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力士》是一本由王刚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格力士》精选点评:
●一本内容丰富很有意义值得人深思的小说,期待改成电影的呈现!
●4.8星。残暴而贫瘠的年代里,一个少年和一个成年男人之间为一股渴望,如殉教一般,依偎彼此,守护友谊和秘密。这股渴望如井喷般猛烈、明亮,冲破黑暗,划过天山上的蓝天。美丽的女人,聪明的女孩和勇敢的男孩,父亲母亲,还有众多的大人们……形象如此的鲜活,命运如此的无常。一个悲悯的好故事。不太喜欢里面一些“大”字眼。
●文革把人性异化了,知识分子也被异化了,他们猥琐的一面被放大。书中的我,更像是英文老师一些,却并不像父亲,父亲作为亲情的符号,除此之外再无他用。一切仿佛都过去了,尤其那些死去的人,又仿佛没有过去,因为经历了这些灾难,他们还是他们。但那些日子已经过去了,只有少数人会再提起。就像moon river,其实父亲也会唱。
●乌鲁木齐 天山 一条长长的河 老榆树
●特殊时代下的青春成长。【特殊时代】的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电影为审查弱化,可能就有点悬了。
●一本字典承载着对一切美好的向往
●动乱的年代里男孩对英语的执念与渴望,开篇引人入胜后面的走向越来越落于窠臼,结局交待得略潦草,不懂黄旭升这个形象,一而再地作死,疯了好几次也没真的疯,作者的安排让人物变得很扁平
●期待陈冲拍的电影。
●太多的符号 太多的隐喻 放在一个荒唐的年代中和坐标上 却正正好好
●我的眼泪就是在那时流出来的,它们顺着我的脸流淌,就像我们脚下的乌鲁木齐河,天山上的融雪每年一到六月就开始化成冰,它们经过了森林,雪山,峡谷,缓坡,草滩朝乌鲁木齐流,先是经过乌拉泊然后又流过燕儿窝,它们经过了父亲的骨灰和遗像,然后,朝乌鲁木齐流过来,直到我们脚下,就像那个破旧的留声机一样,放着让人想哭的曲调。我没有擦自己的眼泪,我想大哭一场,就像演员在舞台上那样,放声大哭一场,我希望我的哭声能震动乌鲁木齐,然后传到北京去会让所有人都听到。然而,我的呼吸在一开始就被窒息了,意识到了自己像个演员,我的嘴竟然张不开,发不出声音,哭不下去。
《英格力士》读后感(一):英格力士
文革时期的乌鲁木齐,老实又仁慈的英语老师教会了刘爱仁慈、灵魂、香水、绅士等人们内心深处这些温柔的词汇。刘爱对学习英语的热爱,那本英语词典始终贯穿整部小说。因此,师生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说中的英语老师始终保持一种不同于当时大众的生活方式—文明的象征。认识世界真相,依然追求仁慈和向往美好。期待陈冲导演的电影之作。
《英格力士》读后感(二):★★★★☆
2018.2已读第30:《英格力士》 先想起的是前一天《斯大林之死》里的贝利亚,手里擒着权力的人,总能面色如常行径禽兽。然后是杨显慧写的<上海女人>,跟壮烈赴死不一样,这里拒绝了,活下来。 那篇<“失败者”王刚>开始知道这本书,怎么说,沉寂太久后的惊喜,暄赫得突然,四顾也茫然。 描写那个年代的作品,多。从<伤痕>漏出的风开始,一直到现在仍然回望。“受难者的脸和施暴者的脸由于早先的文学过于纵情的描写,而显得无限清楚……”《英格力士》不一样,和之前读过的相同题材的作品不一样。《陆犯焉识》是趴着活得苟且偷生,留到最后被儿孙不齿,《夹边沟记事》清清楚楚谁死了谁活着,逃出来的老大爷活着就是庆幸。任晓雯也写很多,沪上的冷眼旁观。王刚不是,这偷着对知识的渴求,太纯真了点。 隐喻明喻都清楚,没天理灭人欲的时代,一切向往都是不合理。哪怕是他说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切如饥似渴都求之不得,所有荒唐事由都心安理得。 可惜了世人,难怪了时代。
