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陷阱的读后感大全

  《增值陷阱》是一本由[美]加里 • 贝尔斯基(Gary Belsky) / [美]托著作,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增值陷阱》读后感(一):10 元等于 2 个 5 元吗?-- 心理账户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会遇到类似情景:

  情景 1:审视一下,在你拥有信用卡前后,你的财务状况是否有明显变化?你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么?你用过京东白条么?是不是用的时候爽歪歪,但下一个月总有那么一天你是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候?

  情景 2:公司发年终奖,一部分员工直接给 5 万元的现金,一部分员工发放5 万的购物卡,都指定在同一家商场消费,你觉得这两个 5 万是一样的么?

  情景 3:如果你和同事出差香港,苦逼地连续加班 1 个星期。今天老板说,大家辛苦,每个人 2 万的红包,今天放假,大家好好休息。同事怂恿道要不拿着这些钱去澳门碰碰运气,你会去么?换个场景:如果你和同事出差香港,苦逼地连续加班 1 个星期。今天老板说,大家辛苦,今天放假,大家好好休息。你和同事们去了跑马会,买了张马彩,一不小心中了 2 万,此时同事怂恿道要不拿着这些钱去澳门碰碰运气,你会去么?哪种情况下你去的可能性更大?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萨勒(Richard. Thaler)提出了“心理账户”概念,用以解释以上现象。他认为:个人和家庭在进行评估、追溯经济活动时有一系列认知上的反应,即人的头脑里有一种心理账户,人们把实际上客观等价的支出或者收益在心理上却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心理账户,虽然钱的总额是固定的,但每一笔钱的存在都有特殊的意义,而心理账户的存在,决定了每一笔钱如何流转。

  为什么会有“心理账户”呢?萨勒教授讲道,这和我们的“自我控制”有关,生活中我们喜欢将生活用品分类归纳,对钱和资产,同样也会在归类后区别对待。我们之所以把钱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是为了防止自己乱花钱。萨勒教授进一步提出,消费者的效用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获得效用,即买到了商品和服务之后获得的满足感,另一个部分是交易效用,是跟交易价格相关的。交易效用又跟消费者心目中期待的“公平价格”和实际交易价格之差有关。如果消费者觉得交易价格比他心目中的“公平价格”更高,即使他买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东西,也会觉得很不爽。

  心理账户在日常中的表现体现为三个方面:

  1、人们通常将各期的收入或者各种不同方式的收入分置在不同的账户中,不能相互填补。假设你是薛之谦的歌迷,在苦等多年之后终于迎来了他的演唱会。你早早排队,花了 5000 人民币买了一张内场门票。现在假设 A 情形发生:在演唱会开演前一天,你发现买好的门票找不到了。你是否会再花 5000 块钱买一张同样的门票?现在我们来考虑 B 情形:在你路过体育场的时候,偶然发现过两天这里要开薛之谦演唱会,目前正在出售门票。门票价格有高有低,你比较中意的位置和价位大约在 5000 人民币。当你想掏钱买票时,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里边大约有 5000 元现金。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否会使用其他支付方式(比如手机,或者银联卡,或者向朋友借钱)去购买一张演唱会门票?

  很多经济学和心理学学者,都在他们的实验中问过受访对象上面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大同小异。绝大部分人,在 A 情形下不会再花钱去买门票,而在 B情形下则还是会选择花钱购买门票。原因在于:大部分人不愿意花两倍的钱去购买同一张门票。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花钱买了门票,因此如果这张门票掉了,那么我只能自认倒霉,理应受到“惩罚”。如果再花钱去买一张同样的门票,这显然有些太过铺张浪费了。但是在 B 情形下,门票需要花 5000 块钱,和钱包被盗,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情。事实上,如果钱包被盗,我可能更需要去看一场演唱会来慰藉我受伤的心灵。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人们通常将各期的收入或者各种不同方式的收入分置在不同的账户中,不能相互填补”的例子:虽然都是 5000 块钱,但人们会把不同的消费行为分门别类放到不同的“账户”中:演唱会支出属于“享乐消费”,钱包被盗属于“紧急事故”,两者都有各自的功能和边界,互不干涉。人们心目中存在一个隐形“账户”:该在什么地方花钱,花多少钱,如何分配预算,如何管理收支,大体上总要在心中做一番平衡规划。当人们把一个“账

  户”里的钱花光了的时候,他们就不太可能再去动用其他账户里的资金,因为这样做就打破了账户之间的独立和稳定性,这会让人感到不安。如果人们不愿意从某一账户里支出消费,只需要让他们把这笔花费归到另一个账户里,就可以影响并改变他们的行为。

  2、不同人对待不同来源的收入有不同的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一对新婚夫妇去拉斯维加斯度蜜月。在老婆上床睡觉后,老公决定去赌场试一下自己的手气。他怀揣着 100 美元,告诉自己如果把这些钱都输了,就坚决“止损”,回酒店睡觉。老公从凌晨 12 点开始坐上赌桌。出乎他意料的,那天手气似乎特别顺。到了凌晨 2 点,他已经赢了 1000 美元。老公对自己说:今天看来运气不错。乘胜追击,赢到 2000 美元我的机票钱就回来了,到时候我就收手。到了早上 4 点时,老公的好运还在持续。这时候他已经赢了 5000 美元。虽然大半夜没睡,但是他精神十足,毫无睡意。以前他也经常光顾赌场,但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顺。运气要来的时候,挡也挡不住。老公暗暗下定决心:只要赢到 1 万块,我和老婆的酒店钱也都赚回来了。到了 1 万我就回酒店房间休息。但是很不幸的,接下来老公的运气急转直下,他的筹码不断被庄家吃掉。到了早上 6 点时,之前赢得钱全部还给了赌场,还搭上了自己的本钱。这时候老公终于撑不住了,病殃殃的回到了酒店。刚刚睡醒的老婆问他:亲爱的,昨天一晚上你在赌场里战绩如何?没有输很多钱吧?老公有气无力的回答到:没什么,我就只是输了 100 块钱而已。他真的只输了 100 块而已么?

  萨勒教授在研究中发现:由不同来源的财富而设立的心理账户之间具有非替代性,例如意外之财和辛苦得来的钱不具替代性。一般来说,人们会把辛苦挣来的钱存起来不舍得花,而如果是一笔意外之财,可能很快就花掉。在心理账户理论中,这种现象被称为“赌场赢利效应(House Money Effect)”,指人们对待赌博赚来的钱和工作赚来的钱在消费倾向、风险偏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对赌博或外快得来的钱往往敢于冒风险,消费起来大手大脚;对工作赚得的钱往往患得患失,不舍得花。

  3、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即“小钱大花,大钱小花”。以色列银行的经济学家兰兹伯格(Lands Berger)研究二战后犹太人在收到西德政府赔款后的消费问题,赔款最多的家庭达到其家庭年收入的 2/3,赔款最少的家庭达到其家庭年收入的 7%。20 年后。跟踪这些家庭,发现:接受赔款多的家庭,其平均消费率为 0.23,即他们平均每收到的 1 元抚恤金,其中有 0.23元是被花掉的,而将剩下的存起来;获赔款少的家庭,他们的平均消费率竞达2.00,即他们平均每收到 1 元抚恤金,不仅把它全部花掉,而且还会从自己的存款中再拿出 1 元贴进去消费。于是兰兹伯格提出了“小钱大花,大钱小花”假设,即人们倾向于把一大笔钱放入更加长期、谨慎的账户中;而把零钱放入短期消费的账户中;拿了一大笔收入的时候不愿意花钱,而在有一笔比较小的收入的时候反而容易把这笔钱花光。

  最后回到前面提及的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例子,谈谈心理账户在实际中的应用。这些实际上是采用了支付分离形式,即支付和消费分开算。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的不同部分对不同的刺激在不同时间表现是不同的,在大脑框架中,把偏好作为潜在收益,把价格作为潜在成本。因此预先或延迟的支付可以将购买行为和消费行为由即时同步的变为非即时不同步的,这种分离情况减少了购买行为中消费者所感受到的心理成本,也减少了人们消费时损失厌恶所带来的消极感知。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是最有效的将支付与购买行为相分离的工具,研究发现,现金支付会增强我们对金钱的所有权感,而信用卡、支付宝、微信的支付方式则会让我们感觉支付成本更低,从而使得我们对开销的感知度降低,对货币支出也相对更淡漠,最终导致信用卡的消费额度提高。

  《增值陷阱》读后感(二):为什么聪明人理财也会犯傻,我建议你读读这本书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来得快,去得也快,金钱尤其如此。

  你是否也听过这样的报道?某个人中了五百万的彩票,若干年之后破产。生活穷困潦倒,比中彩票之前的生活境遇要糟糕得多。

  人是寻求自利的,但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做出事与愿违,违反自己本意的决策呢?

