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谈米开朗基罗》是一本由蒋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蒋勋谈米开朗基罗》精选点评:
●这一本的序言写得非常感人,且充满了哲思。如果这一整本都能像序言就好了,可惜没做到。不过还是感谢蒋勋老师在这本书里一些浪漫化的思想,有一定的启发。我不愿意一味否定个人化的历史解读,还是希望自己可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一件事总是有好处的。
●清晰,简要。简单介绍,加以作者对不同作品的理解,便于路人阅读。但感觉仍可深挖部分作品内容。其中对《创世纪》描述相对详细。-浅读第一遍之感
●草草翻完图
●看完了才知道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都是gay,不同的是,达芬奇与同性有过性的接触,而米氏却追求性灵纯粹圣洁的柏拉图式爱恋。相对而言,达芬奇优雅礼貌,米氏粗鲁无礼。达芬奇创造了女性柔美的极致,米开朗基罗则创造了阳刚之美的极致。他们既是对手也是知己。
●其实我还挺好奇为什么谈米开朗基罗不用大卫的头像做封面,哈哈,也许是因为大卫的认知度太高了?读完后,真的是对米开朗基罗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他的固执,他的坚持,他的特立独行,遗世而独立。
●对作品有一定的分析,仿佛上了一堂震撼的只关于“美”的课。“我害怕自己衰老了,老到不会为‘美’落泪”。比一般传记好看,印刷质量不错。已在pyq疯狂安利。
●2018年第63本。如此详实清晰地介绍了《创世纪》与《最后的审判》,内容含金量非常高。可惜两次因时间太紧都无缘去到西斯廷礼拜堂,不过这也会是我一定要去实现的渴望。至于《哀悼基督》,圣彼得大教堂一进门右手侧,仿佛有光芒万丈,我绝对忘不了面对时的震撼,如些的安静与哀伤。Btw,突然感觉这里的基督为啥如此神似“我不是药神”里的王传君。。。
●不想当画家的建筑师不是好雕刻家,便是他的生平,可他其实还是个诗人。所以后来罗曼罗兰在他的三巨人传之一《米开朗琪罗传》中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其余见长评。
●梳理米氏作品,里面蒋勋的主观感受比较多。
●没有去过意大利,但是也被这么美的艺术震撼落泪。通俗易懂是蒋勋系列书的优点。
《蒋勋谈米开朗基罗》读后感(一):做自己苦难中的巨人 存放自己所爱的一切
身边些许好友,讨论现今文学时总会脱口而出蒋勋的名字,每每他们高谈阔论,我总是因为自己对美学的一无所知而感觉到羞愧,缺乏审美能力是很要命的,临时抱佛脚也是行不通的道法,没有强大的美学知识积累甚至连摸一摸书皮都需要鼓足个勇气,好吧,承认是下了很大决心。想买这一本蒋勋的苦难中的巨人,初时只是想了解下米开朗基罗的艺术造诣,提高自己在好友里的融合度,只是没想到,它却成为我最为苦难境地的救命稻草。 蒋勋在书中解读,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在不同时期融入了自己不同的哲学观念,即使同一个主题,同一段背景,作品上折射的也是不同的影像。感受最深的,便是他的《哀悼基督》,年轻的米开朗基罗,雕刻受难的耶稣,也是年轻的形态,线条优美的身姿,对死亡超脱的直视,极具美好年华的美感,那时的米开朗基罗,对死亡也是无畏的吧,谁在二十几岁时讨论死亡都会是轻描淡写的凛然,没有太多的牵挂和长久的留恋,也会无法想象自己至亲的人会极度哀伤,如面目清秀的圣母,还是貌美的模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也有了不同的感悟,后期哀悼基督的作品,圣母悲伤的基调越来越明显,作者对生命,对死亡的理解也越来越不同,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厚重,也无法去抗衡死亡的力量,即使是神,也不例外,每一个存在都会是一种生命的终结,无法改变,无法扭转,而对生命的顺从,对死亡的敬畏,才会让自己得到解脱吧。 