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与高塔》是一本由尼尔·弗格森 Niall Ferguson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5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广场与高塔》精选点评:
●作者围绕“网络自古就有,曾多次发挥重要影响”的观点,运用大量微观例证说明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力,认为(别的书里也有类似观点)网络有七个特征,1网络中某个点的重要性和桥梁性作用一样重要,2网络强化了同质性和“回声室”效应,3网络中的弱关联会发挥大价值,4网络的结构决定信息传播效率,5网络动态弹性,6网络互相竞争和迫害,7马太效应。作者还有几个精彩论述:1等级组织源于神权(天经地义)的演化,与网络组织不互斥。2网络难以形成某种“共识”的时候,等级组织会出现并攻击网络直至“达成”共识(很熟悉是不是)3等级组织首领担心副手的小团体和篡位阴谋,源于信息获取路径可轻易更改。4十五世纪兴起的印刷术燃起了宗教改革不断推翻当权政府和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大同小异。5互联网只会服务于政府。书值得一读,写基辛格的部分很屌。
●今年开年我读过最牛逼的书。高塔指的是等级制,广场是指交流的网络。等级制也是网络的一种,是一种反随机性的网络,是有着中心枢纽的网络,纯粹的专制是横向隔绝,没有回路。在等级制中随意添加几笔联系,就能极大削弱中枢决策,所以历朝历代皇权对结党忌惮。大的帝国(秦制)寻求打散宗亲体制、朝堂派系,将个人打散原子化。信息没有回路,意味着高层不知底层信息反馈,何不食肉糜。没有中心的网络转化为等级制也是一夜之间,无核心的网络相对等级制更不容易摧毁,让我想到蛮族南侵,每次中原王朝组织抵抗的时间和专制程度高低相关。1815年至1914年的百年和平,五大国维也纳外交体系就是联合国的预演。光明会和共济会的组织原则槽点太多。后面几章没那么好,某国部分决然是删减了。
●有一定启发,缺点是总掉不相干的书袋,删20万字会更好。
●信息密度极大,中间很多史料读起来异常吃力,弗格森的观点还是一如既往地令人折服,科技与网络、等级制与分布式结构,感觉自己脑子里也渐渐建立起一些对世界组织模式的观念,有了一点小进步。
●今年读完的第一本中部头。一直以为当代社会变得扁平化、平等化是因为技术的发展,此书修正了我的看法,其实网络与等级的对峙与博弈自古就存在,技术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锡耶纳广场的高耸塔楼影子投在公共广场的意象比喻相当形象和有意思。
●从古至今的广义网络的历史,类似于中国习惯的圈子文化,如今的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网络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接入的便利性。不管传统的网络还是如今的互联网,都脱离不了一定的等级制度,也许这会一直伴随网络的存在下去吧。
●有些观点是因为其传播网络的结构特点才实现了病毒式传播……当社会网络是作为市场的补充角色出现时,原有的不平等会被强化;但当社会网络是作为市场的替代品出现时,不平等会被弱化……
●1、相互关联的系统即是网络。网络在自然界很普遍,人类社会里也是自古就有。网络科学家巴拉巴西尝试写过网络视角的历史/历史小说(《爆发》),不过这事显然还是专业历史学家来做更合适。2、这本书依然是弗格森招牌式的纪录片脚本风格,拿大量的专业研究讲历史故事。收集了许多网络科学的历史应用。3、高塔(等级制)之中有网络,广场(网络化)之内有等级。既有对立也有依存。4、一点也不喜欢弗格森的意识形态表达,但是很欣赏他的博闻多识。
《广场与高塔》读后感(一):网络与等级社会
21世纪被称为网络时代,但事实上,网络早已存在。从印刷术的诞生到网络社群爆发,在《广场与高塔》这本书中,弗格森通贯古今,以新奇的视角,为我们重铸了一个个有形的和无形的网络。从神秘的共济会、辉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复杂的萨克森—科堡—哥达邦联、举世闻名的剑桥使徒网络,到现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推特和脸书,作者以一个个引入入胜的故事,激发我们重新观察这些网络的运作及其建构的世界,重新看待我们习惯已久的世界观和它潜在的不同面貌。
在社会网络兴起、衰落、再崛起的历史中,作者用丰富的图表与数据为我们阐释了网络、聚类等不同概念,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旧权力与新社交网络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并通过对比,为读者提供有关网络演变史的另类省思。
《广场与高塔》读后感(二):高塔从来都在,广场只是高塔的附属品
历史正如现在一般崭新,而当下正如过去一般古老“看得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我们总以为技术能够改变社会结构和权力分布,殊不知他只是变相加强了原来的结构,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看似让每个人都有了发言权,但你的流量和关注度无一不受到政治经济和算法的控制。 互联网能促进民主吗?让每个人都自由表达观点会因为自我调节机制而得出更理性的答案吗?回音室现象导致的群体同质化和群体极化现象告诉我们并非如此,扎克伯格说的要让每一个人都有社会使命感,都平等而自由的交流,但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自身能力早就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网络改变的终究只是个别人,商业逻辑主导利益,政府决定策略,技术为其服务,又从何谈起真正的权力下放呢?1%的人掌握了98%的财富,1%的精英决定着人类的走向,剩下的人考虑的只是活着,对于权力自由平等这些根本不会考虑。
