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上的兄妹》经典影评1000字

  《海角上的兄妹》是一部由片山慎三执导,松浦祐也 / 和田光沙 / 北山雅康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角上的兄妹》影评(一):影评

  本年度日影十佳一席。整体上其实挺韩国片的,李沧东的视角金基德的力度,又让人想到今村昌平。表演 摄影 剪辑完成度都很高。有些细节的表现抓得“精准”,像是和学生仔的第一次,真理子其实和“正常人”一样,她也懂爱,需要爱,想被爱,即使是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得到。最后一幕的表情实在五味杂陈...或许也该叫“乞爱之人”。虽是R级却丝毫不色情,这样的电影才是眼下日影所需要的“正能量”吧。

  《海角上的兄妹》影评(二):并不是悲情的电影

  看了《海角上的兄妹》,7.5分。看角色设定属于社会边缘题材,哥哥瘸腿残疾,妹妹自闭近乎痴呆,生活不能自理,两人生活拮据相依为命。妹妹一次意外走失,与人发生关系并带回一万元,哥哥下岗后开启了妹妹卖春生意。 故事题材和情节走向都有点反传统反正义的,看豆瓣评论很多人对哥哥带妹妹卖淫的故事设定,以及对妹妹卖春时乐在其中有不适感,觉得三观不正,我觉得题材和表达手法是匹配的,内核还是生存挣扎和反抗,这个是关键。艺术本来就不是教育人的,而是表达和探索。 电影中大量的裸露镜头,但是我没觉得有一点色情,其中一段不同客人的蒙太奇剪辑很厉害,以及半开放的结尾都是个人很喜欢的处理。 电影整体不到优秀,但是内核和表达很统一,电影故事跟音乐旋律一样,被开发的没什么空间了,现在很少有没听过的原创性故事,这部电影很好得平衡了故事性和表达深度上。

  《海角上的兄妹》影评(三):开放式结局

  这是一部光读到故事大意就够惊世骇俗的电影,尤其是哥哥带著妹妹到处去卖身这句话,根本就是道德沦丧的行为,原以为电影将朝向大尺度或猎奇的方式来呈现,但导演却选择直接开门见山,毫不虚伪且全无遮掩的真实呈现,写实无比且一点魔幻的色彩都没有! 《海角上的兄妹》充满许多看似荒谬且近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管是在一个被断水断电的小铁皮屋,还是到处翻找垃圾桶中的厨余等,但是在观影的过程中却完全不觉得有任何怪异感,甚至也未明显影响到自己的价值观,因为我们所看到并不单单只是那些世俗上的道德定义,而是一对残疾的兄妹,为了在这冷漠又艰困的社会中努力求生的生活态度,即使困苦的生活环境让人怜悯,但他们不卑不亢的意志力,却让人由衷地感到一丝丝的温暖。 《海角上的兄妹》是一个充满性、残障和贫穷的电影,故事的本质上就是个彻底的悲剧,但观影的过程我却完全哭不出来,且因为看到妹妹因为卖身赚到的钱,有了经济能力去填饱肚子而觉得欣慰,甚至替他们兄妹感到高兴,这到底是在多么无奈又悲哀的情况之下,所做出的一个极反常的情绪反应

