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家之人》的读后感大全

  《养家之人》是一本由[加]黛博拉·艾里斯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2018-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养家之人》精选点评:

  ●感谢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女性可以同男性一样学习,工作,不用包裹起来得到允许才能上街。

  ●电影养家之人的原作,不过看完以后觉得立意比电影差了一个档次。女主也不如电影里懂事。

  ●阿富汗的女孩,为了担起养家的重任,剪掉长发装扮成男孩出去工作,故事内容十分感人。很适合让现在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们阅读,体会小主人公的艰辛,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好好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

  ●这本书不怎么有名,但国际上获过很多奖,相信越来越多的家长会看到这本书,知道这本书的价值。现在适合孩子看的书除了新课标规定的外,真的不多。尤其是现代的,所以这本儿童小说,对于生活安逸的孩子是种启发,能引起他们的深思。对于大人都是难得的启迪。毕淑敏说的好,本书不但适宜儿童读,成人读之也大有裨益。

  ●看完电影后开始看的书,书里的内容更丰富一些,电影和书都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不会因为知道了结局觉得无聊,只会百看不厌

  ●电影5⭐️,书4⭐️。因为电影在改编上的独到之处。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要以星星为目标,那样的话,即使掉下来,你还能落到树梢上。

  ●一个小时多的阅读量,与电影时长差不多,总体上感觉电影还是优于小说。不知是译者的问题,还是原著的问题,文学性不算很大,可是其反映出来的现实意义巨大无比。 小说与电影一样,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去了解发生在阿富汗的一切。并没有太多的感情波澜。

  ●如此现实残酷的题材竟然是儿童文学。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语言朴实,没有精妙的文笔和深邃的哲理。这本依然令人唏嘘动容,但重点不是痛苦而是勇气。不仅仅是感动,而是震撼。小帕瓦娜与肖齐亚的未来之约是泪点。我果然容易被浪漫和希望感动。

  《养家之人》读后感(一):一点儿感想

  当我拿到《养家之人》的第一时间就被封面上的那双直抵人心的大眼睛所震撼,我一下子想到的是希望工程宣传海报上那个大眼睛女孩。整本书我是分了好几段时间读完的,不是因为情节不够引人入胜,而是每每读起心中总隐隐作痛。

  经历过战争的民族是异常刚毅的,在阿富汗这样一个饱受战火洗礼的地方,一个女孩子用她的坚毅和果敢谱写了自己的美丽。塔利班粗暴掌权,非但不准女孩上学,更规定女性必须男性陪同才可外出,违者可遭毒打。父亲本是学者,在暴政下失业,由十一岁女儿帕瓦娜陪伴,到市集代人写信。有日父亲被士兵强行带走,被关入狱。帕瓦娜为维持家计,决定剪短头发,化身小木兰,偷偷以男装打扮上街,打水买食粮,代父开档赚钱,亦因此眼界大开,更有同学萧希亚教她街头生存之道。乱世催促成长,置身强权下,却仍能抓住希望。身处和平国度的我们可能很难理解这份艰辛,但女孩那双深邃的眼睛却道出了她的内心。《养家之人》的动画片电影获第9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提名。有评论说书比电影更加惊艳,或许这也是书的魅力之处吧,文字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给了人们更多地空间,让人对这个异国他乡的“花木兰”更心怀好感。女子本该柔弱,但在特殊的环境逼迫下,本来柔弱如水的女孩,却变得坚毅如钢,让人钦佩的同时,也让人心疼。其实无论战争下还是和平盛世,女子越来越多的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越来越多的女汉子应运而生,曾经有句玩笑话,说是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牲口使,细想来其实现在因为性别造成的差异真的越来越小了,女人温柔的外表下所爆发出来的能力真的让人刮目相看。虽然这部电影最终没能在奥斯卡摘得桂冠,但故事传递给人们的正能量还是满满的。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值得好好看看。虽然在读的过程中总是感觉有些沉重,对于更大的国际话题,作为一介草民更多的只是无能为力,但即使只能作为那一点星星之火,也要有信心有决心照亮眼前的路,或许显得微不足道,但对于个人来说这就足够了,这就是全部了。读完全篇我反而释然。

  《养家之人》读后感(二):小说和电影比同样惊艳

  一直想看这个动画片来着,结果拖延症福分不浅,有幸先看到了书。故事在一个在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家庭展开,主角是家里唯一一个年龄处在可以女扮男装上街的女孩子帕瓦娜。由于父亲被塔利班逮捕,女性不得在没有男性同意的情况下单独出门,让帕瓦娜装扮成男孩子,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成了活下去的唯一选择。

