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黑暗的故事(电影书衣版)》是一本由[以色列] 阿摩司·奥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6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与黑暗的故事(电影书衣版)》精选点评:
●太厚重了,但有一种思维的轻灵。一直觉得犹太文明和中华文明这两个古老的文明有很多共通之处,或许也因此十分触动我吧。
●看完整本书,反倒觉得父亲这个形象更丰富更有料,不知为何波特曼要选取母亲部分来拍电影。
●看了10天,由于对巴以局势有很深的好奇心,因此这个对我很有吸引力,并且通过一件件小事客观的反应了这段历史。还有,家庭和爱,让人到中年没有什么波澜的我看的几度激动。
●列清单减一星,结构减一星,温吞水减一星,翻译加一星。
●6.9-6.12.两种浪漫主义:肖邦,叔本华。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几乎想要朗读出来,仿佛配合着发音才能彻底获取小说里那绵密的情感,就像贪婪地吮吸果实的糖浆一样。这是一本爱之书,创作他的人应该像山一样的人厚重。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奥兹一定非常从容和享受,回忆着曾经,然后发现民族和岁月中的一个又一个的秘密。这本书不光帮我理解情感,还帮我发现情感本身。我爱它。
●父亲去拜访在基布兹的儿子,这一段让我想起渡边去阿美療见直子,两人在一片平和的风景里,尝试交流。结果可能不尽人意,但是你能感受到来自两个维度的心灵互相触碰,带来的酥酥麻麻的感受。
●很难用几个词,几句话来描述的一本书。讲了一个几乎不可能被影像呈现出来的故事。从犹太人的苦难中可以瞥见自身民族苦难的影子,又能感觉到明显的差异。它讲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故事,但本质上却还是一个自己家庭的故事。冷静,缓慢,阴冷,悲伤,只有疑惑,没有答案。
●读完的那一刻,眼泪再也止不住,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哭什么,只是突然泪水决堤…奥兹说自己在写下这些文字之前从未和任何人说起过母亲的故事…最后的祈求、无力、心碎,也许奥兹在写下这些文字时,又回到了12岁的自己。扒开伤口很痛,我懂。每一部伟大的作品,定饱含真心。不要怕,交出自己,勇敢且真诚地读下去。
●因为是一定程度上的自传与政治的交织,书的文化认知意义偶尔会压倒其他,他对细节的堆砌偶尔有点让人心烦。
《爱与黑暗的故事(电影书衣版)》读后感(一):黑暗在扭曲的虚空中
如果说切尔诺贝利是哲学的国度,是因为这里的人每天都在思考生存与死亡。那么,犹太人也是哲学的民族,在外面世界的思想核泄漏中,思考生存和死亡。
19-20世纪的犹太历史造就了作者家庭的黑暗,阿摩司·奥兹的家庭也不可避免的在历史洪流中断裂了。黑暗就从那些扭曲的裂痕中喷涌而出。
那时的犹太历史包含了太多的扭曲:扭曲在天堂的耶路撒冷与现实的耶路撒冷间,扭曲在田园牧歌的欧洲与贫瘠沙漠的以色列间,扭曲在欧洲被害的亲人与阿拉伯人杀死的邻居间,扭曲在本古里安的基布兹与贝京的伊尔贡之间,扭曲在教授、律师、医生等高技术职位与图书管理员、鞋匠、水管工、农民那些低技术工作间,扭曲在大流散犹太人的懦弱与新希伯来人的强悍间,扭曲在意第绪语与希伯来语间,扭曲在英国人与阿拉伯人之间,扭曲在犹太传统的神秘主义与满腔热忱的行动主义间......
