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芳》经典影评有感

  《拾芳》是一部由高志森 / 梁柏豪执导,胡杏儿 / 郭羡妮 / 林德信主演的一部传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拾芳》影评(一):拾芳

  今年10月10日,是“香港女儿”梅艳芳55岁的冥寿。一班多年的忠实粉丝,非常有心的花了八年的时间和心血,为了纪念这位百变天后,拍摄了纪念电影《朝花夕拾·芳华绝代 —拾芳》。 电影女主角由香港著名演员胡杏儿和郭羡妮出演,《拾芳》从一班忠实粉丝从垃圾柜里捡回被当做垃圾扔掉的梅艳芳的遗物和一众粉丝写给梅姐的信开始,从而带出这位偶像生前对人的真挚情义。

  《拾芳》影评(二):留下你或留下我 在世间上终老

  梅艳芳的粉丝 花了八年时间完成这部电影我本来以为又和千篇一律的传记片一样讲述梅艳芳的一生 想不到是另辟蹊径 讲了几个粉丝的故事

  其实这电影是讲梅艳芳对每一个喜欢她的普通人的影响 如果没有她 可能很多人的人生会不一样

  她走了 留下他们 各自欢喜悲辛

  伊人已逝 芳华绝代

  。。。。。。。。。。。。。。。。。。。。。。。。。。。。。。。。。。。。。。。。。。。。。。。。。。。。。。。

  《拾芳》影评(三):似是故人来

  架构有些借鉴了《阳光姐妹淘》,以几个歌迷的现在与过去,来回忆梅艳芳的点滴,虽然故事性很弱,说教味道有点浓,但在歌声中作了一次集体回忆,怀念了曾经的青春,对于香-港人来说,也是缅怀了失落的黄金年代。其实香-港的衰落也就是楼市泡沫吹到最大时,97金融风暴直接爆破了。03年非典是另一次考验。到如今,想必不少人都在追问:我们将何去何从?还能再次辉煌吗?这是失落的一代。

  梅艳芳,89年的时候,刹那芳华,足以照耀永恒。

  什么是香江精神?狮子山下,奋斗不息,守望相助,人情味道。

  胡杏儿的白发妆倒是很有沧桑感的,大概她老时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导演应该特别回避了梅艳芳的某个弟子,高志森近年在内地揾食,自然识做的,不愿意踩雷。

  《拾芳》影评(四):她依然在给这个世界光和热

  武汉肺炎的时候,饭圈女孩的捐赠名单里赫然出现了梅艳芳粉丝的名字,而且不止一批。我在第一次粉丝筹款的时候没赶上,私信了负责这件事的粉丝,可能是对方也意识到有很多粉丝都有捐款意愿,因此发起了第二批。看着自己的钱款作为粉丝名字的一部分贴在捐赠物上心里不无自豪。

  她带给粉丝,带给这个世界的是什么呢?可能是羞愧,是试图多走一步,试图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因为帮助一个女孩被爸妈骂了,说“你去跟他们说,我们也很苦难,我们也在受压榨”。让我不要多管闲事。我其实挺伤心的,我妈妈也一直在捐水滴筹,我爸看见乞丐也有给一点,这不都是一样的吗?反而我的帮助更能直接给到人家手上,却被骂了。我想我伤心的原因大概是我意识到他们的捐款是希望给自己的慈善账户多一份储蓄,而我的帮助没有放在他们的心理账户上。不管怎么说,我还没有经济独立,我没资格指责他们,更不能慷他人之慨,我做错了,我不该梗着脖子说自己没错。

  但是我想要做慈善的心愿不会变,而坚定我慈善梦想的,除了眼见到的一些人的不便之处还有将心比心,更有她的助力,她让我觉得我们都应该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深夜了,依然为今天的事意难平,但是慈善的心愿不会变,我想帮更多的人,先做志愿者,然后实现自己的规划。

  比起影评,更像是日记。我相信她在天有灵,所以更不想抒怀出一些太肉麻矫情的东西,也不想说大话日后不能实现。先从现在做起吧。

  《拾芳》影评(五):随便写写

  影片开头的吉他前奏是“似是故人来”,林夕作词,罗大佑作曲,电影《双镯》主题曲,瞬间回到梅姐最后一场演唱会,扇子旗袍,步伐款款,姿态娉婷。

  几年前曾翻出2003年的很多视频,整个四月的情绪都是灰暗的,也许追逐逝去的偶像都是这样一个阶段,欢欢喜喜的认识,悲悲戚戚的感慨,略过最悲痛的阶段,偶尔看着听着他或者她留下来的作品,一个人欣赏体会就好了。

  粉丝献给偶像的纪念,对于追过星的人来说并不陌生,音乐如写给哥哥的“哥哥”还有“Dear Leslie”,电影实属第一次,从电影角度来说,三星,诚意以及情感角度来说,四星。曾经看《我的少女时代》,一度哭到停不下来,看到女主那么喜欢华仔就想到自己曾经追星的少女时光,庆幸没有去电影院看,大概率会被嘲笑的,喜欢一个人或者喜欢一个偶像,这种严重自high的事,外人很难理解偶像带给粉丝的所有与所有。

  Edith的经历里,看到了自己,Kiki的故事里,也看到了自己。这么多年过去,梅艳芳还留着Kiki,可是Kiki已经把偶像扔下了,看这段的时候眼泪跟着演员止不住的掉,因为我也把少年时代的偶像扔下很久了。偶像不会一直红下去,多数人只有那么一阵子。哥哥也曾说,如果被问到八十年代香港歌星有哪几位,随便提一下张国荣,他就很开心了。现实却是每年都有大量歌迷以及明星赴一场约会似的前往香港,巅峰时期陨落,无法一睹绝代芳华,遗憾无数。

