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台湾这些年(Ⅰ)读后感100字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是一本由廖信忠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精选点评:

  ●沟通交流大概可以更大程度的消除误会,看一看了解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挺好的

  ●对面是一面镜子

  ●按年份写的,能更好地了解每年发生的一些大小事件和逐步发展过程,文字幽默,很多地方能让人感同身受。

  ●自己对台湾还停留在政治层面,这本很有意思的流水账打开了一扇门

  ●去台湾之前读的,简单了解台湾的民主化进程,非常感慨,后续在台湾和三个本地人聊到台湾的民主,蒋介石,蓝绿阵营,很有意思。

  ●虽然是编年体的小故事,而且读起来有点像流水账,也没有深层次的展开分析评述,但确实是面向对台湾知之甚少的大陆同胞很好的科普书籍,至少可以了解海峡对岸发生过的事

  ●小时候一直以为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果然是十年前的文风,屌丝般的叙述风格展现了台湾三十年的发展变迁,字里行间总让我想起陈班长。读完此书会发现台湾大陆其实都一样,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人的思维方式,学校的管理制度,社会的发展路径都跟大陆相似,对岸并不是另一个世界。因此关于考学,旅行那些描述差不多是流水账,唯有政治部分让我稍稍对台湾这些年的政坛有了些许了解。倒是很想看这十年的台湾,毕竟大陆飞速发展,台湾却一步步跟不上节奏。台湾偶像剧演不下去了,台湾艺人来大陆发展,台企在大陆的规模和数量都缩小了。哪天去台湾看看

  ●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写出了台湾这些年遇到的事情,但是真正的感慨和感受往往很难写出来,就算写出来也很难公开,写出来的都是皮毛。 跟看世界类似,都是为了让有隔膜的另一方更了解自己的语言和价值体系而写的。 草草翻过,没有看完,没有达到预期

  ●对于一切未知,都抱着开放学习认识的态度。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读后感(一):我们台湾那些年

  有个陌生的朋友说,排遣烦恼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记录情绪,我想还是说说别的吧,转移注意力。

  《我们台湾的那些事》,很舒服的一本书,文笔轻松放任,这个四十多岁的台湾老男人,诙谐地通过对自己的成长的记述,把镜头伸向台湾社会的历史政治文化之角落之隐秘,其中不乏八卦的成分,更是过瘾。每个篇章记录一个年份,每个年份都能勾起回忆。台湾一直是我最为期待却未能成行的目的地。青少年时期的流行文化符号多出于此,我们哼唱着共同的流行歌曲,消费着共同的街机游戏,然而出于政治,却彼此担心对方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懵懂之时就信誓旦旦地励志解放同胞,现在想来,这种集体的天真可笑原来他们也有,群体意识下的个人智商不是一般的低劣。如今更为关注的可能是政治模式的发育,民族的命运是由他们的性格而不是政府决定的,看起来是制度的不同走向的两个极端,实则是一个人在两种环境压力下,选择了不同的制度。然而在民间,通融的状态越来越稳定,如果抛却意识形态,统一最大意义应在于此。

  然而书中未提郑智化,一曲水手火遍大江南北,我倒是想看看台湾人眼里的他。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读后感(二):《我们台湾这些年(一)》:我们不该如此陌生

  台湾。

  你想到了什么?蒋介石、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还是偶像剧、小吃、综艺节目、风光美景?不管你想到的是什么,你都不会真切的了解台湾。

  还记得《七子之歌》吗?也许你只想起了那首“你可知MACAU,不知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实际上,《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在1925年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台湾也是七子之一。但是,我们对他,似乎更多的,只有政治印象,而忘了从情感上亲近它。

  廖信忠,1977年出生于“风雨飘摇”的台湾,他给大陆的亲人们,写了一封家书,叫做《我们台湾这些年》,这封家书有1、2两册,但内容毫无连续感,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先从第一册入手,随着廖信忠的成长过程,去看一看,自1977年起,台湾作为我们的亲戚,他的族人们,是如何度过这30几年的时光。

  这是属于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与政治无关。这是一个台湾青年,写给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我们在抽象的“热爱“之外,或许更应该带着温柔的情感,去翻开这本书。

  你可以权当目录就是大事记录表,自1977年起,到2009终。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台湾的民众都被教育着共产党要‘血洗台湾’,因此从很小开始,我就有这种阴影,害怕真的被血洗了。”读到这句话时,也许我们更应该放下所谓的“政治”偏见,去好好看看,台湾普通民众的生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成为了我们偏见的对象。

  有个表姑是嫁到了台湾的,有趣的是,每次家里人谈论起这个表姑,长辈们都会制止,理由是,在家中不要谈论“政治”。更是记得表姑回来探亲时,表姑父总是被挡在门外的,长辈的托词还是那句“政治”不进家门。印象中“台湾”两字,往往是和“政治”两字划了等号的。

