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何来》是一本由裘山山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琴声何来》精选点评:
●这本书是作者6篇小说的合集,没有各种序没有华丽的装饰,打开书就进入第一个故事。其中4篇讲中年,2篇讲老年人的青春岁月的故事,总得来说还是有点残忍,忍不住想叹气。
● 此书大部分的主人公都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可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很大隔阂。语言略平淡,故事剧情没有大起大落,却处处体现出作者看透人生世态炎凉的自白,结尾颇有欧亨利式。 很喜欢吴秋明最后那段自白,“我的不幸是遇见了你却不能爱你,我的幸运是最终能被你欣赏和接受。”原来二十二年暗恋的真相是一段不愿向任何人提及的往事。
●有点欧亨利式的结尾比中间好看
●看的真实感人,爱是给予温暖,给予理解和能从心底深处握手
●190904
●“也许你我终将行踪不明,但是你该知道我曾因你而动情。”也许只有这句话可以阐述吴秋明与马骁驭之间返璞归真的爱情,无关其它,就是在最不可能的时间发生了看似不可能却最可能的桥段,可悲的只是你我却没有做好准备。
●明白真的有一种女人 成熟!
●正在幻想马骁驭和吴秋明重逢 故事忽然戛然而止 大概这最后才是精华了
●讽刺 好玩。
●男神啊,谁让你爱上我了
《琴声何来》读后感(一):哦⊙∀⊙!
刚看完,先开始看到马骁驭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点熟悉,后来看到去儿童村恍然大悟,高考卷上的短篇。
我看到马想和吴结婚的时候就知道最后肯定不可能,可是没想到是这样一个突兀的结尾。
原来书评必须要写够一百四啊,最后的心理学的书应该读一下吧。裘山山的作品看的不多,所以也没整理出来她的口味啊,我的天,现在还没有一百四,我的天哪。
《琴声何来》读后感(二):戏剧性的结尾反而冲淡了主题的深度
只读过《琴声何来》一篇。前半篇叙事沉静,层层铺垫。结尾一转,稍显突兀,且冲淡了主题。一直以为此篇意在探讨外在与内心,世俗的眼光与自我的感受之间的冲突,何去何从,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结尾戏剧性的一转,似在表明,吴秋明对马骁驭的表白受宠若惊,只是因为性取向的原因而没有接受马骁驭的感情,有趣的灵魂也敌不过世俗意义上的魅力。感觉这样的立意冲淡了主题的深度。没看到结尾时,下意识地感觉,吴秋明的逃离,是因为不想一个世俗意义上所谓成功和有魅力,实则却不够有趣不够特别的男人,来扰乱自己多年来平静的生活,没想到结局这么富有戏剧性。个人感觉,当小说情节的推动靠偶然或不合常规的事件时,就不够普遍不够深刻了。前面对吴秋明性格的铺垫,也不必要且有点头重脚轻了。不喜欢这样的结构。
《琴声何来》读后感(三):琴声悠悠,心弦之音
在做完2016年山东高考题后,自觉对这篇文章的文风甚是喜爱。直到寒假,我翻开了这本书。
作为小说的女主角,吴秋明的塑造可谓十分立体。她无俊俏的容貌,甚至在学生时代被同学称作“丑女子”。而她身上的闪光点却足以掩盖容貌的不足,一寸一寸的吸引了马骁驭的目光:她专心刻苦,博览群书,成为心理学界的顶尖人士;她心思细腻,善察人心,明白别人的眼神飘忽与欲言又止;她极富爱心,热情开朗,在儿童村与孩子们共享金色阳光...在小说为结尾时,这样的形象不仅让骁驭坠入爱河,也令我心驰神往。
与吴秋明孤身多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骁驭作为才貌兼备的成功男士,身旁从不乏各式各样的女人。从大学生被无数次表白,到第一任美女空姐妻子,再到文艺范小清新的前女友...寂寞与性欲编织成巨网,另骁驭深陷其中。而生理欲望满足后,心灵的空虚感反而更加强烈,正是这时,吴秋明的琴声一次次奏进了骁驭的心中,他感到了心灵的共振,让他明白什么是“想要触碰而又停下的手”。也许是从前吴秋明模棱两可的表白给了他自信,也许是灵魂需要抚慰的不断催促,他决定追求已经走入自己内心的吴秋明,从未想,自己从未走进吴秋明的内心。
欧亨利式结尾令我震惊不已。作为刚刚成年的我,的确尚不能理解为什么吴秋明对马骁驭没有丝毫情愫。早逝的荷香姐更像是秋明的第二个母亲,而母亲的过世不该成为她对爱情心中的症结。可秋明的确说过,她是爱上了荷香姐,可人走灯灭,我希望她能重新拥抱情感生活。她与骁驭的的缘分已经交织,何不以此作为放下过去的一个契机?想到她这样的成长痛苦,我不再羡慕她的光鲜熠熠。