严格的等级制度会让得不到晋升的人崩溃,社会阶层具有一定的流通性很重要,互联网增加了这种流通性吗?极少的增加了,主播的意外走红,杨超越王菊都属于偶然现象,李佳琦薇娅也不能商业化大规模生产,所以大范围来看,网络只是让底层人民有了一个发声的地方,却不会打开通往上层的大门。想要往上走,就需要过人的头脑和超凡的努力,毕竟那些精英阶层的后代一出生拥有的网络资源可能底层人民一辈子都达不到
技术改变了政治经济和权力的形式,让众人都有了广场,但核心却依然是高塔的逻辑,这点不会变
《广场与高塔》读后感(三):网络、等级与社会演进
“围绕着你的广场,是一个为各种非正式的人类互动而建造的公共空间;而在你的上方,有一座雄伟的塔,意在象征和展示世俗的权力。”这是作者对始建于14世纪的意大利锡耶纳坎波广场的观察,也借此隐喻了本书的主题——自人类文明开始,分散的网络和集中的等级秩序之间的紧张关系就存在了,它的存在与技术状态无关,尽管技术可能会影响到谁更占优势。
作者认为,建立网络是人类的本能,对于人类进化至关重要。但网络日渐复杂,必须通过建立等级式的组织来提高自我管理的有效性。然而,等级的调整总是滞后于网络的形成,网络与等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演进的动力。这一“网络-等级”模型,可以说是作者的基本分析框架。基于此,本书以人类历史为对象,讨论人类社会如何围绕网络与等级而不断变革。
观察并分析社会网络构成,是作者的强项,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这一研究范式在作者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基辛格传》中已经十分成熟。作者用了众多社会网络的例子,以极为生动的形式将网络与等级的矛盾具体化,诸如宗教改革时期的印刷出版网络、光明会与共济会、欧洲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剑桥使徒社和间谍五人组、达沃斯的精英网络、美国的FANG和中国的BAT等,都在从不同角度说明了“网络-等级”的变化形势。
作为西方历史学者,唯物主义显然不是作者的历史观,但书中很多内容为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佐证,从另一个视角印证了社会主义兴起的必然性。书中用了相当多的篇幅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流行,认为社会主义网络是现代最大的网络之一。其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创造的新通信技术——铁路、轮船、电报和后来的电话,以及国家邮政服务和报纸,不仅建立了一个比社会主义者所能建立的网络更大的网络,还成功地将工业经济中大量涌现的各种形式的劳工组织编织在一起。推而广之,以社会主义理念在消解网络与等级的矛盾,应对社会的复杂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主义,前景可期。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社会网络的紧密程度前所未有地加强,人与人之间“六度分隔”的理论在脸书上已经下降到3.57人。在作者看来,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出发,互联网只算得上技术上的新事物,其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都能在历史上若干次新社会网络的形成与衰落中觅得端倪,特别是网络平台自身的垄断,与以往等级制的形成并无二致。
总而言之,弗格森的新著值得一读,字里行间有大量令人眼前一亮的彩蛋。
《广场与高塔》读后感(四):权力的博弈:网络视角下人类社会的历史叙事
尼尔·弗格森是英国历史学家。他的《广场与高塔——网络、阶层与全球权力竞争》一书从网络的视角来解读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可以理解为网络与等级制度两种权力网络的博弈过程。
网络社会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着的。网络由节点和节点间的连线构成。如果将人视为这样的节点,人与人的关系视为其间的连线,那么人类社会就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网络社会。在弗格森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美第奇家族的联姻使其成为佛罗伦萨的政治精英,并将国内的银行家协会推向国际舞台;欧洲征服者在殖民地建立“混文化家庭网络”以实现在当地统治地位的合法化;罗斯柴尔德家族以建立一个情报系统和通信网络的方式与政府建立联系,获得了对欧洲交易所控制权。所以,网络社会可以理解为一个权力格局,表征为繁复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不仅仅指互联网社会,它可追溯至印刷媒体的诞生所建立的广泛联系、地理大发现之后的世界联系,甚至更早的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社群关系。
广场与高塔分别代表网络社会和等级制度。在弗格森看来,网络社会和等级制度都是网络化的结构。网络分为无标度网络和随机网络。但在社会现实中,网络的节点并非随机相连,所以网络中的节点具有不同的程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和紧密中心性,这就形成了网络社会中的等级顺序。等级制度是一种特殊的网络结构。在等级制度的网络结构中,横向节点之间缺乏连接线,处于顶端的节点控制着其他节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具有最高的中介性。等级制度的这种特点保证了权力行使的高效。
