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沧桑十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国沧桑十讲》是一本由沈志华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国沧桑十讲》精选点评:

  ●本书是沈志华各地演讲汇总,因此主题多有重复之处,造成文字上有大量重复,饶是如此,在朝鲜战争、中苏关系、苏联解体等问题上依然干货满满,令没有读过其专著的读者可以迅速了解其主要学术成果。毛泽东与斯大林都是顶级权术家,前者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延续,后者极端精明,但由此造成巨大改革阻力。

  ●虽然重复地方很多,但还是列入学生阅读书单,毕竟大多数学生不会去看大部头专门研究著作。

  ●苏联模式的兴起和失败,中苏同盟的建立和破灭,决定了冷战格局和朝鲜战争

  ●思路清晰,口语化可读性很强。就是内容重复太多了。

  ●重复的地方太多。全当加强记忆了。

  ●重复的地方有点多,但可读性更高

  ●重复的地方太多了,可能是演讲面对的是大众,很多话不那么好说,只好挑不太敏感的翻来覆去的讲

  ●很多都已经听过讲座了,这次主要是买书长期留存。

  ●沈志华本人传奇的人生经验,就算他在吹逼也是值得听一听了。最近一个石川祯浩,一个沈志华,对中共党史做了不同角度的解读,读来耳目一新,也对历史书上的事件,有了新的认识。“历史,确实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确实是演讲内容的文字展现。

  《大国沧桑十讲》读后感(一):短于史识的沈志华先生

  作者很用功,这本书里用档案分析苏联兴衰是相当成功。但苏联的恶有些分析和对中共和对太祖的一些分析上,甚至是最基本的见识上,反映出作者史识不行。且不论斯大林在希腊和伊朗上的行为动机分析还是发动朝鲜战争是因为怕西方对中苏离间将旅顺还给中国后,需要朝鲜三个出海口等等,还可商榷的地方。就以太祖对延安美军观察组说自己首先是中国人再是共产党人;希望美国帮助,和苏联不是一条心等等场面上的统战话语,就作出太祖原来是要投美国放弃苏联的等等判断,真让人感觉沈先生的史识太差,甚至没有常识感。看来沈先生长于分析苏联短于分析中共。 对比下来,在分析中共和太祖的上,杨奎松先生要高沈先生一筹。

  《大国沧桑十讲》读后感(二):沈老师这书有2个很大的问题值得商榷

  沈老师这套书讲座内容多有重复,但是还是值得一看的。讲苏联以及中苏分裂都讲的不错。

  但是通览十篇讲座也有个很大的问题,集中体现为沈老师两个观点。

  观点一:第一讲《斯大林与冷战起源》里面,沈老师说“从整个国共内战来讲,斯大林实际上没给中共太多的援助,比起美国人给国民党的援助,那差远了。”实际上苏联给CP的援助非常大,这一点吕迅《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梳理的很清楚。事实上,小米加步枪是打不赢飞机大炮的,没有落到实处的武器装备,就没有办法战胜于疆场。

  观点二:认为1944年的时候,毛是想要依靠美国人。还有毛对美国寄予极大希望云云。萧延中教授在在点评沈老师第三讲的时候说的很好:“这些文章(意指CP对美国以及美国制度的各种称赞)都是出于策略目的而写的”。事实上,因为1944年日本战败已经是板上钉钉,无非是时间早晚。美军原计划要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然后攻击日本。是时CP调整了对美方的策略,主要目的是为了拿到美国的武器装备等各种支援,强大自身的实力。所以当时出现了CP对美的各种亲善举动。

