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由[法] 古斯塔夫·勒庞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3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精选点评:
●清晰记得还是三年前大一寒假从图书馆借回家阅读的,很庆幸大学伊始拜读了这本书,很多时候没有随大流,辨清了乌合之众(PS:还和另外一本书超期欠了
●探究群体心理学的一本书,核心观点就是,人一旦处在群体之中,其智慧和理智就会受到群体影响的影响从而做出一些不符合自己原本想法的事情。有些观点觉得说的很有道理,有些观点却并不怎么赞同,总的来说,我觉得其中有些观点挺颠覆我认知的。
●当我发现它是100年前的书,简直惊呆了。人类在退步。
●剖析大众又无可奈何,不过要是做一个好领导 这个也必读
●中图网买到了2001年的版本,错别字多到发指?应该不是盗版书吧。内容还是可以的,大概适合快餐式地稍微深入理解一下社会心理学
●首先,这个版本翻译是存在一点问题的; 如果你想要在阅读的时候找到那种明确的逻辑感,或者你想要书里边作者对自己提出的问题都有比较全面的阐述和解答,又或者你希望作者对问题的介绍说明和论述都比较全面,那么这本书真的不适合,这确实就是一本热门畅销书的水平; 如果你想要对社会心理学适当涉猎,对群体心理有所了解,或者想要寻找社会心理学研究课题,那这本书你还是可以选的。
●颇有启迪,对群体有了些不同的角度
●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只了解个皮毛,专业知识也不具备,只是更加确认了这些年来基本形成了自己是颗韭菜的观念。对全书的理解多亏了哥伦比亚大学莫顿的代序,帮着了解了全书的观点。书中的很多观念现在理解起来还比较容易,但在100多年前提出着实不易,这肯定和法国的背景与民族性格有关。 这本书的书名起的特别好,有点像一位经济学家评价通论,大意是,如果这是一名盐湖城的经济学家写的一本换个名字的书,肯定不会有这样的影响力。
●个人到群体的变化总是叫人难以理解、难以置信,此书的解释,或能稍解你的困惑。
●从多种角度的论述分析,充分的解答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缘由。越是处于时代发展的重要阶段越能切身感受到领袖的魅力以及群体力量的可怕。一本书直白的表达方式,较为开放的塑造出了群体的思维模式,提供准确驾驭引导群体力量的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前瞻性,预言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此外,一本社会学的书,能够在年轻的时候汲取二三灵感,对生活的理解怀揣大义。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一):描述群体的行为背后的心理or原因
放在革命时期,这本书也许还可以指导你如何闹革命呢。书中提出了“群体”这一概念,分析了群体的特征并研究了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放到现在,也许它可以告诉你怎样去影响一群人的行为。书中有些观点很激进,有些看不懂,但对于我这样一个业余爱好者而言,本书和《怪诞行为学》、《南京大学MOOC心理学与生活》可以让我对心理学有那么一丁点的了解吧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二):为什么所有人都在焦虑?
“早上去上班的路上刷刷微博看看有什么八卦啊;再看看朋友圈,晒包、晒口号、晒娃的很多啊;中午午休的时候看看公号推送,房价是不是下跌了;下班回家的路上再逛逛豆瓣,其他的也就是养个青蛙什么了。”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 而大家关心这些事情,是刚需吗?不一定,很多都是群体心理惹的祸。
我最近在看一本书,《乌合之众》这是一本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原著是法国的。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国内现在有很多译文,出版社也各不相同,我选择的是新世界出版社的书。没有什么特殊的选择倾向,只是正好看到就正好选择继续看下去了。如果你感兴趣,我也建议你随性选择。
这本书让我对现在的社会环境有了新的体会。比如,“观念、感情、情绪和信念,对于群众来说,都具有病菌一样强大的传染力。”这个社会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每一个看到焦虑的人都被传染了,继而影响周围的人。《乌合之众》在领袖篇章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在聚集成群的人中间,所有的情绪会迅速传染,而这正是恐慌往往会一瞬间爆发的原因”。
房价越来越高,物价也越来越高,赚的钱却没有越来越多。周边到处都是一夜成名的,一夜赚了几百万、一夜成了网红。而看见这些,自己也开始不断质疑自己,我就这点能耐了?我能做的更好吧!
