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与性情》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岁月与性情》读后感(一):坦诚的对世人对自己交上一本性情答卷
周国平先生的作品从散文到译著我都有阅读过,这是第一次接触他的纪实作品。
不得不说一看这些文字就知道是周国平先生的作品,朴实无华但又让人不枯燥读起来晶晶乐道,很享受,像是小时候听村里大爷讲故事一般很有兴趣。
才读完三十几页文字就迫不及待写下这些感受,原来周国平老先生的童年这么的有意思,那些心里的小幻想和小心思也跟我们相差无异,我觉得能把每本作品每本书籍做到想好好珍藏的不多,周国平先生的作品绝对算得上古今中外的良心佳作了。
《岁月与性情》读后感(二):他的一生见证着时代的发展
我以前总觉得自传这东西不好写,在文章里稍微写好一点会有人觉得自恋,而主观上我们在写自己的时候会加注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即使会表达出自己的缺点,对读者来说,总是会忽略这一些事。而更多的人无法将自己这一生用文字精准的表达出来,回忆过往,大多记忆是模糊的,曾经人为重要的事情很多,时过境迁才发现这一生重要的大事记住的似乎也只是那么一点点。时间掩埋了记忆,岁月斑驳了回忆,我们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如若用文字记载下来,他人阅读又会有怎样的评价呢?自传对于自己来说写出来供人阅读会有些羞涩,对于他人来说这是了解一个人最直接的方式,尤其是名人,他人的记载多半是他人的感受,而作者自己的记载却会让我们重新走过他走过的路。
《岁月与性情》是周国平老师的自传,对于周国平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可以说他是近代少有的哲学大师,《人生哲思录》记载着很多醒世名言,是彷徨人们的一份人生指南。周国平老师的文字我接触的多半是短篇散文,这些文章适合在任何碎片时间阅读,不会花掉过多时间与经历,给身体和心灵一段休憩的时间。从咿呀学语耳顺之年,看透的是人生,是名利,是生命。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老人人生的记录,是生命乐章的跳动。爱情,事业,探索,求知,关于他他我们或许了解的更多。
周国平老师的自传中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他出生于解放前夕,但成长的生活环境却是可以的,可以吃饱饭,还有书读,父亲有着自己的工作,母亲一个人照顾着姐弟五人,虽然不富裕却应该是可以的,所以最开始的标题“绝对贫农”我不是这么认为的,因为他毕竟还有而是的照片,要知道能照一张相片对于当时的很多人来说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情。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候,只是从老一辈人身上认知。周国平老师的童年较多数人的童年来说依旧是幸福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儿时记忆多半是欢快的。周国平老师将自传分为四个阶段,儿时记忆,北大岁月,农村十年,走在路上。这是人生的不同阶段,也是人生的每次重要转折点,高考是一个,它决定你的起点,而步入工作又是另一个,还有后来的许多人生。
写自传不像写日记那么随意,毕竟日记是写给自己的,而自传总要被他人看,难免在下笔的时候会畏首畏尾,不过看周老师的自传却很坦然,可以说的,不好意思说的他也会在书中提起,包括他的婚姻,三位出现在他生命中的女人。人们恐惧谈性,很多时候会绕开这个话题,不过在周国平老师的笔下并没有去逃避,它本身就存在与人们的生活中,我们总要正式自己的欲望和感觉,当然我们是道德允许的情况下公然谈,它并不可耻。
《岁月与性情》可以让我们更多的去了解周国平老师,也了解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这是他的一生。
《岁月与性情》读后感(三):读周国平