解脱固然看起来是一种轻松的选择,可是这个过程却充满了痛苦,也会被反复质疑和认证。 近几日因父亲的病症,往来于医院,思想也揪着死亡不放,总会想不开为什么生命会如此脆弱,短暂,人生的意义又会在哪里,为什么生命中总是苦难多过于欢乐,人的使命是什么,在时间的推动中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如同米开朗基罗在最后生命里完成的那些未完成的作品一样,面目模糊,动作扭曲而挣扎,因此也能直视他当时的思想历程。合上书页,深深呼吸,泪痕在暖黄色的灯光下不会特别明显,恍惚的阴影中,隐约见到一身疲惫的米开朗基罗,放下手中的工具,抖掉衣袖上的石粉,淡淡微笑着,仿佛是在说,即使现在会走不出,也总会逼迫着自己去面对的,因为,神赋予了你一种超凡的能力,便是要你做自己苦难中的巨人,去撑起自己的那片天地,去存放自己所爱的一切。
《蒋勋谈米开朗基罗》读后感(二):哦,这崇高壮美的生命
用“苦难中的巨人”来命名这本蒋勋谈米开朗基罗的图书无疑是妥帖合宜的,这位与达芬奇、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大师,一生都在孤独和呐喊中度过。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里曾对这位文艺巨匠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尤其是他天才般艺术才能的奔涌、激情,及对生命的毫无保留的讴歌,令人叹为观止。
而新入手的这本《蒋勋谈米开朗基罗:苦难中的巨人》,透过蒋勋老师流畅动人的解说,结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让我们对米开朗基罗作品的了解更加直观深入。本书涵盖了米开朗基罗的经典作品——《创世纪》《大卫》《哀悼基督》《囚》《摩西》等,囊括其重要的艺术类别——浮雕、湿壁画、蛋彩画、建筑、素描,甚至其创作的诗歌也穿插其中,令读者既能快速领略大师魅力,又能针对某个作品细细品味。这种艺术鉴赏类的书籍,对于引领普通读者艺术入门、提高美育修养真是大有助益。
米开朗琪罗的创作气势磅礴,宏大壮美,他17岁完成《战斗》,23岁创作第一件《哀悼基督》,29岁完成《大卫》,37岁完成《创世纪》,48岁完成四件《囚》,66岁完成《最后的审判》,晚年设计圣彼得大教堂,89岁去世前两三天还在雕刻最后的《哀悼基督》,终生未娶,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艺术,奉献给了他所讴歌的造物主和所颂赞的人类。
米开朗基罗作品根植于两希文明——希伯来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尤其是《圣经》题材,更是其作品的主要来源。蒋勋老师的解读则主要从对美的不懈追求和对生命的礼赞角度,阐述其对米开朗基罗作品的理解。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不同,但如果经由这本书,我们可以回到艺术作品本身,回到艺术作品的来源本身,那么也许能够探究到作品更深的寓意,也更能接近艺术家的思想。
很久没看到设计如此精美用心的书籍了,拿在手中绝对是个惊喜。这样的书,本身就像一件艺术品,可供把玩,可供欣赏,可供收藏。锁线露脊装订,独特的腰封设计,精心编排的版式,尤其是遍布全书的多幅高质高清图片,配上蒋勋老师娓娓道来的解说,有种身临其境之感。
《蒋勋谈米开朗基罗》读后感(三):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第一次听到米开朗琪罗的名字大约还是自己小时候看动画片吧,仅仅是听到罢了。再之后就是初中历史课本,文艺复兴运动,我们熟知的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和达芬奇、拉斐尔齐名,也仅仅是知道罢了。蒋勋先生出了一套艺术美学作品书籍,其中一本就是讲米开朗琪罗《苦难中的巨人》,阅读完本书,我才知道这是我对这位伟大艺术家了解的一个开始。
