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书》是一本由[美] 保罗·奥斯特著作,理想国丨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页数:2018-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幻影书》精选点评:
●三星半,整本书都很好读,非常好读,连贯流畅,特别是对于刚刚被《白鲸》折磨过的我来说,要是时间允许我怕是一下就把它读完了。 但是说真的,将海克特的故事放在齐默身上一点也不会违和的。所有人看起来都像是作者的一部分再加上一点作者期望成为的一部分,可是显然作者人格不够丰富,所以那些人看起来都像是一个人 另:海克特在大众眼中的消失看起来完全像是上天给他的一个机会,也可以说是一场折磨
●开始时我以为是作者要给一个演员写书作的序,后来是影片的评论,再往后读,竟然是一部小说。演员海克特因抛弃情人另娶他人造成命案,逃亡过程当过女死者家雇工,做过性表演者,救了后来老婆一命,开荒新墨西哥。死后他老婆把所有付之火堆。但阿尔玛是否留下拷贝,仅存的一线希望,让我活下去。
●花了40多块钱买了kindle不到两天就把它看完了。简直精彩到不想放下。但是看完之后我的内心充满疑问,因为我一直期待的反转到最后却没有发生。我总觉得全书作者一直在暗示,海克特,以及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不过是“我”收到妻子儿子死后刺激而产生的一系列的illusion,而非真实存在的。但看到最后,并没有这种反转,这一切荒谬的故事反而是现实。写的真的太精妙了,会讲故事的人真的是最有魅力的人。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豆瓣No.300
●世界就是个每天都要更新的幻影。 如果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但没有人听到它倒下,那么它到底算不算发出了声响呢?如果有人拍了一部电影但没有人看过,那么这部电影算不算存在呢。 虽然确实不赖,但我这里实在打不出9.0的分,精彩部分可能只有其中100页,其他部分实在絮叨,欣赏无能。
●嗯……就像听到了一首歌对应上无以名状的情绪
●当看到戴维和海克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坐在火车上的我终于泪流满面。“你让我笑了” ,这句话却让我哭了。接近尾声时就越感觉到结局是悲伤的,但当看到真正的结局时,除了悲伤之外,还有一丝戴维在屏幕里第一次看到海克特时候的窃喜或者是释然。
●保罗奥斯特的叙述总是一层又一层,重叠又相互对应,齐默与海克特,布莉姬与阿尔玛,奇异的巧合,或者说是在向我们展示命运
●多层叙事与多重投射处理得非常好,一度以为小说又陷入迷宫小说所惯有的“故弄玄虚,不知所云,不了了之”的无聊通病,但最后一章作者顽强地把故事又拗回来了,很见功力。作中作虽然很不错,但稍显冗长。唯独就是太像是为了文学研究而专门创作的小说了。
《幻影书》读后感(一):读后感
第一次读陌生作家的书,往往感到缺乏头绪,不得其门而入,不懂他的喜好,他偏爱使用的语言,他着迷的故事,谈话的主题。像在下雨天闯进路过的花园,讪笑着借主人的屋檐歇脚,彼此说两句不咸不淡的客套,冷场是绝大部分的主调。
第二本、第三本就亲切多了,顶着噼里啪啦的雨点熟门熟路在门廊下坐倒,脱下靴子倒出泥水,还能从主人家接过一杯热腾腾的饮料。《幻影书》就给我这样的感觉。
其实早就遇到过,大学的图书馆,从书架上不止一次拿起又放下,薄薄的一册看来十分好读,那时候不知道保罗奥斯特是谁,翻开(按情理推测应该翻开看过)几页不感兴趣,最终没有借阅。
这回看得很快。比《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快很多,兴致勃勃在读,没有往常看严肃文学时经常涌出的“我需要休息一下”的感受。
不清楚是对保罗·奥斯特的叙事口吻变得稍微有些熟悉,还是这本书更贴合我现在的生活,仿佛找到了共鸣的切口,一切都显得流畅自然。
我说不出的喜爱这个故事,好像看到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被出于赎罪的心决意隐藏,世间只有你一个人误打误撞得悉真相。你守着耸人听闻的秘密,一位半途失陷的天才的人生,直到死后才吐露这个无人知晓的故事。
