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待商榷的爱情读后感1000字

  《尚待商榷的爱情》是一本由(英)朱利安·巴恩斯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尚待商榷的爱情》精选点评:

  ●三个人的爱情故事,絮絮叨叨的奥利弗,腼腆认真的斯图尔特,夹在两头的吉莉安。他们曾经拥有一个完美的夏天(颇有《祖与占》的感觉)。但在短暂的平衡之后,这段感情迅速失衡,因为女主角必须选择其中的一个人。一本独特的复调小说,三种声音都想对我们解释什么,mais au fond, 爱情是没有真相的。

  ●炫弄才识,对人性和心理幽微之处的明察秋毫,上百个精彩的比喻或警句,语言上的机智,或者如他自己所说,"包含了很多的人生”的幽默而不是俏皮话,以及故事起承转合、行止有度的节奏,多视角叙述的求新意志,空间跨度,神话历史元素的点缀和穿插,诸如此类。巴恩斯真是一个知道小说该如何写,并且能写出来的调配大师。

  ●开始有点看不进去,好像巴恩斯的东西都是这样难入戏,到第五章以后渐入佳境,越来越好看。不愧为语言大师,笔下的几个人物语言风格不一,即使读中文也能隐隐感受到英文原文的风格和节奏。奥利弗的文风更诡异,巴恩斯的语言特点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写的是《爱,以及其他》里三主角年轻时的故事,友邻告知,比love,etc成书早十年。和那本一样,用多声部复调小说的结构,让笔下人物直接开口。2.写《尚待商榷的爱情》时,《时间的噪音》应该就已经在酝酿之中了。书里人物有对肖斯塔科维奇的大段引述,肖斯塔科维奇自传里的那句俄国俗语成了这本书的引言:他撒起谎来就像一个目击证人。3.虽然这本书也是题献给亡妻帕特,但看得出婚姻里的背叛对作者本人的影响,即使是借笔下银行家嘴里说出来,还是能感受到痛彻心肺:对于背叛,伴侣总是第一个起疑,最后一个得知真相。愤怒和痛苦中他也曾无时无刻不想去广场上呼号:为什么这么对我,这不公平。大概写小说是一个英国绅士的呼号方式?

  《尚待商榷的爱情》读后感(一):Love.etc

  爱,以及其他。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命题。我们可以把世界上的所有人分成两类:一类人相信人生的目的、功能、基础和主旋律就是爱情,而其他一切——其他一切——都只不过是“其他”而已;另一类人,相信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其他”,对他们来说,爱情尽管美好,那只不过是青春的一阵疾风,一个稍纵即逝的前奏,接下来就是心烦不已的婴儿啼哭和换不完的尿片,远不如那个什么——就比如说房屋装修吧——来得实在、稳定和可靠。 ——《尚待商榷的爱情》 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文汇出版社先出版了《爱,以及其他》——这本《尚待商榷的爱情》的续章。当时读《爱,以及其他》正好在《伪装成独白的爱情》之后,压实了人文背景的《伪》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爱,以及其他》显得平淡普通。但看完《尚》,结合两本书的内容,倒是饶有趣味。 斯图尔特:一个忠诚的迷失者,一心扑在深爱的人身上,却从未真正去认识眼前的人。所以当对方弃他而去时,他追寻“其他”,却否认爱情。 奥利弗:一个真诚的说谎者,他洞悉他人感情的软肋,填补自己的缺口。他一直努力去征服爱,但当有了爱却没有其他来支撑爱的丰满。 吉莉安:一个自私的无知者,不论选择斯图尔特还是奥利弗,她既非出于爱也非出于被爱,而仅是因为不同时期的自我空隙。她是斯图尔特和奥利弗对爱的认为,却是自己的其他。 朱利安·巴恩斯称不得是伟大或是高明的作者,但他的确很聪明,他不需要用事件或性格或条件就能写人的感情,他把握住感情非理性的本质——任何时候都不会安全,在其中游走的灵魂,与其冥思苦想那颜料下面隐藏了什么真正的画,不如牢记画的可回复性,画好自己的时期但别用力过猛把纸戳破~

