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行为》的读后感大全

  《“错误”的行为》是一本由[美] 理查德·塞勒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2018-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一):错误的行为

  第一次在豆瓣写书评献给读过的第一本与经济学有关的书。很有意思,一个普通工科大学生以这本书踏入想要了解的经济学领域,算得上是另辟蹊径吧。

  “这个世界不全是理性的经济学家”,便是“错误”的行为的前提,何谓错误?其实是站在经济学家角度来看待一些常见的“非理性行为”。全书阐释了经济学的一类全新的分支“行为经济学”,作者意在通过一些常见的心理现象和大量实验来表明“错误”背后的合理之处。

  是一本不错的书,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超市定价,股票交易中的一些现象,等到知识进一步储备之后可以再次翻阅。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二):大雨天、加班、洗地毯的都来了

  1、我不知道所有的左派教授写的书都这么诙谐幽默,还是这个行为经济学教授尤其有趣。

  2、结语写的真的好,宏观经济学领域,很难有突破性的研究方式和研究实验。

  3、文中有涉及一些经济学-金融学研究发展史的论战,我相信其他学科研究中也有着这样那样的混战,比如,历史学,可惜,上次哪里看到忘记了,历史、文学的论文引用率一直很低,比音乐都低。(好像是这本书里看到的)

  4、本书讨论研究发展主要针对人类情绪所带来的变化,可能也是比较能吸引读者,所以书中对心理学家参与的共同研究描绘较多。理性人假设还有很多方面可以突破的,比如自利,道德漠视,想到我再加。

  5、最后面的助推小组那章,咳咳咳,左派好喜欢做国师呐!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三):我们都是凡人

  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或者从更广义的层面来说,每门社会科学的基础显然都是心理学。有朝一日,我们肯定能从心理学原理推导出社会科学的规律。——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本科的经济学学习从进入大学便开始,自己时时刻刻都在课本内容、文献杂志以及老师指导下进行着主流经济学地熏陶。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基础》为主流经济学奠定了数学分析的基础,整个主流经济学也是在数学推导下建立起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主流经济学迄今为止建立起来了磅礴的高楼大厦,其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便是理性人假设。我们知道,理性人的假设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人是自私的经济人;第二,决策会自觉地按照最大化的原则,人可以运用边际分析、机会成本等原则行事。因此,由于每个人都是理性人,所以市场经济中的决策一定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经济是完善的、有效的,一般均衡理论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么,如果离开了理性人假设,具有逻辑的数学推导和严谨的理论分析都会产生动摇。同时基于这个假设——人都是理性的,那么即使在产品广告、推销员、双“11”的影响下,消费者也不会乱花一分钱;生产者会在一切机会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像理查德·塞勒教授所说:“主流经济学假设我们都有爱因斯坦一样的智商,计算机一样的记忆力,圣雄甘地一样的意志力。”错误的决策,冲动的情绪等不理性行为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市场机制并不会遭到谁的否定,但是市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善性确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经济学的长期发展中,经济学家也在不断认识和研究此类问题。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奠基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同时他也指出了复杂的人性以及看不见的手可能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教授也提出了“有限理想”假设,即是说由于现实的各种原因,主流经济学上完全理性的人是不存在的,现实生存世界是由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组成的。强调理性人假说和市场机制完善性的主流经济学也在人们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受到了挑战。

  在“有限理性”之后,行为经济学也开始蓬勃地兴起。在行为经济学看来,人不是纯粹的理性人,而是具有复杂人性的社会人。经济理性只是人们决策的重要因素,而不是绝对因素,更重要的还有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无法由数字和模型表达出来。当然,数学模型中的随机变量表达了无法测量和预测的因素,但是却实际上否定了这些因素在现实决策中所发挥的作用。而基于观察现实与对照实验的行为经济学却能够发现和衡量一些无关因素对现实选择、行事的影响。2002年,实验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和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尼曼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的发展日益兴盛。2017年,本书作者理查德·塞勒也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一位学者并不只是代表其自身,更是代表了他所研究的学科领域。理查德,塞勒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就意味着行为经济学已经进入经济学的主流。

  在本书中,塞勒介绍了自己研究行为经济学的发轫。他在博士时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具体包括了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如果社会上流行一种致命的疾病,染病的人会在一周之内没有痛苦的死去。你染上这种病的概率是万分之一。请问,假设你不幸染病,那么你愿意花多少钱治疗这种病呢?