  《海角上的兄妹》影评(四):海角上的兄妹

  她第一次被那个渣男奸污,渣男是以所谓的“冒险”游戏达到目的的,同时这也让她知道,玩这个“冒险”是可以得到钱的。当她哥哥被船厂解雇,走投无路、求贷无门的情况下,她主动要出门去“冒险”,她的哥哥显然是很无奈地同意了,毕竟,做这种事,虽要承受道德谴责,但也好过两人饿死。稍后,被红灯区恶棍强迫做了一次后,她哥哥得到了第一笔钱,她哥哥拿着钱问她还想不想再做这种事时,她的回答显然也是她自己的意思表示,没有被强迫的感觉。如果再作点猥琐的猜测,如同恶棍的同伙所说的,不是恶棍在强奸她,而是她在强奸恶棍,似乎她也在享受这种驾驭男人的感觉,而且,这种驾驭行为是她幼时在她妈妈的酒吧内学来的,无论仅从这种驾驭行为看,还是学以致用这种驾驭行为,都很难说她在这次性事上是被强迫的。当然,这或许也可解释为,她在性事上这种开放态度,是因为这胜过她长期被锁在家。 这个妹妹是个自闭症患者,但不弱智,弱智做不出主动卖身行为的。而且,她在处理某些事上比她哥哥更高明。比如散发KY式服务的广告贴时,她哥哥想挨家挨户发到邮箱内,但她在高处直接迎风撒向居民区,这种发贴效果显然高于挨家挨户地送了。

  《海角上的兄妹》影评(五):这个妹妹是主动卖身的,也不弱智

  这个妹妹是主动卖身的,也不弱智

  看日本电影《海角上的兄妹》(岬の兄妹 2019),真是全程心里堵得慌。有人认为哥哥不道德,我觉得,处在这个哥哥的位置上,除非你能做得比他好,否则,是没有资格来对他进行道德批判的。这位老兄也就是个可怜人,他的“可怜相”大多因为他的道德感在作祟,但他决没逼迫自己妹妹去卖身,妹妹是主动的,这种主动似乎了不应予以谴责,因为这是在岛国日本,性禁忌没有我们这么强烈,以此谋生也并不违法。

  她第一次被那个渣男奸污,渣男是以所谓的“冒险”游戏达到目的的,同时这也让她知道,玩这个“冒险”是可以得到钱的。当她哥哥被船厂解雇,走投无路、求贷无门的情况下,她主动要出门去“冒险”,她的哥哥显然是很无奈地同意了,毕竟,做这种事,虽要承受道德谴责,但也好过两人饿死。稍后,被红灯区恶棍强迫做了一次后,她哥哥得到了第一笔钱,她哥哥拿着钱问她还想不想再做这种事时,她的回答显然也是她自己的意思表示,没有被强迫的感觉。如果再作点猥琐的猜测,如同恶棍的同伙所说的,不是恶棍在强奸她,而是她在强奸恶棍,似乎她也在享受这种驾驭男人的感觉,而且,这种驾驭行为是她幼时在她妈妈的酒吧内学来的,无论仅从这种驾驭行为看,还是学以致用这种驾驭行为,都很难说她在这次性事上是被强迫的。当然,这或许也可解释为,她在性事上这种开放态度,是因为这胜过她长期被锁在家。

  这个妹妹是个自闭症患者,但不弱智,弱智做不出主动卖身行为的。而且,她在处理某些事上比她哥哥更高明。比如散发KY式服务的广告贴时,她哥哥想挨家挨户发到邮箱内,但她在高处直接迎风撒向居民区,这种发贴效果显然高于挨家挨户地送了。

  之所以说她不弱智,还在于她知道攒钱,攒钱是有目的的行为;她保护自己胸前挂件,显然知道它的重要性,或许这就是亲人留给她的念想;涂上口红,她便想拿一枝花再增添一点美;见兄长有难处,知道捐出存钱罐,这些都不是弱智能做出的行为,种种行为,不仅不反人性,反而正是人性的体现。当然,自闭导致智力受损,这点是可以肯定的。(文/石板栽花 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

  《海角上的兄妹》影评(六):无能愤怒之后依旧无能(剧透)

  #剧透

  吃饭时看猎魔人,再血腥的场景最多也假装恶心一下,饭还是吃得很香。

  但看海角上的兄妹时,吃着饭看两三分钟就放弃了,再看吃不下去。

  比起露肠子的血腥画面,残障哥哥带着弱智妹妹去卖淫带来的不适感要更难忍受。

  观影中伴随着抑郁和不适,我一直在想,拍这样一部电影,到底是想要传递什么信息?