无从查证的真相,失落的艺术和心血,时间的齿轮碾磨过躯壳,只要稍微想一想,影射到现实里有一位作家差点默默无闻,世人将没有幸运知道他的存在,阅读到他的作品,不能不感到迟滞的震怖。
有些人终其一生寂寂无名,这是仅属于他们自个儿的不幸。还有一些人,如果我们不能知道他的名字,不能知道他的故事,无论是他写下的还是他经历的故事,那是我们的不幸。
《幻影书》读后感(二):虎头蛇尾的故事
这本书是今天一口气读完的。说他虎头蛇尾,可能也有些自己的原因。因为今天是新年第一天,睡得有点晚,起来的时候都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吃了饭看着桌子上新买的这些书,打开了豆瓣,因为都是这一个作者的,看豆瓣只是想找一下先看那一本。幻影书这本评论更高,就看他了。我在看书和吃东西上的选择是完全相反的,看书我总想先看最好的,而吃饭我常常把最好的就在最后吃。钱钟书老先生的话可能在我这分裂了。
先说说总体印象,前面抓人眼球。后面一是我自己有事情要出门。看的没那么耐心了,二是技巧重复有一部分写电影的拉的速度快了。但是感觉也没有前面那么吸引人了。不然我不会提速那么多。
故事套故事好像是外国朋友比较喜欢的写作手法。也不能这么说,毕竟除了中国对我来说都是外国,或者说欧美准确些。写到突然想起来亚洲我好像也没看过啥,除了日本看的多点。初中看过几本韩国青春小说。读过印度泰戈尔的两本书。其他的好像都知之甚少。连港澳台的都读的少,我读小说类型化太明显了,除了名著,可能大部分都是推理小说。盗墓小说基本上都可以放到推理冒险那一类。其他的少的可怜。岛上书店,圣殿春秋那几本,数的过来。
这次买了保老爷子这一套书可能是个突破。因为我总觉得读书都是要读有用的。比如说人物传记,名著,学术类的。总觉得买小说回来好像是买的闲书。好多闲书我不是读的电子书就是去书店站着读完的。
说回来这本书,我到现在都闹不明白,为啥这么吸引我读下去。人名也不好记,我还是和以前一样。人名感觉有点乱,捋着走。故事情节也没啥太大的冲突。虽然都号称拿起来放不下,但是这本书明显我觉得比圣殿春秋世界的凛冬抓人。啥原因呢,写的那个假电影故事和当众表演都还好。虽然整体画面感很强,但是我确实不知道为啥吸引我。
这么多年没写读书笔记了,今天又碎叨两句,坐地铁手打一下。
2019,让改变发生。
《幻影书》读后感(三):海克特•曼的电影作品
先列一下他的12部被阿尔玛寄到世界6个地方的影片名称及其扮演的角色。
罗彻斯特馆
《赛马俱乐部》扮演侍者
《包打听》扮演私家侦探
纽约
《丑闻》
《乡村周末》扮演司机
华盛顿
《银行出纳奇遇记》扮演银行职员
《兼得或落空》有剧本
太平洋电影档案馆
《探戈之乱》最狂野,最令人兴奋的作品之一;扮演舞蹈教师
《家园》最精致的那一类;成了家
伦敦
《西部牛仔》扮演旅行魔术师
《隐形人》有剧本;成了家
巴黎
《跳娃娃》扮演上门推销员
《道具师》
最后一部是齐默教授看过的《马丁•弗罗斯特的内心生活》,有剧本。
在作者的带领下,跟着海科特一起经历了他奇特的一生,书中描述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才他继续活下去,然而也许换做是其他人亦或是我自己,可能这些经历早已远远抵消了对死亡的恐惧。
其实,不是很理解芙芮达最后要销毁海克特存在于世的种种痕迹的动机和原因。他作为海克特的妻子,并且是在得知了海克特对之前所有经历坦诚相告的前期下同意的结婚,最后却选择要抹灭掉一个人在世上的存在。也许是不想让他们在死后依然在世界上掀起一阵轩然大波?可是自己都已经不在于世了,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了。还是说,虽然海克特已经不再了,她怕自己最后的晚年生活受到打扰?可是她已经拥有那么大的一笔财富,想要隐居于世岂不是易事一桩。
不管怎么说,这是今年目前读过的最精彩的小说,没有之一,不得不说译者的功力深厚,阅读起来相当顺畅,有些段落在看完说唱节目后甚至都让我读出了flow的感觉。
《幻影书》读后感(四):读书|2002.保罗·奥斯特《幻影书》
真的。在眼前的这一幕幕的影像,是真的吗?还是真实的现实还是现实的幻影。合上书本的那刻,不禁自的在心里不断的嘀咕:她是她吗?在六十多年后的十几年后在咖啡馆里落座在端住两杯咖啡的咖啡桌旁的椅子里的她。是她吗?
