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将至读后感1000字

  《暮色将至》是一本由[美]凯蒂·洛芙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暮色将至》精选点评:

  ●以旁观者的角度,参与死亡;以死亡的角度,聊活着

  ●弗洛伊德说:“我们无法观察自身的死亡”,凯蒂·洛芙观察了弗洛伊德、苏珊·桑塔格等人的死亡,在他们的生命尽头,每个人都开始直面死亡、思考死亡,在这些死亡之中,瞥见一种美丽的毁灭和华美的幻象。

  ●一首一尾,桑塔格和索特,前者是个病床上仍是个战士心中有火焰的人,后者则是个永远不投入心中有冰片的人。“时间不逝,圆圈不圆。”

  ●厄普代克太添彩了

  ●无论如何,死亡就是死亡。在死亡面前,任何的隐喻都不堪一击。我们能做什么呢?给每个孩子都备一套桑达克吧。

  ●最喜欢桑塔格和厄普代克的部分

  ●很感兴趣这个话题,但觉得写得不深入,读着像是隔着点什么。是翻译的问题吗?另,钦佩桑塔格!

  ●最令我惊讶的是这里面传达出来的弗洛伊德对死亡的态度和我自己如此相似,我与弗洛伊德从来不亲近。只有爱和死亡可以支持生命中的全部华美的多样性。作者把死亡还原成内部和外部两面的丰富的事件。“语气好像是一个人看着乌云渐浓的天空,然后说:‘雨‘。”喜欢这个表达。

  ● 不太能get作家这种写作方式,好些地方一头雾水,翻译也生硬了些。 至亲死亡,毕竟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少有的经验,无从说,无处说。算是和这本书进行了一场关于死亡的对话,也有了些许出口,探查了一些内心不明就里的想法,解开了一些心结,关于所谓最后的告别,关于只能一个人必经的恐惧,关于最后深层次的死亡的意识,关于对死亡过于浓厚的兴致和好奇,“死亡仿佛是你凝视着某种你一直感到恐惧的事物深处,然后发现它无比华美。” 英文原版书名The Violet Hour, 可对我而言,那绝不是绚丽的暮色。

  ●最精彩,最触动人心的竟然是前言部分。

  《暮色将至》读后感(一):1.14.2020

  可能是因为没有连贯阅读的原因,前面一种笼罩在阅读本书的情绪,被间隔的两天打断。已经想不起来,中间有部分印象深重的沉浸体验。只记得最开始的苏珊桑塔格印象深刻,也不知道是不是首因效应。苏珊桑塔格对死亡的永不停止的战斗,弗洛伊德要保持清醒死亡的控制力,厄普代克、狄兰托马斯对自我意识的诊断和精神和肉体的放纵。以作者“死亡”主题出发的视角,窥探这些“伟人”生命的一角。在作者引用这些人某些作品的原文文本那种惊人的语句时,确实给人一击。 生命确有尽头,似乎如何面对他并不是一个问题。

  “他的人生,我所知的点点滴滴,看起来非常有价值,非常完整。”

  他的人生、我所知的、看起来、非常有价值、非常完整。

  索特在八十岁写了它(作品),以及他对于死亡并未想过的问题,确实带来了另外一种可能,那种感觉像神话小说,已经过了一千年,然后开启了某件事情。只是人的限定是,大概只能活一百多岁。忘掉这个限定。

  厄普代克章节的“想要生活永远拥有激情的态度”和性挂钩的部分,让我有点明白王小波甚至某些“出轨”或者某些身体上的欲望是怎么回事,它加深了某部分的理解,更好的刻画了人物行动的某种理由,某种对生活在自我欲望掌控并且在现实中实现它,无论用什么方法。

  狄兰托马斯时真的让人着迷。

  苏珊对待生命最后的搏击让我对她的看法有些改变了,《疾病的隐喻》之前读实在觉得很一般,改天再读一下。

  作为一种小说素材书,还是很不错的。可以作为刻画人物的一种方法和内心看法、价值选择的资料。作为对死亡问题的探讨,也算提供了某些材料。

  《暮色将至》读后感(二):迷人的死亡冒险

  这本书的书名中英文对译,让我觉得翻译这个工作还是很有温度的。就内容来看,哪个题目都很妥帖很动人。

  书的封皮上写着“伟大作家的最后时刻,六个私密而盛大的生命故事”。我对此是有些异议的,其一是因为这六位作家我所知甚少(不过这是我自己的无知造成),没有通过文学作品对他们有任何了解;其二是因为“私密而盛大”言过其实。

