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未来城市》是一本由[英] 迈克尔·巴蒂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3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创造未来城市》精选点评:
●看书名心动系列,生活在城市,自然想知道城市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这本书观点很有意思:城市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划构建的,而是通过每个个体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形成的。是前几年的《地球的法则》提到的城市法则的升级版。
●什么是“未来城市”,或“智慧城市”?我们又该如何建设这样的城市?这本书就告诉了我们答案。
●我们不能预测未来城市的具体物理形态,因为我们也是未来城市的一部分,但我们可以创造未来城市。作者久居伦敦,书里提到中国的案例也都很有趣。
●没有看完. 此书最烦的就是引用了一堆别人的研究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观点. 很多时候是模棱两可. 当然作者一开始就花了大幅篇章讲未来不可预测... 像一篇写得很差的论文综述, 文字结构比较晦涩, 再加上中文翻译, 更加乏味. 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没想到看了四章就弃书了
●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样的呢?是在云端,还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现在所有的问题以后会得到解决吗?我们会毁灭于人口爆炸吗?我们无法预测那么多未知,但人类都会创造。
●无法创造未来城市。
●谈创造未来城市之前谈了过去和现在的城市,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研究城市的方法。 虽然有些话写得很难懂,比如 虽然我们知道在过去的变化基础上的增量变化是如何通过实现规模经济来产生自己的动力的,但我们仍然不知道这种变化为何会在此处发生。 但还是一本很好的涨知识的书! 书中引用了许多数据分析,告诉读者用不同标准定义城市边界与中心。
●一个非常有趣,也非常具有想象力的选题,原本以为内容会大胆设想,留待未来印证。事实有些失望,正如作者对本书的切实评价:“从某种方面而言就像一篇长篇论文,既具有思辩性,又专注技术上的问题。并以现代科学哲学为基础,认为预测是偶然的。”在这篇长篇论文里,作者引用了大量数据以及各种专业概念,诸如格莱泽悖论、冯.屠能标准模型、威尔斯命题、托布勒地理学定律、齐普夫定律等。理论及数据部分读起来难免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不过从宏观角度而言,作者对城市的认知与了解又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视野。
●很多平时关注的话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些答案。比如城市规划,比如人口增长,比如我们的每一个决定——搬家、跳槽,乃至移居,还有我们每一次出行的路线,是驾车、地铁、公交还是步行,我们的一切日常行为,都是城市跳动的脉搏。
《创造未来城市》读后感(一):《创造未来城市》 ——未来的城市我们只能管中窥豹
如果,让你给城市下一个定义,你会怎么下呢?是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中心,这里聚集了所有的先进科技,先进资源,先进人才;是区别于乡村的人群聚居区;城市里有汇集着交通线,水管,电线和钢筋水泥组装成的林利大厦;这里有霓虹灯,广告牌,剧院,加油站和各种公司办公楼,时装,商店,酒店,医院,饭店,公园,游乐场。这么一看,我们每天生活在城市中,穿梭于各种城市之中,在下定义的时候也难以在只言片语中,给城市下一个深刻而完整的定义啊!
可以说这都是城市,城市意味着方便,便利,高效率,如果说森林是动物的栖息地,那么城市就是人类自己打造的宜居洞穴,而动物在城市里不是在动物园就是作为宠物住在人类的家里,当然还有和城市电线杆并存的那些像音符一样的小鸟。交通线,网络线,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往来,这都构成了我们现今居住的城市,然而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会灭绝于人口爆炸吗?我们能构思出未来的城市的样貌吗?我们不能,我们无法做出预测,对于未来城市,只能管中窥豹,看看科幻片来意淫一下。
这本书的作者,并没有描绘出未来城市的蓝图。我们人类存在至今上万年,而城市的发展史时间并不久远,所谓城邦何时出现?最初的城市和现在的城市相比是不是大不一样呢?最早的城市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时期,那时候他就行走于城邦之间,讲学,辩论,而那时候的城市对于那时的人来说就是最适于生存的城市,如果把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本人扔在2020年的北京大街上,他们会发出多少灵魂发问——铺于路面之上的黑色之物为何,夜里路边闪闪发亮之物为何,人人手中所持发光闪亮眼中不可割舍之物为何,路上飞驰而过滴滴作响之物为何?他们即使是那个时代最聪明的哲人,也无法想象未来的城市怎么会变成这副模样吧?
