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草丛生》是一部由张昆执导,黄精一 / 李桂清 / 孙锡堃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荒草丛生》观后感(一):我是石嘴山人
因为我是石嘴山人,一开始看到“荒草丛生”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石嘴山真的是一个荒草丛生的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很多矿口的生活区内的房屋都空置着,屋顶上长满了杂草。
在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很惊讶于导演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压抑的悲伤。那是一种充斥于整个电影,一种无法克制的,但又不是那种令人绝望的。故事中老顾的一家都在不屈不挠的反抗着命运的不公,他们执着的努力着,从不言放弃,但生活却从未有改变。随着故事的发展,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压制着,一切美好的事物在他们一家4口身上发生。
其中有一个细节,对我产生了极大的震撼。那就是真正击溃红姐的精神的事情是医生的几次善良之举。红姐几次去见医生的时候,医生都对她十分和善,还提醒她现在要用钱的地方多。但红姐第一次直接哭出来,第二次回家后就自杀了。也许有的人会认为,自杀是因为那个恶邻居的话。但如果仔细看电影,就可以理解到,导演在这里想表达的意思:无力扶助的善良比彻彻底底的恶更让人心寒。因为它真真实实的告诉你,我很同情你,但我帮不了你。
这部影片我大约给8.5分吧,拍一个悲剧片,竟然没有很阴暗昏暗的镜头,但有一点点不失效果,这可以说是非常好。如果说要有什么缺陷的话,我感觉导演太注重于叙述事情,并没有用太多的广角。我的意思是说,拍摄一下他们生活的环境,如城市之类的。
《荒草丛生》观后感(二):《荒草丛生》一次精神壁垒的决堤
中国独立电影振兴的年份涌现出了像《心迷宫》、《路边野餐》、《嘉年华》、《血观音》、《大佛plus》。这些现象级的作品。这其中既有标准的类型思维向科恩兄弟致敬的佳作,也有革新视听语言引领国内影像意识崛起的奇作,更有大胆挖掘社会暗面的女性视角的代表作,以及把握到文化故事核心的奇情精品;深入小人物内心探索故事和人类意识的实验作品,还有一部劈开时代变革故事成熟视角老辣的《老兽》。
这些作品在两年之内同时出现营造了一个中国独立电影的盛世。那么之后,中国的独立电影该何去何从,我觉得在这部电影里可以找得到答案。
独立电影这条路子很难走,尤其对于年轻导演来说。它介于商业和艺术之间,既想完全的表达自己,又想站着把钱挣了。而且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国内用于支撑独立电影的电影节,也并不能完全的照顾到所有有才华的作者。大家都在忙着挣钱嘛。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这部电影正如导演所说的,藏的东西有很多,但是两个小时里依然实现了他所要表达的。
也正是因为藏的多了,导致一部分观众比较难看懂。
但实际上这个没看懂,是无法接受。
本片中出场的人物用A4纸打印的话连半张都用不到,但是正是这寥寥无几的人物充满了整个影像叙事的空间。
这反而不是一种单调和匮乏的叙事,像《十二怒汉》《狗镇》这些经典类似,拍摄过程中很难把控叙事张力,但是这个导演真的做到了。
《荒草丛生》观后感(三):《荒草丛生》,却根根孤独
