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是一本由[美] 希娜·艾扬格(Sheena Iyengar)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精选点评:
●创造大格局对选择进行选择
●一本心理学社会学的鸡汤,看不下去3章弃书
●看完书有种豁然开朗又瞬间迷失的感觉——选择是简单的,是复杂的,是主观的,也是被人操控的——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如何保持自己的想法,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获得真正的幸福,这是亘久不变的难题。随着一个人的成长,选择愈加成熟理性,但有的时候,缜密分析的问题往往偏离了最初的想法,选择是困难的,因为情况是多样的,有了方法也不一定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懂了许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
●安排的明明白白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选择是人类在进化中形成的天性。相对于选项,我们更看重的,其实是选择本身。选择是一种个人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理由。从这个角度看,最功利的选择,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就像作者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是选择塑造的结果。在漫长的生活中,我们做出了各自的选择。而这些各不相同的选择,又造就了我们每个人的独一无二。选择其实是一件很矛盾的事。首先,我们受不了自己没有选择。但是,在很多事情上,我们又很难做出选择。其实,要我说,作者希娜做出的,就是最高级的选择。那就是,对选择做出选择,选择什么时候该选择。当你发现,你驾驭的不是选项,而是选择本身,你就已经实现了,最高级的选择。也许这听起来有点绕口,但我相信,你一定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选择,就是一个收集信息、评估,并做出判断的过程。人生是一系列选择堆积而成的,不是某一个选择突然改变的。
●人真正想要的不是最佳选项,而是选择本身。“别无选择”,实际上是切断了我们的选择欲本能,所以令人讨厌。在人类还是猿人时,因为没有明显的身体优势,想和其他动物争夺资源,就要更积极主动地探索环境。而探索的本质,就是拥有更多选择。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试错机制。选择什么不重要,有没有得选才重要。在平时生活中,你也可以用主动提供选项这个方法,去更好的说服他人。提供选项还可以用来激励自己。当你遇到困难或是懈怠时,多创造一个选项,增加自己的掌控感,更能激励你采取行动。
●一天听一本书
●本来是抱着寻找答案的心态,但是读完了以后,觉得作者只是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很多现状的原因,并没有提出很多切实的可行性方案。但是也说了,有的时候选择太多未必是好事,觉得还是上帝更有智慧,最终就是人类无法自己作出选择,那就顺服上帝的带领吧。!
●和没听一样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读后感(一):不推荐的书
有点痛苦,读到第三章了,依然不知道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不知道她想表达的是什么,能选择是好事还事坏事,或者在一定条件下的好事?自认文凭和理解力还是够了,可是就是读不懂,打算放弃了。感觉本书的介绍都很夸张,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我有点不相信,就这个水平?!而且,还几乎失明?!
而我,不想推荐这本书,还必须写上140字才可以,现在够了吗?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读后感(二):为什么我们必须进行“选择”?
选择并不罕见,人生时时处处都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周代商之际,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这是他俩的选择;当遭遇耻辱之刑、自认为生不如死之时,司马迁心中想到的却是“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他选择了忍辱负重,完成《史记》这本巨著;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生死存忘之际,杰克选择了沉入冰冷的海底,给露丝留下生的机会……至于寻常选择,那就更多了。面临选择的时候,每个人如何决策、行动,才是正确的,或者说才是最接近于正确的,这是一门学问。而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世界“选择”领域前沿科学家希娜·艾扬格就是想真正地解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
通常来说,“说”要比“做”容易得多。希娜·艾扬格认为,“当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们是积极做出响应,还是畏缩不前,静观其变?是以泰然处之的心态,冷静地接受我们面临的一切,还是坚持不懈地追求我们的目标?”往往是在这样的时候,就需要进行选择。而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做出选择的力量究竟来自何处,我们又该如何最大化地利用它帮助我们做出最优选择或者次优选择?很显然,这的确需要思考和学习,并不是一个个简单易答的问题。
在没有思想的时候,动物当然也包括人类,是依据本能来采取下一步的,和严格意义上的“选择”或许还有相当的距离;而在拥有了思考、意识之后,人类的选择就有了多种可能,比如义和利之间,比如生和死之间,比如集体和个人之间,比如正确与错误之间……或许大部分的时候并不会这样泾渭分明、非黑即白,但依然需要进行某种“选择”,严重的时候甚至足以事关上天堂还是下地狱。
在《选择》一书中,希娜·艾扬格提到了更多的关于选择的故事特别是有可能面临的困境。比如,为了生存,人类需要进行选择,他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可能导致他死亡的选择?比如,如何才能确定自己的选择,是综合考虑了各种情况而采取的最优或许次优选择?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大公无私和自私自利之间,究竟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平衡?甚至不妨问一下,所谓“大公无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公无私”?所谓“自私自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自私自利”?谁掌握着话语权,谁能够做出最终的决断?!
