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读后感精选

  《一七六六年的卢梭》是一本由徐前进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8.00,页数:4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七六六年的卢梭》精选点评:

  ●千面卢梭。是一千个卢梭,还是一千个后人的评说,抑或是一千个镜像的自己?启蒙和浪漫,差距有多远。做个隐士和在文字共和国里寻找认同,哪个更符合理性。法国不再是那个法国,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塑造了我们。

  ●从生命史的角度来看卢梭,看起来史料非常的扎实。其实倒和历史社会学的一些东西有相似之处,可以从这本书出发写一本小论文(反正也没人看就是了)。

  ●看完第一章,我就受不了了。卢梭为啥能写出那些浪漫主义作品?因为他的病。为啥信仰改变啦?因为他的病。为啥他跟别的启蒙作家不一样啊?因为他的病。作者利用了很多材料,然后得出这种简单、诡异甚至极端的观点。难道别的哲学家/作家就不得病吗?难道得了那病就能写出卢梭这样的作品吗?还有,作者过于文学化的写作方式,不时感觉是在看散文。

  ●最初几页单话卢梭疾病,并不以为然,后来几乎完全抛开卢梭而重点谈法国社会革命改革发展史,渐入佳境,僵硬的论文口吻也蜕换为一种尖锐俏皮的神色,尤其作者有意将国家社会的特定发展阶段巧妙喻为生活常情,更见其思考功力和写作水平,感叹作者才力的同时,隐约被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勇气感染。

  ●从心理学和医学角度研究卢梭在法语学界也不是新鲜题目了,如果没有相关学科基础,就只能像作者一样大量引用和转引材料而没法进行文本分析。

  ●粗略翻了一遍。制度、风格和人心的问题很好。卢梭真的太复杂太深刻。风格阴郁,语言跳跃。

  ●令人惊讶的史料密度与处理能力,与还原卢梭与卢梭所处的混乱时代所必需的精密语言相列……非常精彩,晚上翻开就不想停下,一二章与尾论读完,其他有时间细读。最后的卢梭变形记可能也是我最近一段时间政治社会历史学交错视角里读过的最好的政治寓言,拳拳之心溢出纸面…

  ●书尚未读过,但是值得一荐,望时间稍微宽裕些的时候,能拿来读一读。前些年徐老师刚刚入职东北师大历史学院,本来讲师并无单独的工作室,主任感念“前进是一个很认真、很有学术前景的年轻人”,也许商量后便把傅院长二楼的个人工作室辟出来给了徐老师,我那时正在系里做勤工,一摞摞的帮徐老师把他的书籍搬过去堆满了六平见方的屋子。那几年,院里进进出出,总能碰见温厚的、早出晚归的徐老师,当然还有学院旁边松林里点着一支烟、徐行沉思的徐老师。

  ●因为徐前进老师期末没给我优秀,就给他的书4颗星了,略略略~

  ●很不错,读的很压抑。藉由卢梭为切入点,构筑一个大革命前夕的历史空间。作者完成了我想完成的作品,心里挺感慨的。

  《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读后感(一):制度与人的变形

  这本书是2017最好的相遇!初读此书,感慨于作者挖掘的卢梭的另一个形象,那是生命意义的卢梭。传统的史学范式,从思想到思想,从事件到事件,忽略了一个思想家个人的境遇,特别是卢梭这样终日纠缠在病痛与误解之中的人。再读此书,更深一层理解了作者对时代,风俗,个人命运与制度之间的讨论。当下时代,我们过于轻易地将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制度,但是做出这一判读时,可曾自我反问,制度是怎么来的?这些问题真的是制度导致的嘛?制度之外是否还有分析的可能?变更制度是否能真正的解决问题?作者给了我另一条启事,制度之外还有风俗,还有人心,再好的制度缺少遵守制度的人,都形同虚设,能否有遵循制度的人关乎风俗和人心。作者的学力远远超出我所能评价的范畴,每一次翻阅都有新的收获。那激情澎湃,引人入胜的文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还有说不尽的言外之意。最后,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在后记中写道“像一个新出徒的石匠,先有构想,再找石头,一锤一凿,叮叮当当。起初形体不匀称,神态拘束,他的手要灵巧,温和的目光里得有一点锐利,等它有了呼吸,身体变得温暖,他知道分离的时刻到了。”我想,作者的创作心路,在此表达的淋漓尽致,历史写作,不再是干枯的技艺,他已经有了艺术的关怀。

  这本书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作者的呕心沥血,如果有机会与他相遇,这一定是一段你不会后悔的惊喜之旅!

