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是一本由杨照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吸》精选点评:
●悦读计划二:没劲,真要命。
●尬
●喜欢他的音乐评论。
●2017.4.16 阴
●丝毫没有贬低杨照先生其人其文的意思,只是书中经不起fact-check的硬伤实在太多,而且歪曲事实的程度已经突破本求是狗的底线,所以只能给差评了。
●20180405 古典音乐的入门欣赏手册。文字流利顺畅,不过观点是作者自己的感想。
●在理想国上看过呼吸这期节目,书里面的内容没有什么古典乐基础也能看懂,主要讲了很多音乐家的故事,还蛮有趣的。
●不太杨照。
●「一个不重视文学艺术的社会,大家的感官停留在低度利用的状态下,社会上必然充斥了不断重复的、熟悉的东西。听音乐,只听千篇一律的歌曲,因为耳朵懒惰到只听得进这样的东西。看戏剧,就只看剧情不断互相抄袭的连续剧,因为人的感情也低度开发到只看得懂这样粗糙的东西。」
●视频:懂.com/s/1skGjxoT 密码:42uw
《呼吸》读后感(一):(((゚Д゚;)))
书勉强算得上有结构,巴洛克,古典,浪漫,民族,现代,泛泛而谈。音乐也要与文字一样,要有起承转合,有序得体。 目前还是没有专注力听超过五分钟的严肃音乐,在音乐厅专注感稍微好一点。杨照先生在看理想做的节目我认为比他的书好,其一节目里落到实处,讲和声,变奏,这些具体的内容,其二则是节目言简意赅,可以想见节目的策划另有他人,删繁就简。 目前有音乐领域普遍比文学这一块浮夸,可能是表演性质决定的。
《呼吸》读后感(二):特别一本正经说废话的家伙
像练油渣一样,废料窝堆之后,我还看见这些:
音乐如葬礼的理论,观察即是欣赏。书中印了二维码,还能用
27Richter复活了舒伯特960漫延流泻的精神,化冗长为合理。
讲钢琴作品太多。
他虽然属于既能欣赏阿格丽姬,也能欣赏吉利尔斯的类型,但审美观点还是很糟糕的,完全是自由发挥的小理论,而且能被他谈得非常无趣。和吉松隆简直是两个极端。
111“岁月静好”这种大俗话也用上了,是中年人一点残存的萌味儿吗?
标题如同标语,让人作呕。
第二部分全是断章取义的废话。为什么广西师大出版社愚蠢到这种地步?
150“不霸气就不是贝多芬”?你好意思写出来?
看来某艺术学院教授的“废纸论”能很好地说明该书的现象。
《呼吸》读后感(三):李宗盛:你们都喂猪食,他们听了当然成了猪
《呼吸》以杨照先生对于古典音乐以及多年亲身参与音乐会的体验及感悟写成。相较于之前的《想乐》一书,更侧重于音乐观点。
有一种最伤害想象力和领悟力的习惯。就是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把事物等同于最平常、最庸俗的部分。因此,不但失去了被这项事务迷住的机会,还会丧失了自身发现美的能力。
以最为平常、庸俗的方式去谄媚大众,自然而然比较成功。但这样真的是一个认真活着的人应该做的事情嘛?至少,对李宗盛大哥来说不是的。
人类进化的意义,在于把不得不做的事情,变成享受的事情。衣食住行,在过去都是不得不。过了这么多年,这些都变成了享受。我们的耳朵,为什么要接受垃圾呢?