这样的问题会有很多,希娜·艾扬格当然也没有办法进行全部集合。她在《选择》这本书里,最多地就是提供一种思路,告诉每一个当事人,当他需要进行“选择”的时候,他应该如何考虑、如何决策?凡此种种,确实值得未雨绸缪。
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贺新郎·用前韵再赋》中写道:”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或许是最真实的每个人的人生,最好最坏都在此中。这个时候,其实还是要进行选择的;而选择之后如何去最大限度正确去做,也才是最最关键之处。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读后感(三):娱乐圈出轨成风?你可别只学会“不再相信爱情”
就在李晨范冰冰分手、双宋离婚的新闻逐渐被大家遗忘的时候,最近宋仲基推到婚房的决绝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明星对感情的认知。你是不是也想到了刷屏的那句评论:“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再也不相信……仅仅因为别人的感情纠葛就给爱情贴上“不可信”的标签,未免有失盲目,但这两年层出不群的出轨新闻,确实也成了娱乐圈一道怪异的“风景”。无论是宋慧乔宋仲基这样“神仙眷侣”,还是郑秀文许志安这样的“爱情童话”,不管对方看起来多么完美,似乎都抵挡不了新鲜的诱惑。
要说这是娱乐圈的问题,倒也未必,环顾四周,咱们身边的出轨新闻也时有发生。看看下面的这组数据,可能会让你对爱情更加绝望。
研究数据表明,在恋人关系中,不忠情况存在的比例为30%-40%;而在婚姻关系中,这一比例达到了40%-60%。另一项调查显示,52%的大学生表明自己需要帮助克服拖延症;超过30%的工薪阶层并没有存款养老。 以上数据引自《选择》这说明什么?生活中无法抵制诱惑的人很多,远不止娱乐圈的那几个;而我们日常面临的诱惑,也远不止爱情一个。
如何选择,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也正是哥伦比亚商学院首席教授、世界“选择”领域前沿科学家希娜·艾扬格的新书《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所论述的主题。
我想起著名的“棉花糖研究”——虽然被很多家长引用来论述“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如何重要”,但这个实验的本意,其实是对人类抵制或屈服于诱惑的深入探索。
在这个实验里,4岁的孩子为抵制“马上吃掉棉花糖”的诱惑做出各种努力,在放弃之前,他们平均的坚持时间仅为3分钟。
是即刻获得自己想要的,还是为了更好的结果而坚持下去?
吃还是不吃?这是一个问题……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思想斗争,可能只是觉得有趣;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诱惑带来的内在冲突。
是淋漓尽致的刷剧刷到半夜十二点,还是坚持早睡早起的健康作息?是冒着起痘痘的风险吃一顿烧烤大餐,还是保持饮食清淡?是听见消息铃声就秒回微信,还是先做完手上的工作再看手机?……
面对诱惑,屈服的决定很容易做出,但放弃之后、未能坚持带来的沮丧却常常让我们感到后悔。
当行为由于诱惑而违背实际所想时,我们的内心将经历怎样的斗争?明明知道这个选择的结果更好,为什么我们又会屈服于另一个选择?有时你会感觉自己是在用两个头脑进行思考。事实上,人类确实拥有两个相互联系却又相互独立的信息处理系统,它们相互协助,帮我们做出最终的判断。那个“促使你立即吃掉棉花糖”的,叫做“自动系统”,它知道当前的一切,下意识地、轻松迅速地运行,甚至在你还没有理清头绪的时候它就已经采取了行动;而另一个“反应系统”则是以逻辑和理性分析为基础来运行的,它通过思考来做出最好的选择——当我们使用这个系统时,还能清楚的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选择。
如果让你选,你愿意哪个系统来主导自己的行为呢?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反应系统,但请注意:它的处理过程相对复杂,和自动系统相比,它的运行比较慢、也更耗精力,需要激情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
更大的问题是,自动系统和反应系统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不一致的。
“棉花糖研究”中,孩子们经历的就是这两个系统的斗争;面对新鲜刺激的婚外情时,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也是它们在发挥作用;你我每天入睡前和起床时经历的心里挣扎,还是由它们影响掌控。
即使知道自己应当怎么做,以及希望实现的长期目标是什么,人们通常还是会为自动系统提供的各种选择而感到茫然。你甚至感觉自己似乎被一股外界力量所控制:我已经不是我自己了;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肯定素材被魔鬼附身了,所以我才会这么做。看起来,的确是自动系统更加强大,总能轻易占到上风。但或许你和我一样,不会满足于这个简单的结论——
就算可以自我安慰的找到更多“同盟军”来证明“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我们还是会看到,很多自律的人确实实现了“行为自由”啊——如果每个人都会被两套操作系统的冲突所限,他们又是怎样成功的抵制诱惑,摆脱自动系统的控制的呢?
