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修订本》读后感摘抄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修订本》是一本由张嘉佳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修订本》精选点评:

  ●为舒然加一星

  ●2019#68 故事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再见了,刘奇维。没有你的高四,我是靠张嘉佳的小说度过,对于这本书,对于你,更多的是不舍。这是我们的终点了,但却是我的起点。安好。

  ●张嘉佳的书我只敢读一遍,如果读第二遍我会怀疑所有的爱慕到死都是一厢情愿的。朋友说,作者必是一名情场高人,不然很难有这样的文笔。

  ●可能心态已经老了,没有读出其中的美好吧

  ●从2015-2019五年时光,瞬息万变我依旧热爱张嘉佳的文字

  ●我没看懂写了什么,不像短篇小说,不像散文。

  ●张嘉佳的鸡汤文还是算比较优秀的了,可能是期望值过高,看着感觉一般般,而且有些故事感觉很假,可能是我没见过世面吧。

  ●花了一个上午走马观花看完,真的是矫情做作的文风,有些还有拼凑字数的嫌疑

  ●挺好的。这不过我买的那本,错印漏印影响了阅读质量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修订本》读后感(一):我不是个文学者,只是个体味了失去的“念人”

  老实说,我没看过多少书,是个拥有理科工具小书库的普通人。知道这本书时,我刚结束了7年的初恋故事。而当我真正开始读这本书时,那个陪我一点点重新坚强的人,也已经离开了近9个月。也许是我太脆弱,又或许是太深刻……可,是的,我放不下这一切。

  这本书,不像小说,也不像散文,也不像随笔……有人说这是微博体,好吧,大概或许,不过这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我的情绪越来越难控制。倾诉和分析是我控制情绪的方式,可现在这并不灵验,认真做事也许能抽离,但恍惚空荡却充斥每一个瞬间,好像下一秒就想赤足狂跑着逃离,就连读书时的静心也无法持续。可当我声读这本书,它能让我静下来,似乎我在读它的故事,而它也在读我的,彼此哽咽,一种理解与被理解的情绪滋生着。

  我不懂文学,只是想好好的平凡认真生活。在我前1/4的人生里在全力忠于感情,我感激,它拯救了我的脆弱,给我一个喘息的机会去过渡……过渡人性脆弱,过渡到能忠于自我,坚定自己的选择。

沙城就是一个人的记忆。如果你不往前走,就会被沙子掩埋。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修订本》读后感(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苦衷

  这本书很久之前就听过,当时特别火,但今年才开始看。一个个故事交织起来,就像我们或者是我们身边人发生的事情。

  我对其中有一个故事【不只是路过】印象特别深刻。作者的初中同学黄豆是一个沉默寡言、毫无特色、没啥存在感的人,我相信学生时代都有这样的同学。他们不够自信,没办法去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更多的原因应该是没人愿意去倾听他们吧。

  作者又提到高中同学蛤蟆。当时和同学一起玩的时候,大家都会互相请客吃饭,但轮到蛤蟆的时候就是有事无法出席。发生两次之后被作者质问,蛤蟆无法回答。

  高考完了后,家里人就不会让蛤蟆继续读书了。这时候也是大家分别的日子。蛤蟆交给作者一封信,写的是:

我家里很穷,我很想请大家吃一顿好的,可是我家里真的很穷,学费还欠着一些,爸爸说等麦子熟了,留几袋,再杀一头猪,就能还清学费。我说,爸爸,都不去学校了,干吗还要还学费。爸爸说,这个是欠的,就算书不念,欠的也得还。张嘉佳,我特别想请你吃一顿好的,特别好的那种,哪怕是肯德基,贵成那样我还是会请你。我不是坏人,无论我请不请你吃,你将来一定会很优秀,成为伟大的作家。等麦子熟了,我会偷偷留一袋,卖掉请你吃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活着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贫穷对于一个人来说,常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没办法自信、有趣、欢乐……,他要面对很多生活中的无可奈何。