  电影中有哪些快乐的片段?

  哥哥做梦,不再瘸了,游乐园中快乐奔跑

  妹妹卖春时大部分也是快乐的

  饿了多时,妹妹第一次卖春后的大餐,也是快乐的,

  在吃饱后,哥哥把房间的隔板拆掉,阴暗的房间重新有了光线,

  这是妹妹卖春带来的"光明"

  不少人提到"不要批判哥哥的做法"

  不要批判他人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如果认为别人做得不对,那为什么不能批判?

  似乎批判等同于没有同情和自大

  哥哥是一个相当守社会规则的人

  胆小,受人欺负,见人就来个四十五度鞠躬

  妹妹拿了别人门店的一枝花,也会阻止把花放回去

  两次的反抗一次是中学生抢劫时,把屎糊了中学生一脸

  一次是面对好友的质问

  第一次逼上绝路是失业

  妹妹卖春带来了光明

  第二次逼上绝路是妹妹怀孕

  想让侏儒和妹妹结婚

  发现侏儒心底也是瞧不起他们

  动了杀心

  最后还是下不了手

  再次砸了妹妹的储钱罐

  无能

  以及对无能的愤怒

  手术后的妹妹再次不见

  在海边找到

  电话响了,接还是不接

  犹豫

  接还是不接?

  接就是继续工作(卖春)

  是不是一定要接?

  也不是,厂长已经说了,希望哥哥回来工作

  妹妹回头

  哥哥接了电话

  轮回

  《海角上的兄妹》影评(七):穷是根源?

  从《小偷家族》到《寄生虫》再到这部《海角上的兄妹》,一部比一部现实,底层生活的苦难就像永无尽头一样,如何刻画都不显得做作。很多时候在想,如果我们直接从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活是会更好还是更差。

  哥哥良夫妹妹真理子,一个腿脚残疾,一个智商不在线。在普通人看来这对兄妹是绝对的弱势群体,社会底层,是那种不会被关心和触及的存在。不论社会如何美好和完善貌似都和他们没有关系。

  社会和人群是分层的,有时候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固定的小圈子里面,很难会去触及圈子之外的人和事。就像在土地上一直挖掘下去,就能看到清晰的土壤分层。大多数人可能都是在一个中位数的地方,对于窥探上层没有基础和动力,对于了解底层也毫无兴趣,安安稳稳的生活在自己的层级,无风无浪的过完这一生是不是也算一种无知的幸福。

  今天真的很多时候觉得这是一个不会饿死人的时代,起码大家可以通过双手出卖体力挣得一份收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需求。其实把眼光放宽到全世界的范围内,有太多的角落里面的人在经受着饥饿和苦难,周末看了一部纪录片《人体器官交易实录》,在这些地方人们愿意为了2万美元,选择卖掉自己的一个肾,只是为了让家人可以吃上饭,生活的更好。

  有时候会想,自己从小到大,成长和教育形成的价值观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可能是片面的。偶尔会羡慕那些出国留学的同学,可以跳出一种大的环境,在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人生和国家。对于个人心智的成长可能会有更大帮助,也许见过了人生更多的风景,在面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的时候会更加的从容。

  这部电影虽然在伦理方面可能会被诟病,我想导演更多的在剖析人性上的东西,在面对苦难的生活时,良夫的选择和内心的挣扎,假设你是电影里面的那个哥哥,你又会有怎么样的选择呢。站在道德的高地,向下俯视,评论他人是容易的,吐上一口痰也是容易的。只希望你不是这样。