  英雄白头美人迟暮,上个世纪的香港已然成为历史,但是还可以在电影里看到方艳梅,张国荣也要熬十年呢,没有在这个时代错失这样的偶像,已是幸运。

  《拾芳》影评(六):拾芳

  梅艳芳这位香港的著名女星,90后之前的人或多或少的都在影视作品里面见过她几面,和著名男星张国荣差不多,梅艳芳芳华早逝对于香港演艺圈是一件憾事。当初作为一个女流之辈,在歌坛能与谭咏麟张国荣并列,这也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了,足以说明梅艳芳的实力。最近一部纪念梅艳芳的电影上映了,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拾芳。影片的视角有些独特,没有正面的去记录梅艳芳,而是通过粉丝们从垃圾柜里面捡到的一些梅艳芳遗物,来带出一些关于粉丝眼中的梅艳芳的事情。

  这部电影在2019年1月3日上映了,不过只在香港小规模范围内上映,影片的制作者是一票梅艳芳的粉丝,观看者也大多都是梅艳芳的粉丝。很多观看者对于这部电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不过不美好的是现场来了两个梅艳芳粉丝最不想看到的人。其中一个是梅艳芳的母亲覃美金,另外一个是梅艳芳的哥哥梅启明,他们的出现让观众很尴尬。

  覃美金与梅启明再次的使出了他们的惯用伎俩,在现场开始哭穷了。覃美金与梅启明称当初梅艳芳逝世之后,有些人跑到家中拿走了梅艳芳所有的东西,哪怕就连内衣内裤这些东西,都没有留给她一些。这让在场的粉丝十分无语,不过好歹这是偶像的母亲和哥哥,也只能由得别人这么闹了。这很明显是对当初拍卖梅艳芳内衣内裤的行为作出否认。

  这一次覃美金除了哭穷之外,还做出了另外一个让人觉得很好笑的决定,就是要宣布要筹集1500万港币来拍摄一部梅艳芳的纪录片。覃美金否认作出这个决定是为了钱,而是真的怀念自己的女儿。对于此事在场的粉丝们就表示呵呵了: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太坏得很。虽然这对于梅艳芳的粉丝们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发起人是覃美金和梅启明,这让很多人心都凉了一截。

  《拾芳》影评(七):这是最好的梅艳芳!长大、变老后,我也忘不了的她!

  先说个笑话!2015年的某个晚上,我自己一个人在家,看着罗文的演唱会,喝酒喝多了,然后我就打给我一个做营销的朋友,说,我要自己花钱,给罗文买热搜!跟他询价!然后他费尽口舌,劝了我一夜,把我劝睡着了,我那一两万块钱也没白花出去!因为,就算花那么些个钱,估计热搜也维持不了多久,甚至都未必上得了热搜!毕竟,那已经是上个世纪的偶像了!

  几年后的一个晚上,我又独自一个人在家,看高志森导演拍的《拾芳》,看得热泪盈眶,不过这次我没那么傻了,我不会再想着去做给梅艳芳买热搜的事了!拾!能拾起她在我心中的位置,就好了,没必要非要去向这个世界证明什么,梅姑在世的时候,她从不缺少这个机会,但是她或许也没有想过,非要以此来证明些什么!

  《拾芳》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其实并不合格,制作太糙,虽然以导演和梅姑的号召力,找来了许多的演员,而且看得出,大家都是非常认真的在做戏,但是制作上的问题还是肉眼可见,没法回避。

  但是要说,《拾芳》的故事很巧,而且因为梅姑的存在,这种巧妙的叙事,也显得很真实。从梅姑家被拍卖,她的杂物被垃圾站收走,铁杆粉丝去抢回这些杂物,再一一寄回给主人,找回那些连原主人或许都遗忘了的故事,从这种侧面去反应梅姑作为一个偶像,一个艺人,香港的女儿,最侧面但又最立体的画像,并且因此来勾起所有粉丝的共鸣!这种剧作的手法其实还挺高明的!特别是对粉丝而言,非常之受用,我已经不止一次看《拾芳》了,但是几乎每次看,我都会有哽咽的时候!从这一点来说,高志森导演的功力还是不可小觑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情感确实真挚!

  最喜欢的是胡杏儿演的这一段,相识于微,却因为各自身份的差异,渐行渐远。每次当我看到,当梅姑临终之前打电话让儿时好友去陪她,儿时好友(也就是胡杏儿)却宁可选择买一张票,去看梅姑最后的演唱会,也无法再象当年那样坦然地相处。那句台词写得最好啊!“做朋友,你出鸡,我出豉油,但是我连豉油出得都困难啊!”这一处,导演的处理也很巧妙,梅姑从头到尾都没有露出正面,只是用细微处的动作,如手指,如背影去做戏,但是梅姑的态度已经传达到了!

  其实我还想说一下,梅姑也好,张国荣也好,罗文也好,都是在2002年到2003年这一年之间相继离世的。香港演艺圈,乃至香港这座曾经在几亿中国人心目中都有着超凡地位的东方明珠,也就这样没落了下去。

  年初的时候,我专程飞到深圳,去看了许冠杰和谭咏麟的演唱会。两位已经七十岁的老头儿,唱得上气不接下气,其实让我很辛酸,但是……我想,自古不许美人白头,梅姑、张国荣哥哥,罗文,大概也是最好的结局吧!那个时代的芳华!已然逝去,不可能再回来,但是那个时代的人与人,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或许更像我们想象中的偶像与粉丝!