  书里其他的故事我都忘了,但这个故事还记得。它教会我:不要随随便便去评论别人,对别人的难处和痛楚,要学会包容一些。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修订本》读后感(三):行走在岁月的河去追逐全世界

  行走在岁月的河去追逐全世界

  我们所有人行走在岁月的河去追逐全世界。我们走过了四季更迭,走过了岁月流转,见到了春夏秋冬的周而复始,见证了斗转星移的白昼黑夜。直到遇到某一个人,我希望有个如你一样的人,只要最后是你,就好。我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短暂的走进,一辈子的离别。短暂的停留,步步回头只为和你擦肩而过。

  张嘉佳,我个人挺喜欢的一个作家。他记录的文字,他所写下故事,是经历、阅历、也带着生活的温度。我喜欢有故事的人,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我看来讲述的就是故事人生。作为一个爱听故事的人来讲,夜深人静的时候看张嘉佳娓娓道来与爱情、生活、梦想有关的故事是一种享受,感叹之余喝一杯白水,平淡但确是最好的。自己眼里的故事,就是别人眼里的事故。

  我从你们的世界路过,可你们也只是从对方的世界路过。书里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在我看来都是真实存在的,管春、猪头、茅十八、荔枝、何木子、毛毛、慧子......一个名字代表一段故事,一段人生。他们在各自的世界都在经历着生活给予的一切可能与不可能。在这个可爱与可怕、惊喜与惊吓的世界,辜负谁,拥抱谁,牺牲谁,幸福的路尽管七弯八绕,眼泪与微笑齐飞,但你要相信生活本是美好的,当幸福来敲门时,你只需要打开门用力拥抱就好。

  书里的故事我做不到感同身受,但书里的文字绝对是有感而发。每一个油腻大叔何曾不是当初的翩翩少年郎,是生活给予的一切化成了那把增肥的猪饲料。每一个青春飞扬的日子里,每一个经历成长的男女渴望坚强,却突然发现有了盔甲自己也就有了软肋。张嘉佳是一个很好的写作者,我喜欢他文字带给我的温度,生活不易我喜欢苦难背后的糖果,而他所叙述的故事就是我生活里的那颗糖。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因为时间不停的向前。时间把当下变成过去,把未来变成现在,而你我的世界终会在时间的脚步里,相较、远去、直到再无交集的可能。那是我的家乡。将我童年变成童话的故乡,麦浪舞动和鸽子飞翔的家乡。我们也曾到达过远方,也曾无限的接近过自己的梦想,当我们回到自己的家乡,你才发现到不了的远方或许并不是自己最渴望的,在路上,感受那种脚踏实地带来的稳重,在平凡中感受生活给予的幸福。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记录下了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那些走散的人,那些再也见不到的朋友,相聚一阵子,走散一辈子。曲终人散终有时,生活里细碎而美好的存在都是这个世界最美的风景。时光的河入海流,我们在向前,在老去、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存在过得痕迹。而我们总会鼓起最大的勇气去迎接到来的一切,因为生活充满着无限可能,你我都在乘坐一列没有返程的列车,有离去、有到来、有短暂的陪伴、而终点站却只有自己一人。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

  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

  从清晨到夜晚,从山野到书房,

  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修订本》读后感(四):《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我写作时,是如此孤独

  作者简介:

  张嘉佳,1980年6月22日出生于江苏南通,作家、编剧、导演。毕业于南京大学。

  《全世界》这本书,很多人看过、买过,笑过、哭过,最后这本书却不知被放在了哪个角落。今年7月,《全世界》第一次修订,也是最后一次修订,有人买无所谓,有人看无所谓,有人哭无所谓,但是看了要理解:

  你看了一遍,便是从张嘉佳的全世界路过。

  张嘉佳习惯用三言两语勾勒出故事的大纲。用最简单的词汇,汇成一句最深情的话。很多时候你可能看不懂,但是你会感觉,这句话,很美。

  看的时候会发现,似乎张嘉佳的身边总是聚集着各种各样的朋友,有出秀的,也有平凡的,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是至重感情之人,不论友情还是爱情。