可能有些事情随着成长才会感悟更深,就想骁驭知道中年才真正认识吴秋明,真正认识自己。此刻的感受,也需要用时间来打磨。
《琴声何来》读后感(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的心理投射。”小说里,天气晴朗蓝天白云也能让人身心愉悦。而昨晚今东的第一场雪,下到了来年春天的开始,时间是错位了,可是好美,路灯下的雪花纷飞,尤其美。
时间是错位了,俗人难免为错过太阳而流泪,流泪的时候,或许再度错过群星。可是人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反倒更善感,更坦诚更真实。年轻的时候,会在非此即彼的直线型思维里,介意各种标签和评价。现在终于成熟,才不会介意承认自己俗。越活越简单了。错过了已经是事实,哭总还是自己的自由。索性哭个痛快。有多久没有这样流过眼泪了呢?忘了,真的想不起来了。有多久没有这样因为那种微妙而难以言明的美好而有想写些什么的冲动了?也忘了。
没头没尾的流泪,也没头没尾的想到了一篇小说,这个中篇《琴声何来》。我以为,它就是我看到的样子,16年山东高考语文卷的小说考察篇目。曾经有多少次,得意洋洋头头是道的给学生分析解读,到现在都记得自己指点江山的滑稽“派头”。而最初的喜欢,只因为一句话“那一刻,他动心了,再次动心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动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在他们这个年龄,需要无数次的小动心,才能汇聚成冲破樊篱的勇气。”我问过学生,他们那个年龄,是哪个年龄。学生不知所以。而我每每读到此处,都会很确定的说,四十上下。我说,这就是中年人爱情,你们长大了才会懂……
直到我今天看到这个中篇的全部,我才知道它原本的样子。最初看到高考试卷上这个节选,对它感兴趣的时候,为什么不翻出原著来读一读呢?讲过那么多次,最近三年每年都讲,为什么没有想过读原作呢?不知道。成熟了,你会告诉自己,已经发生了的事,不要问为什么,只去想怎么办就好了。可是,明知如此,偶尔还要任性的去想想“为什么”的时候,是为什么呢?
因为发现了一直存在而又一直被自己一个愚讷迟钝的自己忽略掉的东西。一直渴望的,一直在,只是没有发现,发现的时候,那些美好已经变成了博物馆里的一幅画,只能,只能远远的观赏~
可是,依然会为它的结局而感伤。很久很久没有因为读到什么小说而这般不能自持过了。它深深、深深触动了我。这种触动里,有自己的代入,我当然知道。我满怀期待如痴如醉的一直读着,它也不负期待按部就班的发展着,直到第十三章,马骁驭决定向吴秋明求婚,这该是一个多不容易的结果(前面的章节足够虐心了)。可是到了第十四章,十五章……
欧亨利式结尾,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它当然是成功的。可是,带着别样的心情阅读的读者,只有一声轻轻的叹息了。这多像,真实的人生。
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26岁那年,我以为自己老了。36岁,我觉的人生还很长。今年,在38岁处转弯了……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更敏感更真实了,也更脆弱更小心了。一切都在指向返璞归真。怎么可能还会执着的去找答案呢?我们已然到了要“放下执着”的年龄了。答案不是“找”到的。做自己该做的事,认真的生活。然后,答案是“等”到的。
希望如此吧……
《琴声何来》读后感(五):男神啊,谁让你爱上我了
原创: 虫儿 微信公众号:读后重生
没有人可以摆脱掉孤独的影子,孤独是绝对的。最深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心是孤独的猎手》
《琴声何来》是多年前读过的中篇小说,我喜欢裘山山简练的文笔,也由衷地欣赏她笔下的丑女子吴秋明。
女主吴秋明和男主马骁驭完完全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吴秋明出生贫穷、相貌丑陋,脸上还有一道难看的疤,亲妈都不待见她。
马骁驭则生于教授之家,典型的高富帅、海龟、大学教授,即使离婚,即使四十挂零,依然源源不断地受到女人青睐。
你会讶然,这世界上真的有王子爱上灰姑娘的事吗?停!吴秋明还不如灰姑娘呢,灰姑娘最起码颜值是坚挺的。
所以,童话故事有可能发生吗?
