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称之为夜晚》是一本由[以] 阿摩司·奥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莫称之为夜晚》精选点评:
●Noa smoke without a fire 本书重点是讲述伴侣之间的感情(双人物视角来回切换的章回结构),但吸引我的是故事背景一个地处沙漠的多元移民社区,从规模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来看,它介于基布兹与大城市之间。
●简约 凝练 优美 克制
●太晦涩难懂了,看了50多页看不下去了。
●粗犷的沙漠是以色列小城人物活动的背景板,有强韧而野蛮的风怒吼着穿过被晒焦的沙,仿佛千万年以来埋骨此地的魂灵唱起古老的谣曲,胡狼和孤犬嗥叫不止,添上一笔与沉默相反的注脚。老照片上妻儿音容宛在,被遗弃的大猩猩终于没有回来,词句是个圈套,而我和你,将放下多天的争执,关上百叶窗,去喝一杯咖啡。我们小心翼翼尽力维持的关系,微妙而难以言说的默契,突然的情绪爆发,难道有谁能说这一切不是因为爱?奥兹太懂爱的力量,所以他才会在《我的米海尔》开篇即写道:「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爱的人已经死了。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在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爱的力量,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我不想死。」是爱让我们产生分歧,也是爱让我们和解。“我们该在何处闪光,何人渴望我们的光亮?”
●3.5。奥兹的技术,在他的路子里当然是顶好的。
●高级宠文。
●挺长时间没读过写的能看的爱情小说了。
●我心里落下了句号,像一阵季风雨。
●荷西与三毛 欧维和索雅 西奥与诺娅 他们的一见钟情和对彼此的相守 让我觉得这世间会有一份爱 值得等待 不惧时间的流逝
●要是你留意,就能聽到它呼嘯穿過低矮的灌木。如果不,你不必去聽。
《莫称之为夜晚》读后感(一):纪念的线索
他偶尔也会感到恐惧,或者说是一种隐隐的忧惧,担心自己在这种感受不到苦楚的状态下,可能会错失一些永远不再回来的东西。不过就算真的错过了什么,他根本不知道那错过了的到底是什么。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忘记了应该记住的东西,但他搜肠刮肚,却发现自己已经将那些忘记了的东西遗忘。 ——《莫称之为夜晚》 西奥跟随诺雅回到以色列,定居在边境小城,诺雅的学生因吸毒身亡,男孩的父亲想在这里建一所戒赌中心纪念自己的儿子,诺雅被请来筹备计划,而这却像探照灯一般,暴露了她与西奥之间的距离…… 《莫称之为夜晚》是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所著的一本有点奇特的小说。说它奇特,是因为通常小说都会以对故事的叙述为骨架,但《莫》却不重视故事的完整性,故事在这里只是为了说明人的状态而存在。 在奥兹另一本著名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里,他讲述了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建立所汇聚的希望以及建成后遭遇的迷茫,而《莫》实际上依然继续着这种探讨。他巧妙地将戒毒所暗示成以色列,一个看似充满意义但注定不被当地欢迎的实践。他写:“我们这个国家其实就是某种纪念”,他又写“但运作什么呢?又和谁一起?” 以色列建国后,虽然第二天就遭遇阿拉伯世界的暴力攻击,但特别是六日战争,催生了以色列民众的“构建”心理。但像是阿摩司·奥兹这样的知识分子却十分冷静地指出以色列需要面对的民族文化困境,并不是计划好就有结果好,是什么使事情真正拥有意义,并不是那美好的初心,而是事情需要促成一个值得拥抱的未来,比起沙漠的尽头昏黄的景色,眼前的人如何在生活更具影响。
《莫称之为夜晚》读后感(二):照见美丽心灵的两面镜子
《莫称之为夜晚》讲述了女教师诺娅和规划师西奥等人筹建毒品康复中心以纪念一个自杀男孩的故事。