  分享几个最让我感动的故事。

  一、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第一个很火,看过电影版的《全世界》的都知道,讲的是茅十八与荔枝的故事。

  茅十八是个理工宅男,一次去稻城向女朋友荔枝求婚,后来在荔枝生日送了个自制的导航仪,只因荔枝抱怨普通的导航仪说话太古板,而茅十八送的导航仪里全是他自己的个性化音频。他们以为可以一起去到很多地方,他们以为可以一起度过很多的岁月。

  两年后两人分手,原因只是荔枝的一句不合适。分手时两人没有再见,荔枝把装满回忆的纸箱子放在了张嘉佳的酒吧,茅十八没有要回去,而是去寻找自己的沙城。

  往后张嘉佳再去稻城,带上了被遗忘的导航仪,一路上呼啸着茅十八的叫喊。终于到了稻城,茅十八安安静静,平静又深情地说了一大段话,可是两个人都不在了,只剩下一个旁观者聆听。他们以为可以一起去到很多地方,他们以为可以一起度过很多的岁月,最后,不是携手白头,终究只是从彼此的全世界路过。

  张嘉佳说,沙城,不在任何一个地方,它只是你的记忆。无论多么美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稻城。

  二、初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第二个,讲了张嘉佳与三个女生的故事。

  小学六年级的班长,是他的同桌。班长拥有一个小本本,专门记录课堂违规的人,而被记名字的人最终都会被班主任惩罚。张嘉佳作为一个不良少年,几乎每天都会被记名字,但却从未被班主任抓过。小学毕业后,班长把之前不借给他的《小王子》和小本本送给他。原来,每次把小本本递给班主任前,班长都会偷偷把他的名字划掉。

  大一时姜微特意从外地跑来找张嘉佳,目的是让他时常联系她。他说他没钱,她把银行卡递给了他。五年后姜微跟他的朋友结了婚,他把欠着的不舍得用的一千五百块送了过去,枕头下还压着一张她第一次给他的口香糖包装纸。没有一丝褶皱。

  校花同学又聪明又美丽,在张嘉佳最穷困潦倒时叫人给他送早餐,在张嘉佳百口莫辩时挺身而出。后来两人分手。再后来张嘉佳去了校花同学的家,陪她妈妈吃了顿饭,书桌上摆着一个病历本。这个笨蛋,撒个谎都不会。

  人生总是这样,当你一切盈裕时,你什么都不会顾虑,后来才追悔莫及。其实你身边的人都爱你,然而,当时的你,总是一眼万里。

  三、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

  第三个,在电影《全世界》里改成了陈末的故事,实则,是管春与毛毛的故事。

  管春与毛毛是一对欢喜冤家,两人经常吵架,但也到了谈婚论嫁。后来两人对于酒吧的经营权意见不合,分手,毛毛找了一个商人结婚。管春喝酒骂爹骂娘骂泼妇,作为一个路痴,拖着张嘉佳开车一路向西。

  商人破产,家境衰落,变卖家产。管春道听途说,路过她家时带着张嘉佳不要命地一把撞去她要拍卖的车,管春倒卖酒吧,赔了七十五万。这种倾家荡产的架势,他说,过瘾。后来,毛毛离婚,管春离开南京。