  其实小问题还有一些,比如说司徒雷登跟CP接触的时候提出的想坐飞机不坐火车称为“摆谱”。

  《大国沧桑十讲》读后感(三):《沈志华演讲录》解书笔记

  沈志华,是我国史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在前苏联的历史、中苏关系史和国际冷战史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甚至具有世界性的影响。为了取得一手资料,他在苏联解体后,俄国史学界比较困难的时期,以私人的身份斥资数百万元从俄美购得大量前苏联的解密档案,并且向学界无偿开放。从1996年到2002年,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组织翻译整理出版了34卷本的《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引起轰动。2004年,他从体制外回归到体制内,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的终身教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关于做学问,沈教授认为,做学问就得下苦功夫,史料还要有甄别分析,一是因为,谁也不比谁聪明到哪儿去,都差不多。别人一天工作八小时,他一天工作十六小时,别人干一年,他等于干两年,要肯坐冷板凳,肯下功夫,这是一个起码的条件;二是因为,方法要得当,不能事倍功半,他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做卡片”,把所有记录事件的卡片按时间排序,而且尽量详细,最好精确到上午还是下午,然后再前后一看就知道历史的发生的前后因果,就知道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关于苏联史研究,沈教授认为,首先要读懂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的特殊逻辑,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存在着一层党际关系,而且党际关系有管着国家关系,缺乏现代国家关系的准则;再有,苏联史很多就是捏造的,所以,当苏联解体时,大家都在争论谁的责任,其实都没有基于史实,只是凭逻辑认为是戈尔巴乔夫叛变,但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现阶段的苏联史研究就是要做好实证研究。苏联解体是的制度性的必然,但在哪个时间点上,具有操作的偶然性,其中的历史教训就是,不改革必然崩溃,早改革损失就会小一点。

  《沈志华演讲录》这本书大概30万字左右,主要有10个章节,也就是沈教授近年来在中直机关、各大高校以及媒体机构演讲数十场的演讲记录。由于是演讲记录,所以本书有着明显的口语化特点,一方面阅读通晓流畅,另一方面也有前后内容重复的毛病。概括来讲,书中主要讲述了冷战起源、斯大林模式、中苏友好同盟、朝鲜战争、中苏关系破裂、五个方面的话题,所以虽说是“大国沧桑十讲”,其实五讲的篇幅也就够了,真正的书的容量也只有15万字左右,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讲,阅读这本书了解中苏关系、朝鲜战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沈教授有关冷战起源方面的演讲,这一块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一讲《斯大林与冷战的起源》。关于什么是冷战?沈教授给出了几个界定标准,一是意识形态的对立,比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二是阵营之间之间的对立,不是几个国家之间的对立;三是阵营对立没有发展到战争的程度。因此,沈教授认为,冷战的爆发时间是在1947年的夏秋,标注性的事件,美国方面就是《杜鲁门宣言》发表和“马歇尔计划”实施,苏联方面就是成立苏俄共产党情报局。说到冷战的起源,历史就要追溯到1943年,斯大林突然解散名声不佳的共产国际,原因在于斯大林那个时候认为战后苏联要和西方合作,不再需要世界革命,而斯大林的想法与丘吉尔比较一致,就是划分战后势力范围。1944年两人有一个瞒着罗斯福的“百分比协定”,就是在一次莫斯科会谈中丘吉尔写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的都是百分比,例如匈牙利,西方50%,苏联50%;希腊,西方90%,苏联10%,等等。而罗斯福也有一套全新的思维,就是苏联只要放弃共产党的宣传,将来就好好合作,而不是使用战争的方式消灭对方。这就反映了战后政治领导人对安全观念的思维模式,最终形成了“雅尔塔体系”,美、英、苏三国承认了东欧、南欧及中欧的一部分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但条件是苏联不得在这些地区实行共产党的一党专政,必须实行民主政治,举行选举,组成联合政府。果然,苏联军队所到之处,没有建立一个共产党政权。但后来发生的1946年伊朗危机、土耳其危机、1947年希腊危机导致美国产生了“杜鲁门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冷战开始了。不过,1947年杜鲁门宣言发表后,法、意两国的共产党被赶出了政府,斯大林萌又生了重新组织共产国际的念头。同年,英、美提倡的“马歇尔计划”里有两点让斯大林不能容忍:一是不给苏联贷款;二是扶植德国。最终,斯大林下定决定重整共产国际,并在1947年9月成立共产党情报局,标志着苏联集团的形成,而当时英美法德西方联盟已经形成。日丹诺夫便做了一个著名的报告,宣称世界已经划分成两个阵营,一个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进步阵营,一个是一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反动阵营,至此,我们便可以认为冷战开始了。

