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河》是一部由张锐执导,王庆祥 / 迟蓬 / 张杨果而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条河》影评(一):无亮点和激情的敷衍之作
从头到尾感觉不到亮点,也无激情之处,感觉一直都是平平淡淡的叙述一个故事。
其中的重感情的人物,其实际所作所为却没有表现出来。
从道具方面,秉承国产电影一贯的不严谨态度,处处有与年代不符的物件。
配角或群演的表现很是敷衍,空荡荡的地方打桩,说是治理淮河,一群群演抬着空框来来回回到处走,太假,哪怕稍微敬业一点也好啊,可惜没有。配角表演很生涩,一眼就能感觉出来。
本片可提升的空间很大。
《那条河》影评(二):可惜了张杨果而
为什么我会想到《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淠史杭工程,电影不说,还真不知道。那个年代那些为了这项工程奋斗的人值得尊敬,但电影真的不好看,太敷衍了事了。
男主的眼镜也太穿越了,“保革命促生产”的年代,搞个半框眼镜?偶像剧都不敢这么编。
男主说什么深情专一,可编剧为了圆过去,随便敷衍说他找过女主母亲,但信息不通没找着就完了,呵呵。
张杨果而,微博刚流行的时候,关注的其中一位女星,当年关注的一批人如今都大红大紫了,如杨幂,但也有一般的,如吕一、徐百卉,还有果而。
《那条河》影评(三):六安人的母亲河,六安人的情与爱
《那条河》的叙述方式类似于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只不过《那条河》全片贯穿着我的生活以及父母辈的生活,而《我的父亲母亲》则全片用旁白的方式,将父母辈的爱情故事徐徐展开。说到这,我们不得不说下影片的大体情节。本片以“那条河”为主线,主人公许小苇沿着那条河,寻找她母亲那一代人的记忆。
影片“那条河”是指安徽六安的淠史杭,她是六安的母亲河,被我们称之为新淠河,以区分城内的老淠河。早年,陆上交通远没有现在发达,淠河变成了两岸来往的重要通道,淠河上的水运繁忙。在影片许启芳年代,淠河的修建也对六安人民的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51年1月,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1958年淠史杭灌溉工程开工,1972年,淠史杭灌区骨干工程建成通水。
影片父母辈的爱情故事在修建安徽六安淠河水利工程时开始,想以修建水利工程带入家国情怀,树立正能量的故事。遗憾的是影片高潮部分的在暴雨突袭,堤坝不保,众人舍身去维护堤坝时,结束的有点太快。
导演的年代戏情节的设置以及节奏把握的很好。同时,青年时期的方工以及许启芳演技为影片增色不少。当方工回去找许启芳坐在堤坝时,导演用艺术的手段在堤坝的另一边坐着许启芳,他们相视而笑,镜头在此处的来回切换,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面对彼此、面对生活的无言与无奈在此刻用艺术手段连接起来。
《那条河》影评(四):从许小苇的心路历程看如何与家人相互理解
电影《那条河》目前正在热映,作为一部关注淠史杭工程修建的电影,它具有一定的现实与时代意义。同时这部影片中,还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比如母爱,比如理解。 在剧中,许小苇一直与母亲许启芳处于对立的一面,因为许启芳要求她学习并不喜欢的庐剧,感觉自己“不知道为谁而活”,直到许启芳去世,她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埋怨母亲许启芳不关心她的同时,她却也没有对年迈的母亲有着应有的关注和关心,最终留下悔恨的泪水。 笼罩在悲痛之下,许小苇在收拾许启芳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张旧照片。面对照片上的人,许小苇突然发现自己对母亲的了解少的可怜,不仅不知道她日益病重,而且有关她的过去更是一无所知。于是,在得到一些零星的线索后,她踏上了有关母亲过往的追寻之路。 这一路上,她从迷茫到坚定,并最终幡然醒悟。