  台湾,我们似乎对它有着与生俱来的偏见,就如同他们看我们,也是有着与生俱来的偏见一般。“茶叶蛋”事件,我想应该还是有人记得的吧。这个梗出自台湾某电视台2011年播出的一期综艺节目,节目中主持与嘉宾畅聊自己在大陆的经历和对大陆的印象,高谈阔论中充满误会和讽刺,节目嘉宾、台北美食学院教授高志斌在节目中称大陆百姓收入低消费不起茶叶蛋。这又何尝不是两岸了解不深入,盲目偏见的结果呢。

  廖信忠的这封家书,正是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从一个普通民众的视角,去看看台湾,我们的这位兄弟,一路走来的成长足迹。

  用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台湾》来结尾吧。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读后感(三):记录一个真实生动的台湾

  这本书是亲切的。作者以自己的视角记录一个普通台湾民众的成长过程,铺陈于时光中的或是戒严时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警总”,或是作者在上学时思考出的教育中的问题,或是一部台湾电视剧或社会事件在民众中激起的热烈言论。作者像一个在与读者聊天的朋友,真实又幽默地介绍了台湾的一段近代史与身在其中的他从小到大慢慢成长的认知与感悟。藉此,本书呈现出生活的真实与生动,这亦得益于台湾社会的生态,让作者有机会从个体的角度出发,逐步展现台湾的整体生活之情貌。譬如作者一次次地描写了台湾的各类选举活动,让这些活动在民众中产生的嘉年华气质清晰地显现。又比如作者描述了许多台湾媒体对社会事件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引发民众进一步地思考媒体的社会职能与道德底线之间的冲突。诸如此类对台湾社会的剖析与呈现还有许多许多,加之作者的文风轻松诙谐,重大的历史事件得以从普通人的视角观察,而一次次历史变革的影响又回落于普通人的生活中,因而一章章读来,既有近在咫尺的喜悦,又有人溺己溺的感触。

  有了对台湾普通民众的真实描绘,就可以真实地反映台湾的社会生态与历史进程,而真实就在一个个普通人的人生际遇与情感流露中。譬如台湾老兵让人动容的思乡之情。作者写道,“这些老兵,尤其是下级的士官,几乎都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就跟那些走在路上你连瞧都不会瞧的人一样。在过去的台湾,很习惯用‘忠党爱国’‘绝对服从’等符号来定义这群老兵。他们在少年时经历国乱、家贫、远离家乡,青春与战争相结合。但在背后,有多少渺小的个体在时代中呼喊着无奈。”这些老兵在年少时因为国共内战陷入了历史悲剧的深渊中,他们来到台湾后被称作“外省人”,回大陆探亲又被认为是“台湾人”,许多老兵在家破人亡、与至亲生别离的折磨中孤苦伶仃。作者记述了自己见证的一位老兵的故事。“在我小时候,每天下午都会有个外省老头骑着一辆破摩托车,卖着自己做的各式包子馒头。我永远记得开放探亲之初,他卖得更勤快了,勤快得有点儿浮躁。每天,他总是在下午4点整到我家楼下,用尽丹田的力量大喊一声,大家就知道他已经来了。停留10分钟之后,他又继续骑到下一个定点去卖。回想他那老迈的身影,很难想象他年轻时在战场上经历过的是什么样的阵仗。当时问他是不是也要回去看看,没想到他一副急得快哭的样子,恨不得每天多卖一些馒头,多卖几个小时,好存更多钱带回去。”这就是赤裸裸的证明,战争毁掉了人的一生。讽刺地是,这些活着走下战场的人比在战争中死去的人竟还是幸运一些的。

  本书记录的台湾由戒严时代走向解严时代的变化亦令人印象深刻,而重大的历史事件再一次通过普通民众的生活反映出来,作者记录了普通民众目睹台湾一个新的党派成立后颇为惊讶的状态。“当时我跟着家人在小吃店吃面,电视报道了这则新闻。虽然是快速带过,但坐在我对面的那位叔叔目瞪口呆忘记吃面的神情一直印在我脑海里。老板碎碎念,直喊着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也忘记了继续吃面。”台湾的党禁报禁消失后,台湾民众的生活走进了一个全新的状态。

  作者的笔触游曳于客观的社会分析与主观的自我感思,无论是改变民生的重大事件,还是渺小细致的民众生活,都保持了独立的观察与思考,因而记录自己成长的同时不失反思与调侃,也生动地描绘出台湾民众生活的变迁。这本书像是朋友的一番感悟,作者熟稔于他的成长与经历的社会的改变,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一个基础:真实地记录。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读后感(四):一封家书,一份情怀