他们之间的交集是同学,大学四年,男主忙于莺莺燕燕之中难以取舍,怎么会有闲心去看一眼孤僻又貌丑的女主呢,实在找不着女朋友的男同学,抱着怜悯之心,十拿九稳地要求吴秋明做自己的女友,却被无情拒绝。
靠,真是颜面尽失啊!恼羞成怒、年轻气盛的作用之下,另一个男同学决定恶作剧去“求爱”吴秋明,结果再次被打脸。“你这样的长相,想找谁啊,难道还想找马王子不成?”
吴秋明冷着一张丑脸:“不可以吗?”
于是,笑话炸锅而起,马王子觉得被这样的女生喜欢有点丢人,有点不自在、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
时光跳跃着行进,马王子经历了妻子出轨、离婚、母亲去世、回国竞选大学院长、还有离婚后数不清的美女或长或短的陪伴……
吴秋明则继续保持学霸作风,已然是社科院享有盛誉的专家一枚。
这时候的他们唯二的共同点是:单身狗、工作于心理学界。
命运会制造一些偶遇,在偶遇中,他们有过两次深度交谈。这样“和盘托出”式的交谈,对于男女之间想进一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且是良好的开端。
然后交谈后,吴秋明并不主动联系马王子。
马王子很纳闷,这路数不对啊,你明明表示过喜欢我,不仅在上学时,在前不久的校庆上,在你喝醉的情况下,也“酒后吐真言”说在等我呀,怎么一点动静没有呢。
怎么能一点都不积极呢。我以往接触过的女人不是这样的啊,是的,无数次的相亲,让马王子见识到原来女人有那么多品种。只不过越相亲,越觉得乏味。
钻石王老五马王子的内心充满了疑惑,外加一点小失落。
吴秋明的爽快、学识、性情、品质……还有她的口琴声、她的厨艺、她带给他的舒服和自在,他们之间的倾心相谈,正在一点点敲开男人世俗中对女人外貌的在意。
男人到底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
貌美、温柔?年轻时的男人可能更看重这些。
人到中年呢?也许更现实一些了,财富、能力、地位比容貌更有吸引力。
而老了以后呢?陪伴和照顾居于首位了。
我记得王志文有一次被记者问到为什么不结婚,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他看似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能谈得来的。”
而这个世界上,最高的择偶标准,恐怕就是“能谈得来。”
吴秋明满足的,恰恰就是这个最高标准。对于阅女无数的马王子而言,太难得了,当然,也太意外了。
终于,在儿童村,在吴秋明挽起袖子给孩子洗头发时,马王子的一个个小心动汇聚成了一句最直接的表白:“我们结婚吧!”。
吴秋明一定会惊喜、感动,然后欣喜若狂地接受……
然而,
她只是一声惊愕的“啊?”,然后就消失了……
马王子傻了,这玩的是哪一出呢?
在感觉到对方明显的躲避后,马王子收到了吴秋明的一封信。
她爱的,一直爱的,是一个比她大6岁的女人。这个女人在她挨打时,用怀抱温暖过她,后来,这个女人被逼嫁人,不堪凌辱,喝农药自杀。
来看一段原文。
“是我害死了她,害死了我的爱人。我曾经跟你说,只有我们看着所爱的人死去,才知道我们有多爱他。我说的他,其实是她。因为她,我无法再接受任何人。可是大学一毕业,父母就逼着我结婚,因为老家传出了关于我和荷香姐的种种流言,他们受不了,他们觉得丢死人了。于是我匆匆忙忙嫁给了县上一个公务员,可是结婚的当晚我就跑掉了……
我厌恶虚伪的一切,我不想背叛自己。
更何况这世上我唯一爱过的人因我的过失死了,那么,她死后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赎罪。”
至此,我们才恍然大悟,吴秋明所谓的“钟情”于马王子,不过是利用两人间巨大的差异,也就是找一个“根本不可能爱上自己的人”来掩饰自己真正钟情的对象。
而骄傲的男人啊,又怎么可能想到这一层呢。
小说情节自有跌宕起伏,山山的言语也简明扼要,书中提到的心理学和关于婚姻的思考,虽是点缀,却很有意思。
婚姻到底是怎么回事?被情绪左右还是被利益左右?到底是为了找个人一起陪伴过日子更重要,还是找个人解决生理需求更重要?到底是内心世界的和谐重要,还是外部世界的如意重要?
关于爱情,心理学又是这样解释的,“我们之所以会持久地爱上一个人,本质上是因为你的灵魂真正地被一个人看见了,你就会爱上这个人。当你发现,别人看你的眼光跟你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是一致的,并且对你的言行表现出理解,你就会有一种深深的被‘看见’的感觉,就会产生爱。”
这些都是包裹小说情节的皮肉,读罢,慢慢咀嚼,还蛮有趣。
喜欢读书的朋友,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读后重生”找到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