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是一本由丽莲·威伦斯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2018-1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精选点评:

  ●从这个视角了解上海历史真不一样啊,老租界,老时光里的外国人生活活脱脱得跟现在的中国大城市年轻人生活并无什么大差别,可就差了这一百年,一百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旧人去,新人来,下一个循环在哪里?

  ●原本只是想看关于老上海的记忆,但是作者在书中写到了自己的生日??于是我看到了一位木天合3宫、金星9宫,从小到大,学运一路凯歌的作者的童年回忆录。作为俄裔无国籍犹太人,从小接受法租界法国公学的法语教育,学校要求掌握两门外语:英语以及选修西班牙语,在父母的家庭生活中丰富了俄语词汇,在上海的市井生活中学会了一点点蹩脚的上海话和普通话。1952工作签证去往日本,之后移民美国,多年后在波士顿大学完成法国文学博士学位。作者的学运怎么可以这么好…

  ●很有意思的角度看日本人,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生活,内战国共两党,都提供了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错的书

  ●写的简单明了,对自己二十多年的上海租界生活做了回忆,以一个小孩子的视角,展现了许多当时社会的面貌。

  ●don't like her

  ●非常的生动,有着大量的细节,可读性极强。对于丽莲.威伦斯而言,她是上海法租界的“土著”,不是旁观者,上海就是她的家,所以全篇充满情感。最后一章她在几十年后重回上海的片段更是让人感动。另外,我对一个细节印象很深,丽莲在共产党占领上海之后说她想离开上海了,但并非因为害怕轰炸—日据时期美国飞机的空袭已经使她对此心理免疫了,而是因为被限制了越来越多的自由。

  ●原来作者以前在赛华公寓住过,因为恶作剧往楼下扔东西砸到人结果全家被撵走搬出公寓哈哈哈哈

  ●殖民时代的上海。光怪陆离的世界主义城市与乱世中汲汲营营苟且求生的中国百姓。

  ●我爸被二十年代初就有冰箱可以用震撼了;我则记住了所谓公审的内容。

  ●没错,生活在租界的中国穷人人广受白种人的歧视,但比起租借外的中国穷人呢?没错,50年代之后,自由繁荣的上海没有了,但是马路上的乞丐也没有了。

  《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读后感(一):满满的穿越感

  这本书名非常普通的书完全超过了我的预期!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尽管译者不是很有名,但是翻译的异常地道,很多楼名,路名都加了详细的备注。读起来也没有生涩感。 一本典型的大历史小人物的传记,除了作者在白种人天下的租界生活,这本书还好在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也简明扼要的写了出来。读下来满满的穿越感。 可以发现上海当年的辉煌得益于中国的内乱和欧洲的混乱。大量的外国人(白俄)把这里当成了“家”,在这里娶妻生子,让租界充满了生机。而犹太人则更多的把这里当做前往下一站的中转点。 读完后让我更为感触到西方文化历史百年来的连贯性,会员制,推荐信,教育制度,商品促销,进口食品,百货商店,政党制度,奢侈品,西点下午茶等等,原来八九十年前就有了。而我们的文化生活则经历了多次的摊煎饼式的变化,大楼名字,路名,文字,拼音都变了。

  没错,生活在租界的中国穷人人广受白种人的歧视,但比起租借外的中国穷人呢?没错,50年代之后,自由繁荣的上海没有了,但是马路上的乞丐也没有了。

  另外,这本书就印了6000册,我看以它的尺度,能出版已属不易,应该不会再版。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没有序,没有跋。 Stateless in SH. By Liliane Willens

  《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读后感(二):一曲白人特权没落的挽歌

  对上海的记忆与怀念,更多的是对曾经享受治外法权的特权地位与享受中国人服侍的舒适念念不忘,甚至作者姐姐在美国生下两个孩子后,还想拥有个中国老阿妈来照顾孩子。作者在书中后面一段虽然反思了殖民主义对中国人造成的伤害与愧疚,但是全文中还是不时的流露出作为一名白人的种族优越感。尤其是自己作为一位无国籍犹太人,对这种特权地位更是念念不忘,上海的解放,结束了他们恣意享受的特权生活,他们为此也特别痛恨中共,这从最后几章中可以看得出来,尤其作者离开大陆,在海关接受检查时,还怀疑中国海关人员的诚实度,她没有想到她带出的违禁品人民币最后会退还给他暂时留在大陆的父亲,她也怀疑中国海关人员清点她从大陆带走的美元时可能会使小动作抽走一两张,但事实上中国海关人员并没有这样做。最后,作者还不无自嘲的说,自己在从小到大出生成长在上海,在上海生活了整整25年,但时隔46年后,返回上海,却碰不到一个曾经的熟人,而且重返上海的第一晚,居然要寄宿在一个中国人的家庭中,这在租界时代,简直无法想象,因为他们除了家庭中雇佣的老阿妈,厨师,裁缝,平时几乎不和任何的中国人交往。这其实也是对曾经享受到的特权失落的一种惋惜。尤其是当看到90年代,上海欣欣尚荣的城市景象,作者内心是复杂的,想必她无法明白,她在年轻时代曾经和其他白人一样,蔑视瞧不起的中国人,怎么会建设如此繁荣的城市,她内心是不愿相信曾经落后的中国人有这个能力建设自己伟大的国家。作者记录的上海租界,穷人饿殍遍地,死于饥饿,疾病,而洋人,高等华人却可以出入夜总会,参加各种聚会,享受着觥筹交错的快感,却从来不曾反思,这种有违人道的体制,终究不会长久的存在,中国革命的发生是必然的。但是在中日战争结束后,作者与很多外国人,想到却是尽快恢复战争之前的享乐生活,参加各类的聚会,约会美国大兵水手,享受中国仆人的服侍,过着奢华的生活,但1949年的革命将这样的美梦彻底粉碎。

