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精装)读后感精选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精装)》是一本由[美]威尔·施瓦尔贝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精装)》精选点评:

  ●无比庆幸遇见这本书。 书中的母亲娇小强大,羸弱坚强,前者指身体,后者指精神。 生而为人,怎么样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怎么样去爱人,怎么样爱自己,这本书里面都有答案。 感谢阅读,感谢书本。 感谢家人,深爱你们。

  ●我很庆幸我还有足够多的时间去读书。

  ●评价很高的一部书 但是不是我的菜 作者日常的絮叨和对已故母亲的怀念没法引起我的共鸣

  ●爱读书的父母给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受用终身。2019.10

  ●比中国人性化 作为一个医生 我觉得 人有最基本知道病况的知情权 我反对隐瞒患者 欣赏国外对待生命 生活的态度 让患者知道自己所剩的时间 思考怎样度过生命最后的阶段 打着善意谎言的旗号 毫不知情的情况下 充满希望的迎接死亡 太残忍了 我赞同安乐死 有尊严的活了一辈子 也想有尊严的死去 我不是任何人的负担与责任 我是我自己独一无二

  ●如果想念你,那就读读你喜欢的书吧。让我经过你的思想丛林,这时我再敲门:让我进来。

  ●叙述略嫌拖沓,人物形象太过完美,美国文学背景缺乏造成阅读感受损失较大。

  ● “任何时候,只要你读的是一本好书,它都能影响你的生活,即使你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事实。”

  ●这本书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看得时候会不自觉的平静下来,即使周围的环境很嘈杂。非常非无常,了解本质想办法,再接受它,最后学会跟它相处。

  ●有些小说不用一次读完。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精装)》读后感(一):照耀人生的温暖

  这本书拿到手里面看的蛮久的,这段时间受各种疫情影响,很难静下心长时间专心阅读,但是在我这段时间心烦意乱的时候,这本书确实给予了我力量,让我感到一种人性关怀的温暖,让我体会到了一种另样的亲情。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一定要为这本书写书评,并且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公司的同事。两个月的读书会,窥见的是作者母亲温暖的一生,体现出的是一个成功家庭的温暖。

  我们终其自己的一生,到底在追寻什么,我们认为的成功盒幸福又是什么,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人类的特性就是很难满足,虽然我们都在说,能怎么样我就知足了,但是真的很难在达到自己愿望后,就停下来不再思考下一步更多的需求,也许这也是人类的美德,促使人类去创造和不断改变世界。

  威尔的母亲就是具有一种力量,可以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具有一种人性的光辉,不但能扮演好妻子、母亲、外婆和祖母得角色,社会当中也承担很多重要角色,为大家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直到75如果因为癌症去世,我们才通过她与儿子最后两个月的读书会,发现这个真正平凡又伟大的人。

有这样的母亲是幸运的,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精装)》读后感(二):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当我们谈论死亡的时候其实我们在谈论什么?

  谈论那些有可能到来的死亡和即将到来的死亡,心情又怎么可能一样?

  生而为人,我们的经历参差多态,那些爱和恨,那些巅峰和失败,那些美好和孤独,那些软弱和坚强,还有那么多的猝不及防,叫人对这世界纠缠无奈又恋恋不舍。

  尤其当作者的母亲还有那么慈善要奉献还有那么多好书要阅读还有那么多亲人要爱.......比起身体的痛苦来说,精神上的恐惧需要更大的勇气来克服吧……所以当灾难降临时找到有效办法来缓解恐惧才是正确做法。对于作者母亲来说阅读如信仰,更如背后支撑的那堵墙。

  作者的母亲是位具有伟大人格的母亲,正直、乐观、博爱、感恩、愿意分享、善待他人,她把在阅读里面得到的正能量传播在待人接物上......就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还心系阿富汗图书馆进展,还在尽可能关爱身边的人,她自身所散发的光芒不急不躁却沁人心脾。

  而作者的职业身份是副总裁和主编,各种繁忙,焦虑,困惑,疲惫,失眠,得知母亲患胰腺癌之后一度不知道如何自然面对,有时不知所措有时用力过猛,直到某天突发灵感和母亲结伴私人读书会———共读一本书,之后才渐渐接受现实,学着如何对待病痛中的人。

  看起来本书是写作者给母亲的陪伴,其实最后治愈的却是他自己。在和母亲共读的这两年里,他感受了从未体会过的坚强勇敢乐观和大爱,这是母亲在这个世界上给他的最后温情和力量。

