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七年》读后感摘抄

  《山居七年》是一本由二冬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居七年》读后感(一):有趣的生活离不开思考

  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慢慢地读完二冬的新书《山居七年》,是一本安静纯粹的小书。

  无论是《借山而居》,《鹅鹅鹅》,还是《山居七年》,都让我觉得二冬是一个会思考,有智慧的人,观生活细微处窥见人生。

  书里的内容,对我来说,像是提醒,像是教导,每隔一段时间重读,都是新一次的提醒,提醒我应该多观察和体会生活。

  我也是乡村长大的孩子,但是很少细微地去观察蔬菜花草的特性和家禽生长的规律,感觉辜负了一大段时光。

  当我看到二冬说鹅因为脑袋小,所以不记事,前脚被人追赶着打,后脚又去田里啄菜吃,就这样不断循环,从来记不得教训,我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如果是我,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是不会意识到去思考,只会默认为这就是鹅的本性。

  还有艺术欣赏的见解,"隐士"的见解,都很有启发性。

  二冬的文字,让我意识到思考的重要和有趣。

  二冬很真实,他让我意识到“归隐”的生活不会只有“诗意”,更有现实和心理的不适应和困难,这非常难得。

  心无挂碍,每日照顾自己的日常思路和家禽,平静度日,在此种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是一种冥想,深入日常的冥想,心和思想都逐渐变得豁达而清透。我觉得二冬就是如此的。

《山居七年》&二冬签名明信片

  喜欢《山居七年》,很适合闲适的下午阅读。

  《山居七年》读后感(二):沐暄七年

  早早预订,一口气读完。开本小了,装帧粗糙了些。没有之前《鹅鹅鹅》那样深刻触动,但是细水长流,渐入佳境的感觉很好。

  人在世间,本自孤独,但又做不到绝对的个人主义,太多世俗秩序的羁绊,太多喧嚣诱惑。很佩服低调本分的作者,默默地找到自己的山居,住下来,和小动物众植物邻居们相处融洽,甘苦自知,七年。

  谢谢山居生活吉光片羽的分享。每次看公众号的更新,都很安静愉悦。

  图一的文字很让人有共鸣,日常庸常生活本没什么意义,突然一抬头,小小的茉莉花盛开,红红的石榴果越长越大,连沉默多年的佛手果都开了花,淡馥清香,阳光明亮清澈地洒向你,鱼池里的浑水也被你洒了吃微生物的药水,清清净净;或者,月光如水如泻。又或者,随便家常饮食,一猫一狗一左一右。这些时时刻刻,生动美好,是不是山居都无所谓,都值得。

  《山居七年》读后感(三):有一个地方,门前白云山河,窗外草木星空

  有一个地方,门前白云山河,窗外草木星空

  相比于山下的人心惶惶,终南山上的生活,一如既往的平静祥和。二冬搬到这里,已经第七年了。

  2015年初,一篇《2014年借山而居》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一天之间阅读量突破了10万,而后迅速被各大自媒体转载。

  这篇帖子的主人公,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却在2013年的时候,花4000元在终南山租下一座使用权20年的小院,从此过着喂鸡养狗,写诗画画,种地晒太阳的诗意生活。

  他就是二冬。从他2013年底搬到终南山上,今年已经是第七年了,这七年来,他不光没有离开这座山居小院,还跟村民们交上了朋友,如果有事需要回老家住上几天,就会特别想念山上的生活。

  山上的生活清贫,却安静满足。第一年上山的时候,房子破旧,也没有菜园,每次都要来回几个小时去山下集市背粮食。为了把自己喂饱,二冬在小院里开辟了一片菜园子,学着记忆里奶奶和妈妈的样子在地里除草、播种、浇水,现在他种的西红柿和黄瓜,已经能从5、6月一直吃到11月,后面还有萝卜白菜葱姜蒜、香菜菠菜大青菜轮着接班,这片菜地,好不热闹。

  小院里的生活渐渐丰富,二冬每天睡到自然醒,吃的是自己菜地里种的新鲜瓜果,喝的是山里最干净的泉水,闲来无事,写写字,画个画儿,喂喂家里的鸡狗鹅,一天的时光,只恨太短。

