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是一本由迟子建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元,页数:9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伪满洲国》精选点评:
●虽然作者一直在强调通过小人物写大历史,强调人性,但人物过于琐碎,人性的部分较为粗浅,并不很深刻,理应给三星。但由于本书的字数较多,为作者的心血而感动,所以给四星。
●第一次读迟子建的书,1月1日在先锋参加了这本书的活动,听迟子建聊了这本书,回来之后就投入阅读,书厚不难读。这本书确实如在场嘉宾所说,在文坛缺少一个公正评价。迟子强调这不是一本历史书,而是为细民立传塑像。网络状的日常叙事中,处处是东北的风物,迟子为这本书做了很多功课,就如一朵花背后是一株大树,所以这本书读起来会觉得非常“结实”吧
●平淡的文字让人读着舒服而又深受震撼。唯一就是杨靖宇将军那一节,太单薄了,甚至没有和之前的任何出场人物有联系
●花了差不多大半个月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还是挺感慨滴。小人物 大历史.....文笔很好,好到我读书期间,读了很多段书中的美文给儿子听。
●竟然读了一个月,效率低下到令我咋舌…… 仍然是迟子建风格的长篇小说,描绘了东北地区的风雪雷电、历史变迁、人间百态,一如既往地接地气又缥缈浪漫,带着几分东北特有的神秘色彩。 伪满洲国的故事其实可以日本侵华和日本战败为节点分为三块,前后部分与中部的对比鲜明,极其惨烈地突出了日本帝国主义、满族封建主义的行事之残忍,其行为对人民的伤害之大,让读者(主要是我)潸然泪下。
●一年一年的人与事,血淋淋的创口。
●书看得老版的,给一星是因为“高度雷同”的封面设计:台湾八旗文化的《满洲国的实相和幻象》(山室信一著,2016年)麻烦了解一下。
●不是历史,只是历史下的生活碎片。但个人认为生活里的人的善恶放在哪个时代都是相仿的。
●描写生活的时候值得五星,但实在不适合写历史,也不该有这种过分割裂的结构创新。
●多层次、多角度描述了日据时期的东北。
《伪满洲国》读后感(一):说说自己的感受
大历史下的小人物,生活百态也尽显其中。看似无关,最终却能交织一起。 有敬佩,有同情,有怜悯,有愤恨…太多的感糅合在一起。读起来,总能像要知道朋友消息一样去打探。 何为人性?其实人性太复杂,同样一个人,不同的环境,他就能展现两面,三面,多面的自己,而让人让己都惊讶不已。 但是,读完整本书,总感觉有些遗憾,总感觉有缺失。却又说不出来。
《伪满洲国》读后感(二):未读其文 已见其人
年初,迟子建出现在先锋书店《伪满洲国》小说的座谈现场,一同的还有格非、毕飞宇等。当他们在台上一起谈文学时,自嘲已是退下舞台的老人了。同期的60一代作家经历了历史的开放、外国文学的开放,眼界开阔得多。的确在他们口中的乡村、家国情怀已经包含历史厚重感,至于退至舞台边缘,我更愿意相信每位读者心中的舞台不一,他们仍会是某些人的至爱。铁凝谈到他们年轻时认为格非很火,长篇气象作品是茅盾的《子夜》。《伪满洲国》中有地方风俗史、地方社会史,较之2000年,现在重读它,会认为是饱满热忱、含有野心的作品,写这部小说时,自己当时不入流,可以很自在地准备自己的资料,从容写作。毕飞宇很诚恳地提及,位于江苏的写作容易得多,在东北在漠河是艰苦的。迟子建独自生活写作,她说回家时,是一支笔伴随着她、陪伴着她、安抚着她。荣誉殿堂是沉重的,是很累的。
末了,一位粉丝现场为迟子建唱词偏爱的辛弃疾《稼轩词》,那一刻我有些恍惚。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去,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伪满洲国》读后感(三):小人物才是历史的亲历者与书写者
学期末的时候我给自己列了一份单子,里面有这两个月打算看的书、电影和纪录片,书单的第一本就是迟子建老师的《伪满洲国》。作为迟老师迄今为止最长作品,70万字,半个月读完。
这本书的题材就注定了它不是一部轻松的作品,在过程中我也好几次看不下去。
1932年3月1日,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在新京(今吉林长春)扶植了一个傀儡伪政权,直到1945年8月18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伪满洲国这个荒唐虚伪的政权才从历史的舞台上狼狈地滚下台。
在伪满洲国统治东北的这整整13年时间内,东北人民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在迟子建的这本书中能窥一二,因为她描写的都是一些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生活,纵使里面写到了溥仪,按迟老师的话来说也是“用的小人物的笔法,写的是他的细枝末节,写的是他心灵深处的压抑与孤独感。”
在跋中迟老师这样写道:其实小人物才是历史真正的亲历者与书写者。人世间的风霜雨雪,大都被普通百姓所承受了。因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所以小人物对“善”有着天然的热爱与渴求,他们的情感世界因而异彩纷呈、真挚动人。
看到这句话时,书里的人物又一个个浮现在我眼前:弹棉花的命运多舛的王罗锅、开当铺的好心掌柜王恩浩、天真顽愚的吉来、土匪胡二、叼着长烟袋的杂货张、开拓团的中村正保、细菌部队的北野南次郎......