首先,还是让我们向“棉花糖研究”中那些等待了15分钟、最终成功的抵制诱惑、赢得了胜利的孩子们学习一下:
这些孩子拥有惊人的自制力,是因为他们采用了各种方法与人的自动系统作斗争。有些孩子用手挡住脸,这样他们就看不见托盘里诱人的零食了;有些孩子幻想他们正在玩玩具,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还有些孩子成功的是自己相信面前的棉花糖是云彩,而不是入口即化的美味糖果。这样,这些孩子就从生理上或者精神上“隐藏”了诱人的零食,也因此成功地将诱惑踢出脑海。这里出现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有意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忽略诱惑。
我知道这个方法看上去是有点掩耳盗铃,但只要它足够有效,就值得被我们借鉴和推广。
事实上,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忽略诱惑,具体的做法简单到让你不敢相信——
不在放有电视机的房间工作,即使电视已经关掉了;把饼干常在橱柜里,而不是放在桌子上。这些是人们实施自我控制时的常识,但是我们并不是经常采用这些小措施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想想看,洗完澡就直接把手机关机、电脑ipad都放到其他房间去,同事问“谁要一起出去宵夜”时去趟洗手间,进入工作状态前先把手机静音、电话线拔掉……这些都是我们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小改变。
拒绝手机的诱惑而这看似简单的做法之所以能够成功抵制诱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诱惑发生之前,你必须已提前有了应对的“预案”:
我们必须积极地思考如何实施自我控制,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必须进行自我控制。设定好目标,然后看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哪些诱惑是必须抵制的,而在哪些方面可以适当放松要求?与其遇到挑战手忙脚乱见招拆招,不如提前做好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生活中哪些事情常常对你特别容易形成诱惑,每个人其实都心知肚明。提前画出“底线”,无论遇到怎样诱人的“意外”,只要把它放到自己的目标参照系里去对比一下,就知道这事儿该不该做了。
所以,别再说什么“人在江湖逢场作戏”的鬼话,无名指上戴上一枚婚戒——款式价格不限,道理男女通用——足以成为提醒自己拒绝别人“好心邀请”的强大理由。
不限款式,仅供参考哪有什么“身不由己”,只不过是你愿不愿意—— 尝试教导自己避开诱惑,直到这种躲避行为变成一种习惯性、自发性的行为。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读后感(四):什么样的选择,曾经改变了你的人生?
假设你住在豪华的酒店,吃山珍海味,不用干活,整天玩耍,服侍你的人毕恭毕敬、随叫随到;你可以带你的家人一起享受这一切,酒店提供最先进的医疗服务;如果你单身,你可以在酒店找到你的另一半,一起生活。最关键的,这一切全部免费,你喜不喜欢?
如果有人给你提供这样的生活,唯一的条件就是你永远都不能离开酒店。你答不答应?
