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理论体系》是一本由熊秉明著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6.00,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精选点评:
●非常好读甚至美的一本书,东西方艺术家或思想的比对也独特有趣,叫人能够展开更多理解和联想。另外,古人的语言真是风雅啊,想多看两遍。
●很好读
●一本讲书法的书,世界观其实是东西方艺术观念的差异,所以视野和格局都极其开阔。把王羲之与巴赫做对比、九宫格式欣赏法等这些点都很有意思。这本书原本是作者在巴黎教授书法的讲课文稿,所以文字看似如沐春风,实则背后笔力万钧。另外,古文在形容词上的描绘真是妙啊。
●太好看了,逻辑清晰,又像有趣的故事一样吸引人。
●熊秉明先生于书论、画论、诗论,乃至诸子、佛学、理学、朴学无不熟稔,勾连辗转,可谓旧学深湛。其所论六派,乃是从哲学的眼光分析而得,非由历史的顺序排列而成。所谓喻物、造型、缘情、伦理、天然五派,后者乃前者之反动,而禅意一派则为文字、书法之大反动,且六派纵横变幻,错综影响。如此分类并非勉强为之,对于体贴古人大有助益。譬如书中以为董香光实有别于赵松雪、文衡山,即为灼见,非深知古人书法之哲学底蕴而不能。
●配图质量太差了,一个大社竟然这么不用心,封面设计的也是莫名其妙
●这本书是一个艺术品。
●读了本书以后,对中国书法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于自己书法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按照熊秉明老师历史逻辑的划分,中国书法可以分为喻物派,纯造型的美,缘情派,伦理派,天然派,佛教六大类。
●作者对书法史的深入了解以及阅读量惊人…
●熊先生的书给我这样的外行人看是极好的,数千年书法背后种种理论,都有了提纲挈领式的点拨,虽不钻研书法,但至少再面对书法理论不至于茫然了。另外一说,美术出版社这本书的排版很有意思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读后感(一):凡对文化、艺术感兴趣者,此书皆值得一读。
推荐这本书。
作者不仅有深厚的哲学与美学功底,同时长于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将中国书法及其理论归纳概括为喻物、纯造型、唯情、伦理、天然、禅意六派。不仅书法家都可归纳为其中某派,而且书法品评作品,亦可看作以其中某派为基本立场和审美取向。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结合,别开生面。
以此理论为基础,或继而欣赏历代书法作品,便有了理论的工具与判断标准。或继而阅读书品文献,可以不用完全被动接受。皆可以自己选择的流派对作品、书品再次进行探析与批判。
作者的六分法是有效的,因为在看目录时,我大致已猜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和书家属于何派,随即通过阅读正文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部分章节似独立成文,但纳入到六分法的框架下,前后呼应,接续有致。书中多处以西方艺术理论比拟书法,完全没有突兀感,部分比喻十分巧妙。行文流畅自然,可阅读性很强,因此即使不是书法爱好者,大概亦不妨从此书中获得乐趣。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读后感(二):是使用美学理论 厘清 含混的中国传统书法思想 的绝好尝试!
