prosperity in the ing year! 祝你新的一年快乐幸福
Wish you success in your career and happiness of your family! 事业成功,家庭美满(阖家欢乐)
【中国新年禁忌】:
Do's:
Wish everyone you meet a happy New Year by saying "gong xi fa cai", which translates to: "Have a happy and prosperous New Year!" 对每一个你遇到的人道一声:“恭喜发财”,翻译成英文就是:“在新的一年里拥有幸福繁荣的生活”;
Wear s of red clothing because red symbolizes luck. 穿红色布料做成的饰品,因为红色昭示着幸运;
Eat vegetarian food because it's not good to see blood. 吃素食,因为见血是不吉利的;
Buy new trousers because the Chinese word for trousers is "fu", (Chinese homonym for wealth) 买新裤子(衣服),因为汉语里裤子就是“服”,(在汉语里与财富的“富”谐音);
Children should stay up as late as possible on New Year's Eve for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later they stay up, the longer their parents will live. 孩子应该在
除夕之夜尽可能晚睡、熬夜因为据说他们睡的越晚,他们的父母越长寿;
Visit family (especially those older than yourself) and friends to pass on your wishes on good fortune for the New Year. (plus kids and single people will receive lai-see lucky red packets full of money. 拜访亲戚朋友(尤其是比你年长的),传递你对他们来年幸福的美好祝愿(另外孩子和单身的人将会得到装满钱的幸运红包,称为“来喜”。)
Give two lai see to each child. Because happiness es in two's, do not just give one. This is your way of passing good luck to the next generation. Business owners also give lai see to employees and associates. 给每个孩子两份“来喜”(我觉得应该指钱是偶数的),因为好事成双,不要只给一份。这是你把祝愿传递给下一代的方法。企业主(老板)也要给员工和同事红包。
Don'ts:
Don't wear white or black clothing, since they are the traditional colors of mourning. 不要穿白色或黑色服装,因为这是传统意义上丧事的颜色;
Don't buy new shoes for the first month of the New Year, because the sound of shoe in Chinese is "hai". "Hai" is similar to the sound of sighing, which Chinese believe is not a good way to start the year. 不要在新年的第一个月买新鞋,因为在汉语里鞋的发音是“孩”(好像是四川地区的发音), 它与叹息”唉“相近,中国人认为这不是新年伊始的好兆头。
Don't wash your hair for the first three days of the New Year, because the Chinese word for hair is a homonym for the Chinese word for wealth. Therefore, Chinese believe it isn't a good thing to 'wash away your wealth' right at the start of the New Year. 在新年的前三天里不要洗头,因为汉语里“头发”的“发”和“发财”的“发”同音。因此,中国认为在新年伊始把财富给冲走可不是好兆头。
Floors may not be swept and garbage may not be disposed of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Year for fear of casting riches out the door. 在新年第一天,不拖地,不扔垃圾,因为怕把"财"给送走了;
Don't swear or quarrel. 不要诅咒发誓,也不愿吵架;
Don't break any dishes, otherwise you may incur more misfortune for the New Year. In the event of breaking a dish, quickly say " Peace for all time", and the bad luck will be warded away. 不要打破碗碟,否则在来年你可能会遭遇不幸。一旦打破了,要马上说“岁岁平安”,这样坏运气就会被赶走了;
Don't greet people who are in mourning. 不要向服丧期的人们问候(主要指不要说喜庆的话吧?)