  贫穷的苦难永无止境,

  努力赚钱吧。

  本文首发公众号【沉默的阿光】欢迎关注

  《海角上的兄妹》影评(八):2020,以这部电影为开始,似乎注定了丧的延续,是不是不太吉利呀

  2020看的第一部电影。已经很丧了,新的一年又看了如此丧到骨髓里电影,从迷信角度讲,新年一来就接触这么丧的东西不吉利呀。 无论如何,记录时代的记录者是伟大的。人类不仅健忘,还有选择性盲症。 如果我是普通职业者,我也可以如大多数人一般选择性的忽视,避而不见如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这样的边缘群体他们的喜怒哀乐,而是关心我的房价,我什么时候入股市可以赚钱,明天元旦休假干什么。但我见过8岁女童被强奸,现在单位阳台依然能看见楼后面巷子里50多岁大妈在拆迁的废墟上招揽老人卖春,聋哑人利用自己的残疾优势诈骗盗窃,70岁老人以帮小孩擦屁股为借口将手指头伸进…所以我知道这部电影的真实性,知道这样事与人,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它们有它们发生的逻辑,有它存在的缘由。

女主选得很好,演得也超级棒,很真实

  那里面的人,也有他们的喜怒哀乐。

  凡是以上帝视角来观察评价,尤其是以道德为标尺,端着咖啡在星巴克评论那些离主流人群很远,发生在黑夜中,背街小巷里的人与事,都显得特别婊。当然,以上话语自然也有同样婊的气质,好在我知道,类似电影里的这种兄妹,甚至没资格成为我们这种人的谈资的。我们不会去聊一个乞丐的八卦,也不会关心一个残疾人带着她弱智妹妹卖春到底她妹妹是享受还是痛苦不自知。除非这个弱智妹妹真的特别漂亮,身材很好,那我们会关心下价格,最多叹息一声可惜。日本人有他们了不起的地方,他们拍了很多边缘群体的电影,而且直击人性人心。所以我觉得这种电影很伟大,比如这部电影里散发出来的情绪还算克制,并没有刻意煽情夸大苦难与世间挣扎,但它真实展现了世界的另一面,特别被我们容易忽视与不太关心的另一面。 过去我有雄心壮志,希望世上走一遭多少能给他人,能够周遭世界带来一些改变。平台越大,责任越大,所以我毫不掩饰自己对职业事业的的野心与追求。不过事与愿违,2019年我也只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挣扎,事业,生活,似乎都陷入泥潭中不可自拔。这种丧的情绪,带动我接触到如电影中类似的人与事也只能是冷眼旁观。但一旦接触到如今天这种电影,我还是会产生共鸣,我知道这部电影的好,佩服电影里的演员与导演,他们肯定为了这部电影去深入观察揣摩过这类边缘群体,真实的还原记录下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哪怕通过演绎的方式,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真实的,是这个时代真实正在发生的。它试图去理解去探寻它发生的根源,甚至里面人物的内心活动与喜怒哀乐,让我们知道,原来他们也有喜怒哀乐呀。

  这部电影价值就是,拍摄出来本身就拥有了价值。远在法国住在阁楼的穷逼朋友,毕竟是新年第一天,希望你能带我离开这份丧。过去发生的事,就是让它发生吧,还是对来临的2020有点期许,不要从头丧到尾吧,你说呢?

  《海角上的兄妹》影评(九):《海角上的兄妹》:人类存在的赞歌

  每年1月末,除了我去的鹿特丹电影节,在瑞典还会举办哥德堡电影节,它是北欧地区最富有国际声誉的电影节之一。我接下来说的这部电影参与了哥德堡德英格玛伯格曼竞赛单元,这一单元因纪念电影节前名誉主席英格玛伯格曼而设立。而该竞赛旨在关注第一次拍片的新人导演利用“实验”的电影表达方式探索人的存在。。。。存在!这个主题真是足够宏大!