先别忙着进行选择,你选的不一定就是你要的。
这世界真有如此豪华又免费的酒店!全世界的动物园,就是这样的豪华酒店,或者又名“豪华监狱”。
长颈鹿闻到了狮子的气味,却无法逃离;习惯囤积食物的黑熊每天的食物都有定量,无法囤积食物;动物们每天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在哪,也无法自己出去觅食,他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很多得了抑郁症,寿命低于野外同类的平均寿命。
选择,对于人类的意义,更大于动物。
人类不会像动物一样被关在笼子里,但人类社会的各种规范、条例的制度,也要求个人为了集体而牺牲个人的选择权。同样,没有选择的人类,也会处在紧张的压力下,导致免疫力下降、溃疡,甚至诱发心脏和精神疾病。
印度裔美国作家希娜 艾扬格在她的《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这本书中,为我们阐述并分析了选择的意义:选择,是人类生存的与生俱来的本能,准确地评估各种局限性,平衡希望、欲望,珍惜每一次可能性,这便是选择的艺术。
艾扬格是一位盲人,在她失去一些选择后,她深入研究了人类有关选择的课题,她发现选择的秘密:选择,即是创造。你的选择,决定了你是什么人。
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来为你介绍《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这本书讲的是:
一、选择的意义:
无论你愿不愿意,你的一生都在面临着选择;无论你选还是不选,你都作出了选择。
1、选择是人类生存的武器
在哺乳动物中,鲸鱼选择了海洋,鸟儿选择了天空,而人类则选择了大地。不同的选择,有了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
这种选择的能力,人类与生俱来,并在之后的进化中,不断发展进化。刚出生的小婴儿就会用哭声做出自己的选择。
而我们每天从睁开眼就开始选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早餐,做什么事等等。如果没有选择,我们就会觉得沮丧。
但我们对于选择权的看重,大过选择的结果。
比如,同样是一份早餐,一个是牛奶面包,一个是稀饭包子,你选择了牛奶面包,你很满意;如果只有牛奶面包,你就会感觉早餐很乏味。
对于选择权的渴望,是支持人们活下去的希望。和我们听到的很多故事类似:孤身一人在海中飘了一个月的小男孩被救了,因为在放弃和活下去之间,他选择了“活下去”。
就算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我们仍然愿意相信生活会给予我们更多的选择权。
但是,故事中的结局都是活下来的人写的,真实世界中仅仅是选择活下去,并不能保证我们在任何绝境中都能幸运生还。
不过,选择活下来,就还拥有了生还的可能;而选择放弃,就完全没有了希望。这样的故事能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克服恐惧,积极与疾病和逆境做斗争。
艾扬格说一项医学调查表明:即使是过于乐观的信念,相比现实的态度,也会对患者产生积极的影响。
拥有选择不但能使人变得积极,还能成就自己。
2、选择是发现自我的必然过程
我们常常被人鼓励:做你自己!
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怎么才算是做我自己?
美国散文家、思想家爱默生说,人们有权对与自己的人生有关的一切做出选择。而只要是你真实的选择,我就能从中认出你。
你对自己的选择,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穿衣、吃饭习惯,住哪里,做什么,看什么书,说什么话,与谁交朋友,都体现了你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所以说,做好自己,就是作出最能代表自己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在日积月累中表达和阐释了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我们常常希望自己能与众不同,又不希望自己太与众不同,成为人群中的另类。我们的心里默念着:独立自主;我们的行动却依然从众。
艾扬格的一项调查显示了以下三点:
人们彼此之间比想象得更相像;
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大体相似;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不用太担心自己是人群中的另类,没有人是孤岛,我们都是广袤大陆的一角,是整个人类的组成部分。
我们的独立和自主,就是要在人群中找到合适的位置,为此,我们必须经历一些努力和尝试,来了解人们做出选择的原因。
二、选择跟文化和信念有关