  六位中最传奇的人物是苏珊·桑格踏——徘徊在死亡边缘无数次却依旧紧紧抓着生命不松手,她的濒死体验让她深信死亡是不可能的,生命是可以无限延长的。这样的顽强意志让人敬佩,但同时也让人觉得不那么得体与从容。当人试图要忤逆大自然的时候,尽管初衷是好的,但总让人觉得不自量力,有点可笑。

  弗洛伊德认为死亡早已笼罩在他的头上,所以他时时刻刻都做好了准备,并宣称他有那种置生死于不顾的冷静态度。然而,一旦生命中被投进一点点阳光和希望的时候,他又是如何渴望紧紧抓牢它。他对烟草的过度殷切的虔诚也很大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他执拗的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过自己的一生。 不那么冷静,对吧。

  厄普代克的死前和妻子玛莎的对话就像诗歌。他对妻子说:“你准备好迎接那个飞跃了吗?”他妻子反问道:“你准备好了吗?”他说:“是的!” 他说的如此大声,玛莎被震惊到了。这是全篇里最不凡的部分了,其他的时刻厄普代克就像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平凡的丈夫,一个平凡的父亲。

  狄兰·托马斯的死因成谜,最多的是说他喝了十八杯酒,把自己喝死了。有才华的人大多都很没有规矩,浪荡成性。或者说,只有他们有资格被体面地甚至是略带崇敬地贴上这些标签。我喜欢他在1945年依旧健康时做的一首诗:时光赐我青春与死亡/尽管我带着镣铐依然像大海一样歌唱。 他多情而狂热,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尽量延展出无限的长度。挺好,但也没那么好。

  最后,我认为本书的完成非常的了不起和不容易。作者一是对生命有十分热忱的态度和很深的思考,二是语言功底十分扎实,在这么多物料的情况下依旧能将每一篇人物传记写得很有文学性,很吸引人。另外本文的采访也算是打破禁忌一种,尤其是最后与仍然再世的索特先生的对话的这一篇。事实证明,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死亡如禁果般迷人,正因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探路人,我们才更要去正视它、学习它,让我们能够比较从容的参与这场冒险。

  《暮色将至》读后感(三):“我们制造自己的安慰”

  桑塔格和弗洛伊德在与死亡的战役中都表现了超越芸芸众生的人类的自由意志,一股强烈的掌控自我生命进程的欲望和能量,尽管朝着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超越平凡人生的自信扎根于桑塔格旺盛的生命力之中,爆发出精神与肉体的深刻矛盾,她拒绝隐喻,但却始终未曾直视自己的死亡;她拒绝拟人化的上帝,但疯狂地想要成为自己神话王国的唯一神祇。而在弗洛伊德那颗理性的超乎常人的大脑中,死亡是不可逃避的事实,并且也没有逃避的必要。一切对死亡的视而不见和遮掩都是可耻的,一切失去控制的表现都是软弱的。他痴迷于对自己死亡模式的控制,极力忽视人的智性和情感间存在的不可跨越的巨大鸿沟。不论是通过吸烟加速自己的死亡进程(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他对香烟的迷恋视为他所说的死亡本能),还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死亡的时间和地点,和桑塔格一样,弗洛伊德不会甘愿在死亡面前无所作为,同时也借由工作延伸自己的生命。真正的英雄大抵如此。

  厄普代克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英雄,是我们更容易看到也更容易摹仿的那一类死亡战士。他坦诚自己在死亡面前也是一个需要上帝的普通人类,拥有最脆弱的恐惧和无力,继而不放弃以一种更冷静的方式去阅读自己的死亡,以一种快乐且有活力的方式去戏谑自己的脆弱。对他至亲的家人来说,他不过也是一位平凡慈爱的父亲,谈话只涉及亲切和蔼的生活表面,而他对生命的解剖,他个人的生命能量,都通过作品毫无保留地献给了陌生人。

  托马斯或许是最难以被普通读者理解和认同的那一类天才。他的灵魂中同时存在着超越世俗伦理的桀骜不驯和极度的软弱与自私,对生命终结的渴望和反常的极度恐惧,他种种自我毁灭式的举动似乎造就了自我的悲剧,这其中有一种可以称得上美的东西。但悲剧的美并不总是轻易被人所接受,正如自杀很多时候是懦弱的同义词。

  我最爱的还是莫里斯的死亡画像,在他献身于工作的那些日子里,他是被爱宠的小孩,这些要满溢出的爱似乎是对他童年缺失的母爱的一种补偿。应该说,他作品中的生命力来源于他对严肃宏大的死亡主题的把握,但效果是,在揭示了这世界的真实面貌后有一种巨大的温情将我们包围了。死亡变成了一种飞翔,轻盈、缓慢、优雅。

