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天下》的读后感大全

  《家国天下》是一本由许纪霖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5.00,页数:4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家国天下》精选点评:

  ●家国天下是对体制权力来源的解构以及个人的定位归宿,权力认同源于高层及的共识,主义体现着凝聚的力量。

  ●越做越回去了,再这么下去怕就要跟马勇一个档次了。

  ●优点:题目很好,对与当下普通人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做了详细的梳理与分析:国家与民族认同是怎么被想象出来的?中国近代国家逻辑是怎样建构与形成的?地方自治如何败给了中央集权?地方认同如何非要与国家认同绑定?多数普通人对这些问题毫无反思,视之为理所当然而接受,因此本书能够破除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等幻想。缺点:长且啰嗦,内容重复的太多太多,把若干篇演讲简单的分了几类就拼凑成此书,章节之间几乎没什么逻辑关系,作者之懒惰令人发指。作者本应将此书精编删削,将演讲改成较为严谨的著作,篇幅有目前一半,就可以出一本精悍经典的小册子。徒令一些重要的论述和精彩的结论淹没在“鸿篇巨制”的口水中。看后记这书还是国家级课题成果,那么真的想说许纪霖先生只要勤奋讲演,课题成果也太容易炮制了。

  ●弥补空缺,值得一读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梳理。

  ●不知如何评价,对我大有裨益。由于着重讲述近世中国的思想脉络,每章都以不同角度入手,所以多有重复,犹到后来,重复愈多,故我读书速度也由极慢转快。

  ●看得出来是一部不甘寂寞并常年奔跑于各种“学术会议”之后用空洞词汇凑成的所谓“前沿的”“学术专著”。

  ●很有野心的一本书,试图从学术上解释国人对家、国、天下的认同及溯源,以解决现代国人的现实迷芒和民族认同危机。凭心而论,本书从历史、政治角度梳理出家国天下的脉络有一定可取之任,但作为某项重点课题的论文集却难免顾此失彼,重复累赘,特别是开出的“新天下主义”药方终是泛泛而谈。也许,正如作者所言,十年以后(2026)再看吧。

  ●通篇反复讨论,反复引用,35万字就是为了一个论点。看着累啊

  ●提出的问题非常好,但明显各章节重复多,而且是整段整段重复。应该是很多学术会议发言稿整理出来的,而且猜测其作为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为了凑字数也未对重复内容进行仔细裁剪。

  《家国天下》读后感(一):还好我没买

  家里书放不下了,图书馆一借,长嘘一声还好没买,正是太啰嗦了,不是学术专著,整个吊书袋家里书放不下了,图书馆一借,长嘘一声还好没买,正是太啰嗦了,不是学术专著,整个吊书袋家里书放不下了,图书馆一借,长嘘一声还好没买,正是太啰嗦了,不是学术专著,整个吊书袋家里书放不下了,图书馆一借,长嘘一声还好没买,正是太啰嗦了,不是学术专著,整个吊书袋

  《家国天下》读后感(二):RBMM

  午后上完课,想看这本书 按哈贝马斯理论,现代社会分系统世界和生活世界。系统世界是一个以市场和权力为轴心的世界,生活世界是非功利的、人与人情感自由交流的世界。而目前我们时代里的混淆,是系统对生活的无孔不入,让人疲累。中国尤其麻烦,是儒家作为生活世界的伦理原则,侵入到政治领域之中,在平等的契约空间中拉关系,在严肃的法治秩序中讲人情。同时,又作为系统世界里的三纲五常渗透到生活里,充满了本质上无道德的道德做派,实际里没尊重的表象客气。只为小家,不思天下,就仿佛成了最为稳妥的犬儒识相。

  《家国天下》读后感(三):《新京报》三月推荐

  我是谁?我们是谁?家国何在?天下何在?近些年来,围绕“怎样爱国”和“何种爱国主义”的行动和讨论,时刻都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而从未远离过。

  历史学者许纪霖回到历史长河中,历经十年完成《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探寻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家认同”所受到的冲击和转变。严格而言,古代中国人的所谓“中国认同”,没有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认同,而只有文明的认同或者王朝的认同。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认同,即中华民族认同,其出现不早于晚清。晚清时期,个人开始了从“家国天下”中抽离,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性,当国家强劲崛起时,又使得家与天下失去了对其的规约,国家权威至高无上。

  《家国天下》是许纪霖在思想史内的深耕之作,从中国历史上提出了个人、家、民族与国家的复杂关系演变,对读者而言,是拨开当下热闹的迷雾,而重新认识自身与民族和国家关系不多得的汉语学术著作。

  《家国天下》读后感(四):高力克对话许纪霖札记,杭州读书会札记

  《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2017年4月3日杭州读书会,高力克对话许纪霖札记

  关于“认同”:我是谁?我们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许纪霖说在黄金时间(晚上6:0-0-7:30)反反复复看杭州、浙江各电视台时发觉:关心“国”、“天下”情怀的节目几乎没有,大多在关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个体到陌生的城市,有“脱嵌”感,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原来的社会关系网