《英格力士》读后感(三):谁的青春不迷惘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小说,突然觉得自己该写点什么。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不知怎的,总是下意识的把书中的“我”和《丰乳肥臀》中的“我”,《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我”,联系起来,一样迷惘的青春,一样迷茫的人生。
青春的迷惘,其实源于性的迷茫。所以王亚军教“我”自慰以解心结。如此离经叛道的举动,也许就像那本王亚军的English dictionary,代表的就是从骨子里流露的一种不妥协。
王亚军作为“我”心中的一种近乎完美的绅士形象走进我的生活。可这样完美的人,却甘心为了自己单相思的对象蒙冤入狱。
黄旭升一直爱着自己的英语老师,为了这份爱,她不惜在苦恋中诋毁对方,而最终和自己心爱的人走到一起的时刻,却是囚车上的一对。
书中太多的人物,你很难给他们界定为“善”或“恶”,母亲与校长的奸情是恶,可校长对母亲的忠贞不渝却是善。父亲现实面前的软弱的恶,可对儿子的爱意是善。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太多的复杂的关系,才构成了我的迷茫的青春。
而只有迷茫,注定是不完美的,也许我们还需要那么一点点的希望,就像书中的英语词典那样,成为所有人的一个期盼,有期盼,就是在昏暗的青春成长之路上,燃着些许光芒,来指引我们前行,哪怕它很微弱。起码,有光就是好事。
我想我可能还需要慢慢消化下这本书,就以一句话来结束吧!
“童年的忧郁经常远远胜过那些风烛残年的老人。”
《英格力士》读后感(四):读《英格力士》有感
我很少会觉得一个教师的形象很高大。即使他们可能是我自小以来除家人外接触的最多的成年人。我觉得做一个老师很卑微。以自己的经验教书,把成绩好的学生送到好学校,尽量不让成绩差的学生拖后腿,三年之后再三年,机械化地完成教学的任务,从不思考什么是教育,从不反思自己能不能做得更好。所以他们会被骂,被自己的学生厌恶,被自己的学生讨厌。而他们自己的快乐也决不在教学中得到。我一直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很卑微,到了大学也是这样认为。
我慢慢改变了想法。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人民教师的价值时是我看到大刘的《乡村教师》。下一次就是读到王刚的这本《英格力士》了。显然大刘笔下的乡村教师造成的影响在科幻的背景下变得过于夸张,虽然动人却没那么真实;而王刚笔下的英语老师王亚军就显得生动了不少。在文革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王亚军就像是透过细缝照进密不透风的山洞的一缕光,照亮了一个少年对知识的渴望,照亮了他对一门与自己本应毫无关联的语言——英语的热爱,以及对成为一位绅士的向往。这时我才知道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所能带来的影响。他能改变一个少年的人生轨迹。
在那样一个时代,一位英语老师,与一个少不更事的学生平等地交流,教他唱英文歌,教他“仁慈”,告诉他什么是“灵魂”,让他知道自慰无罪,为他埋下了一颗成为绅士的种子。王亚军为刘爱做了本该由他父亲做的事情。这时我才理解了为什么《无问西东》里王力宏饰演的飞行员冒着被敌机当筛子打还要为孩子们带来补给,为他们做飞行动作。黑暗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希望。希望或许不能在现在改变什么,但是能埋下光明的种子,能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能给人们带来积极地活下去的动力。而教师是最适合传递希望的人。