太多的扭曲竟然无法一言而尽。这些扭曲在作者父母之间,在作者和父亲之间投下了一圈阴影。价值观、世界观的差异,让彼此之间的心灵越来越缺乏沟通和理解。家在爱的紧身衣里挣扎。这个家就是犹太社会的缩影,投射出犹太社会的黑暗。
当时犹太社会存在多种思想交锋,那些交锋是关于犹太人命运、历史走向的哲学大讨论。阿摩司的家庭在这样的社会里,陷入这些讨论是无可避免的。但是不幸的是:这些东西竟最终到了母亲的自杀。妈妈的死给这个以色列的小家庭投下了永恒的黑暗。关于这个,作者用深切的笔触写出了一个深爱妈妈的孩子,在母亲自杀后的鲜活心理:刚开始是怨恨母亲的不辞而别,接着把气撒到母亲的遗物上,再接下去开始后悔——如果自己更听话妈妈就不会自杀,之后就是终于理解妈妈不会再回来,从而陷入了思想和生活上的停滞,最终不再谈论关于妈妈的一切,将那些与她相关的记忆永久性封存起来。
母亲的死亡,直接导致了年轻的阿摩司和父亲关系的恶化。并导致这个在保守主义家庭中成长、在宗教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为了反抗父亲而离家去基布兹生活。
这本书用幽默搞笑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悲剧。书里的人仿佛都是契科夫笔下的人物集合在了一起。笑着哭也许是对这本书和作者最高的致敬。
《爱与黑暗的故事(电影书衣版)》读后感(二):黑暗中方知爱之珍贵
最开始注意到这本书是因为作者的姓氏奥兹让我想起《绿野仙踪》,买回来之后一直束之高阁,直到在《耶路撒冷三千年》里数次读到他对耶路撒冷的描写,我才终于开始读这本《爱与黑暗的故事》。
开篇不好上手,因为涉及大量犹太学者、作家、政治家,好像电影开场五分钟出来几十个人物,令人应接不暇。但是没关系,作者会循循善诱地带你走进他平淡温馨的生活里。
前40章的节奏很慢,感觉作者一直在铺垫,不知后面会放什么大招,让人有些紧张,又有点不耐烦。作者非常善于描述某个静态的场景、物品或人,常常用几大段列清单的方式事无巨细地展现出某个画面,读起来有种看ppt的感觉。
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过犹太人爱读书、在书页上涂蜂蜜让孩子爱书、是阅读量最多的民族之类的说法,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过,这本书中时不时出现的对书房的描写让人觉得似乎家里没个书房都不好意思当犹太人了。爸爸的书架、约瑟夫伯伯的书房、亚历山大爷爷的书房......最好笑的是作者对本-古里安的办公室的描写:“另一面墙放着三个书架,满满当当排着书,好像有人会突然在这里患上急性读书狂热症,刻不容缓。”作者甚至想长大之后成为一本书,因为人太容易死去,而书总有藏身之所。
战争的来临非常突然。前一周,犹太男孩还在阿拉伯邻居的院子里玩耍,失误砸伤了阿拉伯男孩的脚,害得阿拉伯男孩的姐姐被家长毒打。战争过后他们再也没见过面。
描写战争年代的篇幅不过两三章,仿佛很快过去了,但有的场景又痛苦得好像时间都停滞了:为躲避炮弹,二十多个邻居、朋友或是不认识的难民都挤在作者位于地下室的家中生活;家庭主妇排6个多小时的队为自己和邻居领每户四分之一只鸡,队伍中的人们讨论的都是“孩子越来越瘦”;父亲因为高烧不退没能参加去往守望山的护送队,而这支队伍遭到阿拉伯人袭击;停火期间,12岁男孩在大街上玩耍时被约旦狙击手一弹打死,而此时他的父母正在作者家里做客…难得的是,作为犹太人的作者并没有将战争的责任推到阿拉伯一方,他深刻地理解犹太民族千年来流离失所的悲伤和无奈,也可能正因如此,他认为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是受害者,在黑暗与痛苦面前没有民族的区别。
战争结束后的故事又归于平淡,作者又以ppt的方式开始铺垫下一个痛苦的事件。读着读着你已经知道这就是作者母亲的自杀,但是很紧张,不知道这件事会何时降临、如何发生,直到最后一章,爱的故事走进了一片黑暗。
但关上书静下来,黑暗好像又没那么可怕了。最后想起来的还是父亲每天早起为妻子和孩子准备一杯温热的橙汁端到他们床前。我仿佛能闻到淡淡的清香,大概是爱的味道。
最后,必须表达对译者的崇拜之情,翻译如此流畅自然,译者的底蕴可见一斑。
《爱与黑暗的故事(电影书衣版)》读后感(三):交织的爱与黑暗
奥兹父母的祖辈均生活在欧洲,在20世纪30年代,欧洲掀起了反犹风暴,犹太人面对着命运的抉择,是留在家乡,还是迁往欧洲其他国家,亦或是来到他们的“应许之地”巴勒斯坦?最终,命运给了他们不同的命运,留在家乡的犹太人,几乎全部倒在德国的屠杀下以及集中营中,迁往欧洲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在二战后在难民营中沦为难民,而奥兹的祖辈,最终选择来到巴勒斯坦这不毛之地。奥兹的祖辈及父母,在精神上无限向往着欧洲的文明,但却被无情的抛弃,不得不面对物质贫乏、精神空虚的新生活,他们有的保持乐观、有的自得其乐,有的勉强适应,然而,不幸的是,奥兹最深爱的母亲,一个美丽优雅、才华横溢、多愁善感的女性,由于无法适应新的生活,一步步走向沉沦,最终选择了自杀,而母亲的死,也改变了奥兹的命运。在书中,奥兹通过详细介绍自己的家庭生活和父母的命运,向我们抛出了一个令人沉思的问题,男女或者夫妻之间,什么样的相处方式才是最佳的?像奥兹父母那样的人,温柔、善良,甚至有点书生气,为什么会出现家庭破裂这种悲剧的事件?