  不得不说这样的题材更容易获得国际关注,不过惊艳的是作者的故事叙述能力十分强大,即使除去战争母题,甚至去除性别、宗教、文化诉求,单独观察帕瓦娜具有普世意义的成长之路,《养家之人》依然称得上是十分优秀的小说作品。

帕瓦娜远远望着矗立在街那头的山,那是她最喜爱的一座山。 “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全家搬来时,帕瓦娜就问过爸爸了。 “叫帕瓦娜山。” “你干吗骗小孩子?”妈妈说。 “山的名字是人起的,我是人,我就把这座山命名为帕瓦娜山。”爸爸说。 听了这话,妈妈让步了,笑了起来。爸爸也跟着笑了。帕瓦娜当然也笑了。玛利亚姆不明就里,也跟着大家笑了起来。就连一向最爱生气的努莉亚也展开笑颜。全家人清脆的笑声仿佛爬上了帕瓦娜山,接着又飘回街道上。

  一段关于山的名字的简单对话,一段同样简单的笑声,已经把一家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表露无遗,而其中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笑容又透露着饱满的情绪,感染着读者。开头这一段,确实很惊艳,从描写的方法,到传达的氛围,配合大背景的渲染,是很美好的,也是功底深厚的。

  与此类似,妈妈因为失去爸爸而陷入突发抑郁,一连四天躺在沙发上不动弹,成了帕瓦娜出门养家的契机。结尾帕瓦娜听闻妈妈和姐姐去的北部同样被塔利班占领,帕瓦娜也躺到了沙发上,跟妈妈一模一样。她的回答同样有趣。她说:“我们家的女人,伤心起来都是这样的。”前后的呼应,强化了一家人不断失去却不断加强纽带的联系。这句话写得真的很妙。

  最后,文中借爸爸之口对妈妈(也是对所有读者)说的话:建立一个好政权是要靠所有人努力的,你是一个作家,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此深有感触,也许留下来,也是为了践行作点滴微光的努力。而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普世性很强的精神文明建设,谁说选择这条路的人,没有选择另一种形式的沉重十字架呢?

  再次确认肩头的分量,再次前行吧。

  《养家之人》读后感(三):愿所有的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拿到这本书时,我最先想到这句话。惊鸿一瞥,就被封面上的那双直抵人心的大眼睛所震撼。看到过一篇报道, 巴勒斯坦的摄影记者娜迪亚‧阿布‧沙班(Nadia Abu Shaban)曾在推特上分享一张照片,画面中的女孩把相机当成武器,看到男摄影「瞄准」自己,立刻高举双手投降,脸上的的忧愁恐惧让人心疼。试想一下,一个孩子该有多恐惧,才会在下意识下有这样的举动。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以为这个世界没有战争。但是其实在很多遥远,我们不曾知道的地方,有许多这样的孩子。这本书的主人公就是其中的一位。

  经历过战争的民族是往往是异常刚毅的,而生活在战火纷飞年代的孩子也是异常坚强。在阿富汗这样一个饱受战火洗礼的地方,一个叫帕瓦那的女孩用她的坚毅和果敢谱写了自己的美丽。

  塔利班粗暴掌权,非但不准女孩上学,更规定女性必须男性陪同才可外出,违者可遭毒打。帕瓦那的父亲本是学者,在暴政下失业,由十一岁女儿帕瓦娜陪伴,到市集代人写信。父亲被士兵强行带走,被关入狱。帕瓦娜为维持家计,决定剪短头发,偷偷以男装打扮上街,打水买粮食,代父开档赚钱,也因此眼界大开,更有同学萧希亚教她街头生存之道。

  乱世中被迫成长,置身在强权下,却仍然能抓住希望。身处和平国度的孩子甚至是我们,可能很难理解这份艰辛,但女孩那双深邃的眼睛却道出了她坚强的内心。

  《养家之人》动画电影获第9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提名。在我看来文字的力量似乎比电影更加惊艳,或许这就是属于书的独特魅力。文字总是能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给了我们更多想象的空间,让人对这个坚强勇敢的小姑娘更加心疼。

