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告白》读后感锦集

  《耶路撒冷告白》是一本由[印度]利皮卡·佩拉汉(Lipika Pelham)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耶路撒冷告白》精选点评:

  ●女人啊 永远都是女人做出牺牲

  ●以前对以色列有盲目的好感,看完这本书有所改观,还得去看看别的

  ●“我偏执地想体验真实生活与其对比。”

  ●作者通过纪实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在耶路撒冷生活几年的感受,各方矛盾冲突,有血有肉,可读性强,但如果能再减少些夫妻琐碎矛盾的描绘就更好了。算是让我对小时候新闻里不断充斥于耳的“巴以冲突”和犹太教、伊斯兰教有了初步了解。作者本人是孟加拉国人,父亲是穆斯林,外婆信仰印度教,而自己算是比较认同印度教文化的无神论者;老公是中东事务专家,是英国犹太人却支持“一国方案”,主张以色列犹太人至少应该为夺走巴勒斯坦人的土地而羞愧和道歉,无时无刻为巴以的和平奔走努力;儿子和女儿长在以色列,在一定的阶段里算是有不同的世界观和政治取向。这复杂的家庭背景显得十分有趣,但文中以色列人的排外、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园的痛苦、在自己从小生长的土地却被各种限制自由和侮辱人权,一切又显得那么沉重和无解。

  ●相当有趣,巴以冲突在平民中的反映,看完对以色列充满厌烦。情感抒发有鸡毛蒜皮的拖沓,但是也是情理之中。不得不说有个里欧这样的丈夫真是分分钟想死。前面部分比较有趣,后面就有言情小说之嫌了。作者真是女性楷模。

  ●世界划分成230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是一个大背景,一个大背景下有很多家庭。想起一句,幸福的家庭总是类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是,在耶路撒冷,这句话好像应该颠倒一下。如果说信仰都能上升到统治层面,那么像耶路撒冷那样包含了3大宗教,战争和纷乱就似乎合理起来,但又不乏矛盾

  ●文笔很细腻,野心很大但是格局很小,表面是耶路撒冷和与之相关的政治形式,内里其实是自己和工作狂丈夫的家长里短,女性视角强烈,当散文读读也就算了。

  ●作者是孟加拉人,不是印度人呀

  ●一本有思想的书,读完比较感概。没想到这么现代的社会了,巴以冲突,宗教差异竟然这么大…

  ●唉:-( 不明白这书能得7分的理由 整本书真的很烦不断碎碎念碎碎念 看了最大感受是 还是不要结婚算了 大篇幅的自我感受 啰里啰嗦 看完后确实对以色列好感下降了 但是也算是另一个极端了 从头到尾黑以色列 真的好吗? 受不了这种自我感觉为中心的书 差评

  《耶路撒冷告白》读后感(一):耶路撒冷究竟是应许之地,还是黑暗之城

  女性作者的视角出发非常注重婚姻家庭和心理的描写,由于作者童年生活的不幸和曲折,所以对家庭的重视程度超出常人。巴以冲突和个人婚姻的矛盾紧密相连,可以理解作者对婚姻挣扎不舍的心情,但描述过多会觉厌烦,有种怒其不争的感觉。更喜欢看的是书中关于中东生活的描写,具体到大家族小人物,想要了解在耶路撒冷这个特殊应许之地的人民如何生活,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书中有很多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做出的种种剥夺人权的统治行为,也反映出巴勒斯坦人生活的艰难,身处无宗教信仰也很难直面交火冲突的国家,看到书中每天挣扎在充满荒唐、痛苦、仇恨、民族冲突和宗教战争的人们,总有悲凉的情绪笼罩难以消散,人性永远是最温柔也最残酷的存在。

  《耶路撒冷告白》读后感(二):一位BBC记者的自述

  “耶路撒冷是位性爱成瘾的老妪,不断压榨一位又一位情人,至死方休,而后一个哈欠便将对方从自己身上抖落;耶路撒冷是黑寡妇,趁着交换之际将伴侣一一吞噬。”如果说全书的亮点的话,我更愿意认为是作者引用的阿摩司·奥兹的《爱与黑暗的故事》的这段文字,而佩拉汉最成功的部分大概在于看完让我理解到了对耶路撒冷这样的一种描述。

  全书通过冲突来表现内容,也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父亲的伊斯兰教信仰到丈夫的犹太民族,从儿子基兰与女儿玛亚不同的世界观,从犹太人的以色列到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从朋友塔玛与菲妲的争论,从自己与丈夫里欧关于信仰关于工作关于琐碎地争吵,感觉全书成也冲突败也冲突。