不得不承认,我的标题很长。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传统书法思想的含混不清这一现状。常见的是谈书法各家风格的造型美,又兼着谈一些虚的和抽象的审美情趣。偶尔也夹杂着有一些兼谈伦理性和 社会价值的书法理论,甚至把道家、儒家、佛家都扯上。
然而此书,就是把这些都拆分开来, 逐一地讨论。固然,对于传统书法家来说没有必要分那么清晰,包容广大是我们老祖宗的特色,只不过缺点也就是这个:理论含混不清,思想不彻底。
书里头的六个派,是使用西方美学原理对各种书法美学问题不同思想的划分。也就不大“中国味”。
但是,很有用!甚至我在这个书评想串着历史和思想的进阶来说说。
最早地为书法找到美的依据的,是古代人尝试使用自然美来笼统概括,把人工的书法美和更推崇的山水自然美类比来确立美的依据。也就是为书法怎样才美?具体怎么美?这些问题找靠山。“鱼跃龙门”之类的描写,总得通过比喻和想象才能传达书法美的观念,也就是迂回的。这是书中的“喻物派”。
然后,人们无法满足于这种间接的回答,于是从书法的造型去找,这就是古典美术思想了。认为美术对象本身包含了客观的美,它的客观规律是美的依据。也就是书中的“造型美派”,比如唐代的楷书大师们。这种思想在各种艺术门类都有,其实就是“技术流”们,把“怎样做得美”放前面。
但是,人们也不会满足于技术流,总觉得没有说到自己的“内心”一面。难道除了客观的技术,就和内心活动无关?当然有关,可是“抒情派”走了另一头的极端,认为“抒情”才是硬道理。把书法美的依据变成了“自己才知”,那岂不是又缺乏了客观性?所以这一派的宋代“尚意”书法家们走到明代都乱了,走到了疯狂的极端。
于是,书法在客观技术流和主观抒情两派之间纠结,必然有人想到了使用社会伦理性来扯开话题。把书法的问题放大到社会性去,回避以上问题。但是这样一来,偷换了问题,把“人品”放到书法艺术之上,书法家作为艺术家天赋的一面又抹杀了。这就是书里的“伦理派”。
作为反动,把天赋和天然放到书法美中去,试图再扯大话题,干脆使用世界性来回避“伦理派”的社会性。这就是“天然派”,借用道家的思想作支撑。
最后,话题越扯越大,书法解决不了的借力更大的话题,直至存在观来代替世界。这就是书中最后一派,借用佛家思想。
其实,我看来,前面三派比较好懂,因为是常见的书法评论思路。分别就是比喻性描写的评论,技术流,和“问作者感情思想”。后三派属于书法的问题用书法本身解决不了它自己的“存在价值问题”,于是借力于社会观、世界观、和存在观,一个比一个要大,要宽泛。
总而言之,熊老的分析是深刻的,建议学习书法的都读一下。因为每个人对书法都会问:美在哪里?怎样才是美了?用啥评判它美?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读后感(三):札:我书意造本无法
孙过庭《书谱序》云:“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此段在书法界大有名,尤其末八字常为人引用。但我们对孙过庭其人思想的了解大概不如对他那句话一样熟悉,在作者熊秉明先生看来,孙过庭代表了中国古人书法理论中相当繁难的一类。作者建构的六大书法流派中,孙过庭其书论有点倾向于重技法的一派,却也留意到书法的抒情功能,同时又相信艺术的成熟呼应了人格的成熟(人书俱老),但他最为推崇的还是晋人的“神怡务闲”(道家境界)。孙氏尚王羲之,而孙的墨宝却被诟病为太过“精熟”而缺少生趣、灵韵、变化,故而他书论的名头盖过了他的书法作品。可见,理论家和艺术家可以兼任也可以分离,是个有趣的现象。——如上例所示,书中对多个或多组书法人物都有做清算,可谓提供了不少耳目一新的澄清和启发,比如宋代三大家苏、黄、米的风格异同;唐代书法流派的双峰并峙,草书代表张旭和怀素的比较;老子与庄子的思想分歧在书法中的体现;释家与道家在书法中的对立表现,等等。
作者借用黑格尔式的逻辑-历史的辩证运动来解释六个体系的关系(或可理解为中国书法的精神现象学)。作者称辩“我并没有想借黑格尔的方法来处理中国书法理论,因为预定一个理论来检验事实,往往就会曲解事实来迁就理论。”尽管如何,黑格尔的痕迹对西哲科班出生的作者的影响是确凿无疑的。熊氏书法理论的六个流派梗概如下:
1.喻物派。如果说西方人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普遍称赞是始自近代的浪漫主义,那么中国人的山水情结就亘古到甚至无从溯源了,所以头一个出场的风格便是借自然事物来描写书法之美:“象物于飞潜动植流峙之奇”(《广艺舟双楫》)
