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第三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传承 第三季》是一部由张可可执导,中国大陆主演的一部2019-04-06(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承 第三季》观后感(一):[第8集] 《执念》:以执着坚守技艺,用信念步履不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今天的宝贵财富,通过传统技艺,我们得以触摸古老的岁月痕迹。纪录片《传承》(第三季)以10集的篇幅讲述了17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技艺,致力于将非遗传承的故事以影像的方式讲述,第八集《执念》则呈现了藏式药泥面具和菊花石雕两项技艺。

传承 第三季 第八集《执念》网络宣传视频_腾讯视频

和谐共生,传承源于自然之恩赐

  影片以“执念”为主题,选择的两项技艺有着共同的特点,不论是藏式药泥面具还是菊花石雕,都要取材于自然,能否找到合适的原料对作品的完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于是,影片将感恩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呈现在故事发展脉络之上。四龙降泽为了给老友制作药泥面具,不仅需要跋山涉水寻找最合适的泥源,而且需要请喇嘛念经以感谢山神,获得山神的允许后才能够挖泥,在面具制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加持仪式。在这些仪式的隆重当中,体现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

  而在湖南浏阳,菊花石雕需要在特有的天然菊花石上雕刻完成,开采者们深知这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格外珍藏爱惜,不仅不惜高价收购,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会分外小心,避免破坏了天然的恩赐。

  在以手工为主的旧时光里,技艺与自然的联系要比现在更为直接密切,在精妙的技艺当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占据了很大比重。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影片在技艺的精妙之上,讲述着更为深刻的理念:自然赐予古老技艺以灵感,人们便要怀揣敬畏与感恩之心回应自然。

辩证看待,传承存在于坚守与创新之间

  古老技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也将走向更加遥远的未来,这就需要一代代手艺人的“执念”,执着于对信念和规矩的坚守,也执着于不断地创新与钻研。面对藏式药泥面具的传承窘境,四龙降泽选择了写书的全新方式,记录自己钻研的新龙药泥藏式面具技艺;同时他隐藏了核心的秘方,严守着不外传的祖训。对于曹明珠的《华夏智慧》而言,花费心力选择最合适的原石、全身心地投入制作是几十年不变的坚守;而将菊花石与算盘元素相结合,创新工具制作可拨动的算珠,这些全新的尝试也是老人执着了许久的梦想。所有的变化与不变,都凝结在传承者心中的那份执念当中。

  影像挖掘着每一个传承故事的两面性,技艺经过了祖祖辈辈的留传教授,并不是一成不变地保存至今;而在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当中,技艺的内核和精髓被无可撼动地保留下来。因而,影片将传承的立意进行了辩证地挖掘,技艺在变化与不变的交织当中,锻造出属于自身的魅力。

突显品格,“承心”需在“传艺”之上

  在故事情节之上,影片不断明确着我们不仅要传承技艺,更要“承心”。掌握精巧的技艺固然重要,坚守初心、保持品格是对手艺人更深刻的考验。藏式药泥面具的制作过程当中,手艺人要把握的是“药”和“毒”之间的细微差异,“救人”和“害人”的差别全在配料的拿捏分寸之间。因此,四龙降泽更看重的是徒弟们是否具有善良的本心、能否坚持用药只为治病救人,人品犹在技艺的考量之上。

  对于菊花石雕而言,传承者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充分的热爱,体现在曹明珠老人身上,就是不曾停歇、不顾一切地钻研和创新;石头是冰冷的,但带着华夏智慧的菊花纹路与算盘的完美融合是火热的,技艺的传承同样需要如此的温度。

  因此,影片的立意不仅停留在对技艺的展示和对传承的呼吁当中,而是突破性地探讨了传承的精髓。面对选择多样化的现代社会,古老技艺带来的执念显得尤为珍贵。因为执念,人们可以对传统保持几分敬畏,对规矩多出一分坚持。

  《传承》(第三季):以执着坚守技艺,用信念步履不停

  《传承 第三季》观后感(二):[第7集] 《迭新》:技艺更迭创新,记忆永恒延续

  文丨笙怡

  日前,由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系列纪录片《传承》(第三季),影片在前两季的深厚积淀之上,用十集的篇幅继续探寻散落在华夏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这些古老技艺如何涉过岁月长河传承至今。《传承》(第三季)对每个传承故事的讲述更加细致生动,对每项技艺的打磨更加突显品质,让哈萨克族毛毡房建造技艺、德沙旋木制作技艺、海南疍歌、火草纺织技艺等17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技艺带有前行的力量。第七集《迭新》则聚焦掼牛和木海马制作两项技艺,以创新的视角,看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更迭变化出全新的生机。

传承 第三季 第七集《迭新》网络宣传视频_腾讯视频

师承有序、血脉亲情 复盘传承之不易

  影片要展示“迭新”的主题,便将拍摄聚焦在传统的师徒之间的教授关系与爷孙之间的代际传递,以此挖掘每个个体在传承当中的角色与作用。

  在掼牛的传承当中,师父韩海华将大半生的精力都用在掼牛这门技艺之上,他放弃了去海外与家人共同生活、安享晚年的闲适,而是将技艺悉数教给年轻的徒弟;徒弟们在学习过程中,虽然每个人都会受制于体力、技能、心态等方面的短板、遇到不同的问题,但这些年轻人始终为了坚持技艺延续、传承师父荣耀而努力。

  住在海边的俞文军老人,则因孙子对木海马的一句追问,想到要让孩子也了解木海马,于是花费心思创新出儿童版小型木海马;小孙子虽然还不能熟练地掌控木海马滑行使用的技巧,需要爷爷时时指导,但观众得以看到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对于大海的热爱和这份热爱在孩子身上的延续。

  影片以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诠释了技艺的传承过程。传承不易,每个为之坚持的平凡人都付出了不凡的努力。因材施教、悉心指导是建立在师徒关系之上的期盼与信任,师父从年轻徒弟的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年轻人又在师父的倾囊相授中融入了自我的理解;其乐融融、全心付出是代代相传中亲情纽带的温度,在爱与陪伴中,情感与回忆永存。

  以绝妙手艺呼唤情感认同 以细节打磨影射民族品格

  正如影片中所说:“从古至今,祖辈相传的不只是文化和技艺,更有一生的经历和情感。”更迭创新之中,传承的不只是技艺,更是融于细节之中的民族品格。

  “掼牛”不仅是源自嘉兴的一种魅力文化,更是被称为东方斗牛。在不伤害牛的前提下,以武术的方式将牛制服,这种“以武制胜”的理念与东方文化的特质相吻合。韩海华不仅肩负着掼牛的传承,更是要让家乡文化走向海外。基于此,影片将传统技艺之上的品质突显,渲染出文化自信的力量。而对于俞文军来说,得知孙子要回来看望自己,他便会赶小海以丰盛的海鲜作为迎接准备;因为孙子的一句话,老人开始特制小版木海马作为孙子的生日礼物。家人之间的亲情与牵挂在镜头之下徐徐绽放,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情感认同。

  夕阳下一老一小行进的背影,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的理念。我们坚持传承技艺,不仅是因为技艺本身凝结的巧思与智慧,更是因为在这些技艺中,沉淀着支撑华夏民族辉煌千年之精神内核与民族品格。

  绝非遗憾的目送离开 聚焦积极的转身拥抱

  古老的技艺原本大多是久远岁月里的生存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原始的技艺在现代化的潮流中逐渐失色。于是,许多影像着力于呈现传统手艺的后继无人、手艺人的辛酸无奈,令观众对传承留下了较为消极遗憾的刻板印象;但《迭新》深入生活、挖掘故事,从积极的视角讲述传承的故事。