  为什么很多投资者会在股价飞涨之前卖掉股票呢?同样是这些投资者,为什么会紧握着已经下跌了很长时间的股票不撒手?

  我们每一次的理财决策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推动着我们?

  我们日常所做的决定都是理性、自利的吗?

  《增值陷阱,聪明人必须知道的花钱艺术》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很多我们行为经济习惯背后的心理倾向。这些习惯是如此的根深蒂固,影响着我们的理财决策。

  一,你有没有平等的对待你口袋里的每一块钱?

  让我们一起来先做一道测试题吧。

  假设你想看一场风靡一时的小剧场话剧,并且买到了票,赶到剧院时,你发现票丢了,她可是你花了500元买的,你会再花500元看这场演出吗?

  现在设想同样的情境,但这次是你打算到了之后花500元买票,在售票窗口,你发觉自己在停车场的某个地方丢了500元,但你钱包里剩下的钱用来买张票还绰绰有余,你会买吗?

  如果你对第1个问题回答不买,而对第2个问题回答买。

  那么你需要开始警惕,你并没有平等的对待你口袋里的每一块钱。

  相比上班挣的50块钱,你在大街上捡的50块钱,会花的更随意一些。

  虽然这两个50块钱的购买力是相等的,但是你已经把它们分别放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当中。

  如果你还是没有理解,那我们再来看另外的一个例子。

  假如你要去一家商店买一盏灯,售价为100元,到了商店,你发现在一公里以外的另外一家分店,相同的灯只售75元,你会去另外一家店买更便宜的灯吗?

  现在,假设你去同一家商店买一套餐桌椅,售价为1775元,在店里你发现,在一公里以外的一家分店,买到同样的桌椅,只需要用1750元,你会因为价格更便宜去那家分店吗?

  如果第1个问题你回答了会。第2个问题你回答了不会。那么你就区别对待了同样的这25元。

  通过上述两个例子,很容易就解释了我们日常理财中的一大难题,那些认为自己不乱花钱的人,为什么总是无法攒钱呢?

  当我们在作出重大理财决定,比如买房子,汽车或者家电时,我们会有很强的成本意识,但是在小额购物时,我们的心理记账会减弱我们的自制力。

  虽然每隔几年我们才会买车或者冰箱,但我们每周或者是每天都要买杂货,衣服和看电影时吃的零食。

  金融顾问大卫巴赫曾经提出拿铁因子的概念,源于一个故事,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铁咖啡,看似很小的花费,30年累积算下来,花钱竟达到了70万元。

  拿铁因子是指人们每天生活中,如买杯咖啡般可有可无的习惯性支出。

  如果我们在花小钱时注重节俭,日积月累你就能攒下一大笔钱。

  当我们理解了自己的行为习惯之后,我们要学会同等对待所有的金钱。

  不管是工资还是储蓄,甚至是彩票奖金,意外之财,都要一视同仁,这一点非常重要。

  这些年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信用卡消费变得越来越普遍。当我们在使用信用卡时,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

  仿佛信用卡里的钱是银行借给我们随意花的钱。好像并不需要还这笔钱似的。

  于是当我们刷信用卡消费,而非现金时,往往花销更大。

  事实上,不管是我们通过劳动换来的血汗钱,还是意外飞来的横财,还是信用卡里的钱。我们都要把它当成同样的金钱来对待,这样我们随意开支或冲动之下花掉的可能性就越小。

  长期坚持下去,我们就可以积累一大笔的钱财。

  二,你是否一想到改变就感到害怕呢?

  我们依然先来做一道测试题。

  假设a拥有丰田公司1万元的股票,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建议a卖掉它,转而购买1万元福特汽车的股票,a没有卖,到了明年,丰田股价下跌30%,将其1万美元的投资变成了7000元。

  假设必拥有1万元的福特股票,在同一时期,他的一位可靠朋友建议他卖掉自己的股票,买1万元的丰田股票,他这样做了,第2年丰田股价下跌30%,b的1万元投资变成了7000元的丰田股票。

  你觉得a和b,谁的感觉更糟糕?

  你是否会觉得b比a更加不开心?毕竟b采取行动之后才赔钱的,而a却什么事都没有做。

  事实上,a和b的心情都很差,但我们通常会认为b会更加懊恼。

  心里想的很可能是,这本来不应该发生的,或者他会想我真是自作自受,以此来苛责自己。

  我们经常在作出决策时,就是在竭尽全力要避免这种后悔的感觉。

  我们常常为了避免后悔而选择维持现状。但是我们却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现在的你是否正在从事着一份鸡肋般的工作,而你却不愿意辞职。

  经济学中讲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而事实中,我们却经常因为过去付出的沉没成本,而不肯放下,不肯改变。还在错误的坚持。

  我们需要记住一点,钱一旦花出去了,基本上就是随风而逝。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马克吐温有一句至理名言,20年后让你失望更大的不是做过什么事,而是没做什么事。

  后悔厌恶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理财决策,还会深远的影响我们的生活。

  当我们死死抱住沉没成本,不放手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忘记了机会成本。

  尽管我们每一次做的决定并非十全十美,甚至大多数都是不完美的,但是他仍有可能比什么都不做,结果会更好。

  第三,选择太多等于没选择。

  我在知识付费平台在行提供保险理财咨询的过程当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前来咨询的学员,他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但是,当他们从互联网获取了海量的信息之后,反而会出现决策瘫痪的现象。

  当选项太多时,会让我们产生焦虑,甚至无法下定决心。

  甚至选择伴侣,挑选红酒以及挑选衣服等等,生活中我们处处都会遇到此类挑战。

  现实中,选择冲突和决策瘫痪是导致理财错误的主要原因。

  在理财决策上决策瘫痪,最大的害处在于,因为延迟作出购买决策,你可能会错过大好的机会。

  一旦你推迟做决定的时间越长,也就越不可能结束犹豫不决。

  而这种延迟可能会让你付出不小的代价。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呢?

  减少选项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当我们面对海量信息时,我们要做的是从中找出关键的决策因素。从而缩小我们的选择范围。

  或者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自己信赖的专家,这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

  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的需求告诉专业人士,请专家替我们作出选择。

  我们可以从一堆杂乱的产品或者是服务中间,限定三个选项。从这三个选项当中做出决策。

  第四,在理财决策时我们常常太自以为是,自信过度。

  1981年瑞典曾经做过一项非常经典的调查。

  在这项调查中,90%的人自称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

  很显然,参与调查的司机,明显的高估了自己的驾驶水平。

  那么,过度自信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理财决策呢?

  一些房主在出售自家房子时,选择自行出售,而不是通过房地产经纪人的帮助,以此希望能够省下中间的佣金。

  最后的结果,他们可能的确节省了一些佣金,但由于缺乏经验,房子售价较低,反而花钱更多。

  在股票投资中,有些人过度自信,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知识投资某一特定的股票或债券。

  如果先前还积累了一些经验的话,人们会更加无法自抑的变得乐观。

  人们之所以对自己过于自信,那是因为人们容易记住自己的成功,却掩饰或忘记自己的失败。

  当我们赢了时,我们会认为是自己的本事,而当我们输了时,我们会归咎于运气不好。

  当好的事情发生,我们将它归功于自己能力出众。

  而当坏的事情发生,我们会将这些否定性的事件归于某些我们无法控制的其他因素。

  那我们应该如何来帮助自己克服过度自信呢?