  问题二:同样是这种疾病,假设你的老板要派你到疫区调查情况。到了疫区之后哦,你染上这种病的概率是万分之一。请问你的老板要给你多少赔偿,你才愿意到疫区去?

  这两个问题都在考量万分之一的死亡率值多少钱,根据传统经济学来讲价值应该一样。但是实际上,受访者对两个问题的回答却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前者很多人会选择花较少的钱,而后者会要求得到巨额的补偿。塞勒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导师,而他的导师却告诫他别再这种问题上浪费时间了。塞勒只好自己去寻找答案。经过40几年的不断寻找,塞勒的不理性行为清单也越来越长,行为经济学也从一个边缘学科逐渐发展为主流学科。在《“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中,塞勒讲述了自己将经济学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中带回现实的艰难之旅。我们可以把这本书看成一本回忆录,是作者个人经历的回忆,也是行为经济学从1970年到现在的发展历程的回忆。

  在本书中,塞勒详细的介绍了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以及在现实中的应用,采用了大量的随机对照实验获得实验数据,从而研究人在生活中的非理性行为,并且运用博弈论、心理学、金融学、劳动经济学等跨学科知识研究了各种反常行为,涉及到消费者选择、自我控制、个人储蓄、行为金融等领域。本书中通过现实行为研究系统的提出了以下重要的结论:

  前景理论:决策者会根据自己选择的参照点来决定对得失的判断,而人们对损失比获得更加敏感。也就是说,当你赌博的时候,损失增量带来的痛苦会大大超过同等收益带来的快乐。

  禀赋效应:这是与前景理论相应证的结论。该概念认为人在决策中对于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避害的考虑要大于趋利。因此传统经济学中消费者选择分析的基础,即效用取决于客观资产价值,以及科斯定理受到了挑战。根据禀赋效应,即使不考虑交易成本,所有权的最初分配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源的最终配置。

  心理账户:消费者会把支出放在不同的账户中。举例来说,你已经报名了3000元的英语课外班,你可能短时间内不会再购买价值3000元的数学补习班,但是却会因为原价20000的衣服打折下来只要3000元而立刻购买。基于心理账户与储蓄理论,塞勒对莫迪格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做出两点重要的修改:第一,人们对收入的敏感会大于各种形式的财富。第二,人们缺乏耐心,短期内对贴现率的重视大于利率。

  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就是在不牺牲人们自由选择权的前提下采用助推的方式引导大家。例如超市将小商品摆放在收银台可以提高消费者最后的购买量;在考试前给家长发送学习短信可以提高孩子最后的成绩;养老金中的自动加入可以提高员工增加储蓄的选择;阿姆斯特丹机场便池上的苍蝇图案可以让尿液溅出的情况减少80%等等。最终选择权还是在人们自己手上,却可以通过改变一些无关因素让人们少犯他们自己也认为是错误的错误。

  在勒的另一本著作《助推》的副标题为“如何做出有光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这也契合本书的写作目的。2000年以后,塞勒便把行为经济学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中,分析消费者行为,帮助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更好地决定,也促使政府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行为经济学被称为”接地气“的经济学,它在传统经济学的基础上走出了象牙塔,改变着我们对与经济学的看法,以及对于自己和世界的看法。当然在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中,行为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发生着一系列的思想碰撞,塞勒曾经也被称为一个离经叛道的人。但是塞勒从来没有否定过经济学,传统经济学也是行为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基础,理解好行为经济学,就必须学习好传统经济学。另外,塞勒对行为经济学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行为经济学在金融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就。面对尚未发展壮大的宏观领域以及发展经济学未来,行为经济学研究也会更加深入。就像塞勒在文末所说:“那些认为世界是由理性经济人组成的顽固不化的人,最后挥舞的将是白旗而非看不见的手”。行为经济学是对现实生活具有具体指导意义的“接地气”的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家也在进行着各类实验以期帮助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管理者和决策者更有效地行动,正如塞勒预期的通过一次次实验去学习如何让非洲的一些穷困国家变得更好。