所以我们无论怎么滴水不漏,想象另一种可能也无法对未来城市作出自信的预测,因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知何时就会有意外情况发生,我们在从原子时代走向光粒子时代,量子时代已经有了更大的飞跃。电,汽车,网络,这对我们来说可能都没什么,可已经让先贤哲人难以想象了。谁知道以后的城市会是什么样的呢?是会在天上的空中花园,还是在海底的海洋世界,又或者是在土地之下?那时候的地球大气是不是已经产生了变化,我们的城市会不会有一层屏障来保护我们不受侵害?我们资源耗尽,什么才能驱动城市这个巨兽,是太阳能,还是风能?又或者是暗物质?我们虽然是人,却有着时间和当下的局限,让我们无法描绘出未来城市的蓝图。城市有规律可循,却也不符合常规,当下城市的对应词是乡村,而未来乡村可能消失殆尽,而城市的对应词可能是另一个空间的产生物,而这个词要未来的人才能告诉我,那时候的城市可能由高科技驱动,兴许还有特定地点控制着时间旅行,高楼大厦最高的可能要耸入云端,达到难于仰望的高度。
地球的承载力,资源的承受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会死于人口爆炸吗?人口的奇点是什么呢?答案是不会。我们的人口没有无限增长,反而难以增长。不难想象,并不是每一个人的繁殖欲都那么强,人类的繁殖欲跟动物昆虫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的。人类的青春期太长,接受了教育,教化,经历了那么多事情,要面对现实,思考人生,婚姻都很艰难,人口增长当然会很难!
我们对于未来的事情,更多的是难于预测和未知,然而那不可预知的未来却必然由人类来创造。你说,这算不算悖论?
《创造未来城市》读后感(二):未来城市不可预测,但数字技术影响城市发展
2020庚子鼠年春节前夕,没有几个人会想到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会改变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过年方式。且在国人已经度过至暗时刻之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却神转折的呈燎原之势燃遍全球。三月中旬,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已成全球大流行趋势。这一下,不仅国人惊愕,全球人民也感觉到了危机。短短数月,人们看尽各种有关疫情的意外陡生、世事难料!若再论及明年、十年后、百年后人类疾病会有怎样的光景,谁还敢打包票进行预测?
在这一点上,不仅人类疾病如此,城市的建设与变化也如是。在迈克尔·巴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高级空间分析中心Bartlett讲座教授)所著的《创造未来城市》一书中,他开篇即坦诚道:我们不可能预测未来的进程…极端事件的发生是离散而不确定的…在任何一个时刻,没有任何一件事比另一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因而,在城市的未来发展,作者认为其同样是难以预测的,我们只能去着手创造城市的未来。指出这一科学前提后,迈克尔·巴蒂教授在书中就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变化做出总结,他认为世界人口将在21世纪趋于稳定,并将实现世界人口的城市化。其后,作者分别阐释了城市的定义(即城市结构)、城市的形式、城市的运转、城市的发展方式(向外、向内、向上),并根据当前数字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指出我们已经处于智慧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最后,迈克尔·巴蒂教授综合之前关于城市的各项理论,探讨我们会如何创造未来城市。
这就是所谓的“智慧城市运动”,它实际上是从数字计算机的发明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最新阶段。站在21世纪初的时间点上看,当前城市中计算机和通信的表现只是数字技术大规模扩散的最新阶段,且没有停止的迹象。从书中不难看出,迈克尔·巴蒂教授对数字革命将带来的城市变革十分重视。数字技术相较交通工具的升级,更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让城市结构、形式有了更多的变化可能。它还加快了城市的运转,将人类迅速拉入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第六周期。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通讯升级、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相关事物的不断涌现,让时代变得日益复杂且多样化,想要合理分析未来城市由此变得更困难,但作者也表明,这些也只表明未来并不明朗——它不一定是混乱的,但细节是不确定的,意即数字技术毫无疑问将改变城市的未来,但如何改变仍需要在未来确证。
科学是戴着枷锁的艺术。理工科建立于各种试验基础之上,人文科学也远非人们想象的随意洒脱,它基于各种理论模型与统计数据做出合理的论断。在《创造未来城市》中,迈克尔·巴蒂教授先后援引了格莱泽悖论、冯·屠能的标准模型、威尔斯的命题、托布勒的地理学第一定律、齐普夫定律,等用大半篇幅对过去城市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再用一章就现在城市的变化进行描述,直至最后一章,教授才点到书名所论,提出将创造城市未来视为过程而非产物。相对于“创造未来城市”这一相对容易让人放飞想象的书名,全书遣词小心,立论谨慎,是在充分论证基础上提出的结论。