  《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读后感(二):理性与情感相互角逐下的时代精神

  这段时间花最长时间读的一本书,作者针对卢梭问题,对18世纪的法国时代精神进行了一场严厉又不失美感的批判。 因为对法国大革命期间背景知识的缺乏,读起来还蛮吃力,但的确会被作者列举的繁琐史料档案和层层递进的批判逻辑吸引,虽然因为章节成文时间不同,话题的过渡并不够流畅,不同章节问题的提出和解释偶尔会让人感觉到突然和语意重复,但读的过程中依然能让人收获很多,强烈觉得初高中和大学的历史课全都是白上了的。 这本书堪称是国内研究卢梭的著作中史料最多的一部作品,大概也因此成了槽点,说史料多过于作者的见解。我却不这样认为,作者尝试在五花八门的历史档案中寻找真相内核,即使是曾经因偏见而引起的论战,也照拎出来不误,结合时代背景,给出偏颇的原因,让人更能理解不同制度和政治立场下,卢梭何以在不同的人眼中如此不同。 至于为什么现在忽然看这样的书,除了对人们眼中集“美德之士、自然之子、无耻的疯子、有理性的疯子、心理病态、神经官能症、源于尿道炎的智力障碍,狂热的个体主义者、专断的社会主义者、不安分的外国佬、现代社会的立法者、法兰西传统的背叛者”这些标签于一身的卢梭感到的好奇以外,大概也是因为前段时间终于对微信上大量未经验证和思考,以娱乐和煽动情绪为主的文章感到厌倦。因此试图在历史问题中,找到一些普世性,去理解这个我看不懂的世界。尤其是在批判中如何避免人本身的问题,18世纪的法国给了我们许多错误示范。 “人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一群孤独者没有信仰,做了坏事归咎于制度,却将自己的错误赋予正义感,这就是人的问题。” 后记中,作者对自己的要求: “文字的生命来自语言的逻辑与审美、理智与情感的平衡,以及对于时代精神的复原力。”他虽谦逊地认为自己的研究创造力不够,但在我看来,带着这个态度来写的文字就已经值得好好看看。

  《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读后感(三):卢梭和一千个镜像世界

  1776年的卢梭,开始从启蒙者变为浪漫主义者,开始隐居,开始种植,当个隐士。和世界渐行渐远,仿佛没有办法触及和影响任何东西,却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现代世界和现代国家下的人格,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18世纪的法国,和剩余的其他世界一样,病痛的肉身永远是个无法超越的负担。现代技术可以打造神奇的霍金,18世纪的病痛只会让卢梭成为社会的怀疑者,成为没有自信的自卑者。革命的意境还没有出现,卢梭的病痛还没有赋予他神奇的烈士的光环,他还需要孤单的面对自己的憔悴和伤痛。身体的残缺,甚至可以视作是上帝的作弄和惩罚,如同之后许多世纪里面,人们不得不承认不堪的命运。

  文人的世界,文字的共和国,可以是对过去君权和教权的突破,也可以是突破之后新的枷锁。任何阶层的组织,都不是理想的世界。卢梭在伏尔泰狄德罗构造的共和国里,努力遵守契约精神,竭力维持公民的身份,但是这些只能带来的成名后的自我荒谬。“所谓理想,不过是生存竞争的托辞;所谓的荣誉,不过是投机者的猎物” (p201)貌似犬儒的后面,是一个为名声所累者的深深悲哀。