  行为经济学需要基于大量的随机对照实验,作者的文章论述也主要是由一个个故事与实验来进行行为经济学研究。这就意味着,现实中大量具有不确定性的无关因素会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运用产生影响,而这些因素由于具体环境不同又是各有差异的。行为经济学的随机对照实验需要去研究那些具体的看似无关的因素,并且分析这些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当然这也将会加大行为经济学的研究障碍与领域拓展。另外,行为经济学是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碰撞。而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习俗、时代背景等影响着不同的人群,正如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心理上就存在较大的差别。那么在美国所作的实验拿到中国进行,研究是否又会得到相同的结论呢?

  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也是一条不断追求真理的道路。或许作为本科的我们尚未有足够的能力去参与讨论或者辩论批驳经济学家的前沿研究。但是逐渐接触了解当代世界顶尖教授们的研究、争议、著作等,也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经济素养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四):读《错误的行为》——打通奇经八脉

  这两天抢券真是不爽。。。

  读完了《错误的行为》,这是2017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写的行为经济学学术自传。把这几年自己干了什么给整理了一下。我简单的写一下读书笔记。毕竟他具体干了哪些琐事没啥意义,我只要知道他的大方向就好。

  我一直认为:当研究一个个体的时候,那叫心理学;当研究一个公司的时候,那叫管理学;当研究整个社会的时候,那叫经济学。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更有甚者,把这个人的行为放到互动环境中,那叫营销学。长久以来,经济学作为一门高冷的学问,一直在自己的圈子里徘徊。而理查德·塞勒所做的事,就是尝试打通经济学与这些独立学科之间的节点。

  传统经济学家的研究基石(假设)便是,便是这个世界上都是理性人。他们充分相信市场的力量,信奉亚当斯密嘴中的“看不见的手”。这些人听到行为经济学嗤之以鼻。甚至芝加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常常说:“经济学也没有什么新东西了,亚当斯密全都说过了。行为经济学也差不多是这样。”这也可以理解,传统经济学在现有的理论框架下建造了过高的大厦,一旦基石开始摇晃,之前的成就可能全部化为乌有。这涉及到饭碗,因为老古董们无法学习新的东西。

  作为原有理论的既得利益者,他们非常讨厌理查德·塞勒。在理查德·塞勒获得2017年诺贝尔奖后回到芝加哥大学的发言中说:这可能是院长和系主任第一次不用“混球”这个词来形容我;他们以后还用不用“混球”这个词来形容我也未必。然而有识之士,比如弗里德曼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指出:用假设的现实来衡量理论本身正确与否,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最重要的其实是理论预测的准确性。

  一切的源头来源于理查德·塞勒在做教职时一件事。他的经济学学生们总是对测验结果很不满意。100分制下,考到60分总是令人沮丧。尽管理查德强调了,是以正态分布按照ABCD进行评分。但是这些学生明显不是理性的经济人。于是叛逆的塞勒刷了一个小花招,他把总分定为137分。这样平均分一下就拉到了90分左右,这些学生全都很开心,塞勒也变得很受欢迎。尽管正态分布的ABCD机制没有变。之所以定为137分,因为137很难心算成百分制。这就是猴子们“朝三暮四”的故事。于是塞勒意识到,经济人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

  经济人知道金钱可能是最好的礼物,因为金钱可以购买任何最好的东西。不过,除非你的配偶是位经济学家,否则我不建议你在下次结婚纪念日时,用金钱作为礼物送给她。仔细想一下,即使你的配偶是经济学家,送钱也未必是最优选择。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时,会假设全世界都是由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经济人构成的,但心理学家可不会这么想。

  塞勒首先找到的,就是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前者作为心理学家获得了诺贝经济学奖,代表著作是《思考,快与慢》,我上篇读书笔记写的就是这本书。最大的贡献是:“人的认知机制就已经决定了人并非理性人。”他具体用了系统1和系统2来论述。就拿慈善举例子,众筹一般会比红十字捐款更能打动人心。因为系统1面临的是可识别的生命,而系统2面临的则是统计意义上的生命。塞勒对系统1和系统2有着更宽泛的描述。系统1和系统2是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关系。在代理委托模型中,委托人是老板,通常是一家公司的所有者,代理人这是老板授权做事的人。在一家公司中,代理人知道的比委托人多,但委托人如果监视代理人的所有行为代价就会很高,情势也会变得十分紧张。在这种模型中,代理人尽可能付出最小的努力去赚到最多的钱。相应的公司会采取一系列规定和手段,尽可能降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成本。

