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圆》读后感100字

  《小团圆》是一本由张爱玲著作,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团圆》精选点评:

  ●作为一部小说来说显然是不太合格的,人物繁杂叙事混乱,但是张爱玲的文字是好,至少个人风格独特,写这些个故事显得恰到好处。这本书读就是了,都不太需要搞清楚写的究竟是什么,都是些陈年旧事,过往情爱,搞不清楚弄不明白糊里糊涂的刚好,好多句子都懒得深究背后的意思,只读过了。总觉得不能给三星,那就给个四星吧。

  ●读得气短。九莉太凄凉了,她自己虽然细腻,但也冷冰冰的,并不觉得自己凄凉,更让别人觉得可怜。

  ●“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九莉这辈子只会只能爱之雍一个。爱过,被伤害过,但是想起他还是幸福的,但又不想再遇到他,再被伤害一次。

  ●我们的后代看到当年我们的照片,也许会认为我们年轻时拥有轻松顺利的爱情故事吧

  ●我若说“她写得是这样好”,大概会被她在心底里嘲笑。

  ●一直对潮流抗拒,包括张爱玲。应该改一改。想多看看她的作品。小时看过倾城之恋,但那时什么都不懂。想通过她笔下的人物多了解了解她。那样一个伟大深情又冷酷的女子。

  ●2019年第九本书。最近看书是有些懒了,有一搭没一搭地翻了大半个月。这是张爱玲自己为原型的传记小说,从这个小说里,我看到的是为什么张爱玲是张爱玲。很多年以后了,像一个小老太太,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许多往事,但偏偏又是极清醒的,大概是年少时的经历赋予了她生命中那种苍凉的底色,像饱和度极低的色彩,涂抹在旧旧的纸上。

  ●旧时家族人物关系庞杂 故事铺陈又琐碎 磕磕绊绊囫囵读了 但知处处是自传式的真实映射 九莉半生倒也不乏作伴之人 一颗心却自始至终不曾捂热 名为小团圆 其实片刻算不上团圆过 (世上真有这种多情又滥情的渣男啊)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当回忆录看,读后感只有两个字——坦率!作家是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越写越好的,天才的作家更是如此,文字像手里团着的两个核桃,越揉越浑圆。

  ●前段时间看的自传体小说都提到《小团圆》,也一直下决心看完,尽管这几天头疼的很,还是断断续续的读完了。配着《今生今世》读应该不会太片面,其实正如豆瓣评论中说这本张对于童年的回忆还是很多的,爱情不是主要的。而且童年事件对于今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张以前的作品,读多一些,但关于她的圈子和情感纠葛还是没关注过,当是不同的人对于同样一件已有结果的事件讲述,当事人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而已。只知道里面邵之雍代表胡。虽说小说主人公经历与张相似,但并完全是她故事的全部。”哪里有什么爱情,不过是习惯了一个男人“,有时,习惯还很可怕的,打破习惯就需要破坏惰性呀~

  《小团圆》读后感(一):小团圆

  今天看完了张爱玲的小团圆,很好很好,能写出文章真好,就算当时不被理解,没关系,时间会证明一切的。很像,慎独,没有好奇心,不打探别人的生活,九莉说差点被炸死了,没有一个人可以说,实在是悲凉。黄女士和张女士是很现代的女性,很多方面很佩服和喜欢她们,不流于俗的人物,其实人生在世对得起自己差不多就够了,对其他的的要求就是不带来麻烦,不打扰。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人类的悲喜也不相通。也不对,对于张爱玲的童年遭遇是理解的,但是对张的弟弟,再惨也是不相干的人物,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凉薄又现实。

  《小团圆》读后感(二):夜深忽梦少年时

  《小团圆》 张爱玲 over 不读张爱玲的小说,大抵不能想象一个人的心思可以敏感细腻到什么地步 像是七八层垫子下的豌豆,以她的笔触写出来,有不动声色而惊心动魄的力量 「在香港她有一次向比比说:“我怕未来。” 没说怕什么,但是比比也知道,有点悲哀的微笑着说:“人生总得要去过的。”」 从九莉的童年就决定了,无论她长大后爱别人还是被别人爱, 心里都有个无论是谁也填不满的空洞 这样的女孩子,根本无法拥有世间所谓“简单”的幸福 不是不愿,是不能,是做不到 「但是有一次梦见五彩片《寂寞的松林径》的背景,身入其中,还是她小时候看的,大概是名著改编,亨利方达与薛尔薇雪耐主演,内容早已不记得了,只知道没什么好,就是一只主题歌《寂寞的松林径》出名,调子倒还记得,非常动人。当时的彩色片还很坏,俗艳得像着色的风景明信片,青山上红棕色的小木屋,映着碧蓝的天,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着,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 此处是全书共鸣最深的地方,一字一句看完就勾得落了泪。 这样的梦,我曾梦过的 所以我知道,醒来的那瞬间,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怅然若失也好,意难平也好。