这一路上,母亲那从未向人展示出的不愿放弃的真挚情感,以及许小苇自己在脑海深处遗忘很久的记忆交汇融合,让她从以前的自我坚持之中摆脱出来,开始对母亲许启芳有了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人都是在错过中成长,母亲没有错,因为爱我,才会将一生的希望寄托于我。她人生的那条河没有干枯,只是流进了我的河流之中。而我,会永不停歇地奔流向前。”许小苇的这段在影片最后的内心独白,表明了她已经读懂了母亲的心,着实让人欣慰。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当面对诸多的困难和阻碍,很多时候我们与家人之间不正如影片中所呈现出来的那样,充满了争吵与埋怨吗?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你对此是否会有新的感受? 笔者的感受就是,很多事情,没有对与错,只有你和我;家人的爱,如平川之河,平静却无阻。
《那条河》影评(五):美翻了!张杨果而、徐囡楠庐剧造型惊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电影《那条河》中,两大美女主演张杨果而、徐囡楠在剧中都有唱庐剧的戏份,不管是隆装献唱的张杨果而,还是淡雅装扮的徐囡楠,都能让人感觉到无比惊艳的女神范。 在影片刚开始,由张杨果而就以庐剧形象出场,她饰演的许小苇在剧中是一名青年庐剧演员的身份。绿涛苍翠之下,亭台水榭之间,许小苇徐徐漫步,身姿辗转,抬手投足间,顾盼生辉。而在影片的最后,在寻到“父亲”之后,许小苇还有一场庐剧表演。在一间宽敞的充满了古色古香的“舞台”中,她头戴花饰,手持羽扇,翩然起舞。周围一片昏暗,只一束强光聚于她的身上,仿若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她美妙的舞姿之中。 饰演青年许启芳的徐囡楠在她的庐剧戏份中,虽然装扮简单,但是素雅的淡妆依然迷人无比。这不?许启芳刚刚表演结束,就吸引着方瀚博赶到“化妆间”,让这位平时尽显憨厚的老实人也情不自已地扶了扶眼镜对她表白:“你今天真好看……”甚至在之后的交往中,他还一心想着让两人以后的女儿也去学习庐剧。看来,庐剧的魅力可真不是一般大呢! 只是,大家可能并不知道,两位女神在台前呈现出的美丽,在台后却是下足了苦功的。 在拍摄前,张杨果而和徐囡楠都跟在咱们庐剧的非遗传承人武克英老师后面学了好一段时间。而且,那些好看的饰物也并不全像表面那样让人喜爱。比如张杨果就吐槽她出场时佩戴的头饰,越戴越紧,裹得脑袋疼,但为了表演效果,也不得不忍受着。 说到这里,估计有不少人并不了解武克英老师。其实,武克英老师就是咱们六安人,生于1941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皖西庐剧团团长、六安市文联副主席等职务。 1955年,武克英老师进入皖西庐剧团工作,直到退休,有“安徽西路庐剧第一花旦”的美誉。代表作有《妈妈》《林黛玉》《点状元》等,曾获得安徽省艺术节表演一等奖,安徽省中年演员艺术大奖赛一等奖、安徽省小品比赛优秀表演奖等奖项。1982年,她携代表作《妈妈》进京,为中共十二大胜利召开进行专场演出,京城评论家赞扬她是“两度《红楼》闻八皖,一出《妈妈》动京城。” 在此,我们要感谢武克英老师为《那条河》做出的辛劳付出,同时也希望人们能够多多关注庐剧,关注那些即将遗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艺术瑰宝。
《那条河》影评(六):那是一条有故事的河,也是一段值得品味的人生
《那条河》的介绍里,说电影是女孩许小苇在母亲去世后寻父的故事,实则故事核心是许小苇的母亲和所谓父亲之间的感情经历。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这部电影的故事本身还是比较感人的,抓住了中国观众一贯柔弱的内心世界。导演采用比较文艺的镜头和手法,也把影片氛围推向高处。当你开始沉入电影故事之中时,你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已经随着故事人物的悲欢离合而波动起来。这是判断一部电影好与不好的最基本的条件。当许小苇因为冲动以致与母亲阴阳相隔,当许启芳因为身体原因而选择与方瀚博不再相见,当许小苇最后因为了解到母亲的心声而幡然醒悟,你是否也会随着这些情节的发展而或悲或喜沉浮不定呢?