《创造未来城市》读后感(三):宏观角度认识城市
关于未来城——一个非常有趣,也非常具有想象力的选题,原本以为内容会大胆设想,留待未来印证。事实有些失望,正如作者对本书的切实评价:“从某种方面而言就像一篇长篇论文,既具有思辩性,又专注技术上的问题。并以现代科学哲学为基础,认为预测是偶然的。”在这篇长篇论文里,作者引用了大量数据以及各种专业概念,诸如格莱泽悖论、冯.屠能标准模型、威尔斯命题、托布勒地理学定律、齐普夫定律等。理论及数据部分读起来难免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不过从宏观角度而言,作者对城市的认知与了解又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视野。
在此之前很少考虑关于城市的问题,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是构成城市的必要元素,大多时候我们穿梭在城市的人流中,鲜少有人认识到我们的城市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迈克尔.巴蒂针对城市提出了一些问题:
未来是否可预测?未来城市的本质是什么?城市将面临哪些转变?我们如何定义城市?如何理解城市脉搏?未来城市发展的维度?以上一些问题尽管无法给出明确答案,但这些问题引发了我们对于未来的一些思考,同时也带领我们重新认识我们所生活的城市。
关于城市的未来是否可预测,如果可测为什么我们无法预测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法预测是哪一只蝴蝶煽动了翅膀,从而造成了全球大流行。如果不可预测,牛顿又是如何证明牛顿定律的准确性,又将如何应用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领域。也许这正是历史发展的复杂之处,城市的发展是由一系列事件组成,也是由一群人做出的一系列决策发展而成,对未来一些事情的预测在不断增强,而对另一些事件的预测则在不断减弱。这也正是作者得出的观点是:未来不可测,而依赖于创造。
如何定义城市,作者引用了路易斯.芒福德关于地理丛的概念:城市既是地理产物,也是社会产物,同时也是一座思想剧场。圣城耶路撒冷也许是思想剧场的典型,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因为宗教信仰及地理原因,这里发生过无数流血事件,城市建筑更是被多次重建。城市发展的本质就是不断创造,毁坏以及重建的过程。
如果说接近脉搏概念的是我们走路的速度,那么观看诸多城市宣传片之后对比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的武汉,像被按下暂停键。也许对于城市脉搏的理解,对城市运行的感知会更加具象化。这种破坏体现在时间周期被打破,交通停滞,日常地生活节奏紊乱,短期之内对经济造成很大影响,而在未来,许多事情将以我们尚未创造的方式对传统城市造成破坏。
城市未来发展更加宏观角度也许要从空间维度来说,作者讲述了三个维度的发展,城市向外蔓延、内部更新以及不断向上发展。外部蔓延的个例很多,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从大城市都在不断寻求向外部的扩展,中心区域大多以服务、文化及娱乐业为主,而大部分制造业则被迁往外围;外迁的同时中心区域的规划及建筑也在不断完善或更新,城市发展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建筑的高度与密集度。当土地面积不足以支撑人口数量时,建筑就会不断寻求更多空间,以容纳更多企业以及社会活动,交通方面高架桥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除此之外,补充一下第四维度:城市还在不断向下寻求更多空间,尤其是地下交通网络。
理想城市最初总是自上而下由空想家们提出,他们试图强调某些美好的理想,有些乌托邦,可有些设想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创造出更多可能。柯布西耶的《明日之城》虽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却在电影《大都会》中得到了落实;也许我们可以设想:诸如《第五元素》立体交通,《头号玩家》中的拟像现实,《西部世界》中的人工智能,在未来科技发展中可能会得以实现;也或许我们将面临的未来是《2012》中的灾难性毁灭,《生化危机》中的大片空城,无论哪种可能,也只有身处未来城市之人才能真正知晓了。
《创造未来城市》读后感(四):城市化的未来:喧嚣的城市里有一座安静的小房子
有一天,我跟朋友讨论:什么是城市化?我们国家大力推进的城市化到底是什么?显然,我们揣测不上来,见解也各不一样。唯一达成一致的观点是,城市化绝对不是盖起高楼把人们关进去饲养、下蛋和杀掉。因为那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至少不是我俩想要的生活。
01 没有定义的城市
如何给城市下一个定义?我想了好久也想不出来。城市是高楼林立吗?现在很多农村也都有高楼啊。城市是灯火通明吗?现在很多农村也是如此啊。城市是人口众多吗?人多的地方就一定是城市吗?城市的对立面一定是农村吗?如果是的话,那么乡镇算什么?
