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世界》是一本由斯蒂芬·茨威格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5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昨日的世界》精选点评:
●茨威格回忆里的欧洲那都是镀金的
●文学性的历史传记,视角睿智冷静而具人文情怀,叙述细腻优美,不过繁琐细碎(倒也是不奇怪
●人应该知道什么是真善美。最近这些年,这些概念都已经太模糊了。
●最令人心动的莫过于茨威格所描绘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国与国之间不设限,各个艺术门类也相互启发。通晓多种语言的欧洲人可以同时欣赏德语、意大利语、法语的作品;音乐、绘画、雕塑和诗融会贯通。昨日的欧洲也太美妙了
●文章自是不用说,许多描述思考至今尚受用。译文明白晓畅,较之旧版,有胜之。差强人意者,在注释稍少,读时些许不便。另,不知是文章字数偏多还是怎样,校对者仿佛心力交瘁?大约从中间始,有些许错讹不通之处,且有些句子逻辑不通,望再版时译者与编辑细细整理,不负从德文原本翻译之初衷。(错讹之处,正在整理,待长评……) 悄悄吐槽一下扉页辛伯林的翻译。
●译者太可爱了,在后记里吐槽茨威格的文笔烂,行文啰嗦。茨威格在德语世界不受欢迎,但在法国、中国却深受喜爱,译者功劳不浅。
●命运给了茨威格翅膀,又重重将他摔下。整本书的基调越走越暗,像火柴渐渐燃尽,最后是他和太太双双自尽的结局。
●知道的名人,梳理了一遍;情感关怀与看世界的价值观完全是一致的。
●茨威格的歐洲理念,對戰爭的反抗與對和平的渴望,以及大部分關於人性的觀點(除去比如「同性戀並非內在驅動而是趕潮流的慾望」的這種⋯),在今天仍然值得掌聲。p.s. 翻譯準確度不知,但至少還算通順,可編輯的工作沒做好,有很多小錯,比如前後不一致,都沒找出來,但我捨不得不給五星啊+每次讀歐美作家的回憶錄或隨筆時都會發現原來那群人都是互相認識的⋯
●龙应台说,茨威格的回忆录能教给你任何学校教不了的一件事:眼光。在这本书中,我们能读出他的神情、勇气、对自由的呼唤与坚守。除此之外,他的文字那么好看,除去一切停顿和噪音,让心中的东西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一):评《昨日的世界》
2015年我曾经把一本扫描版的《昨日的世界》拷在手机里,闲暇时间零散的看,但看的不仔细,加上初夏里手机摔坏,阅读就这样中断。这之后第四个年头,我才又在豆瓣阅读里重新把它读完。这四年手机越来越多的替代了日常工作、娱乐与社交,然而那一道高墙越筑越高,那些墙内消失的艺人和作品,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人都比你更了解的家门口的事件,那些崇拜“秩序”胜过“自由”的疯狂拥趸,茨威格流亡离开的那个奥地利(和欧洲),和今天的真实生活又何其相似。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二):寻找我的本体之茨威格
#un fragment# 寻找我的本体之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断断续续地看着 第一个记忆点出现在他的中学时期 在那个杂志还无比珍贵的年代 年轻人们以“这首诗我居然还没看过”为耻而互相较量 好奇心和求知欲蓬勃燃烧的年代 大概我早就过去了吧 然而不关心每一个人只关心每一个教学任务的教育直到今天仍然未曾变化 感同身受 后来茨威格选择以哲学为专业 因为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我们达到了高度契合 