  山里的景儿是最美的,春天的风、夏季的雨,秋夜的月,冬日的雪,平时忽略的景物反而因为在山上,更能细细品味其中的美好。

  二冬一个人住在山上,但也有自己的公号和微博,时不时会在上面分享自己的山居生活。后台总有人问二冬,你在山上干什么呢?靠什么生活?以后结婚成家怎么办?问的人多了,二冬干脆又写了本书,来回答他在山上的生活点滴,以及分享山居生活的初衷和感悟。书名简单直白,就叫《山居七年》。

  邻居永琴是位高人

  在山上住的时间长了,二冬跟村里的人也渐渐熟悉了起来。其中,永琴跟二冬的来往最为密切。在《山居七年》中,二冬把他和永琴的故事记录了下来,这也是他第一次用长篇幅介绍自己在山里遇见的那些人事。

  永琴是二冬的邻居,一个大约60多岁的老太太,独自一人住在山上的老房子里。说大约,是因为没有人知道永琴的年龄,连她自己也不知道,每次问她,她都笑眯眯地告诉你:五十!

  穷山恶水出刁民,村里人看到永琴一个寡妇孤苦伶仃,不但不同情永琴,还经常欺负她,在生理和心理上,永琴都是这个村里最底层的存在。狗仗人势说的一点都没错,永琴养的黑狗,也是村里狗群中任狗欺负的那只。

  二冬来山里之后,机缘巧合和永琴做了邻居,看她可怜,经常接济她,给点粮食和零花钱什么的。但永琴从不觉得自己可怜,可能在她的世界观里,没有可怜的概念,她的记忆像金鱼一样,只有七秒,别人欺负她,她转头就忘了,村里要是谁家开工盖房子耕地,永琴绝对是第一个冲在前头,干活比谁都卖力。其实村里谁家也没有欺负过她呢,即使永琴古道热肠地上赶着帮忙,主人家不光没有一句感谢,反而还和大家一起笑话她。二冬看不下去,跟永琴说以后别去了,永琴说乡里乡党,不帮忙,不好看!

  有的人会觉得永琴是不是智力障碍。但跟永琴相处久了,会发现其实她挺正常的,只是一直生长在狭隘单一的环境里,又没有受过教育,所以感受不到那些潜在的社会规则对人的束缚,在某种程度上,永琴是最接近孩童的人,真挚单纯,不会隐藏,喜怒哀乐都溢于言表。

  永琴活得通透而自由,不积郁,不记恨,不为遥不可及的未来而发愁,在她身上,我们可以学的还有很多。

  据说终南山里有很多来隐世修行的人,穿长袍戴斗笠,每天画符布道,甚至已经有了专门的商业机构来培养隐士赚钱,这些其实都是用猎奇的心理来骗钱,用二冬的话说,就是装神弄鬼,故弄玄虚。

  真正的道,也许可以从永琴身上看到,温饱有度,活在当下,是最接近道的境界了吧?

  人生就是要有很多无聊的时间,才能去思考那些最重要的问题

  因为借山而居爆火之后,有很多媒体来采访二冬,曾有媒体问他:“隐居后,你会鄙视那些依然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吗?”

  在二冬看来,生活方式只是一种选择,有人就是喜欢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而他就喜欢清净、喜欢自然、喜欢享受孤独。

  他选择一个人到山上来住,是因为发现一个人的生活实在太过美好,如果在山下的城市中,每天上班下班、外卖地铁,他根本没有时间享受生活本身的美好,就像许绰云老师说的:现在的人,只是活着的机器人,不是思考者。

  一个人在山上养鹅养狗,吃饭睡觉,就有意义了吗?就能成为思考者了吗?

  也许有些人看到的只是吃饭睡觉,二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天地。

  因为住在山上,种菜就是必须掌握的技能。种菜看着简单,其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每一种菜的种植方法都不一样,像冬瓜,就必须种在路边,天天被人观赏,看得人越多,冬瓜结的越大。要是种草莓呢,就要给它垒砌高高的土堆,把枝叶铺展开,就能多结果子,像是小姑娘一样,喜欢披肩发……

  二冬搬到山上好几年以后,才渐渐掌握了种菜这门技术。而因为学会了种菜,他更能体会到天地自然背后的规律和意义。

  清明,气温转暖,万物清明,每个人都知道它,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这两个字自古以来是怎样在一粒种子身上,连接着天地。就像你有一个菜园,旱了好些天,突然一场雨就体会到了,几千年来,农耕文明里,天、神和人的关系。

  从三百多年前,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之前延续千年的对自然宇宙的敬畏之心就渐渐消失了,以人为中心的自大主义占据上风,国家是人建立的,城市是人建筑的,就连路边的花丛草地,都是按照人的喜好来修剪的,一切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冬生长在人群中,不自觉地也被这种思想所影响,可山里的一场雨,浇灭了二冬生而为人的自大之心。

  有一天,二冬下山玩,回来的路上,山里下了一场雨,二冬踩着泥泞的山路一步一滑地“爬”回了家,鞋子被泥水浸透了,好不狼狈。二冬气的不行,埋怨道:这雨是故意的吧?