得知导演张昆在准备他的首部电影的时候,我们身边的朋友其实都挺激动的,相处了这么多年,他太有自己的想法了,但是无奈这个世界,又不得不时刻演绎着各种角色。这一部片子从筹划,开拍,杀青一直到我看到这部片子,导演张昆都经历了太多太多。我记得我是在办公室看完的这部片子,开头的确会有些许乏味,但是整个故事线也是由浅入深的慢慢的将人们带入进去。(不剧透,大家自己看)结尾伴着烟花,我在座位上哭了,也许是有些先入为主,所以除了电影本身以外再加上可能也比较了解导演内心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后,我双手捂着脸闷声哭着,哽咽着,生怕被身边的同事看到。
故事情节我还是希望大家能自己去看,我就说一些我看完后的感受吧,我总觉得每一个亮灯的窗户里面都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不管你物质条件多好,酸甜苦辣你都得尝到。网络上经常说:人间不值得,但是你又能去哪呢?我一直希望自己不要有轮回,下辈子不要再来人世间,因为我贪婪这世间的甜,它让我忘记了善;也憎恨这世间的苦,它让我产生了怨。
我们一直怀揣着自己的梦想一路艰辛,直到有一天现实一大嘴巴打过来,梦想开始出现裂痕,我们咬了咬牙,简单的包扎后继续前行,直到一次次的打击后,我们跪在地上,把粉碎的梦想往自己怀里揽,生怕它不完整,它怎么可能又会是完整的?所以我们握着这些支离破碎,任鲜血在指尖流着,尊严悄没声息的也跟着流走了,谁叫梦想使生活得以忍受呢。
希望导演保护好自己的梦想,也希望更多人能支持独立电影。
《荒草丛生》观后感(四):《荒草丛生》中的点滴温情
今天去看了《荒草丛生》这部电影,从名字以及影片海报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部独立电影,社会性纪实风格。所以这部影片的整个基调在我心里已经有个大概了。今天看完完整版的,虽略有小失望,但也能感受到导演的想法和所要表达的东西。
首先刚开场的音乐和画面风格就让我感受到这是一部风格明显的电影,画面风格和音乐都很不错。
影片的前面是和剧情无关的一些画面,但其实正是这些画面奠基了这部影片的一个稍有魔幻的风格。
紧接着就进入了剧情,在一个屋子里,主要的四个人物依次出现,父母与两个儿子,人物性格以及特征都比较明显的表露了出来,同时也交代出了家庭背景及生活条件。
这个影片我看见了两条故事线,一条是两个儿子与矿长儿子的,一条是父亲与矿长的。
这两条故事线的走向其实都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对这个家庭所造成的打压以及磨难,以至于最后的惨烈结果(不剧透)。
在一些镜头的剪辑上和画面的调控上是能看得出来导演的再三考量下所表达出来的想法。
这里就要呼应一下我的标题了_《荒草丛生》中的点滴温情。
这是一部很现实风格的影片,我们当然知道现实生活的本质就是痛苦,但我们在感受到痛苦的时候往往忘记了生活中还是有一些幸福的,正是因为少才弥足珍贵。
____剧透分割线____
首先当然是夫妻之间的感情,俩人在刚开场的饭桌上就拌嘴吵架了但丈夫还是心疼妻子给他钱让她去买药治疗自己的病(这病没有详细交代,但我猜测和采矿有关吧)。妻子目送着丈夫离开家,妻子也没拿药买药,而是把钱收起来。(真的让我想起我奶奶了,有病扛着,钱留着。)这两人的感情我也觉得很真实,不腻歪就是这么生活的。
其次是父子,母子。
父亲踏着新闻联播的声音从黑夜里回家,接着把钱给妻子,然后手垫在脑后坐在沙发上看新闻联播,这一切真的就是我小时候我爷爷的真实写照,从田里回来啥也不干了,我奶做饭,我爷爷舒舒服服的看《新闻联播》,然后是父子俩的打闹,这一段和两个儿子从学校回来后一个帮妈妈洗衣服,一个烧水的那一段被我认为是最温情的地方,也是父亲和母亲感到最幸福的地方。
但整个影片的温情可能就到这了,剩下的剧情大多数是不幸的,不幸到麻木。
很多人的生活是会不幸到麻木的,但也总有人还是会在麻木的生活中而痛哭的不是吗?