  不同文化的冲突与好奇,让她与丈夫相遇相爱,而这些却也成为了日后强烈的冲突来源。一直致力于和平解决巴以关系的白左为和平全家移居耶路撒冷开始奔走。作者描述了在这里五年间的生活方方面面,这中间涉及到许多犹太习俗,包括割礼、成年礼、安息日、赎罪日等都有笔墨,但这些也是其与丈夫矛盾的来源之一,全书也从这些地方描述和展开,从这个角度理解,是这位记者在耶路撒冷的生活纪实。

  但通读下来却感觉非常疲劳,因为作者与丈夫的争吵视乎贯穿于始终,不休止的争吵分居,不免让人感觉出于一种家庭妇女的抱怨,很多时候也是太过于敏感太有抱负太过相似,过多之后难免让读者有厌烦之感。同时很多笔墨至于他们搬迁居住的房子,子女的教育(这一部分儿子与女儿对于宗教的好奇和反差倒是蛮值得研究),只愿能如作者最后说的那样,在这样不断地交战中寻求缓冲区,找到属于自己的和平吧!

  如果说一本书下来能够给我留下些什么,我想大概是对于这两个民族历史的好奇,对于和平的渴望,anyway,对于这个世界一个神秘地方的多点点了解总是好的!

  《耶路撒冷告白》读后感(三):时至今日,我终于有些懂了“巴以冲突”这四个字的涵义

  “巴以冲突”这四个字在我小时候每天晚上和父母一起看新闻联播的时候听过太多太多遍,和它一起的词语还有“自杀式爆炸”、“约旦河西岸地区”、“伊斯兰”等词。一直以来对这些名词所代表的事情都晕晕乎乎,只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好像并不是那么太平。

  作者自己说,想要用写作的形式,记录下来自己一家人在“这个国家”所经历的一切。她想要带着读者和她一起,穿梭在这个国家的大街小巷,和她一起经历这十五年来所有的一切。

  虽然这个国家至今为止冲突不断,但是在作者身上体现的尤为强烈,因为她有一个复杂的宗教背景,自己却不信教,并且嫁给了一个犹太丈夫。从这一点开始,就为以后的不断冲突埋下了导火索。

  在这个国家,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的关系一直很紧张。以色列人怕巴勒斯坦的报复,所以以几近严苛的方式去限制他们。在机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被区别对待。学校给孩子不停地洗脑,政府军的亲戚其实并没有通过除了手枪之外的方式去了解这些巴勒斯坦人……菲妲和塔玛的事情也是由于这种种的历史问题所衍生出来的小小插曲,即使两人因为性格不合做不成朋友,但一个仍然欠着另一个的人情:获得了蓝色的居留证(虽然只为期一年)。在学校里的孩子们也受到这种影响,也许因为一个犹太中间名而感到负罪,也许因为是巴勒斯坦人就不能走那条专为以色列人开通的公路。机场安检居然用一个人的肤色、宗教、甚至是姓名来划分三六九等!最感动的是作者在BBC巴勒斯坦办事处找到了新的方向,重燃起了对工作和所追逐事物的热情。目前的我恰恰需要这一点。

  另一方面,这本书带给我的是关于对婚姻的疑惑和想法。两个相爱的人当面临工作的选择时应该怎么取舍?当有了孩子之后又要做什么妥协?一方强势的时候另一方是不是很不甘?婚姻真的比自己奋斗要来的可靠吗?

  在耶路撒冷的告白,远远不止这些。

  《耶路撒冷告白》读后感(四):其实主角不是耶路撒冷

  这应该是我读书进度最慢的一本书了,当然中间莫名的中了全职高手这种毒也是无奈,但其实也反映了本书确实有一些问题。

  如果是一本优秀的外文书籍,好的作者和好的译者一定是相得益彰的,但如果不好的话确实也很难说哪方的问题,主要我是没有能力能贯读一本E文小说的。从书名的翻译来看,译者还是相当成功的,但里面的有些字句确实很值得推敲,基本的意思确实都翻译出来了,但是许多过长的句子带来了比较糟糕的阅读体验,加上一些希伯来语或是阿拉伯语原文放在对话中可能并没有实在意义,却要后面用括号再解释这种奇怪方法来说的话,个人感觉译者这边还是有一定问题的。

  其实我本来是想读基本关于犹太人的书,了解下以色列、了解下犹太人的,正好看到kindle商店在折扣,就直接买了电子书。

  这本书在反映犹太人生活这边只做到了一些,或者说只是反映了近几年在以色列的犹太人社会的一角。

  本书应该可以看做是一本优秀日记合集,以作者家庭为引子,在时间线上逐一展开,从作者的孩子降生一直讲到本书成型的时间,应该是以作者和他老公里欧的情感变化作为主线了。但其实这份情感线却是相当的无聊,大男子主义的男主,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女主貌似是对他们的最好诠释,就这样,爱他为他改变,丧失自我,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的套路还真的在书中展开了,只不过是以大龄文艺女青年的文笔。这样的感情线,与耶路撒冷这座充满矛盾的厚重城市显得格格不入。

