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武器》是一本由[美]欧内斯特•海明威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04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2018-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一):生命无常
也许是时间比较久远了,海明威的这本《永别了,武器》在内容上确实现在看不到什么新意,毕竟这么多年过去,小说家们的脑洞越来越大,再回头看故事本身已经引不起太大波动。
但是,必须说一句,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就在于这个简单故事所透露出的意境深远,和用词用句之高明依旧是我们学习的方向,给人无尽启发。故事虽然简单,但却阐述了海明威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书中的语句就像是音乐家在演奏,句子非常有节奏感,像音符,流畅的一泻千里。还有偶尔一些有哲理性的句子,即使放在现在也一点也不过时,你比如这一句:“所有思考的人都是无神论者“,看到这句的时候我就一惊,然后被打动,停下来仔细思考一会发现说的太对了,简洁而有力度!
《永别了,武器》从书名就可以看书海明威那强烈的反战情绪,据说本书也有一点自传体的影子,因为当年他也曾参加过战争。书里主角从在战争中找到爱情到为了爱情与爱人凯瑟琳逃往瑞士,这里可以说是小说的第一部分,即告别战争。海明威在书中把瑞士生活的这段时间描写的非常美好,二人世界直如世外桃源,没有战争、没有流血,只有美好的幸福。
而最后凯瑟琳和孩子的死亡则是让主题更加升华的点睛之笔,也就是小说的第二部分,告别爱情。毫无疑问凯瑟琳的形象在本书中是完美的,温柔、善良、深情而浪漫,但人生无常,风雨总在阳光后,爱情与死亡,生存与毁灭,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美好的感情才总是被我们纪念,爱情才可能在我们生命里是超脱了死亡而存在的。
海明威在行文中前半段冷静而克制,后半段又炙热如火,最后归于死寂。
这种强烈的感情转变让小说充满了戏剧的张力,小说也仿佛真的如自传一般活了过来,因为只有在现实中人事才如此无常,生命才如此脆弱,我们才如此的无能为力。再加上海明威高超的笔法,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战争与和平场景自由切换,真情实感的内心独白等,这一系列都成为了本书打动人心的地方,也是过去这么多年,即使在故事不复杂的前提下,依然能打动万千读者的原因,本书也不愧为一部现代世界文学名著。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二):可恶的战争
《永别了,武器》是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这套丛书选取了四本他的著作,这只是其中的一本。海明威作为一名直接经历过充满硝烟和炮火战争洗礼,可以这样说,他直面了残酷的战争,他的笔下对战争的满目疮痍和人物性格以及人性的描写刻画,让人印象深刻。
海明威以自己在战争中的亲身经历为创作基础,以男孩亨利参加战争,经历战争并最终脱离战争作为故事的发展主线,并借助主角亨利的向世人表达了自己的鲜明主题—讨厌战争。故事开始,男主过着很轻松的生活,虽然身处前线,但是感觉战争和他相距甚远,他每天还可以喝喝酒,调侃牧师和女护士谈谈情说说爱,似乎一切没有战争的样子,读到这里战争还没有撕下它的伪装,露出它狰狞的面目。
后半部分,直到男主在战壕中受伤,他的康复之路也顺利,并遇上了美丽动人的英国护士凯瑟琳,从凯瑟琳的怀孕开始似乎为最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亨利从重回战场开始他看到了大家对战争的厌倦,他开始看到了战争的阴暗面,为了自己的生命当逃兵,和凯瑟琳逃到了瑞士。原本以为男女主角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谁能想到亨利与凯瑟琳之间的爱情以凯瑟琳难产死亡而画上了终止的符号。美丽的爱情在最后一刻烟消云散,只剩下孤零零的亨利一个人活着这个世界上 。
