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南宋》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01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流南宋》精选点评:
●等了半年,居然等来了这样的作品,真不知是南宋史还是理学简史+宋词概要合集……
●从15年底拜读先生的中华史系列第一本三国纪至今已二载有余,逢出必买,有买必读,已经到了南宋,但凡从第一本走过来追书如追剧的铁粉都知道易中天中华史并不是通史一类面面俱到的鸿篇巨制,但却总能够提纲挈领,抓住历史脉络和中华文明的渊源。和明清两朝的闭关锁国、噤若寒蝉相比,宋朝真真配得上风流二字,南宋的海外贸易因泉州市舶司而愈发繁荣,理学自宋理宗起稳坐江山七百年,从江湖到庙堂却让理学死气沉沉,文天祥并非慷慨赴死,而是死于叛徒留梦炎的陷害和道学家王炎午的劝死,对于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易先生提出了一种假设,如果蒲寿庚没有降元而是与张世杰、陆秀夫一起中兴宋室的话,南宋能否向着海洋国家的方向继续转变?就像阿马尔菲、威尼斯那样。宋词一篇没有仔细翻阅,感兴趣的可以去欣赏欣赏,不知下本是否从元末农民起义开始。
●2018032 从第一卷到第十九卷,可以说是从这个系列的开端一直追到了现在,在这十九卷的历程中,可以读出易中天先生舍弃精确的历史细节专注梳理发展脉络的宏大格局,毕竟在信息爆炸搜索便利的现代普通读者无需去学习记忆那些“客观存在”。但一路走来同样也能看出每一卷品质的下降,无意苛责先生,只是开篇带来的期望太高,如今略感失望罢了,希望到三十二卷收尾的时候先生能给出一个完美的闭环。
●这部有趣!对南宋海洋帝国的设想有意思,对理学的批判很爽快
●唐宋过后,再无风流。
●对周邦彦,以及南宋诸词人的评价显然照搬王国维,不足为训。至于史实问题,该讲的没讲,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注意篇幅,事实上为了追求精炼和篇幅短又要面面俱到,就是个笑话。
●谁敢把赵构放在岳飞墓前跪着?谁敢?都怕死.难道秦桧不怕么?
●易史的质量的确需要有所提高了,还是希望易老师秉持本心,专注编写新通史。
●经济:在冗兵、冗官、岁币的巨量需求面前只用了半壁江山就从容应对;文化:从无律的乐府到有规律的唐诗再变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宋词;思想: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再到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中华文化的古典时代的高峰。
●有点儿想追着看完了
《风流南宋》读后感(一):再谈理学
理学之于南宋,无异于基督教之于拜占庭帝国。
宋高宗逃到了临安,面对半壁江山,肯定无限感慨。
是的,共治天下已经是过去,他面临的是反对派的咄咄逼人,还有那生死未卜的前途。
该杀的,不该杀的,都杀了。接下来咋办?靠什么维持下去?
勉勉强强支撑了若干年后,他也死了,可是国家还在。
一帮子文人做着春梦,登上了历史舞台。
易老师说的没错。从江湖到庙堂,谁又会那么容易混到今天?
郭德纲说过,说相声的都是混蛋。嗯,读书人也有不少。
变态如王炎午,一点儿都不稀奇。说相声的还得抑郁症呢!
世间已无拜占庭,却依然存在着中国。
干了这杯酒吧。尽管北方已是铁血,南方兀自风流!
《风流南宋》读后感(二):文人的幻觉:易中天中华史《风流南宋》读后
易中天的书,好读。文词华美是第一,史实吸引人是第二,有独特的观点是第三。
易中天的历史可分正、反、和三个部分。正,堂堂正气;反,长于批判;和,则有高度。
南宋风流这一卷有一些知识分子的天真。易先生认为南宋张世杰能蒲寿庚合作,建立一个可以产生现代工商文明的新帝国。这是谵妄!中国这一套君臣父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逻辑(即权力本位),如今亦然。但是梦还是好的。允许易中天先生做梦么!
