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笔》读后感100字

  《绝笔》是一本由[日]芥川龙之介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200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绝笔》精选点评:

  ●【2019年第90本】【藏书阁打卡】这是第一次读芥川龙之介的书,读到《罗生门》《竹林中》时很是震撼,读《秋》《南京的基督》时很是惊艳。大咖翻译的民国风味浓厚,值得细细品鉴。芥川不愧为鬼才大师,短短三五千字的小说就能极显其细致的画面,洞察其复杂的人性。而叙述冷峻克制,寓意深刻隽永。他一边想着自杀而为之痛苦,一边沉浸在自然之美中而感到满足。

  ●2018-12

  ●好几篇佳作。喜欢罗生门,竹林中,南京的基督。中国游记让人看到了当时中国的样子和他的失望。绝笔让我看完有些难受,虽然知道不管怎样他都是活不到我这个时代的人,可是也许预习排练的死亡更容易让人动情。

  ●给秋和南京的基督打五分。

  ●以日本人的视觉看中国

  ●附录一读完只记得两个字:龌龊

  ●读过林少华译的《罗生门》,再读鲁迅等民国大家译的《绝笔》,对比起来阅读相当有意思,林少华作为当代颇有影响力的译者,其译文流畅生动,也不乏文学性,但鲁迅译本还是给了我不小的惊喜,民国那种半文半白的文风具有一种独特的格调,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使鲁迅的文字富有美学价值,其卓越的表达能力也让作品不失生动性。民国译本的经典地位确实不可撼动。 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强烈地感受到芥川与鲁迅的相似性。他们都是用冷峻的态度、冷静的笔触来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中可怜又可恨的成分,看似漫不经心的语调其实饱含着对社会的无奈和对人的同情。大概是,最伟大的作家都有着最深刻的善良。

  ●所有神的属性中,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杀

  ●完全奔着鲁迅先生的翻译才重读的,结果......反正真实感受是极其不通顺,只有章克标先生的《竹林中》最顺畅。看来一味相信民国经典,也不是太靠谱。

  ●这民国风味的半白的译文,真可谓使我吐出红的血来

  《绝笔》读后感(一):芥川的杂集,文体杂,译者杂,尽管如此,仍值一读

  其实鲁迅的译文我早就读过,而且其中大多数篇章我也有其他译者的译文,但仍旧买了。原因在于:

  1.我实在是太喜欢芥川了,最先读到的译本是林少华翻译的。尽管林少华以翻译村上的《挪威的森林》而闻名,但我认识他始自于芥川,他对芥川的评介我也认为很到位:芥川很喜欢卖弄深沉,但的确卖弄得很高超。

  2.鲁迅我也很喜欢的。我甚至觉得鲁迅的很多文字模仿了芥川,比如鲁迅写的杂感或杂文(比如《人言可畏》)就有芥川的痕迹,曾经选入课本的短篇《一件小事》和《橘子》形似神更似。虽然鲁迅译文有硬译的诟病,但明白二者联系,也就更觉得有细读的必要了。

  3.当然,鲁迅的译文只占用比较小的比重,这是出版社不厚道的地方,但看看其它民国作家的译文,多读些风格也无妨

  4.最值的地方是芥川的《绝笔》,算作是遗书吧。日本作家非命以死者不少,然而最令人惋惜的恐怕就是芥川吧。正如芥川所言,自杀未必有明确的动机,在他而言,就是模糊的不安。在这种不安中,他从容的和友人阐释如何安排自杀。他有热爱自然美,但却选择自杀。不安中的从容,热爱中的冷峻,算是对他小说中一些突峰的诠释吧。

  《绝笔》读后感(二):芥川先生,太可惜了

  我真是太爱《南京的基督》这一篇了!!全文把少女的幻想与现实穿插在一起,最后揭露真相,然而知情者也放弃了宣之于口,最终一切在少女眼中全是神迹。有那么一点魔幻现实主义的感觉x还有最后收录的两篇附录,中国游记那一篇看得我很难受,那种国家衰落民族衰亡的氛围太令人悲伤了。这本书还收录了芥川先生的遗书让我很惊讶,记录在遗书中的肯定所言不虚,全是真心话。芥川先生和太宰先生一样,过错并不在他们身上,只是当时的社会配不上他们罢了。“假使我们能够自甘永眠,那么就算最后对我们算不得幸福,也可认作和平”这句话简直是精髓。芥川先生和太宰先生的死都只是为了与这个世界和解罢了,这才是真正勇敢的行为。

  与此同时有点希望以后能有一本收录了文豪们遗书的作品,我想听听他们在玩笑了一生之后的的真心话,以及寻找到的死亡的理由。

  最后,芥川先生在遗书中说希望旧友看完烧毁,这位旧友显然没有这么做,而且还将其公之于众。这对我们来说固然是幸运之事,毕竟有了观摩大师绝笔的机会,但对于芥川先生来说,恐怕真的不是什么幸福的事吧。先生说“如此我会成为自认为神的一人”,如果一切没有按照他的想法进行,遗书仍然留存于世,即使先生已经被世人铭记于心了,但这样到底能不能成为先生想要成为的神呢?