在作者的眼中,战争把一切的不幸和痛苦带给了亨利和凯瑟琳,以及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没人有能躲开战争,没有人能不受其侵害。战争是冰冷的,无情的,在战争中开始的情感更难得,因为它不计较得失不计较后果,因为它热血,可是主人公这份感情的结果却真让人唏嘘。在海明威的心中,战争是导致人们生活困苦、摧毁幸福生活的根本原因,他对战争充满了厌恶的情绪,他痛恨战争带给人们的分离和迷茫。这部作品中,海明威还通过不断的景物描写来凸显战争带来的悲凉和萧瑟的气氛,读来总有一种淡淡的忧愁感。从冬天的纷纷的细雨到到整个村庄的败落,读来让人对战争更是印象深刻。如今我们很多人生活在和平年代,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铭记这由千千万万的人流血牺牲换来的平静的生活,我想这才是本书带给我们最大的反思。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三):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永别了,武器》是我看的海明威的第三部作品,第一部是大家都知道的《老人与海》,第二部是刚刚看完的《流动的盛宴》。不得不佩服我们的翻译家,把书名翻译的这么好听,A Farewell to Arms,永别了,武器。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红十字会志愿者弗雷德在前线受伤后,在医院就医时与凯瑟琳重逢,他们两人在米兰度过了快乐而又短暂的时光,因为战争,弗雷德重新回到前线,怀孕的凯瑟琳则回到了国内,他们两人被迫分离。因为种种原因,弗雷德离开了前线去寻找凯瑟琳,等弗雷德找到凯瑟琳的时候,等待他们的不是美好的生活,而是逃亡,在逃亡途中,凯瑟琳和婴儿因为难产双双离世,留下了弗雷德一人,独自承受战争留下的伤痛。弗雷德和凯瑟琳的爱情始于热烈,过程曲折,最后归于平静。战争也是始于激烈,过程更加激烈,最后归于废墟与长久的伤痛。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凯瑟琳没有被战争杀死,但她的死和战争却有着剪不断的联系。在一个雨夜,弗雷德自己一个人撑着伞在医院走出门的时候,此处没有过多的渲染悲伤,悲伤却无处不在。留下的是弗雷德自己去承受战争带给他的痛苦,这种痛苦是伴随他一生的。战争是无情的,弗雷德与凯瑟琳是有情的,有情总被无情所破坏。《永别了,武器》通过描写弗雷德在战争中的经历,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没有什么人能置身事外,所有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即使你是胜利者也一样,战争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想起了近几天发生的公交车坠江事件,不守规则的女乘客和司机吵闹,其他乘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最后把自己的命送掉了,就象一场战争,你以为和你无关,你没有参战,其实当这辆车失控,谁也逃不了。 《永别了,武器》,感情错综复杂的海明威最终却用武器——一杆双筒猎枪在家中自杀了。 我看的《永别了,武器》,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有两本,一本中文,一本英文,翻开英文版的那本,我能把他们读出来,但是有些语句的意思已经不知道了,这么多年一直不用英文,已经忘的差不多了,忘记容易,想再拾起来就难了。就像战争一样,发动战争容易,想要把战争带来的伤害抹平,已经变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的国家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经历了战争的创伤,美好的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打下的,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希望这个世界上不在有战争,希望这个世界上和平永驻。永别了,武器,永别了,所有的不幸。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四):那战争,那爱情
战乱时期的爱情故事很多,我最喜欢的一部则是《飘》,期间也陆陆续续看了许多其他小说,一直觉得读过《飘》之后再难喜欢上此类型的小说,直到我遇到这本《永别了,武器》。
关于爱情
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一刻的哪一种情绪让你觉得是“爱”?如同本书中弗雷德对凯瑟琳最开始是没有所谓的爱情的吧。从那晚与同伴喝酒差点喝醉甚至忘了要去见凯瑟琳,但当自己来到医院却未能如愿见到凯瑟琳时,“我走出门,突然感到既孤单又空虚。我本来就没把来看凯瑟琳当回事,甚至都有点喝醉了,差一点忘了要来,可来了没能见着她,心里却又觉得既孤单又空虚。”如果这次顺利相见会不会就是继续以玩闹的形式相处?