弗格森指出,社会网络在15世纪印刷术传入欧洲之后到18世纪末和20世纪70年代硅谷科技革命之后的两个历史时期扮演着重要的权力角色。网络社会借助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在历史上掀起了一场场声势浩大的社会革命运动,如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在18世纪的政治革命中,书籍、小册子、报纸和手写信件形成的网络社会,广泛传播激进的政治变革思想和对皇家政权的批判,汇聚民众力量冲击等级秩序的高塔。虽然网络并非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但却是一种推动力,同化公共舆论,促进革命的成功。网络使人们处于实时互联互通的状态,网络改变着政治格局、淡化国家边界、削弱集体主义政治。
即使网络社会对等级制度造成冲击,网络社会与等级制度一直并存,只是在特定的时期各自权力的强弱相异。弗格森指出,在18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期间,等级制度确立了控制权,并在20世纪中叶开创了一个极权主义和全面战争的时代。这一时期是两次网络社会时期之间的等级制度权力的高峰时代。等级制度从来都会对网络社会产生压制。在网络社会中,同样也存在着等级结构。等级制度产生的诱因是权力行使的高效性。等级制度主导着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处于中心地位的节点控制着一切。
在弗格森的历史叙事中,网络社会与等级制度一直是处于博弈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特定的技术、文化、政治、社会等因素的促动,网络社会权力与等级秩序交相占据主导地位。弗格森《广场与高塔》一书为我们看待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权力博弈提供了新视角。
《广场与高塔》读后感(五):“广场”与“高塔”:尼尔·弗格森定义“网络"的两种隐喻
《广场与高塔》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的全新力作,全书以“社会网络”为中心,讲述了历史的飘忽不定与潮起潮落,开创了一种解读人类历史的全新范式。从古罗马到塞伯利亚,尼尔·弗格森将影响历史进程的那些关键节点进行“网络”化的剖析,并希望以此来改变读者理解历史的既有惯性,重新认识这个被“网络”所建构的人类社会。
全书的研究视角围绕着“二分法”进行,尼尔·弗格森在展现历史进程的同时,也试图为读者区分出两个较为明显的“网络”时代:一个是时间更长、人类生活被等级结构主宰的时期;另一个是新兴但颇具活力、因技术变革而产生的网络时代。全书以“广场与高塔”来命名,也实则代表着尼尔·弗格森对“网络”赋予的两种隐喻。“广场”代表着一种分散的网络,它有着相对去中心化的结构,不管是密集的族群还是微弱的联系都能通过它们相连,它们能适应环境并自我进化,并具备强大的创新性,能够很容易产生新事物。而“高塔”则是一种具有等级秩序的网络,这种网络首先从最顶端的节点开始,始终向下添加节点,绝不横向连接节点,由此具有特殊的属性:权力集中在顶层的首领、国王或者帝王手中;相反,个人的关系网络却非常小。但这样的“网络”却可以更加集中地去完成一个目标、维持远距离的网络联系。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自人类文明起始,分散的网络和集中的等级秩序之间的紧张关系就存在了。然而,“网络”从来不是静止的,却是动态的,“网络”可以产生新的“网络”,“网络”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一个看起来随机的网络可能会以惊人的速度进化成等级网络,相应地,当一个等级网络的结构存在僵化时,也同样可以被一种惊人的速度所推翻,我们永远无法预知它们下一次出现新结构、新模式、新属性的“阶段性转变”是在什么时候。但当世界的主要秩序属于等级制度时,你只能通过一个垂直机构中(如国家、企业等)一级一级的等级阶梯来获取属于你的最大权力;而当网络系统取得优势时,你就能够在一个或多个水平组织的社交团体中获取权力。人类部落、宗族、君主专制国家、宗教、学术机构、跨国公司……便是由这些“网络”演变出实在体,人类的历史长河便是在“广场”网络与“高塔”网路的相互作用中奔腾流淌着。
即便是在当下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也同样存在“广场”与“高塔”的二分逻辑,得益于技术的变革和全球一体化的综合,整个世界变得更加“扁平”,但仍旧阻挡不了网路社会在某种程度上的“分裂”。尽管互联网见证了一个自由民主新时代的到来,所有网民也被技术赋予了向权威表达真理的权利,但正如我们所见,互联网起源于军事工业综合体,在利用社会网络的潜力为政府服务时,国家安全总是优先于公民的权利。此外,通过寡头垄断联结下的巨大网络却依然是等级化的,他们扰乱商业、扰乱政治、扰乱公民隐私,所谓的网络空间人人平等一直以来都只是一种乌托邦幻想而已。
采用二分法的视角看待“网络”,不仅是一种对人类历史全新阐释,也透露着作者的批判性审思,正如尼尔·弗格森在序言中所说,他本身是一个不喜欢“等级森严”的人,也是基于此,他才不认同卡明斯等学者主张的“未来的网络会更趋于真实的自然网络,自然产生新的特征,拥有自我组织的能力,并且没有中心的安排或者协调,而是依赖与随机性”的说法。尖锐地指出隐藏在表面“自然网络”下的暗流,告诉读者“权力”任何时刻都不是一个美妙的东西,无论在过去等级结构主宰的时期,还是在当下技术变革的互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