美国的独立宣言说:天赋人权,自由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美国诗人 Archiald MacLeish说:何谓自由,自由是选择的权利:为自己创造选择机会的权利。没有选择的可能,人就不能被称为人,而仅仅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件工具、一件物品。
1、自由来自于拥有选择权,
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塞涅卡说,人的内心是不能被奴役的。就算身体被奴役,但一个人的思想是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它是自由的、奔放的,身体的奴役并不能阻碍思想的自由。
心理学家和社会理论家埃里希 弗罗姆在他的《逃避自由》一书中说,自由是由相辅相成的两部分组成的,一种是逃离式自由:人类逃离政治、经济,以及精神枷锁,并且没有外力干涉人们的追求目标;一种是实现式自由:实现自由的能力,即实现一定成果并充分发挥自我潜力的自由。
理想的资本主义的自由,就是逃离式自由。没有外力约束,人们成功和失败的机会均等,充满了竞争。现实世界可以提供丰富的商品和服务,但有人有,有人没。
理想的共产主义的自由,则是实现式自由:不在于机会均等,而在于结果平等。为了确保所有人的需求,必定要减少某些人的资源。
正如一位东德人在柏林墙倒塌后说的,原来我们有钱,买不到商品;现在商品应有尽有,但我们没钱买。
真正的自由在于两种自由的结合,我们不需要太多钱,也不需要太多商品;我们只要适当的钱购买适当的商品的选择权。
2、选择权来自我们的信念。
不同民族、文化对于选择、机遇和自由的理解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
当我们做出选择时,无论环境如何,我们都认为自己掌握了控制权。我们对控制的理解取决于我们所听到的故事和所坚持的信念。
有些人相信控制完全是个人意志的行为。我们必须自己寻找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因为没有人能为我们实现。
有些人相信生活是由上帝主宰的,只有理解并相信上帝,我们才能发现生活的幸福所在。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选择权上也有着不同的解读:西方更在意尊重个人的意愿,东方则在意个人的选择是否与集体的习惯相符。
艾扬格说起她在日本餐厅吃饭的一个小插曲:餐厅提供红茶、绿茶和咖啡,艾扬格要了绿茶加糖;服务员解释只有红茶可以加糖,绿茶是不加糖的;当艾扬格坚持要绿茶加糖时,服务员去找餐厅经理商量了很久,最后告诉她不提供绿茶加糖;无奈,艾扬格只能要咖啡加糖,端上来的咖啡杯边,放着一个单独的糖包。
日本人认为绿茶加糖的喝法是不符合习惯的,所以拒绝了她的选择,虽然餐厅有能力提供这种选择。
这种拒绝对于西方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虽然咖啡也很好,但失去了自由选择饮料的控制权,让艾扬格很失望。
三、选择多还是选择少好?
如果没有选择,令人沮丧和生气;那么选择是不是越多越好?
1、更多选项,不代表有更多选择
艾扬格做了一个实验,在一间放有很多玩具的房间里,一组儿童可以任意选择想玩的玩具,另一组儿童则被告知只能玩哪种玩具。猜猜哪组儿童玩得更开心?
结果时间到了,被限制选择权的儿童玩得很开心,对于游戏结束很失望;另一组可以随便玩的儿童,则无精打采,表现得无所谓的样子。
这让我想起我家儿子5岁时的一件事,当时他父亲想送他一个玩具,但不知道他喜欢什么,就带他去玩具厂选,打开玩具仓库的一瞬间,我都惊呆了,起码有几千个不同的玩具堆满了房间的各个角落。结果,几分钟后,儿子空着手走了出来,他说他不喜欢玩具。
然而,后来我们买给他的任何玩具,他都很喜欢,一直收藏至今。
现在我明白了,这是可选择项太多带来的后遗症:既然选不出,只能放弃选择。
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在做出不选择的决定时,你面临的只有两种选择:选或是不选。选,就要面对上千种玩具的比较和评估;不选就很容易,决定做出游戏就结束了。
艾扬格说我们的大脑处理系统,一次只能处理7个左右的信息,再多就会宕机。这就是为什么一周有七天,音阶有七个,主色调有七种,世界有七大奇迹......如此多的七,是人们在任何时间可处理的信息量的总和。
一个围棋大师能同时和十个人下盲棋,一个新手却不行;不是围棋大师的记忆力有多超群,而是他记住了围棋的下棋套路,一个套路包含很多步棋;而新手要记住每一步棋。
如果不按照套路下棋,完全随机下棋,那么大师和新手的区别就没有这么明显。
现代生活,我们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过多的选项同样会造成我们的困扰,甚至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智能手机,不同平台每分每秒都在发布资讯和新闻,以至于我们都分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哪些是猜测,哪些是谣言。太多的内容,造成理解上的混乱,让我们莫名焦虑、烦躁不安。
太多的选择,让人无所适从,该怎么办呢?
