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是一本由Ph·D·Lawrence J·Cohen著作,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01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游戏力》精选点评:
●写得很好,我都想捡个小baby来玩了
●内容太啰嗦了,前面内容可以略过。
●非常一般,不知道为何评分这么高。全书最大的价值就是其中一连串的小游戏,试试吧,也许管用。
●国外对亲子关系的研究确实比国内深入太多了,这本书讲述的是用游戏的方式加强和孩子间的联结,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很多有趣的小游戏,值得为之一试,如果有效果了,你会更有兴趣去实践。
●最根本的还是爱孩子,用他们理解的方式。游戏是孩子的表达方式。
●放下现实生活中沉重的面具,做一个会游戏的小孩子吧!没长大之前的成人都是小孩子!
●书中一些方法即时应用在家里小孩身上,效果还不错。有价值的教育书籍不少,但有时间有决心去做的父母不多。还有就是一如既往的让我觉得有点啰嗦。
●“每个人都需要一只蓄满的杯子,杯子中装的是亲密的联结。”--科恩
●用孩子接受的方法链接!喜欢这个作者,充分感受到他对孩子真正的尊重,慢慢读没关系,关键要实践
●很多场景的分析,很多游戏的提出,但我觉得有时,理论就只是理论,如何把这种理论种植进自己的育儿花园里让它长出好看的果子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最后译者的择后记也很精彩。
《游戏力》读后感(一):创造性思维伴随一生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他们需要有创造力的父母给予游戏来建立连结和蓄满杯子。当孩子们成为父母的时候,他们也需要沿用这种创造力来培养自己的孩子。
这本书的观点确实给父母们育儿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也为父母们的创造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我本人就是不是非常有创造力的,但是读完这本书后,我会尽力让自己更有趣一些,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的成长。
《游戏力》读后感(二):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
提出的观点很有意思,要通过游戏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为什么?
孩子的思维方式处在原始的状态,而成人则是有几十年的个体和社会经历,后者从其中归纳出三观模型,而后演绎到具体的事务上。但是对于儿童而言成人的思考复杂到难以掌握甚至是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成人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将自己的思考模型抽象并简化为儿童能够接收和理解的模型。
怎么实施这个过程?
作者给出的回答是使用游戏的方式,因为游戏就是对现实世界中有限特性的再建模过程。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费曼给中学生将牛顿定律。
虽然书中给出了很多例子和方法,但是这个过程中真正的问题在于成人自身的能力:
思考模型是否能够有效的解决现实问题? 能否针对儿童面对的问题将自己的模型抽象简化? 能够有效的表达从而令儿童理解掌握?
知易行难。
重要的是,不仅父母是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老师,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每个成人受限于成长环境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式,而孩子其天马行空的想法往往会指出我们既有思维模式中的缺陷。游戏化方式的优点就是能够抽象出问题的主要矛盾。
综合来看,本书中给出的案例过多,可能是作者尝试手把手的教会读者如何使用游戏方式。然而这注定受到父母自身的观念的影响,所以父母要结合自身、环境、以及具体的事件来学习如何处理,僵化的使用书上的方法只会导致东施效颦的结果。
《游戏力》读后感(三):学一门孩子国的外语,那就是游戏!
全文总结:好书!