  偶像或许也会有错,但是他们(她们)始终是在教人向善,也不会涸泽而渔。也正是有这样的偶像,才会有象电影《拾芳》里那样的粉丝,每时每刻,都还会想起,偶像曾经赋予他的力量!勇敢向前!

  《拾芳》影评(八):真情与感动——超出预期的诚意之作

  赶在年前回国,要见的除了女友,还有铜锣湾City Cinema Victoria的《拾芳》谢票场。熬过了长途飞行,进场时竟依然是奔赴演唱会现场般忐忑。硕大的荧幕播放着预告片,观众排着队上前与海报立牌合照,气氛热烈,想必大家的心也和我一样紧张。末了大灯一开,才知道原来观众席里卧虎藏龙,许多与梅艳芳同时期的艺人或后辈都坐在这里,静静享受这一个半小时的感动时光。

  片名炼出一个“拾”字,电影确实是从“拾”开始的。梅艳芳去世前将财产交由信托公司管理,以支持家人生活。然几番争拗过后,信托公司决定变卖梅艳芳的遗物,以扩充钱库。郭羡妮饰演的Edith带领一班歌迷爬入垃圾箱,追到旧货店,将一袋一袋的“垃圾”收集起来,再把它们送还到原本的主人手中,电影便从这一件件“不值钱”的遗物的旅程展开。

  有“拾”先有“藏”,影片实际上通篇都在强调Anita的“藏”。以Amy与Kiki的故事为例,前者既是Anita识于微时的老友,亦是受Anita歌艺打动的歌迷,纵然时过境迁,Amy决意离座,Anita却将二人一同追星时的合照和应援道具珍藏多年,此中藏的是对老友的真诚,也是对青春的怀恋。受Anita鼓舞进入娱乐公司工作的Kiki,发现工作中接触的明星从来不会把粉丝礼物当回事,顿觉心寒,随即脱粉,转行,却在多年后得知自己中学时送给Anita的手作相框,一直在Anita家中收藏,直至成为遗物。梅艳芳每次搬家都要留一个房间专门摆放歌迷礼物,这种行为可能并不容易被理解,梅妈妈也曾说,不懂女儿干嘛在保险柜里藏了一堆“垃圾“。经济社会一切看钱办事,名牌服装,首饰,钟表,包括如山的奖座,全部在富丽堂皇的拍卖厅里换成支票上的一个个零,而那些零碎的纸张杂物,不管当中含着多少真情,见证了多少感动,通通当成废品丢弃。媒体报道歌迷”拾芳“行动时一直带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八卦态度,然而歌迷完全无需以此为耻,反而能以有梅艳芳这样真心待人的偶像而满足甚至骄傲。

  制作方面,各个篇章的衔接尚算流畅,大牌云集的卡斯反映了梅艳芳至今不减的影响力,意识和精神方面都十分出彩,加入了近年香港电影和话剧中常用的港式幽默成分,收获阵阵笑声。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由于预算有限,场景多数偏简单。叙述比较直白,如果导演在调度与剪辑上再加点功夫,会有更好的效果。现存的版本确实显得有些偷懒了,例如台词欠修剪,镜头使用过于呆板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感染力。朴实无华的台词使得演员表达方式的差距十分明显。例如Perry一节,韩马利,杨英伟,郑子诚这些老戏骨的围剿下,初次出演电影的黄荣杰只能说是完成了作业。不得不佩服韩马利,杨英伟两位,尽管台词平实,他们却能自然地将场景支撑起来。饰演学生的小演员们表演略显程式化,但都十分可爱。相信新人演员们有更多进步余地。

  影片提出了流行偶像是否能登大雅之堂,是否能成为文化代表的问题,答案需要结合各个故事来总结。Edith在梅艳芳的光芒照射下得到成长,Perry从梅艳芳身上找到了向父亲展现真实自我的勇气,本身就能说明拥有极高人气的流行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影片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主创者并不排斥梅艳芳作为流行偶像的身份定义。现实中有太多艺人联同粉丝争相为自己冠上“艺术家”的名头,极力排斥“偶像”的称号,个人认为并无必要,一是这种做法从根本上否认了流行偶像的价值,二是将自己打扮成别人,无异于自认沐猴而冠。

  所谓流行偶像的价值,在《拾芳》里可以分为艺人形象对公众的启发,与艺人对社会的直接贡献两方面。第一种价值的体现贯穿全片,尤其是在Perry的故事里,比赛现场那场戏里的diversity色彩上。现实中同性恋者艺人未必能成为gay icon,而gay icon不需要是性少数群体的一员,反而是女性总会与性少数人群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女权组织是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反过来Lady Gaga也表示曾从LGBTQ群体获得过巨大力量。尽管现实中男同性恋者对女性的态度尚需分类讨论,大背景下diva常常成为gay icon的说法也早已不新鲜,原因是diva作为女性,在男权社会打拼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更容易让同为弱势群体的LGBTQ人群找到共鸣。梅艳芳冲破逆境获得成功的人生经历,加上其极具魅惑性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公认gay icon并非偶然。电影很好地利用了实际例子,虽然Perry的话剧表演不足以充分说明这是一次出柜行动,这种解读也未得主创人员证实,他的做法却已经有力地强调了摒弃刻板印象,为diversity欢呼的观点。除此以外,现实中,梅艳芳以她热烈的曲调,大气的唱腔,大胆的歌词,塑造了热情奔放,拥抱自由的女性形象,为八十年代渴望冲破传统的香港人树立了榜样,甚至可以说是妇女解放中重要的一环。至于时常被媒体津津乐道着少女们模仿梅艳芳的速食面发型,西服大垫肩,以及人民大会堂表演后风靡北京街头的短裙,公众追捧模仿梅艳芳这种表象实际上反映了梅艳芳作为女性公众人物对社会的正面价值。