  当结局不可遏制,我们是坦然面对积极生活还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命的长度无可丈量,但生命的宽度却可以无限拓展。毛姆说过,“阅读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养成阅读的习惯实在受用无穷,很少有什么运动能让你在过了盛年之后仍能从其中获得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你自己筑起一个移动的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开生命中所有的灾难。”这个避难所在灾难来临之时拯救了母亲、拯救了作者、拯救了它翅膀所及的每一个人,它让母亲的生命宽度丰满,精神永存。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精装)》读后感(三):“正是如此”

  当我看到最后一个章节,书中母亲不停小声说:“正是如此”时,自己也跟着掉下了眼泪。现在回想也还是觉得难受。

  我很想弄明白自己难受些什么,我不急着去看别人的书评,我知道很多人写的书评非常棒,能帮其他读者理清自己都不明白的疑问和情绪。 可是,这一次,我没有那样做,我第一次尝试去写下自己的感受。

  书中母亲无疑是一个积极正面的女性,自律,独立,聪明(聪明这一点作者没有明确说,但我敢保证是这样)。如作者描述的那样,母亲关注的永远是需要完成的事情,确认患癌后还是继续着自己的关注的事业,为阿富汗建立图书馆,为妇女儿童难民事业操心,连旁观者我也在替她埋冤上帝的小心机(我宁愿相信这是上帝设置的小心机,也不愿相信她只是个平凡的人患上了一种常见的病症),为什么不给多她一点时间,有些人没有在为自己自私的活着,而是在为别人的生活担忧并付诸行动呀。

  一个人的力量又有多大呢,假设是一个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长大的孩子,自信而善良,成年后也会因为工作,爱情等因素困扰。书中母亲,她自身也需要从书籍中汲取力量,不管是床边的《每日的力量》,还是《圣经》的指引,她又是如何把自己汲取的力量传递出去的,通过自己的身份,地位,事业,才能,人脉达成某项造福他人的目标,而这力量似乎源源不断,永不枯竭。 那么,在书评的前一段落我难受她的离去,很有可能是对这种力量消失的惋惜和难过,即使自己没有得益于这种力量,但对于整个社会环境,如果尚有这种正面的力量,也许基于蝴蝶效应,这种力量将会被放大多倍。

  同时,她从看过的每本书中得到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又把她的理解分享给身边的人,在医院等待化疗期间,会和作者讨论某本书,虽然有时会有半强迫作者去看某一个段落,还要用余光确认作者确实看完了这个段落,反而会觉得她可爱;有时会趁作者下楼买咖啡时,查邮件时,打电话时,母亲总会悄悄拿起书,迫不及待地看,作者这样描述“仿佛我放在那里的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一袋饼干,她趁我没在的时候可劲偷吃我的饼干”。

  ===================

  因为写书评时被微信打断,所以无法再继续,瞧,我们这些人,还是这么缺乏集中注意力,无法集中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精装)》读后感(四):《生命最后的读书会》|即使死亡来临,阅读也能驱散内心的无助感

  人活在这个世上,难免会遇到各种磕磕绊绊。生命中,往往会遭遇各种无奈。最糟糕的境遇,未免就是身患绝症了。

  尽管,人们总是刻意回避着死亡着个残酷的话题,却是每个人必将经历的终点站。

  身处于死亡逼近的境遇下,人们需要独自面对未知的恐惧与病痛的折磨。然而,有一样东西却可以在人们最无助、最恐怖的时刻安抚心灵——它就是书籍。书中的文字拥有魔力,它能带给人们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使人们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

  美国某知名出版公司高级副总裁威尔·施瓦尔贝曾经为身患癌症晚期的母亲开设了专属于两个人的小型读书会。当得知母亲身患癌症之后,他们没有以泪洗面,而是在书籍的陪伴下,寻找到许多拥有精神力量的文字,驱赶着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恐惧。

  书籍,也赋予这位母亲无形的力量,使她活了比预期长了两年多的时间!而在阅读的交流中,他们彼此交流着思想与灵魂。这段时间成为他们永恒的记忆。在母亲离世以后,威尔·施瓦尔贝小心翼翼地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整理成了这本《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充满力量的文字,总能触动心灵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是一本谈论读书的书,整本书总共提到了116本书,穿插在这对母子的讨论中。

  这些书籍看上去各不相同,有战争、爱情、童话……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促使这对母子精神交流,赋予他们无形的力量,帮助他们度过悲伤与难熬的每一天。