  可第二天起床,眼前的场景让他惊呆了。

  抬头看见门前黄花菜,叶子上水珠饱满,一尘不染,院子里所有的杂草、蔬菜也都是葱葱碧绿,尽兴舒展。看着这满目清新,突然就发现,我太自以为是了。这雨,本就是云和草的对话,是给山里这些植物下的,是山和它家草木之间的事,根本就不是给我下的。

  二冬说:他搬到山上以后,三年就思考完了自己本来一生都会探索的问题。现在网络时代的信息就像洪流,裹挟着人不停往前走,都没有时间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到底想要往哪里走。之前没有手机没有书读的年代,信息的饥饿感,造就了很多深刻的人。

  这也是二冬搬到山上住最大的原因。住在山上,时间都是自己的。人生就是要有很多无聊的时间,才能去思考那些最重要的问题。二冬的公众号更新频率很佛系,想起来了一周更新两三条,懒劲儿上来了两三个月也不见更新一条。在他的世界观里,只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值得去做的,舒服应该是人生最大的标准。

  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心境,住在哪里,都是终南山吧!

  《山居七年》读后感(四):山居七年 ||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二冬”

带着《山居七年》去旅行

  又是一年春风惊绿,落花水香,这个四月,一如往常,却因了一份等待,又显得与往常不同。

  今天中午收到预售的《山居七年》,取快递回来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把二冬写给小颖的信看完了。小的时候就羡慕别人有个哥哥,可以给零花钱买好吃的好玩的,也可以在你偶尔迷茫的时候,语重心长的给你一些指引。

  我记得信中说:“重要的一定不是读书,而是如何消化你所有的已知。……一定要保证所流出来的那部分自我,一定是百分百真实的,不谄媚、不投其所好、不取悦任何读者。”

  在这个物欲横流信息过盛的时代,很多人被手机里各种看到即是得到的“知识”,以及各种技巧绑架。若是旁人倒也觉得无所谓,可若是身边亲人总忍不住有几分担忧与心疼,因为你对她有期待,希望她更好,而不是被一件物品或者一种思想“奴役”。

  二冬的这封信不像是写给妹妹,更像是写给无数个你你我我。

写一封信给你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是很微妙的,虽然不曾相识,却因读了他的文字总觉得并不陌生。

  如今,每年出版的新书多不胜数,纵然总有人推荐各种好书,但不得不承认,耐读得书真的不多。我看《瓦尔登湖》总有恍惚的感觉,而看二冬的书不费力气,却又回味无穷,让你思考良久,我想,真正的好书也不过如此吧!

  门前白云山河,窗外草木星空。每一天都很满足,每一年都很丰盛。这是二冬的世界,虽足不曾至,却已神游数年。从《借山而居》到修订版《借山而居》,从修订版到《鹅鹅鹅》,如今终于等到了二冬的第三本新书《山居七年》。

  每次收到新书都想尽快读完却又舍不得,想在某个字里行间听一会风吹草动,看一会虫子小火车,或者远远看着刨地的永琴发会呆……虽然书中写的是他的山居岁月,但仿佛那鸡鹅犬舍,花草果蔬都与自己有关。

  借山而居,种种采采,柴米油盐,风花雪月,生火煮粥,研墨写文,他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他的存在于我而言,就已是诗!

光与影,斑驳的记忆

  长林高卧终南,酣然一梦七年。二冬说:“七年一梦。除了恍若想象的记忆,终究什么真实都没有。”

  然而,那些过往岁月能借由文字被一一妥帖收藏起来,成为有质感可以摩挲的书籍,也是让人高兴的,为二冬高兴,毕竟那岁岁年年恍若想象的记忆也算是有了归宿。

  冬子的书没有华丽的文字,却自有诗的意境,写的虽是日常,却对诸多人、事、物的思考直抵内心,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也引领着我们以不同的视角,审视和爱着这平凡世界的朴素日常。

