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读后感100字

  《一九八四》是一本由[英]乔治·奥威尔著作,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九八四》精选点评:

  ●【2019】“党越强大,就越不能容忍异己。反抗力量越弱,专制程度就越严酷。”

  ●想不到还读得挺快的。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荒诞也可即逻辑。

  ●不仅是中国人都应该读的一本书,而且是应该珍藏的。按照现在的趋势,有天会在这里消失。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匆匆阅过,显然并没有完全读懂。特别是第三部改造温斯顿那章,党内部的人简直就是一群狂热追求权力神经错乱的疯子,没法理解是什么把他们凝聚在一起,最终的目的又是什么。“双重思想”我的理解就是极端的唯心主义。 对于书中的部分价值观还是认同的,某种意义上我们也确实身处其中。

  ●满分五分 我给十分 何其伟大 何其伟大

  ●应该被看见的世界

  ●新年第一本书,双重思想似乎已经无处不在了。结合昨晚奇葩说关于读心药丸的辩题,人心(性)是如此复杂,似乎比起改变,理解更重要。

  ●师姐送的书…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刚看到这句话,让人觉得简直胡扯,越看下去越觉在那样一个随意篡改历史监控思想的社会是那样的正确,令人毛骨悚然;还有一个“老大哥”在无时无刻的监控着你,我一直在想这个没有露面的“老大哥”是谁,我想它应该是那个给你不断洗脑让你变得“标准化”的随处可见的思想,也是那个人本性带来的自私、懦弱及容易趋同的愤怒~

  ●对比现在,其实我们绝对自由的也只有思想罢了。

  《一九八四》读后感(一):不寒而栗之处在于“思想垄断”

  明知事实的全部真相却说着精心编织的谎言;同时持有两种抵触的观点,明知他们相互矛盾却两者皆信;用逻辑来推翻逻辑;否定道德却又拥护道德;不相信民主却相信党就是民主的捍卫者;忘掉一切必须忘掉的,在需要时重拾记忆,然后再次迅速忘掉;有意识进入无意识,然后意识不到刚才对自己实施的催眠行为 —— 双重思想下的人格分裂。 “大洋国”的意识错乱、颠倒黑白让人细思极恐,而更为之不寒而栗的是体制下“思想垄断”,他们扮演“上帝”,他们制定标准和判定黑白,他们不允许除规则以外的思想萌芽,否则就是犯罪。自由是什么?自由是1+1=2,也可以说1+1=11的自由,自由是尽管不认同他人观点,但仍可允许他人持不同观点的差异存在 ... 我所理解书中的“自由即奴役... ”是当你选择随大流,是希望能够在大流中被组织认可,感受自身处于洪流中的力量,是因为不想被组织排挤,捉弄,不愿意由此带来不自由,于是便投入另一种“伪自由”,此时,你即已被“自由奴役化” !

  《一九八四》读后感(二):他热爱老大哥

  我只想讲讲我看这本书后做的内个梦。

  梦里我独自一人去了一个战争地区旅行。我的旅程就是不停的逃亡,躲避连绵不绝的枪声,炮火声。总是有对立的两队人,我就拉拉杂杂的混在里面瞎跑。

  但其实这只是表面。

  在一场大型叛乱结束后,有一个透着蓝色银光的会议室里面,有很多穿着很老大哥的人坐在里面。两位有点秃顶的老头儿在对着对面的年轻女人气急败坏的大喊:“这些叛乱都是你做的!!你让我们陷入战争。” 女人很冷静,她派人放了视频资料,里面都是这两个老头儿做坏事儿的证据。最后,两个老头儿就像一摊烂肉一样被人拖走了。

  但那些证据其实就像是书里写的那样,改一改,编一编。真实不真实都不太确定了。

  《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有个让我很在意的共同点。就是其实是在打着自由的旗号,实质上还是被奴役着。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说被奴役。被奴役还能想着要自由。这可好也有自由了,但也没希望了。

  (我浅显的瞎想的,别教育我。)

  《一九八四》读后感(三):零零碎碎的一些想法

  作为一部反乌托邦的政治讽喻小说,《一九八四》读起来令人心惊胆战,又引人深思。作者在书的结尾指出了这种社会结构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人性深处对权力的追求。不一定是所有人,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这部分人不惜牺牲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来换取自己享受权力的快感。

  尽管文中的大洋国并不真实存在,但有些东西却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比如说集体无意识,社会心理学好像对此有一定的研究。历史上人类出现集体狂热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是否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本能。再比如集体记忆,这是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正在研究的问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历史我们能直接感知的集体记忆,我们研究历史的材料是各种档案记载。我们不能创造未来,但是可以创造历史。老大哥他们就是通过改造这些来改写历史。还有“话语”,这是新史学当中比较火热的一个词,不单指我们说出来写下来的字词句,也包括这些字词句传播到其他人头脑当中,其他人接收理解并作出反应的一个过程。老大哥们废除旧话,创造新话,就是为了彻底改造人们的思想,对话语的掌控也就是对权力的掌控。每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也是新词迭出的时候。

  先前看的一个TED视频主要讲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通过观察瞳孔的大小可以知道你的注意力是否集中,通过测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可以得知人们情绪的变化。当时演讲人满怀希望地安慰大家说不要担心自己隐私的暴露,想想看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出那些精神负担过重的人并及时向他们伸出援手。万一这种技术被老大哥们使用该怎么办?会不会成为技术专制?