  共读的书籍皆是母亲喜欢的,他们在谈论书籍的时候,无所谓经典与否,更多的是谈论书中的感受。从他们从这些书中汲取营养,寻找某些内心深处的共鸣点,赋予他们强韧的力量。

  无论书籍的题材如何,许多精神层面的东西皆是相通的。它们跨越了特定的年代或地点,展示出人们普遍认同的人性。

就像这三本战争题材的小说《夜》、《安妮日记》、《长路漫漫》

  读书就像回顾漫长的人生。当你读了无数书籍以后,总会发现那么几本书,内容能直击你的灵魂深处。它们值得你反复阅读,无论何时都能敲打着你柔软的心灵。母亲在生命步入尽头的时候,依然会想起曾经反复读过的书籍。而《飘》就是其中的一本。

  很多时候,境遇不同,阅读的角度也不似相同。

也许:十六岁读《飘》看到的会是爱情。二十六岁读《飘》看到的是女性成长。三十六岁读《飘》看到的是南北战争……母亲在步入生命尽头的时候,重新想起这本书,则会更多地关注于媚兰的死。

  母亲会为媚兰的死感到惋惜。而一本书中无限的回忆,则使她带回到了少女时代。

  赫尔曼·沃克的《初恋》是母亲少女时代曾经和《飘》一样喜爱读的书籍。故事中的女主角比《飘》中的女主角可爱了许多。也和《飘》一样,有着极其复杂的故事世界。

  可惜的是,这本书没有引入到中国。网上搜索了半天,我都没有找到《初恋》这本书。虽然赫尔曼·沃克的书网上有很多,却单单没有这一本。由此可见,这本《初恋》还是比较冷门的。由此可见,书籍未必是经典畅销的就一定好,只要它能唤起你内心深处的某根弦,它就值得你不停地读下去。

  有些书籍是需要珍藏的。如果,你遇到一本书,能深深地触动你的心灵,却又不够经典,那么一定把它珍藏起来。毕竟,阅读需要缘分,也许它能带给你无限的回忆,这种感动也将会伴随着你的一生。遇到这一类的书籍,请务必珍惜。也许,时隔多年之后,你依然会想去翻阅它。在翻阅它的一刹那,数不清的回忆,也许也会在某一刻涌上心头。

充满魔力的书籍,总能安抚无助的灵魂

  死亡临近,无助、恐惧的感觉难免会涌上心头。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一书中描写了母亲从查出癌症晚期到最终离去的全部过程。化疗、病痛,宛如酷刑。作者亲眼目睹了母亲受尽了各种折磨。

  然而,只要他们能有一丁点力气翻开书籍。母亲就会感到格外欣慰。即使到最终离去的那一刻,母亲的床头依然摆满了书籍。作者依然每天将书中的内容读给她听。

  当一个人感到无比绝望的时候,书中总有许多片段能安抚他的内心。从这些书籍中,身患绝症的母亲感受到书中的许多情节能与她内心深处的恐惧产生共鸣。这些情节能给她带来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她的内心深处涌出一种踏实的感受:

毛姆的《面纱》:虚荣的凯蒂经历了颠簸命运,经历幻想破灭与生死离别。然而,她的内心却深藏着一种勇气。她也深深地意识到:勇气并非生来就有的或不能改变的,勇气是逐渐培养的。裘帕·拉希莉的《同名人》:故事的角色深陷巨大的不幸、孤独和恐惧之中,却无法言说的无奈。还有,《奥丽芙·基特里奇》也曾谈到过许多不想承认的恐惧。……

  威尔·施瓦尔贝与母亲读着这些书籍,心中绝望、无助的感觉也会像琴弦一般跳动着驱散,从书中寻找到这些共鸣,内心深处的恐惧也会渐渐地淡化。

  阅读就有这样一种魅力。它能使许多难以述说、无法排解的情绪得到释放,使你在阅读的时候,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也会感受到某种力量的存在。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谈论的书籍都是充满力量的。曾经读过书中提到的《刺猬的优雅》。故事中小女孩与寡妇的相互拯救令人感动,唯美的故事里也曾提到了许多的电影与书。这位13岁的小女孩极其厌世,却深爱着各种书籍。故事中,拥有太多值得思考的话题,涉及到文明与哲学、阶级等等各种内容,深入探讨了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相互拯救与自我拯救。今天看了《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突然很想重读一遍这本《刺猬的优雅》。

  最终,故事以孀居太太的死亡为结尾。却使人感到意犹未尽,也许,死亡不过如此吧: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那一刻你在做什么?