  在掼牛的故事当中,影片以“中国式斗牛第一人”韩海华要将掼牛编排成武术舞台剧《掼牛奇缘》,以舞台的语言、全新的方式让观众体会掼牛的魅力;舞台剧的选角、排演都要贴近现实,掼牛技艺本身的魅力自然而然流露。而在西沪港,木海马曾经是赶小海的捕捞交通工具,故事则从洋北村首届木海马趣味运动赛的通知开始讲起,在生产劳动中逐渐被遗忘的木海马,变成了村民娱乐运动的一个新项目,村民积极参与和观赛。不仅如此,老人为胖人以及孩子等不同人群创新制作了不同的型号,让木海马重展魅力。

  相比于单纯呼吁关注正在消逝的古老传统,《传承》(第三季)将立意打磨得更加深刻:这些技艺的传承者们用毕生的热爱和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积极找寻这些技艺的用武之地。曾经赖以生存的看家本领如今变成了日常娱乐的方式,用途迥然不同,但它们所承载的民族记忆与情感纽带依旧。传承之道,绝不在于不断感叹和惋惜传统的黯淡,而是像《迭新》所呈现的主人公一样,以创新的精神紧跟时代洪流,将璀璨的非遗财富带向更久远的未来。

  《传承》(第三季):技艺更迭创新,记忆永恒延续

  《传承 第三季》观后感(三):[第6集] 《相生》:以智慧“生”技艺,以传承“显”精神

  文丨 深壹- 宋玚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在思考:世间万事万物的关系是什么?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又是什么?最终,经过无数大贤的论道与佐证,先人们将之概括为两个字:相生。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涵盖了中华文化智慧和气质的结晶。

  然而,如今的人们却似乎遗忘了许多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十集纪录片《传承》(第三季),带领人们重拾充满先人智慧的非遗。其中,第六集《相生》,记载了两个非遗的故事:竹江郑氏竹蛎养殖技艺和青砂器制作技艺。在这之中,观众走进非遗,深入体会“相生”之道。

传承 第三季 第六集 《相生》网络宣传视频_腾讯视频

以技艺证技艺,对比彰显传承特质

  《相生》的两则故事通过“技艺与技艺”的对比巧妙衬托出非遗的精妙之处。第一个故事里,将郑惠茂传承的扦竹养蛎与岛上其他人家所用的挂蛎方法作对比,扦竹养蛎需要砍竹,依靠潮汐插竹子,而挂蛎则简易许多。在影片中,蟹肥鱼壮的季节,其余人都要去滩涂讨“小海”以增加收入,只剩下郑惠茂和妻儿对着一院子的竹竿发愁。对比之下,竹蛎传承有多“难”,立即体现了出来。

  第二个故事中,将青砂器制作技艺与远近闻名的打树花作对比,以主人公王龙磊之口说出“青砂器有五百年的历史,我就在想怎么让青砂器让更多人知道,用一种形式表达出来,让人们观看,就像打树花那样。”在这里,呈现出的对比是同为省级非遗却知名度更高的打树花,突出了主人公希望青砂器能够摆脱“砂锅”的代名词,像打树花一样在作品中融入设计和美感,进而走入艺术殿堂的美好愿望。

  这两组对比出现的时间都非常巧妙,一是在牡蛎收获遇到天气影响之后,一是在制作青砂器“冬奥冰壶”出现困境之时,运用对比,既突出了非遗传承的现状,也体现出传承人的坚守和执着。

  郑惠茂面对海潮下的这片田地,所思量的不仅仅是丰厚的回报,还有郑氏家族这门古老技艺的延续。再繁复再吃力,这是郑惠茂心里对生活最踏实的守望。王龙磊三十三岁,已到一个不容许犹豫的年纪,而他所坚持的,只有一件事,让青砂器登大雅之堂。两个故事,两位主人公最平实的期盼,才是《相生》最打动人心之处。

以智慧生智慧,多面展现“相生”主题

  第六集名为《相生》,也是以“相生”为中心推进展开,这之中的“相生”,表现在不同层面。

  首先,扦竹养蛎和青砂器制作分别是依托五行中的“水生木”和“土生金”这两个概念,这是物质层面的“相生”,这不仅将两个不同的故事串联起来,更体现了祖先创造这两种技艺时借取了“五行相生”的思想,表现出中华传统智慧的实用功能和在实际层面的更广泛意义。

  其次,故事中人物的沟通方式也遵循了“相生”的法则,第一个故事中,为了让郑氏族人重温先人的事迹,重燃扦竹养蛎的信心,郑惠茂精心安排了一场祭祖仪式,席上推杯换盏间的沟通,促成了谈话的顺利进行。第二个故事中,为使父亲支持自己学艺并帮助自己烧制“冬奥冰壶”,王龙磊拿出棋盘和父亲对弈。棋盘上飞车走马只是表面的厮杀,棋盘两端的父子对话才是真正的博弈。最终,父亲心里有了答案。

  一桌酒席,一盘象棋,中国人表达情感和态度的方式总是圆融含蓄的。正是看似简单的一个“场域”,促成了沟通的和谐,使人与人之间也达到了“相生”。这种“相生”,蕴含着自古传承的民族精神,蕴含着以小见大的解决之道。

以万法归一法,深入透析传承方式

  关于非遗传承的道路,始终有一个问题摆在人们眼前:究竟是固守传统还是适当创新?影片中的两个故事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第一个故事中,郑惠茂坚守扦竹养蛎,拒绝采用挂蛎的“创新”方法;而第二个故事中,王龙磊渴望改变青砂器的器型,做出像“冬奥冰壶”一样的工艺品。那么,两个答案孰对孰错?其实,这也是影片着力想传达的要点:创新与否,并不重要,能否让非遗守住其魅力,才是关键所在。养竹蛎费时费力,但口感优于挂蛎,故郑惠茂坚持不改变;独特的矸子土造就了结实耐用的青砂器,改变其外形使之成为像紫砂、瓷器一样的工艺品,走入艺术的殿堂,这也是为了让青砂器更好的被世人所知。

  留住好手艺,宣扬好作品,都是为了让非遗更好的传承下去。采用什么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非遗的内核不能变。

  普通的黄土在匠人的巧作下浴火成砂,平凡的海蛎在渔民的培育下缘竹成材。传统从未过时,只是我们常常忘记它的用法。所谓“相生”,“生”的是物质间的奇妙作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与人的圆融互通,是传承的绵延不绝。因为有中华儿女,所以“生”技艺,因为有民族精神,所以“生”传承。

  深壹评论|《传承》(第三季)第六集:《相生》以智慧“生”技艺,以传承“显”精神

  《传承 第三季》观后感(四):[第2集] 《织焰》:以人情见民情 以传承看《传承》

  千万年来,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时光流转,他们逐渐懂得用火抵御侵袭,获得光亮与温暖;懂得用植物纤维搓捻成线,遮蔽身体,走向文明。他们懂得感恩,用最虔诚的心向神明祈求最朴素的愿望:风调雨顺,家国安康。先人的一切伟大成就,都是后辈传承的意义所在。

  文丨 纪实观察-宋玚

传承 第三季 第二集 《织焰》网络宣传视频_腾讯视频

  如今,文化遗产逐渐湮灭在历史的浮沉里,被人们所遗忘。于是,便有了《传承》(第三季),不忘来路,砥砺前行。17个关于非遗的故事,17个不同家庭的酸甜苦辣,让人们再次记起古老文化的别样魅力。第二集《织焰》,为人们讲述了火草纺织技艺,流畅的叙事节奏,巧妙的镜头运用,出色的细节描绘,带领人们走入一个饱含深情的故事,共同感悟文化的传承之道。