  《尚待商榷的爱情》读后感(二):爱的罗生门

  y 谷立立

  如果把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称为英国文学界的伍迪·艾伦,恐怕没有人会反对。与艾伦一样,他把他对语言表达的爱好,提升到了艺术的层面。《脉搏》中,几个女人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把世间大事挨着个儿调侃了一遍。类似的写法并不在少数。比如在《尚待商榷的爱情》里,舞台剧的独白就取代了传统的叙事,成了故事唯一的讲述方式。巴恩斯仿佛高明的戏剧导演,牢牢地把握叙述节奏,不温不火地把一段纠结的三角恋,描绘成一起轻谑的文学事件。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尚待商榷的爱情》称为《尚待商榷的话语》。巴恩斯很清楚“语言之外空无一物”,于是秉承“宁多说,毋沉默”的原则,开始了他的创作。小说开篇,一个男人面对空无一人的舞台喃喃自语,告诉我们他叫斯图尔特。这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是没过多久他又告诉我们,他被同学戏称为“斯都”或“斯都泡特”(前者是“炖汤”,后者是“炖锅”,都是厨房里的日常用语)。这还不算完,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将我们带入正题:他和妻子吉莉安、铁哥们奥利弗(也是他的情敌)坐在一起,不紧不慢地讨论起物主代词“他”“她”和“他们”的不同。

  这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还是后现代主义的饶舌段子?或者,这不过是巴恩斯的招牌动作。交谈中,奥利弗用“重奏”来形容自己的长篇大论。而“重奏”恰恰可以用来概括巴恩斯的小说,包括这本《尚待商榷的爱情》。全书17个章节,大多按照斯图尔特-吉莉安-奥利弗的顺序写来,只在个别处改变次序,插入其他讲述者(房东戴尔太太、吉莉安的母亲怀亚特夫人、朋友瓦尔、戈尔登),从形式到内容呼应着“重奏”的设定,完成了一曲多声部的爱情咏叹调。甚至,就像小说第一章的标题《他的,他的或她的,他们的》所昭示的一样,《尚待商榷的爱情》很快就成了“他的,他的或她的,他们的”口中的爱情。

  那么,爱情是什么?在《10½ 章世界史》中,巴恩斯曾把爱情比作男女之间的政治,“我们编造出故事来掩盖我们不知道或者不能接受的事实;我们保留一些事实真相,围绕这些事实编织新的故事”。他很清楚,人们惯于按照自己的意愿摆弄记忆,留下美的好的,忘记丑的恶的。以斯图尔特与吉莉安的婚礼为例。斯图尔特内向寡言,把每一个细节都牢牢地记在心里:他吻了吉莉安,他和吉莉安分别在结婚的三分钟、八分钟拍过照片,装钻戒的盒子有深紫红色的金丝绒衬垫。相反,外向饶舌的奥利弗坚信“对记忆要娇惯一点儿才好”。因此,他搞不清楚新郎的礼服究竟是中黑灰,还是深黑灰,只知道婚礼当天“白云翻滚,就像大理石般的衬纸”;更诡异的是,他认定那枚戒指“躺在黑紫色衬垫上闪闪发光”,而不是斯图尔特反复念叨的深紫红色。

  看到这里,我们不知道到底谁在撒谎,谁又说了真话,反正这注定是一场真假难辨的罗生门。在巴恩斯精心布置的多重奏里,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常常,一个人跳出来讲述他的看法,紧接着就被另一个人全盘否定,提出全新的推论。这意味着,无论是“什么事都记得”的斯图尔特,还是选择性失忆的奥利弗,都是名副其实的目击者,或者至少他们“撒起谎来就像一个目击者”。那么,什么是“不能接受的事实”?是父爱的缺失,也是家庭的暴力。在回忆童年往事时,斯图尔特说,“我认识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人有‘家庭’的感觉,只是有一个他们喜欢的妈妈、讨厌的爸爸罢了,或者有一个他们喜欢的爸爸、讨厌的妈妈”。