2、限制,让选择更珍贵
所以,想要在众多选项中迅速选出自己的所爱,你需要把选项分类,减少一次选择的数量。
比如,当你想买一辆车时,首先你可以先选择车型:越野车,这样就删除了其他类型的车辆。然后,你可以选择颜色:红色,那么你的选择就限制在“红色越野车”这个范围中了。最后,你可以在几款红色越野车中选择一个品牌。
只要目标清晰,你的选择就更接近你的理想状态。但我们的目标往往是不清晰的,很多时候选项越多,后悔越多。
当选项较少时,我们会为自己的选择而高兴,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做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但当有无限多的选项时,我们会认为自己有责任在众多选项中找出最好的选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陷入了双输的境地:如果我们没有全面地思考所有的选项就轻易地作出决定,我们就会为失去最好的选项而后悔;
如果我们详尽地考虑所有的选项,我们就会付出大量努力,而这些努力并不一定会增加最终选择的质量,我们的努力就会被浪费。
此外,我们还会后悔不能同时选择所有的选项,以致于,无论怎么选,我们都会感到懊悔和失落。
这就好比,要你在一座很大的玫瑰园里,摘取一朵最大玫瑰,但不许回头,只能往前走。如果你在刚开始就摘下了一朵,那么后面一定有比它更大的;如果你直到最后才摘一朵,那么你一定错过了前头更大的那朵。
要知道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选择自己的欲望,就是再一次创造自己。
按照一定的方式、限制和规则行事,这种限定,将使我们的选择,抛弃冗余,创造我们的生活和我们自己。
爵士乐大师、作曲家温顿 马萨利斯说,创作爵士乐时,你需要一定的限制条件。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能即兴创作,但那不是爵士乐。在爵士乐中总有一定的限制,否则它听起来就像噪声了。
我们的生活和艺术一样,当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时,你的生活就会很愉快;把选择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你的选择才能给你带来更大的收获。
3、你的选择是最优的吗?
那么,你是否一定能做出最优的选择?
在《苏菲的选择》中,苏菲面临着一个母亲最难做的选择:她必须在儿子简和女儿伊娃之间,选择一个人生,这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死。如果她放弃选择,则两个人都要死。
在被迫做出选择后,伊娃活了下来,苏菲被压垮了,因为她始终认为是自己的选择让儿子简死亡的,她不能原谅自己,最终自杀。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两难的抉择。年迈的父母躺在病床上插着呼吸机,医生说再没有康复的可能。拔掉呼吸机,父母就会离世;插着呼吸机,只会增加他们的痛苦。但决定要你做,无论你作出怎样的选择,你的内心都会受到折磨。
如果你的选择,是医生的建议;那么你的内疚就会少很多。虽然你也会因为亲人的离世而难过,但你能明白这是不能挽回的,因为你是听从了专业人士——医生的建议。
虽然我们很在意自己是否拥有选择权,但在有些时候,我们往往无法做出最佳的选择,或者尽管我们认为自己做出了最佳选择,还是很难摆脱内心的折磨。
这个时候,我们最好请教专业人士,让他们为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你玩过迷宫游戏,就会知道选择的最大难处就是:我们无法像玩游戏那样,把人生所有的可能性都走一遍,一旦我们选择了一条路,其他的路就不存在了,无法重头再来。
正是因为如此,选择,才变得如此重要和艰难。
艾扬格在《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这本书的最后,写道:我们的选择常常会遇到实际的限制,比如性别、阶层或宗教等差异造成的不公平,但我们并没有处理这种不公平的权宜之计。
一个职业妇女的怀孕,带来的选择困惑,不是他的丈夫能轻易理解的。她将付出的额外牺牲和世俗强加的不公平,如果没有考虑清楚这些,冒然做出任何决定,都可能面临生活的陷阱。就像《我的上半生》中的罗子君,当初的一句我养你,最终换来的是我要离开你。
须知每一个选择,都在改变你的未来。将来的你,还会坚持今天的选择吗?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读后感(五):怎么选择才能不后悔?不可不知,关于“选择”的三个真相
上大学时,我们要选择哪一所学校?
毕业以后,我们要选择做什么工作?
疫情期间,我们可以选择做些什么?
......