  苏联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兴亡过程对人类历史,包括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苏联为什么会解体?也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重要课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斯大林模式”。沈教授在书中第二讲《“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中着重对此展开了论述。苏联史,其实不光是苏联党史,有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重构历史,原来我们脑子的那些有关苏联的东西,不敢说百分之百是假的,但大部分是有偏颇的,或者是有误解的。苏联的道路,其实就是“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在上世纪30年代创立的一条社会主义道路,它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主义,也不是列宁在十月革命设想的那个社会主义。

  从经济体制来看,斯大林上台后,先后清除了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党内政治对手,在稳固了个人权力后,他开始搞全盘集体化,其实他的思想跟托洛茨基是完全一样的,基本理论就是“贡赋”理论。其中大概的逻辑是这样,社会主义要发展没有资金,没有原始积累,那只能从内部来积累资金,内部来源就是农业,因为大量劳动力就是农民;再有社会主义处在资本主义包围当中随时可能被消灭,那就得发展军火工业,就得发展国防,发展国防需要资金,资金从哪儿来,就要靠农业;要想控制国家资源,就要搞计划经济。斯大林是政治家,而不是理论家,这套思路虽不完全合乎理论上的逻辑和合理,但在当时很能服人。而且“二战”的胜利使人们更加迷信“斯大林模式”,因为战争需要这种经济体制,苏联不像英国,它本来就是军事共产主义,相当于战时体制。当战争来临时,苏联的这种战时体制不需要任何改变就能直接移入到战争,而英国就需要把原来的经济体制改为战时动员体制,苏联不需要这个过程,是战争外在形势配合了它的内在的结构,使得人们以为这个体制还不错。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在斯大林时代,意识形态对共产党来说本身就有两重性、两个层面:一个是信仰的层面,一个是工具的层面。沈教授认为,一部分共产党人真诚的信仰共产主义,虽然他不太明白共产主义是什么,但党告诉他共产主义是什么,这样的人很多。但在高层不是这样,斯大林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家,他讲现实,什么能用,就用什么,手段无所谓,主要是能用,主要看结果。所以,斯大林至少到了1936、1937年宣布社会主义成功的时候,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念在他的心里已经从信仰的层面降低到了工具层面。比如,共产国际在“二战”前处理欧洲的国际关系时,从1935年到1938年的时候,说法西斯德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任务是反对法西斯,不是反对政府;但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签,第三国际(共产国际)马上指示,说资产阶级政府不可信,法西斯德国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用来反对资产阶级,所以,我们都要起来反政府,推翻各国政府来支持苏联;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一进攻,第三国际又变了,马上给各国共产党下达指示,说最坏的还是德国,还是法西斯,说你们的资产阶级政府还是可以支持。结果又反过来,把各国共产党弄得一点信誉都没有。所谓的共产主义信仰,所谓的世界革命都给降低到苏联的一个工具的层面上。

  “斯大林模式”经过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代,已经走上了绝路,赫鲁晓夫不是没有看到其中一些问题,也尝试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各种原因再加上个人威望不够,也就成不了大事了,而勃列日涅夫是完全没有本事的一个人,到他下台时,苏联其实已经病入膏肓了。总的来说,苏联当初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有历史的合理性,但应该在发展道路上不断调整、改变,世界上不是说只有一条发展的路,但各个国家、民族的自身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不一样,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是要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去选择。