于是,说起城市,我们只能想起那些城市的名字。比如上海,比如北京,比如纽约,比如伦敦。如果问它们是否有共同点,那么我宁愿相信,它们之间的差异或许更多。
02 城市的样本参考
就拿上海来说吧。2010年世博会期间,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句口号之于我,简直是隔靴搔痒、毫无感觉。一来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城市的熟悉度远远不及农村,我想象不出为什么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农村让生活更美好”——不过我承认,那时候我也不认为农村能让生活更美好;二来,我的生活相对还算知足,本身已经算是美好了,再美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想象不出来。
但是,当这些年长期生活工作在上海,每年也都能去其他国家旅行一圈之后,我发现城市的确是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里有飞机通往全世界、有地铁准时开出不怕道路拥堵、有24小时温馨守候的便利店、有各式各样的店铺贩售着来自全世界的商品和形形色色的创意服务。
不过,每座城市也都是有缺陷的。比如上海,虽然有磅礴浩荡的黄浦江和温婉隽永的苏州河,但是市中心却缺少湖泊与森林。我最爱杭州的西湖,但是让我住在杭州的话我可能很会犯愁,因为西湖固然美丽,可是周边的交通却是大问题。北京的历史气息浓郁,现代文化产业集中,然而,那挥之不去的雾霾始终让人兴致恹恹。
没有一座城市是十全十美的,因为城市不是专门给某个人定做的;相反,只有人们去适应它,人们才能感觉到城市的美好。
03 城市的边界与高度
书中最重要的两个章节是城市的边界与高度。城市最重要的两个空间维度也的确是边界与高度。关于边界,我想到两个观察点。
在古代,城市是有明确的边界的,那时候的边界是城墙与护城河。到了现代,城墙被一推而倒(外国主要是战争所致,中国主要是阻碍“发展”“不得不”破坏),城市的边界越发模糊,人们只能根据道路大致界定范围。比如人们最常用一圈一圈的绕城高速来作为内环、外环和一环、二环、诸多环的分界。不过,这样区分有时候也会产生一些分歧,比如同样是内环内,静安人民就很鄙视内环边上的其他区上海人,黄浦区和卢湾区到现在也没能分出个你我与高下。而在北京,同样是一环内,朝阳大妈的名气就比其他区的更为响亮。不过有一点大家是公认的,离内环越远,就越没有资格称作城里人,如果不认同这点,请先跟房价理论一下。
我们在中学课本上学过卫星城的概念,所谓的卫星城指的是离市中心越来越远的地方,如果人口聚集的越来越多,那么他们就会逐渐形成一个小的城市,向卫星一样环绕在市中心的周围。在上海,最典型的大概就是嘉定。而在苏州,张家港、太仓、昆山、常熟、吴江,他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独立的城市,甚至都不能称作卫星城,他们就是独立的。这一点,无锡市内的江阴市尤其认同。
不过,并不是所有城市都按照环形来划分区域的。即便是北京和上海也有不同,北京的环偏方,而上海的环偏圆。有的可能是分为块状,比如摩纳哥,有的则分为扇形,比如沈阳。更有一些独特的,比如新疆特克斯的八卦城。这些城市大多是在平原区域,假如是山地、沿海,情况可能更加复杂。
所以,城市哪有什么明确的界限。不光里面的人类嫌弃外面的人类,连核心区的交通、房价、企业、机构等,也都比外围的要强。比起强,谁都比不过最核心,而比起弱,外围以外还有更外围的地方。攀比,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比如很多城市一度流行攀比最高楼的高度。每每有新的高楼刷新纪录,人们都要赞叹不久。然而,大自然是公平的,即便是再高超的建造技艺,也都要败退在地震、气流、引力等约束之下。不论你城市号称辖区多大,仿佛地球都在时刻警醒人们:城市的目的是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让城市变大和变高。高楼的使命亦是如此。
04 城市是一种理念
所以,城市并不是某种形态,也不是某种空间概念。城市应该是一种理念,一种让人们的生活更好的理念,它不是把农村变为城市,而是让城市与农村进行融合。
如果把这种理念概括出来,书上给出了两个可以参考的关键词:智慧与创造。
