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论》是一本由陈涛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2017-9-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导论》精选点评:
●此书是很好的文献综述,引用很多文献。作者把每个电影术语也介绍得很清晰,介绍了影史上一些很重要的片。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经典的片段,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就可以观看。如果书中的图片清晰度再高一点就完美啦!
●第一部分每章的切口很好
●这本书对于所有喜欢电影、研究电影的人来说都有极大的学习和借鉴意义!陈涛老师从最初的写作思路、电影案例的选取到正式写作,都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反复推敲。相信此书将给读者提供鉴赏电影的全新视角!
●举例新,只不过后面几张有点论文气
●上了电影导论课后阅片量突飞猛进,才发现自己以前的观影范围是如此狭小,对早期的电影也抱有某种偏见。自己以后看电影算是有了更多欣赏的角度,也可以说是初窥门径,以后能从入门级的专业视角一瞥电影传达的文化之外的艺术、技术上的美好。可惜时间限制下,老师的电影导论课程只主要讲了书的第二部分,还掐去了不少例子,要想更进一步了解就只能以后闲时慢慢品读陈老师这本书啦。一学期来,每次周二上完一天专业课后傍晚走进教二1楼的教室从第三排找到最舒适的位置听陈老师讲课、放五花八门的电影片段真的是每周最享受的时刻了。(PS一直觉得陈涛老师很酷很男神,总感觉老师很有重庆男孩子的气质,还特别像我某个超帅的重庆同学(捂脸虽然后来发现同是山东大汉哈哈),最后圣诞节看到有人在找陈老师签名我也鼓起勇气拿到了老师的签名真是超幸运^_^
●涉猎丰富,深入浅出,适合初学者
●一直忘了标记……分专题讲,附有二维码可以看到电影片段。好看。
●深入浅出的电影入门读物,终于盼来了!如果没机会去上每学期都爆满的人民大学电影导论课,就去看这本书吧
●难以置信的是这本书仅仅讲述的是入门级别的电影导论,但是从书中结构以及内容丰富程度来说已经是集合了很多的精华,甚至于看后需要慢慢的消化。
●超五星了
《电影导论》读后感(一):带我走向电影的书
12/24考研刚结束
书里有很多电影片段,扫码观看shock得我。还去人大出版社下载了ppt,总之这本书写得也太用心了。
当时看到电影是塑造认同的锤子那一章的时候,就决定我考这个老师的研究生吧,就这样考了。试卷上竟然有这本书的内容,真是冥冥之中。赶快来写个书评给五星,希望好运。
《电影导论》读后感(二):《电影导论》书评
极力推荐陈涛老师的《电影导论》!!国内关于电影导论类难得一见的趣味性和严肃性并存的读物~概念清晰,电影例子典型丰富,有很强的思考性。
内容:从15个维度入手,囊括范围广,且概念分明,区别度较大,和其他导论书比起来较少交叉重复;每个维度介绍详细,例证典型丰富,配有彩图和视频片段。对写影评有很大帮助。
语言:简明客观,深入浅出;观点清晰;在保持教科书的逻辑严密的同时,也有电影普通读物的轻松感和趣味性。
视野:参考书目丰富,学术视野广阔,涵盖很多当代文艺、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既有经典已知观点的总结阐述,也包含新颖独到的关注角度。尤其是“文化批评”部分,涉及很多当代热点议题和研究,例如“华语电影”命名的问题,有很全面入门的介绍。具有前沿性。
亮点:1.引语,著名电影人的口述实录
2.每一章均以一个有趣精到的假设或命题切入,再进入对话题的探讨分析。探讨的过程会兼顾到很多不同的观点和侧面,而不是简单对结论的论证。这种形式清楚地指出了关注的问题所在的同时,还给了读者很大的思考空间,生动,不乏味枯燥。
《电影导论》读后感(三):来自一个既上了课又看了书的学生的书评
作为学德语的学生,在电影方面真的是没有收获什么额外的福利。德国电影很少有扣人心弦的剧情或是壮观瑰丽的制作,某些时候还有些无厘头的冷幽默。所以每周最期待就是周四的电影导论课了。陈涛老师细致的讲解,辅以课本和ppt梳理,再配上“立体影像教学”(hhhh,这个名称是从史纲课上学来的,可以说是很高端了),总之课堂很有趣。
