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与中国人读后感100字

  《美国人与中国人》是一本由[美] 许烺光(Francis L. K. Hsu)著作,后浪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4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人与中国人》精选点评:

  ●终于看完了~作者通过各种例证详细阐述和分析了美国人和中国人心理行为机制和背后的社会文化模式,很有启发意义且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社会,并不会枯燥,对大家的一些疑惑例如为什么中国人对政府敬而远之?为什么官官相护现象普遍?在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虽然最后的结论有些过时,但仍非常值得一读

  ●全面、深刻、客观,差别化的对比很让人记忆深刻,读后有超多感想,也可以应用于大量领域,推荐。

  ●大概就是互相依赖的社会模式有很多好处,太过独立会导致社会不安,没有爱,攀比心和竞争性很强,破坏社会稳定,所以需要社会倡导一种相互依赖的文化模式,来维护社会稳定。车轱辘来回的就这个吧,从头到尾把每一个社会不稳定因素都甩锅到现代人太过独立上去我也是服气的。

  ●本尼迪克特: 宗教信仰、经济活动和政治并不是静止于各自分割开的清澈小池中的一潭死水,而是会溢出各自假定的界限而彼此交融混流的一股水流。

  ●美国的新变化和多样性的表现形式(种族暴力、代际、军事冲突、政治和殖民等)进行客观事实分析,中性的见解。现在中国正处于中西方文明相融合的时期,美国(有区别于传统西方文明)这样既代表过去,又预示着未来的国度,我们应该好好见解它。这样对我们是非常有好处的一件事。这本书可以与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和朴弄杨的《东方人眼中的美国文明》相提并论。

  ●严重落伍,还在分析1949年前的情况,实在看不下去

  ●从文化心理角度审视美国人与中国人,美国人是以个人为中心,原子化的个人在社会中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们要奋斗去争取地位,崇尚竞争,为保持优越感,有时不惜先发制人;中国人以情景为中心,在集体中生活,依赖于人际关系,并且相对比较稳固,比较有安全感,所以会缺乏创新和竞争的激情,以中庸的态度处事,中国人生活在网中,而美国人生活在乱石之中,难免碰撞

  ●与其说个人主义的根源是平等观念,不如说追求平等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将个人主义作为理解美国人性格的关键,美国人的危机意识与中国人的安全感;美国人的独占性与中国人的包容性;美国对下一代的爱护与中国人尊敬长辈的风俗……美国永远不可能获得这种安全感,因为它的手段不是平等、合作,而是居高临下,试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美国体制不仅要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体制,而且必须要在他人眼中成为最好的;倾向另一种体制即为背叛,任何竞争者的存在都被视为是对美国的大不敬,美国标准必须成为世界各国的准则。作者希望美国人民摒弃过度自私的个人主义,恢复对自然资源的维护,对他的邻居及其他宗教、种族给予尊重,同时停止美国人在道德上优于其他民族的幻想。

  ●许烺光写的这本人类社会学的著作,与《菊与刀》齐名,不过我个人觉得稍微还是欠缺了一点点,高度可以,应该没那么高。中国人以情景为中心,凡事都会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决定如何处理。美国人以个人为中心,崇尚自由主义和英雄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这个差别吧。

  ●在一个以超现代沟通技术为傲的社会里,“沟通”实际上成为通行的难题。

  《美国人与中国人》读后感(一):视角问题导致落伍

  在建立一个解释现实的理论时,我们采取的还原论模式的规则要求我们去把握更小的,更稳定、不易变化和消失的,更易测量和比较的单位。那么在对人类行为进行研究时,生物学和经济学的取向显然是前途光明的,而烂大街的“文化分析”、“国民性”常常陷入同义反复,先入为主和视野狭窄的毛病。

  就这本书而言,现在阅读的人明显能从前面几页的阅读中察觉到有许多相当落伍的内容。在当时书中情况是否确实并不确定(我倾向于是真的),但作者并没有去挖掘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单位,而是扣上文化帽子了事。

  就人类而言,从比较研究中可以发现,文化本身是一个相当柔性的事物和因果链上相对末端的单位。如果解释到此为止,难免肤浅了。

  《美国人与中国人》读后感(二):中美文化差异的表现与根源

  花一早上读了第一篇——“追根溯源”,讲到了中美文化的各种差异以及根源。本书是从文化角度理解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行为方式为何如此呈现的经典之作。