  《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读后感(三):无题

  读完此本书用了一个上午时间,算是囫囵吞枣地读完的,从总体上可读性比较强,作者以记录文字形式通过叙述她作为俄裔犹太人的父亲为了躲避在自己祖国布尔什维克革命中反犹暴力运动,和妹妹决定离开那个国家,几经周折,最终独自一人来到中国上海(外国人管辖的法租界)居住下来,以及其期间偶然邂逅母亲,彼此一见钟情,陷入爱河,很快就结婚了,作者出生在这里并成长二三十年中的所见所闻所思,从侧面上为我们展示了上世纪上半叶的上海在被当时列强帝国的管辖的背景下,不同阶层阶级和不同种族的生活状况。

  作者是在充满种族歧视的文化环境中生长的,尤其是歧视中国人的更强烈一些,那里只有白种人才能享有基于白种人所产的特权——治外法权,是不平等的种族歧视政策,每当读到这里时,一种愤怒而又无奈感好似不可阻挡的急浪迅速向我奔冲而来,作者在字里行间里所描述的中国人悲惨生活状况,如最初,作者骑车去上学路上,无意看到脏乱的路旁堆积着几个刚出生的死婴,对此,我和作者感到巨大震惊,接着上午放学沿原路回家时,经过那路旁,上午所见的死婴不见了,没有了,作者心中五味杂陈,那情景作者以后见多了就见惯了,没有任何感觉了,取代之的是冷漠,司空见惯性冷漠了,我在作者笔下的代入感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心理活动以及其感情变化,原本它本身无所谓无,然后因某物就有所谓有了罢

  从另一个更层次侧面来看,作者和各个阶层阶级的不同种族的生活方式,跟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相似,当然除去互联网和电子产品带来快捷,当时那时西方科学和科技俩领悟发达比贫困的旧中国早一百年,本来,几百年前中国在许多技术性方面上领先当时西方几个档次,由于其期间实施了闭国锁门的政策,导致几十年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远远落后于西方,就有了旧中国的样子

  有史以来,更是宇宙大爆炸以来,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历史发展规律总是相似,改变的不过形式,本质还是相似,既然开始了就会有结束的一天吗?我想本无开始亦无结束吧,但是可以认知的是它还在不停无尽性滚滚,那么就在它的滚行微不足道的一个时间点上轰轰烈烈吧。

  2020122

  《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读后感(四):大饼油条

  初次萌生将这本书加入备读书单的念头是在译者刘握宇在我们学校的一次讲座,主题大概是“战时上海的三场人生交错”,穿插着包括丽丽的故事在内的三场发生在战时上海的人生故事,那个时候在为宁波文化的展览做准备,对地区历史极感兴趣,同时作为上海人又深感遗憾从未像研究宁波历史一般深入地研究过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况且走过那么多条街道,也不曾主动探寻背后的故事。讲座后加了刘老师微信,向他表达了这些想法,估计很少有学生这么认真地反馈,他也来了兴致,推荐我去看另外两本书,《长乐路》和《江城》。很有意思的是,谈起自己对翻译的兴趣,他也很热忱地说日后若有机会,可以推荐我去翻译讲座中提到的另一个人物Margaret的书。

  实际上对历史的兴趣大概是被“记不住”慢慢消磨掉的(大概也是历史的“印象主义”者了),但是尤其喜欢通过平民的故事去了解历史,通俗又生动。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是看到了曾经见过的那一片海,从哪里汇合起来。个人对于历史,群众构成的历史,是真实而浓厚的。(所以会渐渐重新爱上历史的吧。