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面临着选择,有些选择至关重要,可能会影响我们一生的命运。
选择很重要,但是,却很少有人去思考:选择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你可能会说,废话,当然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啦。
是啊,许多人都认为,我们所做的大部分选择,是经过理性的思考的结果,目的是为了找到更好的方向,让自己的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但是,反观现实,我们却常常在娱乐头条上面看到这样的案例,一些有着“好男人”人设,原本前途无量的明星,明知道有可能自毁前程却依然选择了出轨;一些事业有成的职场精英,明明挺喜欢现在的工作,依然会投简历寻找新的机会。
就连我们自己,明知道他不是对的人,却依然选择了他;明知道这样做下去是错的,却依然选择了坚持。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越是理性思考,越是认真分析,就越是选错了呢。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关于选择的三个真相,避免掉进越选越错的陷阱里。
真相一:人们天生偏爱选择
2020年春节,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呆在家里进行自我隔离。
相较于平时正常的生活,虽然假期延长了,但我们的幸福感却没有随之一起延长,而是在持续了一小段时间后,就渐渐变得有些抑郁了。
一方面,是因为重复的娱乐方式,给我们带来的有趣体验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失去了选择的快乐。
想要去看个电影,却被告知,没得选,只能待在家里;
想要去吃个火锅,却被告知,没得选,只能吃外卖;
想要去见个朋友,却被告知,没得选,只能视讯通话。
......
虽然,我们还能选择玩什么游戏,怎么样做作业,听什么歌等等,但是我们依然感觉到了不自由和不快乐。
因为,做出选择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
心理学家对年仅4个月大的婴儿做过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把琴弦放在婴儿的手指上,并让婴儿知道只要用力拉动琴弦,就会产生美妙的音乐。 随后研究人员将琴弦与音乐的连接断开,只是随机间歇性地播放音乐,婴儿们开始变得悲伤、愤怒,尽管他们听到的音乐和之前他们通过自己拉动琴弦听到的音乐是一样的。 这些婴儿不仅想听音乐,他们更想要的是选择自己听音乐的权利。我们也一样,不只是想要享受假期的快乐,我们更想要的是选择自己怎么放假,去哪里度假以及和谁在一起的权利。
所以,人们天生偏爱选择, 即使有了十支口红,依然想要第十一只;即使有了十双球鞋,依然想要第十一双。
真相二:选择越多,越难选择
今天是晓红和心仪的男生约会的日子,原本正在欢天喜地打扮的她,却在打开衣柜挑选衣服的时候,渐渐变得沮丧起来。
她看着被衣服塞得满满的衣柜,一件又一件地拿出来,左比比、右划划,最后却感叹:“为什么我有这么多的衣服,却选不出一件好看的呀?”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生活中,我们的大部分痛苦,都不是因为没得选,而是因为有的选却无法做出选择而产生的。
一方面,我们想要从众多选择中选出最好的,产生了纠结;另一方面,我们为那些被放弃的选择而感到惋惜,事后又觉得后悔。
哈佛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把参加实验的学生分为两组,让学生们从一堆照片中选两张自己最喜欢的洗出来,然后一张自己留着,另外一张交上来。 A组的学生不能改变自己的选择,B组的学生则有5天的考虑时间,5天之内可以来交换照片。 实验结束后,他评估了这批学生对自己选择的满意程度。结果发现,A组学生,更喜欢自己的照片;B组学生,就一直在纠结,一直在想“也许另一张更好”。到实验结束,他们还是不喜欢自己手里的那张照片。“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句歌词完美了诠释了人们的选择困境:人们喜欢选择,所以想要拥有更多的选择,但是当选择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又会产生痛苦。
有的选,是好事,但是,太多选择,就容易坏事。
真相三:为什么我们总是选错?都是偏见惹的祸
假设有人给你提供了两个选择:
第一个,从今天起一个月后给你300块;
第二个,从今天起两个月后给你360块。
这两个选择,你会选哪个?