  就像那书名,小团圆。梦中这一瞬的小小团圆,终究是要散的。

  《小团圆》读后感(三):整个上海打了一个盹,做了一个不近情理的梦

  作为张迷客厅的门外人,对张女士一直是路人态度。断断续续看过几篇中篇,那几个著名的长篇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听说了。

  突然决定读张爱玲,是因为这个新版的封面太好看了。也没听一位张迷的建议,先不要读《小团圆》。这书的前言是宋以朗写的“为什么出《小团圆》”之缘由,里面引了一些张爱玲和她朋友的书信。张女士当时是想出的,但碍于台湾那边那位的言论,有诸多忌惮。后来风平浪静,宋以朗还是决定让这本书面世。

  许多张迷不喜欢的原因是这本书暴露了太多她当年的生活,乃至整个上海文艺圈的生活(如果对号入座都正确的话)。但很奇怪,我看的时候一直没想着去考古哎。何必再去对照,又不写论文。专注文本不好吗。甚至有时候,我也懒得去对照九莉和张爱玲了。不如就当那是一段故事吧。

  再回头看文本,整个故事给我的感觉就是“拧巴”,“别扭”,思绪缥缈,无法全神贯注。

  有人说这本书的碎碎念让人抓狂,内容无非是九莉和她的朋友,九莉和她的父母,九莉和她的姑姑,九莉和她的恋人。完全是“我我我”的绕圈回忆录。

  就是这种平铺直叙中,张女士的笔法还是很有力道。

  她跟她妈,真是别扭得太现实了。九莉妈,一个刚刚接触西方文化的女性,大胆离婚大胆出国。

  书里对***称呼主要是“二婶”,因为九莉被过继给了大伯家,要么就是名字“蕊秋”。一般写道九莉别扭复杂的时候,就叫“二婶”了。只要二婶一出现,九莉那个拧拧巴巴的状态就出现在我眼前。

  妈是亲妈,但又没养过她几天,但又怕她被后妈欺负(已经欺负了)接走了她,但又天天冷言冷语,但又花钱送她去香港上学,但又拿走了她的奖学金,但又拒绝她的还钱。是不是超级复杂!

  常人看来都很错综复杂的母女,心思细腻的九莉经历这些,可想她的内心会有多别扭。她的主要情绪是怕二婶,怕她又纠正自己的言行,其次是隔离感,她的描写里总是跟二婶隔着什么似的。最后还是有一些爱,说不清多少。还钱的那天傍晚,二婶哭着不要,九莉也就冷漠地等她哭完,然后最终没给。毕竟“不拿她的钱是要保留一份感情在这里”。

  这对母女虽然对对方的行为都奇怪,但性格是真像。比如两个人唯一的一次牵手,引起了两个人都很不适。

  再看她和渣男邵之雍,屡屡被气到合上书的我,内心分分钟骂人了。

  九莉说“她和之雍的事谁都不懂,和谁都不一样”,我(手动再见)。妹妹,我们懂,那和谁都一样。文艺点说那位想凑个百美图,你是画中的一个。说白了,不就是混乱年代的绝世渣男嘛。

  可是你看九莉或者张爱玲那么通透的人儿,什么都想明白了,就这个没明白。或者说,她都明白了,但她愿意受着。

  微笑着听他说自己的”战绩“,搞到了谁谁,心里却有一把刀在乱砍,砍得人影子都没了。这种脸上笑嘻嘻心里mmp的别扭,大概只有九莉能做到。

  九莉总想着自己技高一筹,好些女孩也是这么想的。容忍他做那些别人忍不了的事,可能就让自己显得特别了,然后自己再坐收浪子回头。nonono,不会的,渣男只会骄傲然后继续寻花问柳。你还是只是她们中的一个。