  说到各国人民要凭自己的智慧去选择发展道路,放在新中国面前的,也是面临这样的选择,当年的共和国选择了“一边倒”发展道路也是历史的必然,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书中第三讲《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的起源》和第十讲《中苏同盟的建立及其后果》,沈教授重点讲述了中苏两国之间签订的两个条约,一个是国民政府与苏联在1945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一个是新中国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里先说一下民国政府签订的那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为了在“二战”之后能够完成它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要求,于1945年6月开始与中国谈中苏友好条约,但谈不下去,为什么?蒋介石不干,不愿意当这个千古罪人,谁签字谁同意都得在将来历史上留一笔。谈到中途,正好休会,因为波茨坦开会了,中方的谈判代表宋子文就回来了,回来后他就不去了,干脆把外交部长都辞了,因为他不愿意签那个字。后来换了王世杰傻乎乎地去了,签了字回来就被国民骂的要死。斯大林跟蒋介石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恢复了苏联在东北的权益以及外蒙独立,而斯大林保证,第一,帮助蒋介石平定新疆叛乱;第二,承认蒋是中国唯一的领袖,不支持中国共产党;第三,苏联从东北撤军,东北主权归还中国。这是一个用国家主权交换执政利益的条约,也是强权外交的产物。之后到了国共内战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在军事上已经完全取得优势,1949年初,斯大林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准确地说是改变对中国内战的态度,由原来的作壁上观,变成要做一个战争调停者,可是毛泽东不吃这一套了。1949年2月,斯大林派特使米高扬到了西柏坡,与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前后谈了十二次,根据解密的会议记录来看,毛泽东和中共领导人已经明确向苏联表示,我们将来要走的道路就是苏联的道路,外交政策、国内政策都要向苏联靠拢,接受苏联的领导等等,仅毛泽东讲说,我就是斯大林的学生,至少说了三遍。到了1949年6月,刘少奇就秘密访问莫斯科了,而此时的解放军已经过了长江,但美国、英国、法国等几个西方国家大使都没走,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共“脚踩两只船”,但这应该是毛泽东的一种策略上的考虑,虽然已经准备“一边倒”,但不能把话都说绝了,万一没了退路怎么办?6月28号,司徒雷登还在家里等北上与中共谈判的邀请消息时,刘少奇已经在莫斯科与斯大林见面会谈并获得了极其满意的结果,中共是要什么,斯大林答应什么,甚至没有开口要的,斯大林也考虑到了,比如新疆解放问题,后来一野的部队进入新疆,有一个军全是坐苏联飞机去的。6月28日早晨,毛泽东就得到了莫斯科的消息,所以,留给司徒雷登的只有那句著名的话:别了,司徒雷登。到了7月1日,毛泽东公开表露了“一边倒”的政治意图。建国以后,毛泽东就策划去莫斯科,因为他心里还有一个疙瘩,就是1945年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此之前毛泽东和斯大林就都在这个问题上互相试探对方的底牌了。终于,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到了莫斯科,当晚就与斯大林会谈,谁知斯大林一开口就打住了毛泽东的话头,认为1945年的条约必须保留,把毛泽东气得半天没说出话来。但毛泽东还是有办法,参加完斯大林的祝寿活动后,他干脆在莫斯科装病,再也不参加任何活动,引起西方舆论的揣测,王稼祥用笔答的方式主动曝光来苏访问的目的,就是中国要和苏联签订新的同盟条约,而且谈不好还不走。没办法,斯大林只有答应废除1945年的条约。1950年2月,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核心内容就是无偿归还中长路和旅顺港,但中苏双方的友好同盟要到中国出兵朝鲜后才真正建立起来。