  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多询问你的朋友和其他见多识广的人。看看他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当你作出重要的理财决策时,应该问一下信得过的朋友或者是专家,了解他们对你的决策过程有什么看法。

  在理财方面没有什么速效的方法,而知识是最有效的良药。

  当我们认清自己在理财决策背后的心理模式时,想要立马改变,是不太现实的。但只有当我们意识觉醒时,我们的知识才会真正的转化成我们的智慧。

  作者:妮说 公众号:妮说(定期推荐各类理财类书籍及理财书评等)

  欢迎加微信交流ID:9972065(加v请注明来源豆瓣)

  《增值陷阱》读后感(三):全球疫情崩盘式爆发,没有铁饭碗的你,需要这3点增值思维

  这一周以来海外疫情到了一个近乎失控的地步,美国从发现疫情到爆发仅用了一个月,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6万了,瞬间不仅超越了抗疫多时的我国,还已经多出一倍了。

  现时新冠病毒全球累计的确诊人数已经超过70万了,全球疫情爆发,不管我们是不是其中一员,也不管我们现在处于高风险区还是低风险区,但是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肯定与我们息息相关。

  由于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不少外企、做对外贸易的民企纷纷祭出了降薪、裁员等招式。而不太涉及外贸业务的企业,生意也好不了去哪。

  因为大家都害怕被感染,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敢到处乱走了。虽然不少餐厅、景区已经恢复营业,但仍是冷冷清清,疫情前随处可见人头涌涌的景象基本不复再了。

  时至今日,2020年第一季度即将过去了,不少创业的朋友因为疫情损失惨重,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我就不会有这样那样的损失,也不会遭遇现在的困境了。”

  问了很多朋友,2020年你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活着”。接着想到的,就是得存钱了。

  经济衰退、裁员、减薪这些都意味着我们单纯靠工作赚钱能维持日常所需就该知足了,也不敢指望能赚更多或者随便辞职换工作了。

  总是不断地看到跟经济有关的坏消息,不免让我们开始焦虑了。而且我们都无法预测全球疫情会不会进一步失控,那么像我们这些没有铁饭碗的普通人,还可以怎样在逆境中屹立不倒呢?

  遇到逆境的时候,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就是得存钱,手上有存款的人想到更多的当然是怎样可以让手上的钱增值了。

  如何让自己手上的钱自动生钱呢?这个话题近年特别流行,可能因为80后已经日渐老去了,我们会发现明明是同样的打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同龄人拉开的差距就在于投资眼光了。

  很多人都会说自己不会投资,包括我自己,投资一直是亏损的,我还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把投资失败归咎于自己没有遇上大牛市等等。

但著名的华尔街投资人查理.芒格曾经说过:“如果不终身学习,你们将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识,你们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离开这里以后,你们还得继续学习,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远。”

  终身学习确实是现代每个成年人的课题,加上2020年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危机给我的感受和刺激,让我更加觉得学习资产增值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财富投资增值一般人存在的心理误区的书:《增值陷阱:聪明人必须知道的花钱艺术》,给到一直不善于投资理财的我很多解惑。

  《增值陷阱:聪明人必须知道的花钱艺术》由美国的个人理财专栏作家、美国多个主流媒体财经评论员加里.贝尔斯基先生及心理、行为经济学教授托马斯.季洛维奇先生联合撰写,并得到美国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审定、《华尔街日报》和《商业周刊》诚挚推荐。

  本书不会教你应该怎样买哪只股票、投资哪里的房产可以一夜暴富,却从很多普通人都会存在的投资心理误区着手,让我们可以更好的避免失败。

01| 无论投资还是挥霍,哪个账户的钱都得善用

  相信每一位朋友都有个中彩票大奖的梦是吧?中国福利和体育彩票大奖的最高奖金都是500万,这个500万的大奖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我们都很羡慕这些一夜暴富的朋友。

  但是现实中了一笔巨款除了刚开始的瞬间让中奖者无比兴奋以外,后期这些中奖者大多陷入比中奖前生活更加困难的境地。

  看过很多中奖者因为获得了一大笔意外之财,大多会胡乱挥霍、坐吃山空,甚至因为染上吸毒、赌博等恶习让自己陷入重大困境。

  明明原来没有这笔巨款生活还好好的,是什么让他们陷入绝境呢?

《增值陷阱》书中告诉我们,芝加哥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提出了一个花销的概念叫“心理记账”,揭示了人们在理财方面最为常见、付出代价也最大的错误倾向:认为某些钱的价值低于其他钱的价值,因为可以挥霍。

  更正式的说法是,心理记账指根据钱的来源、所存之处及其花费方式,将钱分成不同的类型,并区别对待的倾向。

  在大多数人看来,自己辛苦工作赚来的5000块工资是血汗钱,要用于养家糊口维持正常生活。但是中奖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意外收获的钱,则不属于自己的既定收入,可以用来满足自己平时不舍得花费的项目。

  另一方面前景理论认为,相比同样数额的收益带来的喜悦,因失去而导致的痛苦给人的感觉更加强烈。

按照经济学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说法,大约有两倍那么强烈,意思是说:失去100美元(或1000美元、100万美元)给你造成的痛苦大约两倍于得到同样数量的钱给你带来的快乐。

  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意外之财我们胡乱挥霍并不心疼了。

  就是因为在心理记账的时候,我们总想着这笔钱是额外得到的,多花了不心痛,毕竟本来也不属于我的。

  而且人的心理总会比较珍惜难得到的东西,所以对于没花什么力气就赚到的钱,花起来就会豪爽很多。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会发现身边通过小型无风险投资或者定期存款利息收益等投资方式平稳增值的朋友,很少会大手大脚地花钱。相反喜欢通过炒股、炒楼等方式投资的朋友,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都会有暴发户的表现,但遇到熊市很难见到他们露脸了。

02| 记录失败比惦记成功更利于日后复盘

人都有自己的败绩,它对将来发生什么一定会有所暗示,你记得自己的败绩,却改变了它对未来的寓意。心理学家艾琳.兰格用一句话描述这种现象:“赢了是我有本事,输了那是运气不好。”--《增值陷阱》

  人长大了以后都会越来越在乎自己的面子,尤其中国人受家庭环境影响,父母总爱攀比自己子女的成就。在这种家庭氛围长大的人,总有一种“壮士断臂、不成功便成仁”的好胜心。

  于是乎我们身边看到最多的就是成功了衣锦还乡,失败了没有面目回去见江东父老的例子。

  但其实失败有那么重要吗?再大的失败,至少还活着就会有希望。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多谈谈你的失败历程,少吹嘘你的成功经历,这样对你好。”

  我们每一次择业、投资其实都有失败的可能,把失败的经历记录下来以后避免重蹈覆辙,比起总是想着曾经成功的飘飘然对日后的发展有用多了。

  现在知识付费盛行,我们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的分享,都会把自己曾经经历的挫折和失败和盘托出,正是因为有逆境迎难而上的能力,让我们对这些大咖更加由衷地景仰。

  所以说失败并不可怕,只要不在同一个坑跌倒两次就是进步了。

03| 想通过投资赚钱首先得学会控制风险

  相信每位朋友身边都有靠炒股暴富或者暴穷的人,我们也经常听说股市是普通人最有机会通过风险投资超越正常工作收入的途径的。

  但是有过投资经历的朋友依稀都应该记得,近5年国内的投资市场都并不理想,我身边就有不少经历过2015年股灾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的朋友。

  没有炒股的朋友别以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股市代表着一个国家资本经济的本源,股市不景气市场经济大环境也不会理想的。

  而且对资本市场没有足够研究的朋友,通常投身股市的前期只要不是遇到大牛市大多都会损失惨重。那怎样才能把损失率控制住呢?