  多年以前,吉莉安的父亲在法国邂逅了她的母亲,两人回到英国组成家庭。42岁那年父亲抛家弃女,与17岁的女学生私奔;奥利弗的母亲早亡,他的父亲动不动拿台球杆殴打儿子。幸好,他们还有爱情。这里,爱情不是一团炽热的篝火,而是一艘治愈的方舟。情人相互抱成一团,借以逃脱原生家庭的滔滔江水。只是,爱情太过私密,方舟太过狭小,载不动许多愁,更没有多余的空间容纳三个人扭结成团的情感。吉莉安是古画修复师,工作给了她另一种角度去看待生活,看待那些被男人们极力掩盖的事实。在她看来,描述生活就像绘制油画。如果对成品不满意,画家大可以覆盖上厚厚的油彩,以掩饰一时的失手。因此,只要去掉表面的颜料,谁都可以发现那些被涂改、被隐藏的痕迹:原以为是骑马人悠闲地穿过森林,结果却是猎手紧张地围捕野猪;明明是贵妇的肖像,偏偏有婴儿在吃奶。

  但吉莉安也明白,她认定的确定性并非永久不变,因为“颜料底下没有‘真正’的画,坐等着你去揭示”。同样,人生之下也没有真相,“我们可能在刮啊、磨啊、拍啊、擦啊,直到某一刻我们宣布真相已经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显然,婚姻登记处比博物馆更需要修复师,毕竟有太多痴男怨女正在等着被救赎。只是,如果“宣布”真相的人早就把谎言伪装成真相,那么修复师所能还原的真相,就只能是伪装成真相的谎言。而真相呢,永远“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既不肯轻易显露真容,更不负责为谁解开心结。

  巴恩斯曾说,“每一场爱情,无论是快乐还是不快乐,一旦你完全沉溺其中,它就会变成一场真正的灾难。”显然,身处漩涡中心的吉莉安,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步上父亲的后尘。但当斯图尔特与奥利弗在不同的场合向她表露心迹,她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夹在两片饼干中的馅料,是这段诡异情感中最受伤的人。这样的爱情就像某个悖论:越是纠结,越是伤得更深,越是“尚待商榷”,越是没有定论,到头来不过是“腻腻歪歪的老一套,拖拖拉拉地没结局”。小说最后,所有人如愿地迎来了另一场婚礼。当朋友们用“美轮美奂”“光芒四射”一类的大词来形容新娘吉莉安,当新郎奥利弗要求把誓词改成“我要把我所有世间的一切都租给你”,并请附上“一张收据”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巴恩斯的反讽。他轻轻一笑,转身离开,留下一地乱飞的鸡毛。而此情此景,应该怎样描述才好:是市场规则的必然,还是爱情政治的结果?或者,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一艘注定要沉入水底的诺亚方舟。

  《尚待商榷的爱情》读后感(三):情感脱口秀

  这是一场爱情脱口秀,三个主角轮番讨论爱情。作为读者,仿佛置身现场参与嘉宾访谈,某个时刻,斯图尔特,吉莉安,奥利弗暂时离开拍摄地点,坐到有纯色背景和节目logo的访问台前,滔滔不绝。偶尔有其他人物串场,提供一些有别于三方的补充描述。

  没有全知全能的作者,也没有跟拍摄影机第一视角的片段,一切信息都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讲述,想来会是挺细碎的故事,但巴恩斯却有这样的本事,他巧妙的剪辑,让你不会一头雾水想弃剧,也不觉得烦躁想快进,最后拼凑出完整的剧情来。

  当然,这剧情必不大可靠,毕竟,三个主角的记忆略不一致,更何况,你没办法分辨有没有人说了假话,正如扉页上印的那句俄罗斯谚语“他撒起谎来就像一个目击者”。

  如果硬要按照真人秀分类,这大概算是“家庭伦理“吧,毕竟,是传统的三人爱情纠葛。

  斯图尔特

  斯图尔特:我什么事都记得

  斯图尔特记得所有的事情,从圣爱德华中学每个人的名字,到每张结婚照按下快门的时间,从那个夏天里每一场三人对话,到奥利佛关于爱情的长篇大论,”爱情与金钱相似,都遵循市场力量的统治,它们想到哪里,就去哪儿里,爱情的价值也会像货币一样涨涨跌跌“。

  斯图尔特务实,严谨,以至于当他怀疑妻子和最好的朋友有外遇时,还能一件一件去查证核实,55号的房东老妇人,最好的朋友奥利弗,自己的妻子吉莉安一一核实以验证自己的猜想。

  斯图尔特爱着吉莉安,却失去了去她,于是只好求诸于其他,得到了其他。但是,他什么都记得,伤口并没有愈合,于是,从美国飞回英国又追去了他们所在的法国乡村,直到,看到他们大吵一架,过的并不幸福。才暂时放下,对他来说,“爱情是一个幻觉。这个幻觉的存在,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同意把某种价值加在它的身上。”