  后来张嘉佳和管春都回到南京,突发奇想再次进入酒吧,发现老板就是毛毛。她说用七十五万,又把它买回来了。她说她不会经营,叫管春教她。两人重合。

  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等到要等的人。很多人走了,头也不回,以后也是。

  他说,她那辆车,最多卖三十万。

  四、摆渡人

  第四个,是小玉和马力的故事。故事也被改编为电影《摆渡人》。

  小玉是个长春姑娘,文静秀气,在聚会时总是滴酒不沾,负责最后把张嘉佳他们一群狐朋狗友送回家。一次,小玉约张嘉佳吃夜宵,说马力睡她家了。

  她喜欢马力。但马力是个有妇之夫。频频喝酒,是因为马力和他媳妇儿江洁闹矛盾。

  马力带一群人去看他作的画,虽然没一个人看得出来,他说这些乱七八糟的线代表了他们所有人。画卖了三十几万。后来马力离婚,净身出户,小玉一人照料他饮食起居。江洁带着他现任到管春酒吧叫嚣,骂马力的酒量小,小玉挺身而出,提出跟她们喝“酒吧高尔夫”(九个酒吧,一个酒吧一瓶啤酒一杯洋酒,简而言之就是喝到吐沫)。现任喝到第三家,跑了。最后小玉喝到第九家,赢了,也输了。因为马力去照顾在第八家喝挂了的江洁。

  小玉说,我喜欢他,愿意为他做很多事情,如果我们真的在一起,我一定会要求他也这样对我。但是不可能啊,他又不喜欢我。所以,我只想做个摆渡人,这样我就很开心。

  小玉离开了,马力也没有复婚。几年后张嘉佳偶然去小玉家作客,发现墙上挂着当年的那幅画。小玉云淡风轻,可不,三十几万买回来的。虽然指不出哪个是她,但是已经不重要了。

  毕竟她从来只是他的摆渡人。船停泊,客人下船,便完成了使命。

  五、那些细碎却美好的存在

  第五个故事,也不算完整的故事。

  张嘉佳的朋友吹了两单几十万的合同,心情郁闷,张嘉佳问,这会不会死,答曰不会。但是他还是郁闷。于是张嘉佳带他出门旅行。高速路上朋友兴致超车,嘲笑被吓着的张嘉佳,张嘉佳问,这会不会死,答曰会。

  这是个挺简单的故事,同时也是个挺内涵的故事。至少在我看来。“有些事情值得你用生命交换,但绝对不是失恋、飙车、整容、丢合同,和从来没有想要站在你人生中的装x犯。”

  “遇到事情的时候,就问自己,会不会死?

  不会。那去***。

  会。哎哟那不能搞。”

  看得懂的人感慨万分,看不懂的人一翻而过。修订版不是修订了一字一句,重要的是张嘉佳为其作了一篇后记。(那篇后记,微博可查,无须购书)字数不多,却告诉我们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很多,都是我自己的故事。

  我想,张嘉佳真是个有魅力的男人,身边尽是痴人,还能记录下他们的故事。

  然后他告诉我,故事里的主人公,很多都是我自己,并非杜撰。这篇迟到了六年的后记告诉我,在前几年里,他用旁观者的身份,旁观了自己数次年轻的风采。

  我很痛心。不是为了很多故事没有完整美好的结局,而是,他怎么可以这么狠心,甘心在自己的故事中担任旁观者,一遍又一遍地揣测自己当时的心境。他怎么可以这么狠心,甘心让自己的故事成为别人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任人消遣。

  张嘉佳讲的睡前故事系列微博数一度被转发超200万次,超4亿次阅读,这些故事结集成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哪里有什么感同身受,所有的原因,不过是因为我是那些故事的主角。没有经历过,不懂。

  有些故事,你不说,就没人知道。

  有些故事,你说了,我们还是不知道。

  但是我又细细想来,这个胖子,应该也是活得很累很累了吧。不了解他的人不理解,了解他的人只剩下沉默。但是他还在拖着疲惫的身体与世界抗争,他还在不断地鼓励我们: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距离坚强很远,我们终究敏感脆弱,可我们坚信我们是会找到出路的。

  对此永不怀疑。“

  我也不怀疑。

  只愿有天,能见一见你,跟你说声,死胖子,你要好好的啊。

  其余的朋友,如果有机会,请你喝一杯酒,在列车轰鸣声中,飞驰进无边无际的夜晚。

  哪怕相对无言,各自怀揣着自己的心事,举杯畅饮,静赏明月、微感晚风、细数星辰,便足矣。

  (更多资源、影评及书评请戳公众号“文冰闲时”)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修订本》读后感(五):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解读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与文化选择

  2013年,博集天卷出版了张嘉佳的短篇小说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6个月销量就已经高达200万册,不仅在出版圈引发了一场地震,更在所有年轻人中迅速刮起了风潮。