  中国人养女儿,喜欢娇养富养。而这个出生在阿富汗的女孩,在特殊的环境逼迫下,却过早地学会了坚强,学会一个人扛起一个家的重担。看着本来柔弱如水的女孩,变得如此的坚毅,让人钦佩的同时,也无限的心疼。

  其实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盛世,女孩子越来越多的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面对越来越多的女汉子,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是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牲口使。仔细想想其实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因为性别造成的男女之间的差异真的越来越小了,很多女孩子温柔的外表下所爆发出来的能力真的让人刮目相看。

  虽然《养家之人》最终没能在奥斯卡摘得桂冠,但故事传递给人们的正能量依旧给了我们很多感动。诚然书的内容有些沉重,但是她想要向我们传达的却是光明的力量。

  不管你是否勇敢,你迟早都要打开这本书。

  因为那是对所有生命的了解与关照。

  《养家之人》读后感(四):真正的伟大是什么?

  18年3月的时候,好朋友推荐了这本书,当时太忙只是把书名收藏起来。

  后来不能时常聊天了,万籁俱寂之时就翻翻以往的聊天记录,看到这本书名,找来读读吧!

  往往一部以战争之下的平民为视角的文学作品读起来都是悲痛的,战争之下的小孩儿更是能牵动读者的神经。战争能改变一个人,多数情况下看到亲人的伤亡与炮火下的废墟,人这时能变为魔鬼,尤其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小孩,大多数在其幼小的心中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主角帕瓦娜是一个在塔利班统治下的十一岁小女孩。在塔利班到来之前,帕瓦娜有着幸福的家庭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后来一切都改变了,哥哥被炸死,父亲被炸掉了一条腿。在塔利班原教旨主义之下,女性的地位不言而喻。

  此时帕瓦娜的父母并没有绝望,依就在苦难的环境中寻找生活的乐趣。连绵地战火将繁华的喀布尔变为废墟,帕瓦娜一家不得不经常搬家。帕瓦娜有次问父亲,家附近的有座山叫什么名字,父亲回答叫帕瓦娜山。帕瓦娜当然不信,母亲也制止道干嘛要骗小孩子;父亲就说:“山的名字是人起的,我是人,我就把这山命名为帕瓦娜山。”说要全家都笑了,短短几行就能体会到什么是阖家欢乐,战争中的笑容太过昂贵。此时的父亲刚经丧子之痛,他没有倒下,想着法的给家人带来欢乐。

  父亲因为接受过英国的教育就被逮捕,塔利班规定没有男性的陪同女性是不能单独出门的,帕瓦娜被打扮为男生的模样,外出赚钱、给家人带来口粮,担任养家之人的角色。

  人的伟大或许就是能在绝望之中依旧心怀感恩与希望。战争没有让帕瓦娜变得冷漠,她冒着生命危险带回了逃难的荷玛;帕瓦娜的同学肖齐亚在恐怖统治之下仍然渴望着巴黎的铁塔。

  阿富汗人在苦难之中的互帮互助也彰显着人性的伟大。薇拉夫人对于帕瓦娜一家的帮助;帕瓦娜摆摊时,好心人一直接济她东西;塔利班行刑时有人提醒她们不要观看;货盘上的香烟、口香糖掉了,周围的人没有哄抢,而是把东西捡起来还给她们。战争与贫穷没有使他们变得贪婪,流血没有使他们麻木。或许这就是阿富汗人能将带枪的英国人、苏联人赶走的原因。

  以前看林达《像自由一样美丽》纳闷为什么在集中营的犹太小朋友不画刀、枪、大炮,长大后与法西斯战斗。现在逐渐懂了,仇恨与绝望有关,希望与美共存。

  帕瓦娜遇到过会流泪的塔利班,这让她很惊讶。塔利班是苏联入侵的产物,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被带到巴基斯坦接受军事训练,然后又杀了回来……

  战争下的孩童应该有多种选择。

  帕瓦娜在集市小心的挖出几株银莲花,围观者都表示不解,有个老人说道:“难道你们就没人能欣赏一下自然之美吗?”