以关键词来归纳下我读到的精髓。
关键词一:蓄水的杯子
关于孩子的书大概都会提到依附理论,即孩子会和主要养育者形成依附关系。健康的依附表现为孩子能从养育者身上形成对世界的安全感,并以此为基地,进行外界探索。当妈妈离开时,婴儿会紧张哭泣,当妈妈回归,婴儿情绪能平复,并继续玩耍,这便是安全的依附关系。
作者用杯子来形容此理。自信勇敢的孩子内心的杯子是蓄满的,也许会遭遇困难令杯中水变少,但大人的关爱和理解帮助他们续杯,接着怀揣盛满的杯子,继续出发。但有的孩子杯漏了,水一直装不满;有的孩子关上了杯盖,滴水不进。作者希望能通过游戏来帮这些孩子重新蓄满杯子。
书中提到孩子的无力感,一种表现为胆小懦弱,一种表现为欺负霸凌,两种极端都是杯子未装满的无力感。书中最常出现的场景就是,作者和孩子见面,一开始的陌生被作者夸张的嬉戏步步溶解,孩子开怀大笑。孩子的笑是游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作者在意的联结过程,是蓄杯的开始。
关键词二:游戏
这个词可不简单啊。
首先是游戏的种类,有体力游戏如掷球、摔跤,有角色游戏如过家家,有艺术游戏如涂鸦等。游戏形式多种多样,还可自创改编。游戏的形式可以参考,重要的是,游戏力是定制化的,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引导方式。
所有游戏都有临界点,一个是体力临界点,低于则跟没玩一样,高于则会太累;一个是心理临界点,低于则是纯玩,无法触及现实问题,高于则让人无法适应,过急过强。因此,游戏种类可由体力轴和心理轴划分出四个象限。游戏疗愈,便在于临界点的把握。
书中所举游戏,一种是发泄用途,用于负面情绪,比如对爱打人的孩子,故意在游戏中邀请打人,来好好发泄这股蛮劲;一种是控制用途,用于安抚或学习自制,比如边单脚跳边打人,以及变速跑或木头人等,还有极端情况下的拥抱时间(把孩子抱在怀里,让他们平静或停止动作)。控制类游戏多数是通过身体上的控制练习来内化成注意力或情绪上的控制。
与其说,游戏力是在发明游戏,不如说作者在将日常互动都加以游戏化,以轻松平等的态度站在孩子立场上,以恰当方式介入引导。
游戏力的一种玩法是跟着孩子走。对孩子说,小兔崽子,今儿想玩什么,都随你!大人所要做的便是尊重和跟随孩子的想象力,以及配合并夸张化自己的反应。该假装中枪倒地时就倒地,该夸大表情时就夸大,在孩子面前无需扯面子。让孩子主导规则,带领节奏,是沟通联结的开始。
还有一种玩法是大人适时引入主题。这个在需要解决特定问题时使用。比如对于喜欢暴力攻击的孩子,引入邀请打人的主题;对于人际关系较差的孩子,引入交往主题,让孩子在玩耍中发泄和认知。当然,这种引入是在跟随孩子的节奏,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进行的。游戏不仅能帮孩子释放情绪,释放冲动,还提供了现实外的演练场,练习自制、自信、专注力、条理感等,看起来啥问题都可在游戏中解决。
书中有专门针对情绪一章,很精彩。在孩子还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之前,游戏是孩子能用于表达情绪的过度阶段,这个通道却很容易被父母忽略。情绪犹如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而一般给孩子的观念是“这么大还哭”“怕什么,要勇敢”“自己去房间面壁”,大人不仅堵住情绪出口,还将孩子孤立一人,让他独自去面对情绪洪水。想起一句话,孩子自己的人生已经够艰难了,我们家长何苦要再人为给他们制造困难呢?和孩子一起游戏,不仅是娱乐方式,更是陪伴成长。玩中学习已成共识,而玩中共情还未被认知。
关键词三:孩子国的语言
游戏为什么重要?不只因为可以玩中学,可以玩中运动,更因为游戏是孩子国的官方语言。要想更顺利地交流,父母得掌握这门语言的玩法。这种沟通式游戏需要父母对孩子内心状态保持敏感,善于观察和灵活回应,而不只追求好玩和创意。
游戏在现实中划分出了一个舞台场域,这里可以有不一样的规则,不一样的角色,孩子可以逃离现实,在另一片梦幻岛上为所欲为。比如书中所提的置换角色游戏很有意思,像是让女儿当爸爸,爸爸做女儿,现实中经常是爸爸离开女儿,女儿无法掌控主动权,而在游戏里,女儿成了握有主动权的爸爸,在这个异时空弥补现实的缺憾,拾回安全感。