  塞勒沉浸在心理学中,有关禀赋效应、锚定效应、数字敏感性、交易效用、沉没成本与心理账户等理论,解释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非理性行为。

  禀赋行为是:与你即将拥有的那些东西相比,你看重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一般丧失的痛苦比得到的快乐强烈两倍。如果你买了一张演唱会门票,一般别人出价400美元才肯出让,而自己去收购的话,只愿意出价200美元,所以交易永远不可能达成。这让我想到了相亲市场。

  数字敏感性是:事实上人们感知的不是状态而是变化,而根据锚定方数值来说,敏感性也不同。人们愿意为20美元降价成10美元的灯泡,开车一小时去其他地方购买。却不愿意为1340美元降价成1320美元的电视机,开车一小时其他地方购买。

  交易效用是:如果A在沙滩上躺着,朋友正好要去附近一次,问A愿意支付多少钱以内给他带一瓶啤酒。朋友去的是度假胜地还是杂货店,A给出的价格不同。由于心理预期,在人们看来,高档酒店物品的售价会比较高,因为成本显然更高。在度假胜地花7美元买一瓶啤酒,虽然不能使你很高兴,但却在你的意料之中,要是杂货店的话就这么高的价格的话,你肯定会怒发冲冠。这就是交易效用的本质,买东西买的是赚到的感觉。

  心理账户是:如果一个非职业赌徒晚上赢了一些钱,你可能会发现被我称为“双兜”的心理账户的情况。他会把300块钱本金放在一个兜里,认为这些钱是自己的,然后把赢得的200块筹码放在另一个兜里。我们每个人在心理给各种事设定了账户。人们在赢钱(赌徒们称为“庄家的钱”)和翻本(给心理账户平账)的情况下更容易下注。

  诸如此类等等。其实商家们很早就在运用这些这些心理学原理。我在《半月谈》杂志上看到房产中介的一些行为。他们先反复假装买家来开出超低价来和卖家洽谈。直到把卖家的心理账户数值压到一个足够低的价格后与卖家签署全权代理协议,比如300万的价格包给中介。再把卖家的房子按照市场价出售,比如400万,然后赚取差价。

  前面也说到,塞勒被主流经济学界排斥。所以他一直与其他学科的专家合作。除了丹尼尔·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塞勒打造了一只行为经济学的明星团队。团队中有着各种大咖,比如MM理论的米勒(就是CPA财管那个),还有著名的法律经济学家波斯纳等等一堆杂人,甚至还有神经经济学的科林。科林的方向是,主要是用脑成像等技术来研究人们的决策过程。

  最终作为突破点的研究,是金融学。经济学家尤其是金融经济学家一致认为,金融市场将是最不可能发生反常行为的地方。也就是说,如果在金融市场中找到反常现象,那么这一成功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效市场一直是金融学的著名理论。金融经济学家反复强调:“价格是合理的。”这理论说的是:在有效市场情况下,连专业人士都无法跑赢市场。然而这点最容易打脸。因为巴菲特师傅格雷厄姆的盈利,就是建立在市场的无效的情况下的——价格和价值不符。而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等人坚持价值投资。就长远的关注股票市场的数据,就会发现价格和价值的分离。股票红利现值趋于稳定,而股价却波折重重。市场充斥着各种非理性。最简单的打脸就是,星期五原则。股票在星期五的涨幅往往会高于其他交易日。原因是负面消息往往是在星期六公布,这样人们就有两天时间来平复情绪。他在《赢家的诅咒》里写了1/3篇幅来说明金融市场的无效。