其间他曾旅居巴黎 住在palais royal 被他称作是巴黎的心脏的地方 茨威格对于“荣誉”这件事的描述 让我想起了萨特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文章 “个人应该拒绝被机构化” 里尔克说 那些慕名而来的波浪只能沾湿他的名字了 看到关于他戏剧诅咒的迷信 我真的觉得好难过 这或许就是人生的蝴蝶 命运使他沉寂 是为了催促他寻找更加广阔的世界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三):茨威格:一位受诅咒的剧作家
茨威格年轻时厌倦了刻板的学校教育,对所有戏剧,文学和艺术充满热情。他常常和同学溜出课堂,去维也纳的剧院上看演出。他们是这座城市舞台艺术最忠实的追随者,对优秀演员们的情感不亚于现在的追星女孩。为了看到一场戏的首演,前一天就逃学去排队买票,为了最早知道剧情和演员阵容,跑去剧院理发师那里理发套近乎,因为敬仰一位演员,在路上遇到他的仆人都能久久凝视。
对于戏剧的狂热爱好一直影响着这个小男孩。当他转眼成为风华正茂的青年时,已经是小有成就的翻译家和作家。很快,他在长篇作品上的第一次尝试就赢得了踏入他童年时梦寐以求的戏剧界的机会,但这种机会将一次次被命运诅咒般的从他手里夺走。
茨威格25岁创作的首部戏剧作品《忒耳西忒斯》获得德国演员阿达尔贝尔特·马特考夫斯基青睐,由他来演阿喀琉斯。排演期间,演员去世。
数月后,与马特考夫斯基齐名——茨威格年幼时就像神灵一样崇拜的演员——约瑟夫·凯恩茨,表示对这部作品中的忒耳西忒斯感兴趣,不过最终他请茨威格重新为他打造了一场短剧《粉墨登场的喜剧演员》。不久后,演员因为癌症发作,撒手人寰。
之后若干年,茨威格都不敢再发表剧本。直到他写出《海边的房子》,并再三确认卡司里没有著名演员。彩排前14天,该剧的导演兼剧院院长,去世了。
25年后,应好友亚历山大·莫伊西邀请,茨威格为他主演的戏剧《无从知晓》做德语翻译。翻译完成后,莫伊西因患重感冒病逝。
茨威格作为剧作家的生涯就是这么悲剧,甚至让人因为觉得太过于离奇而不能感到同情。但实际上,作为一个从小就被台词和舞台表演滋养长大的孩子,对于他的打击是很大的。
在这里,把茨威格的这段经历复述一遍,并不是为了猎奇,是因为他在这一连串故事之后,文章的结尾,写下了一段话。这段话,给我一种感动,更是一种强大的激励:
今天我认为这种重复发生的事件无非偶然而已。不过在当时,马特考夫斯基和凯恩茨相隔不久的离世,的确对我的人生方向有决定性的影响。假如当初马特考夫斯基在柏林、凯恩茨在维也纳将二十六岁的我的最初剧作搬上舞台,他们的艺术能让最孱弱的作品获得成功,我会因为他们的艺术快速地,也许快得没有道理地置身于公众舞台的聚光灯下,也会因此错过那些能慢慢去学习和了解世界的岁月。不难理解,我当时感觉到这一切是遭遇了命运的迫害。戏剧从一开始就给了我自己从来不敢去梦想的一切,它先是显得那么诱人,然后又在最后一刻将其残酷地夺走。然而,只有在青年时代的最初若干年,偶然与命运似乎还是同一的。后来一个人就会明白,人生的真正轨道由内在力量来决定。不管我们的人生道路看起来如何混乱而无意义,偏离了我们的愿望,它最终还会把我们引领到我们那看不见的人生目标。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四):大师为你揭示正确的上学态度
很久以来不敢畅读这本书到结尾,以为这是一曲swan song:作者茨威格作为经历了一战、二战的欧洲人,写下对昔日世界的挽歌;书成十年后携妻子自杀,颇有晚清遗老之态。但这次一气呵成读完,却没有原来想象的这么晦暗。茨威格的文笔固然细腻,这本回忆录里也满是追忆与失落,但他一直在积极地反思:为什么德意志民族会陷入这样的局面?为什么犹太民族会陷入这样的局面?为什么人类会陷入这样的局面?他清醒地意识到,某些果的前因深远;旧秩序在倾倒,新秩序崛起。他一边分析,一边用他所习惯的理性的力量鼓舞自己,去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好”。可是,茨威格一代人遭遇的一切恰恰是人类世界被不理性的本能支配的时代悲剧。