看完一部电影,我们能够有所体悟引发思考,我想这是电影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应该具有的但却总是被人们所忽视的属性。在《那条河》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属性。正如影片在上映前的宣传中所说,电影通过讲述淠史杭修建过程中的故事,反映了当时那一代人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让我们能够了解历史,并认识到淠史杭工程作为一代人的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所凝聚成的精神意义,唤起我们对那些普通英雄和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的意识。
除此之外,影片中所展现出来的有关爱情和亲情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样值得我们深思。不论是许小苇遭遇被分手的伤心和无奈,还是她与母亲许启芳关于学习庐剧的分歧及对抗,亦或许启芳与方瀚博两人相爱却最终没能走在一起的悲伤与绝望,都或多或少地映射出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身上发生的一些事情。
以上是我认为这部电影所具有的一些明显特点,不过它的缺点也同样比较明显。
作为一部院线电影,它的时长明显不够,而这样就造成内容过短和人物与情节的单一。特别是这种有着深刻时代背景的故事,简短的时长和单一的人物导致了对时代解读的过于简单,使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表现浮于表面而无法深入人心。《那条河》作为一部反映淠史杭工程修建的电影,却没能反映出当时艰苦卓越的施工环境,也没有展现出参与修建的人们所做出的十分巨大的牺牲,以及面对一切困难他们所呈现的团结一致和伟大意志,实在让人感觉有些可惜。
还有一处应该算是一个处理上的小失误。影片结尾处与最后专访部分的衔接太紧密,显得比较突兀。若是能够加个黑场,并配以文字说明,诸如“谨以此片献给修建淠史杭工程的英雄们”此类的话,感觉会好一点。
总体来说,《那条河》还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故事,还能品味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和奔腾而又曲折的人生。
《那条河》影评(七):《那条河》的现代启示录
我很高兴也很感激,能够坐在故乡的电影院里,看到这样一部诉说家乡故事的电影,就好像小时候外婆抱着我在屋檐下,轻轻的呢喃。
我一向不喜欢用“好看”和“不好看”来将电影分类,我认为电影不应该单单只是“好看”与“不好看”。有的时候,它们承载的意义超过了电影本身。电影的功能从来就不只是娱乐,有时它们也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如果不是这部电影,我们这些年轻的一辈恐怕都不知道当初那个年代,人们竟然如此艰苦。但是发生在方瀚博和许启芳身上的故事看似夸张,但绝不仅仅是电影中虚构的故事情节,而是现实故事改编。导演将它拍成电影,让我们六安的男女老少可以坐在电影院中观看,就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引起我们对淠史杭工程的关注,那这就比看十部的爆米花电影强。
导演最大程度的弱化了许启芳修水库的过程,而是着眼于事后,许启芳绝育了。导演没有通过“卖惨”来博取观众的眼球,因为导演深知要将影片拍得煽情、让人落泪太简单了,每年这样的影片不计其数,但是哭过之后呢,大家真的会去关注淠史杭工程吗?三日或五日,大家又忘得一干二净了。
导演选择了还原电影的原始之美,没有刻意煽情,叙事非常克制、冷静,节奏略显缓慢。导演没有掺杂过多的个人见解,没有过多的感情宣泄,没有把观众往特定的方向引导,而是客观、踏实地讲故事,让观众自己思考,淠史杭工程的建设背景是怎样的,淠史杭工程建设的过程是难以想象的,淠史杭工程对我们六安人来说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许启芳这样的“淠史杭人”、有没有这样的“淠史杭故事”。
回首看望这个宁静的小城,淠河之水潺潺流淌,一切都那么的安好,六十年前的人们为了这小城的安好,不顾一切、付出一切。我们是否也有义务告诉我们的孩子:“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由我们的先辈们流血流汗换来的,那是一段艰苦的历史,我来说给你听......”