  《增值陷阱》书中提出了一些方法,适合不善投资的朋友学习:

  1、控制你可以造成的损失:太多业余投资者赔了太多的钱,只是因为他们的选股技巧不高,从而让自己的积蓄风险大增。建议投资个别公司发行的股票,但投资额不要超过自己储蓄的10%。

  2、检验你对赔钱的承受力:在损失厌恶方面,我们能给你最好的建议是:假定在赔钱这件事上你比自己认为的还要敏感。如此一来,你更有可能避免做出决策,之后才知道你已经置身风险之中,而且还是你不愿意遭遇的或不能处理的风险。

  3、多样化:要免受赔钱的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赔钱。让投资损失最小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样化,将投资分散到股票、债券或货币市场基金,甚至投资房地产,每样都少买点儿。多样化背后的行为经济学理念是:你的一部分储蓄损失可能会被其他收益弥补。

  4、以5年为限:正如大多数投资者现在所知道的,股价会剧烈地涨跌,有时一次会持续低迷多年。这就是要让你在接下来的5年内需要动用的钱远离股市,并以现金或政府债券等现金等价物的形式持有的道理所在。

  5、视年龄确定投资比例:考虑到年龄越大能承受的风险越少,书中给的投资建议是遵循“100减实际年龄的法则”:如果你是这样岁,则约16%(100-84=16)的长期储蓄应投资股票(最好购买一两个指数型共同基金。)

  6、树立一盘棋的观念:若让多样化成为赔钱之后起到安慰痛苦心情的作用,你一定不能孤立地看待赔钱或赚钱,而必须树立整体观念,把单项投资当成更宏观整体的一部分。

  7、提笔记录:花时间制定投资战略,并把它写在纸上,这项任务虽然令人不快,却非常重要。例如,确定投资组合中投资股票、债券、房地产和持有现金的比例。然后把它写焉,并就此配置何时应重新检视做出标记(或许在你接近达成目标时)。

  因为研究表明,把事情写下来会让人有一种加大“赌注”的感觉,并能强化你的承诺。

  8、忘记过去:很多时候,我们对未来的决定被我们过去的行动所累。有人之所以从来他不满意的职业,是因为他在自己的教育上投入了时间和金钱,并非因为喜欢这份工作;看完一部无聊的电影,因为买了票,并非因为它是一部好电影。

  相同的动机会影响我们有关金钱的决定:花更多的钱维修汽车,因为我们已经在车上花了很多钱。紧抓着不利的投资不放手,因为忘不了自己花过多少钱,为它做个“了断”让人无法承受。

  谨记你的目标是实现自己财富和快乐的最大化,而不是根据你在此项投资上花了多少钱来判断售价是否划算。就你明天的期望值而言,重要的是该投资今天值多少钱。因此,你必须基于目前显现的未来盈亏潜力来评估所有的投资(和开支)。

  9、按下后退键:一个人怎样才能忘记过去呢?有个诀窍我们挺喜欢,那就是重新决定,以消除情绪化投资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按下后退键”。

  10、扭亏为盈:有时投资价格下跌,如果经济疲软,只有幸运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才会免于暂时的下跌。所以根据你自己的财务状况,每种投资必须单独评估。一旦确定了需要脱手的资产,你会发现认定最终损失数额仍是一件难事。

  11、让韦伯定律为己所用:给一个15磅的哑铃加5镑,感觉很明显,但要是给200镑的杠铃加5镑,几乎感觉不到。这说明若要充分享受生活中美好事物带来的乐趣,你应该尽可能地“分离收益”,即将他们分散开。

  12、不要总盯着自己的投资:多项调查表明,有1/3到1/2的投资者每周至少会查看一次自己的投资组合。这就过于频繁了,检查越频繁,你就会越多地关注股市和债券市场无可避免的涨跌,也就会无法抑制地随着价格波动做出反应。

  在2015年股灾的时候,很多朋友绝望地说,关闭股票账户不再看了,希望再过五年、十年以后会逐渐恢复吧。

  那时候初入股海的我还信以为真了,谁知道到现在已经过去五年,当年的损失还是没能挽回,看了《增值陷阱》,才发现问题确实是出在自己的投资意识方面,没有认真学习投资的方法,也没有及时止损,才导致一再损失无法挽救。

结语:

马克.吐温有句至理名言:“20年后,让你失望更大的不是做过什么事,而是没做什么事。”

  我们也是因为不想让自己有更多的遗憾,所以才想着趁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多去尝试。

  2020年确实太难了,但是你难我难大家难,因此我们面对的大环境是一样的,至于怎样能从恶劣的大环境突围而出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多学点增值思维,避免想赢怕输的心理陷阱,对我们都很有帮助。

  《增值陷阱》读后感(四):跟着牛群走,可能直奔屠宰场,看完这本书你会明白为啥自己买啥赔啥

  杰森·斯坦森是欧美电影圈一位著名的动作明星,他拍的电影票房都不错。在2014年的时候,他拍了一部电影,名字叫《蜂鸟特工》。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特种兵在退伍之后,为了生计被迫陷入伦敦地下组织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个桥段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个桥段是这样的。

  斯塔森饰演的男主角某天晚上灵光闪现,决定去赌场玩二十一点。也许是上天眷顾吧,斯坦森把把都赢。慢慢的聚集在他身边的玩家越来越多,赌场也专门派了一位管理者进行现场监督。然而运气爆棚的斯坦森越赢越多,在连赢几十把之后,底金从五百美元,变成了十万美元。

  前面已经提到过,斯坦森所饰演的男主角身下地下社会。他的老板告诉斯坦森,只要十万美元,他就可以脱离组织,重新变成自由身。所以当他赢了十万美元之后,他感觉到是时候抽身离开了。但是之前的连胜让他不愿离开,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一轮。

  结果正是这最后一把牌,他赔光了之前赢到的十万美元,连那五百美元的底金也输光了。他在观众的掌声中抽身立场,离开前他在赌场工作的朋友说他不应该玩这最后一把。但是斯坦森笑了笑,说:“没关系,我只输了五百美元。”

  这个桥段之所以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是因为到时我还年轻,觉得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特别帅。但是后来想想这句话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

  真的只是五百美元那么简单吗?先别着急,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提到经济学,很多人都会认为这门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钱。实际上并非如此,或者说经济学研究的不单单是钱。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行为,都是为了获取各种资源。比如为了赚钱我们会把资源集中起来进行产品生产,再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到别处以获得利润。

  所以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资源是如何进行有效配置,以及完成有效配置背后所隐含的各种动机。

  搞清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之后,我们再来看那五百美元的问题。

  十万美元是钱,五百美元也是钱,斯坦森之所以觉得自己只输了五百美元,是他把赢到的钱看成庄家的钱。而他只把那五百美元视作自己的钱,这样在他损失了那九万九千五百美元之后,并不会觉得有多难过。

  我们每天都要做无数的投资决定,这里的投资不但包括涉及金钱方面的,还包括很多非金钱方面的投资。比如婚姻、就业、上学等等。这些行为同样可以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来解释,那就是行为经济学。

  在行为经济学中,斯坦森这种表现在其他人身上很常见。对此,行为经济学的解释是他们把前分成了不同的心理账户。当人们把钱划分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之后,就会区别对待钱。比如一个人很少会动用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存款,但是却很快花掉中彩票所得的奖金。

  这种区别对待钱的态度,就是心理账户在起作用。只有搞清楚心理账户是什么,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起作用。我们才能在投资的时候,尽量避免情绪的干扰,保证自己的财务稳步增加。

  虽然行为经济学是心理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但是学习心理学和经济学还是不够的。说到这里,就要提一下今天这本书《增值陷阱》了。

  为什么有的人前脚把股票卖掉,后脚就赶上股价上涨?为什么有的人买的股票明明都已经跌停了,他还是死攥着不撒手卖掉?两位经济学专家,加里 • 贝尔斯基和托马斯 • 季洛维奇,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为你找到答案。而答案,就在这本《增值陷阱》里。

  这本书在首次出版之后,受到了《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的共同推荐。除此之外,这本书还经过股神巴菲特的亲密战友,查理·芒格亲自审定。

  在这本书中,两位行为经济学家解释了行为经济学的三个主要行为基础。它们分别是:禀赋效应、厌恶损失以及沉没成本。这三个原则共同构成了人们非理性投资的行为基础,也就是说只有搞清楚这三个问题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才能让投资和消费变得理性。。

随大溜式理财法错不了?