  台湾,之于我的第一印象,是在小学语文课本里的那篇《日月潭》,大概记得课本里写着:日月潭,湖面辽阔,湖水澄澈。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图看起来就像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公鸡。我所生长的海南岛,和另一个台湾岛分别就是这只可爱公鸡的两只脚。

  之后,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对台湾的了解也仅限于,偶尔在CCTV及各种新闻中,看到的那些关于台湾选举,还有台湾的娱乐节目和明星等。我想,这应该是大多数80后对于台湾的印象。除此之外的台湾,就像一个戴着神秘面纱的少女,让人充满好奇,又不得而知。

  说来也巧,大学毕业后,我进了一家台湾企业,为了奖励员工多年付出,进公司的第二年我就有幸和老员工们一起,对台湾来了一场走马观花的8日游。那时恰巧是手里这一本《我们台湾这些年》出版的第二年。这本在2009年出版的书,还曾经风靡一时。直到2018年底,已经过去将近10年。

  这本写给大陆同胞的家书,是作者 廖信忠,以一个台湾草根的视角,讲述了台湾30年的沧桑巨变,和台湾老百姓的那些大事小事,这一本流水账似的记叙又将我对台湾模糊的印象慢慢拉近了一点。

  廖信忠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候的台湾处在风雨飘摇、人心惶惶的氛围里。作者以此为时间轴,为读者展开了他眼里台湾的那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有我们熟知的那些台湾明星,台湾歌曲,也有耳熟能详的那些政治人物。可以说,台湾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和历史的选择,那个 3万6千多平方千米的小岛,确实有太多既沧桑而又美丽的往事。

  虽说这本书归为时政类书籍,但作者对笔下那些政治事件,和有关于政治的诡异谋杀案件,都只是轻描淡写,蜻蜓点水般带过。当然,这也和作者的写作初衷吻合,撇开政治层面,讲一讲两岸民众之间所互不熟悉的生活。

  但是,当年跟随蒋介石退守台湾,一起过去的那些中下层军官,背井离乡,一辈子拿着那一张“战士授田证”,依靠“反攻大陆”这个信念而活着,而直到开放大陆探亲,很多人最终选择老死在台湾,祖国就成了永远在梦里的故乡,着实也让人感慨唏嘘。历史没有办法篡改,只能说,在那个摆弄命运的时代,造就了一部分人,却也伤害了很多人。

  说到台湾,综艺节目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80年代的小虎队,小学时候8点档的琼瑶剧,以及那一首《爱拼才会赢》,那真的是红遍两岸,影响深远。而作者自己的求学生涯,填鸭式教育,也让人联想到同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其实也都一样啊。

  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台湾地区的选举,还有他们的服兵役,和他的部队生活,也还真是像我们看的综艺节目一样,充满了娱乐感。难怪作者的笔调, 有些地方是插科打诨式的,有自嘲也有无奈。

  因为学胡适的《四十自述》,而有了这一本作者眼里的《三十自述》,廖信忠说,他想要两岸民众间的沟通更加真实,真切,真诚。无疑,他做到了,至少,在他轻松幽默的笔调下,少女的面纱慢慢揭开了一点点。

  最后,撇开那些复杂的历史和述不清的政治因素,我们可以以草根与草根的对话方式,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两岸本是一家亲,所以,未来期待我们大陆也有人给台湾同胞写一封血浓于水的家书。

  更何况,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都有的意识。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读后感(五):我一直痴迷的宝岛台湾原来是这样子

  对于台湾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更多是缘于对人文方面的渴求,因为自己喜欢的好几位老师都是台湾的。像我们整体瑜伽的邱显峰老师,还有很多年前接触原始点时的张钊汉老师,再就是为大家熟知的林清玄老师,蒋勋老师,白先勇先生,还有一直痴迷尽管已经不再的三毛等等,有太多喜欢的台湾作家了;以及台湾的书店,台湾街角的各种咖啡馆,还有更不或缺的台湾小吃,这些说不尽的吸引,都在不停的撩拨我对台湾的渴望,也在默默的祈祷可以台湾自由行的那个缘分的到来。

  所以,当时一看到廖信忠先生这本《我们台湾这些年》就迫不及待的要入手,有点遗憾只拿到了Ⅰ,因为它是上下两部,不过读完Ⅰ后,感觉自己像是已经完成了一次穿越一般,原来我一直渴望的宝岛台湾背后,经历了那么多的“酸甜苦辣”,过的如此艰辛和不易,有那么多我们在大陆很难了解到的背后真相。也真的无比感恩廖信忠先生的这份发心。

  作者廖信忠先生从他出生的1977年开始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我们细细讲述了30多年间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和我们分享了那30多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就是一个台湾青年写给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没有各种官方口号和华丽辞藻,有的只是娓娓道来的真挚情感。

