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散步》是一本由柯志杰 / 蘇煒翔著作,臉譜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NTD 360.00,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字型散步》精选点评:
●2019459
●写的太有意思了,分两次看完,历时2个半小时。准确来说是一口气读完,收到书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只看了一点点,第二天立马读完,作者文笔流畅,内容也不晦涩难懂,对于想了解字型的素人来说是本好书。里面调侃了叠圆体的天才命运因受到不可描述的嘿嘿行业极度热爱而改写,毕竟字型本身肉欲四溢啊~~最震惊的是里面还揶揄了我党把字型改造的声势凌人,利用文字字型操纵民众。2014年出版至今,印刷20余次,这书没有被禁真是啧啧啧~~
●结合实例来讲字型取舍会带来多大的不同,今年读到最精彩的设计/技术科普。
●精彩。万友们有同样好看的设计书推荐吗?
●學到很多知識,尤其是 true type 跟 open type 的來龍去脈,原來 open type 這麼厲害,不過有些特點好像與中文無緣⋯⋯
●内容比较充实。讲字型发展史的部分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日本文化对台湾的长期影响。
●难道我的书不是正版?内容是还可以,可是装帧和印刷都做得很差啊。
●绝对是值得多读几遍的书
●[email protected]://weibo.com/1506907237/ByVVAF17h
●很有意思,是我经常留意但从未深入思考的领域。店招、站台、指示牌,无处不见的汉字,从剖析字型到窥看城市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爱用楷书的台湾的深层用意是自诩中华正统,香港的魏碑风格充满的江湖气,日本勘亭流多么夺人眼球,近些年流行的康熙字典体如何成为小确幸古早味的滥觞。(大陆街头几乎见不到好字型,全是污染眼睛的货色。)
《字型散步》读后感(一):不错的字体科普入门书
我经常使用繁体字,繁体能让我更集中专注所写内容,也爱上各种衍生字体。从看了小林章的街道文字到柯志杰第二版字体书《字型散步next》后发现中港澳日汉字圈林林总总字型要罗列在一起才知道撇捺点的细微区别;
手写招牌体亲民和谐,但无奈被机器字体冲击得七七八八,最烦是内地招牌上用得泛滥的新魏体;
看完这本书日常在街道上也会有意去欣赏某些字体设计编排使用;
正因为有造字人不断努力,我们才得以在现代世界里继续使用、欣赏、传承我们的文化符号:汉字。
《字型散步》读后感(二):美感这东西太私人,人情味却是一样的
第一次买了繁体版的书,对文字有了打包式的小总结,看完险些忘记简体字要怎么写。 虽说终究也无法做到得以轻易分辨眼前文字的字体字形,但对明体(宋体)横划尾端的小三角也算有了眼缘。向书里的叹,科技将街的两旁都整齐划一,却也清洁了城市的人情味,店铺门匾的旧印记,巷口弄堂的小铺子。前段部分概念有些难以记忆,美感这东西太私人;后半倒是轻快简洁,说了些文字的前世今生。 说些无关的,书里把台湾列单列,割离了国,才发觉,当僵化为潜意识的理念被次次触碰时,人身上背负的国家的认同感里所有的敏感与强烈。
《字型散步》读后感(三):读书笔记一
字型的用途(功能)
易辨性 (legibirty):短时间内看出差异,关键点:速度。
适用范围(对辨认能力的宽容)
可视性 (visibiliy):一段距离之外可以轻易发现指标的特性
可读性 (readabilty):版面上焦点突出、层级分明 就能让次讯流合理而易于吸收
一致性: 让系统拥有具体的形象 车站告示必须与其他讯息显著区分, 指标样式的一致性让乘客了解这个讯息出自官方
层级版面:etc.台湾捷运的三种不同层次的标识:站名、转乘方向,终点站,应当采用不同的字形或字号,以区别信息
字体排印学 Typography
why impotant?