  就我的经验来讲,根据金融经济学而产生的生命周期理论完全扯得不行。在学习CFP时我还觉得这套理论挺棒、挺理性。但是因为太理性,所以客户难以接受。毕竟客户不是经济人。所以我才会在上篇读书笔记发出感慨“只有浅薄的人才不以貌取人。”学CFP还不如多学几段保险话术。就拿那个关于经济学家的笑话来说:“如果经济学家在地上看到一张100美元,那么经济学家一定不会去捡。因为如果是真的,早就被人捡走了。”哪个银行客户会有这种行为方式。

  塞勒打通各个学科,或者说,入侵各个学科的背后。用大实话来讲,是为了忽悠大众。他尝试把营销学的那套应用在政府政策上,毕竟经济学家的主要客户是政府。这种做法被称为“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引起了一些白左的反感。行为目的不是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做,而是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影响人们的选择并使其受益,是建立在决策者自身的判断基础上。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男性小便池上画个苍蝇,男人们上厕所时就不会尿在外面。这比“向前一步”的口号有用的多。然而这种方法可以算是脑控人们的选择,在政府实施下,有专制主义的嫌疑。政府运用最实际的地方就是401K养老金储蓄计划,原先都是由各人勾选是否要参加,后来都是由各人勾选是否不参加。就这一个问法的改变,人们的储蓄率大幅上升。在这个决策中,塞勒说政府克服了3个障碍,第1个障碍是惯性;第2个障碍是损失厌恶;第3个账号也是自我控制问题。

  塞勒还拿经济学去入侵营销学和管理学的饭碗。比如滑雪场的定价策略。他运用和丹尼尔·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合作成果,大大的帮助了滑雪场的客户流量。用的也是各种打折定价策略而已。如果提前预售年卡,提前购买会使购买策略与滑雪策略分离开来。最初的购买行为会被视为一项省钱的投资,而之后心血来潮的滑雪行为则会被视作免费。当然现在预售年卡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策略。资本家们学习的总是很快。与其他学科相比,经济学的理性分析的优势被凸显出来。经济学家们往往真正在建立数学模型,与心理学的小样本和销售的经验指引不同。

  凸显经济学优势的地方,还在于管理学。与营销学利用客户的非理性来赚钱相比,管理学更多的是克服决策者的非理性。毕竟资本家们为了赚钱要理性的多。书中的案例在于球队选秀效应。球队经理和教练们要克服:一,过度自信;二,过于极端的预测;三,赢家的诅咒;四,错误共识效应;五,现时偏见。经理和教练都倾向于获得今年更靠前的选秀权,但这根据数据算下来非理性。最好的方法是:第一,球队应该用一个靠前的选秀权去换取多靠后的选秀权,尤其是第2轮的选秀权;第二,成为一名选秀银行家,用今年的选秀权去换取明年更靠前的选秀权。不过这其实是个一个委托人代理人(系统1系统2)问题:教练或者总经理,因为担心自己的工作不保,所以马上需要赢得比赛,否则将会被解雇。所以常常忽略了球队长远利益。

  关于塞勒入侵其他学科的《助推》计划。我想说的是,塞勒其实还为英国行为洞察小组出主意,卡梅伦也是客户之一。不过这是反面教材,因为他发起了脱欧公投。

  最后我要强调,塞勒认为,就整个经济学而言,还没有什么可以取代主流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无疑是对主流经济学的一些事务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使经济学更贴近现实、更接地气,从而更有助于建设一个美好世界。传统经济学是一个大方向,就像苹果脱离树枝之后会向下掉而非向上升一样。如果要把经济学精细化,虽然理查德·塞勒做的研究很棒。但是只要有利可图,管理学特别是营销学的拿来主义马上会把这些纳入到自己的体系。

好吧,读书笔记就写到这里。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五):借诺贝尔奖得主的一幅图提升你的投资能力

  这是一本有趣又有可操作性的书。里面的一些理论用好了,甚至能够提升你的投资格局和业绩。以下这段文字,是投基君围绕如何在实践中应用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提出的效用曲线,提升投资业绩的真实分享。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关注微信公众号“投基手册”,投基君会持续输出投资方面的干货。

  正文来啦。。。。。。

  年后第1个交易日市场大跌近8%,投基君买了一些房地产指数基金,国证房地产。次日又加了一些仓位。

  为了化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房地产扶持政策。在投基君之前写的《激励房市政策多地出台,一定要了解的房价未来走势及投资机会》中也提到了房地产基金的投资思路。

  到3月5日上周四购买一个月后,基金收益已经接近20%,达到17.6%。周围有小伙伴好意的提醒投基君可以准备赎回止盈落袋为安了。

  当被朋友提醒时,投基金细想了一下,觉得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值得深挖。

  不知道大家面对这样的情况会作何选择。赎回止盈?继续持有?

