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经典观后感1000字

  《书迷》是一部由范濡羽 / 曾欣 / 罗颖鸾 / 杨骊珠 / 王悦阳 / 刘若涵执导,朱赢椿 / 饶平如 / 马力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迷》观后感(一):笔记摘录

  《一本书的诞生》:

  《平如美棠》那段太感人了!在外面吃饭,差点哭了!!

  结尾这段话写的真好: 从一张张纸到一本书的诞生,需要经过漫长的时光和繁复的过程,作者,编辑,设计师,正是这些认真做书的人,带着对书的敬畏和坚持,将那些闪闪发光的记忆和思想,牢牢焊进白纸中,为世间留下更多值得留传的作品,让阅读成为一件更美妙的事。

  《书迷》观后感(二):一点想法

  通过了解一些东西 自己的看法越清晰 就拿旧书(90年代以前都算)来说 以前觉得好破好旧啊 简直不忍卒读 然后偶尔有一次拿到了一本别人翻阅过的 并且标记过的 读的时候意外发现非常好读 遇到合心意的句子 也刚好被标记过 犹如神交 冥冥之中暗送秋波 只是还没有意识到旧书也是如此 带有别人印记的书 是一本更丰富的书 看完纪录片之后 想到自己收藏的书在长年累月的风尘之中不也成为旧书了嘛 而下一个与我有缘的人 又会是多少年以后翻开来

  《书迷》观后感(三):一点感想

  片头太赞了。

  欣赏朱赢椿对自然与生活的态度。所谓意趣。倒是有点种草虫子旁,感觉相比设计诗(单纯的有点意思)更有诚意。

  关于书店发展现状的确堪忧。毕竟网络购物的热潮及各种促销优惠层出不穷。出于经济因素个人还是倾向于在网上购书。对于现在生活中一些书店+咖啡茶/+周边的形式,是否能真正刺激顾客的买书欲还未可知。起码对于我来说,会自带书/选书阅读点上一杯饮料,其实并不大会去当场购买书。可能说这种形式能为书店经营收入做补贴用吧…倒是对于推广阅读挺好的…

对于淘书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

  《书迷》观后感(四):从与书的故事看生活

  看了两集了,很喜欢,慢慢的流淌,像春天的水那样,流淌到心里,沁人心脾。

  感谢遇到片子里的每一位主人公,他们让我看到了对生活的坚持,让我那样心向往之,给了我生活的暖流。

  朱赢椿对书本独特的设计,碧山书局的情怀和美丽,杨梅竹斜街上的模范书店的高雅和坚持,麦田书店的闲适和独特。让我感慨于他们可以把生活过的那么纯粹,同时又创造了一些很有意义的东西,去践行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播撒美丽的种子,待有心人呵护。

  梦想不是空想去做一件事,是要在显示的基础上让他开花,这样的梦想之花才会更漂亮。

  《书迷》观后感(五):《书迷》

  1-一本书的诞生

  朱赢春//不裁/平如美棠/

  退到背后的设计

  2-书店风景

  麦田/先锋/模范书局/

  乡村公共空间

  3-淘书迷的地图

  淘书迷的精神世界

  每个年代的兴奋点

  乐伯二手书店/九份

  张爱玲/范思平

  书与生活空间

  4-贩书记(旧书店)

  梅菲斯特(浮士德里的魔鬼)旧书店/青简舍/布衣书局

  旧书的流转/人对书的割舍

  《书迷》观后感(六):書

  从《但是,还有书籍》到《书迷》,慢慢对书多了一些了解与认知。从作者、编剧、书籍设计师,到书店经营者、流转古书的小贩,到淘书者和普通的读书人,书走过上千年,又在今天把不同的人群以一种奇妙的缘分联系在一起。

  书的魅力大概就在于,在人生某个时间点不经意间翻开的一页,文字突然击中你内心的那种狂喜与平静;在于通过书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书会友的满足与惊喜;在于旧书无数次流转后,看到前人留下的一点笔记与记忆,或许还可以在心里勾画出他大概的形象。