  邵之雍说那些话,以为她是写故事的便能懂那种所谓的“多情”,九莉这时候说了一句,这种活该就像“当煤工的就一定得得黑肺病?”(看到这里我气死了)

  九莉也有幡然醒悟的时候,分手信里写“我并不是为了你那些女人,而是因为跟你在一起永远不会有幸福。”本来还要加上两句:“没有她们也会有别人,我不能与半个人类为敌。”但是最后那两句像气话,就删了。

  她到最后也要个体面,就是太体面了。想让难看的东西也有个体面的样儿,太难了。外人看着也太别扭了。

  两个人做爱的时候,书里不只一次写道“痛”。邵之雍对于年轻肉体的贪婪真是一目了然。九莉或许是个性冷淡吧,又或许她没专心。她跟他在一起的时候,做什么都不专心,一直在想其他的事情。她觉得那是别人不懂的爱,那不过是让她分神的爱。

  书里首尾呼应,用了一段话。

“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

  梦到故人故事,张女士会感到快乐。她回首写下这些的时候,会不会察觉当年的自己,太坚硬了。什么情啊爱啊,那么不堪一击。海枯石烂也很快的。

  整个上海打了一个盹,做了一个不近情理的梦。

  《小团圆》读后感(四):道尽冷暖

  不是张迷,读这本书之前,只在2018年匆匆读过一遍她的《倾城之恋》。如今,除了记得白流苏和范柳原,还记得书中描写的一段轰炸场景。更多细节,实在想不起什么了。

  学者杨照老师说:“我们现在,太轻易评论了。”所以,我很战战兢兢地写这篇东西,只能说它是读完一遍的感受,是我与这本书第一次见面,是它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完全不能、更不敢算作评论。

  张爱玲的大名、她的爱情故事、她的出身背景,零零散散听了很多信息。至今,在我心目中,都没能拼凑出过一个完整的她。

  《小团圆》是她的遗作,一部自传体式作品。张爱玲生前还在纠结是否出版。花了几天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内心对她生起一些疼惜和敬意。

  这本书里,九莉是张爱玲的化身。生于大户人家的她,没有像大户人家的娇小姐们一样去做阔太太。反而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她与母亲

  母亲是她永远绕不过去的坎儿。

  书中有一段写九岁那年和母亲一起过马路的场景:

  蕊秋正说“跟着我走;要当心,两头都看了没车子——”忽然来了个空隙,正要走,又踌躇了一下,仿佛觉得有牵着她手的必要,一咬牙,方才抓住她的手,抓得太紧了点,九莉没想到她手指这么瘦,像一把细竹管横七竖八夹在自己手上,心里也很乱。

  在车缝里匆匆穿过南京路,一到人行道上蕊秋立刻放了手。九莉感到她刚才那一刹那的内心的挣扎,很震动。这是她这次回来唯一的一次形体上的接触。显然她也有点恶心。

  蕊秋是书中九莉的母亲,也是张爱玲母亲的投影。

  这对母女,母亲不为儿女牺牲任何一点自我,女儿敏感地感受到一切。民间有些说法,不知是否科学。但听起来,很有道理。

  这说法是:“每个女孩,一辈子都想摆脱母亲的影子,长大后发现,越来越像母亲了;每个男孩,一辈子都想摆脱父亲的影子,长大后发现,越来越像父亲了。”

  看看张爱玲的一生,像极了她那不停追寻爱的母亲。她为一个男人痴情一生,母亲则辗转很多男人之间。母亲追爱的影子,她从未摆脱掉。她再怎么不像个母亲,张爱玲身体里也留着她的血、她的基因。

  她与父亲

  她笔下写父亲的内容不及母亲那么多,印象最深刻的有一处。

  “洗了脸出来,忽见翠华下楼来了,劈头便质问怎么没告诉她就在外面过夜,打了她一个嘴巴子,反咬她还手打人,激得乃德打了她一顿。”

  这件事,她说:“似乎无论出了什么事,她只要一个人过一阵子就好了。这是来自童年深处的一种浑,也是一种定力。”

  可见父亲那里,她得到的爱也很有限。父亲是一个不争气的富二代,继承巨额家产却全部败光。

  她与亲戚

  这本书里,还有很大一部分篇幅是写她的家族情况。三姑楚娣与她相处时间最长。一大家子的里里外外,有点庞杂。大家族可能都这样吧!家族这里读起来真的费脑细胞,我还得回去再梳理。

  她的爱情

  胡兰成,她爱了很久,爱得最深的男人。留给了她伤害,也留给了她美好。否则,她怎么会在书的结尾写这样一段呢?