  丽莲把“殖民主义下的种族等级制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多敏感的读者会觉得她也是被种族历史建构的刻板印象毒化的白种人当中的一员,但她也非常坦诚地告诉我们,真正身处那段时期难以察觉,直到回看,才愧疚地发现那段时间自己的思维模式也不自觉地被这些等级制度深深地影响了。很多旁观者清的社会问题,的确是局内人难以察觉或是能够反省到的,同理心很重要,一味批判又有何意义。

  “无国籍”身份的困扰在那时已尤为突出,对于ll来说大概也是作为白种人的骄傲逐渐幻灭的时段,如此轻易得来“难民”的身份更是让ll深感无奈。几经辗转终于得以进入美国。约莫一算,老人家再回上海时已70岁左右了,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变化万千,正在高速成长为一流的国际都会。即使在战时上海对于大部分外国人啻为战时临时居住地,这段时光依旧是此后漫长人生当中最值得回味的,至少对于ll来说这里发生过的一切都值得怀念。

  这位喜爱模仿中国人那些“不太雅观”的生活习惯,喜欢背着父母跟着老阿妈偷吃巷子里的大饼油条,甚至穿着人民装骑自行车上街的犹太女人,实在是可爱的很。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那些我走遍了的上海街道小巷里,看着书中一个个蹦出的英式、法式街道旧称,细细地念过去,期待着下一次路过时与记忆的合掌。

  即使现在科技发达,一切信息尽在掌握,用笔记录生活的习惯依旧甩不掉。未来有一天能有人从我的视角,去感受21世纪的历史温度。

  《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读后感(五):海上之城浮沉录

  一

  作为一个由欧洲移民组成的国家,如果我们要为美国写一部建国史,那这样一部历史自然要从五月花号开始写起。一群在欧洲不得志的清教徒为了躲避欧洲世俗政权的宗教迫害,来到了这片新大陆,按照他们自己的理念,依着他们自己的形象,建设起一座属于他们自己的山巅之城。

  同理,如果我们要为上海这样一座海上之城写一部历史,那这样一部历史书的起始年代自然不会早于1840年。就好像美洲原住民即使在北美生活了上万年,但美国的建立只能从1776年开始算起。欧裔移民奠定了这座城市的基调,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的地区来说,现代化始终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上海这座城市自诞生的那一刻起便孕育出了现代性。地理意义上的上海,在长江携带着上游泥沙的不断冲击下,于数千年前就已基本形成今天的地形地貌。但要谈起文化意义上的上海,却必须追溯到1843年11月17日,上海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正式开埠。

  如今被视为上海核心部分的城区可能直到太平天国席卷江南前,都鲜有华人生活。欧洲人为躲避战乱的华人敞开了大门,提供庇护所,逐渐在租界形成了欧洲人在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而华人在人口上居于多数的社会结构。在欧风东渐、中西结合的形势下,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海派文化。欧裔上海人、犹太裔上海人、工部局这些当代上海人早已陌生的人和事,在当时为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带来了欧洲式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理念,深深地刻进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

  二战期间,上海作为一座国际都市曾大批接纳来自世界各地、躲避法西斯政权迫害的犹太裔难民。这段历史早已为人所熟知,位于上海虹口区摩西会堂旧址的犹太难民纪念馆至今仍陈列着许多犹太人留下的宝贵资料,记录着那段充满血泪的受难史。然而,人们可能不太了解的是早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就已经有大量的白俄难民和过去生活在沙俄统治下的犹太人逃亡来到上海。

  作为一名犹太裔上海人,本书的作者丽莲·威伦斯就是这批犹太难民的后裔。在《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1927—1952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在上海出生、长大的犹太少女个人的成长史。作者详细记录了她在上海生活时的各种细节,作为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为我们了解当时上海华洋杂处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第一手的史料。

  二

  这部自传性质的回忆录记载了她所见证的这座城市的兴衰,小人物的背后是一段大历史。

  1920年,丽莲的父母本杰明和苔丝从哈尔滨经大连坐船来到了上海,七年后丽莲作为二女儿出生了。自这一刻起,我们得以通过一位犹太少女的视角审视那个年代的上海。

  丽莲的父母为了照顾孩子,雇佣了一位“阿妈”,也就是中国佣人。老阿妈的出现让生活在法租界的“丽丽小姐”(老阿妈对作者的称呼)早早地就认识到,自己所在的城市中还存在着一个中国人的上海。丽莲比起姐姐要外向得多,和老阿妈一起去买菜是丽丽最期待的游乐项目。在菜市场,她吃到了大饼、油条、豆沙包这些在家里尝不到的中餐,看到了中国市井小民们的生活百态。