  但我坚信,人类社会是一个机体,有其办法进行自我调整,失去平衡。人类社会如果像《一九八四》那样呈现畸形的病态,私以为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人类社会的延续需要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长期停滞的结果要么是革新,要么是灭亡。

  文中论述东亚国的部分,将将中国与蒙古、西藏、满洲并列,显然不是政治正确的,我想有关部门在审阅的时候应该发现了吧,但是没有改动,可能是为了尊重作者的原著。同时此书出版是在1948年,在那时作者产生这样的认知是时代大环境所致,可以理解。(此处如有论述不当还请指出)

  文中可以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借社会主义之名而行专制主义之实的英社......

  《一九八四》读后感(四):坚硬中的柔软、冰冷中的温暖

  这是一部很硬的政治小说,似乎是一个专为好莱坞写的完美的政治题材本子,看完后男主角人选就一下子跳出来——尼可拉斯凯奇。颓废而理性、阴郁而阳刚。花了约一周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乔治奥威尔那让人惊叹的政治洞察力。很多片段读起来像是报告文学而非虚构文学。许多论断,至今听上去仍振聋发聩。让人惊叹的还有出色的心理描写和出彩的情节推动描写。

  一、政治洞察力

  仇恨周的活动——游行、集会、阅兵、演讲、蜡像、展览、电影放映、电屏幕节目,所有这一切都得组织起来,看台要搭起来,雕像要塑起来,口号要编起来,歌曲要谱起来,谣言要传起来,照片要造起来。

  寡头政治——寡头政治的实质不在于父子相传,而是死者施加于生者的一种世界观和生活方式的延续。D所关心的不是血脉的传承,而是自身的永恒。谁来掌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等级结构永远保持不变。

  自由和幸福——D谋求权力并非为了自身利益,而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D谋求权力是因为民众懦弱无能,他们无力承受自由,也不敢面对现实,必须由更强大的人来统治他们,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的欺骗。人类面临两种选择,自由或幸福。而对大多数人而言,选择幸福更好。

  以上,只看不评论。

  二、心理描写

  一O一房间——他往后倒了下去,坠入了无底的深谷,远离了老鼠。他依旧被绑在椅子上,但已穿过地板向下坠落,穿过大楼墙壁,穿过地表层,穿过海洋,穿过大气层,跌入了外太空,跌入了星际深渊——永远,远远地,远远地,远离了老鼠。他已在光年之外,可奥布莱恩依然在他身旁。他的脸颊仍能感受到铁丝的冰冷,然而从裹挟着他的一片漆黑之中,他听到了金属撞击的“咔嗒”声。他知道笼门关上了,不会再打开了。

  这是心理防线全面溃败的感受,是全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高潮。描写太精彩了,读起来像是无数个镜头在眼前闪过。

  三、情节推动

  杂货铺子——突然,他心里一沉,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一个身穿蓝色制服的人正沿着人行道走来,离他不过十米远。是小说司的那个姑娘,那个黑发姑娘!尽管路灯昏暗,他仍能毫不费力地认出她来。她直直地盯着他的脸,然后又装作没有看见似的继续快步向前走。有那么几秒钟,温斯顿吓得瘫软无力。过了一会儿,他才往右拐,拖着沉重的步子向前走,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此刻已走错方向。

  从这里开始到收到“我爱你”的纸条,再到第一次偷情,是全书最情节最紧张、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从这里开始作品才像小说。朱莉娅是灰暗阴冷下一缕亮色。这缕亮色温暖了温斯顿,也温暖了读者,给温斯顿带来希望,也给读者带来希望。

  四、其他

  藏身之处——朱莉娅一只手插在口袋里,另一只手拿着一片涂了果酱的面包,在房间里来回走动,不经意瞟了一眼书架,指出那张折叠桌最好该怎么修理,随后又一屁股坐在那张破扶手椅里,感受它是否舒适,接着她又绕有兴趣地仔细打量起那座古怪座钟来。她把玻璃镇纸拿到床上来,这里光线好,可以仔细端详。他把它从她的手里拿回来,一如既往地为它如雨滴般晶莹柔润的光泽着了迷。