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记忆里的“周国平”三个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是我中学时期的语文试卷。周国平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和史铁生、冯骥才、毕淑敏同属一代作家,他们笔触平实、厚重、有力量。直至读了《岁月与性情》我才对生活中的周国平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
周国平先生生于上海一个普通的城市家庭,以今天的眼光看,应当算是一个工薪阶层的普通家庭,但以过去某个时期的眼光来看这个家庭成分还是有点儿“高”的。周国平先生出生于那个年代中国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私以为这样的环境决定了他可以接受相对先进的教育、拥有相对开阔的眼界见识,这大概也是他能够考入北京大学并在大环境中拥有相对独立的思考的重要因素。
《岁月与性情》中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也是周国平先生生平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便是他与当时红色中国第一文人郭沫若之子郭世英的交往。之所以说这种交往对郭沫若先生影响颇深,倒不是因为郭世英独特的身世背景,主要是因为郭世英广博的学识、独特的见地、真诚的品格、较真的态度对周国平先生的影响。周与郭在北大的交往以及日后农场十年的书信往来,让我不禁联想到了上个世纪上半叶陈寅恪与傅斯年那一辈大家所追求的那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周国平先生的文字同他本人有着一样的性格——务实。《岁月与性情》在一个侧面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个不同于历史教科书上千篇一律说明性文字背后的大时代,一个知识分子笔下带着反思、有喜悦也有伤痛的立体生动的大时代。
周先生的这种思辨对于他的感情生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只单身狗,周先生在两性感情方面的一些做法我只能说换做是我我做不来,但是我尊重周先生的选择。感情这种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是当事人的我在这里就不便指手画脚了。
周国平先生务实的性格也影响到了他的学术研究。作为哲学家,学术期刊上他的文章寥寥无几,但他“不务正业”写的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却深受读者喜爱。
每每看到黑格尔、尼采这些和哲学密切相关的词汇总有种头秃之感,但是周国平先生笔下的“尼采”与哲学却是深入浅出非常容易接受的。这种感受私以为一方面是缘于周国平先生是结合自身履历以近乎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的,另一方面大概也是因为周国平先生的这种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很有逻辑性的表述比较容易被我等直来直去的工科生接受。
这就是我在《岁月与性情》中读到的另一个不同于我既往认知里的周国平先生。
《岁月与性情》读后感(四):岁月流淌过的历史侵染着我们的性情
每个人的过往都是由无数的岁月堆砌而成,在这些过往的岁月里,有些琐碎的不值一提的小事却能深埋在我们的记忆里,也有如惊雷一般炸响当时岁月的“大事”却悄然溜走不留痕迹。而我们的性情正是在这些过往中被渲染了生活的各种颜色。回首往昔时,我们或忠于自己的内心,或惑于生活的假象。
周国平老师在他的心灵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里选择的是诚实,诚实待己,诚实生活、诚实对待往昔。
周国平老师是当代著名的学者、作家。1945年,也就是日本战败投降的那一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他的学术代表作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有《爱与孤独》、《灵魂只能独行》等;纪实作品有《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宝贝,宝贝》等。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儿时记忆”、“北大岁月”、“农村十年”和“走在路上”。