苦难中的巨人,巨人形容米开朗琪罗一生的艺术成就之丰,作品影响之深,历史地位之高;苦难,也象征着米开朗琪罗一生颠沛、从未间断的呕心创作。从米开朗琪罗17岁第一件雕塑作品《战斗》开始,一直到89岁临终时都从未让自己得到片刻的歇息,整整72年的光阴,他太累了。也许我们也要感谢上帝让这样一位苦难的巨人创作生命得以延续如此之长,留下了荣耀身后500年甚至将永远荣耀下去的雕塑、壁画、建筑巨作等。
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琪罗集绘画、雕塑、建筑、哲学、诗人于一体。蒋勋透过米开朗琪罗的雕塑、绘画、建筑等作品,讲述了他不朽的一生。笔走在米开朗琪罗的经历生平时间线上,让我们清晰的看到米开朗琪罗自身人文素养的积淀、作品风格的演变,给读者展现出一位具象的巨人。
米开朗琪罗是幸运的,在其青少年时代得到了佛罗伦撒执政官洛伦佐的青睐,得以有研究阅读古神话、史诗、古典建筑与古典雕塑的机会,给自己打下了深厚的人文和美学的基础。人文的积淀、哲学的理念,也让米开朗琪罗的雕塑风格上有着厚重多变的特质。从强烈突出人体肌肉力度、肌肉变化的《战斗》到细腻柔和的《阶梯圣母》,从 注重修饰细节的《大卫》到着重体现石刻本身力量的所谓“未完成”的《圣马太》、《囚》系列等, 从肉体解放到心灵升华,从形式上的创作到记录生命的过程,这样挑战极限的持续动力贯穿米开朗琪罗的一生,他最终站在了历史的顶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对于米开朗琪罗一生的评价,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当我们屏息站在《摩西》《哀悼基督》前,当你仰望西斯廷礼拜堂看着《创世纪》《最后的审判》,当你置身圣彼得大教堂,卡比托利欧广场,希望我们可以变换肺中呼吸、血管中的血流,感受永恒,再回到生活里,心中充满战斗的勇气。
“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风雨吹荡它,云翳包围它,但人们在那里呼吸时,比别处更自由更有力。纯洁的大气可以洗涤心灵的秽浊……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蒋勋谈米开朗基罗》读后感(四):他的一生,都在艺术中挣扎
在图书馆新书架偶遇《苦难中的巨人》,便借回了家翻阅。不得不说,蒋勋如今的书是字又大,书又贵,内容也一般,不适合购买,有兴趣的翻阅即可。
在初进入一个全新领域时,比如艺术比如经济,最好先整体了解一下概况,阅读这个领域中概括总结性书籍,重点了解最经典的几位大师,比如开山鼻祖和集大成者,建立知识树的粗略框架,再通过泛读慢慢填充细节,不断类比串联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否则全是零碎的知识点,很容易遗忘。艺术的殿堂资料书籍作品浩如烟海,数得出姓名的艺术家多达2万多位,而需要着重了解的也不过200多名。
我去年刚刚开始看艺术方面的书,先按照时间线梳理了一下框架。从佛罗伦萨文艺复兴,威尼斯文艺复兴,北方文艺复兴,矫饰主义,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法国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到如今的现代主义。而当中最感兴趣的便是文艺复兴,以及美第奇家族(甲骨文收了一本相关书籍准备后面看)。
米开朗琪罗,另译作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三杰之一,雕塑家,画家,建筑家,诗人,其中以雕塑成就最高,留下了大量巅峰级的作品。他在多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活到89岁,其中70多年创作艺术,一工作起来就不吃不睡,很是好奇他的养生秘诀了。有句话说,流水的教皇,铁打的米开朗基罗,他一生曾服务过七位教皇。米开朗琪罗少年成名天下知,因为才华超群很早受到美第奇家族的栽培,美第奇家族第三代掌门人洛伦佐格外重视和爱护,甚至让他和自己的孩子同吃同住。美第奇家族的古典学院,促成了五百年来欧洲人文思想的萌芽与觉醒。他被特准进入其中,与当代一流学者接触,打下了厚实的人文与美学基础。