  此后,2016年,光线传媒改编了这部作品,并选用了当下大热的几位演员进行演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再一次水涨船高,让张嘉佳本人的知名度在书圈与影视圈均迅速提升。

  这种对张嘉佳的热烈追捧,被文化界称为“张嘉佳现象”。有人评价说,“这是中国短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拐点”;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他的作品“矫情、酸水、浪费时间”。

  时隔6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又出了修订版,这足以证明,上述的争议并没有阻挡这部作品再创新高。

  张嘉佳会像很多红极一时的网红,瞬间陨落。还是像70后的庆山(安妮宝贝)以及80后的韩寒那样,从饱受争议,到渐渐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我们仅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引发热议的原因,对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建构与文化选择稍作解读。

一、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大火到“张嘉佳现象”

  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出版以前,张嘉佳只是一个小有才情的作者。生于1980年的他,曾是“南大第一才子”,因为高人气曾被评委西祠胡同“十大人气写手”之一。大学毕业后,他进了影视圈,做过影视方向的编导和编剧,有过一定成绩。也曾出过小说,却都不温不火。

  2013年7月,张嘉佳开始在微博上发布小文章,因为发布时间大多在十点左右,所以被称为“睡前故事”。据说张嘉佳写这些小故事的目的,一则是为了救赎自己沉沦的心,二则是想选取一个反响好的故事改编剧本维持生计。

  超乎他预料的是,这些故事居然创下了半年内150万次转发,超4亿次阅读的惊人记录。博集天卷迅速敲下了出版,于是便有了这部短篇小说集。

  此后,通过签售、电影,以及与女演员闹绯闻、担任《非诚勿扰》现场点评嘉宾等事件,张嘉佳一次又一次登上热搜榜。

  张嘉佳无疑是“出圈”了,他俨然已经完成了从普通小作者到明星的转型,拥有了一批忠实粉丝。

  无独有偶,如果仔细辨别,我们很容易从后来红遍大江南北的咪蒙和PAPI酱的作品中看到与张嘉佳相似的地方。简言之,就是会通过故事与读者/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这是与以往说教式的鸡汤或远离生活的文学作品全然不同的文字形式,在网络时代,在今天的年轻人中,这样的文字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二、究竟是从谁的全世界路过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共有三十八个故事,篇篇关乎情感,讲述的都是亲情、爱情和友情。

  这些故事都有着极强的戏剧性,寥寥几千字就可以成就一篇跌宕起伏又满含聚散离合的故事:

  有痴情男为了给喜欢的女人一个家,做过家教、黑车、饭馆,即使对方每次都要钱之后立刻消失,也依然乐观觉得;有深情技术男,为喜欢的人做过不少稀奇古怪的事,可最终没能留下她;有痴心不改的女生,围绕着暗恋男生的方位倾心追随,即使最后被抛弃也坚持生下负心汉的孩子并勇敢地独自抚养……

  不少人在读完这本书后的最大感受就是,觉得自己像个傻子,又哭又笑的。因为分明从书里看到了自己。

  很显然,这些故事走进他们的心里了。

  每个人都有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经历,这个“你”,可能是自己的亲人、朋友、恋人,也可能是他们自己。

  张嘉佳以轻松幽默的文风,俘获了早就对千篇一律的说教反感的年轻人,他们更愿意有人用故事勾起他们对往事和回忆,以及对当下的思考,慰藉自己孤独、迷茫的心灵。

  除此之外,短篇故事也符合当下人阅读习惯。繁忙的通勤路上以及下班睡前是很多上班族阅读高峰期,碎片式阅读渐渐成了趋势,在这样的情境下,张嘉佳的小故事自然而然收获了大批粉丝。

  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抓住了当代年轻人的心理,与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相匹配。

  作为80、90甚至00后一代,他们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自我意识强烈、人际关系疏离、成功欲望强烈。当这些人渐渐走入社会并成为中流砥柱时,理想与现实冲突带来的巨大生活和心理压力,必然会使他们产生文化与身份认同的困境。