2.纯造型派。系与西方形式主义和古典主义交汇的风格,不满于以物拟书(因为自然之美尚待阐释)。“从书法本身抽析出造型选择来确定书法之美。”追求“平均合度”、“正奇相济”(项穆《书法雅言·正奇》)
3.唯情派。对形式主义的反动,以抒情功能论书法的价值(颇类西方的浪漫主义):“可喜可惊,一寓于书”(韩愈);“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苏轼);“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寓情于深郁豪放之间”(康有为)。
4.伦理派。自儒家确立正统地位以降,其思想必然渗透进艺术领域,一反唯情派的颓废、混乱倾向,举出“魄力雄强”和“气象混穆”的旗帜,把人格和其书法作品的美丑相捆绑,将善与美统一。项穆《书法雅言·知识》: “故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
5.天然派。道家思想为主调:白云出岫,舒卷自如。追求潇洒飘逸,无涉伦理道德,也不像唯情派那样主张主体的强烈宣泄表现,而是“同自然之妙有”(孙过庭《书谱序》) ,追求的是超越美丑。与西方自然主义听着类似,实则迥异。
6.禅意派。是反书法的书法。如作者指出,佛教经抄本中,最能体现佛教艺术的书法是禅宗书法。道家说“有无相生”,还是肯定了存在;而佛家的“空”是更彻底的否定,可以将禅意派视作对前五派之反:“反美丑、反技巧、反有情、反善恶、反存在。”
——书章末最后的补充,把该理论引向更一阶深度:“实际历史上,六个体系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并非很守顺序…历史容有偶然性、或然性、多样可能性。”以及“逻辑与时间相结合有两种情形:实现在群体的思想上;实现在个人的思想历程上。”又及“中国书法家把艺事的进境看做人生的进境,把书法当作自我认识的事情…对于前派的扬弃,不可能是全盘推翻…如黑格尔说的,每派哲学都是哲学史的一环,作为一环而保留在整体里。”(赵孟頫评王羲之: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
作者结合古人之评议,给出了另一个版本的流派归纳:魏晋尚韵(仿自然),唐尚法(重技法),宋尚意(主抒情),元尚态(求唯美),明尚态(昌宁丑、任自然),清尚朴(伦理倾向)——作者认为此简表颇可以帮我们了解各代的主流,却难免因为过度简略而失之必要的复杂性,所以粗看尚可,却不足为训。不管是按朝代年表,还是按六大流派,可以说,尽管诸多分类如此那般,但中国书法始终有个共同精神,便是书家们纷纷把这项始于技法的“末事”引向“圣道”(庖丁之目,不见全牛),近乎陆九渊所谓的“先立于其大者”,书法也变成了或载道或传心的舟楫,与六籍同功,又如六经一般皆作我注脚。如熊先生的分析,西方艺术有雕刻、绘画(造型艺术-日神的)和音乐舞蹈(表演艺术-酒神的),中国更有一门书法,是处在哲学和造型艺术之间的一环,“它比起哲学来,更具体、生气;比起绘画来,更抽象、空灵。”由是观之,诚如斯言,书法乃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远非小子之营生、雕虫之小技。
2018.7.15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读后感(四):好看好看
熊秉明先生最引人注目的身份應該是雕塑家,但他自1962年起便執教於巴黎第三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中國文化及哲學,1968年又開辦書法課。這本書便是由其十年教學經驗匯成,初在香港《書譜》雜誌連載,1984年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我讀的簡體版是天津出版社2017年出的,略有增補。
一直以來,我讀書論有個十分大的困擾,歷代書論內容十分龐雜,不成體系,常常讓人讀完只能感嘆古人的語辭,或沈醉於某處精彩的論斷,但卻無法精準地抓取其中心,梳其脈絡,以成體系。我特別希望能有一本類似於書論導論的書籍,讓自己對書法從美學和哲學基礎上都有更系統的認識(論書法是需要對中國哲學有基礎認識的),機緣巧合下發現了這本書。