·起承转合 以细腻故事串连传承之路

  《传承》(第三季)第二集《织焰》讲述了云南咨卡彝族村中,年轻人李稳请求火草纺织技艺传承人李桂兰为自己赶制一件火草衣的故事。虽然其间穿插着彝族人的日常生活,如开始便讲述了李稳收割烟叶的过程,中间又从李稳母亲酿酒讲述了的彝族人家“生活忙而不乱”、“恪守时光年轮”的生活之道等等,但整体叙事始终形散神不散。这是由于,《织焰》的故事是由李稳三次拜访李桂兰这个“动作”所串连起来的。从第一次的婉拒,第二次的再次拒绝,到第三次的勉强同意,再到最后李桂兰主动为李稳赶制“不一样”的火草衣,一次次拜访的过程,不仅体现了李桂兰的态度转变和李稳的一片诚心,使故事连成一条线,更在拜访过程中将火草纺织技艺从火草采集到织作成衣的全过程展现在人们眼前。

  其次,整个故事丰满立体,从李稳想要火草衣的“起”,到两次拜访未果的“承”,到李桂兰态度变化的“转”,再到最后李稳终于穿上火草衣的“合”,丝丝入扣,引人入胜。将目光聚焦于非遗的纪录片不在少数,但其中许多都只谈技艺,就事论事。对于非遗本身的着墨过多,反而忽视了一个很本质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传承非遗?”。而《织焰》在本身流畅的叙事节奏,故事的起承转合下,彰显了创作者对于火草纺织技艺流程的洞悉,对于故事的深入研究、反复推敲。同时,随着故事的推进,朴素的火草衣所代表着的彝族人民勤俭务实的民族性格也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传承》(第三季)不仅展现了非遗的传承故事,也深挖了故事背后的民族性格,体现出创作者对传承精神内核的把握,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就事论情。

·寓情于景 以镜头变换折射人物内心

  在视听语言方面,《织焰》中的镜头运用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李稳第一次拜访李桂兰时,李桂兰和老伴坐在暗处,李稳从亮处走进,此处暗示出李稳内心满怀期待;在李桂兰婉拒李稳的请求之后,镜头切到门外,此时李稳坐在门内暗处,暗示出李稳的难过和失落。明暗对比体现了人物心理的变化,也让观众与画面中的主人公产生“共情”。

  又如,当李稳不愿放弃,独自一人来到林中采集火草时,从李稳的竹篮里仰拍天空,画面采用框式构图,突出空中的阳光和绿叶,显示出人物内心坚定的奋斗的目标。再如,采集完火草后,李稳第二次拜访李桂兰,天色已晚,李桂兰独自一人坐在门前的灯光下,此时,灯光下的人物成为整张画面的亮点,体现出李桂兰是李稳在火把节穿上火草衣的唯一希望。

  大多数观众都没有亲身到过纪录片所呈现的地方,因此,镜头就是他们的眼睛,镜头运用的好与不好直接决定了观众对纪录片的观感。《织焰》中出色的镜头运用不仅描摹了彝族的美景,推动着故事的进行,更为高级动人之处在于,它不着痕迹地向观众展现出复杂的人物内心,使观众牵挂故事的走向和人物的命运,让《织焰》的故事更具魅力。

·以小见大 以细节织就民族深情

  《织焰》的整个故事都是极为有力而真实的,这份真实,不仅体现在故事本身,还蕴藏于许许多多体现美好人情的细节之中。李稳的父亲在家计和儿子的盼望间做出选择,拒绝了儿子的请求,这是一家之主的大局;但在李稳母亲看来,没让儿子穿上火草衣参加成人礼,这是亏欠。因此,母亲帮助儿子制作火草线、想办法“对付”父亲,都体现出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李稳想要一件火草衣的事情在村里传开,村民都关心火草衣的制作进展,还有村民表示“来不及了,我拿一件借给他穿穿”,这是千百年来邻里间的互相照拂,人们世代秉持的古道热肠。为感谢李桂兰答应为自己织作火草衣,李稳拿自家酿的酒前去拜访,这是知恩图报,礼尚往来……

  《织焰》中,亲子关系、邻里关系、长幼关系,都在这些细节中得以体现。人们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真情流露,却体现出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美好品质。而《织焰》想告诉世人的,还有更多。对于一件火草衣的执着,可以让李稳屡次请求,锲而不舍,这可能是很多当代人所不能理解的。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似乎一件衣服,在人们心里只是附属品。但在彝族的传统里,火把节和火草衣所代表的,就是这个民族勤劳、勇敢、百折不回的品格。几千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传承,是彝族创造的奇迹,也是《织焰》给人们讲述的最深沉的情感。

  在《织焰》里,故事内容真实可感,叙事结构流畅起伏,视听语言巧妙考究。其中,“织焰”二字早已超脱了火草纺织技艺本身,以非遗为原材料,以人物为织机,《传承》(第三季)织的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织的是融入血液中的优秀品格,织的是从古至今流传在中华大地上的民族精神。让非遗得到更好的传承,让民族精神熠熠生辉,照耀世代,这便是《传承》

  纪实观察评论:以人情见民情 以传承看《传承》

  《传承 第三季》观后感(五):[第5集] 《承心》:以心承心,相授相望

  正如纪录片宣传语所说:传时代心,承世代美。“非遗”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脉络,这些纵横的线索勾勒出在这片热土上生活着的人们。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不竭的智慧为世世代代积淀下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早已与物质无关,而是人与人的,心与心的。

  文丨 纪录片观察- 魏铭辰

  近年来,随着观众对纪录片作品的持续关注,一批又一批聚焦“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大家的眼帘。如《手造中国》、《本草中华》、《中国文房四宝》、《最后的大东巴》等以不同主题视角为切入点,从器物表征到情感内涵,全方位地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年四月,纪录片《传承》(第三季)在央视四套开播,承袭前两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再出发:在深挖传统文化发展的延续困境中,不断尝试实践同类型纪录片的差异化叙事;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回望家国责任与人文关怀。

  如何让传统文化类题材更好地吸引观众?仅仅从视听语言入手,通过精致的画面与流畅的配乐来“征服”大家是远远不够的。立足故事,变换视角,寻求与观众情感共鸣的契合点,正是纪录片亟需实践的方式。正如《传承》(第三季)第五集《承心》着力对人物、故事、叙事手法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描摹,跳脱纪录片千篇一律的“套路”,让观众耳目一新,在同类型作品中构建出属于自己的风格特点。

传承 第三季 第五集 《承心》网络宣传视频_腾讯视频

年轻化人物选择:对继承者群体的守望与期待

  “匠人”故事从来不缺少技艺精湛的长者。与同类型纪录片首选权威的长者、老者为核心人物不同,《承心》的主人公正是下定决心学习与继承藏族德沙旋木制作技艺的少年——桑朗多登。桑朗多登是德沙村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本科生,小时候父母反对多登学习旋木这门传统手艺,鼓励他一心努力求学。毕业后,桑朗多登考上了家乡县城的公务员,周遭的所闻所见再次唤醒他心中对旋木技艺的喜爱。由此,观众紧紧跟随着这位少年的脚步,展开了学艺的冒险旅程。

  纪录片《传承》(第三季)年轻化的人物选择消解掉“非遗”传播长此以往“强硬说教”的刻板印象;转而强调带领观众走进故事、还原在场,循序渐进地挖掘出器物表征下所潜藏的巨大宝藏,徐徐揭开传统技艺的完整样貌。这样一来,纪录片娓娓道出“非遗”之美又紧扣传承之魂:以心承心,相授相望。除此之外,《传承》(第三季)年轻化的人物选择再次体现了现代语境下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将“非遗”符号寄托在对家的依恋中。传承的,不单单是一门技艺,而是引以为傲的家族观念,世代相连的浓浓深情。

呼应式叙事结构:新老视角对话碰撞出新鲜火花

  从壮美的亚丁神山到烟火氤氲的稻城,从延绵无尽的森林草原到错落有致的公路村庄。镜头在广阔的天地间追踪着两位传承人的轨迹。困于腿伤,洛绒无法贴身指导徒弟,只能自己在家担忧多登的表现;而桑朗多登则怀揣对技艺的热爱,一路跋山涉水,直面困难,恍惚间懂得了舅舅对旋木技艺坚守的意义。镜头语言中,师傅的视角与徒弟的视角被自然分为两支叙事线索,相互穿插,两两呼应。