《那条河》影评(八):聚焦电影《那条河》故事原型 讲一讲身边的淠史杭故事
2018年8月,电影《那条河》隆重首映,反映了淠史杭工程修建时的艰辛历程,展现出老区人民的英雄群像和大无畏的牺牲奉献精神。作为国内首部反映淠史杭工程修建的电影,它的故事完全取材于现实。
许启芳——“铿锵玫瑰”许芳华
1958年,淠史杭灌区工程开始修建。许芳华是当年淠史杭工程龙河口水库“刘胡兰战斗连”的连长,如今已经高龄八十了。而在出发前往工地那天,她结婚才3天,仅仅20岁。
许芳华的家在舒城县干汊河镇,周瑜城脚下。在许芳华的印象里,修建淠史杭工程以前,当地每年不是大水就是干旱,农田里的庄稼经常颗粒无收。每次一发大水,她的父亲就扛着她和她的姐姐两个人逃灾。
当淠史杭工程里的龙河口水库开挖时,许芳华与丈夫遇到了干活的民工,之后便也义无反顾的去了。因为作为旱涝灾难的受害者,许芳华深知灾难带来的疾苦,对于修建淠史杭的决心坚定无比。
在那个物资缺乏、资源紧张的年代里,修建水库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根本没有如今的大型施工机械,基本上都是靠人工苦力、锹挖肩挑一点点修成。不仅如此,当时粮食奇缺,经常吃不饱肚子;住宿条件十分简陋,都是在山头上搭的工棚,就地躺着,工棚也简陋非常,一下雨就漏,只能挡风。尽管如此,20岁的许芳华却没有丝毫退缩,干起苦力一点也不输与男人,甚至有好几次被水冲走,幸而最终被人救起。
虽然屡屡身陷险境,但许芳华一直坚持在战斗一线,并且还组织起工地上的其他女同志成立了“刘胡兰战斗连”,敢向男同志发起挑战,用实际行动回应当时工地上对女人参与修水库不屑一顾的一部分人。
就这样,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中,许芳华一干就是三年,直到水库工程完工。
方瀚博——“开河先锋”钱重光
段重光,是当年修建淠史杭工程的勘测人员。他来自山东,因为淠史杭来到六安,也因此扎根六安。从1958年修建开始直至完工的十余年间,他一直参与其中。
因为当时条件、技术都十分有限,淠史杭工程的技术测量困难重重。并且,由于工程涉及面广、规模庞大,任何一点误差都将导致后面的工作出现巨大偏差,因此每一段数据都必须确保精准零失误。
面对身体上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段重光等一众技术人员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刻苦的专业精神没日没夜地工作,认真反复地核查资料、核算数据,只为工程更好更快地进行。
最终,“人定胜天”这个在常人眼里一个富含夸张意义的词,在段重光等一众技术人员和千千万万个修河人的双手下变成了事实,千里荒岗成了天下粮仓。
“淠史杭的印象对我太深了,好多女同志,很多小姑娘、大嫂子都参加了,可以说是100多万人全民动员。当时施工是很困难的,没有机械,完全是老百姓用手挖出来的。那挑的挑、挖的挖、扛的扛、抬的抬,轰轰烈烈,人山人海!淠史杭不仅仅解决了灌溉问题、运输问题 而且解决了灾难问题。我参加了这个工程,感觉很光荣!”辗转几十年过去,段重光现在已是91岁高龄,但提起淠史杭,他依旧心潮澎湃,对当时的修建场面仍记忆犹新,情难自已。
赵书记——“当代李冰”赵子厚
赵子厚,山西省昔阳县人,在担任六安地区党政领导期间,对老区建设事业特别是在兴建淠史杭工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赵子厚是淠史杭工程的策划者、创业者、指挥者和管理者。他在工作实践中,深感水旱灾害严重影响六安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逢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人民公社化的特定时机,在治淮委员会撤销后,调来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为开发灌溉工程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已任地委第二书记、专署专员的赵子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召开会议,讨论并规划出史淠杭沟通航灌工程(后改名淠史杭沟通航灌综合利用工程)。之后,赵子厚到合肥向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和副省长兼水电厅长张作荫请示汇报,最终获批。
为了兴修淠史杭,六安地委成立了由赵子厚挂帅的工程指挥部,组织原淮委勘测设计院淮南组的25名工程师,在4个月时间里完成了工程的总体规划,规划工程由史河、淠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组成,纵横皖豫两省12个县市,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水域,覆盖13130平方公里土地。如今,淠史杭工程灌溉能力达一千余万亩,已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工程,完全可与都江堰相媲美。
1958年8月,艰苦卓绝的伟大工程淠史杭在六安城南的横排头拉开序幕。转眼间时光如白驹过隙飞跃60载,我们站到了2018年的新时代浪尖上。然而我们在全面改革发展的风潮中昂首阔步迈向又一个春天时,是否还能在脑海中清晰地忆起那些为了如今的我们而甘心付出的他们的模样?是否还记得埋藏在悠悠淠史杭里的那无数默默无闻的故事?