这本教材可以夸赞的地方太多,简略挑一二吧。最开始就被书里的二维码惊艳了,随时看小视频,还有这种操作?!可以说非常生动了,虽然文字说的已经很生动了,但是抵不过视频分分钟看明白啊。可以想象,制作的时候费了多少力啊。然后就是书的布局,其实作为非电影专业的学生,阅读电影鉴赏的教材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一些电影行业的常识,不求明白多高深的艺术理论。这本书可以说是很合适了。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从视听语言技术手法上的,到电影的主题到电影的流通运营都有介绍,而且通俗易懂。本来,通识嘛,肯定是广泛丰富的。而难得的是有些思考和反思在其中,艺术上的这种思考可能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提出问题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就是鉴赏的过程。看完教材之后,现在看电影会下意识地关注书里提到的知识,从以前只是看热闹到能看出一点点门道,很是心满意足了。
如果说有一点小小的疑惑,那就是素材是按照书的构架铺设的,有时感觉些许零散,没能整体感知某个作品的魅力。所以可不可以拿出一个经典例子全方位地分析呢?不同的要素之间应该也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在一个作品里分析可能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它浑然一体的精彩。不过我们的影评应该就是在做这件事,尽管如此,如果老师能带领这我们做一次那就太棒了~
想起来第一堂课老师说豆瓣写书评有刷脸的作用,那不如就留个刷脸的机会吧,是外院2016级的wbb(这个结尾也是笑哭
《电影导论》读后感(四):《电影导论》为什么不是四学分?!
作为人大某红专学院的一个学生,看电影真的是生活必备的一种调剂。大一上学期的“香港电影研究”使我对小时候可能看了好几百部的香港电影有了更加系统化的认识,那个寒假回家,我把星爷所有主演的作品一部不落得看了一遍。 可能是因为平时课程太过学术(or boring),所以我非常青睐影视化教学,一方面可以上课拿学分,一方面自己也是真的喜欢,学习爱好两不误。 终于,大三下学期,我成功地选上了“电影导论”! 其实这本书,我在大二时便买了,(因为)当时票圈都在转,我看到第二位转的就阅读原文→填写地址→付款了。听说陈涛老师还在明德书店开“新书发布会”,遗憾没能去参加。 大三上,除了抢到“电影导论”这节大热课,我还成功捡漏,选上了一节《影视作品与社会原理》,也是很有意思的授课方式,此处按下不表。 为了看电影,我跑过将近二十公里的小众放映点,为了看一部《囚》(从二点看到七点,中间半个小时中场休息),也参加过一些电影首映会(跑水立方去看《巨齿鲨》首映也是有点好笑),内部看片会等,不过喜爱的重心还是在香港电影这块。细数起来,港片绝对看了四五百部,在公众号推的港片向的文章也有二十多篇。 上了《电影导论》,说实话并没有“上了课才懂得怎么看电影or欣赏电影”这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因为之前有过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了解),不过真的打开了自己的新世界。 影响最深的就是陈涛老师开课没多久讲的“幻影之旅”吧,于我而言,电影可能有几分致幻剂的味道,场灯一关,或者片头一放,似乎各种琐事也被抛之脑后了。 因为学业的原因,大三很难“奢侈”地花时间去观影,是件非常遗憾的事儿。所以这节课算是对自己观影量的一场大补课! 对于陈涛老师所采用的“影片剪辑片段课堂轰炸法(我自己瞎取的名儿)”,我非常认同,嘿嘿。正如陈老师所言,“上了《电影导论》,你们(指学生)的阅片量无形之中就变得非常大。”此言不虚,对于没有太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学生党而言,一节课可以遍览十几个乃至几十个精彩片段,实在大受裨益。 电影相关的书籍,我七七八八看过一些些,《电影导论》算是让我印象相当深刻的一本。