  桑朗多登的舅舅是县城远近闻名的旋木手艺人,在故事的开篇便表露出对外甥学艺的担忧:“我担心他吃不了这个苦,读书读那么久,大学生回来做旋碗……”洛绒心中,肯干吃苦、坚持不懈是这门手艺最看重的品质。镜头一转,形成回应的桑朗多登对舅舅的担忧心知肚明:“我知道舅舅对我不放心,十几年来一直在读书,就是只会动脑不会动手的那种……”他渴望通过完成舅舅交代的任务来证明自己。看似对空言说的叙事表达,却将独立的两条线索紧密交织,给受众以巨大的情感触动。

  正如《承心》的主题:传承,正是长者对技艺一丝不苟的用心;晚辈对梦想单纯不改的初心。师傅与徒弟,舅舅与外甥,层层“考验”与“挑战”不断交织,两支线索一对一紧密呼应,一步步推进情节的发展。抛却单一视角的叙事方式,一方面体现了《传承》(第三季)对年轻群体的关注期待,生动地展现“非遗”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相互印证了两代传承人深植心底的,那份对传统文化的恪守。

紧凑型闭环故事:故事性与纪实性相得益彰

  跳脱出对一门技艺的细致刻画,以人物之眼诠释“非遗”文化实为一种“反套路”。通过人物来描摹事物,抒发感情,这就对片中故事的独立性和完整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承》(第三季)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传统纪实框架下对人物故事的最大化演绎,每一门技艺通过完整的故事表达出来,更加生动、直观,直映观众心中的情感底色。一个完整、独立、紧凑的闭环故事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纪录片说理与抒情的“刚柔并济”:技艺表征的“刚”,精神内核的“柔”,两者和谐共融、相互补足。

  洛绒作为德沙旋木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按传统无法将这门手艺传授给两个女儿。加之突如其来的腿伤,即将耽搁送予亲戚家新生儿的满月礼——一盏传统德沙旋木婴儿碗的制作。这样一来,桑朗多登有了为舅舅分忧的契机,更能借此实现自己传承技艺的理想。曲折的情节与人物间婉转的冲突共同建构了问题的“起点”。闭环故事对纪录片剪辑的要求较高,体现在视听语言的叙事逻辑上:从问题聚焦的“起点”到问题合理解决的“终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最终首尾呼应。主人公桑朗多登更是不断历经花籽油、松油采集的艰难险阻;首次制作旋碗中的失败与丧气,然而最终在师徒二人的共同合力下,完成了满月礼的制作。

  如此,第五集《承心》呈现出一个紧凑、完整的闭环故事,故事之起全家人制作满月礼的心愿终在故事之尾得以落成。每一帧画面组合成整体,每一个细节聚拢成故事,直击每一位观众的感官世界,仿佛将我们立刻带入纪录片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故事中主人公传承“非遗”的完整心路历程。

  传统文化类型纪录片的丰富,大大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熏陶的需求。但是,一味陷入“空洞”与“生硬”的叙事“套路”中,终将会让传统之美深陷说教、老旧的恶性循环。《传承》(第三季)的尝试与创新正是对“套路”的一种祛魅,以纪实的格调、戏剧的手法让每一个“非遗”的技艺,款款深情地走进观众的心。

  正如纪录片宣传语所说:传时代心,承世代美。“非遗”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脉络,这些纵横的线索勾勒出在这片热土上生活着的人们。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不竭的智慧为世世代代积淀下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早已与物质无关,而是人与人的,心与心的。

  纪录片观察评论|《传承》(第三季)第五集《承心》:以心承心,相授相望

  《传承 第三季》观后感(六):[第3集] 从《传承》第三季看细节铺就民族智慧,借影像勾勒生存哲学

  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为题材,在寻访祖国各地非遗传承人的过程中,通过动人的故事展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背后所蕴含的生存智慧,引发观众对非遗的关注与思考,如今已经成功播出了两季。这一年,《传承》的脚步仍在继续。

  文丨 寒眼看传媒- 宋启明

传承 第三季 第三集 《生技》网络宣传视频_腾讯视频

  带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我们已跟随《传承》(第三季)的旅程。第三集名为《生技》,这一集从跟在主人公身后登山寻找罕见的岩桑树开始,跟随主人公的脚步摇晃的镜头瞬间将观众带入纪录片的叙事当中。接着,森林,大山,沙滩,海洋,从祖国西南边陲到广东伶仃洋的海岛,两个迥然相异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第三季)第三集中被娓娓道来。故事缓缓展开,我们看到云南傈僳族的弓弩射手和伶仃洋的渔民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繁衍生息,但相同的是,他们都从自己的祖辈那里继承了最实用的谋生手段。一把弓弩,一个鱼笼,《传承》(第三季)第三集以纪录的态度和影像的语言,讲述着一方人家赖以为生的记忆,也带我们共同见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明。

方言对白,平实话语道出中华民族多样文明

  一般而言,对于一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纪录片来说,其对白大多以普通话为主,以便大多数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能够清晰地理解片中人物所传达的信息。然而,《传承》(第三季)第三集《生技》描绘的两则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所涉及到的对白和采访,则绝大多数通过傈僳语和广东话等当地方言展开。在带有如此强烈的地方性色彩的表达中,观众自然被傈僳族弓弩射手和丽红带入滇藏川交界的大山中,跟随伶仃洋渔民琪叔悠悠漫步在距珠海三小时船程的海岛上。

  尽管不同地区的人们因方言不同无法顺畅交流,但片中人物真切动人的情感配以下方的字幕注解,观众仍能触摸到这些质朴勤劳的人们对所坚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赤诚热度。尽管不同地区的语言符号迥然相异,却都能使观众走入相应的故事当中,激发观众对于非遗传承并不容易的情感共鸣,同时带领荧屏前的观众们领略到中华民族的多样文明。

提炼冲突,层层递进展现中华民族智慧结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在本集的非遗传承故事中得以明显体现。纵观本集纪录片的叙事,传承者生活上的困境与冲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和丽红在大山中对最适合制作弓弩的岩桑树的一次次寻找,却又一次次的失望;临近选拔前往老挝参加代表迪庆州、代表傈僳族、代表中国的弓弩比赛,却一次次发挥失常,前半程比赛不敌一名女射手。两千公里以外,琪叔靠浸泥猛打渔为生,但持续不减的风浪让他无法出海;他所在的庙湾岛上没电没水,提供生活用水的蓄水池又被许多垃圾堵塞……

  本集恰当地提炼出片中人物面临的主要困境和冲突,直击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活动和不甘放弃的勇气,“那时候心总是跳个不停,但我克服心里的恐惧”,“海岛生活很艰苦,很多人受不了就离开了……琪叔需要用发电机来提供照明”,进而使观众思考在千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各地区的先人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条件下面临的重重生存阻碍。随着片中人物在各自不懈的努力下使得各种矛盾冲突得以解决,观众的心绪也随之安定,在大团圆结局之余感受到中华民族在谋生中创造的最实用的生存手段,以及其凝结的智慧结晶。

连接未来,共同坚守传承中华民族生命力量

  从历史的长河中走到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来源过去,属于当下,也正在努力面向未来。《生技》用细腻精致的影像语言分别将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连接。在片尾部分,傈僳族人依旧穿行于赖以生存的大山,伶仃洋渔民仍日复一日走向靠以谋生的大海深处。这些空镜头交错剪辑,以高视点、高角度体现出非遗传承者,以及非遗本身积极崭新的姿态。在镜头的推拉摇移中,观众被一把弓弩牵引着,去领悟傈僳族家庭和部族的繁衍兴盛,也跟随小小的浸泥猛铁笼,去探寻伶仃洋渔民打造的一方世外桃源。