  作者的一个基本判断是,美国是个人性文化(强调个体),中国是情景性文化(强调个体与集体的联系),中国人和美国人所有的行为差异可以由此进行解释。作者重点比较了中美在绘画、小说和日常生活中对性的看法上的差异:中国绘画不会体现个体的表情以及性因素,而美国的绘画凸显个人的内心以及有明显的性暗示;中国的小说多描写事业与家庭的成功、对爱情的描写也是放在家庭伦理的框架之中,但在春宫图中却又无比直白,美国的小说更多描写性爱的至纯至高,有爱的性在任何时候都得到支持,但较少过度直白地描写性。

  归根结底,作者认为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孩童的教育(佛洛依德式解释):中国的孩童教育造就融入于人际关系之中,孩童较早形成了讲求实际、多元化看待世界的视角,而美国的孩童教育强调个体意识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父母隔绝了孩童与世界的联系,而这为美国孩子青春期的各种问题埋下了隐患。

  感觉本书对社会变迁对文化影响的探讨比较少。而实际上,在中国社会变迁如此之快的近四十年,许多文化的形态甚至本源性的东西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典型的如亲子关系、学校教育甚至性禁忌都在“个体主义”化。尽管这可解释为,中国文化的内在影响可能以另外一种形式呈现于当今的社会形态之中,但是这明显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逐步更加的资本主义了,二着是根本性的变化。

  书中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把中国文化的外在表现称作“被动自我优越”,比如中国人很少向别人夸赞自己的伴侣、情侣在公众场合比较矜持,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关系出现了问题;而把美国文化的外在表现称作“主动自我优越”,比如美国人经常向别人夸赞自己的伴侣、情侣在公众场合比较“放得开”,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的关系没有任何问题。这一点用来理解美国政治文化中的“山巅之城”说和中国政治文化中的“文明古国”说之间的差异,可能也有借鉴意义。美国偏个体自主的文化,二元性比较突出,他们认为全世界的政治体制只有好坏、民主非民主之分,所以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别人需要有正确的选择。中国偏集体情境的文化,多元性比较突出,他们认为全世界的政治体制有诸多种选择,而自己选择其中的一种,无论别人的政治体制是何种样子,但是自己的体制是最适合自己的。

  中美关系要更好发展,必须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而这种理解需要从根本性的文化差异去入手。这本书提供了很好的跨文化心理学探索。

  《美国人与中国人》读后感(三):“边缘人”的社会分析

  全书最为核心的思路就是美国人更个人依赖,而中国人则更相互依赖,因为这样的依赖方式不同,由此在文学、艺术、社交、政府、宗教等等各种方面产生了差异,作者旁征博引,对各个领域都能深入浅出分析其内在的联系,并能够充分对比两国差异,作为移民这点上确实是有优势。最初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是因为自己在美国已经生活了三年,走过最初的新奇渐渐变得适应,然而在文化的深层次上依旧会觉得并不融入,也好奇在表面上的闲聊背后,究竟我和他们有怎么样的不同。

  除去最后两章因时代变革而不再那么有用的阐述以外,全书95%的分析和观点我都同意并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感受到,唯独对于种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我报有怀疑态度。美国的种族问题是整个美国社会分析中很重要的问题,相对于中国这样较为单一的构成而言更为复杂和难以破解,但是这并不全是由于美国人的自我依赖和对另一个族群超越自己的恐惧。种族问题有阶级问题,也有心理问题,即使是在中国,随着黑人涌入广州,大部分的中国人对于黑人依旧抱着相对远离和回避的态度,自己虽并没有天然的种族偏见,但看着路上流浪汉半数以上黑人,在夜晚一个人回家的路上也免不了有些害怕。因此这点上我并不觉得仅仅是用自我依赖以及相互依赖就可以清晰解释的。