“所谓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所谓日久生情不过是权衡利弊。”直至后来弗雷德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炸伤在米兰就医时与凯瑟琳重逢。两人在此度过了非常甜蜜的一段时光,弗雷德甚至动了结婚的念头,但考虑到此时结婚凯瑟琳将要被遣送回国,两人就无法常聚。凯瑟琳在此期间也怀孕了。弗雷德伤愈之后返回前线,但此时意军士气低落,反战情绪高昂。意军开始逮捕“撤离职守”的军官,并加以枪决,弗雷德的名字也在其中。弗雷德侥幸从枪口下得以逃脱,抱着唯一的目的开始了寻找凯瑟琳之旅,辗转反侧之后在一座小城找到了在度假的凯瑟琳,为了逃避意军的追捕两人逃往瑞士。最终凯瑟琳因难产死去,余下弗雷德一人在外漂泊。
两人的相处最喜欢在米兰的那一段,孤傲的凯瑟琳在爱上弗雷德之后成为一个只要对方高兴自己愿意做任何事情的女子。也许外人看来这是痴、是傻。但只有当你真正爱上一个人时,你就会发现,在你爱的人面前,哪有什么欲擒故纵,哪有什么矜持。他需要你对你而言就是最大的幸福。
关于战争与死亡
结合海明威的亲身经历(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不难理解文中弗雷德所见所闻都在反战吧。对于战争的残暴《永别了,武器》一书写得过于触目惊心。比如在弗雷德遭遇轰炸从晕厥中醒过来之后发现一同遇袭的帕西尼身负重伤“双腿膝盖以上全都炸烂了。一条腿不见了,另一条腿仅由肌腱和裤腿的一部分勉强连着,残余的一截在抽搐,在痉挛,好像脱了节似的。”然后详细讲述了帕西尼身亡之前的哼叫,让人不忍读下去。
弗雷德接受简单救助后转移至山顶时,弗雷德担架上面有血往下滴落,起初滴得很慢,后来就流淌起来,过一会之后又变成一滴一滴往下落,最后那个人终于安定下来,血滴得很慢,就像太阳落山后冰柱上滴下的水珠。看到这样的细节描写估计很难有人不反战吧?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五):永别了, Arms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口气看完这本书,浮现在脑子里的就是张养浩的这首元曲,尤其是结尾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接触海明威,是从中学课本上的《老人与海》开始的,那个时候,还看的不是很懂,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会成为经典,而等到看明白的时候,却已过去很多年。成家立业之后,再来看《永别了,武器》这本书的时候,又是另一番不同的感受。
很多美国拍的关于反战电影,大多数都是炮火连天的大背景下,生死离别的亲情爱情及友情,比方《珍珠港》《血战钢锯岭》等,在《永别了,武器》中,反而基本没有,有的是冗长的景物描写,平淡如水的人物对白,翻译过来的外文书籍,看着很容易让人昏昏欲睡,在故事的前部分中部分,比较有亮色的是男主和巴克利小姐的爱情故事。印象中,外国美女,总是金发碧眼性感热情,男女主角你侬我侬的时候,总是想入菲菲,期待发生一些什么,而中文版的看的到关键时刻就没有了,就想,英文版的回头对照下,看看是删了,还是说海老比较正派,没有写那些风月情事。
作为一本经典名著,平淡只是表象,冲突总会爆发出来,引起剧烈的戏剧效果。故事在男主和他的战友从前线退下来的时候,感觉海老要点题了,果不然,男主和他的小伙伴们做了“逃兵”,然后一路逃亡,找到自己护士女友的时候,女友怀孕了,然后再逃亡,暴风雨之夜划船逃到瑞士,巴克利剖腹产,生下孩子,开心,紧跟着大出血死亡,悲喜交加,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突然离自己而去,凉的玻璃杯突然被浇开水会裂,人在大喜大悲的袭击下,又会变成什么样,海老没有说,只是这样结尾了:
“但是当我把她们赶出去,关上门,闭上灯,还是感觉不好,我像是在向一尊塑像道别。我只待了一会儿,就离开房间,走出医院。冒雨回到了旅馆”。
说到这里,讲一讲原著的书名,《 A Farewell To Arms》,Arms,不仅仅是武器的意思,还表示女性的怀抱,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文仅仅翻译出了武器的意思,而在原著里,用arms显然更能表达海老的意思,永别了战争,永别了爱人,永别了孩子,永别了温暖的家。可见主人公,永别的不仅仅是战争,还有其他方面的永别。
因为中文和英文,说话语序,词语含义,文化习惯等等多方面的不同,一直认为,看外国名著,能看原著就看原著,看不了的话,就看大出版社的翻译,这样能更加的贴近原著,这套书,有中文版,还有英文版,两本对照着读,简直绝了,如果能直接读英文原著,简直飞一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