可是大部分人都停留在想,没有实际行动。也有人说我行动了,可是没有效果啊。是没有效果还是你放弃了?学会认字了就是学识渊博了?学会画画了就是画家了?所有的财富都是积累起来的,不是靠看看别人怎么生活,看看最新动态就可以拥有的。
我曾经一直在不断的思考中“行动”,想着自己应该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升级,完美的在脑海里完成了一个白日做梦的流程,但却没有一丝行动。因为现实很残酷,有很多阻碍;而我不想打破现在安稳的生活,我也害怕失败,没有人喜欢失败的。
大部分焦虑都是因为发现事物的“远见”,却对现状秉持漠然。
我想,如果你也正处于焦虑、烦闷,急需一个出口的时候,去看看《乌合之众》这本书吧。至少它能带你认识这个世界,了解生活常态的缘由。让你的内心多一分了然,对未来的生活也多一份坚定。
祝好运。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三):一贯认知的事情被推翻——儿童从不说真话
应当指出,最感性的妇女和儿童最常误认,这向我们说明了这种证人的司法价值。尤其是孩子,他们的证词绝对不能当真。法官老说孩子不会撒谎。假如他们有一丁点儿心理学素养,就会知道恰恰相反,儿童从不说真话。这种谎言的确是无辜的,但谎言就是谎言。用儿童的证言决定被告的命运,还不如按照惯例抛硬币。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这个结论的得出是在作者在论证观点——不管是饱学之士还是无知之士,只要他们成为群体成员,也不管群体有多大规模,或者只是几个人群集在一起,眼睛都无法观察了——时举的一个例子指出的。这里所说的观察应该是指肉眼可见的对外观的观察,而并非深入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作者认为证明透彻上面的观点,必须研究大量史实,所以他随机挑选了几个。据我个人理解,这里的随机并不随意,首先是《海流》一书中偶然提过的一件事:护卫舰在风暴中与母舰走散,游弋寻找自己的巡洋舰。当时瞭望员发出信号表示遇到遇难船只。舰内全员往那个方向看过去是都认为看到了趴满人的木筏,但其实他们走到可以观察的距离是发现那只不过是几根长满叶子的树枝,这种集体致幻现象,是由一个人暗示,通过传染,暗示所有人都接受。这个例子如果说是因为在危险的环境,人们内心都恐惧,以及人本性的善良使然促使船上所有人都看到了需要救险的遇难人员,那么下一个例子完全可以证实并不是这样的。下个例子作者引用了达维先生的一个奇妙的案例。达维先生召集了一群顶级评论家,当着他们的面展示了所有常规灵异现象,但是所有的评论家都认为所见现象都是超自然手段所为,并且他们都有书面证言。最后达维先生解释自己不过是变了些小戏法,如此粗糙的魔术手法,竟然可以让目击者异口同声,绘声绘色地描述完全错误的事实,“不是魔术本身有多么神奇,而是外行证人的证言的极端无证明力,所以很显然,”如此,即使都是饱学之士,也会在其专业领域之外完全变成群体。之后的例子在前面两个例子没有相关到的方面都可以证实其是正确的。
群体的无知性在这里只是短暂的,表面的,是由于人类处于群体时特定的心理——由一个发起者暗示,传递信息给群体里的每个成员都可以接受,但只限于表面上,外观上的瞬时接受,如若等他们整理清楚思绪,梳理明白脉络,他们就会反应过来,而且并非每一种环境都对群体的无知性是“友好的”,比如在特定情况下,群体的心理有趋同性,而在别的特定条件下,可能会有短暂的不趋同性或者说反叛心理。对于文章开头指出的儿童最不可信,其实是因为儿童的心智并不成熟,容易被别人带跑偏,加之更加容易相信别人,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其实儿童是要选择不相信的。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四):集体心理背后的无知无畏
《乌合之众》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最为著名的作品,被誉为大众心理学的开山之作。
本文以新世界出版社在2015年出版的高山翻译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第一版为媒介,探讨书中所提到的群体“道德水平十分低劣”“轻信、传染、易变”的性质及影响群体意见与信念的间接因素中的“教育”部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群体指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聚集成群的人自觉的个性消失,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形成了一种暂时的集体心理。