  第二种价值集中体现在Ken的故事中。Ken在申请音乐学院前夕被SARS风暴夺走了父亲,同时还失去了家庭经济来源和对音乐的热情。而后得到由梅艳芳发起的茁壮行动的资助,重燃信心,获得了美国音乐学院的offer。影片结尾呼应开头,已成为国际级演奏家的Ken从Edith手中接过他当年写的感谢信,拨动琴弦,把音乐献给助他重回学堂的“长腿叔叔”梅艳芳。SARS是香港人共同的痛,像Ken一样的青少年又何止一二,几天前还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家庭转眼变得孤立无援。而梅艳芳呢,在自己的病和SARS的夹击之下,硬是挺着腰站了出来,奋力要给灰色的天空带来一点光亮。明周颁给她“致敬大奖”,她说受之有愧;1:99演唱会结尾致辞,她嘴里仍是不停喊多谢,帮助更多的人便是她的信念。导演梁柏豪在演后谈里说,梅艳芳叮嘱茁壮行动的审核人员,只要是来的人都要让他们通过,所有申请者我们都要帮。也许是她从小对捱苦太熟悉吧,等自己有能力了便再见不得别人苦,这就是“善”的含义。为善人间,鼓舞精神,梅艳芳自然当得起“香港女儿”的称号。

  《拾芳》绝对是真诚的,纵然是歌迷的发起的计划,却有超出预期的质量,否则也不会获得如此喜人的上座率,作为歌迷,对这部影片自然是心怀感激的。从歌迷组织孜孜不倦的筹备,到Anita不露脸的设定和江欣燕的配音,再到片中硕大的耳饰,戴在右腕的手表,种种细节中就能看出心思。每一个故事的主演都亲自与原型交流过,以确保人物塑造的准确性。整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是Amy的故事。或许会有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责怪Amy绝情,然而世事本无“应如何”,人各有命,只有真真切切流逝的时间能告诉我们人间的模样。就像离开人世十多年的梅艳芳仍能以《拾芳》这部电影被人重新认识,就像多年未见Amy的Anita,原来一直珍藏着那少女时代的纪念品,珍藏着那份从不被提起,却曾毫无保留地带来过温暖的友谊。阴差阳错般的,跟电影里说的一样,现实中Amy的原型碰巧是Edith同事的母亲,两位与Anita各有相关的人就这样被联系起来。事实上文艺与现实的联系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紧密。电影院里,Amy的原型和编剧一同坐在我的前面一行,阿姨扎着朴素的马尾,青丝中已有点点斑白,如果阿姨心中果如影片说的那样仍有戚戚,那在影院中与满场爱Anita的人分享笑与泪,也许已是一个出口。主创团队还多次邀请Ken的人物原型观看此片,虽由于伤痛极深未能成行,他能敞开心扉与公众分享他的故事,已属可贵,因为讲述梅艳芳的故事,表彰梅艳芳的成就,并非只为给这位传奇巨星歌功颂德,更多的是宣扬她的精神,给世界予大爱,启发更多的人,这样便是片中所说的香港精神的延续。

  《拾芳》影评(九):有这样一个人,她比生命本身还要大

  

关于一座城市的信仰

看完这部电影,我就在努力回想,香港这个地方在我记忆里到底是什么样。透过很多八九十年代的影视作品,我知道它是热闹,繁华的,有很多拔地而生的高楼大厦,海港中永远停着很多巨大的货轮。它唯一区别于其他发达地区的特质,好像只在上了年纪的老街,繁体字的招牌,还有那么多艺术印象带来的亲切感里。那里的路人说着令我陌生又熟悉的广东话,那里的夜市有王家卫镜头下的墨绿色,当然,一提起城市,驰名内地的各张明星面孔也必不能少。

  但这不就是几十年后的今天,香港仍然且果然具有的样子吗?

  如此悬念,让我对一趟香港之行心心念念。我希望最迟今年七月,我便能独自站在构想了千次的街道上,走进一家很有年代的音像店,拿起我一直想要的一张专辑。这样的念头,对一个封闭到年十七岁也未出过省还有轻微社交恐惧症如我者,私以为已是远志了。

  然而,不真的只是印象的诱引,我真正想说的是,如果有人选择了购买这部电影的光盘并在一个刻意空出的下午播放它,攥着纸巾,不时在观影间擦面,或稍稍稳重只红着眼眶叹息,那么这个人内心必有一处圣地,正如麦加之于穆斯林那样,短短人生几十年,无法割舍,也非去不可——香港,世界地图间最熠熠闪光的所在,舍此之外,不应有第二个答案。

  至少,电影拍摄的支持者一定会支持我的武断——芳心会,就我个人的认知,便是沉默世界的此道中人。他们是坚持而低调的寻爱者,将对一人的思念化作慈善与公益,合力播洒向整个物象世界,矢志不渝、平静而诚恳地践行“活在当下”的诺言。以他们中有人对影视作业程序的理解,不可能不晓得其后只要一个环节没配合上,所有的心血即当场成为白工,但这样沉稳而安静的一群人,就是可以为了《拾芳》而忽然疯狂起来。

  这是我熟悉、喜欢、也经常心生感激的疯狂,在充满工业化冷漠的世界中,他们人数不多但总归存在。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坚守,因他们以一己之力发动的持久的游击战,才让强大到几近无坚不摧的市场法则,始终无法放心地行其专制,从而让爱和诺言的世界,在类似我这样最边缘的人身上,也得到了自身最清晰的印证。

在与不在的偶像

  《朝花夕拾·芳华绝代》这部电影,含括了1981年到2013年长达三十多年的时光,以几位歌迷送给他们共同偶像小礼物的去向为线索,讲述了各自和偶像短暂相交的人生故事。

