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世:中式古典插花》》是一本由吴永刚著著作,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2020-2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间世:中式古典插花》》读后感(一):一种方式,一份美感
赏花是或许是最为低成本的事情了,自古以来,无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山野村夫,文人墨客还是尘世俗人,对于花的喜爱都是由衷的。很多诗词中可见人们对于花的赞赏,甚至不惜笔墨的去展现花的美艳。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莳花,而其中的一种插画便是现在多数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方式。《花间世》是吴永刚先生所著,一部中式古典插花书,对于喜爱插花的朋友可以欣赏一下。书中配有着大量的图片,甚是赏心悦目。插花是一种心态,对于美的欣赏,很多时候一棵枯木,一份春色。
赏花是或许是最为低成本的事情了,自古以来,无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山野村夫,文人墨客还是尘世俗人,对于花的喜爱都是由衷的。很多诗词中可见人们对于花的赞赏,甚至不惜笔墨的去展现花的美艳。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莳花,而其中的一种插画便是现在多数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方式。《花间世》是吴永刚先生所著,一部中式古典插花书,对于喜爱插花的朋友可以欣赏一下。书中配有着大量的图片,甚是赏心悦目。插花是一种心态,对于美的欣赏,很多时候一棵枯木,一份春色。
《《花间世:中式古典插花》》读后感(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花间世》寓意花间的世界,也是花这一生在这个世上的旅程,万物皆有生命,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皆是生命的体现。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花儿被慢慢地唤醒,大地又变成了五颜六色。此时,能拿到这本书,真的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上天让我们有此修行,让我们静下心来,通过花木来净化心灵,看人间的大美。
拿起这本书,一看到封面就让人能瞬间安静下来,浅灰色的封面稳重淡雅,一案一瓶一木一花,简单的搭配就将我们带入了那种说不出的意境里。来到这里,你自然会放慢脚步,压低声音,用心去体会作者想要带给我们的理念,作品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瞬间让人安静了下来,这才深切体会到中国古典插花艺术和现代插画艺术的区别,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有机会了解中国古典插花艺术。原来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及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古典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清朝时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鲜花才回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插花这门有如此悠久历史的艺术。 现在的年轻人更多追求的是色彩艳丽,繁花似锦的插花作品,像这种古典的插花作品比较少见,也只有在博物馆、中式茶馆、书馆和纯中式的建筑中有一些体现。中国自己的传统艺术有很多都已经不再辉煌,好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并学习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这本书的出版就是对我们中国古典插画艺术一次非常好的推广。看书上的一个个作品,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简单材料,一枝条,一绿叶,一朵花,一净瓶,按照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或直立,或倾斜,或下垂,高低错落,通过着似简单的扦插就展现给我们一幅完美的插花作品,特别是这些作品所带给人们的意境,蕴含了儒、道、佛等思想以及田园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给人们以无限遐思。 插花作品就如同一幅画,但比画更立体,制作更便捷,取材更广泛,可操作性更强,最关键的是插花作品可以按照作者的意愿不断改进。作为女孩子学插花不仅仅可以学到一门技艺,也是对自身审美能力、气质的一种提高。作为修身养性的爱好,一条案几,一盏清茶,细细品味,醉心插花艺术,让生活节奏慢下来,让心境平和和舒畅,这就是时间带给我们的财富。
《《花间世:中式古典插花》》读后感(三):世上十分美,九分在花间
随着四季的变化,每个季节必然会有正好合适哪个季节的花开,人亦如此,总是会在恰当是时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
每天都生活在忙碌之中,我们很难有闲情逸致来欣赏自然。也许我们只会在增减衣物时,才会感叹,居然已经到了这个时节。