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

  她的文笔

  冷暖之间,独树一帜的描写。人生毕竟是很多无可奈何的。她愿意把人生的无可奈何写进文字,何尝不是一种怜悯呢?

  正如,她写九莉梦见之雍,美好的梦瞬间醒了,随后是:

这样的梦只做过一次,考试的梦倒是常做,总是噩梦。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

  这样看来,她是忠于自己也是终于生活的。她用别样的才情将她经历的一切诉诸笔端,读者总能从中品出点什么。

  作为读者,我对她的文笔充满敬意。厉害之处在于她的独特,独特又准确。同时,我也很心疼她。经历了那些痛,最后治愈了吗?

  《小团圆》读后感(五):在蓝色月光下

  张爱玲在遗作《小团圆》开篇,这样写主人公九莉:

“过三十岁生日那天,夜里在床上看见洋台上的月光,水泥澜干像倒塌了的石碑横卧在那里,浴在晚唐的蓝色的月光中。一千多年前的月色,但是在她三十年已经太多了,墓碑一样沉重地压在心上。”

  这段话曾有一个相似的版本,被宋淇、邝文美夫妇收入《张爱玲语录》。我们因此得知:亘古的月光像墓碑似的压在心胸上——这完全是张爱玲自己的三十岁生日感言。那还是一九五零年的月光,彼时,共和国初期的张爱玲住在上海,已经出版了一生中流转最广的几部作品(小说集、散文集、电影剧本),依旧笔耕不辍。而写《小团圆》时,张爱玲已年过五旬,独居在洛杉矶,此时,在异国月色下回忆三十岁生日那一天上海“墓碑似的月色”,想必又有新的况味。

  作为第二部也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张爱玲在《小团圆》里重写了早年自传性的《私语》《烬余录》中的部分情节——尤其是自己与父母、姑姑、弟弟的家族往事。她提到她一直都想写这本书,也为《小团圆》的自传性辩解:“我写《小团圆》并不是为了发泄出气,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可以说,张爱玲太看重这本书了,以至于在最后二十余年里,张爱玲反复修改、甚至一度决定销毁此书,直到去世之前也未能决定出版。

  至于张爱玲“最深知的材料”,在随笔《私语》中,只用寥寥数千字便揭开了令人惊心动魄的私人记忆的冰山一角。

  彼时张爱玲二十四岁,住在姑姑家:“乱世中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的家。然而我对于我姑姑的家却有一种天长地久的感觉。”然而接着就说起自己打碎玻璃、立即赔钱的事。“……我只是在里面撞来撞去打碎东西,而真的家应当是合身的,随着我生长的。”仿佛曾经有一个真的合身的家。接着,张爱玲回忆起过去的家。如果是电影镜头,我们大概会从一个孩子的视角看见一系列节奏逐渐加快的跳切镜头:空间变换,人来人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佣人、弟弟等童年时亲密的形象渐渐隐退,姨奶奶出场,母亲和姑姑出洋,再归来,(从天津)搬到上海,坐在马车上的张爱玲感到“侉气而快乐”,接着冷冷一句写到“然而父亲那时候打了过度的吗啡针,离死很近了”,之后父母离婚,张爱玲跟随父亲回到上海老宅。没多久父亲娶了继母,当张爱玲和继母发生争执时,张爱玲回忆道:

我父亲扬言说要用手枪打死我。我暂时被监禁在空房间里,我生在里面的这座房屋突然变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白的粉墙,片面的,癫狂的。Beveley Nichols有一句关于狂人的半明半昧:“在你的心中睡着月亮光”,我读到它就想到我们家楼板上的蓝色的月光,那静静的杀机。