  导演片山慎三第一次拍摄电影,却有常年当副导演的经验。他辅佐过的导演可都是大人物。其中一位就是曾经在东京拍片的奉俊昊。他获得了很多奉俊昊的赏识,转年又前往韩国帮助老奉完成了《母亲》的拍摄。在接下来,他又遇到了日本独立名导山下敦弘,他帮助山下完成了其最经典的屌丝神片《苦役列车》的拍摄。所以片山可能也遗传了这两名日韩名导对边缘小人物的关注,在自己的处女作,讲述了一个生活在海边小城的有残疾的兄妹。

  哥哥是个瘸子,走道一拐一拐。妹妹有严重的自闭症。而哥哥却拼尽全力撑起了这个小家,照顾妹妹的起居。他们的家一团糟,但却顽强得在小城镇生存下去,然而由于哥哥的残疾,他被公司裁员,唯一的经济来源消失了。哥哥尝试四处借钱。但有一天他发现他找不到妹妹了,他跑遍了小城,在回家的一刹那,电话响了,一个陌生男人叫他去一个停车场接人,哥哥感谢这个陌生男人的救助,还想给点钱答谢。陌生男人谢绝了。在回家之后,哥哥发现妹妹的口袋里有很多钱。。。。。

  或许您能朦朦胧胧猜到一些背后的故事。一个有点醉酒的陌生男子和神智不这么清楚的少女能发生什么呢。可是这让哥哥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于是他让她的妹妹,开始卖身。

  如果看过奉俊昊的《寄生虫》,或许你能理解奉式电影中在刻画贫困人群为实现生存权利而进行的行动时,特别强调了它的动物性。寄生虫作为一种动物,它传递出人作为动物最原始的欲望和激情,而自由的人性已经丧失。在这部《海角上的兄妹》,妹妹的身体成为了非人化的性爱机器,她被哥哥利用,毫无身为人的人性可言。但是影片却设置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命题:哥哥利用她的身体,并不是完全得剥削她和压榨她;因为她的自闭症,她的生活无法自理,她的性爱只是通过哥哥这个智力达标的中介去换得财产,去满足她本身作为人最起码的需求--去活下去。所以即使影片展现了贫困人口一种作为非人的存在,却仍然在强调这种存在是为了使他们成为最基本的人,去满足他们生存下去的最基本权利。他们就是资本上的无产者,他们能在现代社会做些什么?

  在影片里有一个非常触目惊心的场景。一群高中生为了看朋友破处的笑话,找到了他们。然而高中生却突然想抢走哥哥腰包里的钱,此时的哥哥突然憋出了一抛 “热翔” 跟这帮高中生开战。。。。。我知道大家都到这,可能会觉得这部电影不适合你,如此恶心,低级,下流。但这就是他当时还击的手段,为了自己和妹妹活下去,哪怕再脏也要战斗。我在那时,看到了一个最无力却最伟大的哥哥。

  我不想给大家看那些肮脏的镜头,我也相信很多读者也无力忍受这种人生的肮脏。但是这就是某些与我们一样,身处在同一个地球的人,此时此刻的生活状态。如果您有一些对人性极大的宽容,还有一些良心的话,您可能会和我一样,会认为这部电影无疑是一部写给人的,最美好的赞歌。

  《海角上的兄妹》影评(十):《海角上的兄妹》不販售奇觀的社會寫實劇

  由片山慎三執導的電影《海角上的兄妹》,劇情描述在一處日本海港小鎮,腿瘸的良夫(松浦祐也)因被造船廠裁員生活無著,無法應付日常所需的他一日發現妹妹真理子(和田光沙)會跟鎮上的男人發生關係收取金錢。為了生存即便昧著良心,他赫然推妹妹下海接客,生活雖然暫時能過下去,妹妹在和這些男人相處的過程中,她的身心靈卻起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同時也帶給這對兄妹始料未及的衝擊。

  哥哥推妹妹賣淫,乍聽之下似乎是很不道德的行為,類似情節的電影也很容易淪為一種奇觀式的處理:販售各種供你獵奇的性愛場景,將兩人的處境推向一種悲慘退無可退的境地,炮製各種惹人同情的情節,為的只是讓你覺得「他們」很可憐。