犹太人立足巴勒斯坦之初,即面临着如何与阿拉伯邻居相处的问题,奥兹在书中描述了这种困境,之前在欧洲,人们向犹太人高喊“滚到巴勒斯坦去!”,后来,世界又朝着犹太人高喊“滚出巴勒斯坦!”部分犹太人(包括奥兹),曾希望与阿拉伯邻居和睦相处,并为联合国巴以分治协议而欢欣鼓舞,然而,在以色列建国当日,阿拉伯国家的进攻改变了这一切,犹太极端民族主义思想越来越受欢迎,以色列人变得越来越激进,而奥兹也陷入了迷茫,最终,一个基布兹的老大哥为其解除了疑惑“因为我们1948年从他们那里得到了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因为我们现在拥有了自己的一些东西,就什么也不能再从他们手中索取。就是这样。这就是我和你们贝京先生的整个区别:要是我们有朝一日从他们手里夺取更多,既然我们已经拥有,那就是极大的犯罪。”这也是为什么奥兹后来成为一个反战人士的缘由。
在«爱与黑暗的故事»中,爱与黑暗总是交织在一起,奥兹父母看似美满和谐的生活中,充斥着危机,奥兹聪明睿智的表象下,却充满着叛逆,看似团结的犹太复国主义旗帜下,各类派别相互争权……在以色列独立战争中,两位芬兰女传教士,虽然在宗教上被犹太人所唾弃,但他们在战火中默默的拯救彼时困苦的以色列人民,在那黑暗的岁月中,她们这种跨越宗教,对世人纯粹的爱,令人动容。
当2007年«爱与黑暗的故事»在中国出版后,奥兹应邀来到中国,莫言这样评价奥兹的作品“在这部长达六百多页的巨著中,奥兹先生不仅写了他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家庭日常生活和百年历史,而且把始终把这个家庭--犹太民族社会的细胞--置于犹太民族和以色列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之中,产生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惊人效果。”
《爱与黑暗的故事(电影书衣版)》读后感(四):笔记与所得
应该是很好很不错的翻译,可能不会再有人有译者这般好的,翻译此书的条件了,译者本身与作者在同一所大学共事过,翻译材料有有作者的眉批手迹,翻译时也参照了Oz本人有过助力的英译本。全书语言流畅,语言风格与内容贴合,注释详尽而不喧宾夺主。但仍有个别地方令我感到疑惑,比如爷爷的弟弟为何要用“伯伯”这个词?但我这辈子应该是没机会学习希伯来语了,事实上很少有中国人会专门去学习这门语言,所以也只能相信译者了。
若对那一段历史不甚了解的话,初读起来有些艰难。不仅仅在于不能很好理解“基布兹”这类名词,或是搞不清楚“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的差别,也因为当作者写出自己曾见过的人时,读者不能一下子反应过来那意味着什么,譬如阿格农,譬如古里安,譬如车尔尼霍夫斯基。简单对应一下中国的情况大概就是:莫言,毛泽东,艾青(或其他语言很有力的爱国诗人)。
作者的父亲喜欢玩文字游戏,阐述一个词语的词源,性质,同类词,同义词,并常常使用一些诙谐的双关语。作者在书中也大量描述他父亲这一举动,但对于理解这些东西的妙处,真是,无能为力。就好像无法用其他语言描绘出
“这是什么意思?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小意思,小意思。你这人真有意思。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那我就不好意思了。是我不好意思。”的妙处所在。
这是作者阿摩司·奥兹的家庭故事,语言很散,很慢,很冷静,很仔细,也许用原文读起来有一种诗的美感。从他知名的邻居,伯爷,写到父亲的家庭,再写到母亲的家庭,再写到他自己和他的父母亲,然后在对他家庭生活的描述以及日后再基布兹生活的描述的交替中,慢慢步向读者早已被告知的一个事实:母亲的自杀身亡。这本书作者的序言便有这么一句话:“聪慧、慷慨、儒雅、相互体谅的两个好人——我父母——怎么一同酿造了一场悲剧?怎么竟是如此怪诞的方程式,也许好和好相加等于坏?”而在这家庭的悲剧后是那个年代的在火山口下的犹太人,或者说以色列人,或者说希伯来文明。