真正好的音乐,以及最美好的经验,不是了解音乐,而是被音乐了解。
杨照老师推崇古典音乐,因为他与其他形式的音乐有很大的不同,他很复杂。在多重的旋律,声部以及和弦之间,没有歌词来打扰,将其意义缩减到最简。
于是乎,你愿意多用心,多努力,决定了你从中听到了什么。这是一种深切的互动,在呼吸间产生的转瞬即逝的美学体验。一种领受生活乐趣的宝贵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容易被歌词所打动。爱极了黄耀明的歌词。你说不必生生世世,只要夜来能念出你的姓名。这样的词,配上什么样的曲,都是会让人铭记于心的。
但是,这样好的词,往往抢了音乐的风采,让歌曲成为意义的陪衬。台湾最早一代音乐人,是听美国音乐长大的,即使词不达意,也爱极了那时的音乐。后来,影响了整个乐坛。
说这些无益,李宗盛大哥所指本就不是这样好的词。世界上本无几个黄耀明,更无几个林夕。但是正如“你牛什么牛”,“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之流,以地动山摇之势头,奔涌而来。
那些如舒伯特、普契尼的人,可怎么办才好啊。
我想,李宗盛大哥说的猪食,无外乎四点,曲上,词上,演唱形式上,表演形式上。大哥之愤怒,可见一斑。到了他今时今日的地位,无需用这种话博眼球,这种发自内心的呼喊,是一种热爱使然。爱极了,则见不得堕落。
《呼吸》是一本指导你鉴别好坏的书。我用了大概四个小时读完,从此愿意开始去了解古典音乐,发现了一座宝藏。如果你喜欢。
《呼吸》读后感(四):呼吸【自序】
在不设指挥的室内乐演奏时,负责领导小乐团的音乐家会刻意、夸张地显现他的呼吸。一吸一吐,不只指引其他团员乐段的开头,同时也就设定了这段音乐的节拍速度。
音乐流淌着,一个一个乐句或清晰或隐晦地形成了,逐渐地,几位乐手彼此的呼吸变得一致了。然后,在一个安安静静的厅里,在对的聆听环境中,透过音乐,他们的呼吸进而感染了所有的观众,在某个最激昂高潮或最低抑鬼魅之处,全场的人都以同样的频率呼吸,从存在的最根底上被音乐同化了,仿佛进入了一个非人间的神秘境地里。
在我们的社会中,很可惜地,没有太多人曾经享受过这种神秘经验的洗礼。恍惚之际,你觉得音乐有魔力,不只将每个人抓住,而且将每个人改造为超越了自我的感受体。明明音乐提供的是听觉,但从那特殊、非常的呼吸里,你看到了不一样的光影,而且音乐像是有了重量和质地,或柔细或热情地抚过你的皮肤、拥抱你的身体。那一霎时,你不是你,或该说, 你不只是你,你化身成为某个更巨大的存在,介于个体与集体之间,和台上的音乐家,以及所有一起进入音乐世界的同场观众,以一种既相同又独特的方式重新理解这个世界。
多么美好,而且永志难忘,往后每次想起,都会随而出一身愉悦感动的疙瘩!却又那么难得。总有什么阻碍着我们体验那样的音乐境界。这是因为我们一直活在嘈杂混乱的状态下,以致遗忘了声音的秩序,忘了有秩序声音的美好;因为我们很难让自己真正安静下来,好好犒赏终日辛劳的耳朵一点纯粹的、细腻的声音;更因为绝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遗忘了呼吸这件事,忽略了有呼吸就有节奏、就有韵律,就有来自节奏与韵律的音乐性。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学习如何聆听复杂的声音,借由理解声音内部的道理,准备好要听到什么、要如何听。
每个人身上随时都带着可以和外界呼应节奏、韵律的呼吸;每个人都具备能够聆听立体多声部音乐的两只耳朵;每个人都有可以借分析体察进而内化复杂音乐的智力。但很可惜,我们很少自觉珍惜、更少动用这些上天给予我们的美好资产。我们任凭自己活在野蛮、粗糙的声音荒野里,让呼吸混乱、耳朵退化、智力锈蚀。
几年前,我出版了《想乐》,介绍一百首值得认真聆赏的乐曲,主要的用意是为一些读者搬开看来吓人的石头,说服大家,其实在我们和复杂且美好、因复杂而美好的音乐之间,没有那么多障碍,只需一点背景的准备,直直走过去,音乐就始终在那里等着你。现在这本《呼吸》,则是一份明确的邀请,请大家来看看这明明广大且自由开放的音乐花园。没有围墙,有无数多条路都通往这座花园,从哪条路都进得来,进来之后,任何一条路又都会将你带往更多藏着惊喜的路。
音乐岂远哉?音乐就在呼吸里,就在身体里,就在大脑里,就在人生里, 就在历史里。来吧,选择你要的任何路,走进来就是了。
《呼吸》读后感(五):灌鸡汤也要按照基本法
今天在书店翻了一下,恰好看到一篇讲埃尔加和萝莉的文章,里面黑腐国音乐的说法实在令我惊骇。杨照先生的大意是:“二十世纪以前英国音乐乏善可陈”“二十世纪以前,连东欧小国都诞生了不少大作曲家,但英国泱泱大国却空无一人”。第一次看到这么信口雌黄的说法,在此不得不澄清下事实了:
首先,一般的讲法是腐国音乐在Purcell逝世后到十九世纪末复兴期间的近两百年被边缘化了,而杨照先生竟然把时间段扩大到二十世纪以前,连Tallis、Byrd、Purcell、Dunstaple、Lawes、Ward、Dowland、Jenkins等都被无视了,这样真的大丈夫?你们啊,不要想弄个大新闻,就把腐国乱批判一番啊...