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最直接的就是指出并教导。比如睡眠问题,哭声免疫法就是父母在教导婴儿,你哭没用,必须得自己睡着。另一种方式是增加高质量陪伴时间,搭建沟通渠道,引导孩子的走向。前一种是教练,后一种是父母。
和孩子一起说孩子的语言,是游戏力所提倡的,也是值得父母去努力参与的事情。
《游戏力》读后感(四):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看这一本书足够了
因为育儿方便,我跟同事一起建了一个妈妈经验分享交流群。里面每天都充斥着暴风骤雨般的“吐槽”。
“孩子今天早上上幼儿园太磨蹭了,哼哼唧唧不愿意起床,临走了还想要去卫生间大便,害得我上班都迟到了。”“我家孩子都三岁了,还是不爱刷牙,每次睡觉前让他刷牙都得先在屋里追他200米。”“哎,我家老大什么事情都不让着他妹妹,玩具、零食都不让碰,最近连妈妈都开始争抢。”每天群里好不热闹,一个问题抛出,马上会有妈妈附和道:“哎呀,我家那位也是啊。。。。。”
孩子,永远是妈妈之间聊不够,聊不完的话题。
其实,遇到棘手的育儿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如何缓解育儿焦虑?《游戏力》这本书会给你完美答案。
《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和勇气》作者劳伦斯·科恩博士是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儿童游戏治疗师、亲子关系专家。他总结了自己多年在儿童游戏、游戏治疗和亲子教养领域的实操和经验,写成了《游戏力》一书。这本书不仅曾获得过美国国家亲子出版奖金奖,还被翻译成14种语言在全球销售。科恩博士还在世界各国常年开办面对父母、教师和早教专业人员的游戏力工作坊。
书名虽然叫游戏力,但旨在跟广大父母传达一种理念:为人父母,需要一种活力,一种自信,一种情趣,一种幽默。
《游戏力》用几百种可操性很强的游戏方法,帮助父母解决如何跟孩子建立联结,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如何控制情绪,如何解决手足之争等问题。除此之外,还提醒父母们要关注自我成长。
对书中第二章加入孩子的世界很多观念深以为然。游戏为什么对于成人这么难?
想想我们自己从小到大,就很少有父母陪玩,父母为了生计就足够艰难。童年时光都是在跟小伙伴的追逐打闹中度过的。电视在当时也不怎么普及,所以,能玩的游戏也就那几样。
现在我们成为父母,都不再游戏,甚至忘记了怎么玩。下了班,总想着吃完饭躺下来玩个手机打发时光。一到周末,顶多去公园或者郊区带孩子溜上一圈。我观察过很多在公园玩的父母,都在旁边紧紧跟着,或者催促着孩子快点。
我们失去了游戏的能力,担心这担心那。在孩子需要我们时忽略需求他的需求,只会大吼大叫。还有一些童年时未治愈的问题成了跟孩子交流的障碍。还可能被游戏本身的无聊搞得疲倦。加入不了孩子的世界,你就不会发现他们世界的简单和多彩,孩子很容易满足。
最近,我跟两个孩子发明了扮鬼脸的游戏,一到晚上,他们就迫不及待把我拉到床上玩这个游戏。
游戏很简单,捂住脸,出其不意想他们出示你的鬼脸。过程中伴有脸部表情扭曲,有多丑要多丑,同时伴随夸张的尖声大叫。他们会假装被你吓到,惊叫着往后退,并开怀大笑。无论是三岁老大还是一岁多老二,都玩的乐此不疲。通过这个游戏,他们还学会秩序感,要轮流接受妈妈的鬼脸恐吓。
玩完后,两个孩子笑到疲倦。接下来的洗漱变得简单,很快两个小家伙就能入睡,睡得香甜。
两个小家伙的手足之争我也会用游戏的方式解决。洗了一盘子葡萄,老大很喜欢吃,不想给妹妹。我提议玩一个看谁吃的快的游戏吧?一听到玩,老大就放松警惕,马上分给妹妹和我。我装模作样喊完一二三后,开吃,老大吃的快,老二重在参与,我只是陪吃,假装吃的很慢。老大比赛赢了之后还想再玩第二轮。