Don't drop your chopsticks. 不要让筷子掉地上; Don't say the number 'four' (Chinese homonym for death) or mention death. 不要说数字“四”(汉语里和“死”谐音)或者提到死;
Don't borrow or lend money. 不要借钱也不要借给别人钱。
作文六:《关于开展好春节期间村级文化活动的》300字
关于开展好春节期间村级文化活动的通知
各村、长郊社区及所属文化活动中心(室):
为丰富群众春节期间文体生活,营造祥和欢乐的节庆氛围,根.o..据上级要求,结合本镇实际,特对各村和长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在春节前后的文体工作提出如下要求,请及早准备,认真落实。
1、春节、元宵节期间(2月2日—2月17日)各文化活动中心(室)要按相关规定按时足时开放。
2、在文化活动中心(室)显著位置挂欢庆春节横幅或灯笼或插彩旗等,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与村里的迎春氛围结合)。 3、2月3日(年初一)各村文化活动中心(室)统一开展一次中小型文体活动,如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歌咏比赛、舞蹈表演、写春联送春联等活动。2月4日—17日之间可视实际组织开展小型文体活动和“春泥计划”活动,丰富群众春节期间文化生活,使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过一个文化年。
请各村指导并落实文化活动中心(室)制订好文体活动计划。春节期间,镇文体站将到各村、长郊社区巡视,了解各文化活动中心(室)活动开展情况。
长安镇农村文化阵地领导小组
2011年1月30日
作文七:《关于中国年文化春节的调查报告》1600字
关于中国年文化春节的调查报告
前言: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在春节期间,全国各族人民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传统的春节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有的人甚至淡漠了春节。为此,在这个寒假我对所居住的社区的部分居民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目的:在物质精神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了解人们对春节的态度及变化
一. 调查对象:社区部分居民
二.调查时间:2009年1月20日至2009.o..年1月22日
三.调查方式:就中国年文化春节,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提问调查
四.调查的内容概况:通过走访调查的形式,了解到社区居民对于春节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逐渐发生的。相对于过去,人们过年的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除了以前传统的吃团圆饭、走亲戚之外,有条件的人会趁着春节的假期出去旅游,或到乡间走走,呼吸新鲜的空气。另外,给亲朋好友拜年的方式也有所变化,以前有口头的拜年,书信拜年,而现在有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以及邮件拜年,可谓方式多种多样。通
过走访调查我了解到,大多数人对过春节还是有热情的,但还是有部分人逐渐淡漠了春节,他们认为春节与其他节日没多大差别,不用那么隆重地对待,那样既浪费时间又费精力,只要和平时一样就足够了。 五.调查的主要情况:
1.为了获取真实、准确的调查结果,我对社区的部分居民进行了提问式调查,所提的问题如下:
⑴.请您谈谈过去十年您对过春节的看法,以及以前都是怎样过的? ⑵.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前提下,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了,那现在您或者您的家庭对过春节的看法同以前相比有变化吗?如果有,您能具体谈谈变化在哪儿吗?
⑶.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有些人逐渐淡漠了过春节。对于这种现象,您是如何看待呢? 2.通过调查与整理得到以下结果:
⑴.在接受调查的居民中,90%的居民谈到过去过年都是以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为主,还有就是给小孩子们发压岁钱,年前给自己的家里来个大扫除以及走亲戚、祭祖。另外,也有部分小学生接受了我的调查,在他们看来,过春节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放鞭炮和得压岁钱了。除此之外,10%的居民认为过年是一个休息、调整自己状态的好机会,因为所有的单位都会放假,大家辛苦地工作了一年了,这时该好好的休息了,然后在新的一年再努力工作。 ⑵.在被问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对过春节的看法同以前相比是否有变化的时候,被调查的居民都提到,因为国家兴旺了,大
家的生活也比以前好很多,在过年的时候买的东西也比以前多了,除了传统的年画、春联之外,还会买上几个大红的灯笼,几串彩灯挂在家里,有的还要买些干花插在花瓶里,让家里既充满了年味,又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⑶.当谈到有些人逐渐淡漠了过春节时,在被调查的居民中,年龄较大的部分老年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过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习俗,要是因为社会进步而忘了本,忘了过去的传统那就不好了。而有几位接受调查的居民由于是年轻人,因而他们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理应改变传统的观念,对于春节应不再保持那种过于重视的态度,把春节看成和其他
平日里的节日差不多就行了。并且,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拜年的方式同以前相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他们认为不必拘泥于过去的方式。 调查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在居民对于怎样过春节的态度中,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年味不浓,淡漠春节等。就通过调查发现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来解决:⑴.针对年味不浓,政府可以在春节期间多举办一些民间传统的表演,并鼓励人们积极参加,让人们感受过去过春节那种浓郁的氛围;⑵.对于一部分年轻人出现的淡漠春节的现象,我认为应该加强观念的教育,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应该加强,要让全社会意识到传统的重要性,不要因为社会的进步而丢掉过去的良好传统。社会是一个整体,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影响全局的发展,因而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