  启蒙者往往恶同行,要和恶龙缠斗,要凝视深渊。这样才能清醒,才能不被庸常淹没。真的勇士,无非是敢于直面。恶有其必然,不能被掩盖,只有善恶相斗,才会有一个前进的擂台,才能构造一个善恶相长无碍生存的大时代。

  我们可以从书里看到一千个卢梭和一千个自己的世界。卢梭留给我们可以是革命者需要的理念和愤怒,可以是自然主义者的热爱,可以是对世间万物的感怀。那种面对苦难的共同意识,让所有现代社会独行的孤单变不在,一切也都不再能够阻止内心挚诚的人们去追求美德和真理。

  全书语言组织犀利,层次分明。各章节可以独立阅读。作者深谙法国历史,旁征博引,同一个论证主题上内容丰富。论述方式上,前后会有重复,稍显拖沓。此书是用外国史和外国传记来隐喻人类发展史的好作品。

  《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读后感(四):读后感

  43。 这居然是作者的博论改编?除了第一章感觉略繁杂,其他章节的文字详略得当到仿佛浸淫几十年的大家,高山仰止,此书一出,作者直接具备了与国际对话的能力,国内顶尖学者没跑了。 全书从卢梭的疾病开始写起,以1766年卢梭赴英避难、卢梭休谟争论、卢梭思想的转变为时间结点上引下索,前两章还比较平和,但埋下一条条伏笔,从三章六节开始,文如瀑下,情感瞬间炸开。第四章又短暂蛰伏,结论全线展开,启蒙时代和作者的人性如火花闪烁,仿佛思想在金戈作响,真的酣畅淋漓。 除了一流的文字和情感,作者对卢梭身体病痛语言的强调(由此带来的对公共舆论和私人空间两个卢梭的理解)是作者最大的创建。其他如卢梭思想的转折(由启蒙思想转向浪漫主义),卢梭形象的更替(真实的、孤独的、敏感的卢梭——大革命卢梭形象的塑造:卢梭思想与卢梭思想解释学的不同——大革命后政治实践对真实卢梭的侵夺)、卢梭历史身份的多重复杂(三种身份:启蒙运动的先驱,法国大革命的导师,浪漫主义的先声),启蒙思想与大革命的关系(前现代的审查制度,文人共和国的兴起、分裂与覆灭,前者导致了后者还是后者成就了前者),大革命回环往复的原因(制服、风俗、人心的恶性循环),都有论述,且只用了这么小小的一本书,史料搜集、驾驭、剪裁能力可见一斑。

  总之,事实陈述部分线索清晰,简洁明了(有些学者第四章就可以磨磨蹭蹭写个四五百页),理论观点部分剖析分明,加之最后结论部分作者感情的宣泄非常震撼,摘抄作者写于全书最后一部分的话:

  『一个民族的历史上会有几个大时代,每逢此刻,善与恶赤裸着身子搏击,人性承受艰巨的挑战,善之花与恶之花瞬间绽放,旋即枯萎。1789年革命开启了这样的时代,法国人在哪个时刻有不同的路。第一条路是它承受不了人性之恶的考验,满以为大时代只能是美好的时代,所以面对出乎意料的混乱手足无措,失去改变民族命运的良机,人人躲在黑暗的洞穴里,听惯了远处的叫喊,他们知道那声音里有希望,却不愿意出来。等大地震来了,洞穴塌了一片,幸存者出来了,踉跄地走着,他们渴望援助,但谁都不认识谁,谁也不帮助谁,于是又回到废墟里,挖更深的洞穴,在惨淡中活着。另一条路是他们在远处声音的呼唤下,从旧制度的洞穴里勇敢地走出来,聚集在现代广场上,在光影变幻中看着使之亢奋、使之绝望的一幕幕,为民族福祉和个体权利争辩,为打破知识体系间的篱障不惜拳脚相加,未来是模糊的,但他们在破碎中看到了希望。法国人走了这条路,守旧的力量无限强大,维新的力量不相上下,情节动荡,有人流泪,有人叫好,一次次的破碎与重生造就了法国思想的人性之美和法国现代历史的悲剧精神。』

