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红楼3》是一本由欧丽娟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9.00,页数:9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观红楼3》精选点评:
●上卷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924277/
●黛玉也在成长,不肯长大的也许是读者的一点执念?
●欧姐真的太能写了,断断续续啃了大半年…我不觉得作者是在贬黛褒钗,非要用褒贬的观点看待红楼人物及人物论本身就狭隘而无趣。也没觉得欧在故作翻案论调,虽然有些论证确有用力过猛之嫌,但的确是立足文本细读后另一种视角的呈现,还有一些独具匠心、探幽抉微的阐发,读者不应过分自我代入而轻易否决。给五星并不代表我全盘认可作者的观点,只是想说我没偏见,觉得此书值得一阅。
●听台大公开课当看书
●我从初中时就开始有意寻找尼姑庵了……十一二岁和惜春差不多大吧,还没进入世界就想逃离世界,并且这个想法一直延续到如今。
●这一辑用力过猛。比如,为了佐证“薛宝钗是个好妹子”,用了整整两页纸论述“清朝的当铺是‘类慈善团体’”。其实充分表达就好了,不必牵强去说服啊。
●不能否认欧老师的才学,也不能否认她治学的态度。但是那么感性的一部小说,那么理性的冷冰冰的解读,那些丰润真切感觉荡然无存。另外每每拉黛玉的不堪去衬托宝钗的最完美,总是让人不适……
●又一次爱上凤哥儿
●欧丽娟纵论正册十二钗(无母神角色元春与年幼的巧姐),很多醍醐灌顶,也不少暗中嘀咕,说是拼谁读得细致或正确,不如说是道德战场的较量,相较于流传广远革命崇拜,欧丽娟确实不能再保守了。
●牛
《大观红楼3》读后感(一):读也读书会 红楼梦阅读小组
断断续续听了欧丽娟老师的红楼梦研究有一年多了,
觉得还不过瘾,
想通过阅读的方式进一步学习,
如果说蒋勋老师是通过细节的品读,开启我们对红楼梦微观视角的领悟,
那么欧丽娟老师给人打开的将是更加宏观的视野,
想要进一步研究红楼梦的小伙伴可以加入【红楼梦阅读小组】
可以添加我的微信 duyexiaoye ,
然后邀请你进入红楼梦阅读群,
一起来分享红楼梦阅读的心得和点滴感受。
《大观红楼3》读后感(二):正金钗卷·上
黛玉宝钗探春三篇人物论。最新颖的是黛玉论,核心观点有:
1.黛玉从早期到成熟,人物形象经历了大幅转变,由孤傲率真、心窄嘴尖的早慧才女逐渐向尊序守礼、顾上体下的传统理想女性回归,过渡期即兰言解疑癖和互剖金兰语两节(此时正值及笄)。
2.黛玉并非宝玉的知己和支持者,她对仕途经济的态度,完全是根据宝玉的好恶和需要;而且,由于成长速度超过宝玉,两人后期价值观有很多无形的分歧。
3.黛玉早期的多愁善感,除了先天的神话设定要求,主要来自亲情缺失所导致的主观孤儿感,与客观现实的宠儿地位有区别。
宝钗是理想中的传统儒家君子形象,学识渊博、随分从时、恪守道德和节操。她和黛玉是殊途同归,即最终的“钗黛合一”。对嫁祸事件和金钏事件的翻案很有说服力。
相比于黛玉的个人主义,宝钗的人文主义,探春是唯一的理性主义者和具有女性意识者。既有自觉的进取意志,能大破大立,改革更新,又能认清“妇女的个性解放不能离开整个社会的解放而单独存在”,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方式和实践空间。
总体来说,毕竟小说中的角色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小说不是完美的,作者也不是完美的,严格按西方神话学和心理学解释小说的情节意象和人物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论据上的误差,但大体脉络,尤其是黛玉形象的前后差异(此处可有两人一角诡计【雾),基本可以说服我。
当然,这个研究只揭示了作者想塑造这样的人物,似乎没有研究作者为什么想塑造这样的人物,也没有研究现在应该如何看待传统的理想女性。
个人感觉,无论是作者还是角色,最终还是无法逃离自己的时代局限。凡是才情兼备的女性,无论是黛玉还是探春,形象向宝钗逐渐重叠,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结局。真正到第八十回还没有长大,以至“一事无成,半生潦倒”,反而是一直不肯接受现实的宝玉。
《熔炉》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们一路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这是理想主义者的希冀。现实主义者大概会说:“我们一路奋斗,不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而是想知道世界会如何改变我们。”
《大观红楼3》读后感(三):首先是方法,但是仍然得说立场。