  原本可以顺利进行美国音乐学院面试的Perry,因父亲感染SARS去世而不得不放弃音乐梦想,在偶像发起的1:99筹款活动帮助下再次继续了音乐生涯,后成为蜚声国际的艺术家;从小瘦弱、性情温和的Ken从不被警员父亲赞同,事业上渴望以偶像为题的话剧也遭到否定,多年后终于在为幼儿园小朋友们筹备的话剧中,重拾偶像的人生理念,寻觅到梦想之光,并完成了与父亲的和解;渴望追随偶像而应征艺人助理的kiki,因职业同样发现了娱乐表象下的丑陋,在经历对偶像的误会与否定后放弃了她,却于时过境迁处,收到了多年前自己送出的小相框;曾与年轻的偶像一同追星成为挚友的Amy,却因为后来境遇的差距、身份的不同选择远离,最终收到对方珍藏很久的小物件,在怀念中捡回了错位的友谊。

  遗憾且戏剧的是,这些粉丝都没能在偶像逝去之前再见她一面,只能通过遥远的新闻来得知这个猝然而惨痛的消息。电影结束于2013年Perry演奏会上的一首《似是故人来》,他说:“献给我的长腿叔叔,梅艳芳”。无限深情,无限追思。

  格林的书里曾经有一段话:“人口研究报告可以印出各种统计数值、计算城市人口,借以描绘一个城市,但对城里的每个人而言,一个城市不过是几条巷道、几间房子和几个人的组合。没有了这些,一个城市如同陨落,只剩下悲凉的记忆。” 03年之后,我想无论对Perry、Ken还是对于kiki、Amy,香港已经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了,如同陨落,带着他们年轻时最美好的一段记忆,沉落在生活的平庸里,只因为她已不在。这部《朝花夕拾·芳华绝代》于是是一部哀悼伤逝的电影,纪念人心在三十年追星时光中的一场奇遇。

  但芳心会把它拍成了一部电影,这一切便不会再失去一次,甚至自此比所有听过这故事的人存在得更长。人类发明了文字,从印制书开始逐渐生产画面,有了音乐、电影,因而我们不再受时间摆布,可以跨越十几二十年去怀念一个走远的背影,甚至能短暂地击败时间,再次近距离爱这样的偶像。

  如影片中出现的《似是故人来》《烈焰红唇》《歌之女》,如那些陈旧的信笺和礼物,如一切承载了深厚感情的游记、日记、影评,记忆从此可以放置于身体之外,不再随死亡而腐朽。

  也因此这位偶像,当然更重要的是用一点一滴记忆拼凑起来的她不会因这场人的奇遇戛然终止而跟着消失,事实上,她的形象还会因纳入更多后来粉丝美好的记忆而增添光彩,就像它从不间断地纳入所有思维者、张望者、纪念者、梦想者的书写一般。这些她在当初就已明白,所以她能诚恳地告诉我们:“我在这里,我没走过。”

  她没有骗我们。

  今天,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可以证实,她的歌还在那儿,她的影响、理念、公益事业还在那儿,她给我们的感动也都还在那儿,香港星光大道上一座铜像或许就是她神念的化身,替她守护和遥望着船只来往的维港。即使很遗憾如电影中说的“她的遗物都被扔掉了”,且如今造星工业发达,代代新人丛生,下一秒又有不认识的新面孔被捧出,但她从来无法取替,每天都有新粉丝夸她漂亮,每天都能看见新弹幕说哇她原来是这样的,前段时间,微信打榜活动我们替她赢回来的临江大屏幕,歌艺影像还循环播放了几星期。她的确还好好地在那儿。

一颗时间之心

  香港八十年代艺人很多时候代表的不是一个群体,而是一种情怀,对八十年代激情与自由、古旧与质朴、大胆而不吝装饰的一种怀念。想当年音像店林立,香港来的电影和磁带遭到火爆的盗版和哄抢,影厅就是几条板凳一块幕布,依然人涌如潮,磁带就是白板一块,依然被精心收藏,多少少男少女为那块自由土地上的倩影和英姿翻来覆去、夜不成寐。如今对于TVB抑或是周星驰刘德华周润发等等人的名头,人们依然愿意买账,其实大多不是为他们本身,而是为那个年少的自己。

  然而,和其他如余晖晚照的香港事物不同,梅艳芳这个名字,不是遗迹,不是断壁残垣需要围起来保护的文物,她存在遥远,但她也是鲜活的,现役的,active的,她所铭刻的明星文本背面,有香港公民特有的面对政治专制同自由民主争端的态度,有社会对性别文化的探讨和女性挣脱被凝视客体的渴望,而对这些,国内现在的研究程度还远远不够,她仍然待于解读。粉丝兼学者李展鹏为她写的两本书,就都已经远远超出明星的狭隘意义,延伸到了社会文化和性别研究当中去,值得被当作专著来读。

  我们可以同时缅怀她和观赏她,如同电影里对流行文化的肯定那样,她既是历史的又是此时此刻的,爱她是一种奇特的时间感受,她的理念不仅仅止于梦想或是坚持、奋斗云云,可以说,她是将流行推入艺术殿堂不可或缺的一段路,所有想走这个方向的人都必须经过。

  能在过去中铺捉到当下甚或未来,这不正好是艺术诞生的本源吗?