一个老套的故事。一个极其老旧的电影模式。一个男主人公。一个“死了六十年”或许还要更多的大活人是故事里的故事的男主人。没有普通的极其常见的那种冒号双引号的对话模式,却是在对话的模式里诉说着电影的主人的故事。又像是一部电影的旁白。将这个幻影的轮廓清晰化的同时又模糊,模糊的轮廓里却清晰的呈现现实里的风景和人物那看不到摸不着的性格。更像是一台摄像机。用极其慢的慢镜头,捕捉了跨度有半个世纪的电影画面。
流畅的话语缓缓的诉说着无声电影里说的一切关于美的,关于快乐的,关于幸福的那些独个的音符在无可救赎不断沦陷进深渊里那乌漆墨黑伸手不见五指的恐惧和不断以乘法累积相惩罚的自责所奏响的音乐后不可自知的因素抛到伸手可及的距离之内如同救命稻草般在脸上绽放的笑容。两个男人,都获救了。
对了,壁炉里烧毁一本书的故事:一页一页的文章下一个一个的文字间一个一个的标点符号,都是故事讲述的那个故事男主人编排的那个故事的男主人公写的故事里的女主人公赖以生存的必然性的故事,虚幻的太过真实。却又真实的回到故事讲述的后半部分。
幻影,是真的吗?---“疯子”。一个个的,都疯了。
是幻影。却又真实的身边一个个的显身。包括时间。和地点。和那个时间下的那一片经济刮起的一幅幅素描。如同海克特·斯贝林的夫人芙芮达·斯贝林信手拈来的对泰德午睡时的手笔---有神。
《幻影书》读后感(五):好奇濒临死亡的感觉,读它。^^
《幻影书》作者:保罗·奥斯特/译者:孔亚雷/2020-2-28日读完 加上译者的自述,总计371页,没想到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读完了。可见剧情的吸引着实抓住了我的眼球,不愿撒手。阅读期间不止一次的勾起了我热爱八卦的心,上网查看书中提到的这个主角,喜剧天才演员海克特·曼,是否真实存在?结果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现实是从十九世纪末默片横空出世,直至衰亡的每一部喜剧默片编年册里都找不到一个叫海克特·曼的人,连他的一个影子或脚印都未曾出现过。 海克特·曼是作者奥斯特创造出来的。他不仅创造了这样一个人物,也创造了这个人主演的十几部电影,更创造了这个人传奇的一生。在读这本书的整个过程中,我不断在感叹,打个最直观最简单的比喻就是,它好似一个俄罗斯套娃,打开一个,里面总藏着另一个。但这部书又不像俄罗斯套娃那般简单,下一个也许是另一个全新的世界,绝不是你能提前想象或推测到的复制性结构。 喜欢读小说之后,变得越来越拘泥于细节,因为你会发现,每一个文字都可以牵引着想象力的触角,延伸至你的记忆轨道里,触摸着和你近似或重叠的记忆碎片,加深着或者篡改着。 作者以第一人称记录下了这本书,而第一人称的“他”,并不是海克特·曼,而是用在了失去妻儿的中年文学教授-齐默身上。从打开封皮的那一刻,悲情阴郁以及夹杂着厌世丧气的味道就扑面而来。齐默,一个坠落至人生最低点的美国白人中产阶级,这样的人设可以成为很多悲情人物的底色,这本书也不例外。既然基调已定,那齐默的发展就构成了我最初的好奇心,《奇葩说》上邱晨曾说的一句话,曾让我醍醐灌顶,她说所有的观众都喜欢看 “成长的故事”,这五个字不知道是多少经典电影的内核,其实人们就是想看那道神奇的“上升抛物线”。这本书也一样,只不过,齐默的低谷翻越是在寻找一个叫海克特·曼的人的过程中展开的,齐默选择海克特的原因很简单,他是让齐默在沉滞人生里唯一还能让他笑的人。“笑”,这个行为,惊吓到了被苦闷封藏的齐默,大胆而明确地告诉了他,其实他还活着,还不只是一个行尸走肉。仅此一个简单的理由,让齐默走上了去“寻找海克特·曼”的漫长之路,联想到自己,在我曾痛苦的一段时光里,去分散注意力的不只是和泪水一样涩口的酒精,还有一个符合成长需求的人物角色,然后我去找出了所有他出演的电影通宵看个边,反复了数日。这样的行为,这样顺畅的逻辑,也被齐默使用了一番,但是齐默更极致,他不仅去全球网罗海克特·曼的作品观看研究,竟还花了九个月的时间著成了一本名为《海克特·曼的默片世界》的书籍。这个让他笑的人,他还之了最真诚的尊敬。 就是这样一本“意外”传记的诞生,让齐默和海克特有了更深刻的交会...... 读完之后,意犹未尽。当然人的故事里免不了情愫的激荡去给省略号的间隙滴入几滴兴奋。强烈推荐《幻影书》,而且特别适合那些好奇濒临死亡瞬间是怎样体验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