1、首先要说这本书(只看了3)的基本想法是没错的。即,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对于红楼梦的评价都是强调“反对封建礼教”的一面;这一时代特征强烈的立场导致了很多非历史的解读。本书试图回到创作者及其时代,尤其指出不了解并且理解礼教实际上是无法理解红楼梦的。这一观点非常赞同。
但反思不是反对。红楼梦固然不是单纯反对封建礼教的革命文学,但反对-反对封建礼教也并不能负负得正。在这一基本立场上不得不表示基本上不能接受作者的大部分判断,尤其关于探春的解读。比如,除了“为反对而反对”之外几乎不能理解怎么会有“娜拉出走以后”的论题发生。
2、不过,其他槽点也都略过,这里想说的是方法。必须写出打一星的理由也是在于这本书的两个基本让人完全不能接受的方法/写法;因此不得不啰嗦一下。
首先是文献穷举法。广博固然广博,但这种可以用脚本完成的穷举意义到底在哪里实在费解。比如解释“青云”种种意涵连“乌发”都包括在内;是啦没错啦,只是未免对读者太不友好。分析形象关联性的时候也务求完备,但某些符号的关联度到底如何证明,以及这种关联度的意义在哪里;如果不做这些说明的话,基本上还是脚本吧。
与之相关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问题即在于:这样的一种穷举造成的后果,似乎时代的差异对于作者是毫不重要的。虽然作者对于唐诗的研究素有积累、成果丰富,但除了解释“为什么林妹妹偏偏不爱李义山”很具有说服力之外,这种唐诗的罗列到底有何意义?我们如何通过唐诗理解一个清中叶的故事?仅仅一句“诗必盛唐”,我是觉得不太够。
因此引出,另一个完全不能接受的方法就是语录摘抄法。看完前两页一个莫名惊诧的点就在于作者真是每一段都有一句名人语录,后来才发现在本书真可以上升为一种方法。固然仍然显得很渊博,甚至因为渊博也很难反驳。但至少,我个人觉得在一本专著的维度中不太能接受这种不管理论本身的前提与论述、摘出几句话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做法。就我稍微还能知道一点的内容,《真与诚》这部大作的摘录基本上看不出起创见所在,刻薄地说就是马屁拍到了马腿子上(当然作者也不在乎);把王充因为对于孝道有些批判而视作理性主义者也是很难具有说服力的。至于其中提到的古今中外跨越多个人文学科还包括了印第安人的各种内容,只能度之以小人之心,暂且存疑。
3、不过(对,文笔不好的人只能一直“不过”下去),我非常清楚如果没有之前的立场差异,大概作者非得这么来写我说不定也能照单全收(希望我能更有骨气一点)。不过(!!!),我也并不打算改过。
《大观红楼3》读后感(四):对欧丽娟老师《大观红楼3》中黛玉篇章的一点看法
最近一直在读欧丽娟老师的《大观红楼》系列丛书,读到第三部,恰恰是我最感兴趣的十二金钗人 物考究(书里评点了十位)。总的来说我是很喜欢欧老师的分析与见解的,对于她的许多观点都有 非常强烈的认同感,只是作为卷首的“黛玉篇”写得偏颇,叫我有些意不平,不吐不快。 只
要读过欧老师的这套大观系列或者听过她的课,大致都能感受她对宝钗的喜爱与褒扬维护。老师 在自己的著作中也一再强调要站在理性客观的角度,放下多年来世俗对王夫人宝钗乃至袭人的成见 ,去挖掘这些女性本身的美好。
这样的观点完全没有问题。事实上就我自己而言,在欧老师引经据典层层剖析下发现了宝钗的君子心性闪烁着格外美丽的光芒,在经历了世事后越发能够体会到她的体贴温润,圆滑周全,素朴端庄,博学内敛是多么宝贵的品格与涵养,所以“薛宝钗”一章节的赞美自是非常服气,更能理解作者对宝钗热情洋溢的爱与敬慕。
只是欧老师一边劝各位读者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宝钗,一边自己却在处理黛玉的问题上失了平衡,未能做到不偏不倚,这点不得不叫我有些失望。
诚然黛玉早期确实有些心胸狭窄又爱打趣人又小女孩脾气,但欧老师一味强调黛玉的宠儿地位而忽略了她的孤儿身份,乃至对这个孤零少女的悲伤与不安横加指责,仿佛外祖母的宠爱可以完全弥补父母的爱,仿佛黛玉前途的不明朗只是杞人忧天,这便是完全没有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的结果。要知道对黛玉这个敏感纤细的少女而言,她幼年失去深爱的父母,渴望得到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对与宝玉的未来迷惘不安又恐惧,心下无处着落而彷徨痛苦。
欧老师搬出史湘云作对比全然没有意义,一则人与人之间性格差异本就巨大,湘云有她豪迈可爱之处,但黛玉的细腻何尝不动人,换言之,正因为有这份细腻心思才能成就她的浪漫诗才;二则,曹公并未对湘云作过多心理描写,怎知这位姑娘对前途无悲无惧?要知道因为家里做不了一点主,湘云又何尝不是红了眼圈的?其三,湘云襁褓之中便失了父母,固然大不幸,但对黛玉而言,眼睁睁看着送走两位至亲难道不是更悲伤吗?