  闭门读禁书——夏日甜蜜的空气轻吻着他的脸颊,远方不知何处隐约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屋子里,除了座钟虫鸣般的走时声,在没有别的声音。他往扶手椅里再坐进去一些,把脚搁在壁炉前的挡板上。这生活无惬意,但愿永远如此。

  最打动人的是那些坚硬中的柔软、冰冷中的温暖。这些看起来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在文中读起来却温暖得让人感动,如同寒冬里的一豆灯火,沙漠里的一抹绿色,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和平、自由下的生活是如此弥足珍贵。

  《一九八四》读后感(五):1984书评摘录

  首先介绍一下《1984》的内容:到了1984年,世界上的国家已经减少到三个。大洋国、欧亚细亚和东亚细亚,小说是从大洋国展开叙事的。这个国家的社会结构是这样的;这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位于顶端是老大哥,他是万能的,从不会错的,他从不露面,他的大幅照片户内户外却到处张贴。炯炯有神的眼睛,紧盯着臣民。老大哥的下面是以他为领袖的内层党,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二,再往下是外层党,底层是普通群众,占大约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党有三大原则:“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愚昧就是力量”。

  国家有三个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第一是“过去的改变性”——历史自然可以随意改造。第二条是“双重思想”,即同时接受两个相互矛盾的事实:一面故意撒谎骗人,一面诚心诚意地相信自己的谎言;一手遮盖客观事实,一手却紧握这个事实,等到于己有利时便拿出来使用。第三个教条,是以“新话”为精神建设的最终目标。“新语”的全部目的是缩小人类的思想范围,使人们拥有的表达思想的语言少得连思想犯罪也不可能。“新语”在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指鹿为马的服务于权力的语言体系。

  政府机关有四个部,即:富裕部、和平部、仁爱部和真理部。富裕部使人挨饿,和平部主管战争,仁爱部对群众实行严密的思想控制,而真理部负责造谣。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温斯顿就是真理部中负责篡改历史的一个小人物。他在这种劳动中对极权产生了厌恶情绪,厌恶控制,厌恶泯灭个性的监控体系;女主角朱丽娅也是外层党成员之一,出于共同的厌恶,他们相爱了。爱情挽救了他们的肉体和灵魂,成为他们反抗体制的内心动力。最后“组织”发现了他们的行为,他们双双被捕入狱,在狱中被洗脑。最后他们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出卖了爱人,心中仅存的一点人性的光辉彻底被体制的黑暗吞没。

  这是一个斗争、背信、恶魔似的残忍的世界,国家的目标是培养仇恨,打击他人,效忠老大哥。这是一个恐怖统治的社会,在这个地方,全体人民处于完全监视之下、自由与思想是城中绝迹的珍品,屈从与无意识被训练成一种全民心态。

  我不知道大家看完这本书后的感觉是怎样的。我感到一种恐惧。身上感觉冷。一个人身处恐怖的时候可能自己感觉不到,但点上灯把这种恐惧指给你看的时候,谁都不能无动于衷。《1984》就是这样一本书。持续的争夺边界的战争,国内狂热的个人崇拜、思想奴役、篡改历史、大清洗、封闭、禁欲。这林林种种,在人类的历史中持续地被再现着,苏联斯大林的大清洗,中国的文革年代,都可在其中找到栩栩如生的例子。奥威尔的绝妙之处在于把我们都知道的这层意思给形象地传达了出来。在中国的语境下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读懂这部小说。今天你是国家主席,明天你就是资产阶级总司令;今天你是某人的亲密战友,明天就是最大的野心家;今天你是苏联老大哥,明天你就是修正主义叛徒。

  《一九八四》被公认为是对一种集权统治的乌托邦社会的描绘。最广义的权力(power)也许包括那种对别人的最温和的影响力,包括知识说服人的力量、思想吸引人的力量、人格感染人的力量、艺术打动人的力量等等,福科提出过“知识一权力”的命题,谈到过知识者的权力,然而这种权力决不可与对知识及知识者的权力,对思想及思想者的权力混为一谈,不可与政治的权力,暴力的权力,强迫的权力,压制的权力混为一谈,不可因为要反对前一种权力或以反对一切权力、一切影响力的名义而就放过乃至纵容后一种权力。两者显然相当不同,不是一回事。我们现在要谈的《一九八四》中的权力也就是这后一种权力,这是一种极端膨胀的权力,这种权力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到人的思想观念。