所谓智慧,指的是人们在城市中穿梭的便捷度,与空间维度不同,也许侧重在时间维度。我们可以很快的从城市的一边到往另一边,我们可以很快的获取到我们想要的知识和讯息,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交谈,我们可以在很多样式的建筑中寻找栖息与灵感。而这,才是城市与农村最核心的不同。
假如时间和空间停滞,就像现在人们因为肺炎被关在家里。即便我们不再能够感受到城市的边界和高度,不再能感受到速度与便捷。所谓的创造便是应该让人们能够展开想象,抛开限制与管制,不光接受赞美,也应该耐心听取批评。什么是创造?我想创造就是不限制最基本的自由吧。
哪里有创造?农村的童年里有。我可以用泥巴任意捏出熊与猫的造型,我可以为它们创造出蜂蜜罐,也能为它创造出房子、家庭和温馨的时光。当然,也能将这一切打破重来,这样,新的故事也许更加精彩。
我想,每个人最期望的归宿,不是在城市拥有某座高楼的一个房间,也不是在农村某个角落用不上自来水和马桶,而是在繁华喧嚣的城市中有一方宁静的小屋。这样的地方有吗?
《创造未来城市》这本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未来不可预知,但未来可以被创造。未来的城市、未来我们的家也是一样。
《创造未来城市》读后感(五):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
这是一本介绍当今城市发展的书,并且试图预测城市的未来,但是城市未来不能预见而是可以去创造。属于比较专业的书,适合建筑学相关专业及对此感兴趣的人阅读。但大家不要惧怕,这本书前半部分以理论为主,后半部分实践内容较多,最后讨论了一些城市面临的挑战,比如环境、气候变化、创造性破坏和老龄化等等。
这本书是非常新的一本书,距原版2018年12月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一年多一点时间,翻译引进于2020年1月出版。
作者是英国伦敦大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教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城市的计算机建模及可视化方面的研究。
首先说说重点:
周期理论,先是由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后来他的观点被熊彼特采纳,熊彼特认为,一旦一种新技术被发明,接下来就是一段巩固和应用的时期,这一周期的结束以对该技术的投资减少为特征,新技术对现有技术的破坏,但不可避免的被更新颖、更闪亮的技术所取代,通常是完全不同的形式所取代;神奇的是这一周期竟然被科幻作家H.G.威尔斯近乎完美的预测到了。
卡德拉季耶夫研究了前三个周期:
内燃机的发明是在1770年到1820年左右;
1820年到1870年的钢铁和蒸汽时代;
1870年到1920年为电力时代;
第四第五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分别发生在1920年到1970年以及1970年至今。
第五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数字技术为主的发展周期。数字技术包括硬件(社交网络、交换机和传感器)、软件、数据库和对其功能重要的组织结构,我们经历了第五周期,所以说中国在近四十年时间里走过发达国家两个半世纪的所走的路,当然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
那么下一个周期将是什么样子的呢,有的人认为下个周期是一个生物技术时代,在下个技术发展周期,我们将把计算机嵌入我们体内,以便改善我们的健康,延长寿命,甚至确定我们的基因,这视乎预示智慧城市、健康、太空旅行等应用周期的到来。
所以未来虽然充满未知和挑战,仍然充满希望。
下面是一些细节的内容:
这本17万字的书,不可能详述许多内容,只是概略的找出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具有一定难度,所以也更有乐趣吧;书中内容广泛,城市是复杂的,书中有时会列举正反两个观点,两种可能可以互相转换,也可以走向两个极端;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现在城市发展的成就是必然的,然而科学发明有时只是幸运,人类命运受到人口、气候、环境、战争尤其是核战争等诸多未知因素的影响。那么就看看研究了哪些问题吧,我不准备把这些问题归类整理,而是摘录如下,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书并研究!