  《绝笔》读后感(三):人世间的事

  几年前读过芥川的几个短篇,比起他那些富于寓意的小说,最喜欢的是《秋》。当时只觉得微妙啊。如今,作为本书最后一篇,再看,依然微妙啊,岂止是情事,是人人都有鲠在喉的寂寞。

  说芥川最喜在故纸堆里找故事,把这故事新说。

  本书中,《罗生门》《竹林中》《鼻子》《袈裟与盛远》都是这一类。几年前读《罗生门》,一脑袋懵,才知电影内容改编自另一篇《竹林中》,借了罗生门的名和那个破城门。但当时并没特意找《竹林中》来看。那时觉得他的东西并不贴近生活,没有具体故事,甚至人物也很模糊。

  但如今再看却觉得他怎么写怎么服。他是无意塑造什么,但他写的却都是——这人世间的事,是为人的深意。

  在那些被他重新叙写的故事里,他把人性的复杂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没有答案的《竹林中》,没有答案的《南京的基督》。真奇了耶。

  怎么没个明确的交代,到底怎么回事。看完的瞬间本能地会有这种探究欲,他到底要表达什么?可不就是这没有答案么,人世间很多事不都这样么,哪有个究竟。

  《湖南的扇子》,这个和蔼的长沙富家子,在日本留学的宿舍里从不曾给任何人恶感,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把蘸透了被斩土匪血的饼干拿给那土匪生前的情妇吃。

  众人都是一脸嫌弃,那么这情妇该怎么样呢?嫌弃薄情,吃了狠心。他这么一个人从不曾人恶感的人,却偏偏要使这情妇受苦的理由是什么呢?

  《手巾》即便有了最后的设置,仍觉得非常自然生活,还有什么是日本所独有的精神呢?

  这本书里篇幅不多。

  芥川也是惜字如金,一篇一篇经典不过千把字。艺术品都是凝练的吧。很喜欢他的那篇《橘子》。那种温暖的小场景其实全不算多了不起,但那篇《橘子》为什么那么动人呢?我想大概全是因为芥川的真和细腻吧。

  他的作品里总能看到他倾尽情思的影子。

  至于中国游记部分,没说什么好话,再正常不过吧。战乱时期,自己人写一样的。更何况芥川这种精神有洁癖,骨子里骄傲厌俗,活得通透明白的人。

  读中国游记部分的时候,只为自己的学识浅薄感到惭愧,与此同时佩服芥川的博学。他是来找诗歌中的中国,是来找历史中的中国,是来找古意文明繁盛的中国来的,所以他失望了。

  他终究还是太悲观了吧,这样想着。但仍会从心底敬佩这个人。

  川端康成获诺奖的演讲中,有两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点,临终之眼(在所有翻译中,临终之眼是最为诗意和富有美感的)和自然是永远美的,都是出自芥川的绝笔。

  ——自然的美,在我临终的眼中映着,我因为与别人不同地观看、爱慕和理解。所以即使在苦痛中,我也感到满足。

  他是对人世悲观的人,却也是对人世绝无恶意的人。

  《绝笔》读后感(四):说《绝笔》,也说芥川龙之介

  本人新手,这是我在豆瓣发的第一篇书评,如有觉得不妥之处请务必多多指教。

  可是,我依然要想。寂寞百年身,哪怕只有一位读者,能手捧我的书,在他的心扉前,尽管依微渺茫,却能呈现出一片海市蜃楼_____芥川龙之介《澄江堂杂记·后世》

  芥川龙之介的人生充满变数,出世九个月后,母亲便患上了精神病,他于是被送到母亲的娘家寄养,1898年,他母亲的妹妹冬子与他的父亲敏三结合,生下异母弟得二。那年7月,龙之介正式过继为芥川家的养子;那时,他才7岁。

  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正是郁闷滋生的绝佳土壤,也正是这样的日子,使得他对于人性有更多的,更深的感悟。这种感悟也表达在他的作品集里,于是就有了《鼻子》里的:“旁观者的利己主义”这句话,没有对人性的洞察和感悟,是绝对说不出这种花的。

  他在《罗生门》里面写一个家将和一个老妪之间的故事,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想要做什么已经由不得他/她自己来选了,于是有了被主人赶出家门的家将,有了靠做败伦事来谋生的老妪;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有一个特点,就是少不了对人性的解剖,按说伟大的作家大抵能做到这一点,譬如说鲁迅先生所说的:“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枪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凡为当局所"诛"者皆有“罪”

  ”----《可恶罪》

  比起其他的伟大作家来,芥川龙之介先生的语句多了些冷漠,还是以鲁迅先生为例子,他到底对人性,或者说人,还保有某些期许,然而芥川龙之介先生却这样说:“那外边,只有黑洞洞的昏夜。”-----《罗生门》

  作为一位短篇创作的老手,芥川龙之介先生很知道怎么避开篇幅限制这一缺点,他从细节处着手,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以及高超的文笔功夫,仅以三言两语,就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他的写作风格的另一个特色是从容不迫的讲述方式,比如说《秋》,正当照子质问信子,空气蓦然陷入安静时,突然来一句:“新闻上也和大阪一样地载着米价问题”!多么俏皮而又高明的处理方式啊!