  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投资理财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但是理财需求普遍存在,于是为了让自己的投资能够盈利,他们采取了一种看似很聪明的策略:随大流。

  但是“随大流”就一定稳赚不赔吗?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股市泡沫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受害者,他就是牛顿。

  再开始讲故事之前,按照惯例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故事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当时英国经济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经济成就,社会经济繁荣,公民的储蓄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英国在完成光荣革命之后,开始问鼎海洋霸权。这次的对手,是当时的法国,史称第二次百年战争。

  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的时候,英国政府为了赢得战争,欠下高达一千万英镑的债务。为了消化这笔债务,南海公司在1711年的时候闪亮登场。这家公司认购了接近一千万英镑的国债,而英国政府也相应地给这家公司产品退税以及贸易垄断权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前面提到过,当时英国社会经过长期发展,公民的储蓄水平非常高。但是相对的,投资机会却非常少。而南海公司为了凑够买国债的钱,在英国国内发行了大量的股票。也就是说他用来买国债的钱,是英国公民的储蓄。

  在南海公司的带动下,英国很快出现了股票热。大量的股份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英国上至国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把购买股票当成了致富的捷径。而前面提到的英国大科学家牛顿,也在这股浪潮中购买了价值两万英镑的股票。

  别小看这两万英镑,如果按照现在的购买力来算,这两万英镑相当于现在的几千万。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物极必反,股票市场同样如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火爆销售之后,南海公司的财务状况开始频繁爆出问题。接着,英国国会为了遏制经济泡沫而出台了《泡沫法案》。于是很多通过售卖股票而成立的公司迅速垮台,南海公司的股价也从巅峰时期的超过一千英镑,下降到了124英镑。

  南海泡沫事件也被称为欧洲三大经济泡沫事件,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经济泡沫一词,也是源于此次事件。

  故事讲完了,再来看历史究竟告诉我么什么道理。从众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状态,出现这中立状态是因为我们对目前所处的状况不熟悉。在《增值陷阱》中,两位作者是这么形容的。处于未知状况下的人就像孤身漂流在汪洋大海中的落水者,任何一块模板或者是稻草,都会成为他获救的希望。

  从众心理就是利用人们对未知环境的恐惧,给他们一丝希望,让他们从“随大流”中找到安全感。但是“随大流”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就像南海泡沫事件爆发前的英国民众。从众心理所导致的狂热,让他们损失了以前积累的大量财富。

  就像《增值陷阱》里说的,跟随牛群不一定回到窝棚,还有可能直奔屠宰场。

为什么做不到理性投资

  说完了从众心理,再回到今天的话题,即如何用行为经济学来分析我们的投资行为。前面提到过,行为经济学的三大研究基础是:禀赋效应、厌恶损失、沉没成本。

  首先,我们来看禀赋效应。禀赋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会过分重视自己所拥有的的东西。比如说我买了一张电影票,打算周末的时候开车去电影院。但是在出发之前却发现车胎漏气,只能选择做公交车去。不巧的是我买了周末的票,周末乘坐公交车出行的人很多。这种情况下,我仍然会选择去电影院。

  但是如果这张票是我用信用卡积分换的,那我也许会觉得去电影院太麻烦,还不如在家打游戏好玩。这种情况下,我会选择不去电影院。

  接下来, 我们来看看厌恶损失。损失厌恶的意思是相比收益带来的满足感,我们更在乎损失带来的痛苦。厌恶损失心理在赌徒身上很常见,尤其是当他们输钱之后,尽管他们知道抽身离开就是止损。但是他们还会继续赌下去,这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输钱。只要不离开赌桌,那么这些损失就是暂时的。

  最后,我们来看看沉没成本。由于害怕沉没成本过高,很多人会选择保持原状。比方说一个生活贫困潦倒的人,他现在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打零工。当一个他不太熟悉的工作机会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会犹豫。如果抓住这个机会,他必须先辞掉现在的工作。如果一旦他没有抓住这次机会,那么他将面临事业的困境。

  好了,以上就是导致我们不能做出理性投资决策的三个主要原因。分析问题不能只找到原因就结束了,还要找到解决办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增值陷阱》这本书中,针对这三个原因给出的解决办法。

理性投资的几个建议

  首先,测试自己对损失的承受能力。在《增值陷阱》中,两位作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选择意味着避免必要发生的损失,人们愿意冒更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有机会保住既得利益,人们倾向于更加保守。

  而每个人对于损失和既得利益的评判标准不同,打个比方,一个亿对于王健林来说是“小目标”。但是对我来说,那就是我这辈子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如果我有一个亿的话,可能会时刻想着如何保住这笔钱。为此,我愿意放弃可以赚到两亿,但是成功率有80%的投资机会。因为在我眼里,20%的失败机会足以让我感到担忧。

  但是王健林也许会为了这个机会去投资,哪怕这个机会的成功率只有50%。

  第二,钱就是钱。信用支付已经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比方说我们的信用卡、支付宝、微信等等。尽管这些钱花起来感觉很爽,但是换账单的时候却总是让我们不住回想这些钱到底花到哪了。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我们在自己的心理账户中这笔钱算作“额外收益”。尽管这笔钱仍然要还,但是那是下个月的事。而我们的大脑恰恰不太擅长长期规划,所以如果想存住钱,就尝试着回归纸币支付时代。

  第三,看重“小钱”。昨天在网站上买书,看到这件商品可以进行加价购。也就是说买完这本书之后,只需要支付一笔“小钱”就可以买到两本书。于是我兴冲冲的选择了加价,结果今天早上起床时回想起来才意识到,这本书也许我并不喜欢。

  各位读者老爷别笑,这种情况也出现在你们身上。也许你们不会选择加价购,但是你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是否曾经为了凑够满额减免活动,而额外选择一些用不到的东西呢?比如双十一的时候,很多商家搞促销活动的形式,就是承诺订单额达到一定额度之后,可以进行减免。

  这实际上就是在利用我们花“大钱”时不注意“小钱”的心理,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花掉更多的钱。

  最后,别太在意已经花出去的钱。当你为一件过去的消费事项后悔的时候,请时刻提醒自己,你的未来应该为过去的失误买单。及时止损的最好办法不是沉浸在后悔中哭天号地,而是马上抽身离开。

  关于行为经济学是如何解释为什么我们无法做出理性投资的原因不止这些,这里只是挑选出几个主要因素来进行解释。想变得富有,有两条路:开源和节流。然而在开源节流的同时,我们更多会屈从于情绪的指引。这会对我们的投资产生严重影响,甚至还会让我们赔钱。

  所以从读《增值陷阱》开始,成为一个懂理财、会投资的“聪明人”吧。

  《增值陷阱》读后感(五):前 言 为什么聪明人理财也会犯傻

  本书的态度是乐观主义的,而作者却是两位现实主义者。之所以是乐观主义的,因为本书的话题基于此信念:通过了解和改变理财的方式,普通人也能增进生活的乐趣。之所以是现实主义的,因为作者知道纠正与理财有关的行为就像改进高尔夫的挥杆动作,或与姻亲处好关系,它需要时间,而且每次修正都有引发一系列新问题的危险。尽管如此,本书的目的很明确,而且我们对其是非曲直充满信心。

  十几年前,我们的研究成果初次出版,自那之后,情况仍然如此,期间,本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不仅仅囿于学术领域。也是在这一时期,我们目睹了堪称全球金融市场和个人理财行业的巨变。这些发展变化与我们写作本书以及现在重新修订它的理由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始终认为,理清理财决策背后的多种心理成因,你就能改变行为方式,最终将更多的钱装入自己的口袋,并且有助于你保住更多已经到手的财富。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赞同我们的观点,还有更多的人对于为他们在暗潮汹涌的理财决策水域提供导航的知识和建议很感兴趣。碰巧,我们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你助一臂之力。

  我们打算如何完成这一壮举呢?首先,本书提供的见解和策略来源很广,不只是我们的经验。要知道,我俩分别是专注于研究个人理财的心理学家和记者。跟你们一样,我们也花钱、存钱、借钱和投钱,对于将要讨论的投资理财上的错误,我们都有切身的体会,掌握第一手材料。但支持本书大多数内容的基础是一个叫“行为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过去40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在知识界广为流行,最近[1]成了潮流,我们甚至可以称其为“热门”,已经到了与经济学有关的任何事情都以其名称之的程度。你曾经学过的学科,现在突然变成了记者和政客热议的话题,不管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但要了解这一点:行为经济学将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工具和见解结合在一起,对于人们在消费、投资、储蓄和借钱时,为什么会做出显然非理性和不合逻辑的决定,以及是如何做出的,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换言之,它能解答本书原书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聪明人理财也犯傻?