  阿妈可以说是丽莲孩提时代最亲近的人,是她的“第二个母亲”。她在书中提到罗杰·巴拉德的《太阳帝国》和斯皮尔伯格改编的同名电影里有一个情节:男主角被自己的阿妈打耳光。丽莲将之称为“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情节”。因为作为一名出生在上海、从小由阿妈带大的孩子,她知道像他们这些白人小孩和他们的阿妈都有着非常亲密的感情纽带,无论在什么样的处境中,阿妈都不会打自己带的孩子。阿妈们都非常珍视自己的工作。这样一份在当时的上海给白人做佣人的工作是她们能够找到的最好的职业,与中国籍主人不同,白人雇主一般不会虐待打骂家里的佣人,而且她们的收入足以使她们摆脱其他中国人面对的贫穷和饥饿,还能额外寄钱回老家养家糊口。

  丽丽的童年是上海的黄金时代。走出欧战的阴影,远离中国内地的连年战火和饥馑,上海俨然成为了一处世外桃源,自由资本主义在此地生根发芽。上海是一片充满机遇的应许之地,任何人都能凭借自己的双手,依靠自己的努力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城内的景象永远是一派歌舞升平,“东方巴黎”的美誉是当之无愧的。

  虽然身为无国籍居民总是缺少必要的政治保障,但是丽莲的父亲还是在保险公司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经济上成为了当时上海的中产阶级,让全家人都过上了优渥的生活。

  然而,一切都终止于1937年。中日战争和之后的内战打断了丽莲一家的岁月静好。

  三

  神州陆沉,即便是生活在租界内的西方人也在劫难逃。

  日本军队以压倒性的优势占领了上海。在日据时期,上海城内设立了将近20个集中营,用以收容来自英美等国的敌侨。当时在法国公学上学的丽莲因为是无国籍居民,反倒躲过了一劫。

  在战争期间,英美法等国先后废除了治外法权,以此显示与中国政府合作抗战的诚意,这一举动意味着当战争结束时租界的英法殖民当局将退出上海,把这座城市交给中国政府。二战是这座城市自建城以来的命运转折点,废除治外法权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主权的归属。

  1945年9月2日,日本与美英苏中四国正式签订了和平条约。美军的登陆为上海的商人带来了大量的美元。战时的配给制度虽然让上海的市民们适应了资源的匮乏,但是人们都有信心,上海马上就会恢复往日的繁荣。

  然而好景不长,二战胜利之后没多久,上海又迎来了国共内战以及随后接踵而至的朝鲜战争。随着生活愈发拮据,丽莲一家此时已开始着手移民至美国。其间历时五年,丽莲总算在1951年拿到了离开中国的签证。

  临走时,她已感受到这座城市正在发生的变化。然而这一切都与她无关。他们这些“外国人”已经不再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了。美国人已经从盟友变成了敌人,走在五十年代上海的大街上,白人面孔的丽莲仿佛是个局外人。

  夹带着一千五百美元的现金,丽莲自上海坐火车赴广州,最终在香港搭乘前往日本的轮船。这次南方之行宛如她的父母当年来到上海这座海上之城时的镜像一般,只不过这次旅程的目的地将是山巅之城——美国。

  四

  离开上海45年后,丽莲终于在1996年再次回到这座城市。当年的她一心想的是尽快逃离这座危城。时隔多年,她现在的心情则更像是多年的游子重返故乡。在上海逗留期间,丽莲并没有像当时一般规定的那样,在专门接待外国人的高级宾馆入住,而是托关系住进了普通中国人都可以住的宾馆。对她来说,她并不是游客,而是回到了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上海话和市民交流,吃到了上海的大饼油条,回忆起与老阿妈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来到老法租界,在世纪之初栽下的法国梧桐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当年的法国公学如今早已换了摸样,成为了科学研究所,只有刻在扶手和栏杆上的字母,提示着它过去的历史。

  今时今日的上海仍然是一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远东第一大城。作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霓虹灯下的夜上海在经历了多年尘封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与繁荣。欧战纪念碑早已失却,取而代之的是陈毅的铜像。外滩海关大楼的钟声响起,不再是《威斯敏斯特》,而是《东方红》。与浦西外滩万国建筑群隔江相望的是坐落于浦东的“魔都之眼”上海中心,旧上海与新上海以一江之隔,共同构成了上海的城市新地标。星河流转,几度春秋,这座城市见证了太多沧海桑田。

  对丽莲来说,如今的上海既熟悉又陌生。她看到了这里发生的变化,但是并没有改变她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关于上海的记忆始终停止在离开的那一刻,从未改变。

  许许多多有着和她相似经历的人们可能在多年前就已经离开了人世,如今还健在者想必是寥寥无几。他们也许从未料到当时的离去竟会成为永别。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早就忘记了他们。虽说已是换了人间,可当年的物事却还在,静静地诉说着这座海上之城的浮沉。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