看了那么多育儿书,学了那么多育儿理论,依然有很多育儿难题。因为看过学过之后我们都忘记怎么去做。《游戏力》里呈现的具体操作方法会给实践带来突破,是一本值得力荐的育儿书。
我把这本书分享到了妈妈群,很多妈妈反响说获益匪浅,能直接上手实践,对改善亲子关系有很大帮助。
美国亚马逊书评:如果游戏力成为你的育儿指南,那么你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说:“我有一个天堂般的童年。”
想更懂孩子,帮孩子更懂我们,帮我们更懂自己。放下手机电脑,放下大吼大叫,看这一本书足够了。
《游戏力》读后感(五):游戏力育儿方式的价值
偶然间看到《游戏力》(作者:Lawrence J.Cohen)这本书的介绍,觉得很多理念和我教育朵拉使用的方法很相似,感觉终于找到了理论基础。于是迫不及待的下载了电子书,有时间的时候读一读,发现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分享的内容。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美国的心理学家,在文字中可以看出他深爱自己的女儿,书中的很多案例都来源于他和女儿的真实故事。
但由于作者是美国人,美国文化相对比较开放、中国的父母较为保守,可能书中很多夸张的方式对于中国式父母来说很难做到。如何在文化差异中学习更好的方法,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并摸索最合适自己家庭的游戏教育方式。
游戏力育儿方式的价值
引用书中原文:
游戏力——基于游戏的亲子沟通方式——可能是重建亲子间深情联结的桥梁。游戏当中所激发的活力,所产生的亲密感,可以缓解父母的压力。游戏不仅帮助我们进入孩子的世界,而且帮助我们以孩子的方式,重新建立自信和亲情。如果孩子在游戏中玩得开心尽兴,那么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创造力也往往会表现得淋漓尽致。游戏既能帮助孩子探索世界,又能帮助他们理解每天所接收到的信息,还能帮助他们从生活的挫折中重新振作起来。
我女儿还在幼儿园时,发明了一个很棒的游戏,使我不用真的大喊大叫着提醒她上学不要迟到。一天早上,她下楼来,在门后躲着,轻声地跟我说:“现在假装我还在楼上,我们就要迟到了,你真的很生气。”我言听计从,对着楼上吼道:“我们要迟到了!我现在很生气!”她这时躲在门后,捂着嘴窃笑。我假装威胁说:“你最好赶快下来,不然我就扔下你不管了,我自己去大橡树幼儿园了!”她忍不住大笑出来,我只当没听见,气哼哼地出门,她跟着溜出来,但我还假装没看见,让她走到了前头。她坐进汽车后,我又自言自语地表演:“气死我了!如果幼儿园老师问:‘艾玛呢?’我就跟他们说:‘她还没穿好衣服呢,所以我只能自己来了!’”她一边咯咯地笑个不停,一边又极力掩饰真在我旁边的事实。艾玛让我体会到,上学前的紧张准备也可以很有趣。这个假装生气的游戏,让我无需大声吼叫,不用真生气,做个游戏,就可以让孩子的上学准备做得更快。
《游戏力》第一章的核心,指出了:游戏力育儿方式的价值是,基于游戏的亲子沟通方式--可能是重建亲子间深情联结的桥梁。
作者举了一个女儿上学的案例,看得人不由得嘴角上扬。我们在家也常和朵拉玩类似的游戏。
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为了让朵拉可以快速下床,我经常和朵拉爸唱双簧。我偷偷和朵拉说:“咱们快点儿起来,趁着爸爸没发现,赶紧去卫生间躲好,等爸爸过来的时候,一定不知道你去哪里了。”朵拉立刻就会很兴奋的跳下床,玩这个游戏。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爸爸的参与,会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朵拉爸假装不知道朵拉去卫生间了,还是径直走到房间去叫她起床,然后用很夸张的声音说:“哎呀,宝宝去哪里了?宝宝不见了!” 每每这时,朵拉就咯咯咯笑的非常开心,美好的一天就开始啦!
用一个小游戏,让孩子从笑声中开启美好的一天,是多么值得啊!