儿时记忆这部分其实一直延续到高三毕业,因为解放初期上学不限年龄,所以那时的周国平也就十四五岁这样。
周老师的儿时和绝大多数中国儿童一样,有着很深的中国印记:饲养、收集、游戏、喜欢过年过节以及瞧热闹……
饲养和收集真的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一个人的孩提时代都有过这样的记忆,而养蚕似乎是中国孩子特别喜欢的事情,可能是蚕的生长速度比较快,能够肉眼可见的看到它的一次又一次变化;而收集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读到周老师讲到他小时候收集火柴商标和糖果纸,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回忆,我记得我小时候就喜欢收集火柴盒和玻璃珠,为了收集更多的花式,每天绞尽脑汁去想方设法,有时和别人交换、有时看到家里好看的火柴盒就将没用完的火柴塞到别的盒子里,用我爸爸的话说:读书也没见你这么上脑。
还有盼望过年过节,就如书中所言,因为在中国还比较贫困的年代里,只有这个时候会有很多热闹的事情可以做,有很多见不到的东西可以看见,有很多平时吃不到的食物可以吃……
期望得到老师的赞许,不分年代,是每个孩子都渴望的。周老师犹记得他上小学时的一次表演,因为途中鞋带松了几次,从此节目表演再也没有他的份而自卑,又因为年龄小不够加入少先队而暗自难过。
到了初高中,就到了青春期,也就到了叛逆期和性觉醒时期,书中对他青春期的迷茫、性冲动的难言之隐、和父亲的隔阂以及这个阶段对学业的执着努力进行了详细回顾。
令我最为动容的是他的“北大岁月”。本来以为上了北大应该能够学到很多高深的知识,得到很多的锻炼,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北大成了一个没有营养的学府,每天机械教条的教着枯燥无味无营养的伪哲学课。最令人痛心的是他在那里结识了一生中第一个对他影响最大最深的人——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但是却在残酷的“文革”中惨死。
这一章节里周老师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社会背景固然为那些恶人提供了作恶的机会,但是却不是他们作恶的理由,并不是每一个人在那样的环境中都会成为恶人。
最为佩服的是他的“农村十年”和“走在路上”,他对自己的感情、心理、思想、行为不做装饰,以真实的面貌呈现给读者。有一些可以被视作隐私的东西他也毫不遮掩,这也许就是他自己讲的诚实。
周老师用真实不浮躁的语言对自己的生平进行了诚实回顾,从小学一直到现在,无论环境如何,生活怎样,从来没有放弃过阅读,放弃过写日记、写随笔的习惯。字里行间没有一句话为自己装饰,没有一句励志口号,可是我却从这些缓缓流淌的字里汲取到了力量,让我在不知不觉间,更加肯定了阅读的重要性,明白了一个人的坚持有多么的重要。
任岁月流淌洗涤,保持那最初的心。无论前进的路有多崎岖曲折,自己的心中应有沟壑求和。这是我阅读本书最大的感受。
《岁月与性情》读后感(五):《岁月与性情》:哲学家周国平给当代人最珍贵的岁月沉淀
周国平老先生的笔触,但凡喜欢哲理性思维亦或是稍有些生活阅历的人都会喜欢,至今我都记得,青春期时买过一本他的作品,因为偏爱所以在那个经济捉襟见肘的年纪毅然决然的收入囊中,他的语录就像父亲语重心长的言辞让人获益匪浅,他的善于思索人生,从点滴中品味生命的思维方式,让我无论是懵懂未知还是成熟理智,都不由自主陷入其文字情怀之中。
《岁月与性情》一书内容与书名完美融洽,并非所有人能过得特别有性情,更多人是被岁月洗礼的面目全非,忘了年少时给自己立下的鸿鹄之志。网络上有一位汪奶奶,将本应是风烛残年的八十岁过成了二十多岁的激情澎湃,有人嘲讽有人钦佩,而我更多的是钦佩与羡慕等复杂情绪并重,伤感于二三十岁的年华过得颇为心累,而无论是汪奶奶还是周国平老先生,这些前辈们的人生也许曾经跌宕起伏过,但如今都心宽体胖,自然祥和,也许年少不懂,成长后的心路历程让我对此更能感同身受。 新时代媒体的便利,让更多人只需依赖于拇指间的点击就能实现文字梦想,有人希望记录自己的经历,有人发表评论,有人工作所需,无论出于何种缘由,读者皆可从字里行间揣摩出写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许不够细致,只是浮于表面,那也足够了。真实的写作者往往能够吸引很多人,也许我属于真实人中的边缘,有点悲哀,但确实让自己或者他人通过自己的文字感知及回忆,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经历,不自欺欺人也不刻意回避,将自己当做标本来认识人性把过往经历变成自己或者他人的精神财富,着实显得可贵不能多得。 一:人只有在面对他人时才需要掩饰和撒谎,自欺者所面对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自己在他人面前所扮演的角色