  我时常逃避时下的造星工业流水线产品,不论多么精致,多么自夸于特色,都一人千面,不可避免沦于套路。明星从来是最需要又最抗拒标签的,她可以捧出自己令人解读,却不能带上注释引领解读。我追逐过去的Anita,追逐明星产业在香港刚刚成型的年代,那时包装远弱于唱功需求,那时记者跟明星可以为友,那时候星河灿烂而不必相同,那时候爱一个人,不是因为她是明星的样子,而是因为她是她。

  更正确地说,她的吸引力,指的不单单是她的经历、出身以及后来的歌艺演技,而是更重要的,就算你不知道她的过去和昔日荣光,仍可以在见到她第一眼就捕捉到的复杂,这种复杂由她的先天个性与成长过程中收获的阅历所构成,使得她同样换上一套新的衣服,展现出的和原来模样的差异总是多于其他人——也是她百变路线的由来,这实则不是她刻意向新模样靠拢,而只是她复杂中的性格一面被完整放出来了而已。

  不太夸张的说,她永远无法被评价,这于是成了她永保新鲜感的理由,爱她等于拥有一颗时间之心,势必要为每个阶段的面目冠以新名,领略她的艺术与内心时,行为上更像是进入博物馆而非拍卖行。

永恒的探寻

  电影中有一句“梅艳芳再好也只是歌星”,语气中包含艺人难登大雅之堂的鄙夷意味,就当下我从网络而见,社会对艺人有两极分化的态度,归根到底仍是一种轻视。部分年轻人因明星艺人表面上成名的快捷而钦羡,热切渴望入行,部分因崇拜通稿塑造出的光辉形象而一叶障目,认为明星即是诸神,且越老越神,剩余则是歌影皆戏子的“正统”观念,以上三种都无疑地把明星看得片面,明星=财富和肤浅,是大部分言论潜意识要表达的观点,私以为这一观点忽略了明星文本对于群众的强烈导向力。

  单从电影来看,Amy从偶像身上得到了对友情珍视而郑重的态度,Ken从偶像身上获得了勇气与梦想的启示与感染,这都属于解读明星文本并受到导向的行为。好比一本书并非当下便能验看好坏的,《纽约时报》的书评号称全世界最严谨,可回望百年来,其遗漏的精品比之它看准的又有多少倍余?而明星意义的价值亦像这样难以验证。多年前报纸抨击梅艳芳是浮夸流行、绯闻女王时,又有谁能预见1:99的筹办,预知将会有许多如Perry一样者受到扶助,进而继续走上人生之路?

  一本好书在一个人二十岁、四十岁和六十岁时读,都会有不同的感触,何况明星文本是一个人一言一行所反映,比之一本书的信息含量更加巨大。十年,三十年,或许再回首看当初的人,我们也会和kiki一样发出感叹:原来就连当初爱她时,也并未见她全貌。

  因此,从个人层面上,好偶像如好书,一本创作之路走得越远、越深刻、越博大的书,阅读它所需的情感准备、道德准备和知识储备的要求就越高,在评价并试图接受或反对一个人成为偶像之前,不妨留出更多时间与她相处。保持永恒的探寻,不仅是一种比追随更加深奥的爱,也是对所爱之人最大的付出。

部分大于整体

  正是这样永恒的探寻,使我们在观看这部电影后,得以推翻一条伟大的数学原理——柏拉图总爱说:整体总大于部分,但探寻着偶像的我们知道,生命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无论是《拾芳》还是李展鹏的《曼珠莎华》《梦伴此城》或者是芳心会撰写过的《Anita With》,这些都只是现实世界她身上的小小一部分,远不能相比较,但很多时候,我们却觉得这些比我们看到的她还要大,大太多太多。

  最是在什么时候我们会有这种感觉呢,最是在满心困苦,满满对信念困惑不能解时,我们方在偶像身上找答案,那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思想续航能力是这么差,思考程度是这么浅薄,人生存的这个现实是这么平庸,书里,歌里,电影里,我们对处境的踌躇不前,对困难的畏惧颓丧,对求而不得的痛苦,对所有问题的求知,这些艺术作品里都有答案,或者说是,在这艺术里活生生的偶像在给你答案。

  从形态上看,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只是薄薄一层空间,她的生命更只是这空间里的一点,可我们能领略到的文本却是一代代人思想的结晶,是无尽时空的层叠,里面有我们意图张望的过去,有我们孜孜不倦的当下,甚至有我们无力也无需去展望的未来。那些年纪或大或小的粉丝,他们把所有的爱与经验都倾倒在偶像的组成中,并表达出来,于是偶像不再属于现实,漂浮在世界之上,意义比整个宇宙都要浩瀚。

  看看李展鹏书里的香港电影性别史分析,现在的一些大片不也仍在以男性主导,扯了虚伪女权主义当大旗拍言情奋斗剧么?

  看看影片里Ken的模仿和她以往的形象,现在有的女明星不也在以特立独行、中性icon为卖点,打着擦边球吸引大众目光么?

  看看电影里去向不明的金手镯,了解一些诸如吃一碗艇仔粥结账两万多元的往事,现在的名人身边,不也总是聚集着一群真假难辨的朋友么?