写家庭生活时有一个细节:作者称呼父亲始终使用的是书面语“父亲”二字,只有在很特殊的情况下用了“爸爸”,而在写母亲时截然相反,通篇使用口语化的“妈妈”,而只有在一些与“父亲”相对的很客观的场合才会使用“母亲”这个词。就好像父亲扮演的永远是那个理智的角色,是那个日夜伏于文案,为每一个词语的来源正确性孜孜不倦;而母亲是那个会给他讲神魔古怪的感性故事的人。又或许,作者的情感更偏向于母亲?是妈妈让他作为克劳斯纳家族的一员,却最终变成了奥兹?
有一段我印象极深:作者被父母亲的朋友带去参加一个阿拉伯家庭的宴会,他们对此极为重视,穿上了最好的衣服,做了万全的准备来到了那儿。作者被安排和那家的孩子后院玩。阿拉伯小姑娘曾说出了对希伯来语的喜爱,并询问有没有希伯来语作的诗歌。于是一股民族情绪在年幼的作者心中沸腾,他迫切地想告诉她自己来到这片土地上并无敌意,并向她吟诵自己民族的激昂澎湃的爱国诗歌,在这种热血沸腾中,意外发生,他不仅自己受了伤,还重伤了小姑娘的弟弟,一个三岁的阿拉伯小男孩。而那个喜爱希伯来语的小姑娘,则不得不为此接受长辈的责骂和惩罚。
不久后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发生了第一次军事冲突,他再也没能见到那个小姑娘,甚至他父母提出赔偿的请求也就此没了下文。
我想,这或许就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关系的缩影,两者都非恶徒,一方来到另一方的土地,然后发生误会,最终导致冲突。
甚至也许作者父母的关系也可以来隐喻这一层:双方都是善人,只是彼此之间有着异处,最终却没能收获一个和满的尾声。
到底怎样的家庭才能真正和睦?到底谁要为母亲的死负责?为何母亲的死却没让两个悲伤的家庭联系更加紧密反而成了仇敌?为何自己执意叛出家庭,最终还是成为了一个作家和学者?
犹太人与中国人,似乎扯不上多大的联系,前者在历史长河中四处流浪,成为了欧洲人,美洲人……而后者世世代代扎根于祖辈留下来的一片土壤上。但从作者的叙述中,可以看到很多似曾相识的东西。反应在细节上,是基布兹的模式,是小学里师与生的关系,是困难年代物资凭票证供应;而往大了去,是一个民族在一个特定的,危急的时期的心理状态,不仅仅是对个人,也是对整个集体的不确定,迷茫,分裂以及恐慌。
只是他们或许还遭遇了更多,他们在欧洲时,被欧洲人痛骂滚回巴勒斯坦去,等到他们来到了巴勒斯坦,又被阿拉伯人痛骂滚出巴勒斯坦。他们大量涌入德国,因为相信德国有哲学,有理性,有秩序,却迎来了希特勒的上台,他们终于在祖辈的土地上复国,却不得不接受与自己的邻居世代为敌的命运。
可是什么样的人是犹太人?作者的父亲能读十六种欧洲语言并说其中十三种,他母亲也能说五六种。他的奶奶永远有着洁癖只因为她觉得耶路撒冷不似欧洲洁净,而是处处弥漫着细菌。他们借助着欧洲语言复兴并改良希伯来语,但他们的希伯来语至死都带着俄语的口音,他们如此怀念过去的日子以至于不愿意教孩子,因为害怕欧洲会诱惑自己的孩子,并且杀死他。他们从骨子里就已经不再是那个生活在以色列的土地上的人。然后他们被驱逐了,执意留下来的人则被屠杀,从学富五车的教授,到牙牙学语的孩童。
只是真正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情况似乎也不见得有多好。究竟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自处以及待人,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本·古里安似乎是一个强大的伟人,而作者真正见到他后却说“那是一个喜好空想的农民”,贝京好像很有本事,而他提出的口号却也那么不切实际。就好像父亲在欧洲的学校被同学欺辱,而他自己在耶路撒冷的学校也遭受相同的命运。
在基布兹,作者与一个老伙计的对话相当直白地点明了整个问题的核心,可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哪里?应该怎么对待同一片土地上的另一群人?如何去看待欧洲和欧洲人?