  首先,我们需要留意的是,为了避免流动性过高,鼓励长期投资行为,股票型公募基金赎回的时间如果太短,会征收较高的赎回费。

  比如投基君买的这款,1个月内赎回,要付出0.5%的成本。

  但由于这个赎回费率,相比20%的收益来说比较少,估计大部分人也能接受。

  那么不考虑赎回费等中间成本的情况下,大家是否还会止盈呢?

  止盈落袋为安并不是一种措辞上的讨巧,或者是用词的把戏。心理学家发现,这是人本性当中固有的行为模式。

  这里一定要提两个重要人物,丹尼尔·卡内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

  丹尼尔·卡内曼1954年毕业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获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由于其在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结合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被授予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搭档阿莫斯·特沃斯基在心理学、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同样做出了开拓性的成果。但由于1996年离世,则未能与卡内曼一同分享2002年诺贝尔奖。

  这对搭档提出了一幅非常经典的,描述人在收益和损失情况下行为特征的效用曲线图。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准确的了解自己,避免投资中的误区,提升业绩表现。

  图的横轴是收益轴,O的右边表示获得收益,左边表示失去收益,即承受损失。

  纵轴是效用轴,O的上方表示正面效应,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带来满足、幸福感、快乐感。O的下方表示负面效应,会带来痛苦。

  先来讲讲图的右上方第一象限的红色曲线。

  曲线向右上方延伸,随着横轴收益的增加,对应纵轴的满足感同步增长。我们的直观感受也印证了这一点。投资收益40%肯定要比20%带给我们的快乐多。

  但是随着收益的增加,曲线的斜率却在变缓。

  意思是如果我买入后第一个月获得了20%的收益10万元(假设本金50万元),第二个月又获得20%的收益10万元。那么第一个月20%的收益(用线段OA表示)带给我的满足OE,要比第二个月的同等额度带给我的满足EF更多。

  随着满足感的增加会发生钝化。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边际减弱。

  这和享受美食很像。第一口总是最好吃的,越吃到后面,越觉的稀疏平常,不过如此。

  再举一个例子。在年会上,为了增加趣味性,公司规定每个员工都有权利选择抽签或者不抽签。

  如果不抽签,有100%的概率能够拿到10万元的奖金(好吧,我们遇到了一个财大气粗的公司)。如果抽签,有50%的概率能够拿到20万元的奖金,50%的概率一分钱都拿不到。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会很自然的做出不抽签的选择。稳稳的拿到10万元的奖金,而不愿冒50%的风险去拼那20万。

  但实际上,从完全理性的角度来考虑,上述的两种预期回报是相同的:100% × 10万 = 50% × 20万 +50% × 0。

  甚至当将第二种选择的奖金再提高一些,比如21万元,大部分人仍然会选择第一种更加安全稳妥的方式,即使前者的预期回报小于后者:100% × 10万 < 50% × 21万 +50% × 0 。