  正如片中所说,“傈僳族人对于弓弩的这份热爱,远远地超过了弓弩本身的功能。在他们的心中,弓弩就是自己民族的命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琪叔夫妇回归到了祖辈最原始的生活状态,并且乐在其中”。观众在解说的声音中,和纪录片对片中人物的刻画中,体会着两个人、两个群体对各自命脉的守护。无论是弓弩制作技艺传人,还是技艺精湛的弓弩射手;无论是几十年坚守在海岛上的老夫妇,抑或是他们自己都忘记了数量的,传授过浸泥猛技艺的过路人,都在为民族血脉的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而使观众意识到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荧屏内外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肩负起来的重任。

  放眼整个人类文明,生存是人类面对这个世界的第一法则。在千万年的历史中,先辈获取生存资源的身影辗转成歌,于是从祖辈相传到今日,中华民族便带着生命的力量一唱山河。这些面对生存而衍生的古老技艺,因为有了纪录片中表现得一代代人始终如一的坚守,和青年人们在传统与创新中的传承,也将永不坠落。

  作为一部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叙事题材的纪录片,《传承》(第三季)自然地在当今时代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灿烂的文化的传播者。第三集《生技》以平实的方言对白道出中华民族多样的文明,通过对冲突的刻画与对克服过程的深描,展现中华民族在与生存阻碍进行抗争的过程中凝结的智慧,并在未来的期盼中带观众一起感受民族血脉与生命力量的传承。《生技》不仅记录着一个家庭用以劳作生活的技能、一方地域得以繁衍生息的技艺,更是一次对生命力量的讲述,一次对民族智慧的展现,一次对中华文明的见证。

  寒眼看传媒评论:从《传承》第三季看细节铺就民族智慧,借影像勾勒生存哲学

  《传承 第三季》观后感(七):[第9集] 《维系》:如何记录南北“非遗”传承故事?

  《维系》通过对一个个细节的生动描摹,为观众展现我国北方草原生活技艺的潇洒豪迈,和南方杨氏手工弹花技艺的绝伦精妙。

  由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的系列纪录片《传承》(第三季)目前正在热播。作为一部专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其目光聚焦于我国各族人民代代相承,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1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第三季 第九集《维系》网络宣传视频_腾讯视频

  近日播出的第九集《维系》则讲述了“一北一南”两对父子之间的“非遗”传承故事,通过对一个个细节的生动描摹,为观众展现我国北方草原生活技艺的潇洒豪迈,和南方杨氏手工弹花技艺的绝伦精妙。

守成纳新彰传承 两种质朴片中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因其小众、古老等特点常常徘徊于大众的视野之外。纪录片《传承》(第三季)则尝试打破人们记忆中“小众、古老”的刻板印象,让非遗更接地气、更贴近普罗大众,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正如第九集《维系》中所描绘的青海省级非遗浩门走马和江西省级非遗永修杨氏弹花技艺,纪录片用最真实的镜头语言将两项非物质文化的过去和现在一一铺展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体悟:非遗并不是“曲高和寡”,它承载了一代代人民的生存智慧,闪耀着一个个民族的文化辉光。

  在《维系》的第一个故事中,纪录片通过呈现草原上土生土长的马福海对赛马比赛的热衷与执着,反映新一代的“草原之子”继往开来的过程,将个人认同与地方风俗相结合,展现出个体在维系民族千年古风过程中的责任感。透过这一呈现,纪录片也同时传达出“非遗”传承中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

  但并非所有的非遗都应守成不变,纪录片的第二个故事则把视角转向了江西永修杨氏弹花技艺,力图引导观众思考当前非遗传承所面临的问题。对于传承人杨经立来说,传统的弹花技艺早已融入自己生命的血液之中,对新生产力下弹花机器的抗拒是他最后的倔强与尊严。

  纪录片通过对杨经立作为传承个体的坚守与执着的描绘,点出当今时代文化传承的重要问题:在非遗传承人面临代际交替、青黄不接时,非遗传承该何去何从?透视出非遗传承人面临的窘境与无奈。而对于这一问题,纪录片通过呈现杨家人带着弹花工具一同归家,走向未来的画面传达其对于非遗传承未来的达观态度。

  无论是对浩门走马这一草原非遗的关注,还是对于江西永修杨氏弹花技艺的聚焦,都是对两种质朴的民族技艺的关注,也都流露出纪录片本身对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状态的观照,显示着纪录片创作者对非遗技艺当下传承问题和未来发展空间的思考。

聚焦传承的家庭功能 深描非遗的代际交替

  自古以来,家庭就是知识和文化传承的最基本单元。纪录片《维系》落脚在两个非遗传承人的家庭,尤其关注家庭中父子关系在非遗传承过程中的微妙变化。父亲马维龙年轻时曾参加过一次赛马大会,随着光阴流淌,儿子如今也将像自己年轻时一样挑战自我。纪录片巧妙通过两代人的共同经历凸显出“传承”这一主题。此外,纪录片通过展现父亲马维龙从陪同儿子到牧场选马、传授儿子训练马儿的技巧,到尽管受伤也要陪儿子上赛场的情节推进,不仅体现着两代人身上对传统非遗项目的坚守与信念,更凸显着言传身教过程中的代际之间的情感维系。

  纪录片在表达家庭功能对于非遗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呈现了另一种非遗传承脱离家庭的视角。江西永修杨氏弹花手艺传承人杨经立的儿子杨能文并没有子承父业,纪录片通过杨经立妻子与儿子的视角呈现出杨经立的执着以及观念差异导致的家庭撕裂。纪录片通过展示这一撕裂,深描非遗传承的代际交替之困,从观念到行动的不理解呈现非遗的生存境况不容乐观。

  但该集的叙事又带给了观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在儿子的努力与族长的劝说下,杨经立接受了现代的弹花机器,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手艺已无用武之地,传统的弹花技艺依然为每一位有需要的顾客敞开大门。《维系》通过将手工弹花所需的工具与现代机器置于同一画面中,传达出更为丰富的意涵——传统手艺需要坚守,但在面临大时代和新技艺的冲击,传统非遗也应懂得纳新,采取更具智慧的方式让非遗技艺能够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拥有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维系》带领观众焦虑地感受到这对父子正在经历的代际矛盾,也让观众最终欣喜地发现,在矛盾之中,这对父子并未停滞不前,而是携手向前,儿子协助父亲继续挖掘非遗的魅力,探索非遗的未来。当这种魅力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抵达观众时,观众同时完成另一种抵达。此时,纪录片工作者的文化传播使命也得以实现。

用传统追寻历史 用影像观照记忆

  《维系》一集用镜头呈现青海省的浩门走马与江西省的永修杨氏弹花技艺,反映的不仅是一种民族精神,更是对中华文明的追寻与礼赞。通过对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的传统体育赛事——浩门走马的故事化呈现,意指作为一种民俗的非遗——“浩门走马”已然通过代代传承使得年轻一代人爱上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同时表征一个民族悠远的历史背影;镜头下的江西永修杨氏弹花技艺,让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的历史再次进入观众的视野,让祖先们的勤劳与智慧更加凸显。

  与此同时,“非遗”纪录片常常能够起到询唤观众的保护意识的作用,纪录片《维系》也不例外。当纪录片画面定格在杨经立的手工弹花机上时,纪录片旨在用画面的力量来感召观众对于非遗保护的危机意识;当画面凝固在手工弹花机与现代弹花机器的对比中时,不同的画面占比呼唤观众对于非遗传承面临的尴尬境地的关注,进一步缅怀了中华民族过往的农耕历史的荣光。

  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映现着一个地域独特的人文记忆。就《传承》(第三季)第九集《维系》而言,其将浩门走马与弹花技艺置于其原生的发展空间中,用质朴的画面语言和动人的叙事方式,不仅供当代人了解非遗的前世今生,且帮助非遗传承人延续民族的光荣历史。

  该集纪录片讲述的两个非遗故事“一北一南”,其呈现的风情与面貌虽有所差异,但其描述的非遗传承人对于祖辈技艺的坚守之心、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精神,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也是纪录片《传承》(第三季)的所有故事闪闪发光之处。

  纪录片《传承》第九集《维系》如何记录南北“非遗”传承故事?