没有答案,书中所有提出的问题都没有答案,无论是关于家庭,还是关乎整个民族的问题。类似的,无解的问题也在困扰着现代人: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如何平衡?在开放和保守之间何以进退?怎样打破道德的困局?要做些什么才能粉碎沟通的壁垒?
人人心中有爱,有炽烈而真挚的情感,有理想,有智识;但所有人仍然陷在黑暗与迷宫之中。是为爱与黑暗的故事。
《爱与黑暗的故事(电影书衣版)》读后感(五):《爱与黑暗的故事》一些感受与笔记
感受
奥兹的文笔很细,钟志清先生的翻译也极佳,花了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这并不是一本酣畅淋漓的书,但是那种藏在字里行间的爱随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索妮娅阿姨,父亲母亲和我的故事渐渐弥漫开来。就像奥兹所说,“我写了一部关于生活在火山口下的以色列人的小说。虽然火山近在咫尺,人们仍旧坠入爱河,感觉嫉妒,梦想升迁,传着闲话。”故事的主线是一个犹太家族的故事,而着墨最多的是母亲,尤其是母亲讲给我的故事和母亲的自杀。在这样的一个家族里,从故土秉承着复国主义的热血来到这片新土地的一家人,爱把藏在心里深深的黑暗掩盖起来。于奥兹本人而言,也许母亲正是掩藏那黑暗最大的支撑,38岁,母亲自杀。黑暗突然显露出来,12岁的奥兹没有能力去抵抗这份黑暗,于是和父亲的关系也开始渐渐破裂。而奥兹也改了名字,开始写作。我想从文学创作中,奥兹才真正从黑暗中解脱吧。
另:奥兹在2018年年底因病去世,十分抱歉的是,因为他的去世我才决定去看这本书,想想要是早发现就好了。
笔记:
序言P4 我们需要谈论现在与未来,也应该深入探讨过去,但有个严格的条件:我们始终提醒自己,我们不属于过去,而属于未来。
2 虽然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常贴近他们的俄国人心灵,但我认为,德国人—尽管有了希特勒—在他们看来比俄国人和波兰人更文明,法国人比德国人更文明。英国人在他们眼中占据了比法国人更高的位置。至于美国人,他们还拿不准,毕竟那里在屠杀印第安人,抢劫邮政列车、淘金和骚扰女孩。
28 爸爸和书具有一种感官上的联系。他喜欢感受、抚摸、闻嗅他的书。他对书动手动脚,以此为快:他控制不住自己,他得过去触摸书,连别人的书也是一样。那时的书确实比现在的书要更性感:适于闻嗅、轻抚。
31 我从书里学到了布局艺术,它并非出自书中所写内容,而是出自书本身,出自书的外表。我学到了在允许和禁止之间,在合乎常规和异乎寻常之间,在标准与古怪之间存在着令人困惑的无人地带和灰色地带。这一课从此一直陪伴着我。当找到爱时,我已经不再是生手,我已经懂得有各色各样的菜肴,有高速公路和风景线,还有人迹罕至的偏僻小路。有些允许做的事情几乎成为禁忌,有些禁忌又近乎允许。不胜枚举。
87 活生生的记忆,像水中涟漪,抑或像瞪羚跳跃前皮肤在紧张地抖动,这活生生的记忆突如其来,瞬间以几种节奏或是几个焦点在颤动,而后凝固在来化作记忆之记忆。
95 不止投下一个影子,不从蛋糕里挑葡萄干,克制自己,不断磨砺。还有一件事,我奶奶常用比我所发现的阿格农表达法还要尖锐的方式说,“要是你已经哭得再没有眼泪,那么就不要哭,放声笑吧!”