  芥川龙之介亦擅长于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找素材,再通过自己的润色,使之成为一篇看似面目全非,实则脱胎换骨的,全新而又不变的故事。全新是指故事经由他的笔锋,已然能够表达给人不一样的东西,含义也另加一层了。

  芥川龙之介先生早已成为一个不能被抹去的名字,三十五年的短寿,仅仅十三余年的创作生涯,全然把日本文学领域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扫在他之前时日本自然主义小说的颓势,也赋予了一众后来者以文学灵感。他无愧于“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上的三巨匠之一。”的名号。

  《绝笔》读后感(五):绝笔:小手札如大礼物

  本书的腰封上烙印着这句:“芥川的伟大,非鲁迅译不出”,起始认为是夸张之笔,继阅读展开来,又觉得这句话总结得贴切。译者水平对受欢迎的程度的影响是在想象之上。

  芥川龙之介出生于明治二十五年的东京,后被芥川家收养,芥川家为旧式封建家族,想来自小被封建社会气息包围的他,走到何处都难免会轻易捕捉到封建的味道吧。芥川死于服毒自杀,享年35岁。在这本《绝笔》中收录了他写给某旧友的手札,实则是描述自己自杀的心理过程。阅至此时,甚不觉得有何不妥,阅览完毕,甚不觉得所写之真实。合上书籍,查阅作者生平事迹之后,才惊悟笔麾下的字迹的真实性。

  又是自杀。虽未曾懂得其精神和身体之苦究竟为何苦,但不似于太宰治般对社会直接表达的厌恶,芥川先生行文之间的凛然正气,纵使在当下都不得不竖起拇指为其辛辣泼烈的笔锋点赞。每逢其针砭时弊、直抒胸臆之时,都瞪大双眼恨不能将字墨化为画面,再生出一双与他同样的双眼,看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旧中国破烂不堪的场景,再借用手中的笔墨,如他一般嘲讽败坏的风气、不思进取的国人,如是才能证明旧时社会的衰败,旧时人们的落后。

  因本书而对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小钩沉系列”丛书抱有极强烈的渴望,因本书而对芥川先生生出怦然星动的情愫。鲁迅大师弃医从文,想通过文字拯救国人,这做法不是不无道理,被文字点醒的人想要再装睡下去,是再也睡不踏实的,倒不如索性站立起来发挥作用。

  本书收录了《鼻子》、《罗生门》、《秋》、《袈裟与盛远》、《竹林中》、《南京的基督》、《湖南的扇子》、《手巾》共八篇小说,还收录了先生以新闻视察员的身份前往中国旅行时所作的游记以及自杀前写下的《绝笔》(百度百科中作《给老朋友的信》)。这八篇小说,有前期作品、中期作品和后期作品:内供长长的鼻子,罗生门里为生死而丧失的人性,取材于封建王朝的人和事;信子、俊吉和照子三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表现着现代男女青年苦闷情愫;盛远要刺杀袈裟的男人,两段各怀心思的独白,竟是芥川先生根据史实而创作的故事;竹林中发生的命案,刺杀者、妻子与死者又各执一词,究竟真实如何,已成为一段谜;南京城里那孱弱的肩膀,执意信封基督的心拯救了她,是生存于美好与黑暗之间的矛盾;那扇子代表着美,又代表着堕落,封建社会下为谋生而活的人几个是能身由得己呢——怕是要遭人笑话去了;以长谷川先生待见去世学生之母的场景片段,来讽刺明治时期鼓吹的武士道精神,又是多少让人心疼的。

  “看到了不应该看的东西的一种敬虔的心情,和从这样心情的意识而来的某种满足,多少带点演戏的气味,成了夸张似的很复杂的表情。”从先生的故事中出来,再到先生笔下的中国城市中去,只觉得那是恍如隔世的世界,它萧条、落寞,尽显形式主义。人力车脏乱差,妓女遍布各城市,老妪携着年幼的孙女守大门,古书里的美好早已被时代的行者破坏,留下颓然一片,惹得阵阵哀怜。想来日本人觉着中国之贫穷不无理由,“芥川奖”的名号怕已连同这些游记被日本学子从小学习着。一想到此,便恨不得将芥川先生从地下拉出来,再访一遍如今的中华大地,之伟岸之辉煌,定是与二十世纪截然不同的。

  心中有余波久久荡漾,哀叹多于惊叹。如今,“我们都是追梦人”,依旧在奋力往前拼搏,且待擦亮眼睛看我中华再创新辉煌。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