  《传承 第三季》观后感(八):[第4集] 《守壹》“守艺”,《传承》如何用最质朴的故事打动人心?

  与大多纪录片重在纪实,刻录对象依靠特写深描不同,《传承》(第三季)尝试跳出“大而全”的叙事逻辑,跟随着普通技艺人的普通生活,带领观众层层深入,去寻觅其中的“不普通”。

  文丨 传媒内参-满悦

  近几年有关传统文化题材的纪录片屡见不鲜,其叙事视角往往紧抓传统文化的表征与特性。2019年4月央视四套开播的纪录片《传承》(第三季)则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重点展现传承者与一门技艺在生活中的紧密交融,让每一门非遗技艺饱含更鲜活的生活性和更生动的故事性。

传承 第三季 第四集 《守壹》网络宣传视频_腾讯视频

  纪录片《传承》(第三季)第四集《守壹》带观众走进广东横沥镇的活牛零售市场,聚焦91岁高龄老人张杨锦相牛的故事。相牛技艺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至今己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在横沥被一代代传承下来。这一集的传承故事,与观众习以为常的、平铺直叙的纪实手法不同,它用最质朴的故事打动人心,让观众眼前一亮。

活态化叙事视角:跳脱技艺表征,凸显人物张力

  与大多纪录片重在纪实,刻录对象依靠特写深描不同,《传承》(第三季)尝试跳出“大而全”的叙事逻辑,其最大的亮点莫过于跟随着普通技艺人的普通生活,带领观众层层深入,去寻觅其中的“不普通”。

  一幅对广东横沥镇早上七点的远景俯视,一幅对镇上铜牛雕像的中景呈现,一幅对冒着蒸腾热气的广东早茶的近景特写,揭开了《守壹》这集纪录片的序幕,奠定了整集纪录片舒缓平和的基调。

  虽然描绘的是相牛的故事,《守壹》却从未执着于技艺本身。下午的牛行,生意渐少,张杨锦利用这个难得的空档,带老伴出来逛街。与老伴的相知相伴,对老伴的悉心照料,和老伴的静默默契,刻画出与在牛行时巧舌如簧的锦叔完全不同的形象。

  故事的最后,老伴悄悄为锦叔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宴席,锦叔的9个子女也从各地赶回来为父亲庆生,“好开心啊”、“老爸生日快乐”、“1 2 3 恭祝你福寿与天齐”……不需要画外解说,也不需要刻意点明,片中齐聚一堂的亲人、街坊邻里的祝福就道出了人们对锦叔的尊敬,锦叔扬起的笑意、眼中闪动的泪光就写明了他对这一生坚守之事的爱意珍惜。

  《传承》(第三季)中的许多集都有着这个特点,它们不急于陈说故事,而是先从生活图景出发,铺就故事发生的大背景,给观众充足的缓冲机会和想象空间,然后缓缓推进,勾勒出传承之人的样貌、性情和传承之技艺的魅力、奥妙。活态化的叙事方式跳脱出技艺表征,使得所描绘之人更为立体丰满,所描绘之技更具美感张力。

生动式细节描绘:真实环节捕捉,诠释非遗之美

  纪录片是对真实世界的客观映现,真实性即是纪录片的灵魂,而对于细节的真实捕捉才能让观众最深切体会到纪录片的这一灵魂。展现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守壹》则选择了最细致入微的方式,用细节彰显文化魅力,生动诠释文化之美。

  买卖双方的辩论相峙,成了牛墟里每天上演的大戏,这时维持市场稳定的掌舵人——牛中,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片中的第一个相牛场景里,从18300元到8300元的匡正,从1200斤到1100斤的纠错,《守壹》追随着锦叔,记录下了其秉承着好牛的标准挑选牛的步骤和坚持着公正的准则协助买卖的行为。

  而为了培养阿华这个年轻的也是唯一的学员,张杨锦言传身教,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如何从牛的牙口辨别牛的年龄,又如何从牛的体型估量牛的重量,观众得以跟随镜头领略相牛这门并不为人所知的手艺之精妙。

  在描述张杨锦这一特殊的工种时,纪录片选择了“细节”这一有力法宝,通过对真实环节的步步紧扣和层层展现,让观众对“相牛”这一非遗技能从好奇、陌生转换为熟悉、喜爱。正是借由细节的捕捉和积累,《守壹》才呈现出更生动的人物性格,构筑出更完整的事件样貌。

记录式戏剧美学:情节层层推进,深耕文化内核

  不同于纪录片惯常的客观呈现、直叙平铺的艺术呈现方式,《守壹》有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架构,它将镜头对准了资深牛中张杨锦的退休之计,借助重重矛盾推进事态发展。

  故事之“起”,是年事已高的张杨锦,还有七天就将从牛中的岗位上退休,但是相牛的绝技与现代人的生活愈加遥远,年轻人们并不认可这门技艺的必要性和意义性,相牛绝技濒临失传;

  “承”此情由,牛行的经理专门安排了一场继承人选拔,却怎料只有二十岁的刘栩华一人到场,而刘栩华也没有想到自己是唯一的一个学员,面对四位颇有威望的老师,他亦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刘栩华被几位老师们被寄予厚望,自身也虚心学习,然而画风一“转”,面对老师们一股脑的轰炸式教学,阿华需要时间消化,面对体型巨大、体重是自己十倍还多的牛,他更是手忙脚乱,毫无章法,学员资格考试也并未顺利通过,镜头中刘栩华的相牛之路如小说一样曲折跌宕;

  最终,阿华从一次次挫败中爬起,逐渐脱去身上的稚嫩和畏惧,锦叔也认真教学,圆满退休,纪录片中的故事迎来了观众期盼的“合”之结局。

  作为纪录片的《守壹》,却以细腻的视听语言铺陈出了故事的“起承转合”,以不急不缓的叙事方式雕琢出年轻人与老年人的磨合碰撞。从阿华考核失败到渐悟精髓的一波三折,从锦叔选拔徒弟到欣慰退休的层层推进,《守壹》围绕戏剧化的叙事框架,挖掘出客观事件中带有主观色彩的冲突,彰显了更扣人心弦的戏剧美学,使得其较以往纪录片更加引人入胜。

  《守壹》虽然讲述的是广东横沥牛墟的相牛绝技,却不是教科书式的刻板陈述,而是将绝技和人与牛的故事进行有效调和,将所要阐释的“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嵌入到鲜活的生活图景之中。

  人物的生动诠释、出色的细节铺就,逐步带领观众接近“相牛”,认识“相牛”;活态化的叙事视角、记录式的戏剧美学,又渐渐引领观众从“相牛”的表征中抽离出来,去触摸非遗技艺的内在肌理,感悟传统文化的真实魅力。

  一朝相牛,就是一辈子的牛中。这位全中国年龄最大的牛中——张杨锦还在继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故事。而《守壹》借助影像帮我们刻录下了这一传奇,也激励着刘栩华等荧屏内外的新生代群体,关注非遗,守望初心。

  传媒内参评论:《守壹》“守艺”,《传承》如何用最质朴的故事打动人心?