看过之后有了更多想去的书店,想收获的感动。享受安安静静读书的时光吧。

  《书迷》观后感(七):书的交情

  《书迷》纪录片总共4集,从做书、开书店、淘书、贩书人四个角度讲述了关于人与书的故事。

  从书的设计到出版到开书店贩卖以及收书人、购书人,每集只有20多分钟,但看完又意犹未尽,买书的意念又喷涌而出。

  我非常赞同史航说的:我买的书未必都看过,有的书是和我每年翻一次的交情,有的书只是几页、几行的交情,有的书又只是在书店摸一下它的交情。

  开书店的人都是有自己情怀的,正如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在安徽的农村里创立璧山书局的理念——把文化带入乡村,让更多人读书。

  《书迷》讲述了关于书的一部分故事,一部分书店的故事、其实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独立小众书店,不同的关于书与人的故事,都值得我们慢慢发掘。

  《书迷》观后感(八):平行世界

  五月纪录片之一《书迷》 与书赖以生存的人,到底会是怎样的呢? 直到现在依旧清晰的记得,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的童年,书成了生活的主导之一,每次收到一本新书,就觉得生活被填满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一本书从一天到一周到一月,看书变成一种奢侈行为。 依旧有人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依旧能读9本书,于是我想,在最可以奢侈的大学时光,我也要读书啊… 虽然七七八八的诱惑依旧存在,每天依旧有无数的借口不读书,可总算也能静下心来读书中的一个一个字,体味除了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个平行世界,终于体味出了,爱读书人的心理了。书总会带来一种,原来我可以身处在好几个世界里,原来,有一方天地,可以没有柴米油盐… 或许我依旧不会变成书迷,但我想,爱书读书。

  《书迷》观后感(九):难得有部关于书的纪录片,很那么走心

  曾在厦门外图书城呆过两年多的我,看到这部纪录片是熟悉又感动的。里面说的很多书、人、事、地点我是熟悉的,还有那一帧帧书的画面,看起来非常亲切。比如第一集的朱瀛春,我们很熟悉的,他的书和他设计的书大多都知道有哪些。不过我买了北岛的《青灯》,也不知道这么简单而有质感的设计是他的,哈哈~还有《平如美棠》,读过好多遍了,送人都送了好几本了,最爱的书之一,最感动的书之一。第二集讲书店,我们厦门外图是福建规模最大的书店,也不妨碍我对小书店独立书店的爱呀~~第三集讲喜欢买旧书的人,第四集讲喜欢卖旧书的人。我还未涉足旧书世界,还是挺有意思的。

  就是太短啦这部纪录片,短短一集二十几分钟还插播好几分钟广告,然后才四集,看不过瘾意犹未尽啊啊啊啊啊!

良心片,虽然央视爸爸的思想痕迹略重,但从制造和意义上来说,真的是良心片。迫不及待地推荐给了我这外图的小伙伴们,他们肯定也会喜欢的

  《书迷》观后感(十):纯粹个人的碎碎念

  但是还有书籍

  但是书籍将会站在书架上,此乃真正的存在, 书籍一下子出现,崭新,还有些湿润, 像秋天栗子树下闪闪发亮的落果, 受到触摸、爱抚,开始长时生存, 尽管地平线上有大火,城堡在空中爆破, 部落在远征途中,行星在运行。 “我们永存,”书籍说,即使书页被撕扯, 或者文字被呼啸的火焰舔光。 书籍比我们持久,我们纤弱的体温 会和记忆一起冷却、消散、寂灭。 我常想象已经没有我的大地, 一如既往,没有损失,依然是大戏台, 女人的时装,挂露珠的丁香花,山谷的歌声。 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 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

  ——米沃什

  瘟疫四肆,闭门不出,闲来无事,翻开看看。

  从《但是还有书籍》循着网线找过来,果然一如后作精彩。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