不同于那一沓沓展现那十年的阴暗,控诉文革摧残人性的伤痛文学,作者王刚写下的却是一个少年对他那美丽的维语女老师的爱慕与幻想。这样一个《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故事,在文革的背景下乍一眼看让人有种突兀的感觉,但却又是如此的真实,如此心酸。
初读《英格力士》,我能明显感动到作者笔触下的忧伤,而思绪又很漂散,似乎流露着一种久久不能弥散的恐惧。再往下读便感受到一阵温暖,那是寒风刺骨的冬日里不那么明亮的太阳所能带来的不太明显的温暖。显然,作者在处理这段历史时刻意不去过分描绘其黑暗的部分,而是着力体现黑暗中的温情与感动,试图给读者带来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他想做故事中王亚军为刘爱做的事——传递希望。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英格力士》读后感(五):乌鲁木齐与苏联式建筑,已被忘却而不能忘却的印象
时过二十年,我从北京回到了乌鲁木齐,那是一个冬天。我看见了民族大剧院,当年竖着贴的白色瓷砖把这座雄伟的建筑包裹得像是一个巨大的厕所,这种建筑我在全国的每一个城市都能看见。当我徒步走到民族剧场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惊讶,爸爸好像复活了,他的生命融化在这座有五十年历史的建筑里,变得高贵、典雅起来。所有那些陈旧的东西都变得新鲜,穹顶,石柱,雕刻,曲线,石阶,圆形的窗户……这一切都让我想起了父亲。我知道这句话由我说,显得不合时宜,因为他是我爸爸。可是,我真的希望凡是去乌鲁木齐的人,都去比较一下这两座不同的建筑,然后把结论告诉我。这是小说结尾处,刘爱重返乌鲁木齐时看到爸爸设计的民族剧场。或许在那一刹那,他终于明白爸爸当初为什么固执地坚持为乌鲁木齐设计历史的建筑,而不是现代化的楼宇。或许他也怀念起有长长的黑暗走廊和木地板腐朽气味的山字楼。这些是他爸爸作为一个留苏的清华建筑系工程师,为乌鲁木齐想到的最好的有地方特色的标志。
读到这里我立马想起昨天和乌鲁木齐八一中学的高中同学聚会,我们谈到民族大剧院还是人民电影院,说起在宽阔的老式巨幕厅里,我们班在值周的时候还一起看过《源代码》。于是我打开百度地图搜到了民族大剧院的全景照:
圆顶,拱形,石柱,以及典雅的色彩,的确有苏联以及新疆的民族特色我没有找到那栋像“巨大的厕所”一样的民族大剧院,倒是在相册里翻出了现在新建的一个好像是规模最大的剧院:
在昌吉市,离乌鲁木齐很近。像一颗黄皮洋葱作为一个乌鲁木齐人,我读到苏式建筑心头顿生亲切,而小说结尾这种“人非物非”的描述,加上自己逐渐模糊的童年记忆,更让我觉得哀伤。
我在新疆农业大学长大,这所大学是王震将军带领建立的。除了当时开垦建设的军人,肯定还有和小说中相似的一批支边知识分子,很多人可能曾留苏、留欧,为曾经的老满城,现在的新农大,带来了苏联式和西式味道浓厚的建筑。然而现代化也是迟早的事,上个世纪的老建筑,包括农大附中初高中部那些半圆形房顶的“山”字楼,在零几年的时候也陆陆续续拆除了。那时拍照没有现在的手机那么方便,还要洗胶片,相机、胶卷都不便宜,普通人没有记录的意识。于是很多古老的苏式建筑,好像和我的小时候一起渐渐从记忆中褪色了。
但我现在都不甘心遗忘,正好借此机会慢慢地回忆和记录一点。
关于防空洞我和刘爱有相似的体验。因为大学旁边的雅玛里克山山脚就有很多废弃的防空洞。小学时和同学结伴探险,听到过很多边区传说(对应于“都市传说”):不能进入防空洞,否则会迷路死在里面。原来这里是一片坟场,防空洞死过人,阴气重,瞧,现在洞口还有死猫……
忘记了在2001年还是2002年,新农大有一场巨大的校庆。为了那次校庆,很多学校里老式的苏联建筑都被拆除重建了。我依稀记得上幼儿园时,现在的一号教学楼还是一幢棕黄色的大礼堂,外形有点像人民大会堂的样子,就是有很多石柱,但石柱间的拱形,以及屋顶(尖形还是圆形记不太清了),给人古朴又庄严的感觉。大礼堂门口宽阔的空地还是砂石的,忘记有没有一个简易的国旗台,但我十分肯定这块“广场”两边是生了锈、玻璃浑浑浊浊的若干个布告栏,里面贴着报纸之类的。