正如陈涛老师开玩笑地说自己有强迫症,每一章都取做二个字,例如“剪辑”、“调度”、“再现”和“认同”等。看了这本书之后,你真的像进入一个大型“电影梦工厂”,对于电影的方方面面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而且陈涛老师的文字真的成功融学术性与趣味性于一炉。 该书开创并贴心地添加了一些精彩的影视片段,扫一扫即可观看,成功地将图、文、音、像等元素融合,让人在理论(了解电影理论)和实践(观看电影)上取得一个相对平衡。 陈涛老师课程中旬布置的作业是关于用视听语言知识去分析一部或者多部电影的。作为墨镜王的铁粉,虽然一早心里就有了大方向,但选题还是花了蛮久才敲定的 。个人觉得算选了个新颖且有趣的主题,为了写好这篇“论文”,我也查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 最后在讲评作业的那节课(也就是上节课)收获了一个来自陈涛老师好评,真的觉得自己好几个礼拜改了几十版的辛苦没有白费,呜呜呜。 总而言之,《电影导论》要是能有四学分就好了,陈涛老师真是个nice且有趣的人。也祝我下周二圣诞节考试能够超常发挥加下学期选上陈老师开的另一节新课!
《电影导论》读后感(五):电影是什么(1):多样化的电影
本文为《电影导论》引论部分《电影是什么》的第一节。
为什么要探讨电影的定义?
从巴赞(André Bazin)的《电影是什么?》到达德利·安德鲁(Dudley Andrew)的《什么是电影!》,众多不同时期的学者都曾深入详尽地探讨过这一重要的本体论问题,那为什么还要在这里说?提出这一注定无解的问题,是源于本书在写作时的焦虑,这种焦虑弥漫在每一章的字里行间,涉及到众多实际的问题,例如选择哪些电影来举例和分析,如何判断这些电影的价值,怎么权衡电影的各元素(艺术、技术、产业、社会、文化等)内容的比例,应当包括哪些内容以及针对的是怎样的读者,等等。所以,笔者在此提出“电影是什么”的问题,并非妄图与前辈大师对话或进行学理上的深入思辨,而只是单纯希望借由对写作时焦虑和困惑的解释和延展,说明本书行文与谋篇的立场与原则。
自从开设电影研究相关的课程以来,笔者最常被学生要求的一件事便是推荐电影片目。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可以用一些林林总总的“榜单”来解决,例如IMDB电影250强、《时代周刊》全球百佳电影、英国《卫报》电影排名、AFI百部最伟大影片、豆瓣电影排行榜等等。然而,我们无法断言哪一个榜单是最权威的,因为它一定会反映出该电影协会、报刊媒体或网站等机构的评判标准,而这种标准很难说是客观公正的,它会受到这些机构的政治立场、文化认同、资金来源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种“典律性”的榜单或教科书,按照福柯(Michel Foucault)的说法,其实是一种“知识/权力”,背后裹挟着太多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因素,并不一定就是公正、准确或权威的。而对于“最好的电影”,不同的观众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公民凯恩》(Citizen Kane,1940)、《星球大战》(Star Wars,1977)、《战舰波将金号》(Bronenosets Potemkin,1925)、《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广岛之恋》(Hiroshima, My Love,1959)(图1)、《教父》(The Godfather,1972)、《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图2)、《低俗小说》(Pulp Fiction,1994)、《东京物语》(Tokyo Story,1953)(图3)、《黄土地》(1985)、《小城之春》(1948)、《大话西游》(1995)……那么,什么是最好的电影?是电影史上引发巨大影响力的作品还是观看人数最多的作品?是思想内容最深刻的电影还是艺术成就最高的电影?是技术上最突破的电影还是票房最高的电影?是最哲学化或宗教化的电影还是最诗意化或感性化的电影?类似的问题和答案还可以给出很多,它们说明,其实并没有“最好的电影”,电影也绝非铁板一块的。