1.本书的研究得益于2010年作者获得欧盟研究理事会高级基金,从而作者能够招募到一个团队,对城市进行研究,作者不但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借助这个团队,对许多即时资料,比如交通、推特数据进行了研究。
2.作者得益于他的老师彼得·霍尔(《明日之城》的作者)和莱昂·内尔的影响,比如长波、奇点、蔓延和紧凑型的观点,作者在这本书中对这些观点进行了进一步阐释。
3.上世纪60年底各种理论层出不穷。
a.城市的复杂性(创始人之一约翰·霍兰观点是“城市一种时间模式”):去中心化、高层建筑代替高密度住宅、基于经济(宏观和微观)理论、城市如何生长、繁荣、多元化、发展以及变化的,增长和衰退。
.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生与死》的作者)主张自下而上的发展城市。
c.现在人们知道了城市空间层次之间的相似性,可以通过简单的模型说明小城市如何扩展成大城市的。所以大家往往都感觉城市千篇一律,越来越失去辨识性和特色,包罗万象。
d.建筑师、规划师和城市理论家乐于从形态上了解城市,对城市的规划就是自上而下的理论,并且通过经济模式来来研究城市产生的动力。
4. 决策和设计:复杂性被霍斯特·里特尔称为“邪恶的”和“反噬的”。反馈与相互作用的影响往往在一开始逐渐减弱,但随后又恢复,然后开始随着时间爆发式增长,这会导致各种各样无法定义的反常动力。
5.直到机械时代,当我们建筑城市时,大多数的进展都是缓慢而确定的,个人和小群体根据当时的情况调整他们的设计,这些调整变化的足够缓慢,使得建筑结构和城市活动选址方面容易吸收前人经验并不断创新。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认为过去的城市设计描绘成自下而上的无意识演化与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修正问题,使用者作为建设者不断改进产品,好的设计应运而生。当变化太大时,建筑和建设者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这些环境的变化,城市因此在变得功能失调。因此,建设速度较慢的城市似乎更像生物系统,而不是机械系统。
工业革命之前乡土建筑辨识度较高,就是说自下而上的设计的未来城市的多样性近乎是无限的。
工业革命之后建筑逐渐远离住户和建设者转而代表企业和机构。
感受: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神话,比如某某建筑图纸设计推敲了多少年,比如三到五年或更多年,建设过程也经过了十年甚至上百年。但当我们进行建设的时候,设计恨不得今天定方案,明天出地基施工图,建设也变成了“深圳速度,一天三层”。当然因为有前人的数据库,比如国际著名设计院做设计,质量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6.城市的世界并不是随机产生的,作者这里做的就是阐明主题,适合所有城市。人口过剩(马尔萨斯的理论,现在仍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和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经济规律起作用的情况下,很多人应该都深有体会,比如房价已经非常高了,不可能无限增长,购买力抑制房价的无限高速增长),似乎逻辑斯蒂增长曲线是正确的,即s曲线。只是k值在古代和如今是不同的,古代k值较少,资源技术支撑不了过多人口生存。
7.城市分布原则
a.世界上大部分人将生活在大城市(如果世界依然处在和平之中),可以参考一本书爱德华·格雷泽的《城市的胜利》。
.齐普夫第一定律:小城市的数量会远远大于大城市的数量
c.第二定律是爱德华·格雷泽“现代大都市悖论”:随着跨距连接的成本和所需的时间成本逐渐降低,人与人之间的邻近反倒越来越重要。
d.第三定律:约翰·海因里希·屠能:“标准模型”城市是围绕其中心商业区构建的,这种中心商业区通常是居住区的发源地或是最初进行贸易和交换的市场。在这样的系统中,土地的使用方式是这样的,不同土地用途能支付的价格或租金不同,靠近城市中心程度相关。
e.第四定律是H·G·威尔斯1902年提出,人口分布一定始终取决于将人口联系在一起的交通方式。