业,必须加强观念的教育。
结论: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即使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生活在不断走向小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也不能忘了过去的传统,必须保留好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丰富的无形的文化遗产,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
作文八:《关于民俗文化变迁的感想(春节)》1900字
春节,中国这个最隆重、最热闹的古老节日到来之时,深受传统影响而又接受着新观念的中国人在民俗的继承与扬弃间面临着抉择。自从2500多年前孔夫子“不语怪力乱神”开始,中国人就把精神超越的对象人格化的最高神转化为人文性和道德性的文化精神,形成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其中重视家庭就是这一文化传统的核心,梁漱溟先生就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家庭伦理本位”的文化,毋庸置疑,充满浓浓情味的春节正是中国“家庭伦理本位”文化的集中表现。
中国人过年讲究四个方面--团圆,欢庆,祥和,平安。一家人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享受着除夕过年欢庆、祥和的节日,向上苍感恩祈福,并提前预祝明年平平安安。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所说,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农耕时代的年俗在信息时代的中国终究有了变化,传统民俗随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变化部分地逝去,又部分地继承下来,出现了.o..一些新奇的现象。尽管有一些民俗学家反对,随着通讯设备的普及以及人们交往地域的扩大,电话、短信还是不可阻挡地成为春节里的重要活动--拜年的主要形式。相对于上门拜年,更多人选择了使用电话和短信拜年。传统的形式繁琐、有着封建意味的祭祀与守岁开始淡出了人们的春节生活。
当然有些人仍会认为,
这些表现人们对生活美好的理想的年俗很多被继承了下来。在调查中,近80%的人表示会祭灶或扫尘;80%的人表示会贴春联、年画或者福字;同时,高达87%的人选择在家里迎春,50%以上的人表示要看灯会、逛庙会。有意思的是,一些传统的被视为过时的风俗却还保留下来,例如62%的女性会带着丈夫与儿女回娘家,53%的人表示遵守正月里不理发的
习俗。
针对以上,笔者分析认为,人们对春节习俗的繁琐还是可以接受,虽然认为其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可是这一传统仍被人们所认可和接纳。当然从以上资料分析,也不难看出,如看灯会、逛庙会、祭祖等许多习俗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这些变化缘何于此,笔者不禁打上一个问号?笔者分析认为有三种原因。第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起来,人们的口袋也日益“鼓”起来了,而向古时自己动手做一顿丰盛大餐,逐渐就被不如上馆子打牙祭所取代了;而过年的作揖磕头也被高度发达的通讯工具所淘汰出局,转而用发短信、打电话所取代等等。第二,年味淡了,这也是说明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已经司空见惯。因此,过去过年时的惊喜反而减少了。第三,年的载体的缺失,因为古时的春节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由于现代与传统社会之间的反差甚于强烈,故而的确有很多习俗难以融入现代社会,却丧失了赖以存在的载体。例如现在很多大城市都禁放鞭炮的做法,在中国传统习俗中,鞭炮不能仅仅看做是一个玩乐的形式,更应注意其普天同庆的民族精神的涵义。然而鞭炮的燃放又着实给城市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这之间就出现了许多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这就导致人们缺乏了像鞭炮之类的载体,来充分表达浓浓的年味。对此,冯骥才先生就认为“民族情感很多是通过民俗体现出来,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春节民俗,认识其中的涵义,必须亲身体会到春节民俗。故此,年味的缺失,不在于没有年的情感,而是恰恰缺乏年的载体
那么至于春节习俗的时代变迁过程中,我们对其应该持以何种眼光抑或态度来看待呢? 笔者认为,一方面从民俗学角度来看,传统春节习俗的消失也有可能导致春节精神的变异。就过春节而言,如出现了超市里购买速冻水饺代替了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水饺,打电话和发短信拜年代替了磕头作揖拜年等现象,就会导致年味的变异,甚至年味的变淡,因为春节过年,主要是一种沟通和增进亲情和友情的载体,而包水饺不是在于包水饺的结果,而更注重是包水饺的过程,是人们在一年的忙碌中,难得有的空闲中“拉家常式”的闲谈,以此彼此加深了解,促进感情的升华的一个过程,毕竟从超市购买水饺没有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水饺来的自然和亲切。故而,这种“变异”形式的变化,笔者是对此持保留意见的。另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正如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进步或进化是处于不断循环的过程,是从生长—分化—整合—重组循环的过程,也就是说“传统”也并不意味着一层不变,而是随着历史变迁而逐渐转换和不断生成的,关键在于“传统”背后的精神内涵保持稳定。更何况,咱们老祖宗马克思就说过,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变化运动是绝对的,这也足能说明过年的民俗的确可以“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中国人通过春节沟通和增进亲情和友情的精神诉求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变化的只是一些过节的习俗和形式而已。例如中国的春运无疑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潮,春运期间的“一票难求”,或“车满为患”等现象与其说是验证了交通部门的不作为,毋宁说是验证了现代中国人回家过年的强烈渴望。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春节的实质及内涵精神仍在延续着,仍然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