  为什么要到出兵朝鲜才能建立真正的中苏友好同盟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朝鲜战争爆发和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这部分内容在书中第四讲《重新解读朝鲜战争》中有着详细的讲述,朝鲜战争是中国人比较关心的历史事件,但对于这件事,很多人的记忆都是错误的,因为过去关于朝鲜战争的档案文献从来没有解密过,人们只能听报纸广播上说什么就是什么。大概到1996年以后,各国学者对于朝鲜战争的理解才比较接近历史真相。说朝鲜战争,就一定提到“三八线”,顾名思义,“三八线”指的就是北纬38°线。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150万苏联红军一路摧枯拉朽,在逼近朝鲜半岛的时候,日本投降了,在逼近汉城的时候,美国人着急了,说不能让苏联独占朝鲜半岛,要跟苏联达成一个交易,要求以“三八线”为界,双方共同接受日本投降。没想到,斯大林答应了,但苏联有一个条件,就是“三八线”不仅在朝鲜半岛,而且要向东延伸到日本。当然,苏联的算盘最终没有打成,但朝鲜半岛以“三八线”为界,由美苏两国托管的局面算是形成了。在北方,朝鲜局势比较稳定,共产党领导土改、公有化运动,北方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在南方,还是争吵、暗杀,混乱不堪,经济迟迟不能回升。1949年3月,金日成去了莫斯科第一次谈到了国家统一的问题,之后4月,朝鲜特使金一又到北平见毛泽东,要了两个整编朝鲜师的军队,但毛泽东没有答应帮助解决朝鲜统一问题,不支持金日成发动战争,理由是,中国还没有完成统一。1949年6月,美军撤出南朝鲜,金日成觉得时机已到,设计了所谓的“瓮津半岛作战计划”,但被莫斯科否定了。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金正日又找上毛泽东,说当初答应等中国统一了后就帮助朝鲜统一的,现在是不是轮到我统一了?但此时苏联和中国的意见还是一致的,就是不允许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这个时间是1949年11月。但到了1950年1月30日,斯大林突然同意了金日成的计划,为朝鲜战争开了绿灯,为什么?在这里,沈教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斯大林之所以给朝鲜战争开绿灯,是因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因为1月28日苏联接受了中国关于中长路和旅顺港的主权要求!旅顺港归还中国,苏联要想在太平洋有一个不冻港的出海口,就只能把目光放在朝鲜半岛上,如果朝鲜半岛爆发战争,那么且不说旅顺港归期和中长路经营主权可能有变数,而且苏联还可能在朝鲜半岛弄到一个新的出海口,这就是斯大林的如意算盘!于是,金日成在苏联的策划帮助下在1950年6月25日打响了朝鲜战争。战争开始确实非常顺利,一路南下,四天之后拿下汉城,但这时候美军参战了,因为美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把共产党给顶回去!金日成的军队是肯定顶不住的,果然,9月15日7万多美军仁川登陆成功后,朝鲜局势立刻改变,北朝鲜的军队被拦腰切断完全瓦解。10月1日金日成请示斯大林后,向毛泽东求援,但第2天,中共书记处扩大会议一商量,大家都反对出兵。直到10月5日下午的政治局会议,中国才做出了出兵朝鲜的最后的决定。虽然10月11日,又有一次决定不出兵的反复,但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终于派出了第一批25万人渡过鸭绿江。毛泽东为什么要出兵?毛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就是打败了也要去!如果细细琢磨一下,这是一句什么话?意思就是军事上的胜败不是主要的,关键就是出不出兵。沈教授认为,这是一个政治问题,就是要做给斯大林看的,就是要向斯大林表示中国共产党还是社会主义阵营当中的一员,中国共产党还是马克思的政党。10月25日,当中国军队正式跟美军接上火开打,28日斯大林就下令苏联空军立刻出动,而且越过鸭绿江作战,接着大批苏援运到中国,这说明斯大林确实被毛泽东感动了,至此中苏同盟真正建立起来。