最叫我不服的是,欧老师明明自己都已经分析得出结论说黛玉因为宝钗的开解后期的性格开始趋于平和大度,成熟圆滑起来,甚至已经有慢慢与宝钗同化乃至应了钗黛合一的说法,又怎么突然 笔锋一转说如果黛玉不死嫁为人妇就会成为另一个凤姐,甚至还将她暗比作夏金桂,这种说法隐隐然带着一丝恶意了。
固然欧老师说过曹公是爱惜着他笔下的每一位薄命司的金钗,因此希望读者能够公平对待宝钗袭人等,但我实在没能感受到她对黛玉的爱,无论用多么客观的语句来陈述分析,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偏见却是无法掩盖的。
一碗水永远不可能端平,人性的弱点岂是能够那么容易克服的,所以就不用标榜自己是纯然理性了。
当然除了在黛玉的问题上无法苟同欧老师的部分观点外,总体而言,本人还是很喜欢《大观红楼》这套书的,待我慢慢读下去,有感再发吧。
《大观红楼3》读后感(五):正邪两赋?还是情痴情种?
正钗卷应该是最吸引人,也容易有争议的内容了,毕竟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人的评价是最难的了。
就像红楼原著中说的,天地生人,除了数轴两端至正至邪的大善大恶之人外,还有趋向于极限的情痴情种,而我们普罗大众可能连情痴情种都算不算,顶多是处于数轴中间的中庸之人。
如若化约地比喻,正邪两赋可看作是极端观点,情痴情种可看作是趋近极端至情至性地观点,标题问的是欧丽娟老师属于哪一种?个人认为是后者。
首先,欧老师一再强调评判人物地的方法论,要还原文本,回到历史中去理解人物,不能以现代人的心理去穿凿附会,她自己却尤为明显而又不自觉地犯了自己反复强调过地大忌,于是可以在书中看到诸多自相矛盾之处。
最明显处莫过于一味地褒钗贬黛,但在分析钗黛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曹公对两位金钗应该是同等看待的,不存在褒贬,而只是一叹一怜。黛玉的众多缺点不可否认,毕竟只是“情痴情种”的一员,而宝钗在欧老师眼里几近完美,唯一的缺点也可以忽略不计。
容我穿凿附会一番,仿照欧老师对金钗分析的方法来解释她这种观点形成的潜在原因,首先跟他的出生及成长环境有关,能成为台大的文学博士,从小应该也是浸淫在传统儒家的典籍之中,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也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其次,作为大学教授,其本身也秉承着“不逾矩”的标准,再看她性格,也必是温和贤良之人,所以会对黛玉处处拿人开玩笑的“刻薄之语”感到不舒服。可以说,她对人物的评价也不可避免地参杂了个人价值观,宝钗性格的诸多方面也是老师性格的投射。
其次,欧老师引用了大量西方心理学和诸多与红楼文本不相关的中西方文学评论作为论据,来极力地佐证自己的观点,再一次陷入自己说的“穿凿附会”和想当然尔。莫说曹公根本就不知道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对其他的国外文献和理论也不可能听说过把?在评价大众观点时,欧老师说大家习惯从中截取部分文本断章取义,比如只取“任是无情也动人”来证明宝钗的无情,但是老师自己在评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时,引用了大段材料来论证此“青云”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平步青云的那个青云。
然后是引述文本和论述的多次重复问题,简言之就是过于啰嗦了。欧老师在分析曹公的笔法是还称赞过曹公写秦可卿出丧是大力铺陈场面之大,到后面贾敬出殡只是,场面虽然雷同,但只言片语简笔带过,而书中前面引用过的文本多次在后面出现,前面论述过的观点又多次在后面重复论述,不知道是为了凑字数还是因为各章节拼凑起来后没有做总体删减。
再说说亮点。
首先,不论偏颇与否,她那种科研精神已经达“情痴情种”的地步,她像一个潜水员一样,深潜到《红楼梦》最深处,挖掘出众多被忽略的文本细节,而这些细节的“出土”,可能颠覆我们对原著的传统观点。
其次,欧老师在人物评价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视角,十位金钗中,我觉得她评价最公正的是李纨。不仅打破了李纨寡妇失业“槁木死灰”的传统给形象,反而让我们看到李纨精心算计和守财的一面。毕竟很多读者没怎么察觉到李纨居然对外面的物价了然于胸,以及转移矛盾呛凤姐的吝财本色。
第三,欧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读文学作品文本的参照。比如了解作者草蛇灰线的笔法,清代随代降等承袭的时代背景,以及妙玉给贾母献的茶水所用的水大有来历。我初读红楼梦就对妙玉的泡茶水很不解,几年前收藏的水现在还能用来泡茶喝?看了欧老师的解读才发现古人早有这样的做法。
最后,原著中的符号语言众多,不论是欧老师说的“一字定评”和“代表花”,还是正钗们的“重像”,从穿戴用度(金玉良缘,蒋玉菡的汗巾,湘云的金麒麟),花草树木,到楼阁亭榭,再到关涉钗黛的“才子佳人”小说以及迎春看的《太上感应篇》,可以说,欧老师像个包工头,带领大家继续在原著中“挖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