  在读的过程中,对于作者的记忆力真是无比佩服,抛开社会的大事件不说,他竟然可以把自己成长过程中发生的那么多小事情记得如此清晰。再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长时光,特别是小学之前的那些事情,怕是能说上三五件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我也很难想象,小妹竟然可以记得她小时候穿的一条开裆裤……但不可否认,她的记忆力比我厉害多了,尽管我大她5岁,但她的记忆远比我的要丰满很多,包括我小时候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我要写回忆录,小妹也必须是坚强的后盾。

  他们的小学课程开设的科目貌似要比我们大陆丰富一些,除了为我们熟知的“国语”(语文)、数学、社会、自然、生活与伦理(自然品德)、体育、美术、音乐、珠算、书法外,还有一个很有时代性的“保密防碟”教材。另外,台湾的小学里面还有一种特殊的活动即“自治市市长选举”,跟一般的竞选一样,候选人要上台发表政见。这应该也是应时代发展所应运而生的产物。

  跟我们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是,在他们那个时代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已经是如此的卖力了,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才艺班,回想我们一路的学习历程,同学之间好像也很少有除了学校课程之外的补习的。学好学不好,全在自己,如今看来,我们这些自由生长的孩子,童年还是异常幸福的。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上学时候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所饱含的情感,之前也不知道为什么去了台湾之后就不能回大陆了,看完有关台湾开放大陆探亲的章节之后,再一次深深的被触动到。作为一个离开家国三十多年的游子,对于家国的依恋和渴望,这种情感真的不是简单的一句“感同身受”所能企及的。

  之前听梁冬采访蔡志忠先生的时候有提到当时金庸的作品在台湾是被禁的,那时候还纳闷,为什么呢?看了作者的相关分享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还有一个让我意外的是陶喆的父亲陶大伟竟然是一位当时风靡台湾的全能型天才艺人,词曲创作、画图、演戏等统统全包。艺术家庭耳濡目染出来的孩子果真是不一样。

  包括那个时代琼瑶阿姨小说被改编的的各类电视剧,特别是《庭院深深》达到了一个空前盛况。像那个时代的明星如秦汉、秦祥林、林青霞、林凤娇都是影视里面的固定班底。于我们这一代的80后来说,印象最为深刻该是《还珠格格》了,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整个中学时代。

  从廖信忠先生对于综艺、音乐、影视等的娓娓道来,足以说明在那个时代这些媒体对于民众的引导和影响力量是多么的巨大。

  对于台湾的四大族群:闽南人、客家人、少数民族以及1949年后随着“国民政府”迁台而来的外省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为平时听蒋勋的老师的音频经常会提到的这些名词,但也没有去深究其背后的渊源,没想到在廖信忠先生这里得到了答案。

  读到台湾特有的“外籍新娘”这个部分,才发觉原来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像我们村里也会有一部分的“外地新娘”,四川那边的会多一些,小时候会听大人说,谁家经济条件不好的话,为了娶上媳妇,都会找外地的,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山区,因为这样的嫁娶成本很低。而且娶过来的媳妇也特别吃苦能干。

  当然,如今就不同了,自由恋爱,跨区域,跨省市,跨大江南北,都已经成了生活的常态。也不存在什么对于“外地新娘”的歧视了。

  像台湾的“外籍新娘”以东南亚国家为主,越南新娘是主流,如今有出现了金发碧眼的“乌克兰新娘”,据说还是一些有钱的高科技新贵男的嗜好。不管怎样,我想,这样跨地域的基本组合,应该会对后代的繁衍有帮助吧。

  廖信忠先生一直致力于台湾和大陆的信息互通。在他第一次完成在大陆的长途旅游之后,回到台湾就筹备了一个网站,专门对大陆的年轻人报道台湾的各种资讯。再加上这些年工作或旅游的缘故,频繁的来往于两岸之间,也深深的感受到两岸民众之间的陌生和不了解,本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产生了几十代的“断代”,所以,廖信忠先生才决定把自己在台湾30年的成长经历,以及这30年间台湾社会的变迁,分享给内地的朋友。

  其实抛开两岸之间这样的一种特殊关系,就拿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来说,很多的误解和不接受都是因为不了解所导致的。所以,如果我们平时在处理一些问题或者对待我们身边的朋友、同事、顾客等,可以有多一些的了解,那么我想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的美好、温暖、和谐。

  特别感恩廖信忠先生的这份发心和初衷,如果您对台湾这些年的发展和经历也有一丝丝的好奇,那么这本书就是一本很不错的科普书。尽管不是很专业的解读,但却是一个普通民众的视角分享,我想,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足矣。

  沟通,从了解开始,从“心”出发。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