  如果说中苏同盟关系是在斯大林时期得到确立,那么这种关系的发展和破裂就发生在赫鲁晓夫时期。中苏关系破裂,以前有一个说法,就是苏共二十大召开,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的路线,中苏双方发生分歧,直至破裂,但沈志华教授在书中第九讲《中苏同盟的破裂》中认为这完全错误。苏共二十大提出了三大问题,一是改变经济政策,加强农业、轻工业建设;二是提出“三和路线”,即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三是批判斯大林。第一点和第二点,在当时跟中国并没有冲突,因为中国刚刚结束朝鲜战争也需要发展经济,发展民生,建设和平环境。在第三点批判斯大林的问题上,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毛泽东是反对批判的,但沈教授认为这不是毛泽东的真实想法。为什么?因为毛泽东说过,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我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就是斯大林被批到了,赫鲁晓夫帮他搬掉了压在心头上的一块石头。要知道,毛和斯大林之间一直冲撞得厉害,比如西安事变、皖南事变、抗战接受投降、重庆谈判、过长江等等都与毛泽东发生冲撞。毛泽东忧的是,赫鲁晓夫批倒斯大林,那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捅了娄子。在赫鲁晓夫做秘密报告的会场上,当场有人休克,波兰共产党总书记贝鲁特听完心脏病复发,结果死在手术台上,可见造成的振荡有多大。毛泽东的观点是,斯大林可以批,但要“三七开”,不能完全打倒,今后不必照着斯大林的说法做就行了。所以,这样看来,中苏分歧不在苏共二十大。不仅没有分歧,而且双方越来越密切,一直到1956年,中苏关系才出现了变化,就是双方不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中共的政治地位得到迅速提升。1954年到1958年这段时间,苏联主要在经济、科学、技术、军事各个方面来帮助中国,而中国也在政治上帮了苏联的大忙,特别是帮助了赫鲁晓夫个人的忙。第一,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来调解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捅的娄子,本来朝鲜战争就为中国赢得了敢打美国人的声誉,这篇文章一发表让人觉得中国人不仅会打仗,而且理论水平也高,一下子得到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佩服。接着在1956年爆发“匈牙利事件”,虽然苏联出兵镇压了,但苏联弄得自己的外交非常被动,这时候,又是中共中央帮助赫鲁晓夫解了围。更重要的帮助是在1957年初,苏联共产党上层发生政变,出了一个“反党集团”,赫鲁晓夫急需中国党的表态支持,结果毛泽东一句“我支持赫鲁晓夫同志”巩固了赫鲁晓夫的政治地位。经过三番五次的几件事情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威望,毛泽东的威望大大提升,赫鲁晓夫自愧不如。本来欧洲事务原则上由苏联处理解决,亚洲事务由中国处理解决,但现在这种分工被打破了,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分歧也就产生了。中苏分歧开始出现是在1957年莫斯科会议上,也就是毛泽东讲“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看现在是东风压倒西风”的时候,赫鲁晓夫认为,我们的力量已经超过帝国主义,就不需要再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而毛泽东恰恰相反,认为既然我们的力量已经超过帝国主义,还跟他谈什么?打就是了。他还说,现在有人害怕战争,战争有什么可怕的?不就是死人多一点。核战争又有何惧?全世界二十七亿人,死一半还剩一半呢,中国六亿人死一半还剩三亿,我怕谁?此话一出,全场愕然,欧洲人都听傻眼了。这也是后来中苏分裂的时候,很多东欧国家没有跟着中国走的原因。由于中苏双方的基本方针不一样,这个分歧到了1958、1959年就更大了。金门炮击事件、导弹部队事件、响尾蛇导弹技术,还有“大跃进”、撤走苏联专家、中印边界战争等等,一件赶着一件发生,到1962年下半年,就开始了以《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为标志的中苏大论战,中苏双方越走越远终于彻底破裂。1964年以后,中苏就彻底的分道扬镳,一直到“珍宝岛事件”,本来中国还一直想跟苏联争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权,但实际上中苏分裂以后,东欧除了阿尔巴尼亚,其余社会主义国家都跟了苏联。后来中国越来越“左”,连亚洲的越共、朝共、日共都跑了,到了1970年,欧洲明灯“阿尔巴尼亚”也不亮灯了。后来,毛泽东想跟美国联手抗击苏联,但解决不了理论上的难题,于是他就改变争夺的对象,把眼光放到了第三世界,但没有完全成功,毛泽东去世了。然后,中国就改革开放,渐渐走到了现在这个格局。这就是中苏关系破裂的大致过程。

  到这里,《沈志华演讲录》这本书就算介绍完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读物,如果你对中苏关系史有兴趣,不放读一读。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