  有这么一句话在海外非常为人熟知,”美国好山好水好寂寞,中国好脏好乱好快活“,也正是反映了因文化精神内核不同而导致海外华人心理不适应的状态。美国人的独立是真,之前在中国午饭基本都是会几个人几个人一起,而在美国同事之前除非关系很不错的,正常情况下大家都是自由安排午饭时间一个人下去买完带回办公室吃,很少有午饭和同事社交的传统。而在自己上学和做高中志愿者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从美国高中开始(初中小学我不了解是否也是这样),学生们就已经像大学那样,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课,因此每个人的课程都不一样,很多人以此为例证宣传美国教育的自由和多样,但是那天志愿者活动回来,我内心的疑虑却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同学的情谊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在最年轻最容易结交朋友的年代,我们最好的朋友往往是同桌或者前后桌,因为长期的接触而情感支持,但在这样走读的环境下,所谓班级的概念真的视名存实亡,同学们的关系也自然比较疏离。我所观察到的这些正佐证了书中的观点,美国的自我依赖促进了发展,创造了自由,但也牺牲了情感上的支持和内心的稳定。

  反观中国,我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场景,因为家族里外出的人比较少,因此亲戚间的关系都比较近,每年过年整个家族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安排拜访远亲,也常常和母亲需要走很多亲戚,虽然幼年的我并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是怎样的亲戚关系,平时日常也会因为亲戚关系的处理而时常有所讨论。随着我读书走出家门越走越远,这些幼年的经历也渐渐疏离了,但是那种大家族的氛围却依旧留在记忆之中。之前关注的心理学公众号KnowYourself也曾经在一篇讨论”家乡“的文章中提到渠敬东老师的一个观点,”乡村是当代精神危机的疏散和化解之地“,主要的核心即是,当代人的精神危机更多的来自孤独,而在乡村的伦理中正有很多用来对抗”孤独“。中国人的相互依赖以及对家族关系的重视,带来了精神的安稳,然而少却了向往扩张和自我实现的动力,由此看来确是不假。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也看到中国的一线城市诸如北京、上海的年轻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变得远离家族,渴望竞争和事业发展的一面,包括自己,在纽约的日子里也逐渐远离了国内的远亲,更多的依靠自己在这个新的国度里生存发展,虽少有孤独却也不时有社会连接减弱,社交能力下降的感受。在这样的情况下,究竟是因为中国早期未城镇化的状态便利了相互依赖的存在,而美国的发达使得家庭变得动荡而不得不自我依赖,还是在文化精神内核上,不同的人们就有这样的偏好,即使经济发达程度倒置也不会改变本质的内核?我无法找出一种事例或者论证去排除经济发展对于这种相互依赖和自我依赖差异的影响,但是我却分明看到,年轻一代的中国人,至少我周围朋友们包括我自己,在精神状态上逐渐西化。

  在国内的朋友向往西方的好,然而在西方待久了,我就越发觉得,东方或者西方,就像两个包裹的选择,里面既有好的内核,也有天然而随着的不好的状态,每个人只是在他的偏好中,接受了其中的一种。

  《美国人与中国人》读后感(四):站在世界边缘的人,可以看到两个世界

  许烺光(1909——1999) 出生在中国,毕业于沪江大学,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回中国从事实地调查和研究,1947 年执教于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系。与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作者)、玛格丽特·米德一样,同属于文化心理学派,独特的经历和东西方双方文化双重影响下的「边缘人的身份与卓越的才识,使他成为最有资格写这样一本书的人。」

  这是印在封皮上的话语,简直是大写的「超级有趣的人」,他在中国出生、英国学习、美国教书,一个名副其实的「边缘人」。在汉语的语境里,「边缘」意味着远离和不安全,但在英语语境里则意味着视野、机会和新思考。就像维特根斯坦的那句话:「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 the limits of my world. 」被翻译为「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世界的界限。」猛一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其实就在这句翻译中,中文和英文的重点已经凸现,中文的句子没有主语也可以成立,最常见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从来不问「谁放之四海?」「四海是哪四海?有维度和经度限制吗?」这是典型的「优越心理」:我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然而维特根斯坦则注重个人的体验,更好的翻译应为「我的语言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界限。」语言哲学的开创人时时刻刻都在强调主语:是谁的语言?又是谁的世界?中文与英文,这两种语言就是两种思维逻辑、两种侧重点,这是一条不容易看见的鸿沟,但幸运的是许烺光用他的眼睛先看到了,于是我们有机会借他的眼睛看世界。