  张爱玲从家里仓皇逃往母亲家,但这冰冷的蓝月光却一直压在她的心上,伴随她始终漂泊的一生,并作为关键意象,创伤般地在文章中反复提起。而作风新派的母亲虽然让她接受了教育,却从未和她真正亲密过,也从未长久地和张爱玲建立起所谓“真的家”。因此,这又使张爱玲的情感创伤增加了新的维度。在张爱玲十九岁时写的《天才梦》里,似乎已经预感到自己充满不幸的一生,她的母亲显然也意识到了,文章中,她对张爱玲这样说:“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而张爱玲自小出于“奇异的自尊心”,宁愿眼看着柿子一天天烂在抽屉里也不愿屈尊向佣人问一句(《私语》),更不用说主动修补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了。至于张爱玲父母的不同身世,也以某种奇异的方式纽结在张爱玲的写作与人生中。父亲作为清朝遗少,生命随帝国的残阳(以及鸦片烟这一关键象征物)一起走向败落。母亲则逃离传统家庭,追求西方社会许诺的独立、自由,最终客死他乡。

  张爱玲则选择了第三种路,她将自己放逐在美国这片新大陆上,身边的两座大洋隔开了两个她迷恋的世界:一边是古典中国的全面败落——曾诞生她痴迷的《红楼梦》的文学故乡;另一边是西方文明提供的文明幻觉——带来了她迷恋的物质的不绝的美和惊喜。

  移民美国后,张爱玲用英语写作,翻译了海明威和爱默生,同时研究《红楼梦》、写作自己的小说。她远离故土、读者以及她的同代作家,看似完成了古典与现代生活、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接轨。但是,比起当时的青年在观念上的激进,张爱玲的精神观却始终是古典的:

“我所知道的最好的一切,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都在这里了。因此对于我,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善,向来是打成一片的,不是像一般青年所想的那样灵肉对立,时时要起冲突,需要痛苦的牺牲。”

  正因心中有这种“精神与物质上的善打成一片”的气象,她的文学作品才得以继承以《金瓶梅》和《红楼梦》为巅峰的世情小说的精髓:世界的残酷和诗意,通通隐藏在人情世故的交锋之中。然而,悲剧早已注定。因为缔造此类文学的基础——微小到生活器物和社会礼仪,大至国家制度和宗教习俗,抽象至语言习惯、审美趣味都在全面地土崩瓦解。在这一点上,看似生活观念现代、打扮入时的张爱玲其实是最古典的作家。晚年,张爱玲用英文写道:“心存死亡,就什么也不怕了——除了生命。(即事情在我身上发生,接二连三的发生。)”。这句话的内涵必须通过张爱玲的一生的写作来阐释。她心里清楚一个古老的文明已经死去了,却依旧要一次次回到死亡现场,通过写作招魂,将死去的“典故”复活于一个个崭新的现代语境(比如《小团圆》中的“团圆”,《倾城之恋》中的“传奇”)。她在巨大的时间废墟上写作。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这是《金锁记》开头,小说发表于1944年。然而,这是一个垂老之人的声音,一个命运先知的声音,仿佛直接来自三十年后,客居异国的张爱玲,回忆着过去的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她必须一次次回到月光下,重新写起一生的故事。因为,唯独这月色,勾连起遥远的文化与历史,照着张爱玲对过往的回忆,更照见她毛骨悚然的现在和未来:

“写到这里,背上吹的风有点冷了,走去关上玻璃门,在阳台上看见毛毛的黄月亮。”

  正如所有的月亮都是同一个月亮,我们不妨把张爱玲的所有书看成一本书,所有梦都看作一个梦。是旧梦里做着的一个新梦,是《小团圆》结尾处,那个无法回去的时间之梦,更是《红楼梦魇》的乡愁之梦。一个人见证、并活过了整个乱世,不断怀疑和逃离任何一种力量、并进行自我驱逐,最终,她的身上缠绕着过去和未来的层层“梦魇”。

  迁居美国后,张爱玲开始研究《红楼梦》,主要是对比《红楼梦》的各种版本细节,揣度作者当时的心意,每个人物是否有人物原型,虚构与现实可能存在的几种关系——这已早早超出文学评论的范畴,更像是被层层叠叠的梦魇住了,执意为一个消逝的世界赋形。最后,这些文章被收入《红楼梦魇》。这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书名。她通过这样的方式入梦,而克服了平生的遗憾:“怅惘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

  不同时——这让我想起中国人使用至今的两种历法。阳历规定了工作、日常交流,阴历时间规定了节日、天文周期。两种历法象征两种文明。而张爱玲生于一九二零年九月三十日,对应的阴历生日则是八月三十日,换言之,在张爱玲阴历生日那一天正逢新月,月球背离太阳呈现暗面,这一天是看不见月亮的。——因此,虽恨生不逢时,张爱玲在生前过的,终究还是新式的阳历生日。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