  他观察家禽、果蔬的生长,走近一只小昆虫的世界,他在山中穿行,也在暖阳下神游,也许只有在二冬的世界里才更能感知古诗词的意境和美,而这份美里最难能可贵的是那份不羁,是那份真实随性,是那份清醒与通透。

《Hi,永琴》

  从万物自带的韵律到山静日常,从终南山里有神仙再到空空荡荡的满,一整个下午都在看《山居七年》,若不是京东快递的电话我都不知道外面竟然又下起雨来。

  对于生活在十八线小城的我来说,中信和京东的竟然在同一天到了,当当的有点迟……

  淋着春雨去取了快递,其间又接了我妈打来的电话,记得当时正看到《Hi!永琴》,看得我时不时笑出声来,却又在那句“面目可憎,还是太穷了。而我只是悲愤于无力,只能收完鹅蛋,下到地里,把永琴的锄头夺回来,藏进屋子里”,不由得红了眼眶……

  夜黑风高的十二月,永琴的号哭在群山里,绵绵不绝。而我呢,莫名的想到了自己,心底里的呐喊又有谁能听见?

  我妈说:“你不能和二冬比,二冬是男的……”我噗嗤笑了,却又有着说不出的“疼”。在我妈眼里,我就应该像发小们一样,寻个有钱人家结婚生子,如此一生才是稳妥。我并不是责怪她们,只是可怜这世间女子,大多皆因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就随便找个人嫁了,我也是可怜自己,自诩读了几本书,坚持了那么久,却还是无力反驳,无语以对。

  窗外的雨,心中的雨,罢了罢了,还是让我在这花花草草的世界里躲一躲雨,避避风吧。

惜物之心

  话说,最近一年多,二冬公号更新的文字是极慢的,通常我就静静的等,有时候实在着急了想责怪他几句的时候,忽然就在某个早晨或者夜晚看到了更新,一时间让你哭笑不得,真想揍他一顿。

  很多时候,每篇文章下面我都想留言,但却又怕言语唐突或者肤浅,只偶尔鼓起勇气留过几次,但还没上墙,所以后来就更少留言。二冬这个懒汉连精选留言都有限,更别说回复大家了,二冬给大家的互动特别特别少,最初我心里是有怨言的,但也无可奈何,后来想明白了才懂得,那些大多数不介意的人,想来是真的理解二冬的人。

  二冬惜言如金,是那般的“自我”,并非对世界凉薄,对我们冷漠,相反,心是饱满清明的,会对草木微笑,对朋友友善,对一个陌生邻居力所能及的关爱。即使有一份薄凉,存一分冷清,那也是为了保全自己,那至珍至爱的内在气质。

  如此,更让我不忍破坏他的那份清简岁月,但又总想着有朝一日,能迷路到那矮墙门外,扣响那一扇虚掩的门扉,站在二冬的院子里看夕阳落下,抑或静坐不语,用我的情感,我的爱,生活阅历、经历沉淀下来的善意的灵魂,和山中一草一木交流,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毕竟,铜山上的叔叔曾说我是属于大山里的孩子。

有鹅在草丛

  二冬的山居岁月,我的小城时光,不知不觉,几年过去了……

  初读二冬,读的是山川草木、鹅鹅鹅,是自然可亲的世外桃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心境的转换,再读二冬,看到的是这草木人间的背后,一颗善良内敛的心,一个不甘平庸、热爱生活、敬惜万物持续深情的有趣灵魂。

  出门走走吧,终南山巅,沿着一条不知名的小路,遇见一棵开满花的树,走到月出山岗,花影移墙,不为遇见二冬,只为寻着他的足迹,听一听大自然的风声雨声虫鸣声,月光落在草丛里的声音,看一看山色水色烟霞色,感知他心中的好山好水好终南,自在、孤清与丰盛。

  我知道,文字虽然记录了生活,但其间很多震撼与美好想来也只能自己感受和消化的,比如那晚的《月光》。我也知道,好的坏的,山居诸多,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读完《山居七年》已是黄昏,只有一丝遗憾,未看过瘾的遗憾。希望二冬的书里多写一些《遗风遗民》《Hi,永琴》这样的文章,如此看得才会过瘾。

  合上书,意犹未尽的看向窗外,这个城市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然而想到有一本书陪了我一下午,便觉得十分温暖。