���
《那条河》影评(九):这是一部属于六安人的电影,你看过吗?
作为国内首部关注六安人民的母亲河——淠史杭工程修建的电影,《那条河》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属于六安人的一部戏,从整个故事架构到每个场景的重现,里面都充满了浓浓的六安味。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电影中的那些六安元素。
伟大的母亲河
这是一部讲述淠史杭工程的剧情片,通过年轻女孩许小苇在母亲去世后寻找未曾谋面的父亲,揭开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代之幕,让人们再次感受到彼时淠水岸边老区人民的赤诚之心。
对于淠史杭,我们六安人可都知道她如今的美丽,但是可能还有一些人特别是不少青年一代,对她曾经的故事并不清楚,对那些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而牺牲奉献的老一辈的挖河人一无所知。现在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对那些不应被遗忘的岁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电影里许启芳在一条堤坝上与方瀚博之间的对话,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淠史杭已不仅仅是一条河,更代表了一种精神。她为千千万万个无畏奉献的老区人民的意志之结晶与希望之寄托,在往后的悠长岁月里,用温柔宽敞的胸怀,保护和哺育着世世代代的子孙。
取景地大揭秘
在电影《那条河》中,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之外,里面美轮美奂的风景画面同样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其实,这些美丽的风景都是取景自咱们大六安。作为一部六安人的电影,《那条河》的拍摄基本都是在六安完成的。
比如在电影一开场许小苇在景色宜人的大舞台表演庐剧,这一部分就是在金安区张店镇的大别山风情谷景区里完成拍摄。
比如许小苇与方瀚博在波光潋滟的河边慢步,就是在我们的老淠河岸边拍摄的。
此外,剧组还在皖西学院、浏园、中央森林公园等多地取景拍戏。当然,作为讲述淠史杭故事的电影,里面有关淠史杭的迷人风景肯定也是少不了的。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影片中淠史杭修建场景是在金寨县古碑镇的大山里完成的。整个场景完全是由剧组现场搭建,动用了数台挖掘机修垒而成。
本土导演大制作
本片由青年导演张锐执导。提到张锐,相信很多六安的朋友都比较熟悉。他是土生土长的六安人,老家就在金寨县古碑镇。张锐一直对家乡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自2008年毕业,他就回到六安进行着本土影视行业的探索发掘。2014年,他执导拍摄了他的第一部院线电影《那座山》,聚焦社会现实,关注空巢老人,受到了诸多好评。该片还于2015年获北京青年影展最佳故事片提名,获万象电影节优秀原创故事片。
如今,经过了数年积淀,他又为我们带来淠史杭工程题材的电影《那条河》,让我们在重温那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火热年代,感受淠水畔边发生的那些美丽忧伤的故事。
而《那条河》现也已入围2018北京青年影展,同时还将受邀参加今年10月份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中美电影节这场国际影视业的盛会。
文化瑰宝皖西庐剧
皖西庐剧是咱大六安的文化瑰宝。她是庐剧的源头,皖西地道的"本土文化"。新中国建立后,皖西庐剧两次进京,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观众的热情称赞。大型现代庐剧《刘邓在皖西》于2004年至2005年先后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整场播出达13次。2006年,庐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在电影《那条河》里,皖西庐剧可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虽然影片中从一开场到结束,总共只有3场简短的庐剧表演,但其实她却是贯穿了整部故事的一条暗线。
影片中,因为许启芳惊艳的庐剧表演,让方瀚博这个有些内敛老实的工程师鼓起勇气表白;因为看了许启芳的庐剧表演,方瀚博产生了想要个女儿并让其学习庐剧的美丽心愿,而这个心愿却让许启芳无奈地决定放手离开。数十年后,学与不学庐剧又成了许启芳与许小苇矛盾产生的焦点,并最终导致冲突升级悲剧发生,引发了接下来的追寻之路。
说了这么多,你还能从电影里找到其他你熟悉的六安的人和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