群体是个无名氏,当个体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时,责任感的约束作用难以发挥。没有了责任感的约束,加之人数上的优势,群体中的人容易做出道德水平十分低劣的事情。网络暴力的存在是群体“道德水平十分低劣”的反映。网民是一个“无名无姓”的群体,网络的匿名性使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对他人进行造谣、谩骂、非法曝光等。在现实生活中,孤立的个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促使他们在采取行动时多加思考。当他们成为一个群体时,为了获得认同,个体往往抛却是非去迎合群体的看法,因此,群体累加的不是个人的智慧而是普遍的平庸,群体中的个体道德水平远远不如孤立的个体。
群体是轻信、互相传染而又易变的。这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网民的反应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以“罗一笑”事件为例:网民轻信,在罗尔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发出后,不经核实便转发,通过微信赞赏等方式为不幸罹患白血病的罗一笑捐款;他们互相传染,在群体的传染性的推波助澜下,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几天之内,捐款金额高达260万元;他们易变,当有人指出罗尔的家境并不窘迫且慈善募捐背后是P2P公司小铜人主导的营销事件时,纷纷转换立场声讨罗尔。新闻事件发生后,网民在报道倾向的引导下,往往不会做出理性的思考,他们争先恐后地对事件进行评论。一旦事件出现转机,网民又马上转变立场,依然不对事件本身进行逻辑上的考证。
勒庞在提到影响群体意见与信念的间接因素时,直指教育是使民族走向衰落的刽子手。他认为教育无法使人更道德,如果受到了不良引导,教育之弊远远大于利。法国已经用义务教育取代了学费制教育,“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人口的犯罪率也在迅速地猛增,过去每10万居民中有227人犯罪,如今却上升到552人,增长了133%。未成年人犯罪率的增长率上升得最快。”勒庞认为,群体思想是提高还是堕落,教育确实能够起到部分作用。但正确的教育之路是“用实业教育代替可恶的课本和可悲的考试”。
我认为勒庞在阐述教育的作用时,以法国普及教育后的半个世纪里的犯罪率为例子是不合理的。影响犯罪率的因素有很多,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犯罪人自身条件等,将犯罪率的上升归因于教育的普及并抹杀教育的作用,是片面且偏激的。此外,勒庞在对教育的阐述中充满意识形态,“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年轻人重返田间劳作、重回工厂上班,重新开始他们今天不惜任何代价避免的殖民地事业。”
勒庞通过对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群体的观察,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但他的观点并非采用严谨的论证和有逻辑的推理得出的,而是通过选取历史上的奇闻轶事作为论据草草得出结论,经不起推敲。
诚如弗洛伊德所说,“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彩地描述了集体心态。”书中的许多观点对今日的群体心理研究仍发挥着作用,纵使论证粗糙,也无法抹杀它在群体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五):《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庞
目的:了解更多关于大众心理学 书名:《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本书语言语意不是很流通顺畅,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来作者书写的问题。 没看本书之前,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用“乌合之众”这词而不是用“群体心理”,看完以后,懂了,在本书作者的的观点里,群体心理主要是不好的,所以称群体为乌!合!之众。
不管是三百多页,还是五六百页,或是一片多页,看完一本书,感觉能留下的观点不过一两个,归总起来,可能也就两三句话而已,其他的内容也好语句也罢,都像过眼云烟,过了就没了,这是正常现象吗?