在全球被病毒袭击的过程里,无数人思考起了人生与命运的意义,对于离开,有了更多认命的意味。时值而立之年,经历许多后,我也无限怅惘岁月剩下的痕迹,虽然还没有到杞人忧天的境地,但也时常惆怅心烦,再难恢复起平心气和对待俗世和自己。我自认这是因为还缺少历练,如果有再多的经历,让我的年龄再增长几十岁,恐怕我就可以做到泰然自若的举止状态。可是听七十多岁的周国平老先生说起岁月说起年龄,我才深觉自己在青春韶华间隙还无病呻吟,着实有些不妥,心境与年龄无关。 周国平老先生在《岁月与性情》中说到:年龄是一个谣言,人都活在当下,你当下的状态年轻,你就是年轻。诚然这样的言辞,我们早就明白,可是明白了那么多道理后,依旧没过好当下,就着实显得可怜了。人活一辈子,也就短暂的几十年光景,无论怎么活,最终都会变成灰烬化为乌有,徒留一些记忆于人间,这样的想法有人觉得恐怖焦虑,而我也时常烦躁,我害怕一对儿女没有母亲我的陪伴,遇事会手足无措,痛苦万分,但又明白离开是必然的,是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这样矛盾的心理状态经常折磨着我类似的人。 确实,如果我们能像周国平老先生想的:岁月无情,会摧毁一切有朽之躯。人生短暂,在万物更替的时间之流中,一个人的生命只是一朵稍纵即逝的小小浪花。这样想过后,也许就能够平静自在的处理起生存与离去,也就应该不会做出太多的过激行为。我记得先生曾经说过他们村里的一位老人,年轻时因为家庭的种种导致精神失常,可是在服药治疗过后也许想开了,待到如今风烛残年之际遛弯打麻将等兴趣爱好多样倒是也过得挺得意,也许不知道在哪一刻,她就想通了。恰如周老先生所想通的结局就是把这些道理放在一边,好好过当下的日子,而一旦时辰到了,就爽快地放下一切,勇敢地上路。人生最糟糕的情形是,活得不开心,又死得不情愿,两边都不落好。
二:敏感多虑与拙于应付外界的性格让周国平先生变成更注重自我内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观 少年儿童时期,敏感多虑是最明显的特征,很多父母长辈不自知,导致孩子的状态变成两种极端,一则奋力抵抗叛逆不听训,二则沉默压抑敏感不说话,儿时,我也由于缺乏父母重视,导致那段岁月时常哭泣又毛躁,长大后需要更多甚至是一生的时光来治愈童年的伤痛。我也拙于应付外界更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许我们这样的文人最终都只能够在同等的圈子里找到认同感,可是与周老先生不同的时,我似乎存有野心,不甘心就这样沉沦于安居乐业中,所以始终在努力进步着,也许在行走人生旅程中我才能深刻明白他那样豁达的成功人生。 我如今才深刻意识到有些书是上了年纪,有了生活阅历看后才能够有所体会的,散文并非是给懵懂未知激情澎湃的少年看的,而是给就快看透人生,对生命有更多思索空间的“老人”阅览的。《岁月与性情》一书重新排版了作者在快六十岁之际写的过往曾经六十年的岁月,无论是成长于上海弄堂的少年对亲人之间相处岁月的感触,还是在北大负极求学,度过踌躇又充实的时光,亦或是后来青年闯荡中年拼搏的血与泪,他讲述的是自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知识分子的人生暗流涌动,也从字里行间投射出时代的大潮流变迁。
人生的真性情,是在跌宕起伏的岁月里沉淀出的性格,也是无数次沉溺无数次能呼吸的崩溃中徘徊来的,六十年的岁月促就了豁达的人生观,待我与周老先生相似岁月时,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做到,也许看透看明白就能,《岁月与性情》确实是一本好书,这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刻意宣传,只是在我三十岁的岁月了,正因为周老先生的言辞,心境变了很多。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这些是岁月与性情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