  从《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中,我们能看到如何更好地进行临终关怀。从母子交流的书单中,我们能寻找到许多感受灵魂深处共鸣的书籍。

  离别,是必然,是生命中的最终阶段。如果,哪一天,我们都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不妨读一读这本书。

  实际上,任何时候,都可以去读一读。在你感到命运不公、伤心、无助的时候,也建议你读一读这本《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书中谈到的许多书籍,都能使你的内心产生共鸣,顺着悲伤排解你的情绪。

  没有什么比死亡与至亲的离世更糟糕的了。即使你奔波忙碌,穷得食不果腹,依然心存希望。很多情绪都是相通的,就像绝望、无助与恐惧,需要很好的宣泄口。

  文字,也比任何人更容易成为知己。它们拥有难以估量的无穷力量,浸润着你的心灵。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精装)》读后感(五):如果生命进入倒计时,你还会选择读书吗?

  在《相约萨马拉》中,约翰·奥哈拉引用了毛姆写的一个寓言,以死神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巴格达商人让他的佣人去集市采购些食品。没多久佣人就回来了。 他面色苍白,浑身打战,说:“主人,刚才我在集市时,有个女人推了我一把。我转过身发现推我的女人是死神。她看了我一眼又做出一个威胁的手势。请您把马借给我,我要马上离开这里才能不被死神找到。我将去萨马拉,那样死神就找不到我了。” 商人于是把马借给了佣人。佣人上马后打马扬鞭飞奔离去。 后来,商人来到集市,看见我站在人群中,因此向我走来,问道:“今天早上你看见我的佣人时,为何对他做出威胁的手势?” “那并非威胁。”我说,“那只是个表达惊讶的手势。我有点惊讶在巴格达看见他,因为我本来跟他今晚在萨马拉有约。”

  人生无常,当死神来临时,没有人能逃走。正如富兰克林所说,人生中只有两件事无可避免,一个是税收,一个是死亡。

  我们能在平常日子里谈论生死,感慨生命的珍贵,是因为“有一天会死”和“明天会死”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前者隔着遥远的距离,让我们觉得无需恐惧。

  然而,如果医生真的告诉你,只能再活几个月或者半年,你会选择如何度过剩下的人生呢?

  周游世界、陪伴家人,还是列出遗愿清单,一件件去完成?

  在《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中,威尔•施瓦尔贝和母亲玛丽•安选择了用阅读来共度最后的时光:

  在一次陪母亲就诊时,威尔想到:“如果我们总是在同一时间,读同一本书,就有些像读书会了。”

  母亲说:“读书会不是都会带些东西吃吗?”

  “那我们就组建一个世上独一无二的、不吃东西的读书会吧。”

  于是,就有了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读书和死亡

  威尔曾是美国知名出版公司Hyperion Books的高级副总裁和总编,在得知母亲确诊胰腺癌时,他正在法兰克福参加图书展。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威尔不知所措,母亲是否感到害怕或悲伤?自己该如何面对母亲即将死亡这件事?他回到酒店,喝酒、看电视,彻夜未眠。

  后来威尔和母亲谈到这个晚上,母亲惊讶的是,他竟然选择了看电视,而不是读书。

  在母亲的一生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她总会选择读书,因为书能让她平静,让她专注,让她面对现实,走出眼前的困惑。

  在《终得安全》这本书中,讲述了一个关于两对夫妻之间友谊的故事,主人公席德和查瑞提是一对夫妻。在书的开头,查瑞德就患了癌症,将不久于世。

  威尔借由书中人物的命运和母亲讨论,失去查瑞提的席德能坚持下去吗?

  母亲说:“虽然这一切对他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不过我想他会挺过去的,总有一天,他会像从前一样生活我很确信这一点。”

  威尔意识到,母亲的这番话,可能是她想对父亲说的。

  在读书会中,威尔和母亲讨论着人物的命运,借此谈论着自己的人生,他们从书中发现自己的影子,从书中获得慰藉和力量。

  威尔从《疾病的礼仪》中学到,对于患者,家人应该区分:“你感觉如何?”和“你希望我问你感觉如何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别。

  因为后者给了被询问者选择的权利,当他们不想谈论时,可以直接说“不”。

  威尔通过读书会更多地了解了自己的母亲。而母亲也通过读书会获得了面对死亡的淡然。

  在《每日的力量》中,母亲标记出一句话:“我们只能拥有今日,因为昨日的我们已经死去,而明日的我们还未出生。”