以下是本书主要摘录: > 只有在既不显著易懂又负担最小的办法,才最易于被人们容忍。因此,间接税无论有多高,它总会被群众所接受,因为每天为日常生活消费支付一小部分,并不会干扰到群体的生活习惯,它可以在未被察觉的情况下进行。 →→要让人更好接受有损其利益的事情:换个名目,采用间接的方式 →→有利于其的事情:直接!强调!夸张! >> 在集体思维中,个人的智力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特征的多样化陷入了同性质的特征之中,无意识的性格特点占据了制高点。 >> 群体都是匿名的,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那些总是控制个人的责任感会消失殆尽。 →→因此一些被压抑的丑恶人性,在匿名的群体里,就找到了机会发泄,群体的恶性,残忍程度可能会被放大很多倍。 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从众心理 >孤立的个人拥有掌控自身反射作用的能力,而一个群体则缺少这种能力。 →→不再压抑丑恶的人性 >> 孤立的个人拥有掌控自身反射作用的能力,而一个群体则缺少这种能力。 >>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所以它只能被过度的情感所打动。一个演说家想要靠话语打动一个群体,必须大量运用狂暴的主张。要夸大、肯定、不断重复,绝不用说理的方法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做公共讲演的演说家众所周知的论说方法。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所以它只能被过度的情感所打动。一个演说家想要靠话语打动一个群体,必须大量运用狂暴的主张。要夸大、肯定、不断重复,绝不用说理的方法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做公共讲演的演说家众所周知的论说方法。♥♥♥♥ >> 流行性感冒只在巴黎一地就导致了5000人死亡,但是这并未给群众的想象力带来任何影响。原因在于这种真实的大规模死亡并未以任何可见的形象表现出来,而是通过每周更新的统计信息知道的。倘若一起事故造成了500人而并非5000人死亡,但是这一事故引发的死亡人数在同一天提供给公众,那它就会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事件, →→事情呈现的方式,用词的不同,表达方式的不同,传达的效果,引起听者的感受,可以有非常大的差别。因此在交流中,可以多思考要达到表达的目的应该采用怎么样的表达方式。 >> 群众在没有获得新闻报道的情况下,以为一艘穿越大西洋的汽轮可能在大西洋沉没了,这一事件足足影响了群体想象力一周的时间。然而,据官方的统计数字显示,仅在1894年这一年当中,就有850艘轮船和203艘蒸汽机船在大西洋失事。就从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来看,它们要比那次大西洋海船的沉没带来的损失大得多,但是,无论何时,群体也没有关心过这些连续的事故。 >> 刺激群体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产生并且被人们注意的方式。 群体经常放纵自己低劣的本能。 →→因为群体具有匿名性,个体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大大降低,个体的自制力会大大下降,个体平时因为理性抑制的那些丑恶的人性,在这时得到了展露的机会,因此就会暴露无遗,而且很可能会被放大很多倍,放纵,放肆。 >聪明的托克维尔很早之前就说过,执政的政府和帝国的工作内容就是用全新的词语把过去绝大多数的制度重新包装一番——也就是说,用新名称替换能够让群众想起不和谐形象的名称,因为其他词语的新颖程度能够防止这种联想。“地租”变成了“土地税”, “盐赋”变成了“盐税”, “徭役”变成了间接摊派,商号和行会的税款变成了执照费,如此等等。 →→很多执政的政府和帝国的工作内容就是用全新的词语把过去绝大多数的制度重新包装一番。比如保护费变成了消费税,把各种各样的收费变成了税收的名目从而变为合法的,现在的人民,不管是出生成长读书生病衰老死亡,还是日常生活里的吃喝住行玩,样样都要交各种明面上或隐藏着的税收。 →→同样的意思,换一种表达,换一种词语,可能就能取得更好的沟通甚至是说服他人的效果!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群众的方法 >倘若因为某种突发的事件,领袖离开了舞台,群体就会在没有任何凝聚力或是抵抗力的情况下,回到集体的原始状态。在上一次巴黎公共马车雇员的罢工中,两个领袖直接就被逮捕了,这一结果足以让罢工立刻结束。在群体的灵魂当中永远占据显著位置的并不是自由的需要,而是绝对的服从。 →→擒贼先擒王,控制了领袖就控制了一个群体,打败了领袖一个群体就轰然溃散。 >> 领袖的动员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 >> 作出纯粹简洁的断言,不去考虑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一种观念走进群众头脑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简单而简短的语句,有利于大众理解和传播开去,因此传播的效果会更好,并不一定要符合科学和逻辑,经不起推敲也无妨,并不会影响它的传播和普及到大众中去。 历史与模仿的双重作用,从长远来看,能够让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的所有人都非常相似,甚至那些看上去注定要逃离这种双重影响的个人,例如哲学家、博学之士和文人,他们的思想和风格也散发着一种十分类似的气息,使他们所身处的时代立即就能被辨认出来。 →→每个人身上,不管是普通公民,还是杰出科学家文学家,还是伟大领袖等等,都带有他生活那个年代的气息特征,每个人都逃脱不了所生活的时代的限制性。 >名望的起源与若干因素有关,在这其中成功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每一位成功人士,每个被承认的观念,仅仅因为成功这一事实,就不会再受到人们的质疑。成功是登上名望的主要台阶,它的证据就是成功一旦消失,名望基本上总是会随着它一起消失。 →→首先分让自己做出一些成功的事情,自己的话语才会变得有说服力,没成功之前,说得再多再有道理,在他人看来,都会不屑一顾。因此,多做少说,等到做成功之时,自然是影响力和说服力凸现的时候。 领袖极少能够走在大众意见的前面,他所做的一切总是为了顺应大众的意见,因此会助长这些意见当中的所有错误。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从野蛮状态过渡到文明状态,然后,当这个理想失去自身的优势时,就会开始衰落和灭亡,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循环过程。
以下是本书原始笔记: ◆ 导言:群体的时代 >> 只有在既不显著易懂又负担最小的办法,才最易于被人们容忍。因此,间接税无论有多高,它总会被群众所接受,因为每天为日常生活消费支付一小部分,并不会干扰到群体的生活习惯,它可以在未被察觉的情况下进行。 →→要让人更好接受有损其利益的事情:换个名目,采用间接的方式 →→有利于其的事情:直接!强调!夸张! >> 用工资或其他一切收入的比例税制代替这种办法,采用一次性付款的方式,从理论上来看,这种新型征收方案所要承受的负担只是其他的征收方案的十分之一,但它仍会引起群众的一致抗议。造成这一结果的事实是,一笔数目很多因而显得金额巨大从而刺激了人们幻想的钱,已经被不易察觉的微额税金替代了 ◆ 第一卷 群体心理 >> 从智慧的层面上看,群体总是要比被孤立的个人的水平低, >> 过从感受,以及被这些感受驱使的行动来看,群体的表现要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者更糟糕, >> 群体总是被无意识的因素所控制——大脑活动的消失和脊髓活动的得势——智力水平的降低和感情的完全变化——经过变化的感情,既可以对组成群体的个人感情更好,也可以更糟糕——群体既可以表现得勇敢、大无畏,亦可以犯罪。 →→群体,容易放大化,极端化,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方面。 >> 那个群体里面的所有人的情感和想法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他们那些有意识的个性消失了,一个集体的思维形成了。 →→群体,会让削弱个性,甚至是消失。 >> 自觉的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想法向一个不同的方向的转变,是将要变成有组织性的群体的人表现出的首要特征, >> 即无意识的现象不仅在有机的生活中,而且在智慧的行为下,起到了压倒性的作用。有意识的思想生活的重要性同无意识的生活相比较会显得不那么重要。 >> 在集体思维中,个人的智力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特征的多样化陷入了同性质的特征之中,无意识的性格特点占据了制高点。 >> 群体都是匿名的,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那些总是控制个人的责任感会消失殆尽。 →→因此一些被压抑的丑恶人性,在匿名的群体里,就找到了机会发泄,群体的恶性,残忍程度可能会被放大很多倍。 >> 第二个原因是传染的现象 >> 第三个原因, >> 是易于接受暗示的表现,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互相产生作用的传染的结果。 >> 有意识的个性的消失,无意识的个性的得势,思想和感情通过暗示和相互传染的作用而指向相同的方向,在一瞬间将被暗示的想法转变成行动的倾向,这些就是构成群体的个人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而是成了停止用自己的意愿作为指导的机器人。 >> 一个群体里的一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当中的一颗,可以被大风吹到任何地方。 ◆ 第二章 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 >> 1.群体的冲动、易变和暴躁 >> 这些特点几乎全部由无意识的动机引导 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从众心理 >孤立的个人拥有掌控自身反射作用的能力,而一个群体则缺少这种能力。 →→不再压抑丑恶的人性 >> 孤立的个人拥有掌控自身反射作用的能力,而一个群体则缺少这种能力。 >> 2.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 >> 群体会永久地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随时准备服从于所有的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毫不感兴趣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们被剥夺了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于别人之外再无其他的可能。 >> 将眼前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曲解,用与毫不相干的事物代替事实,当一个群体里出现这种情况,不一定需要人数众多。只要少数的个人聚集在一起就能组成一个群体,即使他们都是非常有学识的人,在他们的特长之外一样会呈现出群体的特征。在每个人独立存在的时候才有的观察的能力和批判精神很快就会消失。 >> 他们的集体观察是极其荒谬的,它在大多时候所表达的是在传染过程中暗示他人的个人幻觉。事实证明,必须理智地认为群体的证言极端荒谬,它甚至会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 3.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 >> 无论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感情是好还是坏,它们都会呈现出简单而夸张的特点。 →→看到有个网友评论写得不错,转发一下:用情感而不是用逻辑,逻辑只存在于自己脑中。世界上没有两段一模一样的逻辑,但却可以有无数相通的情感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所以它只能被过度的情感所打动。一个演说家想要靠话语打动一个群体,必须大量运用狂暴的主张。要夸大、肯定、不断重复,绝不用说理的方法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做公共讲演的演说家众所周知的论说方法。♥♥♥♥♥ >>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所以它只能被过度的情感所打动。一个演说家想要靠话语打动一个群体,必须大量运用狂暴的主张。要夸大、肯定、不断重复,绝不用说理的方法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做公共讲演的演说家众所周知的论说方法。 >> 4.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 >> 群体随时会反抗懦弱的人,卑微地跪拜在强权面前。 >> 5.群体的道德 >> 群体经常放纵自己低劣的本能, ◆ 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 >> 公众的想象力是政客的权力基础——能够用事实激发群体想象力的方式。 >> 2.群体的理性 >> 群体推理的特点,就是把彼此不同、表面相似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并且迅速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 >> 3.群体的想象力 >> 就像推理能力匮乏的人一样,群体形象化的想象力非常强大、活跃,而且非常敏感,由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场事故在他们的脑海里引发的形象都十分逼真。 >> 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的伟大的政治家,包括最专制的暴君,都认为群体的想象力是他们权力的基础,他们从未尝试通过同它抗争来进行统治。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所以它只能被过度的情感所打动。一个演说家想要靠话语打动一个群体,必须大量运用狂暴的主张。要夸大、肯定、不断重复,绝不用说理的方法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做公共讲演的演说家众所周知的论说方法。♥♥♥♥ >> 流行性感冒只在巴黎一地就导致了5000人死亡,但是这并未给群众的想象力带来任何影响。原因在于这种真实的大规模死亡并未以任何可见的形象表现出来,而是通过每周更新的统计信息知道的。