  正如作者所体会到的那样,“在研究它们的时候,我发现这些死亡肖像极其地、出人意料地安慰人心。生命之美不断溢了出来。那些为此而努力的强大灵魂,给人启发。不知何故,这些素描解放心灵,给人慰藉,令人愉悦,也许部分原因在于,我所写作的这些人一辈子过着伟大、鲜活、辉煌而多产的生活。在临终的那些瞬间里,有某种被压紧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纷至沓来,甚是浓烈。这都是美丽的,尽管死亡并不美。”说到底,我们害怕的是死亡吗?我们害怕的也许是对死亡的恐惧,因此,我们一刻不停地制造着人类的安慰。

  《暮色将至》读后感(四):厄普代克:活着固然可喜,但是不活也是可喜的

  一本灰色调的书,但并不让人沮丧。

  讲的是死亡,大作家的暮色时间, 苏珊·桑塔格、弗洛伊德、厄普代克、狄兰·托马斯和莫里斯·桑达克,面对死亡来时的反应和表现。在死神面前,人与人之间真的没有本质区分。当死神来敲门,有人会拖在门后久久不肯开门,而有人会在提早打开门,迎着死神进门。

  桑塔格像平常人一样怕死,期望活得久一点。写桑塔格的部分,让我想起了桑塔格的儿子写的《死海搏击》,也是写他母亲患病之后的岁月。相比而言,这一本更加冷静,也就更为触目。桑塔格的不舍,在于她想写出更多的文章,她热爱活着。当作者通过已有的资料,再来捕捉桑塔格的最后岁月,我们所能告知到还是桑塔格对生的眷恋。

  相比而言,弗洛伊德用吗啡结束了生命,狄兰·托马斯死于十八杯鸡尾酒。他们似乎比桑塔格看上去要通透一些,也无谓生死一些。他们就是打开门等待死神做客的人。尤其是狄兰·托马斯,这个劝人“不要温柔地走入那个良夜”的诗人,自己主动地走进了良夜。对这个诗人而言,生与死之间似乎并没有横亘着难以逾越的鸿沟,生死就像邻居一样。

  面对死亡,厄普代克说,我准备好了。他的暮色时分尤其令人感慨。这个几乎痴迷于用性冒险完成自我救赎的小说家,性对他而言是强大的发动机,76岁那年,厄普代克被检查到肺癌晚期。

  死亡一直是厄普代克畏惧并试图超越的对象,通过疯狂的性和出轨获得的生命燃烧,来对抗对死亡的恐惧。被死神宣判的厄普代克,终于需要直面死亡了。厄普代克的前妻来病房看他。这个被厄普代克抛弃的第一任妻子,并没有沉湎于对过去配偶的怨恨和自我保护式样的反讽。她觉得没有必要证明厄普代克本质上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混蛋,她对他依然有着一种既现实又温柔的情感。可惜见面期间,两人没能进行最后一次较为深入的谈话。因为厄普代克的现任妻子玛莎在稍远处虎视眈眈。

  或许,她想问,离开我,你后悔过么?是的,厄普代克后悔了,不然在他的小说中,第一任妻子都是那么杰出、善良和朴实。即便在《夫妇们》这样看似放荡的小说中,真正具有魅力的不是那些性感风骚的情妇们,而是丈夫们对第一任妻子的看似神秘的爱。对此,厄普代克深有体会。但是如果重新再来一次,厄普代克依旧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离开前妻,保持怀念。

  真正等死神来到了厄普代克的面前,所有曾经的恐惧和焦虑,以及为了逃避焦虑而进行的身体冒险和欲望释放,都变得不再有意义起来。对厄普代克来说,写作是慰藉、逃避和庇护所。死神来到了面前,躲无可躲,逃无可逃,庇无可庇,写作变得更为纯粹了。据说去世前,厄普代克的诗更好 了。

活着固然可喜 / 但是不活——被拖下来,依然 / 向太阳伸展—— / 也是可喜的。

  我喜欢这句诗。我甚至偏执地认为,这句诗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活与不活,都向太阳伸展,这大概是最自然也最倔强的样子。

  《暮色将至》读后感(五):“现在,我将要去做那最伟大的探险了……”

  死亡是一件需要严肃思考的事情。

  这句陈述看上去是如此显而易见、如此不言自明,以至于我们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不是曾经认真思考过死亡。