从千年前,中国人就尊重和珍惜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事物,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至今还沿用在我们的历法之中。即使人们居住在都市中,身体也会随之感受到天气细微的变化。在最近清晨梦醒时,我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其实每一天都是不同的,在同一时刻,天色渐渐明亮,窗外的绿意渐浓,黄的菜花,粉的桃花都已绽放。
琴棋书画诗酒花在千年前就被誉为风雅之事,特别是书法、绘画及插花,作为文人内在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插花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到了宋代,插花、赏花已十分风行。明代时,中国的插花艺术达到了巅峰,关于插花、赏花最有名的代表著作《瓶花谱》就诞生于这个时期。明代的人们对于插花已经有了明确的什么标准和艺术主张,“晨起看花意恬静,纵教瓶插也天然”。
顺应自然是插花艺术的本质,中国古典插花源于对自然的一种敬畏,是侍花人对生命的一种体悟。日本的插花艺术源于我们,但日本花道经过发展后,尊崇了形式之美,并带有明显的日本人特有的精致。而流传至今的中式插花艺术,则在形式之外更多了一种自由洒脱的写意精神。
吴永刚先生将自己定位为“侍花人”,他也是中国传统插花研修者。创立了“无花道”,并创办了“凡花侍工作室”,和“半开花院”,同时也是空间植物艺术规划师。这本《花间世:中式古典插花》(下面简称为《花间世》)是吴永刚先生出版的第一本插花书,凝结了作者迄今为止对插花的所有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不能让插花艺术缺失。自称“侍花人”的吴永刚先生认为“世间十分美,九分在花间”,古典的插花艺术更应该是注重呈现自然的本体,由此传递东方哲思和美学精神。为了将插花艺术形态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韵,需要更好的了解植物在自然界中的样子,吴永刚先生一有机会就会去自然界中观察植物本身生长的样子,为此还专门学习了植物学。
吴永刚在于自然的联结过程中,看到了世间万物的美,看到了生命的每一次努力和绽放,这是一种静默的力量,这力量属于世间的每一种生命,包括人类。古人从天地万物中感悟获取了智慧,并对此抱着感恩和敬畏之心,通过艺术的形式将这种“心法”传承给后代。这种艺术是有形有神,有灵性的。
用朱良志先生的话做一个结尾:“中国的艺术形态是一种活趣。”让我们通过吴永刚先生的这本《花世间》一起来体悟古典插花艺术那回归到生活本初的美。
《《花间世:中式古典插花》》读后感(四):插花艺术
有许多事情会让我们的心里平静安宁,让我们呆的空间更加舒适,这里包括把房间打扫干净,装饰我们久居的房间。还有就是清理完手头的事情让精神放松。而今天要介绍的是另一种让人心情愉悦的艺术——插花。插花让人的内心平静下来,把身心投入在花枝之中,制作成功后,会很有成就感。 刚入门的小白可能对花朵的认知都停留在花语上吧。每一种花也有着自己的话语,送给他人时,也从另一个方面表达出了自己的心意。而插花更像是给自己的礼物,看看这篇文来了解一下插花吧。 插花是一门艺术,因为它要结合色彩,造型和鲜花的保存程度及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也是一门值得深入考究的学问。 对于色彩,了解冷色调暖色调。学会混色,复色,补色。花束颜色可单一,也可多色,多色相配应有主次,确定一主色调,切忌各色平均使用。多花色相配时也不宜过多,否则容易眼花缭乱,一般以1-3种花色相配为宜。要搭配室内的颜色,不能放在室内显得突兀。 插花按用途分为礼仪插花和艺术插花,按艺术风格可分为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现代自由式插花中国式插花。东方式插花有中国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中国花艺从先秦、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式直至当代。 依花草树木之自然生态,掌握季节之变化。(此处只介绍中式插花,因为本书主题为中式古典插花,还有日本西插花等等种类,如有兴趣可自行查阅) 鲜花保鲜也是很重要的,谁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插花,当天就败落了吧。最常用的小方法就是:啤酒保鲜法在插花的水中加入少许啤酒,可延长花期。也可以将草本花卉基部用80℃水中烫30秒左右,这样有利于吸水和杀菌、防腐。
插花在中国的历史: 中国是是近2000年我们才慢慢接触到了插花,从唐朝开始盛行,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民间也有习俗,会把花和瓜果供奉在神明庙堂之前,并有传言常为神明献花,后能得相貌美丽,身体健康的福报。 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以下皆是宋朝人所著关于插花的诗句: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邵雍”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李清照” “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 ——姚云文” 清朝也是中国插花艺术的巅峰,张谦德的《瓶花谱》就产于这个时代,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也有流传,那时人们已经对插花有了明确的审美。 提一下作者吴永刚先生,看到他的照片就能感觉他是一个谦和,温文尔雅的人。他仿佛可以让时间变慢,让人安心,他的作品也散发着向阳而生的蓬勃生命力,同时他也注重传统文化,在自己的作品里也会常常添加传统元素。