你要说这个影片看下来没哭也不对,有潸然泪下的点,但你要说真正的高潮哭点,也没有。
整个片子的不幸情绪太满,我们从画面从演员从风格就能感受到这是个悲痛的电影,所以我们的泪点可能就高了,这是其一,其二剧情的表达上(两次还是三次倒叙)让我们在理解剧情上花费了一些注意力,得跳出剧情去思考是不是自己遗落了什么剧情,要不然为什么接不上。
所以对于人物的不幸我们没有办法达到共情也没有办法达到共鸣。
还有一个就是我觉得很棒的两个点:
1、小军疯了之后,父亲拉着他去一起拾荒,小军割绳子玩。那个画面的那一瞬间我想到了《活着》,什么也不为就活着。
正如演员刘浩闻最后所说:活着就很好了。
能都坚持活着就很好了,或许希望就在导演给的烟花里。
2、在最后的结局,父亲劝华子考大学,要出去,要离开这个地方,活出个人样。
这也是影片的希望,苦难没有到最后啊,这个家还有华子。
这部电影其实很有导演的个人风格,因为我朋友参加了剧组,所以其实我知道这部电影拍的特别不容易,但是导演和主创人员们都“活”下来了。看到了这部片子有了这次在码字人的展映,后续也在参加各大电影节。
烟花是那个家庭的希望,也是这部影片的希望。烟花肯定能给张昆导演的首部诚意长片带来希望。
祝好。
《荒草丛生》观后感(五):行过生活之荫的众生——电影《荒草丛生》导演手记
“为自己爱的人去活,致敬所有努力活着的人”,电影的雏形来自于我在宁夏石炭井听到的一家人的故事,时隔数月,当我又站到这片土地上感受它的呼吸时,上世纪的煤矿旧址、旧时代风格的房区建筑还有漫天黄沙和丛生的荒草,内心已被深深撼动,时代聚变下的残垣断瓦,无不发出声声叹息,终有一日,将被遗弃在世界的一角——此情此景,这里太适合讲一个那个时候的故事。
电影《荒草丛生》海报2018年11月,我与摄影指导、美术指导以及策划团队一起为酝酿故事修改剧本,来到了宁蒙交界处的石炭井“驻扎”下来,我们在那里看到了上世纪盛极一时的煤矿工业小镇落败之后的景象,看到了无限苍莽的群山和簇簇丛生的杂草。杂草在土地上平铺开来,尽显自由的身姿和不羁的底蕴,使我想到了世居西北代代人的民族形象——充满了力量,却又兀自寡言。一边是尚未干涸的小河空自流去,一边是广漠的荒野,仿佛诉说着这里数十年间盛极转衰的荒凉。
《荒草丛生》剧照可能就是在那天清晨,在经历了多个题材选择的困顿、剧本架构的数次推翻和各种呼之欲出的表达欲纠缠如麻后,我突然明白了应该写什么、怎么写。其实自从电影出现以来到现在,产生的风格与类型多元且庞杂,但每个创作者对影像的理解和阐述都不尽相同,在我的理解里,认为电影的现实复原作用是它最有魅力的地方,通过视听语言这种媒介,将我们日常的自然环境、空间和人类的生活活动动态的拍摄下来,复原过去的、现在的时代背后被遗忘的故事。
《荒草丛生》剧照电影内容取材于从朋友那里听到的当地一户人家的真实遭遇,主人公原型也均来源于此,这户普通人家在面对痛苦和不公时所表现出来的那股子劲打到我了,朋友不经意的讲,但给我的震撼超乎想象,故事里震撼人心的内核,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倔强,是当今社会人所缺失的部分,在一瞬间,被乌云遮盖了很久的心,一下就亮了。其实纵观历史,我们不难看到,生活能够孕育一切,也能够毁灭一切,因此,对于《荒草丛生》中生活在命运不幸与浅薄希望交织之中的老顾(黄精一饰)而言,他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就一定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就如同余华曾在作品中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源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且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荒草丛生》剧照作为自己的首部长篇电影,其实仅仅源自对电影的热爱和初心,当它初次面世内心依然有些许忐忑,但也满载了甸甸的诚意。诚然,电影需要有魂才会打动人,人也是一样,人生短短几十年,每个不同的阶段都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想法,我不太擅长做规划一类的事情,更多的是遵从内心的声音,内心渴望,如果一个念头强烈到让我一晚一晚的睡不着觉,就算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也还是会去做,去折腾,黄精一老师曾经和我说,自己头上的包,只有自己知道有多疼,人生短短几十年,只是不想留下太多的遗憾,为了自己的心去追求一些东西并不可耻。