  《传承 第三季》观后感(九):[第1集] 用细腻影像勾勒家和文化的传承之道,《传承3》首集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随着时代进步的加快和现代文明的更迭,祖辈代代积淀下来的生存技能、生活智慧和文明足迹逐渐消弭。而当今的年轻人,则认为这些古老的文化索然无味,甚至对其“嗤之以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叙事题材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可以说生逢其时。

  文丨 影视前哨-满悦

传承 第三季 第一集 《归处》网络宣传视频_腾讯视频

  2019年4月,《传承》(第三季)带着17个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人故事,再度来到观众视野,让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老光辉在新的时代再次绽放魅力。第一集的《归处》就带给了我们诸多惊喜。与大多数纪录片的第一集用最具张力的叙事基调激发起大家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不同,《传承》(第三季)的第一集名为《归处》,它反其道而行之,呼唤大家慢下来,回归自己的诞生之地和文化的起源之地,也用最细腻极致的视听语言勾勒出家之味道与文化的传承之道。

l 从描景到摹人,交融视角展现文化天然魅力

  聚焦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并不在少数,但与以往的影像作品着眼一门手艺、挖掘一件文物、或探寻一位继承人不同,《传承》(第三季)第一集《归处》中聚焦的两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都完全来源于自然,也根植于自然,纪录片的叙事背景也即是自然。八月新疆西北边陲的孟布拉克草原,秋意渐浓,镜头首先用远景交代草原背景,带观众领略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与牛羊为伴,以天地为家园的生活样态,随之逐渐推近,聚焦于正准备上马寻找木料的达列力汗的动作之上。对于四海为家的哈萨克族,拥有一顶结实漂亮的毛毡房,是族中男子成家立业的象征。而搭建毡房的技艺,也正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哈萨克族人学着与草原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在镜头的渐次推进间,受众对该国家级非遗——毡房营造技艺的背景故事由陌生逐渐变为了然;而在中国陆地的最南端,海南岛海浪翻涌,镜头先随捕鱼为生的周沐林潜入水中,在水下游走寻找可以捕捞为食的海鱼,随之跃升至水面之上,几万根横竖交错的木材捆绑在一起,连成一片浮于水上的“渔排”之家。俯瞰视角下,“渔排”的海上浮城和对岸的现代都市隔海相望,尽数被收纳眼中,强烈的视觉对比瞬间激发起观众对海南疍家人过往背景和生活居所的好奇,片中想要叙述的海南省级非遗——疍歌的滋长背景也跃然“屏”上。

  《归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嵌入到人与自然的相处图景之中,用壮美的自然风貌铺就文化遗产的孕育背景,用真切动人的故事打动不了解这些文化遗产的观众之心,用最原生质朴的情感展现这些非遗传承人对家和文化的坚守。纪录片由表及里,将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进行交融式的描摹,使得毡房和疍歌的故事更富立体性和层次感,也为毡房和疍歌本身注入了更为动人的天然魅力。

l 从碰撞到沟通,深挖矛盾揭示文化传承困境

  在叙事格局层面,当展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于当代的传承境况之时,《归处》选择了“矛盾”这一切入点。在疆北草原营造毡房的故事中,对养育自己的故土有着深深依恋的父亲达列力汗想要为儿子举办一场传统的牧场婚礼,而即将迎娶城市未婚妻的松哈尔则计划一场新派的城市喜宴。月光下的草原,达列力汗正在举行家庭会议企图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围坐篝火旁一家人的一系列正反打近景镜头的自如切换,勾画出凝重的讨论氛围和问题推进的困难,“父亲,我有个事想和您商量一下”、“结婚的事情等到了再慢慢讨论吧”等一系列抽离解说的同期声,更让观众仿若就坐在篝火旁边,亲历这场会议和其中阐释的矛盾。最终,沟通失败、离家出走后的松哈尔还是选择重返草原,尾声的镜头由草原婚礼中欢乐舞蹈的新娘渐渐拉远,起初的冲突随故事的起承转合终化为阖家团圆。在海南疍歌的故事中,经营海上渔排餐厅的黎桂英试图将疍家曲调唱给孩子和客人听,演唱者脸上的热诚期冀和听者眼神中的茫然无趣无缝衔接,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最终,儿子周沐林的抵触情绪开始出现了松动,尝试用短视频等新技术帮助实现母亲传播疍歌的愿望。疍歌在古词新韵的混搭唱法中得到更多人的青睐,代际之间的矛盾也在观众从头至尾的见证中得以化解。

  《归处》选择全景又入微的纪实方式,广到草原苍茫与大海辽阔,中到故事里的选择和行动,细到人物的心路和表情,这些细腻画面的串联深挖了矛盾的成因,记述了矛盾的历程,也给予了矛盾以解答。而这些矛盾的立与破,不仅描画出中华传统技艺和文化的传承困境,更和纪录片的叙事文本碰撞出更多温暖的色泽和故事的质感,给予纪录片更多可看性和感染力。

l 从小家到大国,借助影像勾勒文化传承之道

  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从不拘泥于草原或岛屿的有限空间中,它是全世界人类在面临现代化进程之时逃不开的问题。《归处》以“家”中的琐细故事为索引,带领观众窥见传统技艺的传承困局,也以小见大,延伸至“国”文化的大格局,对整个中华文明的传播窘境给予关照。

  《归处》中所描述的父亲达列力汗习惯了与草原交融共生、疍家母亲黎桂英则难舍与海浪的相依相爱,他们就如同每个人家族中被自然滋养过的父母长辈,固执却对传统文化怀有坚守与情怀;而从草原离家出走的儿子松哈尔、认为疍歌并不悦耳的儿子周沐林,也正如同每一个感受过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他们憧憬远方的世界,也对家园满溢依恋眷念。在这些故事的主人公身上,观众能够捕捉到自己的相似经历,这使得屏幕前的观众不再是游离在纪录片的形态之外,而是也卷入到片中事件之中,跟随主人公一起体悟传统文化的传承困境,也进而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能够担负起的传承之责任。由此,这些故事不再只是盘桓在几个小家之中的麻烦,而是折射着整个现代社会需要正视和努力的问题。而片中也向观众给出了解决之答案:当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当代际之间、时代之间萌生壁垒,一味地逃避和抵触只会让问题加剧,当今时代的非遗守护人要回归家庭学会与家人平和沟通、握手言和,更要发挥智慧与能量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只有坚守与创新并举,回归与前行共济,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每一个时代都焕发生机。

  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本就是纪录片等文化载体需要承担起的责任。《归处》用自然背景凸显出传统文化的天然魅力,用细腻笔触刻画出家人之间辗转相磋的心路历程,用代际矛盾揭示出非遗传承面临的困境,也借故事延展娓娓道来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传承发扬之策。正如片中所说,“从看得见的家园,到看不见的家庭信仰,人们在传承中寻找着自己的归处。”《传承》(第三季)的第一集,用影像的力量为片中的主人公刻录着归处,带片外的每一个观众探寻着归处,这不仅是对无数个中国小家的一次爱之巡礼,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美丽致意。

  影视前哨评论:用细腻影像勾勒家和文化的传承之道,《传承3》首集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传承 第三季》观后感(十):[第10集] 《礼成》:传承精妙技艺,礼赞魅力中华

  两个多月以来,我们沿着《传承》(第三季)的足迹,共同探寻了华夏大地上17个独具匠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我们见识了湖南浏阳用巧思和匠心让石头“开”出花朵的菊花石雕传承人,海南岛上用歌声铭刻家族来处与过往人生的疍家渔民,广东小镇活牛交易市场里“择一事,终一生”的职业牛中,云南大山深处将对弓弩之热爱融入骨血的傈僳族射手……

  《传承》(第三季)不仅延续前两季的精良叙事风格,以小巧口透视大情怀,从一个个具有鲜活生活色彩的故事中挖掘非遗技艺的动人之处,从对一个个细节的生动捕捉中折射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核;更突破前两季的选材方式,着重寻觅传承中的青春力量,通过新旧传承人之间的对话和碰撞、青年群体的探索和创新,唤起年轻受众对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思考,让古老技艺在新的时代能够薪火相传,魅力不息。