茨威格的身份和际遇也是多重的:国籍上是同属德意志民族的奥地利人,血统上是犹太人,精神上又认同为一名欧洲人;是成功的作家,却在母国被查禁作品;是中产出身的富裕阶层,又是被驱逐的流亡者。他是一个艺术家,但是在他的时代里,他迫不得已地和政治产生了碰撞:于是他的政治主张,是反民族主义、主张个人自由,是大一统的欧洲,大一统的人文、仁爱的精神。拿到一战二战的背景之下,显得尤其天真;这样的理想主义,也许到哪个时代都会显得天真而不切实际。但是,它却合乎常识,尤其在动荡狂暴的年代,在秋风扫落叶的年代,呼吁人性、呼吁个人自由,是珍贵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许永不能成真,但它至少可以唤醒一些文明的光明的东西。
我看过的另一本喜欢的传记(传记真是看的太少了,以后该多看些)是卢梭的《忏悔录》,不过两者的风格显著不同。《忏悔录》借用了宗教概念:到上帝面前忏悔,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听任审判裁决。但结合卢梭的个人经历,他的写作对象可不仅是他口称的上帝罢了。卢梭因为理念和作品,晚年被多个国家驱逐,从一处流亡到另一处,颠沛困苦。他的语气更激烈,带着不忿昭告天下:这就是我!这就是我!他既骄傲,也渴望在人间就得到公正的裁决。
因此,《忏悔录》带有更浓烈的个人色彩。卢梭对自己的私生活也着笔更多(他写的自己小时候和少时就是一个逗逼,一个大大的逗逼),但茨威格是有意识地作为时代中的一员写作的。虽然书中也提到中学、大学、博士、旅行等经历,但茨威格基本上是在写:我们那一代的人是这样的,当年的教育是那样的,艺术家圈子又是那样的。他避开了所有不必要的私人经历。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茨威格受迫害的原因仅仅在于犹太血统,而这个“问题”在几乎所有非希特勒地区(如他流亡的英美、南美)都根本不是一个问题。所以卢梭要发布长篇大论的自我辩护,因为他在进行的是一个人的战斗;但茨威格个人的命运只是洪流中的一叶小舟,他不需要为自我辩护或发问;他笔下更多的是沉痛,是对民族、欧洲、人类这样集体的发问。这样的发问沉重而难有答案,悬在空中。当作为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其本真的乐观与理性不能再支持时,大厦也就轰然倒下了。茨威格确实是一代人的代表。
这本书对我的另一魅力,是里面提到的地名(维也纳,萨尔兹堡,慕尼黑,伦敦)我几乎都去过;奥地利和德国汇率波动巨大时,两国人民趁机坐火车跨国境去喝啤酒、赚汇率差的小故事,也让我想到Oktoberfest期间看到的一火车一火车醉醺醺的啤酒鬼(当然,在全球化的当代似乎是来自全世界的啤酒鬼了),不由觉得很好笑也很亲切。先前对德语区的文化了解甚少(除了日耳曼蛮族的一些搞笑律法和神话,约等于没有),旅行时也仅限于听了听莫扎特、哈布斯堡王朝、茜茜公主的八卦,现在觉得自己好像Jon Snow一样无知。随茨威格一起买来的还有托马斯曼的《魂断威尼斯》(这部电影可棒了),又一本德语作品,接下来就看它吧。
最后,崇尚个人自由的茨威格同学在本书开首几章就揭示了正确的上学(涵盖了中学至博士)姿势,和对男女同学交往的态度。看了之后我很后悔,这样节选入选了语文课本的佳作,我怎么没有在中学就看一看呢。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五):众人皆醉你独醒,不忘昨日!