  作者凯蒂·洛芙在序言里引了弗洛伊德的话:

想象我们自己的死,真是不可能的;无论何时,当我们试图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可以察觉,自己实际上依然是作为旁观者而在场的。

  引了舍温·努兰的话:

现代的死亡发生在现代的医院里面,在那里,死亡可以被隐藏,随之而来的器官萎缩也可以被清洗,最终打成包裹,进行现代的掩埋。我们现在可以否认的,不仅有死亡的力量,还有自然本身的力量。

  由此得到结论:

死亡成了某种我们可以忘记、可以设防的东西。

  读过这些关于死亡的故事后,再看便觉得此句尤其使人信服。她十二岁时差点儿病死。她的父亲在家中心脏病发而死。她与陌生人谈论他们所亲近、敬仰之人的死。她最后的一个采访对象,一位温和敦厚、对她的作品颇为赞赏的长者,在书稿完成前昔猝然死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与父亲有关的故事贯穿了洛芙整本书的写作。父亲去世时,洛芙没有见到父亲的遗体。她语气平稳地写下了当时尚不理解的一句话:

假如你不见那遗体,就没有遗体了。

  然而看似一时逃避的思考,在最末的采访里化成了汹涌而来使人窒息的恐惧。洛芙意外发现一个再显然不过的事实:死亡不是一瞬间的事。父亲并非在某个瞬间死去(如同洛芙安慰自己的想象中那样);他必定感受过痛苦,必定清楚地望见过死亡不可避免的来临。

  为了让我们在事情变得无可挽回之前严肃地考虑死亡,洛芙提起笔来,在墓穴边上写下了这本书。

  桑塔格、弗洛伊德、厄普代克、托马斯、桑达克、索特。围绕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的材料极为丰富,因而取舍变得极为困难——他们对死亡抵抗或放弃抵抗,谈论或拒绝谈论;他们在最后的日子持续工作或放浪形骸;他们要求独处或要求朋友整夜的陪伴;他们试图留下或不留下自己物质和精神的遗产。

  洛芙没有迷失,她说要“安静地、清楚地观看正在发生的事情”。她的小标题皆形如“某年某月某日”,是倒数,是对故事终结的提醒。有时她会从故事的主角或从他们的最后时刻旁游开,将时间倒回桑塔格第一次征服死神、或是插入狄兰·托马斯某个情人的故事;可她会回来,被死亡不停的脚步猛烈地拉扯回来。我们只能眼睁睁地注视我们的英雄——希腊悲剧式的英雄——缓步走向末路。

  一些死者的遗容会被石膏或别的材料保留下来。洛芙所做的就是这个——她让我们端详这些死亡面具,我们无法抗拒这份吸引力。

  我喜欢洛芙对父亲的回忆。心脏病发的前几周,父亲做了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他坐下来,整理了他六十年来收集的油画,为家人写下这些画与画家的名字。

  我喜欢托马斯在开始他那华丽荒谬的巡回演讲前,遍访了伦敦的朋友,三次同母亲告别,并在对不知何事“快要来不及”的恐慌下灌下大杯的威士忌的故事。

  我喜欢弗洛伊德在理智上接受死亡、在感情上拒绝死亡的坦率。这样的态度被伦纳德.伍尔夫称为“半休眠的火山”,“温文尔雅背后隐藏了巨大的能量”。

  而关于桑塔格,我想稍微离题,转述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来自西格丽德·努涅斯《永远的苏珊》。一次电影讨论会之后,苏珊破例喝得微醺,西格丽德陪她走进一间昏暗的影厅去看一部异国的老电影。苏珊坐下,不胜酒力,倚靠在西格丽德的肩上半梦半醒。直到电影结束,她却清醒、微笑,说:“真是一部好电影,不是吗?”

  就在这段故事之前,西格丽德写道:

她(苏珊)去过那么多地方。我去的每一个地方,她都先我到过那里。

  不知道无神论者苏珊会怎么形容她最终去往的地方。

  我不知道《暮色将至》的读者和科幻小说的读者有多大的重合度,但我忍不住想在关于这本书感想的最后提到这本《死者代言人》。

  刨去小说里的科幻设定不谈,“死者代言人”是一件既浪漫又现实的工作:他们在死者的墓地上讲述死者的一生,他们掘开墓穴挖掘真相,他们冒渎死者以告慰生者,他们让一个人的死亡在生者的心间激发起巨大的力量。洛芙就是这样一位死者代言人。

  她的读者不是不可挽回的死者,而是面向未来的生者。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