121 她凭自己特有的敏感意识到,孤独与渴求认知,羞怯与狂放,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与陶醉自我的自大狂妄,这些别别扭扭的组合会驱动着诗人和作家走出书斋,你找我,我找你,你挨我,我靠你,找乐,调笑,放下架子,相互感受,手搭着肩,或胳膊搂着腰。谈天论地,争论不休,有点唠叨,有些好奇地查看别人的隐私,阿谀奉承,意见不一,串通勾结,纠正偏误,生气见怪,道歉,修补,互相回避,再次寻找同伴。
169 母亲的故事颇为奇怪,和那时别人家里讲的故事都不一样,与我讲给自己孩子们听的故事也不一样,而是有些扑朔迷离,彷佛他们并非始于开端,也并非结束于终了,而是从灌木丛底下冒了出来,暴露一段时间,引起疏离和剧烈的恐惧。在我眼前活动几个瞬间,像墙上扭曲的影子令我愕然,有时令我脊骨战栗,在我尚未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之前又回到了他们原来的森林。
197 你外公坚信两件事,怜悯与正义。但是他认为,你总是要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没有怜悯的正义不是正义,只是一个屠场;另一个方面,没有正义的怜悯或许对耶稣合适,但是不适合吃恶苹果的普通人。这是他的观点:少一点整肃,多一点同情。
240 这个犹太民族那一刻在我眼里像汗津津的庞然大物,正在引诱我走进它的腹中,这样就可以用它的消化液把我整个吞吃。我对自己说,索妮娅,这是你真正需要的吗?真奇怪,在罗夫诺,我从来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恐惧,害怕自己被犹太人的消化液吞噬。我到这里后,也没有这种想法。只是在那时,在回以色列的船上的那一瞬间,希腊婴儿已经在我的腿上睡熟,透过衣服我可以感受到她,那一刻彷佛她真的是我肉中之肉,纵然她不是犹太人,纵然有敌视犹太人的暴君安条克四世伊皮法尼丝。
329 早在童年时代起,我就是旷日持久的彻底洗脑运动的牺牲品:约瑟夫伯伯拉罕大街我们住房里的书籍紧身衣,妈妈的书籍避难所,亚历山大爷爷的诗歌,邻居扎黑的长篇小说,我父亲的索引卡片和文字游戏,甚至沙吾尔车尔尼霍斯基带有刺鼻气息的拥抱,以及阿格农先生,他用无核葡萄干投下了几个投影。
336 书与人一样可以随时间变化,但有一点不同。当人不再能够从你那里得到好处,快乐,利益或者至少不能从你那里得到好的感觉,总是会对你置之不理,而书永远也不会抛弃你。自然,你有时会将书弃之不顾,或许几年,或许永远。而它们呢?即使你背信弃义,而从来不会背弃你。它们会在书架上默默地谦卑地等候。它们会等上十年。它们不会抱怨,直至一天深夜,当你需要一本书时,即使已经是凌晨三点,即便那是你已经抛弃并从心上抹去了多年的一本书,它也不会令你失望,它会从架子上下来,在你需要它的那一刻陪伴你。它不会伺机报复,不会寻找借口,不会问这样做是否值得,你是否配得上。
492 记忆欺骗了我。我现在想起曾经完全忘却了的事情,我又重新想起16岁那年发生的事情,离今天有四十多年了,彷佛一轮旧月映现到窗玻璃上,又从玻璃上映现到湖面,记忆从湖面汲取的不是映像本身,映像本身已经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是一堆白骨。
497 等你长大后就会发现,你的耳朵在夜里听到的所有声音,几乎都可以用不止一种方式来解释。实际上,不止在半夜,不止是你的耳朵,就连你的眼睛在光天化日下之所见,也几乎总能用不同的方式加以理解。
523 但是,我不仅仅逃避复活与救赎。那个地下室令人窒息的生活,在父亲与母亲之间,在他们二人和那堆书之间,还有野心、压抑、拒绝、承认对罗夫诺和维也纳的怀念,对欧洲的怀念,具体表现为黑色茶具车,闪闪发光的白餐巾,人生在世不乘意给他造成的压力,他的伤痛,失败。我默默地承担起适时将其转化为胜利的责任,凡此种种压迫着我想逃避它。
526 我告诉你,武力是统治阶级的鸦片,不光是统治阶级,武力是整个人类的鸦片。如果我相信恶魔,我要说武力对恶魔具有诱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