  在新的城市生活,有“再嵌化”的过程,开始新的社会角色丛、建立新的交游及社会组织等关系网

  自由是不好承受的生命之重,自由想说爱你不容易

  如何规约个人的欲望等,建制好的社会组织

  以及个体、社会组织、国家都可能走火入魔(比如如果国家主义至上、像二战时的德日等),国家之上还有文明

  有“家”“国”“天下”情怀的文明关切情怀才是合格的现代公民

  从爱自我、爱家人、爱邻人、爱社区、爱生活的城市开始,推己及人,国家之上还有人类、地球、天下,要有公德心、思行公理

  房价的推高,一个侧面看是新城市人想在新的城市立足,需要动员家庭的能量来参与竞争

  治学,做中国历史不能不做世界历史、否则难深了中国,做世界历史不能不做中国历史、否则难有好的中国问题关切

  看一个社会优劣的标准之一:看这个社会怎么对待最弱者。

  《家国天下》读后感(五):从家国天下到新天下主义

  大家身边,如果有关心国家大事,秉承一定程度上国家主义立场的朋友,我们往往对其的评价,会说这个人有“家国情怀”。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家国情怀”?中国人关于家国和天下的观念跟西方人有哪些不同?这些观念在中西方所共同面对的现代化转型进程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化与变迁?许纪霖先生的新书《家国天下》,或许能给上述这些问题,以很好的解释与回答。

  在书的开篇,许纪霖就征引西方现代性理论研究的顶级学者查尔斯•泰勒的表述,把中西方现代化进程之中产生的个人、国家和天下认同的转型,比喻成一场“大脱嵌”的轴心革命。正如泰勒所说,传统社会的现实世界和意义世界,是镶嵌在宇宙、自然、社会的系列框架之中的。这在中世纪的欧洲,展现为一个由上帝主宰的神意世界;而在古代中国,则呈现为一个家国天下的连续体。在前现代时期,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其作为个体的行动和生活意义,都必须置身于上述框架之中,才能获得理解以及价值层面的正当性。

  在西方,伴随着17世纪欧洲发生的科学革命、宗教革命和工业革命,个人、法律和国家逐渐从神意的宇宙世界中游离出来,慢慢地取得了独立的自主性,这种转变也就是马克斯•韦伯笔下的“祛魅”和泰勒眼中的“大脱嵌”。而在中国,伴随着清末民初的维新变法和新政运动,西方的近代化思想逐渐在中国的知识阶层当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在知识界的倡导和传播之下,中国的普通国民也开始摆脱家国天下的共同体框架,向独立的个人方向进发。

  对于中国的知识精英来说,要想完成上述的“大脱嵌”革命,就必须解答这样几个问题:现代的国家相对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来说,其意义和内涵有哪些不同?在面临内忧外患、战乱不止的大环境下,中国应该构建怎样的现代国家体系?在现代性的语境之下,全新的个人、地方与天下认同应该呈现出什么样的内容?它们又如何得以构建?许纪霖先生这本书的上、中、下三编,恰好对应解决这样三个问题。上编《从古代“中国”到现代国家认同》,详细解析古代国家观念跟现代国家认同的诸多异同,并给出了这一转变进程中诸多可供选择的方案;中编《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讲述在不同政治哲学和思想观念的支配下,产生的关于现代中国的诸多形色各异的国家建构方案,并考察这些方案在晚清直至民国的历史进程当中的实践与流变;下编《个人、地方与天下认同》,则讲述在上述现代国家转型进程之中,中国人的个人认同、地方认同和天下认同随之而来发生的演化与变迁,以及这三种认同与新型国家认同之间产生的互动与张力,最终提出所谓去中心、去等级化、倡导新的普遍性的“新天下主义”,是构建当今中国内外秩序的可资参考的方案。

  在西方,探讨个人与国家认同转型的论著可谓是数不胜数,霍布斯的《利维坦》、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直到当代查尔斯•泰勒的《自我的根源》、阿马蒂亚•森的《身份与暴力》,就是关于这一主题的名著。然而针对中国晚清以降发生的个人、国家和天下认同的革命,国内外似乎还一直缺乏比较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这一主题的论著。孔飞力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和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多少跟这一主题有相关性,但前者侧重于政治史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后者则侧重于事件史层面的国家现代转型进程梳理。类似许纪霖先生这本新著这样,从社会史和思想史层面,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中国全方位的认同革命的尝试,应该来说,还是具备比较强的创新性和原创性的。

  既然是从社会史和思想史层面探讨认同革命这一主题,许纪霖的这本论著就没有仅仅从事件史和政治史的层面,简单梳理中国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国家建构革命和认同转型变迁就宣告了事,而是详细考察在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提出的各种关于国家建构和认同转型的思想与方案,分析这些方案的思想渊源和现实基础,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形势,对这些方案的传播历程和最终命运做详细梳理。这种交织着思想史和社会史方法论的研究路径,带有强烈的知识社会学色彩。

  无论是现代国家的建构还是现代认同的转型,其核心思想和理论均来自西方,然而许纪霖新书的论述对象,又是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上述转型。这种中西交错的研究面向,对许纪霖先生的文献征引与阅读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从这本书的参考文献中可以看出,作者既广泛吸收了包括汪晖、余英时、列文森、沟口雄三等国内外顶级中国研究学者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研究贡献,又时刻跟包括查尔斯•泰勒、哈贝马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等在内的西方顶级政治学、社会学学者提出的各种国家理论和认同理论展开对话和比较分析。许纪霖先生这种秉承国际视野、啃下苦功夫的“十年磨一剑”的治学精神,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当然,本书并非没有缺憾。由于书中的许多章节,之前都已经作为单篇论文,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因此重新组合成书之后,感觉在前后章节之间的逻辑性上,还没有完全理顺,部分内容也时有重复。尽管如此,但在现今国内学科专业化、明细化过甚,学科分野日益加剧的今天,还能出现这样秉承大视野和跨学科的重磅论著,是非常值得赞赏与推荐的。

  2017.3.29晚作于竹林斋

  (本文于2017年3月31日在腾讯华文好书首发。)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