历史不会被忘记,而人性之光是照耀这个世界暗处永远的明灯。
《伪满洲国》读后感(四):无题
两本大部头,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小说结束,意犹未尽。当作者在跋三中讲道那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出来了”,泪水打湿眼眶。胡二、王罗锅、吉来、杂货张…仿佛他们从各自的房屋中走出来了。他们在一条街道上,站在各自屋前,或满面愠色拿着烟袋口吐云雾,或罗锅着背、在围裙上擦擦手冲我微笑,或浑身痞气打量着我……
起初,我厌恶这些小人物,许多人物在作者笔下满口污言秽语,大概到了整本书60%的部分,我的阅读速度开始加快,迫不及待看到某个人物接下来的命运。
在豆瓣上看到一篇本书短评中说“杨三娘怎样用掏耳勺搞卫生,令人厌恶,毫无书写的必要”,对此,我不敢苟同。或许正是这样生活化的细节描写,才让这个“小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而作者能通过描写他们的癖好,使如此多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更为惊叹。
我是个读书比较慢的人,常常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作者描绘的画面。我会因为李小梅的无理取闹感到抓狂,会对那个答应帮王金堂寄家书而又食言的王三嗤之以鼻,会在看到命运多舛的王金堂归乡、身世可怜的杨浩与栾喜梅喜结连理时欢呼雀跃,会想对人面兽心、侵犯栾喜梅的王三爷,如文中一样狠狠地“呸”一口……
书中太多悲剧式人物,但也有王金堂这样为了与妻子相聚而坚定活下去信念的老人,有对诗歌充满热爱的陈希金……
而大环境下,日本人对“满洲国”的控制,“集团部落”的弊端,李香兰所在的“满洲映画协会”所承担的亲日文化宣传工作……都可以让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有更加深入的体会。
于是,从起初的“这两本书太厚,先啃下来再看别的”变成“第一次因为对一本书恋恋不舍而落泪”。
若不是因为父亲的朋友,上海的王阿姨,赠我此书,我可能很难想到去阅读这样一本佳作吧。
感谢相遇。
《伪满洲国》读后感(五):我的家在东北
火车从北京站出发,疾驰北上,到了一座车站一般都会停下来,那里就是山海关。每次列车越过山海关,不自觉的告诉自己,回家了。是的,广袤的东北山河与一马平川的华北冰原本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但一代代相处自明朝耸立至今的古关隘不仅成为了地理上的分界,也成为我心灵寄托的一部分。自出生以来,关隘以北的历史必然与我的生命历程紧密相连,不论承认与否吧。
出生在东北,不由自主的被归属为东北人。我在国外生活求学时,我曾经直接说我的家乡就是满洲,发现满洲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中国东北地区,后来我就习惯地说我时间满洲人。满洲国,一个历史书不会有多大篇幅j的伪国家,一个带着原罪的名词,也是个一段民族屈辱的历史 有时候。但有时候,我也好奇,这个国家的故事的确发生在我的故乡,我爷爷的童年就是在满洲国的旗帜i下,教室里悬挂着康德皇帝的画像。这样的国家到底又是怎个样子?其实就是这样的好奇,只要时满洲国的书籍,总想翻开看看吧。
这本书里没有恢弘的历史叙述,没有最高领袖之际的明争暗斗,甚至少了些国仇加很。其实书里都是生活在满洲土地上的小人物,他们有什么特殊吗,好像和生活在其他地方的中国人区别也没有多少吧。小人物确有了些人性,有了些真实。玩世不恭的吉来、生性纯洁的四喜、命运多舛的王金堂、胡二、杨路、杨三爷、杂货张、北野男次郎、中村正保、。。。。,有恶的一面,但也有淳朴的一面,大多被大历史而裹挟,身不由己,这就是大历史下中蝼蚁的命运。上述三代,这些故事可能真的发生在孕育了我的土地之上。
迟子建,写故乡的作家,感谢您,表达了我不饿表达的。记得看《巨流河》,我来在北兮回北方的感概。感情一样,因为我的家在巨流河上。
如今的城市生活太匆匆,我们忘记或者不再关心"我们从何而来?“这个无聊的问题了,好像我们生活的历程是从天而降,我们脚下土地发生的故事都是别人的了。这里的原因或许很复杂,转型和巨变的国家确实不应再有那么对历史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