倘若一起事故造成了500人而并非5000人死亡,但是这一事故引发的死亡人数在同一天提供给公众,那它就会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事件, →→事情呈现的方式,用词的不同,表达方式的不同,传达的效果,引起听者的感受,可以有非常大的差别。因此在交流中,可以多思考要达到表达的目的应该采用怎么样的表达方式。 >> 群众在没有获得新闻报道的情况下,以为一艘穿越大西洋的汽轮可能在大西洋沉没了,这一事件足足影响了群体想象力一周的时间。然而,据官方的统计数字显示,仅在1894年这一年当中,就有850艘轮船和203艘蒸汽机船在大西洋失事。就从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来看,它们要比那次大西洋海船的沉没带来的损失大得多,但是,无论何时,群体也没有关心过这些连续的事故。 >> 刺激群体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产生并且被人们注意的方式。 ◆ 第四章 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 群体不具备论证的能力,他们要么会完全接受观念,要么彻底拒绝; >> 对它产生影响的暗示入侵了他们整个理解区域,并且立刻表现出将它们转变成行动的倾向。我们还证明,对群体施加适当的影响,它就会随时为自己信奉的理想主义赴汤蹈火。我们还看到,它们只能产生强烈而极端的情绪,同情心很快就会变成崇拜,憎恶一旦在心中生成,也会立刻转变成仇恨。 >> 群体的信念拥有盲目的服从、猛烈的偏执以及对大肆宣传的需要等这些宗教情感所固有的特点 >> 群体在需要任何事物之前,首先需要一个上帝 ◆ 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和信念 >> 在这些间接因素中间有一些在所有的群体观念和想法中都能找到的普遍特点。它们就是种族、传统、时代、制度和教育。 >> 它们既是历史的儿女,也是未来的母亲,但是,它们始终都是时间的奴隶。 >> 获得一些无法进行实际运用的知识,是驱使人们进行反叛的不可多得的妙计。 ◆ 第二章 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 >> 如果我们研究过任何一种特定的语言,就会发现,它所包含的词语在时代的进程当中改变得极其缓慢,而由这些词语产生的形象,或是同它们息息相关的含义会不停地发生改变。因此,我在另一本书中得出结论,想要非常精确地翻译一种语言,尤其是一种已经失传的语言,是完全不可能的。 >> 词语的含义随着时代的更迭而发生深刻变化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对于这些词语的理解,只能达到在过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的理解程度 >聪明的托克维尔很早之前就说过,执政的政府和帝国的工作内容就是用全新的词语把过去绝大多数的制度重新包装一番——也就是说,用新名称替换能够让群众想起不和谐形象的名称,因为其他词语的新颖程度能够防止这种联想。“地租”变成了“土地税”, “盐赋”变成了“盐税”, “徭役”变成了间接摊派,商号和行会的税款变成了执照费,如此等等。 →→很多执政的政府和帝国的工作内容就是用全新的词语把过去绝大多数的制度重新包装一番。比如保护费变成了消费税,把各种各样的收费变成了税收的名目从而变为合法的,现在的人民,不管是出生成长读书生病衰老死亡,还是日常生活里的吃喝住行玩,样样都要交各种明面上或隐藏着的税收。 →→同样的意思,换一种表达,换一种词语,可能就能取得更好的沟通甚至是说服他人的效果! >可见,政治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对那些流行用语,或是至少对那些不再被人关注、民众已经无法忍耐其旧称呼的事物提高警惕。名称的力量非常强大,如果选择合理,它们就能改变最丑陋的事情,并且为群众所接受 >> 可见,政治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对那些流行用语,或是至少对那些不再被人关注、民众已经无法忍耐其旧称呼的事物提高警惕。名称的力量非常强大,如果选择合理,它们就能改变最丑陋的事情,并且为群众所接受 >> 科学在渴求理想的心灵之中却是有所缺失的,因为它没有胆量做出足够慷慨的承诺,因为它不能说谎。 >> 群体从没有渴求过真理,他们会远离那些同他们的品位完全不符的证据,如果谬论对他们有吸引力,他们更加倾向于被奉若神明的谬论,凡是能给他们带来幻觉的,都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试图摧毁他们的幻觉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 群体不受理性所影响,他们只能理解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观念。因此,那些懂得如何影响它们的演讲者,总是寻求于他们的感情而非他们的理性。 >> 我们还是把理性留给哲学家,不要太过于强烈地坚持对人的统治。文明的主要动力并不是理性,尽管存在理性,但文明的动力是各种感情,包括荣耀、自我牺牲、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爱。 ◆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群众的方法 >倘若因为某种突发的事件,领袖离开了舞台,群体就会在没有任何凝聚力或是抵抗力的情况下,回到集体的原始状态。在上一次巴黎公共马车雇员的罢工中,两个领袖直接就被逮捕了,这一结果足以让罢工立刻结束。在群体的灵魂当中永远占据显著位置的并不是自由的需要,而是绝对的服从。 →→擒贼先擒王,控制了领袖就控制了一个群体,打败了领袖一个群体就轰然溃散。 >> 领袖的动员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 >> 作出纯粹简洁的断言,不去考虑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一种观念走进群众头脑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简单而简短的语句,有利于大众理解和传播开去,因此传播的效果会更好,并不一定要符合科学和逻辑,经不起推敲也无妨,并不会影响它的传播和普及到大众中去。 >作出纯粹简洁的断言,不去考虑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一种观念走进群众头脑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一个断言越是简洁,证据和证明看上去就会越发贫乏,它的威力就会越大。 >> 一个断言越是简洁,证据和证明看上去就会越发贫乏,它的威力就会越大。 >> 历史与模仿的双重作用,从长远来看,能够让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的所有人都非常相似,甚至那些看上去注定要逃离这种双重影响的个人,例如哲学家、博学之士和文人,他们的思想和风格也散发着一种十分类似的气息,使他们所身处的时代立即就能被辨认出来。 →→每个人身上,不管是普通公民,还是杰出科学家文学家,还是伟大领袖等等,都带有他生活那个年代的气息特征,每个人都逃脱不了所生活的时代的限制性。 >名望的起源与若干因素有关,在这其中成功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每一位成功人士,每个被承认的观念,仅仅因为成功这一事实,就不会再受到人们的质疑。成功是登上名望的主要台阶,它的证据就是成功一旦消失,名望基本上总是会随着它一起消失。 →→首先分让自己做出一些成功的事情,自己的话语才会变得有说服力,没成功之前,说得再多再有道理,在他人看来,都会不屑一顾。因此,多做少说,等到做成功之时,自然是影响力和说服力凸现的时候。 ◆ 第四章 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 >>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一场革命的开始,就是一种信念的结束。 >> 引导意见的力量的缺失,以及普遍信仰的毁灭,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对一切秩序都保持着极端分歧的信念,并且让群众对于一切没有触及他们直接利益的事情,采取越来越不关心的态度 >> 目前,在讨论和分析的作用之下,一切意见全都失去了名望;它们的特点很快就被磨损殆尽,持续时间之短很难勾起我们的热情。现代人越来越变得麻木不仁。 ◆ 第三卷 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 2.同质性群体同质性群体包括:(1)派别;(2)身份团体;(3)阶级。 ◆ 第二章 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 >> 犯罪群体的普遍特征与我们所遇到的其他所有的群体特征并无不同:易受怂恿,轻信,易变,把无论是好还是坏的感情加以夸大,展现出某种道德,等等 ◆ 第五章 议会 >> 我们在议会中也能发现群体的普遍特征:头脑简单、多变、易受暗示、夸大感情以及少数领袖人物的压倒性作用。 >> 领袖极少能够走在大众意见的前面,他所做的一切总是为了顺应大众的意见,因此会助长这些意见当中的所有错误。 >> 群体的领袖有时会拥有非常高的智商,受过高等教育,但是拥有这些品质对他们非但没有好处,反而会给他带来很多危害。倘若他想要了解事物的复杂程度,允许进行解释和促进理解,他的智力就会让他变得宽容,这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削弱使徒们所必需的信念的强度与粗暴 >> 有时候一想到将强大的信念与拥有极端狭隘的思维融合在一起会给予一个拥有名望的人什么样的权力,就会让人毛骨悚然。 >>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从野蛮状态过渡到文明状态,然后,当这个理想失去自身的优势时,就会开始衰落和灭亡,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循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