  在上个周末,《传承》(第三季)终于迎来了收官之作《礼成》。该集重点聚集于内蒙古省级非遗——蒙古族绳艺和河北省省级非遗——蔚县打树花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明显的“传承”字眼,没有惊天动地的传承故事,但纪录片通过顺畅有力的叙事格局和恰到好处的取材视角,让非遗之技、技艺之温、中华之美层层渗出,也让“传承”之精神在“润物细无声”地描绘中浸润人心。

设问式叙事结构,丝丝入扣展现非遗之技

  与我们熟悉的“平铺直叙”的纪录片叙事手法不同,《礼成》的两则故事选择了“设问”式的叙事结构。首先抛出问题,让观众带着好奇和悬念步步深入,最终和纪录片中的主人公一起找寻到问题之解答。

  “这几天,五十八岁的女主人吉布吉玛正在为家里的几百只牛羊发愁。这里已经三个月没有下雨了,草场逐渐见黄,她不得不为牛羊的口粮想办法。”在聚焦蒙古族绳艺的非遗故事中,令女主角吉布吉玛愁心多日的问题揭开了纪录片的序幕。随后,用缰绳驯服马匹、带孙女学习搓绳、为转场赶制新绳子、克服重重困难来到新牧场等一系列场景紧密相接,凸显出“绳”于蒙古族人民生活重要性的同时,更带领观众见证了女主人公起初的忧心层层化解的全过程。

  《礼成》的第二则故事关注到的非物质遗产是河北蔚县打树花。在蔚县暖泉镇的打树花盛宴中,台上表演火花飞溅,台下观众热情奔涌,然而镜头一转,画面忽然由动至静,转为主人公王德寂寞的身影。作为“打树花”技艺第十三代传人的王德师傅,打了一辈子的漂亮树花,却一直有一个心愿没有达成——为自己的村堡打一场树花。召集伙伴商量计划、卖掉自家玉米地筹来资金、收集废铁准备表演……在情节的步步推进中,纪录片让观众接收到的不只是树花的制作工艺和美丽样态,更是通过对问题的抛出、寻觅、解答的过程,水到渠成地引发观众体悟这场炽热的树花表演之后,王德对技艺之爱和对故土之礼。

  传承之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无论是吉布吉玛因家中牛羊没有合适的口粮、结绳转场又没有充足的时间而忧心,还是即将退休的王徳埋藏在心里的愿望不知能否圆满落成的顾虑,《礼成》并未逃避这些问题。而是通过直面问题,直面传承路途中的险阻,然后借由丝丝入扣地情节推进建构起全新的双向交流关系,让曾经被动接受的受众变为传承人解决问题的同行者,让观众在此过程中自然共鸣到非遗技艺之珍贵和传承非遗之艰辛。

生活化取材视角,动人故事映刻技艺之温

  在纪录片需要坚守的纪实框架之中,《礼成》用生动的视听语言真实建构起人物和事件的本真样貌,同时又创新思路,把人物和事件置于其生活化的原生图景之中,放大事件的人

  情味和感染力,也在这其中大大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眼见牛羊口粮告急,转场已是迫在眉睫,最急迫的是要赶制一批新绳子。为帮助吉布吉玛顺利转场,吉布吉玛的姐妹们都特意赶过来帮忙搓绳子,有的还带来了自家的马鬃和绒毛过来。在大家的齐心奋进下,一天时间下来,六捆马鬃绳、羊毛绳、驼毛绳制作完毕,转场得以开始。这用手一点点搓出的绳索,衔接起的不仅是蒙古包和马匹,也牵系着马背民族彼此关照的友情和代代相传的质朴情谊。而为了在元旦之际,为堡里明年的风调雨顺祈福,王徳的几个兄弟干脆响应了王徳的号召,在需要自掏腰包办表演时也毫无推辞,村委会听此提议主动提出为王德广播,村民们更是纷纷拿出了自家废铁。王德个人的心愿升华为全体村民对新年的共同祝祷,这是一场表演,更是蔚县生活图景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感人切面。

  于宏观之景,内蒙古人民日常所见的辽阔苍茫,一千六百摄氏度的铁水所带来的万朵火花的震撼人心,纪录片皆纳入视野,奠定了整体叙事的广度和传统技艺的基调背景;于中观之处,草原姐妹携手渡过难关的珍贵情谊,树花兄弟为村堡新年祈福的戮力前行,纪录片均大胆泼墨,还原主人公和所描绘技艺的原生图景;于微观之际,吉布吉玛为明天生计的忧愁、看到孙女有天赋骑马结绳的惊喜,王德完成表演后的寂寥、受到观众鼓舞时的欣慰等细小的表情和心路都被一一捕捉,细细勾勒,让非遗的展现从平面化为立体。

  《礼成》所选择的生活化的取材视角,全景又入微的展现方式,不仅让观众得以对中华传统技艺进行一次立体化的生动透视,也给非遗技艺本身镀上了更多温暖的色泽和动人的质感。

精细化内核打磨,至深品格礼赞中华之美

  虽聚焦的是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礼成》却未囤陷于技艺本身,而是开阔视野,细致打磨技艺所蕴含的文化内核,让其所承载的文化品格和精神价值得以展现并深入人心。

  对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绳子这种工具显得尤为重要。套马、牧羊、搭建蒙古包,都缺之不可。坚固耐用的动物毛,加上女人们的一双双巧手,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蒙古族绳艺。而《礼成》每一次着墨于绳子,也并未单单呈现结绳技艺本身,而是带我们看到蒙古人民的勤劳勇敢、热情友爱。绳子是马背民族在草原生活的必需用品,而结绳之技艺,和结绳所凝结之精神则是蒙古族人民献给整个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世界的一块文化瑰宝。王德于村堡城楼前的打树花表演,向观众传递出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丽惊艳,而王德打树花故事所承载的他对家乡故土的爱恋、乡亲们的互帮互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人性光芒,则给本身没有情感和温度的技艺镀上动人的色泽,共同铸就了《礼成》沉甸甸的意义。

  虽以技艺为叙事载体,《礼成》却尝试用一种更为开放而包容的视角来进行展现。借由技艺所承载的一个个“人”之故事进行索引和串联,并通过对每一个故事内核进行深挖,让观众能从《传承》的故事中不光读到传承,也透视到非遗背后所蕴藏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共通的价值理想,悟出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该磨灭的精神品质。

  从第一集的第一个故事——哈萨克族的达列力汗父子携手搭建起一顶草原毡房,继续谱写马背民族生生不息的沧桑牧歌,到第十集的最后一个故事——河北蔚县的王德扬起一千六百摄氏度的铁水,坚持在新年之际用拿手绝活为生养自己的土地献上最好的祈愿,《传承》(第三季)聚焦的始终是一个个最朴素也是最精妙的非遗技艺。它们有的来自一代代族人的血脉相承,有的蕴藏着新一代继承者与新时代的磨合相生;它们很多都经历过无人问津、无人看好的“冰冷”,也大多都迎来了柳暗花明的被认可和被传承。

  在一个个对生动故事的描摹中,《传承》(第三季)的价值和意义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记录”。它回溯过去,带我们探寻自己的归处和民族的根基,向我们传递着祖辈们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哲学;它立足当下,教会我们要用不苟之心对技艺,赤诚之心对亲人,珍重之心对生活,坚守之心对梦想,敬畏之心对文化;它也连接未来,挖掘传承故事中动人的青春力量,帮我们照亮古老技艺的未来路途,树立有牢固基石的文化自信,礼赞中华民族的灿烂明天。

  “承时代心,传世代美”,《传承》(第三季)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纪录片崭新的、值得惊喜的模样。

  《传承》(第三季)第十集《礼成》: 传承精妙技艺,礼赞魅力中华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