图1 《广岛之恋》(阿伦·雷乃,1959)这一问题无法回答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电影发展的历时性。电影在艺术、技术、产业、文化等方面快速而剧烈的变动与革新,令它的本质、样态和特征都具有众多面向与层次。从电影诞生之日起,围绕其本体的争论便一发而不可收,直至今日也没有固定的答案。和其他艺术样式相比,虽然电影是号称“唯一知道确切发明日期的”,但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还有德国人都声称电影是他们本国人发明的,这主要是因为电影的发明经过了很多人长时间的摸索,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技术雏型;对于技术雏形的确认决定了对于电影本质属性的认知。即便我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the Lumière Brothers)是电影的发明者,那么当一百二十年过去,电影经历了几代人的变化,关于“电影是什么”的讨论,也有了多种多样的答案——例如伯格曼(Ingmar Bergman)说“电影根本是一种欺骗人眼睛的玩意儿”,普多夫金(Vsevolod Pudovkin)称“电影是蒙太奇的艺术”,巴赞(André Bazin)认为“电影是照相的外延”,戈达尔(Jean-Luc Godard)则断言“电影就是每秒钟二十四格真理”,等等。
图2 《肖申克的救赎》(弗兰克•德拉邦特,1994)不仅如此。如果这些导演的回答还是就电影艺术层面而言,那在其他方面,电影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我们发现,电影变得产业化了,因此有了好莱坞、宝莱坞和香港电影工业;电影也变得政治化了,因此有了中国或者苏联的左翼电影、意大利二战时期的国家宣传电影、西班牙的弗朗哥独裁电影;此外电影变得精英化了,因此出现了新浪潮、左岸派、dogma95;电影同时变得世俗化了,因此出现了镍币影院、情节剧、DV浪潮;还有电影变得社会化了,因此出现了明星制、审查制、分级制;电影也变得科技化了,因此出现了有声电影、数码特效、3D技术……可以说,电影在内容、艺术、产业、政治、文化、技术、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也显示出电影所包含的层面之广、属性之多、范围之大,类型之繁。
图3 《东京物语》(小津安二郎,1953)而这样一种多元化和多角度,正是本书在写作时所尽量奉行的原则。尤其,针对国内绝大多数电影教材侧重艺术或美学特征的倾向,本书希望在尊重电影艺术或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兼及其他层面的因素和标准,包括技术、产业、政治、社会、文化等。这样一种处理方式,试图将电影并不仅仅当成一种艺术,而是一个更广大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艺术或商品形式。正因如此,本书不仅重视电影的制作与生产(导演、编剧和表演),而且强调电影的流通与接受(观众、发行、影院等);不仅夯实电影的传统视听语言(影像、调度和剪辑等),而且介绍电影的当代技术发展(数码特效、VR技术、多视窗等);不仅突出电影的文化批评(国族、认同、意识形态等),而且体现电影的政治倾向(酷儿电影、底层电影、第三电影等);不仅强调“电影大国”的作品(美国电影、法国电影、中国电影等),而且顾及较少被提到的文本(非洲电影、拉美电影、东南亚电影等)。尤其,本书特别希望凸显电影发展的“当代性”特征,即捕捉到电影在当下发展中所具有的一些最新特征与表现,这些内容也体现在艺术、技术、政治、产业、文化等不同层面。
因此,本书不会在此给出“电影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而是希望用接下来十五章的容量,从不同的角度去触碰这一复杂而无解的问题,以启发读者去自行体悟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