培养孩子的自信
引用书中原文:
游戏力在培养孩子自信、消除无力感上的独特方式,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不可避免地,每个人的童年都会经历一些坎坷,产生一些消沉、无力的负面情绪,这不足为怪。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够帮助孩子战胜这些负面情绪,使他逐渐培养起自信力和竞争力,这也是游戏力的价值所在。
你也可能需要花些时间,来注意孩子对竞争的感受。孩子如果每次输了之后都非常生气,或者在赢的时候不可一世,那么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大人的特殊帮助,帮助他们学会处理比赛胜负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的游戏主题,需要从竞技比赛转换到“玩这些情绪的处理上。
例如,安排一场游戏让孩子一直赢,但是你扮演一个滑稽的痛苦失败者。也可以先夸大自己有多么棒,然后每一个动作都出错——他们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就忘记了输赢导致的强烈感受。为游戏制订一个好笑的规则,例如“不可以用这个枕头打我。然后当他们出其不意地用枕头打你时,你滑稽地回应:“你刚才犯规了!我气哭了,呜呜!”
一直困扰我的也是朵拉的自信心问题。我个人认为,“自信心”是带有先天属性的,可能和人的先天性格有非常大的关系(没有科学依据,纯属个人判断)。
朵拉10个月的时候,大人带她出门散步,对于别人的逗弄也是爱理不睬、非常的酷(对比之下,别的小朋友一逗就笑);一岁半的时候,上金宝贝早教,有一个环节是拿塑料麦克风说:“爸爸、妈妈”,朵拉每次都绝不开口;三岁的时候,广场舞上的孩子跟着老师扭动身体跳小苹果,朵拉捂着耳朵说:“好吵啊,你们的音响太大声啦!”;四岁的时候,幼儿园做礼仪小天使,在门口迎接小朋友并要大声说“早上好!“,朵拉非常抗拒且找借口逃避……
基于这几年的观察,对于朵拉先天的内心不自信,我也是费尽了心思。我当然相信,后天能弥补先天的不足,但是怎么做呢?哪些方法效果更好呢?要多久才能驱动她内心强大起来呢?
如何通过游戏去影响朵拉,帮助她强大内心、提升自信,也是我这几年研究的重要课题。可喜的是,从五岁开始,朵拉的自信心有了明显的提升,我甚至于可以听到她内心逐渐茁壮成长的声音,这真真是最美妙的音乐了。
上周六打预防针,偶遇了朵拉的好朋友希希。两人开始的时候玩很开心,但是就幼儿园拿到了多少笑脸的问题,两人起了争执。希希说:“我有36个笑脸”,朵拉说:“我有37个”。希希说,你没有那么多;朵拉说,我比你多……两个人差点儿要不欢而散。回到家,我问朵拉,为什么你要和希希比谁多啊?如果你没有她那么多,实事求是就好啦,我们要做诚实的孩子。朵拉想了想说:“最多的是菲菲,她有41个笑脸呢!” 我立刻说,是啊,那如果你和菲菲比的话,怎么办呢?朵拉歪着头想不出来,说妈妈你教我吧!于是我觉得机会难得,又可以好好教育一下了(偷笑)。
我说:“我们来玩个扮演游戏吧!我扮演朵拉,你扮演菲菲,你看看我怎么说?“ 朵拉点着头兴奋的同意了。我捏着嗓子说:“菲菲,你有几个笑脸啊?”,菲菲说(朵拉扮):“我有41个!” 我假装神秘的画外音:“注意了注意了,开始了,看朵拉怎么说。“ 然后又捏着嗓子说:“哎呦,好棒好棒!厉害厉害!(夸张的鼓掌)我要向——你——学——习!(夸张的加油)” 朵拉笑的前俯后仰。然后我们互换角色又来了一次,朵拉最喜欢表演这些夸张的动作。这个角色互换游戏,让朵拉释放了情绪的同时,慢慢在内心建立起了自信。
其实有的时候,孩子一定要比别人多、不服输,是因为好胜且不自信的情绪在作怪,用游戏的夸张手法释放掉这个情绪,说不定就能起到很好的建立自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