  目前,提出这个问题恰逢其时,不论是如何赚钱,还是如何花钱和挥霍钱,人们在钱的问题上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普遍地感到困惑。近些年来,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动荡已经让很多人对自己的储蓄和投资策略是否明智丧失了信心,更不用提保管他们储蓄或储备金的机构了,他们认为这些机构是安全的,其实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种新的不确定性与长期以来对股票、债券、401(k)[2]账户、养老金和个人退休金账户的担忧联手发威,使得人们在选择汽车经销商、百货商店、经纪人和银行时普遍地茫然不知所措。的确,无论在何处交易,股市、房地产市场还是超市,我们都会在金钱的处理上做出愚蠢的举动,致使每年付出成千上万的代价。但总体上说,我们却乐而忘忧,对于造成理财过失的原因视而不见,并且对如何纠正它们一无所知。

  · 比如,为什么很多投资者会在股价飞涨之前卖掉股票呢?同样是这些投资者,为什么会紧捂着已经下跌了很长时间的股票不撒手?

  · 随着时间的流逝,相同的投资组合通常在收益上会落后于股市或债券市场的大盘,为什么共同基金[3]投资者还会花钱购买最近热门的基金?

  · 即使刷信用卡造成逾期欠款,因而每年交纳成百上千的费用,为什么很多美国人还是保留储蓄账户,赚取微不足道的利息?

  · 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多花钱也要用信用卡购物?

  · 为什么企业主或企业高管会在失败的产品或赔钱的部门上日益增加投入?

  · 为什么很多员工会拒绝雇主给的额外福利(比如向他们退休账户缴纳的对等供款)?为什么在接受了这些公司馈赠的人中,很多人却没有明智地将钱花在自己身上?

  · 为什么很多人的保险免赔额不高?

  这些问题无处不在,令人困惑,但都可以在行为经济学中找到它们的答案。在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领你一头扎进这门不可思议的学科之前,有必要为你简要介绍一下它的历史。若能仔细观察在决策研究中经济学是如何与心理学联姻的,便更容易领会行为经济学如何帮你提升理财能力,并为生活中很多其他的选择做好充分准备。

  还算简短的经济学史

  曾经有人讲过一个老笑话:如果你让有史以来的经济学家头尾相连,他们仍旧得不出一个结论。但事实上,经济学家描述金钱与人互动的方式已经很久了,虽然没有十足的把握,却常常威严地断下结论。比如,1848 年,英国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中写道:“很幸运,不管是现在的还是任何将来的作家,不必再对价值法则做解释;这方面的理论已经讲透彻了。”除了穆勒的预测之外,长期以来,经济学也吸引了世界上一批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开发出许多理论,对于个人以及成群的人(比如公司和国家)如何配置可用资源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思想家灿若星辰,较早的有公元前4 世纪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他是最早认识到社会生活以经济为基础的思想家之一;18 世纪著名的苏格兰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他是较早深刻观察市场经济的人;还有20世纪的英国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他使我们观察总体经济的方法得以彻底改变。

  不管时下流行什么理论,传统的经济学研究是由几个核心假设构成的。最重要的是,在与钱打交道时,人在根本上是理性的,而且最终是有效的。简而言之,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的这些东西对自己有好处,并且知道(或将要找到)得到它的最好方式。简单地说,人们会做出理性、一致性和自利的决定。

  当然,虽然大多数人常常是寻求自利的,但是很少有人始终这样做,甚至很少有人是完全理性的。如果有个男人,为了省5 美元,要开20 分钟的车去一家打折的杂货店买东西,但每年用于赶路的汽车要耗掉他几百美元,他坚持这样做还有什么价值吗?若是有位女士,她已经有了自己最喜欢的某位歌星的光盘,仍然要在网络上花钱下载同一张光盘里的单曲,这是理性的吗?另外,诸如捐钱做慈善,或者请朋友吃饭,这里的自利又体现在哪里?说句公道话,经济学家并没有将“自利”和“自私”混为一谈。大多数经济理论假设,即使有些东西未必能给人带来物质上的享受,人们还是能够发现它们有价值。

  这些理论承认,人会受到非金钱因素的激励,比如爱、慷慨或便利。不过,理性和始终自利的概念需要我们相信:人们捐款给乐施会(Oxfam)、购买一辆丰田普锐斯(Prius)或投资亚马逊股票乃是基于持续地做过一些价值计算。也就是说,我们赋予慷慨和自我牺牲带来的良好感觉以价值,赋予因捐钱导致的购买能力和投资能力的丧失以价值,并相应地做出决定。经济学家当然知道这些计算并非总是下意识而为之的。但这就是传统经济学的信条:只有处于潜意识和凭经验做事时,才会对收益和成本进行评估。某种程度上,传统理论认为,

  我们做的决定是出于对满足感和个人成就感有意识地持续追求,以及利用现有和将来的资源过上最好生活的需求。

  如你设想的那般,理财决策背后的推动力量是对理性、自利和一致性的追求,这种坚持不懈的追求常常让经济学家陷入左右为难的窘境:如何解释人们显然是理性追求自利的行为,结果却导致了看似非理性的行为?不妨以我们给小费(tip)的习惯为例。如果你考虑一下,给小费真的是非理性的行为,即使不清楚有什么必要非要这么做,但人们还是例行公事似的掏出钱来,在一个他们可能再也不会光顾的地方,基于一个甚至没能让他们感觉愉快的服务,交给他们可能再也不会见到的人。在回顾了多年来关于小费问题的研究之后,营销学教授迈克尔·林恩(Michael Lynn)发现,优质服务多得的小费比平均水平高出不到2%,这意味着大量非优质服务始终在接受顾客的酬谢。

  没什么值得惊讶的,对不对?每个人都在给小费,只是因为大家都这样做。不过,这让经济学家常常很难解释其中的原因。仅仅将给小费的自利归因于想获得优质服务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小费是在吃完饭之后才给的,因此,这就可以解释顾客为什么会在家附近的饭店或其他小餐馆给小费了,因为他们确信自己还会再来。但它无法解释游客的情况,正如几项研究表明的那样,有些旅游者明明知道不可能再回此地就餐,比如说芝加哥的加州比萨厨房(California Pizza Kitchen),他们还是会给招待小费。这种行为的自利又体现在哪里呢?它也无法解释表达善意的小费,这是大多数美国人暖人心房的决定,他们认为给服务者多付15%是一种善举。若如此,我们也应该给加油站的加油员、收银员和银行柜员付小费。但在很多其他国家,人们一般不给小费。

  那么,为什么美国人要付小费呢?没人知道确切的原因,经济学家罗塞尔·罗伯茨(Russell Roberts)写过《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The Price of Everything)和其他几本经济学书籍,他对此事有些有趣的想法。他注意到,人们在互动时经常会下意识地使用社会直观推断法(social heuristics),即经验法则,以此作为让生活更加愉快的一种方式。例如,多数人同意排队等待洗车,而不是互相挤撞着争抢第一。美国人在餐馆就餐有一条不言而喻的经验法则,罗伯茨从理论上对它做了阐述:我们都想到外面就餐,而且都想得到愉悦的体验。(如果由一个爱发牢骚的人伺候你吃冷饭冷菜,我们还是待在家里吧。)因为食客比餐馆经理更适合对服务质量做出判断,久而久之,社会就约定俗成地形成一套做法:付给服务生低工资,再用小费加以弥补。据说小费一词源于18 世纪的英国,根据要求,咖啡馆的顾客要把硬币放进写有“确保迅捷”的盒子里,餐馆经理将监督员工这件最棘手的工作丢给顾客,于是问题得以解决。当然,时至今日,问题在于人们常常想都不想就给小费。根据一项调查的结果,只有54% 的受访者声称是基于服务质量而付的小费;30% 的小费是出于怜悯;约有10% 的人声称他们之所以给小费是因为这是受人期待的事。所以,下次你若是在餐馆就餐时得到的服务质量很差,不要责怪侍者,而应责怪之前的顾客没能坚守社会契约,即服务差劲时,要拒付小费。

  但即使你对此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小费之谜只是说明传统经济学家如何将理性、自利和一致性的假设与人类某些行为相结合的一个小例子,多数普通人认为这些行为是投资理财决定的核心,比如内疚、恐惧、后悔、强制性、成瘾、坏习惯、自负和同侪的压力等。不无讽刺的是,就算是大多数企业一成不变地在利用某些人性的弱点,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多数还是未能看清人性对于投资理财决定的影响。例如,现代时装业几乎完全依赖大众看似非理性的意愿才得以生存,人们会多花钱购买远不是遮身蔽体所需的衣饰,而这些衣饰只有穿在消瘦而苍白的那种人身上才会有吸引力。同样,尽管经济学家不肯承认,经济理论基本上也未能解释为什么仅仅因为其他人在做,投资者就会一窝蜂地购买公司股票,或抛售他们手中的股票。