本書將傳統書法理論分為六個流派:喻物派(用比喻自然物的方式來描寫書法)、純造型派(不必借助自然而直接從書法本身的造型和秩序來感受美,“抽象的美”)、緣情派(借書法抒發生活,借情感創造書法)、倫理派(儒家立場,“窮變化,集大成,致中和”)、天然派(“道法天,天法自然”,“同自然之妙有”)、禪意派。從分類來說,這六個分類似不在一個層次上,而且每個理論和其他理論也或多或少有交涉,這個作者在最後有專文解釋,“這六個體系不在同一個平面上,做靜止的排比,他們之間有另一種關係,是邏輯發展的關係。”我們不妨這樣理解,作者根據書法的歷史演進,梳理出了各個時代的主流特點,找出了其內在邏輯。中國文化重視體驗,不重視推理、系統的特點,使得要以現代的分類思想去做梳理是件特別困難的事情,極有可能會產生如何分類也不能窮盡的結果。讀此書時,不若暫且拋開此種疑慮,把六大流派當作一個大致的歷史分段,去看在這一邏輯框架下的演繹。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文筆非常優美,雖然有人評論行文難掩散文色彩,喪失了部分嚴謹度,但我認為講藝術的書,要允許這些所謂的瑕疵在,在細節處的自然流露,可能恰恰能帶給人巨大啟發。另外,作者豐富的中西藝術經驗為本書增加了又一亮點,比如在談中國書與畫的關係時,以西方繪畫與雕刻的關係做比較,將王羲之和巴赫相提並論。
喻物派分四類:1、筆觸的擬物,如“點如高峰墜石”。這些比擬有形象上的,也有質地上的。如形容戈鉤如百鈞弩發,既要像弩弓的弧狀,也須讓人感到弩弓矯健的彈性。2、書體的擬自然,如《篆書勢》《草書勢》等;漢末魏晉是一個文藝自覺的時代,這時書法美的標準就是自然。3、書家個人風格的比擬,如說王羲之的字“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4、把文字本身看作有生命的形體,談字的骨、肉、血、氣等。
書法vs抽象畫:書法不能真當作抽象畫去看待,它具備文字所具有的特點,它是有內容的、可讀的,有一定的方向和順序,在寫的時候,筆畫線後,分行成篇,都有其約定俗成的規律。這些特點讓書法比抽象畫更豐富,在抽象形體之外還有文字的層次,文學的層次,更具綜合性。
純造型派可以分為兩個系統:
1、理性派:著眼於書法的結構秩序,偏重靜態的建築性的美。突出代表,歐、褚、虞。2、感性派:著眼於書法的氣勢變化,偏重動態的音樂性的美。
王羲之也被納到純造型派之下,作者將其與巴赫相比,認為他們都在技巧上著意專研達到極致。王字的內容就是技巧,在書法的造型意義之外不更立目的,正是張懷瓘說的“道微而味薄”。但他的技巧超越的形式主義,在純技巧的後面,有一個人格,這技巧滲透著精神性。王羲之的骨鯁、正直、識鑑、高遠都含寓在這一靈活遷變的技巧之中,人與書、道與技不可分。
談王羲之的技巧(神技、絕技),一有變化和統一達到極致,不僅字與字、行與行有變化,甚至每一筆內都有微妙變化,同時又極具統一的嚴密;二在空間擺佈上,把白底喚醒為活的空闊,包世臣說得好,“其筆力精絕,能使點畫蕩漾空際,回互成趣”。所謂空際,即廣闊生動的空間,彷彿有第三度的深遠,這是後世書家臨王最易出現破綻的地方;三即理性和感性的配合。他的字不整齊,或大或小,行距常不相同,每行字的排列不垂直而下,或傾斜,或成曲線。不但行書如此,相傳為他所書的正體小楷《樂毅論》《黃庭經》也如此,似乎非常隨意,隨手腕,隨感性,但是這些出軌卻又為作者所控制、所意識,有呼應、有避讓,自然渾成。……在自由揮掃中流露出矯健的生命力。
唯美主義的代表趙孟頫,他的字妍麗潤秀、和平安嫻,如雨後的蘭花修竹,給人少女鮮美的誘力。董其昌批評趙字“太熟”,因為太熟,只剩手腕的靈敏,失掉心靈的參與了。
緣情派張旭創造的狂草是書法向自由表現方向發展的極限。他的當眾揮毫,是顯示生命在酣醉時的樣態。
倫理派由項穆的《書法雅言》串起,以儒家立場討論,聖道與末事之辯,書法與人格這些討論,對我而言沒有太大意義,但需要注意一下其在書法上的最高理想——中和。“窮變化,集大成,致中和”,包含各種對立的統一。
天然派,天然是《老子》的“道法天,天法自然”。“同自然之妙有”,不同於以自然物比喻書法,而是把書法看作和自然物同一層次的存在。藝術到了最高境界,不是人格的完成,而是人性融入自然性,人天相泯。作品的最高理想,“逸品”。有意識地用了閒散筆致、疏空結構和大量空白表現道家的放逸風格的有元代倪瓚,明代王寵、董其昌。
唐朝道家傾向代表褚遂良,褚書用筆極敏感,一落筆即上提,提到幾乎要離紙而去,復緩緩下落,愈落愈低,到達筆畫末端一頓煞住,或以一波蕩開,尚帶有漢隸意味。“顏字入紙一寸,褚字離紙一寸”。褚字對空間敏感,“字裡金生,行間玉潤”,“行款中間所空素地,亦有法度,疏不致遠,密不致近,如織錦之法,花地相間,須要得宜耳。”老莊講“無”的重要性,用在書畫上,則是空白的重要性。
寫禪意派的部分頗值得玩味。
一個有趣的問題:智永寫了八百本《千字文》散給浙東諸寺,究竟有沒有深入地影響陳隋時代的超經書體呢?