  随着读书会的进行,威尔的母亲慢慢接受了死亡终会降临的事实。

  在确诊癌症的第二个新年夜,母亲在晚餐时和家人说:

我去世之后,我不想你们任何人悲伤。不过,我希望你们可以彼此关照,假如我听说你们中有谁吵架,我会很生气。假如有谁搞破坏的话,我将从坟墓里钻出来教训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威尔从母亲身上学到一点:读书跟行动并不矛盾,阅读真正的敌人是死亡。而母亲也是自己观点的践行者。

  威尔的母亲从1995年开始,先后去过阿富汗9次,在母亲生命的最后几年,阿富汗图书馆是她最关心的事情。

  威尔母亲在阿富汗境内建立了一个图书馆基金会,并在美国积极参与募捐,来帮助阿富汗的难民,为那些没有读过用母语写的书,甚至都没有摸过书的孩子,建立一个图书馆。

  这是母亲的新年愿望。因为母亲相信,“书籍是人类兵工厂里最强大的武器。”读书是改变世界最有效的方法,书籍让我们了解生命中的善意和恶行,并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威尔母亲喜欢《灿烂千阳》,这是《追风筝的人》的作者胡塞尼的另一部作品,因为这本书以女性为主角,母亲相信,如果阿富汗女性能接受教育、读书,她们将会为这个国家带来希望。

  母亲曾对威尔说过,不要对恶视而不见,要相信能用行动来改变它。一直到去世,她都在为筹建阿富汗图书馆忙碌,即使在朋友捐助了100万美元之后,母亲仍然在尽力工作。

  在威尔面临职业危机,感到深深地厌倦时,母亲鼓励威尔:

  “先离开现在的工作,然后再去想你以后做些什么。如果你获得幸运之神的青睐,有辞职的本钱,就要把握机会。大多数人都没有那么幸运。”

  在母亲的支持下,威尔离开了出版业,创立了自己的烹饪网站。

  威尔告诉母亲,他打算把和母亲的读书会写成一本书,母亲没说什么,然而她回头就把和威尔共读的这些书籍、笔记,整理成清单,告诉威尔,这是她为这本书收集的资料。

读书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读书会给了威尔一个机会,从全新的方式去了解母亲和整个家庭的回忆。 在一次读书会中,威尔知道了母亲最喜欢的是《飘》,还有《少女妙探》、《初恋》,而《初恋》的主角玛乔丽身上有着母亲的影子。

  威尔也想起自己小时候,母亲喜欢读书给自己和哥哥、妹妹听,母亲认为,孩子们不应该听同一本书,每个孩子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书。

  每个周末,父母都会花很多时间看书,他们认为:“人可以变得很坏,但也可以学着不变坏,自己要有一个分辨能力。”

  威尔回忆起母亲,虽然照顾着三个幼小的孩子和家庭,并忙于自己的工作,但是在印象中,母亲从不慌乱,她总是手中拿着书,安静地阅读。

  2007年11月的一次读书会中,威尔想起小时候的一只毛绒大海龟之死,母亲说,当时有人在募捐,自己没有考虑到威尔的感受,就捐出去了,最后只能说大海龟死了。

  威尔曾对此耿耿于怀,毛绒大海龟怎么会死?而现在,在母亲最后的读书会中,威尔找到了答案,他感觉自己与母亲之间的链接更亲密了,他更了解母亲的想法和为人处世。

  在阅读母亲喜欢的书籍时,威尔总能想起母亲,通过向别人推荐母亲喜欢的书籍,仿佛就将母亲的精神传递了下去。

  威尔认识到,当深爱的人即将去世,也许同时要做的就是庆祝过去、活在当下、悼念未来。

  等孩子长大,威尔会让他们阅读母亲喜欢的这些书,让他们在书中更了解自己的祖母,就像祖母还活在家人之中。

  最终,威尔的母亲在平静中去世了,那本《每日的力量》就放在母亲的床边,在母亲夹着书签的那一页,是母亲阅读生涯的最后一个句子,“假如你不愿祝福他的王国,那么不要为之祈祷。假如你愿意,不能只靠祈祷,还必须为之努力。”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是一本沉重而温暖的书。能够与至亲缓慢地告别,创造一段亲密的回忆,也许是面对死亡最好的方式之一。

  人生就像一场读书会,我们不知道哪一本书就是最后一本,哪一句话就是最后一句。在我们还能表达,还能做想做的事时,请努力去表达、去行动、去感受生活。

  阅读改变不了生命的结局,却能增加生命的厚度。趁现在一切都好,开始自己的读书会吧。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