  为什么人们日常所做的决定并非是理性、自利或一致性的呢?传统经济学很难解释其中的缘由,若要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利用其掌握的资源,也就是说,帮助人们赚更多的钱,对它的解答就成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大约40 年前,有人开始寻求它的答案,至少是坚实地迈出了第一步,当时,一批新型研究者挑起了这个重担。这些新手大多是心理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然而,他们却是行为经济学的先驱。正如许多涉及领域宽泛的成就那样,很难将创立行为经济学的荣誉勋章别到一个或两个人的胸前,但我们若将20 世纪60 年代末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作为起点,开始讲述这个故事,想必很多人不会有什么意见。当时,两位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正探讨以色列飞行教官在训练过程中激励飞行员的方式。这些飞行教官选修了卡尼曼教授在希伯来大学的一门课,并对其阐述的一个观点提出了异议,其实教授的想法是这样表达的:奖励是比惩罚更有效的教学工具。教官们发现的情况正好相反,若一名飞行员因为某次飞行表现良好受到称赞,那他下次飞行往往会表现欠佳;而若飞行员在某次飞行表现欠佳之后,如往常一般受到批评,他下次的飞行就会有所进步。

  熟悉统计学的读者自然能看出教官的结论和激励理论的错误。19 世纪,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爵士提出了“统计回归”的概念。对于一系列不确定的事件,为何结果往往趋于平均数,他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如果前面的单一事件非同一般,接下来的事件会更接近平均水平。不妨选网球比赛中24次挥拍为例。如果打出一次质量很差的正手,通常接着会是一次稍好一点的正手,一次漂亮的反手可能跟着会是一次不那么干脆利索的反手。概率性事件就是这样发生的,这就是为什么个子特别高的人往往其孩子不会那么高,同理,个子特别矮的人其孩子往往不会那么矮。卡尼曼认为,不管飞行员的任何单次飞行表现是好是坏,其紧接着的飞行可能更接近该飞行员的长期平均水平。所以,不管教官如何评价,因飞行差而被批评的飞行员更有可能下次飞得较好,而从统计角度看,那些受到称赞的飞行员下次飞行时更有可能变得较差。因为教官不知道这一点,才得出结论说:批评有助于他们的飞行员进步,而称赞却不知怎的会让他们退步。

  卡尼曼指出了教官的错误,推测起来,教官们大概是想提高未来几代以色列战斗机飞行员的自尊,但这段插曲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促使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开始更多地思考人在各种生活领域的判断和决策。从飞行教官的经历中,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结果似乎恰恰与正确的结论相反。表扬之后往往是次佳的飞行,而出色的飞行确实是紧接着批评发生。除非飞行教官事先了解统计回归的概念,否则,合乎逻辑的结论自然就是:处罚有效,而奖励无用。于是,两位心理学家很想知道,其他生活领域是否存在这种情况:因为错误的直觉或可用信息极其复杂,致使人们难以看出正确的结论。特沃斯基发掘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并加以应用,使之成为人类判断的经典实验之一。读者不妨自己测试一下。

  设想有两个袋子,里面装着相同数量的筹码,只是你看不到。其中一个袋子里,2/3 的筹码为红色,其余均为白色。在另一个袋子里,筹码的比例正相反,1/3 的筹码为红色,剩下的2/3 为白色。你的任务就是猜一猜哪个袋子里红筹码最多,哪个袋子里白筹码最多。要求你从A 袋抓一把,比如说抓出5 个筹码,从B 袋抓好几把,比如说抓出30 个筹码。刚巧,取自A 袋的5 个筹码中有4 个是红的,而取自B 袋的30 个筹码中有20 个是红的。你猜哪个袋子里红筹码最多?

  如果跟大多数人一样,你可能推断A 袋红筹码最多,因为你拿出的筹码有80%(4/5)为红色,而你在B 袋选的只有66%(20/30)为红色,这个比例不如前一个比例有说服力。但是,如果你猜的答案是B 袋,则更合乎情理。因为统计学告诉我们,样本越大(30 对5),结论或结果越可靠。

  那么,这跟人们管理钱财或做出任何有意义的人生抉择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关系很大。试想,人们经常根据没有统计学意义的、非决定性的小样本做出决定。比如说,波士顿的投资者看到一家新快餐连锁店门前排的长队,就决定购买该公司新发行的股票,直到股价下跌时,这位投资者才发现长长的队伍反映的是服务太慢。或者,因为去年某共同基金跑赢了大盘,某位投资者就买进,之后发现自己拥有的这只基金表现一直低于平均水平。又或者,在恐怖事件发生后,旅行者会避免乘坐飞机,其实忽视了这一事实: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交通方式中,汽车更加危险。(不无伤心的是,这正是纽约世贸中心在2001 年遇袭后的那一年所发生的情况。美国人更多的是选择乘车外出,而不是搭乘飞机旅行,使得美国与汽车相关的死亡人数大增。)

  特沃斯基和卡尼曼的实验对经济学领域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清楚地表明人们的判断和决定并不总是完全理性的。虽然看起来这就跟证明“太阳在早晨会升起”一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利用科学验证常识这种行为确实意义重大,原因有多种。不仅仅体现为卡尼曼和特沃斯基(以及很多其他追随者)得以开始描述人们用于简化和解决某些判断和选择难题的很多技巧,并加以分门别类。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将这些简化程序称为直观推断法(judgmental heuristics),它是大多数人本能依赖的一种心理捷径(或法则)。你可能是受直觉的指引(餐馆前面排长队可能意味着生意很好),或是受社会强化认知的影响(买房时增加预算是一个好主意),但这两种情况有时会误导你。一家餐馆排长队可能表示它的服务很慢或其他竞争对手关门了,房价不会像美国人认为的那样上涨那么快,也不会上涨那么多,即使上涨,也很少能维持在高价位上不变(正如我们近几年看到的那样)。因此,超支购买房子,期望涨价以后就能获得回报,这是站不住脚的,没有理由如此理财。

  我们应当指出,不管你认为人类进化了6000 多年,还是600 多万年,直观推断法或其他方法对于人类的进化至关重要。为了生存,人类每天必须做出无数的决定。有些决定无疑是自觉自愿的(比如早晨去哪里),有些则完全是无意识的(比如迈出下一步会牵拉到哪块肌肉)。但无论是否是有意为之,一天之内我们都要做许多选择,并做完我们必须完成的事情。因此,人类的大脑在决策上会走捷径,利用直观推断法会让决定变得容易。

  当然,多数直观推断非常有效,人类的崛起便可证明这一点,人类开始只是少量过着流浪生活的人,与野生动物争抢资源,逐渐发展到食物链的顶端,而且大量繁衍,直至今天。即使我们的直观推断法有99%现在仍然有效,但所有的逻辑告诉我们,其中一些肯定已经过时了,因为生活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已经进化。你很快就会看到这方面的例子,但在某种程度上,行为经济学简直被描述成了是对过时的直观推断的研究,即对经验法则的研究,虽然对我们生活在大草原或丛林中的祖先来说,经验法则很有用,但现在它们已经妨碍到了我们。不妨考虑一下称之为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的直观推断法,它是更为基本的直观推断法之一。几十年前,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已经证明,代表性推断法是一个经验法则,它讲的是:基于其他类似的物体、生物、行为模式或一系列结果,我们可以推断出有关某物体、生物、行为模式或结果的大量信息。回到当年,基于新遇到的一类猫科动物和他们知道要避开的狮子的相似性,我们的祖先可能(匆忙之中)要做出决定:是继续在这片空地上采集浆果,还是逃跑。今天,代表性推断法可能会告诉你不要向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那样承诺投资回报的人投资(那种投资回报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好的结果),但也会告诉你完全不要投资股市(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不太好的结果)。