最著名的書僧懷素,以運筆迅速聞名,這裏作者給出一個有意思的推論,以高速度寫草書的人不少,但其他人會在高速的頓挫變化中得到類乎舞蹈的歡快。而懷素的草書只是純速度,沒有抑揚頓挫,筆鋒似乎要從才寫成的點畫中逃開去,一面寫,一面否認他在寫,文字才形成,已經被遺棄、被否定、被超越,即生即滅,即寫即無。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读后感(五):此書好讀 六大流派與其作分類看 不如作歷史演進看
熊秉明先生最引人注目的身份應該是雕塑家,但他自1962年起便執教於巴黎第三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中國文化及哲學,1968年又開辦書法課,這本書便是由其十年教學經驗匯成,初在香港《書譜》雜誌連載,1984年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我讀的簡體版是天津出版社2017年出的,略有增補。
一直以來,我讀書論有個十分大的困擾,歷代書論內容十分龐雜,不成體系,常常讓人讀完只能感嘆古人的語辭,或沈醉於某處精彩的論斷,但卻無法精準地抓取其中心思想,形成體系性的認知。我特別希望能有一本類似於書論導論的書籍,讓自己對書法從美學和哲學基礎上都有更系統的認識(論書法是需要對中國哲學有基礎認識的),機緣巧合下發現了這本書。
本書將傳統書法理論分為六個流派:喻物派(用比喻自然物的方式來描寫書法)、純造型派(不必借助自然而直接從書法本身的造型和秩序來感受美,“抽象的美”)、緣情派(借書法抒發生活,借情感創造書法)、倫理派(儒家立場,“窮變化,集大成,致中和”)、天然派(“道法天,天法自然”,“同自然之妙有”)、禪意派。從分類來說,這六個分類似不在一個層次上,而且每個理論和其他理論也或多或少有交涉,這個作者在最後有專做一文解釋,“這六個體系不在同一個平面上,做靜止的排比,他們之間有另一種關係,是邏輯發展的關係。”我們不妨這樣理解,作者根據書法的歷史演進,梳理出了各個時代的主流特點,找出了其內在邏輯。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文筆非常優美,雖然有人評論行文難掩散文色彩,喪失了部分嚴謹度,但我認為講藝術的書,要允許這些所謂的瑕疵在,在細節處的自然流露,可能恰恰能帶給人巨大啟發。另外,作者豐富的中西藝術經驗為本書增加了又一亮點,比如在談中國書與畫的關係時,以西方繪畫與雕刻的關係做比較,將王羲之和巴赫相提並論。
中國文化重視體驗,不重視推理、系統的特點,使得要以現代的分類思想去做梳理是件特別困難的事情,極有可能會產生如何分類也不能窮盡的結果。讀此書時,不若暫且拋開此種疑慮,把六大流派當作一個大致的分段,去看在歷史演進中的邏輯推演。
簡單的說,可以把書法的歷史發展這樣排列:
魏晉 尚韻 仿自然
唐 尚法 重技法 (古典主義的)
宋 尚意 主抒情
元 尚態 求唯美
明 尚態 倡寧醜(狂草派)任自然(董其昌)
清 尚樸 傾向倫理
喻物派分四類:1、筆觸的擬物,如“點如高峰墜石”。這些比擬有形象上的,也有質地上的。如形容戈鉤如百鈞弩發,既要像弩弓的弧狀,也須讓人感到弩弓矯健的彈性。2、書體的擬自然,如《篆書勢》《草書勢》等;漢末魏晉是一個文藝自覺的時代,這時書法美的標準就是自然。3、書家個人風格的比擬,如說王羲之的字“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4、把文字本身看作有生命的形體,談字的骨、肉、血、氣等。