如果必须纠缠于故事的细节,我们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段“无始无终”的故事。诺娅最初担起责任是出于感动,并非男孩父亲的专门托付,甚至男孩的死亡是否真正因为毒品都并无确切答案;而最终设立康复中心的计划是否实现也并无交待,读者可见的只是消极的环境,以及主人公看似迷茫的前路。
虽然故事的起因与结局显得并不明朗,但它却也无碍于我们相信故事,相信主人公的美丽心灵,因为相对于良善本身,对其来龙去脉的追逐显然微不足道。
作者阿摩司·奥兹采用的演绎方式似乎也在表达这种观点,他用两条线——男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来呈现故事,让人一时间感觉仿佛在读有关男女情感纠葛的小说。那些心底的细节,那些沉默的对话,就像是经纬交织产生的效果,又像是禽鸟伴飞互视的情景,使小说看起来似乎是奔向遥远终点的旅程,目的一直存在,而过程尤其令人瞩目。
诺娅开启着感性的镜头,她鲁莽的决定,愚蠢的坚持,无不由直觉和情感作为导引,连她的委曲求全都产生于感性的大主题;而西奥则是理性的化身,他从最初的冷静旁观,到出谋划策,甚至再到明知不可行而为之的冲动,也始终带着理性的清醒。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不“兼容”,“声音”不在同一频率,但实际上,他们相互缠绕着旋转,发声也有着共同的指向。
诺娅和西奥就像磁铁的两极:他们有各自的标签,无形的“磁线”却将他们悄悄联系在一起;他们遵循着同一种规律,事实上还紧紧相依。他们在奥兹的笔下又如两面人性的镜子,我们从中看见美丽心灵的不同镜像,而两面镜子又相互摄取,感性的元素投射入理性的世界,理性的认知又徘徊在感性的空间。
以纪念早逝男孩的名义建立康复中心是触发点,由此开启了窥见男女主角美好心灵的窗口,而当我们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会发现有时候某些事物的原委并不重要,感性与理性也并不重要,它们不需要界定和度量,它们的意义也不在于实现与否,而在于融入事物的心灵。如果那心灵是美丽的,那么照见心灵的镜子也自然带着美丽的光彩。
《莫称之为夜晚》读后感(三):白日之长
沙漠地区有着泾渭分明的白天与黑夜,烈日下的黄沙可以蒸干人的耐性,而冷月照在皮肤上,有如蝮蛇的爬过。将这样的白昼与夜晚揉得失去棱角的,则是平地里兀自生长起来的一座座城市。
城市抹消了昼夜的边界。很快,我们不再以太阳的沉没和天空的无言来识别黑夜降临的时刻,当人们经历了一天的工作奔波终于回到歇脚,丢下包袱做上一桌精致的饭菜并享用,这时他们才在心里对自己说,夜开始了。夜生活开始了。在《莫称之为夜晚》的开头,奥兹以极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对情侣的夜晚,让满身疲惫地回到家的诺娅接过西奥精心准备的晚餐。没有放松的脚步,只有日渐沉重的敏感在地板的缝隙间无孔不入,填满BBC广播电台的杂音造成的空洞。一切都真实,而模糊。仿佛无穷的白天通过黄昏延伸进了黑夜,无从安息。
《莫称之为夜晚》是一则奥兹所钟爱的家庭叙事。一方面,年龄相差十五岁的诺娅与西奥共同生活了八年,既无一纸契约也无膝下儿女的他们似乎正迎来“七年之痒”;另一方面,痛失爱子的阿弗拉翰·奥维埃托计划捐出一笔钱,在教师和当地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建一所小型青少年毒瘾康复中心。二者之间看似毫无关联,实则融合了家庭的两种最基本冲突形态:夫妻和父子。
“我发现家庭是最为神秘的机构,最不可靠,最为悖论,最为矛盾。”奥兹如此解释他作品中这一永恒的话题,而在《莫称之为夜晚》里,家庭作为一个完全开放的情境来描述,充斥着不稳定的因素。作为父亲的阿弗拉翰不可避免地与人们谈起他与儿子之间相处的种种画面,而所有的细节几乎都有关孩子的忧郁、孤僻和文学天赋;诺娅与西奥看似已经完全进入老夫老妻的模式,却在白天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在夜晚分享话不投机的沉默;市长巴特希瓦安静地守着她糊涂的老母亲,办公室的女清洁员离家出走留下整日打牌的丈夫和父亲,一个反对煎炸的姑妈,和一个坐在轮椅上从全世界收集明信片的老人……这些不应如此脆弱的关系似乎都正变得越来越虚无缥缈,变得像画上的风景,失去了有关温度的全部细节。他们之间不一定有什么不可解决的矛盾,然而彼此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仿佛身处不同的世界。而这一切,追问感情并不会有答案。