  无论如何,随着其他研究人员加入特沃斯基和卡尼曼的行列,这群充满好奇心的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实际上搭建起了行为经济学的主体。顺便说一句,这两位以色列人最终移民到了美国,成了这个领域的传播大使,卡尼曼到了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特沃斯基则去了加利福尼亚州位于帕洛阿尔托(Palo Alto)的斯坦福大学。2002 年,因20 世纪70 年代末与特沃斯基开展的研究(本书第二章将要阐述),卡尼曼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特沃斯基在以色列军队服役期间,因勇敢而获得了最高荣誉勋章,但让人伤心的是,他在1996 年死于癌症,时年59 岁。他曾经说过自己真正做的只不过是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了几方面的人类行为,而在“广告商和二手车销售商”看来,早已对这些人类行为了然于胸。在现实中,行为经济学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并对工商企业和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巴马政府在其早期深受行为经济学众多重要人物的影响,在角逐白宫的竞选活动中就更不用说了,其中一位重要人物是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事实上,他与法学教授卡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合著的《助推》(Nudge)是这门科学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手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塞勒是国会山的常客,他在国会开讲行为经济偏误及其如何影响储蓄习惯,本书后面将讨论他们的研究。

  尽管行为经济学在这些领域取得了进展,但在典型消费者、储户、借款人、挥霍者和投资者的思想领域,它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书就是为他们写的。我们已经将40 年的学术研究成果提炼成一本易于操作的指南,便于将我们的理财思维付诸实践,这些成果是卡尼曼、特沃斯基和其他无数人的辛勤汗水,其中也包括本书的一位作者。

  让我们疯狂的方法

  跟很多事情一样,本书的撰写引出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有些是小问题,比如,如何在书中提及我们俩,而语气还要让读者觉得像是在鸡尾酒会上的谈话。当我们联合发声时,事情还好办,比如“我们希望你向更多人推荐这个新的版本”,但若我俩其中一人表达意见就要难得多,比如“我是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这话只能由托马斯说,而加里单独说话时就要补充说明才对,比如“我是《金钱》(Money)杂志的撰稿人,讲授行为经济学课程已经有10 个年头了。”这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因为若要让你们受到启发,我们就要把自己的经验端到台面上,而我们用来强调低级决策的那些趣闻均来自现实生活,但我俩中只有一人认识讨论中的人时,若说“我们的一位朋友”或“我们认识的某人”,就有误导之嫌,这让我们感到为难。于是,我们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在适当的时候用第三人指代自己,比如“此解决方案是加里的主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表现得有那么一点自恋,还请原谅。

  对于读者的期待我们也有担心,尤其是那些已经习惯了自助指南的口气及其所传授方法的读者,他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我们的书也跟在书店里摆得到处都是的那种书一样。因此,特此声明:我们想方设法避免将其写成大多数最流行的那类心理学书籍。也就是说,尽管托马斯是一位心理学家,但本书不会尝试对你进行精神分析。有些理论学说是不存在的,比如,因为刷维萨(Visa)卡而积下数量惊人的欠款,这种行为倾向是母乳哺养时间过长或过短的结果,或冲动源于你的基因。此外,本书也不会探究受童年经历的消极影响而隐藏起来的真我(inner child)、内在价值投资者(inner investor)或任何的内心世界。这并不是说我们断然否定此类书籍。但等到你想按弗洛伊德的(Freudian)方法探究为什么自己会有如此对待金钱的心理倾向时,你就会发现我们实际上是不讲精神分析的。

  虽然我们希望通过表明信用卡让现金贬值(书中引用过一个案例),从而帮助你避免债台高筑,但对于解释清楚你为什么特别容易成为该倾向的牺牲品,我们却不抱太大的希望。我们把本书的重点放在大多数普通人在理财选择上的思考和行为模式上,正是这些模式导致他们所得较少,而本来他们应该收获更多才对。

  自助还是伤害?

  谈到自助书籍,我们想要提及心理学家乔安妮·伍德(Joanne Wood)的一项研究。她想看看将积极的自我感觉清晰地表达出来会有多大的用处。换句话说,就是“积极思考的力量”会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象吗?(“积极思考的力量”借用的是诺曼·文森特·皮尔(Norman Vincent Peale) 那本著名自助书的书名。)在她的研究中,需要测试参与者的自尊心(有可靠的方法测量),然后,要求他们花几分钟记录下在那一刻的所思或所感。不过,要随机地挑选一半的参与者,要求他们只要一听到铃响,就要对自己说“我是讨人喜欢的人”。然后,紧接着他们的思考或记录时间之后,要求所有人回答相关的问题,例如:30 岁的人谈一次幸福浪漫恋爱的概率有多大?以表明他们的乐观程度和情绪指数。结果如何呢?自尊心强且不断重复说着“可爱之人”的人要比不说的人更乐观。但自尊心低的参与者,即便口中念念有词,重复说这几个字,感觉还是不如不说的人乐观。伍德由此得出结论:对于自我形象持否定态度的人来说,当他们试图摆脱这种信念时,反而更强化了这种消极性。我们还有两个结论:1)有些自助书籍可能弊大于利;2)我们不会尝试让你确信:你是一个“懂行的购物者”,或“精明的投资者”,我们只是设法提供无论你想什么都会有帮助的策略。

  不过,专注并不总是那么容易维持的,部分原因在于行为经济学的某些概念有时似乎相互矛盾。考虑到人类大脑的运行方式,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但我们不想让读者读完一章之后,看到下一章说的内容似乎完全相反而失望地把书扔到一旁。要举个例吗?在第七章,我们会谈论羊群效应,它表示“很多人太过依赖其他人的意见和行为”这样一种趋势,仅仅因为公司被股票经纪人推荐或摒弃,或其他人都在买进或卖出,投资者就买进或卖出股票,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另一方面,第六章则侧重于解释人们过度自信的倾向,说的是不应对自己的判断或经验的可靠性更有信心的人却自以为是。我们如何调和这两个概念呢?无法调和。人们犯错有时是因为他们像羊一样盲从,有时是因为他们像骡子一样顽固。关键在于要确定哪种情况下哪些趋势会伤害到我们的利益,然后,设法打破这种习惯。在可预测的情形下,人们往往对于可预测的方法过于自信,而且在同样的情况下会接二连三地如此选择。可预测性很有用。它使我们知道何时要提防犯此类错误,以及如何防止犯此类错误。

  这给我们提出了本书最后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许多读者无疑更喜欢我们许诺帮他们迅速而简单地解除烦恼。对此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希望如此坦白换来的是对本书的信任和尊重,而不是弃之如敝屣。世上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治好在理财上让你备受精神折磨的所有疾病,我们开不出这种药方。但是,我们选择修订本书的原因之一,在于从写完它以后的若干年里,我们偶然得到或接触到了更多有用和可行的建议(其中一些是我们的,有些则是其他人提供的),我们认为这些建议有助于你消除那些令人烦恼的行为。在这些“药品”中,有些是很实用的,例如简单的记账、设定截止日期,或投资股票市场指数基金[4]。其他解决办法更多是从概念上入手,我们尝试用实例说明如何设法改变你表述问题的方式,从而让你的选择更加清晰。说实话,有些是两种方法的深度结合,我们认为其中一个将极大地影响你将来的储蓄能力,我们将在第二章中加以阐述。不管哪种情况,在每一章的末尾,我们会提供一些补救办法,标题为“思与行”。然后,我们会加以总结,将它们添加到本书最后结论性的“何去何从”一章中,该章的内容在本版得到了扩充。

  不过,更重要的是,我们向读者传递了一个坚定的信念:知识是最有效的良药。如果本书达此目标,再碰到过去诱惑过你的理财陷阱(想必每个人都会有),你便极有可能将它们一眼看穿,并投之以微笑(或皱眉)。那一刻可谓是特殊心理盲点的大暴露,若如此,对于你的财务健康来说,它堪比任何理财顾问给你的最有帮助的建议。

  [1]本书修订于2009 年。——编者注

  [2]美国一种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的基金式养老保险制度,内容在《国内税收法》的第 401 条 k 项条款中有规定,故名401(k)。——编者注

  [3]常见于西方国家的投资方式,有证券经营经验的人筹资,将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购买多种证券,同时向投资者提供可供选择的购买方案,从中收取佣金。——编者注

  [4]指数基金定义及内容详见127 页。——编者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