書法vs抽象畫:書法不能真當作抽象畫去看待,它具備文字所具有的特點,它是有內容的、可讀的,有一定的方向和順序,在寫的時候,筆畫線後,分行成篇,都有其約定俗成的規律。這些特點讓書法比抽象畫更豐富,在抽象形體之外還有文字的層次,文學的層次,更具綜合性。
純造型派可以分為兩個系統:1、理性派:著眼於書法的結構秩序,偏重靜態的建築性的美。突出代表,歐、褚、虞。2、感性派:著眼於書法的氣勢變化,偏重動態的音樂性的美。
王羲之也被納到純造型派之下,作者將其與巴赫相比,認為他們都在技巧上著意專研達到極致。王字的內容就是技巧,在書法的造型意義之外不更立目的,正是張懷瓘說的“道微而味薄”。但他的技巧超越的形式主義,在純技巧的後面,有一個人格,這技巧滲透著精神性。王羲之的骨鯁、正直、識鑑、高遠都含寓在這一靈活遷變的技巧之中,人與書、道與技不可分。
談王羲之的技巧(神技、絕技),一有變化和統一達到極致,不僅字與字、行與行有變化,甚至每一筆內都有微妙變化,同時又極具統一的嚴密;二在空間擺佈上,把白底喚醒為活的空闊,包世臣說得好,“其筆力精絕,能使點畫蕩漾空際,回互成趣”。所謂空際,即廣闊生動的空間,彷彿有第三度的深遠,這是後世書家臨王最易出現破綻的地方;三既理性和感性的配合。他的字不整齊,或大或小,行距常不相同,每行字的排列不垂直而下,或傾斜,或成曲線。不但行書如此,相傳為他所書的正體小楷《樂毅論》《黃庭經》也如此,似乎非常隨意,隨手腕,隨感性,但是這些出軌卻又為作者所控制、所意識,有呼應、有避讓,自然渾成。……在自由揮掃中流露出矯健的生命力。
唯美主義的代表趙孟頫,他的字妍麗潤秀、和平安嫻,如雨後的蘭花修竹,給人少女鮮美的誘力。董其昌批評趙字“太熟”,因為太熟,只剩手腕的靈敏,失掉心靈的參與了。
緣情派張旭創造的狂草是書法向自由表現方向發展的極限。他的當眾揮毫,是顯示生命在酣醉時的樣態。
倫理派由項穆的《書法雅言》串起,以儒家立場討論,聖道與末事之辯,書法與人格這些討論,對我而言沒有太大意義,但需要注意一下其在書法上的最高理想——中和。“窮變化,集大成,致中和”,包含各種對立的統一。
天然派,這裡的天然是《老子》的“道法天,天法自然”。(這裡對老子的“自然”理解其實不太對,不過不妨礙)“同自然之妙有”,不同於以自然物比喻書法,而是把書法看作和自然物同一層次的存在。藝術到了最高境界,不是人格的完成,而是人性融入自然性,人天相泯。作品的最高理想,“逸品”。有意識地用了閒散筆致、疏空結構和大量空白表現道家的放逸風格的有元代倪瓚,明代王寵、董其昌。
唐朝道家傾向代表褚遂良,褚書用筆極敏感,一落筆即上提,提到幾乎要離紙而去,復緩緩下落,愈落愈低,到達筆畫末端一頓煞住,或以一波蕩開,尚帶有漢隸意味。“顏字入紙一寸,褚字離紙一寸”。褚字對空間敏感,“字裡金生,行間玉潤”,“行款中間所空素地,亦有法度,疏不致遠,密不致近,如織錦之法,花地相間,須要得宜耳。”老莊講“無”的重要性,用在書畫上,則是空白的重要性。
寫禪意派的部分頗值得玩味。
一個有趣的問題:智永寫了八百本《千字文》散給浙東諸寺,究竟有沒有深入地影響陳隋時代的超經書體呢?
最著名的書僧懷素,以運筆迅速聞名,這裏作者給出一個有意思的推論,以高速度寫草書的人不少,但其他人會在高速的頓挫變化中得到類乎舞蹈的歡快。而懷素的草書只是純速度,沒有抑揚頓挫,筆鋒似乎要從才寫成的點畫中逃開去,一面寫,一面否認他在寫,文字才形成,已經被遺棄、被否定、被超越,即生即滅,即寫即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