事实上,情感故事的道理终究简单,末了总可以拿理性与感性的永恒矛盾来解释,奥兹对这个故事的拿捏也不在情节,而是在词句之间。死去的少年曾在课堂上发言说词句是个陷阱,而我们都不够小心。人们被搅乱的生活似乎正源于词句的缺失,他们在彼此的事情上放弃了有效的相互沟通,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懊恼、疏离与无力感。在这个以两个主人公的视角交替叙述的故事中,重复出现的比喻和句子构造出仿如地心说的无尽轮回,在苍白无力的日常后面,词句是终极的陷阱。单调、持续、琐碎,生活的真相不过如此。对话几乎总是单向的,当极富魅力的长句激起情感波动,大段大段的独白则将个人的存在拖入漩涡深处。夜晚是两个人无解的沉默。而沉默,制造了词句之外无垠的圈套。“在这样的夜晚,过去和未来就像是两种常见病,破坏性的慢性疾病,大部分人类已经受到感染,受害者们逐渐诡异地发狂。”
《莫称之为夜晚》读后感(四):以爱情的名义
阿摩司•奥兹是20世纪60年代崛起于以色列文坛的“新浪潮”作家代表,他的写作主题只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奥兹为读者奉献了一系列的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集《胡狼嗥叫的地方》、长篇小说《何去何从》、《我的米海尔》等,多部中短篇集及论文集。《莫称之为夜晚》仍然继续奥兹一贯的主题,讲述了一对中年男女的爱情危机。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严格说来,西奥与诺娅组建的不是家庭,而是搭伙过日子的同居。西奥六十岁,而诺娅四十五岁,两人虽然有着巨大的年龄差,却从不缺乏激情。两人八年前相识于南美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因互相倾慕而走在一起。之后,在诺娅的建议下,定居于以色列沙漠小城泰勒科达。以城市规划师为职业的西奥在城里开了一家规模不大的规划公司,诺娅则任职于学校教授文学。一场意外事故夺去两人之间平静的生活。暗恋诺娅的学生伊曼纽尔,生性腼腆,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吸毒坠崖身亡。由此在这座沙漠小城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各式人物相继登场,伊曼纽尔的父亲阿弗拉翰——一个尼日利亚的军火贩子,生性风流的穆奇,乐观的离婚女子琳达,充满正义感的路德米尔,咖啡馆的芸芸众生,甚至伊曼纽尔的贝都因犬。
故事围绕伊曼纽尔意外身亡之后,其父阿弗拉翰悲伤之余生出在当地建立一个青少年戒毒所的想法,他委托诺娅运作一个类似理事会的组织。在草创过程中,诺娅与西曼意见相左,生出了摩擦。单调而和谐的家庭生活从此一去不复返,再也回不到从前。
小说人物不多,却都描写生动,有血有肉。众人在生活的漩涡中挣扎,不管是直面变幻的前景,还是追求单纯的享乐,抑或坚守如一的信念,都是生活最真实的再现。奥兹的叙述不瘟不火,不紧不慢,语言舒缓而细腻,善于通过人物心理独白揭示人物内心的挣扎。小说一开始,就借助西曼的眼睛,以大段的沙漠夜景描写,期间夹杂着他的动作。让读者看到一个内心平静的人,迅速切入故事背景。而故事结尾还是发生在夜晚。在夜的静谧、包容下,诺娅的心理活动暗示着结局。
小说以西曼和诺娅交替第一人称的手法,把这场无形危机中的两人放在一个平等、对立的位置。在来回切换中,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成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同时,人物的内心独白使得故事冲突更清晰。在两个主要人物之外,其他次要人物也都栩栩如生,形象立体丰满,各具特点。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符合其身份,毫无违和感。