  新型冠状病毒,粉丝群体的畸形饭圈文化,艺术同政治的关系,艺人对社会的作用... ...读一读娱乐报纸上的旧闻,听一听午夜电台,在她的作品里寻找蛛丝马迹,你能发现如今大多数类型的事件和问题早已经作为历史存在过,人类可以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永远不会从历史里吸取教训。但你可以。

  你可以在她的人生经历中读出亲情与家庭概念上的差异性,编一篇探讨原生家庭对人影响的论文,写一部异国恋悲惨结局的小说。你还能依据政治事件的风波、社会事件的结果,看到她对身边环境的关心,看到关于民主与自由的讨论,看到加拿大多伦多一个叫“梅艳芳日”的节日,看到医院研究所,老人院,基金会,小学... ...看到很多她留下的其他东西。你可以尝试学习这些,学习更重要的,她作为个体对社会的凝视与思考。所有粉丝都从这一过程中明白,她远非客观世界一句“香港女儿”的描述可以概括,她对世界的意义也远不是一个四十年的过去那么简单。

  如她歌里唱的那样,她,比生命更大。

最遥远的故人

  世上有很多种一见如故,而她是我无法归类的一种。第一个遇到这样憧憬、喜爱又热切心情的人,一定也像我一样慌张,因它们不属于认知里任何正常的感情,便不知该如何存放才好,也许某一秒它会被误会为爱情,但其实不然,它不含欲念,不含妒忌,不含一切包含占有的负面情绪,于是这个人在经历第一次挣扎和惶惑后,为它取了名字,名字就叫偶像。

  偶像是世界上最遥远的故人,只需一眼你就能认定,你会喜欢许许多多的人,但偶像永远只得一个,你可以选择崇敬、仰慕、钦佩来描述你对她的感情,但不必困守于某一个词,因你们本是两个不相干的个体,无法被定义。你将在追逐她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你深知万事万物都在流变,珍爱的事物尤其不可能留存,但你可以表达,以文字,以画面,以声音,记忆从来不是有效抵御时间侵蚀的形式,但记录是,由此你便会掌握许多以前甚为陌生的技能,这是成长的另一面目。

  我始终不知道人们为什么鄙弃偶像,这样一种单纯的感情,难道不比友情稚嫩更需呵护,比爱情洁净更需封存,比亲情随缘更需接收,比功利的世俗更为持久吗?

  电影结尾的一首歌唱道:“断肠字点点,细雨声茫茫,似是故人来”,想她第一次唱这首歌时,也不过青春年华,到我真正遇见她的时候,早已隔着半个世纪。我听她谈自己理想、谈未卜前路,只觉亲切又惊讶,一股奇妙的欣喜涌上心头,就如同初春第一场大雨落在眼前。

  真心希望所有喜爱她的人,都看过这部电影——《朝花夕拾·芳华绝代》,思念她的时日里若余下钱,就储蓄起来,找个机会去一趟香港,倘若真的能够成行,谨代我献上故人之礼,因我实在不知何时能至... ...

  《拾芳》影评(十):一去十六载,别来无恙

  前几天,袁咏仪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梅姐!生日快乐,特別的想你

  特别地想你,想你的特别。

  也许,这就是梅艳芳的粉丝最想对她说的一句话,于是便有了《拾芳》这部电影。

  2018年10月10日,梅艳芳55岁冥寿。热爱的粉丝用八年的时间和心血,拍摄出了这部名为《拾芳》的电影。

  朝花夕拾,芳华绝代。

  一句“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拍出了星光背后多少不为人知的温情与薄凉。

  拾,芳。故事当真是从“拾”开始。

  梅艳芳去世后,她的遗物一部分被拍卖,另一部分没有金钱价值的遗物则被当作垃圾打包运走。

  匆匆赶到梅艳芳旧宅前的粉丝Edith,为了追回这些被丢弃的遗物,一路追车。爬翻斗、扒垃圾,一边要躲避巡逻的警察,一边还要去旧货店找回部分被收走的遗物。

  旧货店老板劝她们“人都走了,别再做这些无谓的事”。

  无谓吗?也许在别人眼中的确如此。

  因为这几大包黑色垃圾袋里装着的是粉丝送给梅艳芳的礼物和写给她的信,廉价,却也无价。多年来,它们被梅艳芳很好地珍藏,每一次搬家都不曾丢弃,甚至还专门用一个房间来存放。

  这些遗物中,有昔日老友送给她的相片,有女中学生亲手制作的相框有收到“茁壮行动”基金帮助的青年写给她的感谢信,也有崇拜她的青年教师以她的经历写成的话剧剧本。

  每一件物品背后,都藏着一段粉丝与梅艳芳之间的追星故事。

  追星少女Kiki,为了见梅艳芳,曾独自一人在山上片场外等到深夜;也曾因为对梅艳芳的热爱,进入娱乐公司工作。

  但是在娱乐圈里,她看到有的明星只是把粉丝当作宣传工具来利用,对粉丝送的礼物和信也是毫不在意,甚至随意丢弃。

  她开始怀疑,或许明星都是这样的吧!

  于是,她脱粉,转行,将这段追星历史掩藏。

  直到很多年后,整理梅艳芳遗物的Edith找到她,将当年她送给偶像的相框交还到她手中时,她终于明白:梅艳芳永远是那个特别的梅艳芳,她从来都将粉丝放在心上。

  那一晚,等在片场外的她,没有小巴下山,梅艳芳竟然邀她做自己的车下山。得知她是中学生时,还叮嘱她下次不可以这么晚,要好好学习读到大学,并约定再见面时一定要带上毕业证书来见。

  她做到了梅艳芳让她做的事,而梅艳芳也将她送的礼物细心珍藏。这是追星的快乐,也是偶像的力量。

  在梅艳芳所有的粉丝里,Amy可能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

  她不仅是梅艳芳的歌迷,也是梅艳芳成名前就认识的朋友。她们曾经因为都喜欢日本歌星西城秀树而组成后援会,那时的梅艳芳还只是个夜店卖唱的歌女。

  在梅艳芳最艰苦的时期,并不富裕的Amy还给过她金钱上的救助。梅艳芳专辑大卖,Amy和朋友们将当年西城秀树的应援物及老照片当作礼物送给她。而这盒礼物也被梅艳芳珍藏成了遗物。

  成名后的阿梅,依旧会约上这些老友吃饭、逛街、聊天,给她们买各种东西。可是对于Amy和朋友们来说,如今的梅艳芳已是高高在上的明星,不能也不该再和她们这样的普通人维持过于密切的朋友关系。