为了更好地传达资讯
错误例子:
香港——挤压过头,GUILIN变成GUIUN
日本熊本:字距大于行距→决定了阅读方向。
汉字的特点
骨架轮廓,辨识要点:
汉字的:9格中心的那格
重心:笔画向中宫的挤压趋势, 越是趋向中宫, 就越严肃、端庄
人物介绍:王水河 (1923~) 王小河圆体、番薯体
现代设计对汉字的洗礼
ans-serif(无衬线字体)Helvetica:在1970年出现:四平八稳、无色无味、无文化背景也能理解。【人人近用】
传播史
日 本:1975年 哥娜 / 图像化、中性化 ,笔画收尾切平,删去喇叭口
日本的字体影响了 1980年后【 丽黑】等中文黑体
特点:宽松、几何化、视觉上更简洁、可读性提升
中宫放大、版面匀称整齐:平均,有沉浸效果,
不依靠轮廓辨认,字体内的空间配员是重点。
易和其它元素、甚至是他国文字融合,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
《字型散步》读后感(四):从《字型散步》看国内的字型学
作为一个非专业的艺术工作者,一直对“字型”的学习和研究都曾经一度止步不前。而作为一个书商,对于字型类书籍引进也是抱持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因为不管是正规的艺术学校或者是专业的商业化机构(除了设计字体的公司)对于“字型”这个专业的研究以及重视程度已经落后世界很多很多。
在这里并不是危言耸听,我虽然并不是艺术工作者,不过也经过长达1年的艺术培训,当时印象深刻的就是3天学会PS,5天学会AE,3个月学会用MAYA做动画。在PS的教学过程中,导师教你在PS里打字的时候,学习过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只是单纯的教你如何在网上搜索字体,以及如何将字体导入PS软件中,至于字型以及美观实用的考虑导师完全不会提及,为何?因为导师对“字型”的理解也是模棱两可,完全没有思路可言。
至于毕业后参加工作,从最开始的实体店做到现在的网店运营,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当商品被数字化后,让客户青睐一个商品需要美工以及文案的功底来将一个产品描述得打动人心。在没有接触字型学的时候,一直没有找到对这块工作的突破口。当时以书店老板的身份问美工同事,如果需要一本能教你字体设计类的书,你想要一本有着怎样的内容的书?她头也不回的回答:“能教我做出漂亮的字体就行,例如在字上有朵小花,字上带些金属感之类的那样的书。”当时问这个问题时候还没有阅读这本书,于是也不好作答,就草草了之了。
经过两周左右的阅读,才了解到整个艺术培训设计业以及电脑平面设计行业对字型学这个庞大但又说不清道不明的学科的认知缺乏。简单来说,这也是经济发展快速而导致的渐渐被歪曲的学科。要追溯字型学需要追溯到人类的印刷业发展。当时印刷最早的起源用途是为了传教,通过印刷代替手抄,可以减少书籍的成本,而让贫穷的人们也能够买得起圣经之类的书籍。而字型因此开始得到发展,3个重要的指标:可视性,易辨性,可读性。这3项指标指导着印刷技术的设计字型原则。然而当科技发展,传统的印刷业开始逐步被数字化印刷取代,而且PS软件的诞生后让就连小学生经过教学就会设计出一些独立创作的平面作品。然而从这开始字型的传承却开始出现了断档,到底电脑里的字型是从哪儿来的?估计没有从事过印刷行业的设计者都没有概念,部分字体都是经过复刻曾经传统印刷行业使用的字体而得来的。各种字型都有各自的使用范围,而当今行业却将美观放在第一位,对于最早期字型的指标却完全抛弃。当做不出好的平面排版的时候却怪素材不行,字体不够。这简直是对整个行业的玷污。
当然这里对花哨字体的讲解也有提及。当字型设计公司在开发力度薄弱的时候开发出的一套套带图案的字体,本意是滥竽充数投放市场赚取效益,而在现实当中却被没有系统学习过字型学的美工们当做如获至宝。读完后深刻感受到在国内普及字型学的燃眉之急。
如果设计一个米饭的平面设计,作为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者,需要考虑的是怎样让“米饭”两字充满食欲,而并不是简单的把“米饭”两字做的和米饭一样,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引人注目的产品。
话说,真希望给我们的美工上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