奥兹的文字有种魔力,在阅读中总是给人以愉悦感。他的句子通常都不长,读起来十分流畅,丝毫没有滞涩之感,也绝无理解上的障碍。他对于夜景观察细致,描写入微,文字又极优美生动,十分感人。
《莫称之为夜晚》把人人可感的家庭冲突写得这样好,既不枯燥,又不生硬。故事虽发生在异域,设若变换至我们身边,也会一样成功。对于读者,应该放缓阅读的速度,去慢慢体会它的好。
勘误:
1.P23 阿弗拉翰•奥维埃,埃字后少了个托;
2.P171 如过可能的话,请你原谅我。“过”系“果”之误;
3.P223 仿佛他不我身边。“不”后少了个“在”字;
4.P233 收取三百元美元的支票。三百后的元字取消比较合适。
《莫称之为夜晚》读后感(五):以爱之名,扼杀爱情
文|轻禅
爱情之初,犹如沙漠里的阳光,耀眼夺目,温暖热情。可人人皆知,爱情的浓烈在时间的推移下,终将褪去鲜艳的色泽,归于平淡。只是……从爱的浓烈到平淡需要多久?没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不过,这世上有一种力量,似乎是扼杀爱情的催化剂,那就是以爱之名,为你做事。
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将这一催化剂描绘的生动细致,这仿佛是用爱情的名义为你做任何事情,可我就是不告诉你,久而久之,爱情在不沟通之中渐渐凋零。《莫称之为夜晚》书名颇具戏剧性,“莫称之为夜晚”,是不是代表爱情逐渐淡去,进入了夜晚,可为何又不称之为夜晚?似乎隐喻了故事的结局,只不过,个人看来,不管结局如何,主人公之间似乎已经没了爱情。
在沙漠小城特尔科达,周遭环境很是荒凉,给人一种说不清的压抑感。正是这样一个地方,随着女主人公诺娅学生毒瘾发作,坠崖身亡,主人公诺娅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她想完成男孩父亲的愿望,在这座沙漠小城建立一所康复中心。然而,与之相恋多年的男主人公西奥并不支持她的决定。由此,两人之间问题凸显……拗不过诺亚的西奥,开始涉足康复中心的建设。
他们的爱情,正是在康复中心的建立过程中逐渐走向死亡的。西奥用行动取代了诺亚应做的一切,在这个过程中抹杀了诺亚对建立康复中心的热情,其实同样也抹杀了她对自己的爱,抹杀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兴许这才是西奥想要的结局,希望诺亚安静的呆在自己身边就好。然而,可悲的是,此时此刻,爱情早就名存实亡,诺亚早已不再是曾经的诺亚。更为可悲的是,当夜晚降临,当诺亚与西奥见面,两人的对话越来越少,最终诺亚都懒得听西奥讲,只让他说重点。
这还是爱情之初的样子吗?显然不再是。
爱情兴许都会进入夜晚,浓烈的爱情终将慢慢变淡,但若是男主人公西奥在这一方式,是多么可悲!若是细细分析,似乎有两种可能,其一,诺亚与西奥的年龄差,即使不出现此次事件,二人的情感也会随事件慢慢变淡,最终如书中故事结局一样,没有多少交流;其二,西奥给予诺亚属于她的生活,即使最终他们的爱情淡去,也不至于到了夜晚无话可说。这就是我所说的,“以爱之名,扼杀爱情”,或许这只是西奥自私的用自己的方式将他们之间的关系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而已。
没有爱情,只有你我,而你安安静静的呆在我身边,即使什么都不做,也很好。
细思极恐!
这并非爱情本身的样子,也非生活本身的样子。
我想奥兹这部作品成功之处就是将爱情淡去的过程细腻的刻画出来,故事的情节并不多,更多的是对男女主人公心理的刻画,建立康复中心也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而已。这言外之意,当意外事件发生时,爱情中的人如何应对,已然成了最为关键的问题,不幸的是,西奥以决绝,几乎报复的方式亲手扼杀了他们之间的爱情。
如此以来,故事结局,西奥与诺亚是否在一起,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康复中心是否建成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一切趋于平静,爱情残留了一地悲凉。
“莫称之为夜晚”这一标题,又讽刺性的说明了爱情的脆弱,不让爱情进入夜晚,爱情就真的没进入夜晚吗?
而我最想说的是:莫以爱之名,扼杀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