  奥利弗

  奥利弗,我记得所有重要的事情

  奥利弗是个外向,聪明,讨人喜欢的小伙儿,他上了大学,会欣赏音乐,读了很多书,追过很多姑娘,最后却爱上了好朋友的妻子。

  他觉得脑容量有限,于是不会去记得那些无聊的事情,但他会观察吉莉安工作时无意识用梳子整理头发的动作,记在心里,用一样的方式替她整理头发。

  他懒得费力气找一份薪水高的工作,每天浑浑噩噩,却发了疯的去寻思蛛丝马迹的线索以判断斯图尔特和吉莉安返回伦敦的航班,去接机。

  奥利弗大概是为爱而生,于是他得到了吉莉安,得到了他想要的爱情。只是不晓得这种涨涨跌跌的感情会不会逐渐褪去。

  吉莉安

  吉莉安,我记得的事情都是我自己的事情

  吉莉安是有自己的秘密的,她甚至没有告诉斯图尔特和奥利佛,就是她在遇到斯图尔特的那个夜晚之前,曾经和另外一个已婚男人的故事。

  吉莉安关心自己,所以她爱上为迎接自己到来而写出精准时间表的斯图尔特,“8:20 点上蜡烛”,她被老斯图尔特感动了。她也爱上那个陪她吃饭讲相谈甚欢的有趣的奥利弗。“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吉莉安注意细节,有时候有冷静的让人可怕,她了解深爱她的两个男人的性格,她是利索小姐,不动声色的处理掉奥利弗送来的鲜花;当发现了追到法国的斯图尔特,她巧妙的安排让奥利佛在不知不觉中配合自己演了一场大戏,以摆脱斯图尔特的观察。

  吉莉安才是三人故事的核心。

  爱,以及其它

  故事在法国的夏天戛然而止,我有点好奇,之后他们怎么了,斯图尔特又再婚吗?吉莉安和奥利弗又会不会假戏真做,分开了?据说,作者有另外一本书,叫《爱,以及其它》,是10年后的故事,有点期待。

  如果你问我的看法,当爱情被拿来商榷的时候,就已经不存在了。

我的公众号排版会好一点,每周争取写一本书评

  《尚待商榷的爱情》读后感(四):他撒起谎来就像一个目击者

  目前为止总共读了8本巴恩斯的小说,最偏爱的还是他的代表作《终结的感觉》,以及这本《尚待商榷的爱情》。

  作为后现代主义大师的巴恩斯,用了一种绝妙的叙事形式——复调小说,来思考爱情的本质。他抛弃了节奏均匀的传统叙事模式,而是用三种声音轮流向我们叙述,这种形式本身就带着一种辩证思维,正好体现了爱情以及我们经历的这个世界的多元、暧昧和边界模糊的状态。

  这三个声音,也恰好代表了人在生存困境中的三种危机。

电影《爱情诸如此类》

奥利弗:自我危机。是否应该追求自己的爱?

  虽然小说有三个主人公,但我认为其中承担了最多矛盾,最多道德争议的奥利弗是不折不扣的主角。这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话痨,懂的东西不少,有时冷嘲热讽惹人生厌,温柔有趣的时候也十分可爱,是小说中最鲜活的人物。书中不少尖锐的金句都是出自他口。

  奥利弗爱上了朋友的妻子。他说自己不甘愿做一个“孤独的牧羊人”,生活在痛苦之中,放弃自己的爱情。

如果你愿意走开,甘愿做一个牧羊人,那只能说,你从来没有爱过她。

  作为一个自由派,他还提出了自己的爱情经济学理论:

爱情是以市场力量的法则运行的。爱情与金钱相似,都遵循市场力量的统治。它们想到哪里,就去哪里。爱情的价值也会像货币一样涨涨跌跌。

  实际上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关于自由的问题。

  人的自由意志,在面对传统的社会规则时,往往会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爱情中时,会显得尤为激烈和复杂。普遍意义上的自由,正如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所写的:“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从道德上讲,奥利弗背叛了友谊,背弃了道德的约束,打破了一段原本稳定的关系,在这里,他的自由明显伤害了他人。因此必定会受到责备。