  但導演顯然沒有要貼任何標籤,告訴你賣淫是違法的,但他們其情可憫,要你同情她們。身體的殘障或智力的殘缺,只是他們的外表特徵,導演要所體現的其實是生活條件低限這件事,當日子已過不下去,活著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活下去比怎麼活更重要。

  你會因為兄妹去撿拾垃圾的食物感到吃驚,替妹妹性交易時突然咬人的景況感到擔憂,但你同時也看到兄妹倆人靠著賣淫賺來的錢,大口大口的吃著麥當勞,兩人都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突然間你覺得他們的生活有色澤了,此時哥哥將窗戶上的壁紙大力撕除後,家裡終於有光透進來,雖然灼熱刺眼卻又溫暖異常,那是屬於他們的幸福時光。

  看到這樣的幸福景況,你很難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批判他們,畢竟最能為自己的處境說項的,當屬妹妹本人。你可以說她智力不足,是傻的來著,但她樣子傻心卻不傻,她和侏儒的親密互動似乎破除了純然交易這一檔事,你很難斷然否認她也有情感甚或愛情上的需求,她同時知道哥哥瓜待了天堂上母親的角色,哥哥沒有剝削她,導演也沒有剝削妹妹這個角色。在她接客的過程中,沒有呈現太多奇觀式的展演,而讓你看到她無論與老人、侏儒或學生性交,都始終笑臉迎人,出售的除了肉身外,更有一顆溫暖的心。

  這顆心溫暖的不只在讓客人感到舒服體貼,更在於她能體察到跟哥哥想要保護自己的心,但她即便自己下體受傷了,依然想要接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換取更好的生活質地。當哥哥發現她懷孕想要殺死她時,正在熟睡被驚醒的她,只是遞給哥哥一罐啤酒,沒有嚇怕或怨懟,只希望能安撫哥哥脆弱受傷的心靈。

  當哥哥的警察好友發現哥哥推妹妹賣淫時,曾怒斥其不是人類,然而電影裡面兄妹倆互動的所有場景,盡皆體現了這是人類才會有的行為,遠超於那些偽善者:看來馴良的好友,難道就不會趁老婆大腹便便之際,去爽一下嗎?而將哥哥裁員後又希望他回來上班的造船廠老闆,是出於愛才惜才又或無技可施呢?電影衍生出相當大的空間供我們解讀和思考。

  反觀哥哥縱心生衝動想砸死妹妹、卻顧念親情及時懸崖勒馬,妹妹看著象徵夢想的撲滿二度被哥哥擊碎,就算嚎哭依然體諒哥哥,這些兄妹相處的景像在在令人過目難忘。他們的父親在片中從未被提到,母親也只有一個一閃即過的朦朧身影,他們只能抱擁彼此,只能這樣生活,無論你接不接受,喜不喜歡,我們無由批判,導演想做的,是讓我們從平視的角度,看到有一些人是這樣生活的。觀看的過程我會想到臺灣的張作驥導演,想到他電影裡曾出現的,底層人的底層生活,他們是多麼努力在生活的泥濘中,挣出一條生路,一如《海角》裡的兄妹。張導慣用魔幻寫實的技法,去抹掉那層泥濘,縱然生活的痛感揮之不去,但卻仍予人「還有希望」之感。而片山慎三導演在自己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裡,就採用一個開放式結尾,毋寧是令人佩服的。他不怕你看不懂,他就是要你自己找答案。在臺北電影節常會聽到很多觀眾問導演:「最後一顆鏡頭是什麼意思」?仔細想想,其實我們不一定要急著發問,在字幕播畢後,端坐椅上思考,看看社會新聞,回看自身或他人,其實這些情節你並不陌生,這些人你或許都見過,當我們還原到以人為本的原點,回到導演拍攝的初衷,答案就會呼之欲出。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