对于理学的批判,好!我相信人文主义。人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对于人的两面性要扬弃,而不是唱高调,抑制。“存天理,灭人欲”,灭成了伪君子、变态狂。这不好。但根子上还在孔孟,孔孟的根子在于绝对父权制与依附型人格。 这个锅孔孟也不背,当时就是传统社会。 所谓传统社会就是人必须生活在群体中才能生存。现在是自由社会,人离了谁都活。只有这样才能唱自由主义的高调。即是说,现代人不批判封建糟粕,那才唱反调。而当时未必。但是如果当时没人唱反调,人永远是依附的人。所以在当时有自由主义观点人是先知,而我们笃信自由主义者是“爬虫”。
对于文天祥、秦桧的臧否,没有什么可说的。
书中四个部分:人物、商贸、理学与宋词。宋词,易中天沾花捻叶,很美。选得也很好,但是,宋词比唐诗好。简直是胡说。宋词比唐诗好,苏轼第一个就不同意。词不过诗馀而已,大部分都是风花雪月的呻吟,是艺术不假,是艺术的一大类亦不假。但不是艺术最重要的一部分。
《风流南宋》读后感(三):笔记
关于南宋政权在被蒙元逼到绝境时,如果够开明大义目光长远,和泉州商人、市舶司(外贸局长、海关关长)蒲寿庚联合,可能可以在南疆保留一片故土,开创一个依赖阿拉伯商人的海洋商业强国的假想,倒是十分新颖大胆。原来当时的泉州,因为和京城不近不远(太近如宁波,天子脚下管得紧;太远如广州,交通不便)恰到好处的距离,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海港。然而别说当时的重臣们没有那么开明的思想,放得下身段和外国血统的地方商要合作。即使现在,想象一个如同马来、印尼般的被阿拉伯人浸透的南疆,也很难接受吧。以华夏文明多年来深受的中原思想影响,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确实不高,不然该发展的海洋势力早就可以发展起来了,也不用等被逼到绝路再迸发了。但这确实是个思路。
关于岳飞文天祥之死,之前看过类似的详细分析(可能就是易老师写的?忘了),没什么新的感悟。
关于朱程理学,从理论的角度,是给儒家学说套上了一层形而上学的皮,使其有了哲学的思维方式。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再次统一了因政权更迭而散乱的思想,回到了独尊儒术的年代。从本质上讲,是存天理而灭人欲的教条,限制了人性的自由。可是作者的描述里,更令我感叹的,是朱熹陆九渊对待学术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的学者精神。只能惋惜这么崇高敬业的精气神,没用对地方。
关于宋词,看过唐朝那本,就对这么一章的出现及其占的篇幅毫不意外了。但总记得以前也看过一篇夹杂在历史书中的宋词赏析,看完对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钦佩不已(谁写的?好像还是易老师啊?)。所以这段又因没什么新意而觉得不得劲了。
《风流南宋》读后感(四):南宋简述之南宋风流
此书,易中天先生分成了三条主线,来叙述南宋的特征。 第一个方面是表明了他对于中国在海洋帝国发展以及存亡上的另一种可能性的看法。他花了大批的篇幅来叙述了阿拉伯商人蒲寿庚和南宋官员张世杰在面对忽必烈攻势的情况下,合作破裂,导致南宋至此灭亡的过程。 首先这个事情本身是有警戒意义的,合作共赢前,个人和一些偏见不应该成为障碍。也是因为张世杰瞧不起其他种族的人。其次很让易中天先生遗憾的是,他觉得这本应该是一个中国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机会,成为一个更开放更具有海上能力的机会。但我却是有些不解的。我的疑问在于两点,一点是,蒲寿庚后来成为了元的臣子,为什么易中天先生所预估的和蒲寿庚的合作从而发展海上力量的机会,没有在元体现呢? 其二是,和蒲寿庚合作是否就意味着南宋需要更多发展海上力量呢?有没有可能只是一种借力的关系呢?可能这需要我再了解一些其他方面才能解答这些疑惑吧。 第二个方面,易先生叙述了宋代理学的开端和发展。包括朱熹生平,为什么理学可以开始产生以及后续的一个发展。对像我一个不怎么了解历史的人来说,可以说第一次知道了所谓“天理”是什么,为什么天理戕害了中国这么多年。 第三个方面,先生则大概的讲述了词的发展。但由于宋词实在可讲的太多,先生只是草草的提了几个改变宋词方向的大家,比如苏轼,比如辛弃疾。虽然,读上去会显得很草率,但是作为一本普及历史知识的书来说,应该算是恰到好处吧。起码不会让不喜欢这方面的人产生不耐烦之感,也做到了让我们对整个发展有一个更清晰的脉络。 这本书分成这三个部分从逻辑上来说,没有我之前看的《大宋革新》来的连贯。因为各个主线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密切。然后带给我的阅读流畅感没有上一本好,虽然也很棒,但是感觉没有《大宋革新》来的好! 不过自己也在一点点了解历史,这套书实在是比较适合像我这种没有历史常识的人啦
《风流南宋》读后感(五):国家不幸诗家幸
易老这本书也许真的是按照前半本南宋后半本风流来写的吧。
也许是因为南宋的政治实在没什么可写的,前半部分只写了王炎午文天祥和泉州的重要性,后半部分写了宋理学和宋词。
王炎午为文天祥写的生祭文洋洋洒洒几千字站在道德制高点逼着文天祥去就义,自己却安然的苟且活着,这算啥?太不要脸了啊。
泉州算是当时海上贸易之路的起点,汇聚各国商人,各国琳琅满目的商品在此中转兑现,成就了泉州不可忽视的地位,为南宋流亡小朝廷的延续甚至是翻身都提供了可能性,可是却因为“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而断送。
张世杰带着南宋小朝廷一路退到泉州到海上不知与蒲寿庚到底谈了什么,结果却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达成合作,反而惹怒对方将对方送到了蒙古的怀抱,不得不说这个结果真是愚蠢至极。也许是南宋当权人那股高高在上的姿态让自己断了后路,以为挂着朝廷的名号就可以随意指挥让人听从,却不知掌握了经济才是掌握了自主权,关键时刻没有正确面对形势导致孤立无援,放走了最大的援助。也许正如易老所说,如果合作达成,历史真的会被改写,而不是满大海漂浮着全部南宋士兵的尸体,无谓的牺牲。
国家不幸诗家幸。正是由于南宋整个国家社会的动荡催生了词的大力发展。对于此书而言,这部分真的有点水了啊,整首词整首词的搬上去,而且还是一句一行的排版,一页也就一首词的内容,叶嘉莹讲词都不敢这么来啊。
看完《细说宋朝》看的这本,不可否认宋朝的经济文化科技都达到了一个顶峰,可是从北宋到南宋,给我的感觉就是君主都是什么鬼?站在顶端掌握民生和国家发展的权臣都是什么玩意儿?尤其是南宋,根本就没有好好干活的人啊?这样的国家即使最后靠着泉州得以幸存,还能折腾出怎样?在我看来也不过是经济更加发达,碰上蒙古这样的,幸运的话也只能每年靠着经济所得去上贡,更可能的还是会被收入囊中吧。
本书对我最大的吸引力也就是关于泉州部分了。
关于宋理学的发展只能说是社会推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