f.第五定律被称为托布勒第一定律的地理学定律,它表明邻近事物之间的联系比距离较远的事物的联系更为紧密。
g. 创造性破坏:发展速度快有优势也有劣势,劣势导致建筑寿命减少等。
8. 各种根据城市化进程的预测
a.乐观预测2090年,全部人口将居住在城市。
. 悲观的预测,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世界末日发生在2026年11月13日发成,及接近奇点和视界。
c.未来人口将稳定与一定的数量,其代表着地球的承载力。
9.各种统计数据:
a.在社交网络方面有一条总所周知的规律:任意地方的任何人大约只要通过6个人就能联系上其他人。这就是所谓的六度分割理论。
.人口在100人的村庄基本每个人都认识,这是有理论依据的,罗宾·邓巴提出,认知上的限制决定了与一个人有稳定关系的人数有一个上限,这个数字大约是150.
c.如果定义人口达到1000人为城市的下限,古希腊时世界人口大概有1.5亿人。
d.钱德勒-古城数据库及钱德勒-莫德尔斯基数据库以及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理事会(JRC)2015年数据:规模超过5万人的有1.3万个城市群,最大的50个城市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
10.刘易斯·芒福德,伟大的城市历史学家,城市的联系不但是地理和物理层面上的,也是社会、美学和文化的。
11.大城市提供了多样性,就如《富国论》讨论的发展城市使农村物价更低,农村的投入成本降低。
12.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该网络内的节点数的平方,而且该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也可以说是规模经济。还要一种相反说法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也会互相循环往复。
13.嵌套和纠缠:城市的结构像俄罗斯套娃,只不过一个大娃娃里可能有不止一个娃娃;赫伯特·西蒙《复杂性的体系结构》,相邻的就纠缠在一起
14.有人过于悲观,比如芒福德,预测美国东北海岸的城市连绵区会产生衰落并变为世界末日;有人过于乐观,比如康斯坦丁诺斯·左克西季亚,预测20世纪末,世界人口达到500亿。住在普世城 ecumenopolis里。
15.城市的关键指标
a.密度:每平方公里1400人或每公顷14人
.两个地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程度:20%通勤阈值
c.地理上的邻近关系。
16.城市多中心
17.城市分类:消费城市和生产城市。
18.脉搏:人、资金、物和信息等在城市中的流动,被信息化飞速改变,作者团队有非常精确的案例说明这些交互作用对城市的影响,流动越通畅,城市经济越发达,同时受习俗文化影响。
19.城市郊区化和摩天大楼涌现。在中国也出现了摩天大楼涌现,城市间形成大片的蔓延区但中国的蔓延区与凤凰城的蔓延区有明显的不同。摩天大楼指数可以预测经济衰落期。
20.智慧城市:许多物理移动被信息移动取代,近年我们受到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各种人和人的联系、外卖、物流、打车、差旅、交通等等都有非常大的改善,并且这一过程还在继续。
21.创造的时代:自动化消灭了许多工作机会,新的就业形势也会形成,有猜测为,医疗保健、教育、传统手工业及专营制造业的岗位可以填补这一缺口。人工智能通过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老龄化可以通过机器人劳动来改善。
总之这本书是值得一看,并且有兴趣可以看相关的书籍,因为之前看过几本,推荐给大家:
爱德华·格莱泽的《城市的胜利》;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劳埃德·赖特自传》、彼得·霍尔的《明日之城》、威尔斯的《时间旅行》、阿伦·拉奥和皮埃罗·德加鲁菲的《硅谷百年史与创业史1900-2013》等等,最好再多看看近两百年各个时期的人物传记,如果对这些了解的话有助于理解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