  他是一个既懂中国人、又懂美国人的人,他说:「虽然中国人和美国人爱、恨、悲观、绝望等感受是一样的,但中国人与美国人对于为何去表现爱、恨、悲观的心理,尤其是什么东西驱使他们去爱、去恨、去悲观,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性质上有极大的不同。」

  全篇都是这样平和、睿智的对比,他不因自己是中国人便对美国人一味批评,也不因自己是美国的讲师对中国一味指责,他说:中国人是「被动优越心理」,美国人拥有「主动优越心理」。拥有任何一种心态都算不上是纯粹的幸事。这是一个「边缘人」最大的骄傲:诚实、睿智又带着满满的善良。

  在他的提醒下,所有中国和美国的不同之处变得清晰可见,他说:「中国传统绘画中人物的面部是没有表情的,49 年后的新中国绘画作品里,每个人物脸上都挂着相同的微笑。千篇一律——这是西方画家最深恶痛绝的品性,但在多数中国画家看来却全然不必抵制。」

  他对中国人的「陋习」与「面子」写得入木三分:「中国人的奢侈行为往往具有仪式性,中国葬礼的巨额开销领一般的美国人为之惊愕。丧主大摆筵席,席间还得请说书的来上一段儿表演。穷人也会竭力操持。中国人常常为了要面子而借鉴度日。一场婚礼通常要花掉中国家庭近四个月的净收入。美国人没有哪个节日要耗费如此浩大的开支。美国人眼中不明智的行为,由中国人看来却是合情合理的。」

  他对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与「优越感」又足够客观与冷静:「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是害怕低人一等,他们通过获取财富,以及在商业、宗教、人种,甚至两性关系的竞争中不断获胜来抵御这种恐惧心理。美国人高谈平等,而他们要平等是自己必须比别人拥有更多的平等。因此,美国人若要确立一个现实可行的对华政策,最大的绊脚石就是他们害怕失去这个国家的优越感,就如同自我中心的美国人要承认自己低人一等一样。美国人对于祖国的自豪,正在受到中国以及更多亚非国家的挑战。」

  社会文化就像一张看不见的蜘蛛网,我们每天在网中而不自知,全因有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盲目,对这张若隐若现的网视而不见。一旦跨过边缘,与另一种文化对比,才发现对方也全是游鱼,对自己身在水里浑然不知。中国人与美国人,恰似蜘蛛碰到游鱼,美国人问中国人:「你们天天在空中织网不觉得太虚无缥缈了吗?(人活一世为何非要在乎他人看法?你们一场婚礼要花家庭四个月净收入啊。)」中国人问美国人:「你在水中只为自己逍遥自在吗?(你们全世界当警察宣扬人权却掀起战争才是有病吧?)」

  许烺光没有把这本书写成一场争吵,而是用文字的力量让张三与汤姆终于有机会面对面聊一聊,于是,两边同时震惊了。民族性格与社会文化包含着太多性格,张三和汤姆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是一种思维的认同体,是一致的目标与可以达成一致的土壤。国家,就是这样的一种看不见的土壤,你身在其中,呼吸的空气与大脑中的想法,全部都来自于这种看不见土壤。但张三和汤姆的对话,让人们有机会想一想,一开始就在找「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是不是问错了问题,也许?我们都对了一部分,同时,也错了一部分?

  幸好地球是圆的,在美国人因为爱上李小龙努力在用拼音学「功夫」和因为喜欢上中国菜而学习发音「豆腐」的时候,中国人也开始学习一开始在汉语中并不存在的东西了,许烺光介绍说:

  在汉语中,「爱」这个字完全是为了与西方语言相匹配而创造出来的,「爱人」一词也是这样。在与西方接触前,中国常用的表达是「情人」与「意中人」。新中国在提倡夫妻之间以「爱人」互称时,起初效果并不明显,大家都觉得这个词很别扭。在中国人看来,美国式的浓情热恋几乎与放荡无异。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为两性关系是为了繁衍后代,「结婚」换句俗话就是为男方讨个媳妇。美国人在意的是「我内心的感受如何?」中国人却问「别人会说些什么?」