如果说,插花是让人摆脱孤独的生活方式,那么他的这本书就是驱散生活中的无趣,给你带来生命力的一本书。全书除了序言简介以外,文字很少,皆是吴先生的插花作品,每一张都选好了角度灯光拍摄,也能看出他在每一张图片里付出的心血。
《《花间世:中式古典插花》》读后感(五):中国传统的插花之美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是南宋的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诗句。在这个春回大地的时节,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虽说外面春暖花开,但是仍不适合频繁外出。想观春色,想看鲜花。那么在这个春意的季节,一起来看看这本充满春色花意的《花间世:中式古典插花》,一同去品读世间花,品读大自然带来的美。
在传统的佛学经典语论中,有这样一句:“一花一世界”。足可以看出花在世间所占的比重,就如作者吴永刚所言:世上十分美,九分在花间。这本《花间世:中式古典插花》,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插花,更多的是一种器皿与花,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整本书是作者吴永刚历时七年时间,耗时七百多天拍摄而成。
整本书采用了硬质封面,所有的插图照片,全为实景拍摄,按春夏秋冬四季,分为四章节。在每一个章节里,可以欣赏到该季节的花,树,草组合而成的插花。如春季里,我们可以欣赏到用毛鹃,迎春花,油菜花,紫玉兰,蔷薇等;在夏季里,我们可以欣赏到睡莲,荷叶,石榴,矾根,布朗忍冬等;在秋季里,我们可以看到柿子,黄枦,秋海棠,商陆,菊花,桂花,紫菀等;在冬季里,我们可以看到茶梅,青桐叶,水仙,曼陀罗花,南五味子等等。
每个季节里的花,每个季节里的枝叶,每个季节里的果实,都可以随意组合,它们的每一种搭配,都给人眼前一亮:漂亮,精致,完美,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自然,仿佛它们就该是这样,它们存在于自然中也是这样。这也能侧面反映出作者的插花工艺非常之高,完美的追求花枝的自然美,将中国传统的插花赋予了自己的风格,让插花的意境更深远。
其实这是一本漂亮的书,无论是欣赏插画中的花,枝,哪怕是枯荷叶,都是美美哒。同时作者还将植物的果实融入到插花艺术中。比如在秋天这一章节里,不仅仅是柿子枝,还有柿子这种果实出镜;如荚蒾红红的小果子,商陆绿色紫色的小果子等等。比如在夏天这一章节里,就有枇杷,不仅黄黄的颜色好,还好吃。当然辣椒也不能少,还有躲在荷花旁边的莲蓬等等。
作者将中国古典的传统插花,更加融入到生活中。比如南瓜藤,黄瓜花,石榴,枸杞等等这些都曾出现在插花作品里。瞬间让插花变得既文艺,又生活,同时更加自然。花材取之于自然,插花也融于自然。
中国古典传统插花,还特别注重器皿的搭配。作者采用了灰陶鬲,天青赏瓶,石制花器,竹器,弦纹直颈瓶,双耳瓶,铁器,梅瓶残片,清平花器,观音瓶等搭配插花,同时采用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几架,以及不是的放置场所,以求和插花的意境相统一。
想学插花的朋友不妨趁这个时期来读读这本书,如作者所言传统插花要通过大量研习才能掌握。而作者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虚插,精临和检改,跟着作者的步伐,一起来学习古典传统插花吧。
《《花间世:中式古典插花》》读后感(六):叶花之间的菩提世界 ——品谈《花间世》中的灵与性
书未启扉前,朋友先匆匆地过了眼。没看出来,你要走文艺范啊!我正犹豫在“文艺”的自我思辨之中,他又追了句,这些都是死的标本吧?我囧住,无法作答,不置可否。 我虽然追求文艺,但自知不甚懂文艺,然而我知道《花间世》中的插花,确实是赋予了文艺的哲思在里面。我在影视剧中也见到过一些插花的桥段,朦胧的感觉中,它们是鲜活的。但那么局限的生存空间,如何保持恒久的荣光,我又深感疑惑。 该书的文本篇幅很短,只有字字珠玑的前言后语,中间便是四季分明的归类画页,除去占去画页一角的花木种类、花器、器高、地址、作者的明细,余下的便是空阔的视觉空间。环肥燕瘦的花木,娴静的宛若新娘,脉脉深情地端坐在材质独特的花器上,等待那眉目含情的新郎。 凝视一帧帧插花图,与之有关的讯息如瀑如雨如叶儿生出的气雾在我的脑中汇聚成流,生生不息。它们不再是一个完整的躯体,它们也不能再拥有完整的生命历程,但它们最为本真昂扬的姿态,用一种气魄在审视者的眼中完型重生。
花属木,生长于水土之中,吸收金属类的元素,呈现色泽光滑的身姿,绽露如火的生命,释放沁人心脾的馨香。干枯后,又可消隐于火降解于金。五行之说,也许没有现代科学的严谨,但万物的调剂循环之论,还是深中肯綮的。插花,于局部之中彰显轮回之境。 花之文人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了喜怒哀乐的性情。花之铁、铜、陶瓷、琉璃、木竹瓜根等花器,在前朝后代里都有深邃的文化内涵。花之芬芳、鲜艳、爽洁,给人以美的感观和仿效。 这些花中,有的我不认识,它们指引我行万里路广博眼界。有的似曾相识难呼其名,似在提醒我关注身边亲近的人。有的只晓得乡村小镇赋予它的小名,仿佛不分彼此的老友,畅谈人生生冷不忌。 《花间世》的装帧精致,有一种和谐贴切的美。幅面辽阔如天地,色泽浑厚古朴凝重,有着从过去走来的历史感。花之幽微,用旺盛的生命力延展着即时的现在与茫远的未来。 疫情萧杀的初春,阅览此书,能感受到不可扼制的生命的温度,希望即将如愿以偿。我种的细腰葫芦已在土地上拱出龟纹,我要在它破土而出经风历雨后,做一个插花,置于窗前。亲近自然,参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