  作为BBC的记者,作者在许多所见所闻中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对犹太教等等问题的思考与描写都相当不错,尤其是开篇第一节结尾,对耶路撒冷一所医院内出生的巴以婴儿的描写,精彩且让人思考。但一旦进入了与里欧的感情线,作者就好似自己描写的那样,变成了渴望爱情的少女,开始大吐苦水,让原本就很不连贯的主线更显得起伏不定,晕晕沉沉。

  所以基本上我会喜欢所有没有作者和里欧感情线的小节,作者和女儿通过旅游签证进入以色列、市场的葫芦巴酱、好兵帅克、三个女人一台戏的菲妲和塔玛等等。这些人物刻画的鲜明,伴随着他们的故事,我看出以色列的异常排外,巴勒斯坦的无助,以及巴以问题的极端复杂,以及耶路撒冷这座城市在争端核心神秘与多彩。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乏出彩的小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思考。但作为一名记者,这本书在许多地方能感觉到作者对于长篇作品缺乏掌控力,不少多余的语句,乏味且难以串起来的主线,小节间缺乏合理的连接,使得这本书很难作为一本“书”,想来这就是记者与作家最大的区别了。

  《耶路撒冷告白》读后感(五):这是“我”的迷茫

  一开始即被书名吸引,被封面上的“三千年沧桑历史凝成的一滴眼泪,数百万失根灵魂化成的一句告白”吸引,以为这本书会让我更加了解近年来处于巴以冲突中心的耶路撒冷,也能更加知道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是如何在此巨大的宗教和政治冲突中生存的。

  然而我错了。或许我不该抱着这种期待阅读本书。

  这本书就是一位往返于伦敦与耶路撒冷之间的记者对于在耶路撒冷生活的家庭记录。

  作者一开始就明确表示,因着文学创作的需要,书中大量事实用文学手段进行了修饰,而关于“我”的丈夫里欧的个人行为的记述和评价也大部分是虚构的,为了迎合主题,为了制造冲突和可读性。所以对于作者将丈夫塑造成为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最终和平共处而做出种种努力,却忽略了承担家庭责任的一个“政治人物”也让人理解。只不过这其中到底是作者为了要保护家人的隐私而故意这样做,抑或是借此抒发自己在家庭所受到的忽视,这就让人不得而解了。

  作者以倒叙的写作手法,借着第三个孩子的出生来引出她生活在耶路撒冷的前因后果, 这是一种很漂亮的角度。然而可能因为通篇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叙说,读者也会自动带入“我”的角色里,同时又会带有自己的思考,所以对于“我”的众多矛盾与纠结心理一方面会理解,一方面又觉得难以接受,尤其是“我”在家庭中的做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者以自己为代表,借这本书将一个无神论者嫁给虔诚的犹太人的内心挣扎以及由此带来的家庭和环境冲突一一向读者显明,这一种对自我的剖析很需要勇气。

  整本书都充斥着“我”对耶路撒冷既想逃离又有亲近之感的迷离情绪,而这种迷离又很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在“我”因独自去伦敦流产而在安检时遭受以色列人的盘问时聚焦到了顶点。这里“我”的举动既充满着对以色列“国家”的不满而由此带来的叛逆,同时又因为犹太人丈夫而有肯定会通关的骄傲。可以这么说,每次叙述的“我”过安检的事都可以反映“我”的这种心理。另一个因素则是家庭,尤其是里欧。如果里欧的爱和安抚正好达到了“我”的预期,“我”会觉得耶路撒冷有其可爱之处,当初选择在这里定居是很明智的;而如果里欧的冷暴力和忽视不能满足“我”对爱的期待,“我”就会厌恶这所杂居着各样信仰的人的城市。在这些过程中,“我”的朋友欧莉,巴勒斯坦人菲妲,移民过来的政治律师塔玛,她们让“我”对耶路撒冷有了归属感,同时又使“我”与里欧的冲突越加显明。直到本书最后,第三个孩子暂时缓和了“我”和里欧的矛盾,然而不过是浮于表面。

  作者对菲妲和塔玛的关系,对儿子基兰和女儿玛亚各自身份的认同倒是描述得挺耐人寻味。

  作者在最后用少量笔墨交代一些人的去向,在我看来,不过就是想给本书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可是正如书中反复强调的,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各自被灌输的思想最起码暂时来说还不能使他们不视对方为争夺土地的敌人。

  “一国政治”还只是天方夜谭。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