  我一直认为,在求真等一系列历史著作基本的要求之上,能够闪烁着人性、人文精神光辉的著作才是真正理解了历史涵义的作品,这一意义上,这本作品当之无愧。

  《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读后感(五):双鱼座的卢梭,撕裂的卢梭

  卢梭的生命,是寂寞的,痛苦的,更是撕裂的。理解卢梭,能为在信息的海洋中,作为一个个孤岛的我们,带来一丝慰藉。

  这两天在读《一七六六的卢梭》,书中用笔触将卢梭,这位十八世纪的思想家,从冰冷的史书,和激昂的革命宣言中抽离出来。又用文字一点点解剖卢梭的灵魂,正如人们当年解剖他的肉体。一笔笔,带着好奇,带着分析,又蕴着一丝同情,一丝理解。

  卢梭的一生,是寂寞的,痛苦的,更是撕裂的。寂寞的是他的思想,痛苦的是他的肉体,而撕裂的,是他的灵魂。十八世纪的法国,正是启蒙时代的开端。科学开始代替迷信,理性排斥情感,机器淘汰人工。人们第一次感到现代社会特有的迷失感。而这迷失感却不属于卢梭,因为他从一开始就理解人类理性和感性的割裂。然而理解不等于和解,正是这种理解,撕裂了卢梭的灵魂,成为他寂寞,痛苦,抑郁的根源。

  卢梭的寂寞,来自于他的思想不能被时代所理解。十八世纪,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不仅产生了火花,也产生了巨大的隔膜。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是割裂的;君权神授与社会契约,是割裂的;对天国的追求和现世的享乐,是割裂的。人们必须在悬崖的两岸选择一方,否则就会陷入漆黑的深谷中,被舆论所攻击。而卢梭正是站在那深谷中的人,他既反对古典主义的条框,又抱怨浪漫主义的矫情。他撰写了影响深远的《社会契约论》,又在生活中强调社会地位的高低。他称自己是虔诚的基督徒,却又不断质疑天国的意义。

  卢梭的痛苦。便来自于此。人们说他的思想是混乱的,是摇摆的。而卢梭自己,却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他认为自己并非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摇摆不定,而是同时站在这两种属性之中。他思想的核心,在于理性与感性的和解。而和解的前提,就是理解,就是剖析。而这种剖析自己灵魂的行为,在任何时代都是疯癫的,痛苦的。这就如用一把镊子,把千亿的神经,一根根剥离开来。只有孤独,只有寂寞,只有痛苦。他精神的痛苦,也确实如此反映到肉体。卢梭一生受神秘疾病的影响,经常痛得生不如死。针刺,火烧般的感觉,伴着抽搐,呕吐,昏厥,像一个不可见的恶魔,折磨着他。更让卢梭难过的是,政敌污蔑他染了性病,医生诊断他肉体的痛苦完全来自于精神病。可敬的是,即使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下,他也从未放弃他的思辨。

  卢梭的作品,无论是《忏悔录》,《新爱洛伊丝》,还是《社会契约论》,《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俗是否有益》,单看都是完整的,坚定的。每一部都坚定的站在理性或者感性的一端审视世界,从未跨越。然而当人们试图将他的作品穿起来,好让他成为理性或者感性的代言人,便发生了误差。他的作品和作品之间,不是串联的,而是对立的。这些作品像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所作,一个为科学,理性,逻辑辩证发声,另一个歌颂美德,爱,和为天国的忏悔。两个卢梭站在理性和感性的两端,时代的局限却注定架不起理性和感性之间的桥梁,这便带来他人格间的对立。

  所以,当我们今天审视卢梭,不仅要从他的一本著作中找寻他思想的价值,更应该理解他的情绪(sentiment)。卢梭的寂寞,痛苦是超越时代的。虽然这种情绪不属于十九世纪,但却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非常普遍。理解卢梭,能为在信息的海洋中,作为一个个孤岛的我们,带来一丝慰藉。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