  这里面的玄机完全可以用上图来解释。

  第一个10万元带来的效用比第二个10万元的效用高。而为了得到第二个10万,有较大的概率会损失第一个。

  在心理层面上,我们会觉得冒这个风险并非一个划算的买卖。

  这也是为什么朋友会好意的提醒我要止盈。

  说完了第一象限,再看看左下方第三象限的绿色曲线。

  与右上方的红色曲线类似,负面效应会随着损失的增加同步增长。损失OD>OC,痛苦OH>OG。

  投资亏损10万块时,心里会有些难受,如果损失20万块,就会比只损失10万更痛苦。

  随着曲线向左下方延伸,斜率也逐步走缓,即边际痛苦递减。第二个10万元亏损对应的痛苦GH<第一个10万亏损的痛苦OG。

  这解释了为什么被套以后,人的反应往往是继续拿着,而不是快速止损。

  一旦止损,账面浮亏变成了实际亏损,就不得不面对痛苦。相反,如果继续持有,基金还有可能涨回来,就有机会免去痛苦。

  当然,选择持有可能会面对继续下跌,在原本的痛苦OG上增加GH。但是由于GH比OG小,所以心理上更倾向于承担这个风险。

  投基君的一个朋友在证券公司自营做投资经理。由于钱是公司自己的钱,每年都会有业绩考核指标,比如8%。

  他告诉我,没有达标时,他一般会体现出风险偏好的投资风格,持有较大仓位的股票。一旦达标后,为了保住胜利果实,风格会偏向于更加保守,降低股票仓位,提升债券比例。

  他的这两种相对的行为特征,就非常符合上面的效用曲线。

  另外,投基君要特别提醒的是,绿色曲线比红色曲线下降速度更快。这是什么含义呢?

  面对10万元的损失和10万元的收益,虽然额度相同,但损失带来的痛苦和收益带来的满足是不对称的,前者是后者的两倍。

  眼看到手的肉又飞了,在你内心留下的是痛苦和懊悔,而不会让你觉得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回到我们开头讨论的已经盈利将近20%的基金是否卖出的问题上。

  如果20%的收益赎回了,我获得了满足,这样做是否划算呢?

  2月3日买入时,没有人知道国证地产指数还能跌多少。有没有可能跌到2018年10月低点?完全有可能,那样就亏损15%。

  我们再保守一点,按照20%的潜在跌幅计算好了。也就是说,买入时就做好了下跌20%的准备。

  如果我盈利20%就止盈,相当于采取了收益和损失对称的策略。但由于绿色效用曲线下降速度快于红线,盈利20%的满足不能抵消下跌20%带来的痛苦,整体的效用实际上是负的。

  所以,这不是个划算的买卖。

  怎样才能扭转这种策略设计上的劣势,让我们的投资效用变成正值,感受到的是满足而不是痛苦呢?

  很简单,把右上方红色效用曲线延伸的足够长,形成非对称形态,让收益空间大于损失空间,对应的潜在满足高于潜在痛苦即可。

  在之前的文章《激励房市政策多地出台,一定要了解的房价未来走势及投资机会》中,投基君也明确的讲解了买入房地产基金的理由。其中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是估值便宜。

  我们用低估值买入的方式,卡住了基金的下跌空间。估值越低,越难下跌。因为一旦再跌,就会加速吸引资金入场,扫这些便宜货,对价格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低估值买入的方式也充分释放了基金上涨空间,潜在涨幅远远超过潜在跌幅,形成整体效用为正的优势。

  也许会有朋友问,那我先止盈,等下跌后再买回来,岂不是更好,收益不是更高?

  选择低估值的策略本质上是压缩下跌空间,释放上涨空间。这就意味着,低估值的位置涨易跌难。从历史回溯来看,也是这样,低估值的时间区间占比很小。

  这样,止盈后一旦涨上去怎么办?

  追高?那会让你不得不付出更高额的成本,承受心理痛苦。

  坚持不追?股市可能继续涨,眼睁睁的看着它脱离底部区域?低估值的位置,一旦错过了,要等下一轮熊市。按照过往的经验来看,这一等就是5-7年,对你的内心来说会是极大的煎熬。

  而且这只考虑了时间成本,还没有算上期间错过的牛市收益。

  对于绝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并不具备精准止盈止损的能力。除非短期内大幅上涨,并且估值已经超过中位数以上,否则投基君建议大家还是安安稳稳的拿住,享受长期稳健收益为好。

  总结一下,本文中我们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出的效用曲线,分析了投资者止盈行为的心理特征,帮助大家进一步的了解自己,避免投资误区。

  同时,投基君强调低估值买入的方式非常符合我们固有的心理倾向,顺应人的本性。越是顺应本性的东西,就越容易坚持,也越容易成功。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市场上低估值定投非常普及的原因吧。

  关于投资问题,投基君后续还会持续分享干货。欢迎大家关注。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益处,请关注公众号:投基手册。有好的想法和问题也可以留言,和投基君一起交流。

  作者:投基君(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