  然而,奥利弗也代表了一个在生存中挑战既存道德的人物。正是由于自身的性格,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甘愿被困在“世界的规则”中的人,他有过痛苦和挣扎,但他现在要找寻自己的自由。

人类情感不是按照某一本优雅高贵行为的规则书制定出来的,人类情感遵循的正是市场的狂风暴雨,市场飓风的伟大力量。

  在这本书里,爱情代表了奥利弗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愿望,他认为自己若是失去了这一次机会,便不再是自己。奥利弗的自由是,他希望自己的生命和决定是取决于他自己,而非受到任何外在力量的约束。如果有更好的机会在眼前,为什么不争取自己的爱?正因为是自由市场,他也觉得,自己是这场竞争中更好的选择,而失败的人也必须要承受“竞争自由”带来的残酷,因为爱情是没有什么道德的。

爱情是以市场法则运行的。如果有人要受伤,那也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他深吸一口气,准备直面自己的爱,以及那即将到来的混乱不堪的生活。

斯图尔特:爱情危机。爱,还是其他?

  《爱,以及其他》是十年后巴恩斯为《尚待商榷的爱情》写的续作,也是本书第十一章的标题。书中说,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类,一类认为爱即一切,除此之外的人生仅仅只是“其他”;另一类认为人生精彩之处恰恰在于“其他”。

  斯图尔特是第一类人,离婚后,他努力去寻找“其他”(金钱、事业、成功等等)。主动思考和讨论爱情的角色又变成了斯图尔特,他想通过弱化爱情的价值来安慰自己:

爱情是一个幻觉。这个幻觉的存在,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同意把某种价值加在它的身上。爱情只不过是这样一个制度:它让人在完事之后叫你一声“亲爱的”。

  妻子出轨的影响让斯图尔特对爱情产生了动摇。后来他如此“贬损”爱情,却透着一种无能为力。即便之后得到了所有的“其他”,他在心底依旧对爱情耿耿于怀,无法真正放下吉莉安。这是作为一个深情之人的悲剧。

  讽刺的是,最懂市场、股票、利息的银行家斯图尔特,却在爱情中失败了,败给了用市场理论解释爱情的奥利弗。有意思的是,故事最后,奥利弗拥有了爱情,却缺少“其他”;斯图尔特则拥有“其他”,唯独少了“爱情”,两个人似乎都拥有了命题里的一部分,却都不够完整。

吉莉安:道德危机。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吗?

  三个角色中,吉莉安是夹在两头的当事人,却也是最冷静中立的人。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是一个很普通的情形,却也是一个很独特的情形。她不过是先爱上了一个人,后来又爱上了另一个人。独特之处在于,她恰好先和第一个人先结了婚,又恰好在此期间无法控制地爱上了丈夫的好朋友。吉莉安受到的压力是选择,一方面是责任和道德,一方面是自己内心真实的变化。

这两个人,他们都想要同一样东西,就是要与我在一起。我想要两样东西。更确切地说,在不同时期我想要不同的东西。

  吉莉安是一个古画修复师,她的工作是清洗油画,将画修复到原先的程度。但在修复当中,必定会修复过头,或修复不足,无法正确知道如何做到正好,停止修复的决定将是一个艺术性的决定,我们认定的确定性只是暂时的。

颜料底下没有什么“真正”的画,在坐等着你去揭示。

  不知道巴恩斯是不是故意在这里埋下了爱情本质的隐喻。爱情没有真相,这一切的探究背后也不存在我们要寻找的东西。婚姻和爱情一样,都是不稳定的。

人生就是这样。我们可能在刮啊、磨啊、拍啊、擦啊,直到某一刻我们宣布真相已经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但是情况并非如此!

  我喜欢这本小说中角色意见的“充分表达”,三人的叙述好像是一场辩论,一次没有主持人的座谈会,三个来找你谈心的好朋友。

  在这里,作者是不在场的。读者需要自己判断相信谁,支持谁,也许读完之后,我们还是会对爱情困惑。但我觉得有一件事变得更加确定了,那就是在爱情中,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我们探究真相,寻求解释,可答案往往并不存在。它就是这么发生了。看到这一层,也许可以在今后更坦然地接受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吧。

烟灰缸里两支香烟咖啡馆里坐着我和我的爱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一切就不再是从前现在烟灰缸里有三支香烟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