  我有时在想,真正的伟大是什么?在他们的身上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不管经历怎样的生死考验,却仍然有着生命之初的善意与美好,这足以让我敬畏。

  ——作者 黛博拉·艾里斯

  《养家之人》读后感(五):原著真的不如动画吗?我看正好相反

  本来,一个是文字媒介一个是图画媒介,不存在比较一说。但考虑到动画是从书改编来的,便能就改编的好坏优劣来谈一谈。

  看到前面的一些短评说,书比动画浅薄,不如动画立体流畅。对于前一个观点,我的看法正好相反,实际上犯有浅薄之病的正是动画;对于后一观点,也只能同意一半,正是动画抛弃了某些深刻的东西,才使它的剧情变得流畅,而所谓的双线叙事,只能算做技巧,于剧情的深度没有多大作用。

  说动画浅薄并不是信口开河,我举两点,大家比较一下自有判断。

  首先是关于帕尔瓦娜的爸爸被塔利班抓走的情节。动画里是安排了一个反面角色--也就是帕尔瓦娜爸爸曾经教过的、后来成为塔利班的那个学生,他因为对帕尔瓦娜的爸爸怀恨在心,便举报他私藏禁书。这个反面角色后面也有出现,他的主要作用就是推动剧情发展。而在书中,爸爸是突然被被抓走的,全家人吃完饭在闲聊,塔利班士兵突然破门而入,以爸爸曾经在英国读过书为由,将他抓走。灾难毫无预兆地降临,抓捕理由也十分荒诞。

  稍一比较各位读者就能明白,被坏人举报固然使剧情顺畅,契合叙事“习惯”,但也恰恰掩盖了阿富汗国内恐怖、高压的气氛,掩盖了塔利班统治的荒谬无理本质。

  其次是帕尔瓦娜剪头发一节。动画里帕尔瓦娜为了能出门给家人买吃的,自己下了决心,拿起剪刀到卫生间剪掉了头发。嗯,这是我们常见的勇敢的小孩儿的形象。而在书中,是妈妈向帕尔瓦娜提出把她的头发剪掉的,妈妈告诉她,只有她剪掉头发,假装成男孩子,才能自由外出,才能照顾家人。但帕尔瓦娜不同意。她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剪掉头发的是她而不是姐姐,她不愿意剪掉宝贵的头发,也不想出门冒险,她害怕,她觉得委屈。

  要知道,帕尔瓦娜再勇敢,她也只是一个孩子,而让一个孩子在面对危难抉择时表现出凛然的大义,不是骗人的话又是什么呢?

  其他如帕尔瓦娜姐姐和妈妈的角色设定,帕尔瓦娜假扮男孩后的取名,帕尔瓦娜的养家过程,不能一一细数,比较下原著和动画自会察觉。

  对动画电影熟悉的人会感觉到,《养家之人》的动画明显传达出现代西方的儿童观念和叙事策略,如帕尔瓦娜的勇敢和自我牺牲,肖齐亚的机灵活泼,帕尔瓦娜姐姐和妈妈对她的无限关怀。我不能说原著中就没有这种表现,只是动画改编中欧美动画的常规特点太过凸显,让人觉得“刺眼”。

  放弃叙事深度,拥抱叙事常规,这便是使影片显得流畅的原因。这样的流畅并不是优点,恰恰是毛病所在。

  最后说一下动画的双线叙事,虽然看上去丰富立体,但帕尔瓦娜讲述的童话也分散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另外,童话也不过讲述的是勇敢坚强,与主线故事所反应的精神相重复。相同的东西是不能造成和谐的。重复的东西又怎么会丰富故事呢?

  动画改编中我最不满的一点是,它把原著里帕尔瓦娜和肖齐亚挖骨头赚钱的一节删去了,换成了为一个商人搬货的情节。看动画电影的时候,我虽然对前面一些地方的改编不很满意,但心里想着:只要挖骨头这个情节保留,我就还能不对它失望。可这不好的预感却偏偏中了。原著中帕尔瓦娜和肖齐亚为了攒钱做小生意,无奈地去坟地里挖死人骨头换钱。正是这个情节显示出塔利班统治下人活得无比卑劣,活得不像个人的事实。要有多迫不得已,小孩子才会从事“刨坟”的行当啊?动画改编时竟然无视了这个情节的深意,让我很失望。

  我当然明白,作为大众传媒,动画电影要考虑观众的观感,不能太过残忍,但这并不能成为降低艺术性的理由。电影,同其他艺术一样,传达的最终不过是真实罢了。显然,这里的真实性却被无情抛弃了。

  我是因为动画电影的放映宣传才知道这本书的,我先看了书才去看的动画电影。电影却没有看到最后。前面的情节实在让我伤心,对后面的剧情没有一点期待了。不能说原著就是十分完美的,但与动画电影比起来,要好得多的多的多。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