  语言是有力量的,当人们无法用语言表达一种情绪的时候,它就会变得飘渺与虚无。幸运的是,大家都学习得越来越快了。网络上有那么多人在学习中文,最大的目标是自己用中文学会发出自己最喜欢的中国菜的名字。《舌尖上的中国》的英文翻译特别美,叫做《A bite of China》,尝尝中国,咬一小口。交换思维与语言会带来不可思议的力量,许烺光的书还有大量的问题没有解决,但如果我们知道美国人愿意尝一尝中国人的麻婆豆腐,我们是不是也乐于去看看他们的《生活大爆炸》?

  许烺光说:「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和曾国藩的处世之道,无法让中国民众过上饮食富足的生活,免受歉收、瘟疫的影响。同样,毕达哥拉斯、巴斯德、爱迪生、贝尔、福特的发明也不能使大多数美国人敞开心灵,摆脱对人类同伴的恐惧。」

  是时候换一换视角和课本了。也许,麻婆豆腐和谢耳朵可以拯救世界呢。

  《美国人与中国人》读后感(五):换个角度聊一聊

  许烺光的《美国人与中国人》是一本并不难读的大部头社科著作。读完它,你需要的只是一点儿耐心。

  柏杨、易中天、托马斯·索威尔、露丝·本尼迪克特等均出版过对国家、种族、国民性对比和分析的作品。但相较之下,许烺光先生的这部作品更加有趣、客观、具有普适性。它没有美国人与中国人剑拔弩张的争吵,只是平和、睿智地坐在一起聊一聊,于是,两边都有了大发现。

  一、有趣

  许烺光先生在书中依据的线索分类具体而细化,贴近生活的案例使作品绝无半点大部头学术著作的枯燥乏味。小到美国人和中国人对宠物的态度,大到对宗教、政治制度的追根溯源。私密到两国人在两性关系上表现的不同,开放至对共产主义的探讨。

  关于两国人民对宠物的有趣态度:

  “在美国,宠物食品工业比婴儿食品工业庞大得多。”

  “除了美国宠物产业协会、美国慈善协会、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等全国性组织之外,美国还有如‘以宠物为骄傲’、‘宠物猫慈善会’……”

  “一篇新闻报道,称一位生活在中西部的美国女性设法更改了一条公墓守则,于是她可以与她的宠物猫葬在一起。”

  “上述一切或许会令中国人觉得不可思议。按照中国人的观念,狗和猫的天职是看家和捕鼠。”

  两国人民在对待婚丧嫁娶上的不同:

  “中国人的奢侈行为往往具有仪式性,中国葬礼的巨额开销领一般的美国人为之惊愕。丧主大摆筵席,席间还得请说书的来上一段儿表演。穷人也会竭力操持。中国人常常为了要面子而借鉴度日。一场婚礼通常要花掉中国家庭近四个月的净收入。美国人没有哪个节日要耗费如此浩大的开支。美国人眼中不明智的行为,由中国人看来却是合情合理的。”

  诸如这样贴近生活又令我们兴趣盎然的案例,多不胜数。能如此细致详实地进行分类对比和辨析的图书,在我所见到过的同类书籍中实在罕见。尽管科技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世界在变小,可视范围在变大,但书中例举的很多关于美国人政治、生活中的案例,却是除非在美国长期生活过的人才能了解,使人大开眼界,又恰到好处地将中美两国人的差异作了说明。

  二、客观

  许烺光先生的推论手法比较独特,大多引用的案例是当时报时杂志或档案中真实存在的客观的内容。并且与前面所提几位作家的作品不同之处在于,许先生有着人类学研究专业的背景,并且实地做过很多调查。本质上,与几位专业的作家、文学家、记者等身份背景和经历是不同的,他更偏向于学术及调查研究,及以大数据说明问题,而其他几位则更侧重历史、文学描写及个人经验。

  在书中,“据某某报记载”、“在某部档案中的资料显示”等诸如此类的有确据可查的案例和调查结果比比皆是。在《政府的弊端》一章中写到:

  “美国自1946年起立法允许游说活动,至1965年为止,共有4962个个人和团体注册在案。就是说每年大约增加250个。据国会调查游说活动委员会的主席弗兰克·布坎南(Frank Buchannan)在1950年的估算,掮客的实际人数是注册人数的3倍以上。按照他的估算,我们发现在这一时期内共出现了15000名掮客,每年增长的数字达到750人。此外,根据一项80年代的统计,‘每个国会议员身后至少跟着8到10位掮客’。这项统计将使每年增加的掮客人数激增到大约5000个。”

  在《美国人与中国人》一书中,我不敢说类似这样的内容完全称得上“大数据”,但至少它做到了多元、庞大和宏观。

  其次,许先生特殊的身份——他在中国出生、英国学习、美国教书,一个名副其实的“边缘人”。使他既懂中国人,又懂美国人的人。

  他不因自己是中国人便对美国人一味批评,也不因自己是美国的讲师对中国一味指责,他说:中国人是“被动优越心理”,美国人拥有“主动优越心理”。拥有任何一种心态都算不上是纯粹的幸事。这是一个“边缘人”最大的骄傲:诚实、睿智又带着满满的善良。因此,许先生的论述和结论,大致上是信得过的,客观的,绝无厚此而薄彼。这在相同类型的书中,也是比较难得的。

  三、具有普适性

  读《美国人与中国人》之初,我就带着一个最大的疑问,这本首版于1953年的关于中美两国国民性的书,是否仍然适用于今天?对今日的中美两国读者是否仍然有参考意义和价值?

  当我将这本书翻过最后一页的时候,我对自己的问题给出了确信无疑的答案。

  经过大量的数据调查和案例研究之后,许烺光先生给出我们答案——

  “中国人和美国人生活方式的差异,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更重视个人的偏好,这个特征我们称之为个人中心。与之相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强调个人在群体中恰当的地位及行为,我们称之为情境中心。第二,美国人多情绪外露,而中国人则含蓄内敛。

  个人中心导致美国人在社会关系和心理上的孤立。他们喜则欣喜若狂,痛则痛不欲生。情感作为个体生命的核心,它的波动自然极其强烈。

  以情境为中心的中国人在社会关系和心理层面倾向于依赖他人,紧密地与现实生活以及身边的同伴相联系。他们的喜怒哀乐与其他人一起分享,所以那一切就显得温和平淡。”

  许先生分析的不错,在上个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结果是准确无误的,就像他在书中所列章节,无论从婚姻与阶级、对待政府不同的态度、宗教信仰的基础、对经济生活的态度,亦或是文学、绘画,老龄人口、种族危机等哪个方面来说,对中美两国政府领袖、读者来说,都是一个中恳而可靠的参考。正像该书宣传页所说,它是“尼克松访问中国前阅读的三部重要参考书之一”,它“有益于:想了解美国的中国人,也同样有益于想了解中国的美国人”。

  尽管时代在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政治、文化艺术等都在变,书中很多案例已经不再适合今天的社会,但随着作者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变的是我们“鲜亮”的外表,两国国民人性的根源、传统、精神“内核”却大体上稳定不移。

  这让我想起曾经的一次切身经历。

  在一次学习过程中,电子科技大学的邹涛教授请自己的学生参与了一项调查。“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你认为,这更像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

  调查结果显示,77位参与调查的同学中,有50位同学认为“这个表达更像美国梦”。而只有少数同学认为这是中国梦的表述。

  邹老师解释说,其实,这句话是2013年***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并且是原话。那么毋庸置疑,我们很多人把中国梦错误理解成了美国梦。我们集体无意识中有个共识:中国梦是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而与个体无关。但相反,一提到“自由”、“平等”、“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绝对像无数的美国大片中所构筑的英雄那样,凭一己之力,甚至可以拯救地球和全人类。

  直至今天,国人,包括高科技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人,对于自身与美国人的定位和理解还是模糊不明,出现偏差,更遑论对于美国人的政治、生活及其国民性有深入地了解。我想,美国人对于我们,亦是同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人与中国人》这本书虽然出版年代比较久远,但为今天的人来说,仍然有珍贵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全书语言流畅,可读性强,关于1989年华夏出版社所出许烺光的《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一书中,网友所列的不少翻译错误,此次浙江人民出版社再版时已经订正。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