  而张嘉佳轻松的文风之下,深情的故事内核无疑契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每个人都能从他故事里找到能与自己产生情感与思想上的共鸣的地方,并从书中的小人物身上解读出自己的命运。

三、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与文化选择

  当下中国青年的价值观与文化选择是当下社会中青年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共同意识。这种集体意识发端于五四时期,上世纪70年代进入曲折发展期,此后在改革开放的当代形成和崛起,并确定自己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不同社会背景,对青年人的价值观塑造与文化选择都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而当下,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高速发展。互联网十年间就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结构的转换。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今社会,提供给年轻人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高的自由度。追求自我、自由、公平竞争、创新等等词汇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说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

  但与此同时,传统的家庭、学校教育模式,已经很多传统观念却无时无刻束缚着他们。

  例如毕业后留在老家还是去大城市打拼,有人认为,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一定要努力打拼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有人认为父母把自己养这么大不容易,必须留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有人义无反顾选择北漂,精打细算把握身体最好的几年做出一番事业;但家里三番两头的催婚以及被相亲让他们和父母的代沟越来越深……此外还有阶层固化、很难实现自身价值等矛盾摆在年轻人面前。

  《当代青年社会心态的产变》一书中将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三点:风险压力下的社会焦虑情绪、特权民怨中的社会公平缺失、垂直流动停滞下的社会阶层固化。

  《当代我国青年群体社会心态问题及有效调试策略》中则总结为:理想信仰缺失,困惑迷茫感凸显、急功近利盛行,浮躁焦虑感滋生、公平稳定不足,弱势心态激化、信任危机频发,冷漠心理蔓延等四种消极心态。

  无论哪种分法,都显示出当代青年群体普通面临着巨大的心态问题。在近几年中,“丧文化”“葛优瘫”“废柴”等亚文化流行于网络也正是上述问题的显性体现。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正好戳中了这些弱点。

  曾有张嘉佳的粉丝说:“他写的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看的纯情日剧吗!……有热情有梦想有深情,有失去的遗憾,还有最后一击的催泪弹。”

  由此,我们似乎就能看到问题的根源了,一切都可以从80、90从小受教育的环境看出端倪了。对比之下,也不难发现,身边很多即使已经成家立业的人,依旧会被喜欢的球星或游戏感动得热泪盈眶。近日京阿尼起火后,不仅喜欢二次元的年轻人为之祈福,更是引起了80、90两代人的童年回忆。因为那是一代人价值观开始构建的地方。

  有点丧,有点中二,却又无比努力,这就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总体画像。

  张嘉佳的作品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说正好有着“治愈”的功效。他笔下的父辈一改严肃端庄的形象,戏谑脏话开口就来,大骂他们不敢追寻自己的梦想,还要用照顾父母的理由搪塞。还有用粽子贿赂儿子朋友了解儿子感情状况的设定……情到深处,还会升华出“我们都会上岸,阳光万里,路边鲜花开放”这样正能量的句子。

  融合了周星驰喜剧色彩与王家卫文艺范的写作风格,张嘉佳的作品让很多人放松的同时找到了自己心灵上的归宿。

  这其实与韩寒和安妮宝贝走红网络有很多想通的地方,作为80后作家代表,韩寒聪明、叛逆,渴望对社会事件发声,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在普通年轻人看来,他代表的是他们每个人。而安妮宝贝,正如北大教授戴锦华所说:“在安妮的笔下,那(都市)是永远的漂泊流浪的现代丛林,也是无家可归者的唯一归属。在那里生命如同脆弱的琴弦,个人如同漂流中的落叶。”

  不论是安妮宝贝、韩寒,还是张嘉佳,他们给予当下年轻人的都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这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需求。张嘉佳的“治愈系”还能火多久,我们不得而知。可以看到的是,这一文化现象让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现实与心理上的压力,也提醒我们,多多反思当下青年群体生存、心理状况,为青年人的良好成长提供一个更为健康的社会环境。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