  此后岁月,我会把它放到触手可及的书架上,和《借山而居》《鹅鹅鹅》放在一起,像衣柜里放了多年的那件白衬衫,不常穿,但偶尔看一眼便觉得亲切温暖。

  陈小花

  2020.4.18

  《山居七年》读后感(五):观书有风,翻书有声

  虽然这是我的书,但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果。

  内容是读过之后的评判,这篇只说书本身。 这本书的设计,是鲁明静女士,佼佼给我发了几本她做的其他书后,我就很放心了,每个作品都还原了那本书最好的样子。 果然,交稿的时候,眼前一亮。 你们有没有发现,山居类型的书,很难做出新意? 市面上,多数山居生活类的书籍的封面设计,逃不过这几种思路:一种是风景照,一张很美的山林图,有时候加点穿着古典的人物,或者加点生活日常的器物,或者就是单纯的一些器物、有点生活野趣的局部;另一种就山水意象,不管是插画还是水墨,反正,想点题,就要出现山。 这两种其实都有点看图说话了,太直接。所谓设计,应该是审美+创意,而创意,则应该是出其不意的。比如君涛前几天给我说,有鹅山居的logo不应该是鹅,太直白了,不高级,应该是个鹅蛋,一个蛋形圆就行了。 这是设计。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设计师,做出来的东西,不应该只是符合你的预期,而是超出你的预期。很明显,鲁明静女士的这版封面,就是后者,出其不意,有设计感,有清晰的定位,有和定位相符的气质,而且还很年轻。

  开本、装帧、定价、签名版、手写信

  先说开本

  这几天看到当当有几个差评,思路之清奇,令人措手不及,虽说众口难调,但有些读者的点还挺有共性的,有种不得不重新审视的出乎意料。 之所以意外,措手不及,是因为完全和我对书的审美需求错位,比如开本。看到好几个留言说开本太小了,又薄,没前两本大,感觉是在评价大碗鱼的碗太小,份量不够,这让我蛮伤心的,毕竟那是我写了两年多,才凝结而成的 书。 (不过也有人说小时,是在表达善意的诉求,比如希望章节能再多一些,读得时间更长一点,这种善意,也是看得见的,只是说那些以够多、够大、够厚的实惠角度来评判一本书的用户。) 当然这是感情层面的,是我个人的情绪,不值得被一个陌生读者的去体谅。 但我想说的是,就实用层面来说,开本小,本身就是为阅读考虑的。 正是为了方便阅读,才把书做小了一号,因为就手感来说,这个开本一定是最适合阅读的,适合装包里,放床头,一只手抓着公交、地铁的扶手,一只手端着的书。 握住它,就像握住一只鸟。 当然,除非有人买书,根本不是为了读,就是为了字多、大,实惠。

书的封面为了保持这个尺寸应有的手感,印刷完,设计师专门嘱咐不让过油,这样纸张就会保持它,纸的质感。(而且少了那层贼光,视觉上也会稳谧很多)但这样同时带来的麻烦是,装订时工人必须带上手套,非常小心地把封面放在装订机上,才能不把封面蹭脏。握住它的手感,就像握住这只鸟。

  然后 看装订

  出于对开页图片的呈现,以及阅读时可以完全展开的舒适感,这本书采用了比胶装费工但更高级的 “裸脊线装” 拿掉外封之后的内封,是一面古典、静穆的蓝。

  而且这个蓝,还有着非常漂亮的背和线

  裸脊锁线的材料 ,一般使用的都是白线,但设计师讲究,让印厂特意去买了和内封纸张颜色一致的蓝线。

  其实所谓的匠心,就是对细节,或者说根本用不上、看不到的那个面的用心,就像收拾厨房时,爱干净的妇人,每次洗完碗,会把墙面与橱柜之间的缝隙都擦一遍。

  设计师:什么线可能没人在意,但我在意。

  所以鲁明静女士,的确是这个行业非常优秀的设计师。记得当时给公度看他做的书,公度说:“这些书做的,可以用道德词汇评价了——'设计很干净,看得出教养'”。

每一页都可以完全铺展 因为既然是图,就应该是有空间的 观书有风 翻书有声

  拿掉外封,内封是另一种 朴素,静穆且单独成立

  朋友拍的,好看吧?质朴,稳谧。

  但这么质朴精致的工艺,却有读者拿到后,说是质量差没粘牢,封皮会掉…

  这就尴尬了……

  定价

  这本书定价是58。

  除了封面纸质、裸脊锁线,工艺的讲究,这本书的内文纸选的也是成本比普通胶版纸,更纯质的雅致纸,装帧和用纸以及对印刷和最终呈现的要求,都是中信这个团队以及设计师对这本书,最基本的尊重。