过年这个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包含了诸多的精神涵义,春节民俗在时代变迁中需要合理地继承和扬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更需要现代的人们精心呵护并挖掘、放大。总之,笔者认为,春节民俗的继承与扬弃与否,它是需要大家聚集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加以应对,我们既不能坐视传统习俗的消失和变异,也不能漠视新奇习俗的注入,阻碍春节民俗进一步发展的活力。而应象鲁迅先生描述“拿来主义”的态度般,予以面对,既要“吸其精华,又要去其糟粕。”
作文九:《关于春节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1200字
一,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o..“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七,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八,春节传统习俗。节在我国由来已久。相传我国原始社会就有“腊祭”之说,夏朝建后,这一习俗流传下来。《尔雅》一书说春节:“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商代在一年中要做四次大祀,“冬祀”便是作为春节来过的。 民国初年开始,将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这天凌晨,千家万户都会燃放爆竹,有的人家会在除夕夜年夜饭后一直守至午夜放开爆竹才去睡觉,称之为“开门爆仗”,祝新年开门喜庆。早上,合家必吃糯米粉做的团圆,象征全家老少团团圆圆;中午,一般都吃面或馄饨,意为长寿、兴旺。这天,年岁较高的长辈一般都守在家里,等着小辈上门请安,也称“拜年”。家中一般都备有瓜子、花生、糖果、香烟等,以招待上门拜年的客人。旧时,有敬天地,祭鬼神,宿命求财等封建迷信活动,解放后已基本破除,但有些习俗还存在,如禁扫地、不汲水、不动剪刀等,说是为了“积财气,保平安”。在农村,春节走亲访友一般要持续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才算结束。
作文十:《关于2011年春节期间文化活动安排的通知》900字
关于2011年春节期间文化活动安排的通知
各区、市、县党委宣传部,经济开发区,市直各部门: 为让全市人民过一个欢乐、喜庆、文明、祥和的春节,现就2010年春节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安排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宣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激励全市人民.o..为加快建设特色XX、开放XX、文化XX、和谐XX和奋力走在全省同类城市前列而努力奋斗。
二、主要内容
1、市委宣传部、XX电视台联合举办XX市2010年新春文艺晚会。
2、市文联、市作协组织开展送书、送春联、送摄影、送戏下乡活动。
3、各区、县(市)要组织专业剧团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赴乡镇演出,深入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节日文化活动。
4、各级电台、电视台要组织一批质量较高的文艺节目在节日期间播放;各新闻单位要组织采编一批歌颂祖国、歌颂社
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歌颂和谐XX建设的新闻,并及时宣传报道节日期间文化体育活动情况。
5、各级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身俱乐部,要在节日期间丰富内容,延长开放时间,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图书馆要坚持对社会开放,满足群体需求;新华书店要选择一些适合农民和农村实际的图书、资料送到农村;各区、县(市)电影公司要组织一批弘扬主旋律的影片投放市场,深入农村开展数字电影下乡活动,落实电影“2131”工程目标;博物馆要在确保文物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增加展览内容,延长展览时间。
6、各地、各部门要营造节日气氛。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按规定升挂国旗;城区主要建筑和临街单位要扎彩门、挂彩灯、插彩旗、贴春联,烘托气氛,展示XX人民的精神风貌。
7、2010年元宵节期间,各区、县(市)要组织开展“迎新春闹元宵”活动,利用广场、公园、街道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
三、具体要求
1、各地、各单位要加强对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的领导,把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XX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精心部署,及早动手,安排到位。
2、各级文体、广播电视和新闻单位,在春节期间要加强合作,确保文化体育活动及宣传工作有序进行。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要加强对全市春节文化体育活动的辅导和组织工作。
3、各级公安、工商、交通、城建等部门要与宣传、文化体育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做好春节期间文化体育活动的安全保卫,维护交通秩序,确保安全和社会稳定。各级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要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在节日期间加强“扫黄”、“打非”力度,全面整顿娱乐服务场所,净化文化市场。
4、各地、各单位接此通知后,要迅速拟出本地、本单位春节期间文化活动的安排意见,并认真组织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