其次,即使是这两百年腐国音乐不行的说法,学界也是有争议的,例如《19世纪音乐史》的作者Knepler就认为这段时间腐国在喜歌剧领域的成就足以打脸这种夸大之辞。
好,就算只讲这两百年,腐国没有世界著名的大作曲家,这段时间的腐国作曲家不太出名,但他们的作品真有杨照先生所说的“乏善可陈”么?反正听了贝内特、麦肯齐等人的作品,我不仅下不了这种结论,而且还被他们一些杰作所折服。建议大家多听听腐国作曲家的作品,自行判断,不要看到杨照先生这种全盘否定的恶意贬损,就先入为主地预设立场。
继续读下去,我发现类似的硬伤在本书中还比比皆是,随手引一段:“古尔德以巴赫成名,弹过一点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对于贝多芬之后的钢琴音乐,则完全不碰。他不弹舒伯特、不弹李斯特、不弹舒曼也就罢了,连肖邦也不弹!”我们先来说说古尔德(以下简称GG)弹不弹肖邦。据我所知,Sony至少发行过GG所录的肖邦第三钢奏(此外应该还有一些非正式录音,个人尚未查证过),如果GG不弹肖邦,那么这份录音哪来的?好,我们姑且认为杨照先生这篇文章写得早,当时还没有出现GG的肖邦录音,那我们再来说说杨先生所提的GG“不弹舒伯特、不弹李斯特、不弹舒曼”:我印象里GG是没有录过舒伯特的作品(所以杨先生这部分说法或许是对的,虽然没有录音并不代表GG不弹);至于李斯特,GG弹过他改编的贝多芬交响曲钢琴版(如果这不算“弹李斯特”的话我也认);而GG还是弹过舒曼的钢琴五重奏的,总不能说“不弹舒曼”吧?再说说“弹过一点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海顿我听得少不发表意见,但GG录过全本莫钢奏、将近20首贝钢奏和全部五首正式编号的贝钢协,这也能算“一点”么?(当然如果杨照先生觉得要像布伦德尔录贝钢奏全集那样才算合格的话,那我没话说XD)最令人目瞪口呆还是GG“对于贝多芬之后的钢琴音乐,则完全不碰”的说法,我不知道GG录过的像勃拉姆斯、西贝柳斯、勋伯格、欣德米特等人的作品,在杨照先生眼中是属于“贝多芬之前或贝多芬当时”呢,还是根本不算“钢琴作品”?(勃拉姆斯等人哭晕在厕所......)
当然,本人并不反对杨照先生从音乐出发抒发感想——尽管不少在我看来就是鸡汤文,好好的埃尔加能扯到“古典音乐急不来”我也是服——但<del>灌鸡汤</del>发表议论时能否推敲下论据,不要歪曲或夸大事实?本人也丝毫没有贬低杨照先生其人其文的意思——恰恰相反,我觉得杨照先生文笔不错——只是书中经不起fact-check的硬伤实在太多,而且歪曲事实的程度已经突破本求是狗的底线,所以只能给差评了(仅代表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