又是同样一个人,这次给你提出了两个新的选择:
第一个,今天给你300块;
第二个,从今天算起一个月后给你360块。
这一次,你又会怎么选?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个研究,结果发现,在第一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愿意等待两个月来拿更多的钱;但第二种情况下,大多数人却宁愿立刻就拿到钱,也不要多等一个月去拿更多的钱。
为什么,明明都是多等一个月就能拿更多的钱,可是人们却做出了这么不一样的选择?这就是偏见的影响。
人们的大脑有两套运作系统,系统1是快思考,指大脑的自动反应;系统2是慢思考,指大脑的理性思考。人类的行为,都是由这两个系统在互相起作用。当我们放弃了理性思考,把决定权交给系统1时,偏见就产生了。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想思考,但其实是系统1在帮我们做决定。
在上面那个选择中,系统1就战胜了系统2,虽然等待能够换来更多的金钱,但是我们无法忍受等待的痛苦,而选择了立刻拿到金钱的快乐。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很多选择是错的,可就是抵抗不了诱惑,最终做错选择的原因。
至此,我们已经知道了关于“选择”的三个真相:
第一,人们天生偏爱选择;
第二,选择越多,越难选择;
第三,大脑偏见,使我们容易做错选择。
那么,知道了这三个真相,对于我们的生活和职场有什么帮助呢?有以下三点:
1.想让员工“听话”?不如给他选择的权利
人们天生偏爱选择,不仅是因为选择带给人们快乐,还因为选择带给人们健康。
英国伦敦大学的迈克尔·马蒙特教授进行过一项长达第十年的实验——“白厅研究”。 在十年间,研究人员对10000名20-64岁的英国人进行跟踪调查,并将其收入与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高收入、中收入和低收入这三个人群中,中等收入水平的人健康状况最差。 原因就在于,高收入人去虽然压力更大,但是拥有的决策权多;低收入的人虽然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但是能感受到平凡的的幸福感;而中等收入的人,及拥有一定的压力,又没有什么决策权,患病几率也变大了。所以,选择权很重要,一个拥有选择的人,会过得更幸福。
在公司里,假设领导想要颁布一个新的政策,如果只是征求员工的意见,问他们同不同意,那么大概率这个政策是不会通过的。此时的员工心里肯定在想,“表面上是问我的意见,其实还不是领导自己做决定。”
这个时候,不如换一种方式,给员工选择的权利,比如政策A和政策B,你选择哪一个?情况将会大大不同,员工会从中选择自己更喜欢的政策,结果不仅推动了政策的实施,也使员工感受到了被尊重和选择的快乐。
2.适度选择,更能够找到最优选项
前面我们提到,当选择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的幸福感就会转变为纠结的痛苦。
所以,在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度就好,具体怎么做呢。
在选择过多的时候,我们要使用选项分层法。淘宝里有着许多的商品,但是我们却依然喜欢逛淘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品的分类。在商品被分类了以后,虽然里面的商品有成千上万,但是类别只有那几样,不会使我们觉得选择超载了。
所以,在选择很多的的时候,我们就要给这些选项进行分层。比如,上大学时要选哪一所学校?有的人认为离家近最重要,有的人认为排名高最重要,有人的认为专业最重要。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给这些学校进行分层。
离家远近,武大、湖南师范、厦大等等;
按照排名,北大、清华、南开、复旦等等;
...
这个时候,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进行选择,在不同的梯度中逐渐缩小范围。
在选择过少的时候,我们要使用的是创造选项法。世界前沿心理学家希娜·艾扬格,对于“选择”这一主题做出了突破性的研究,著有《选择》一畅销书。但是她自己,确实一个盲人。因为患有先天性的视网膜疾病,在高中的时候,希娜几乎彻底失明。
对于一个盲人来说,她所拥有的选择比正常人少了很多。但是,她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刻苦学习,练习盲文,并最终在“选择”上做出巨大成就。
我们也一样,与其抱怨自己没得选,不如通过努力,向有经验的人学习,为自己创造出选项。
3.建立锚点,减少偏见
系统1和系统2是大脑与生俱来的决策系统,我们不可能摆脱系统1所带来的偏见,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地调用系统2的理性思考来减少偏见。
其中最快速且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锚点。
比如,当我们面对“毕业后怎么样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如果没有建立锚点,那么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得不可开交。
当我们建立了锚点以后,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容易解决。对于一个拥有上进心,喜欢挑战自我的人来说,会选择生存压力更大的一线城市的工作;对于一个家里负债,急需金钱的人来说,则会选择薪资更高的工作。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左右为难,或者是做错选择,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自己心中的锚点,不知道什么对自己来说是更重要的。
不防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一步步深入地剖析,就会找到一个比较接近自己心意的答案。那么,下次再面对诱惑的时候,就对比一下这个选择与自己期待的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是,就不要选。
总结:人们喜欢选择,但是又会害怕拥有太多的选择。选择了有可能会犯错,不选择也有可能会错过。怎么选择才能不后悔?
追随自己的初心,大胆地做出选择,然后努力去证明自己选的是对的。这才是选择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