  在这个社会中,人是没有私生活的,无论在工作场所、宿舍,还是公共场所,他都处在电幕的监视与控制之下,也就是说,他的生活永远暴露在他人的眼光之下,他永远不会感到自己是在独处,他所有的闲暇都被填满,甚至可以说除了满足生存需要的活动,他根本没有自己的闲暇,他处在各式各样的组织的控制之下,必须参加各式各样的集体活动:从社会运动到中心站的邻里活动。他在政治生活中就像一个自身不知何故被安装在此处,甚至不知道自己工作意义的部件,他们在经济生活中是被配给的,在文化生活中除了有组织的活动(歌咏、体育等)之外不可能有个人的嗜好,甚至最隐秘的性生活也同样和政治、国家紧密联系起来,被看作是对当局的一项义务,任何与众不同的行为都受到怀疑,任何反映了个人癖好的物件都可能给物主带来危险,每个人都生活在他人的眼光之下,从而他也就只能够为他人生活。权力的控制无孔不入。

  而要使这种全面的控制充分生效,就必须使这种控制深入到人心之中,通过控制人的思想、意识、感情、记忆、希望、欲求、感觉、念头来控制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和活动,在这部反面乌托邦小说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也许就是这种控制了。

  自由的思想本身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对过去的记忆和当下的经验材料,另一个条件是必须通过语言来进行。于是这一社会的控制者就有意识地、有步骤地修改和消灭过去,他们把过去塑造成他们所希望是的样子,使思想者失去了可供比较和判断的标准。在此,历史实际上被冻结了。种种历史记录被有计划地焚毁,各种各样的报刊被不断地修改,使人产生执政者永远是正确的印象,这也就是所谓“控制过去就意味着控制现在和未来”,因为过去是存在于各人的记忆和历史的记录之中的,通过焚毁和篡改历史的记录,通过抑制和消除个人的记忆,思想实际上就被切断了它最重要的一个源泉,思想河流就趋于枯竭,或者只能沿着控制者指定的渠道流淌。

  对于当下的经验和思考,控制者鼓励一种“双重的思想”,所谓双重的思想,就是在思想中同时包含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例如这样的口号:“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在自己的思想中容忍矛盾,使思想者非有意说谎,但又真的相信这种谎言,相信党所告诉他的谎言是真实的,使之成为一种诚实的自我欺骗,从而达到控制者所希望的思想定向。实施这种思想控制的根据是,现实世界是存在于意识之中的,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世界都是存在于意识之中的,除了通过人的意识,什么都不存在,所以这个社会的一个核心党员坦率地承认,对物的权力并不重要,所谓权力乃是对人的权力,而尤其是对人的思想的权力,控制了思想和意识,就能控制客观世界。控制了人的记忆,就控制了过去;控制了人现在的思考、感觉和情感,就控制了人的现在;控制了人的欲望、希望和憧憬,也就控制了人的未来。而控制人的记忆、思考和希望这三者自然是相互联系的。

  还有其他控制思想的手段,比方说通过塑造一个老大哥的个人形像来对思想者产生一种类似于韦伯所言克理斯马权威的人格魅力;通过在国内制造一个假想敌和与外国保持某种战争状态来宣泄某种可能产生的反抗情绪和敌对本能,并维持某种对控制很有必要的恐惧心理等等。但控制思想的最重要、最强有力支持仍然是毫不含糊的、赤裸裸的暴力,包括严刑拷打、苦役、处死等等。也就是说对思想的控制归根结底有赖于对身体的强制和迫害,而每个人的身体都可以说是脆弱的,会感觉到疼痛的,每个人都有其生理上最厌恶的东西,或者用萨特剧中人的话说: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副可怜的、软弱的、即使令人讨厌也很难摆脱的皮囊。

  对思想的权力是一种最彻底最极端的权力,是对个人最后一道防线的侵犯。如何保持这一防线不致受到任意的摧残?是否能为思想创造一个延伸的公共空间?哪些人将会最强烈地感觉到这种思想钳制的痛苦?保留一种思想以及表达思想的自由对个人和社会有何意义?这些都需要一些人去好好想想。思想者除了自己的思想常常一无所有,他唯一能抗拒对思想的权力的,仍然还只是思想。

  如果说奥威尔为我们指出了这种极权对每个人人性的摧残,那么我们抵御这种摧残?哈维尔给了我们答案:生活在真实中。

  我们反抗专制就应该从不说假话做起。专制者的欺骗效果是靠大家跟着他们说假话而实现的。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拒绝跟着他们说假话,他们的欺骗也就无法维持下去……我们只要努力捍卫我们沉默的权利,我们也就一定程度的体现了我们的良知和尊严。用哈维尔自己的话来说:

  “假如社会的支柱是在谎言中生活,那么在真话中生活对它必然是最根本的威胁。正因为如此,这种罪行受到的惩罚比其他任何罪行更严厉。然而,当真理的细胞逐渐渗透到充满谎言的生活的躯体之中,最终导致其土崩瓦解。”

  所以,如果想做一个真正独立的人,是要从讲真话开始的。我们是无权者,讲真话是我们唯一的权力。

  最后,我想用徐友渔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人总是又成为逆来顺受的被侮辱者的危险,也一直有不当这种人的机会。”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