龙应台说,茨威格的回忆录能教给你任何学校教不了的一件事:眼光。在这本书中,我们能读出茨威格的深情、勇气、对自由的呼唤与坚守。除此之外,他的文字又那么好看,除去一切停顿和噪音,让心中的东西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茨威格出生在一个理性的、太平的时代,“一切极端的、暴力的情形似乎都已经不再可能发生”,他目睹了维也纳对艺术的狂热和追求,见证了电灯、电话、汽车、收音机等科技的进步,经历了人们对选举权、个人利益等的追求及社会因素的向前迈进,他生活和成长的世纪是井井有条、平和过渡的。但是一战和二战的爆发,让茨威格这一代人经历了前几代人都不曾经历的死亡、饥馑、瘟疫、流离,作为犹太人,他被驱逐出自己的家园,从英国到美国,最终落脚在巴西。他不断地被连根拔起,不断地被抛入虚空中,他的力量“因长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他见过很多有趣的、自由的灵魂,经历过很多温和的、进步的变革,他把整个欧洲当作他的精神家园,当纳粹把他的精神家园揉得不成样子,不管是在精神思想上,还是在道德上,整个欧罗巴已经堕入深渊,俨然已变成“昨日的世界”。他写这本书,为评价他所生活的时代、世界,为展现、描述被二战隔断的过去,更为后人留下警惕和思考。
他写欧洲社会的井然有序。他出生、成长的奥地利,国家保证公民享有他们应有的权利,公民也尽职尽责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每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拥有多少财产;每个家庭有明确的预算。一切都各安其位,不容出错。
他写他们一代对艺术的追求。他们在十几岁便开始创作或者写诗,开始演奏乐器或者开始朗诵;他们掌握各种艺术的诀窍,了解每种诗体的写作技术,推敲不同民歌的口语表达;他们将自己的每一分零花钱都花在看戏剧、听音乐会或者买书上。
他写自己的生活、创作。他在奥地利、法国、英国的乡村写作,因为那些地方的公共生活中存留着规矩和体面;他写高尔基给他写信,并将他的作品推荐到俄国;他写尤利西斯和他一起翻阅词典,为自己的作品翻译;他写他与罗曼·罗兰至坚的友谊,在一战中跨越重重阻碍的俩人仍保持通信;他写他通过观摩罗丹创作,学到了一生受用的东西,即集中;他写他和弗洛伊德一起探讨犹太人的过去、未来。
通过窥探他的生活,阅读他与各伟大人物的交谈,我们得以感受到20世纪初欧洲的精神氛围,得以真正体会到“昨日的世界”是最美好、最自由、最具活力的时代。
茨威格生活在最好的时代,在精神生活如此丰富的欧洲,他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寻找一种更高级、更完美的自由,为了通向自我之路,他走出欧洲,漫游世界,与精神上的同路人相识、交谈,他追求高度的自由并努力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但是,他遇到了一战。作为战争新闻处的志愿者,在亲历了战争的残忍、了解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真相之后,他成为和平主义者;一战结束十几年,他努力工作、到处发表演说,不断地漫游、尝试,想要弥补上战争中以及战后生活中被偷走的幸福。
接着,希特勒发端,夕阳西下,“从那以后,一切都是倒退和乌云。”先是他的书被焚烧、销毁,后来是他写的歌剧被禁演,再后来,他的奥地利护照作废,他只能拥有一张无国籍者的护照,这不仅意味着他变成了一位外来移民,一位“难民”,更表明他变成了一个没有权利、没有祖国、不予信赖的人。
他没有倒下,他把他所有的感情全都写在诗中,他把“压在自己灵魂上的重负甩了出去,又找回自己”,他在这个时代无法认可时,就拼命地寻找对自己的认可,他真正做到了尼采所说的: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即使希特勒把他一切外在的荣誉都毁掉了,但是他最好的作品,他所经历的生活,以及他一生中最在乎且矢志不渝追求的东西:自由,都是希特勒无法抓走的。
他有一颗悲悯之心,他看问题太深入、太透彻,这也让他变得孤独、悲观,他在希特勒刚开始煽风点火时,就察觉到了他的野心;他看到维也纳的人无忧无虑地参加宴会、购置圣诞礼物、布置漂亮房子,无法理解他们,也无法向他们发出警告;他在英国看到小城里的人迈着平常的脚步散步、谈话,他仿佛看到了一战中沉浸在悲哀中的母亲、伤员、残疾人。众人皆醉而他独醒,经历了光明与黑暗、战争与和平、兴盛与衰败,他知道一切都将化为云烟,昨日的世界正以毁灭的方式一去不复返。
1942年,他和妻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死在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漂泊、流亡带给他的失根、失语,“在我自己的语言所通行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沦亡,在我的精神的故乡欧洲业已自我毁灭之后,我再也没有地方可以从头开始重建我的生活... ...”。他在遗书中写道:“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在漫长的黑夜之后还能见到朝霞!而我,一个格外焦急不耐的人先他们而去了。”
读完,有很多情绪氤氲在心中,一个时代的动人、伟大、悲怆与痛楚,都在此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