  而且除了实体店,或者有特殊的附加值,网店卖的书从来没有过原价的,这是常识了。显示原价的,基本都是当当或者京东在做满100减50的活动,没有活动时,多是7.5折,40左右,这是图书网上销售渠道的基本规则。

  不过“买书不是买菜”的责怪,

  其实是一种,非常苍白又没有意义的宣泄

  情怀都是个人的,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

  就是这个时代,确实很少有人以惜物之心

  去尊重一本书了。

  所以在审美的错位和误解上,

  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情绪,只是觉得出于对这本书的尊重,和对中信这个团队以及设计师努力了这小半年的回敬,

  至少应该把这些用心,分享给那些看不见的人。

  签名

  当当的预售,我签了三千册,一半左右写了个我觉得意象不错的词语,另一小半在衬页右下角写了个“二冬”,后来写的多了,觉得“二冬”太无趣了,不过是个人名而已,于是就写了大概有两三百本的“沐暄”。

  因为我当时想的是,“沐暄”,这个词是非常温暖的词,意象很好,而且,沐暄堂是我的斋号,就是冬天晒太阳的地方。“暄”,是冬天的太阳;沐暄,就是冬天晒太阳的意思了,多温暖啊。

  而且,在古代,斋号基本都是同人名一起使用的,所以,说“沐暄”是我本人的别称,也成立了。只是我没想过,现在很少有人这么用,于是就令当当的销售接到了好些个说没有签名的投诉差评。挺让人沮丧的,但有一个现实需接受,这是我的过,毕竟不能给每个偶然买到沐暄的都解释一遍。

  手写信

  这个信件,每本书里都有。这本来是书里面的一篇文章,原标题是:“有关写作的一些经验” 后来觉得,直接写对写作的理解,读起来有点说教了,会令人反感,于是就接受了设计师的提议,手抄了一遍,改成了一封写给我妹妹的信。

  也就是说这封信,只是我借用教我妹妹写作的嘱咐,写出我对写作的看法。所以“小颖”只是一个假借的对象,虽然这个名字确实我是妹妹,但在这封信件上,都不重要了,说是写给每一个读者的,也成立。

  回答完这几个问题

  再来看书。

  一本书是有呼吸的,这个呼吸有两层。

  一种是章节与章节之间的顺序,就是说,一篇文章单独读的时候,是很好的,但放在一本书里,和几十篇文章同时出现的时候,就不能那么任意了。因为在几十篇文章的顺序里,一篇文章其实就是整体里的一小段。所以每篇文章或者每个章节所应该出现的位置,剪辑时所需把握的节奏感,便是如此。

  二是设计本身的,配图、留白和断章,其实都是节奏所需。

  其实和布展一样,布展,并不是挂个画就行了,布展是在用空间呈现作品的语境,用节奏呈现观展的韵律。图书设计、排版、编辑,所考虑的都是这些东西。

  以此书为例

  (彩蛋太多了)

外封的准确性已经说过了内封一打开,首先看到的是一面静穆的蓝上面有一根细细的银色灯线(这根线不是印刷的,是一种工艺,叫“烫银”,是压上去的)这个灯线是我的一幅小画放在这里,就成了一个隐喻拉一下,书就像灯一样打开了接下来扉页,是一个印章 何效义给我刻的一枚闲章:沐暄翻过来,是一个小花和一张有“沐暄”两字的牌子可能没人注意到,为什么是这个小花因为这朵小花,就是后面插图里,那个正在晒太阳的小花左这朵小花,右边是沐暄牌匾细心吧?被线分隔的纸被纸分割的线然后翻一页,是满树的柿子再翻过去,就是一个开页从上一页摘下来的一枝就像一个缓缓切入前奏接着就入文字了

  以及它藏在角落里的静寂

然后表明主题这本书的简介和后封里,写着书的内容:二冬全新作品 | 随笔+摄影+手写短句+静物小品所以就像展览一样进门之前先看点小品花花草草小品看完该上文了标题目录以及它藏在角落里的静寂这是我去年底画的一个鹅原画有点大,一米乘一米然后是第一章

  直到最后一篇以后记山居七年的叙述结束 正题内文中,所有标题后面带个小相机的,都是有配图的里面每个章节都有两个手写的短句以及……………………………………(中间的内文和彩蛋就不再剧透了)直到最后一篇以后记山居七年的叙述结束以月光画句点然后是读完书后的缓冲余温餐后甜点最后再见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