  也许是梅艳芳的光环让她们感到有压力,也许是自尊心作祟,Amy开始有意疏远梅艳芳,连婚礼也没有给她发请帖。即便如此,梅艳芳也让助理送来礼物和祝福。

  听说Amy要做兼职补贴家用,立刻表示要出手相帮。

  在梅艳芳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曾打电话请Amy去看她,但碍于身份的Amy婉拒了。

  2003年12月30日,梅艳芳因病去世,消息从电视新闻中传来,Amy痛哭不止。

  10年过去,当Edith拿着梅艳芳的遗物找到她时,看着昔日的老照片,她越发后悔。

  对朋友,梅艳芳从来没有变过。就像她爱喝的汽水一样。

  不知现实中的Amy是否看到了《拾芳》,但愿这部电影能让她卸下心中的包袱。因为,我相信梅艳芳绝不会怪她。

  《拾芳》的策划和统筹是梅艳芳的粉丝会芳心荟,这不是一部打着“XX导演”、“XX演员”标签的电影,而是一部真心实意的粉丝电影。

  影片的视角尽可能的小,主角也尽可能的平凡。每一个故事都与梅艳芳有关,但每一个故事的主角都只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

  那些粉丝所经历过的事情,也是梅艳芳自己曾经历过的。

  比如偏见,比如苦难。

  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对追星的偏见、对学校安排话剧表演不务正业的偏见,更有对梅艳芳自幼卖艺赚钱的偏见,以及她歌星(戏子)身份的偏见。

  歌手演员是不上台面的职业,追星是浪费时间的脑残行为,把演艺圈明星当作偶像、甚至学习对象,更是成何体统。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过是分数至上的全面发展。而这些人口中的公平,似乎在涉及到明星和粉丝时,便自动绕道而行。

  电影中将凡此种种的偏见交织在一起,从对粉丝个体的偏见中折射出世人对梅艳芳的偏见。那是抛开粉丝身份的某个个体的琐碎生活,也是褪去明星光环的梅艳芳的生活。

  媒体擅长对她苦难过去的挖掘,顺便将偏见随意抛给世人,这些长存于梅艳芳的一生中,与鲜花和掌声同在。只不过,她总是用最大的善意去接纳与包容。

  她会为了让送车的粉丝看到她的正面,宁愿坐“倒头车”;

  听说自己的粉丝去世,她要来粉丝的照片说想替他念经。

  得到过她恩惠与鼓励粉丝不计其数。粉丝和偶像,原本没有分享心情、相互帮助的义务,但梅艳芳却真心实意的将粉丝当作了家人和朋友。

  片中有个细节,吉他青年Ken参加“茁壮成长”基金的面试,面试官小声交流说“我也不懂吉他”,然后便让Ken过了。其实,现实中确有其事,梅艳芳曾关照基金会工作人员,凡是申请资助的都让通过。

  她太知道人生的苦,所以才更加想要把甜分享给别人。

  电影中没有大肆渲染梅艳芳的风华绝代,也没有对她的各种善举歌功颂德。更让人感到庆幸的是,影片没有用一首首梅艳芳的老歌串联起那些复古的情节,以此完成一部分人的青春意淫。

  所以,《拾芳》是一部很纯粹的粉丝电影。

  夸张的耳环、戴在右手的手表,即便影片中除了影像资料外,梅艳芳只留给观众一个背影,但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告诉观众,这就是梅艳芳,是属于她和爱她的人之间的一个密码。

  这让人相信,他们真的访问了许许多多梅艳芳的粉丝,听了许许多多和她相关的故事。即便没有“真人真事改编”这几个字,观众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梅艳芳本人便是影片中所呈现的那样。

  她不是高高在上的女神,反而亲近得如同能和你促膝长谈的老友。

  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促成了如今《拾芳》的诞生。

  拾芳,拾起心中的那个“梅艳芳”,找回当时的初心。

  所有关于追星的偏见,都在这部电影中被打破。因为有梅艳芳这样的好偶像,让追星这件事变得有意义,让这些粉丝的青春和人生也变得更加有意义。反过来,这些粉丝也给梅艳芳寒凉的人生带去了些许温暖与甜。

  梅艳芳的“难能可贵”,换得了粉丝的“何其有幸”!所以很多年以后,Edith依旧会在心里对梅艳芳说:“感谢你走进我的生命。”

  明星与粉丝,本该如此。那些对追星指手画脚的人,永远不会明白“一见到你,我就有了学习动力”的感觉。追星的意义,从来不止是快乐与自我满足;偶像的责任,也不仅仅是呈现好的作品。

  一个好的偶像,会用人格魅力给粉丝带去正面的影响,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一群好的粉丝,会不离不弃地给予偶像最真诚和坚实的支持,成为Ta最有力、也是最有利的铠甲。

  至于衡量好偶像与好粉丝的准则,不是那些“该与不该”,而是不忘各自的初心。

  “当有天我离开,到底还有多少人,能真正记住梅艳芳这个人呢?我不要承诺,只想当大家百般无聊时,望着天上星星,会记起这个曾经好熟悉的名字。”

  在最后一次演唱会上,梅艳芳唱着《惜别再回时》告诉粉丝,即便有一天她不在了,也会一直伴着他们。

  十几年之后,粉丝带着《拾芳》这封写给梅艳芳的情书,去赴一场与偶像的约会。

  追星的典范大抵如此。

  你的心里永远装着一个喜欢的人,无论Ta在与不在,你都能感受到Ta的光芒万丈!当你想起Ta,便感受到“似是故人来”的温暖。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