这是塔里木大学的校史馆,当时的大礼堂大概就是这种形制,不过要长很多,颜色没这么鲜艳,结构没这么扁平在我的印象里,那次大型校庆后,大礼堂就变成了宏伟方正的标志性建筑——一号教学楼。砂石广场也变成柏油的了。在大礼堂的右边,行政楼依然保持着西式风格,但为了校庆也翻新了,涂上了白色和淡黄色的涂料。它的样子和清华的这栋楼有点像。小说中刘爱的爸爸妈妈都是清华毕业的建筑师,说不定现实中,乌鲁木齐这种西式的老办公楼的确有些出自清华校友之手~
在新农大,建筑的正面也是这样两个立柱,不过更粗更长些。小说中还提到楼道又深又黑的“山”字楼。我对山字没有多少感性印象,但又长又暗的楼道的确是新农大老式楼的特色,或许其他地区也是如此吗。这类楼道通常吊顶很高,有一米高的淡绿色墙裙,地面是有花纹和斑点的水磨石。楼道因为过于阴凉黑暗有种冰冷的感觉,走廊尽头的两侧一般是厕所,飘来轻微的混合着自来水味道、铁锈气息的臭味。
世纪之交的乌鲁木齐市区想必也有一些像民族剧场一样的苏式建筑,但那时我很小,出门很少,即使上街也是被大人抱着领着,没有太多观赏街景的印象。唯一记着的是,维族人结婚一般会在一辆小皮卡车上吹吹唢呐(是叫唢呐吗?)打手鼓,咚巴拉——咚巴——弹奏着富有节奏感的妖娆欢快的乐曲行进着,隔着一条街远远地传来,由远及近,再悠然自得地远去。
而现在无论是那种高大素朴斑驳的苏式老建筑,还是这种奔放的民族风情都看不到了。乌鲁木齐有brt,有田字路,有万达,有小绿谷,还有更多2013年我去北京后出现的新鲜事物,比如地铁。乌鲁木齐很硬核很现代化,可是读了小说我居然怀念起乌鲁木齐老旧的历史来了。
我记得前段时间导师给我和师姐说起“非典时期“来,问我还有没有印象。我脱口而出”有啊“,回忆起我初一那个暑假,随即意识到时间不对。于是我结结巴巴地说:“啊……其实我想起的应该是后来某个流感,学校停课。”我上初中时的确有一段时期,因为貌似是甲流停了一阵课,又严阵以待地复课了。学校天天让我们量体温记录,小纸条还要进校检查,我们就嘻嘻哈哈地糊弄。
但是今天我想起来了,我初一的暑假到开学期间,学校停课街道戒严,不是因为甲流还是乙流,而是sieben-fünf,正是那次改变了一切的事件,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如同疫情流行的印象。我不能说更多,越长大,我的心情越由轻松变得沉重,因为无数新疆儿女的生活和命运就此改变了,还有无数新时代的援疆干部。或许很多年后,这段对我们以及这一时期所有人来说不同寻常的历史,会像王刚笔下的时期一样,被写成故事,小说,尤其是现在的网络发达了,记录手段便捷多样。可是舆情监控的重要性也上升了(这是对的),我们也在被各种各样的考试、工作和娱乐分散着精力,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没有人想痛苦地活着,费心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轻松愉快地活在当下是人之常情。
王刚所经历的过去已是迷雾重重,有的可以说,有的已经不能说,或失去了说和被说的可能性。而现在正在发生的一切,又不断刺激着我们,从我们眼前滑过。昨天一位数学博士的老同学在小聚聊天时追问了许多显而易见的问题,我们都觉得他小题大做,不会理解这个社会的常情常理。可是他只不过发出了一个鲁迅一样的最基本的问题:“从来如此,便对么?”
《英格力士》打开了一道通向过去乌鲁木齐的门,了解过去的苏式建筑,了解乌鲁木齐的历史,必不能止步于自我沉湎式的怀旧抒情小说。尽管历史不是最可靠的,也要尽量接触更多的材料,才能避免忘却。我们生活在一个较为安定幸福的时代,却依然不能忘却,虽然各种各样的人希望我们忘却不同的东西。因为忘却意味着失去一个城市独特的根柢,否认曾经滋养她的东西,盲目走向现代;也意味着人们无法综合而独立地判断;那样的话,一个人的生命只剩下了从过去几年到现在为止这么点可怜的时间。我一直相信未来存在于过去之中,偶然和巨变的契机,也能从历史中找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