最后向电影筹备、拍摄、制作中所有帮助过我的人道谢,一起共事的日子希望日后能给你们留下些许美好的回忆。
《荒草丛生》观后感(六):我不在羞耻中 而在污秽里
电影印象也许你能够记住身体的波涛颠簸之苦,但是否能够在意内心的咆哮之声呢?它是内敛的、低沉的、蕴藏着一股子力不从心的力量,让你安静地隐忍地体味着消亡的魔力。这是电影《荒草丛生》带来的后劲儿,时代高速旋转的聚光灯之外的边缘地,一个曾经很多人熟悉的世界作为一种老旧的空间和秩序正在可怕地消失,在时间中,只有被照亮的时刻,其余的都是黑暗。 影片改编自1992年发生在宁夏石炭井的真实故事,因矿难折了一条腿的老顾,被预言因反骨会被抓仙的病妻红姐,一个略带痴傻却成绩优异的大儿子小军和热血张扬的小儿子华子。他们一家直接地经历了当地大煤矿业由盛转衰的过程,作为最普通和微小的个体,在面对痛苦和不公时的何去何从。在这里,我摘抄了导演拍摄期间发布的三条朋友圈的内容以供大家去想象。 拍摄结束 他怎么死的 谁知道 谁在乎 第十六天 生命是希望的坟场 忧伤在那里悠扬 第十八天 最大的黑暗 是人们对黑暗的适应 最可怕的黑暗 是人们在黑暗中对光明的冷漠和淡忘 当我们因为破灭而活在世上 而彼此戕害时 我们忍受着自己配不上的磨难
电影印象电影印象电影印象顾氏一家的遭遇只是那个时代不经意的一个缩影,最终还是会被埋葬在厚厚的黑土层中,所有的事情都平平淡淡地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些人不会因为你不知道而不存在。迷幻的烟雾,老顾跌倒后怪异的笑,“刀客”的刀,红姐的红围巾,那杯喝了的酒,未瞧一眼的信封,无处不弥漫着呛人的味道,就像影片中老顾说的:“有些事儿,是过不去的。”而现实中,对生活不妥协、不絮叨、不抱怨的这种品质却逐渐被腐蚀了,留下一根骨刺在我们的咽喉里燃烧着。也许,会有人渴望,疯癫了的小军,偶尔路过,将生命里的那朵花,插在某个地方。
我们难以自控地沉浸在这个时代的宏旨下和娱乐至死的氛围里,却很少有人能够在喧嚣和虚假繁荣中折返身来看看曾经的来路和一代人的命运出处,而这位80后青年导演却以冷静、利落、朴拙和沉暗的质色对曾经发生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一个故事完成了呈现、还原和再造。石炭井这个宁夏银北的煤炭工业小镇,面积约356平方公里,200年这里有常住居民六万多,兴盛时多达九万多人口,200年随着石嘴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划并到大武口区。这里的“淘金者”都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宁夏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他们的子女都在这里出生、上学、工作,多数都是子承父业,把青春献给了这块热土。随着煤炭行业的整合、矿区棚户区居民的搬迁、企业关停员工的分流......这个昔日的煤炭工矿小镇的繁华景象已经渐渐消失,影片只是向我们呈现了行过生活之荫的众生中的一个个体故事,而更多的,则淹没在历史的荒草丛中。 虽然片中还有诸多细节有待推敲,但作为一部独立电影和青年导演的处女座来说,绝对值得推荐,就像剧中饰演老顾的黄精一老师所说:“心不动做出来的作品是不会动人的,这是一部真诚的用心的片子,看似好像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大事件,实际上起伏跌宕、暗流涌动。”
电影海报导演:张昆 编剧:张昆 主演:黄精一、李桂清、孙锡堃、 刘浩闻、王铁柱、韦奕波、孙鹏、谢子晨、李允傲 制片人:王蓉 总制片人: 郁星星 联合制片人:蒋博 片长:102分钟 出品公司:微韵文化 张昆:【《荒草丛生》导演/编剧】80后导演、独立电影制作人, 2011年定居上海,创立微韵文化,致力于独立电影、纪录片创作;2018年11月,拍摄个人首部电影长片《荒草丛生》。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