大理石雕刻,是雕塑艺术中最难的一种形式,只能做减法,不能做加法,稍不注意,便会前功尽弃。《大卫》便是另一位雕刻家失败后的废弃材料,而他看过一眼便觉得,石头中有大卫。对米开朗琪罗来说,雕刻,是将已经存在的雕塑形象从一块石头中解放出来。好的雕塑,是从山上滚下,该坏的部分都坏了。因自小环境影响,米氏喜欢希腊神话,喜欢旧约,喜欢善恶共存的人性。他的作品,有无尽的张力,充满着他对肉体与灵魂,存在与消亡的思考。你可以从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感知到他在艺术中挣扎的一生。
人生的最后,他在住所留下了四件未完成的雕塑,被后人命名为《青年》、《巨人》、《苏醒》与《负重》。它们陪伴了米氏数十年,可为什么历时这么多年都没有完成呢?有种可能是,在他的眼里是完成时,可在大众眼中是未完成,艺术家的想法从来都是领先当代数百年的。或许是为了给观者留下作品的环境,或者是让雕刻成为时间的延续,而不再是结果。他不断地对自己革命,像一些晚年的大师:多纳泰罗“丑的美”,提香“黑暗的光明”,贝多芬“难听的好听”。他们的一生,都是在与自我做斗争。
创世纪他的成名,不仅因为雕塑成就《大卫》《哀悼基督》,还来自成就了他画家之名的西斯廷天顶画《创世纪》。《创》是艺术史十大名画之一,堪称史诗的惊世之作。西斯廷天顶画之初,米氏本只想草草了事,但后来他醒悟到自己不应该这样对待艺术,这样对待他的信仰,于是在快完成的时候全部推翻重来,才有了如今的传世之画。不知道电影《E.T》中触碰指尖的动作,是不是参考了《创世纪》中亚当的原型。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创世纪》《末日的审判》是两个分水岭,代表着他思想的转折与成熟。他曾与达芬奇展开一场世纪之战,虽中途二人各自中断,但或许他们内心早有答案,这场战役也造就了拉斐尔,文艺复兴的画圣。这场对战最神奇的一点是,两名画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专攻画画的画家,他们一个沉迷雕刻,一个醉心于科学,于他们而言,画画只是雕刻与科学的基本功而已。这可真真是气人。
若说米开朗琪罗天才,似乎还不够,除了雕刻,画家,他还是建筑师。他以雕刻入画,改写了绘画史;他用雕刻的造型观念涉足建筑,又影响了之后的巴洛克建筑。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美第奇家族建筑、卡比托利欧广场、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设计,结合空间建筑和雕刻,都在建筑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纪念建筑。
不想当画家的建筑师不是好雕刻家,便是他的生平,可他其实还是个诗人。所以后来罗曼罗兰在他的三巨人传之一《米开朗琪罗传》中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蒋勋谈米开朗基罗》读后感(五):为美落泪
大约在一九七三年,为了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我第一次去了意大利。 从巴黎出发,一路搭便车,经过阿尔卑斯山,第一站就到了米兰。 身上只有两件换洗的T 恤,一条牛仔裤,投宿在青年民宿,有时候青年民宿也客满,就睡教堂或火车站。
随身比较重要的东西是一本笔记。 在巴黎翻了很多书,对意大利文艺复兴史料的了解有一个基础。因此,我刻意不带书,搭便车,四处为家的流浪,也不适合带太多书。 我因此有机会完全直接面对一件作品,没有史料,没有评论,没有考证。 作品直接在你面前,“美”这么具体,这么真实。
载我到米兰的意大利人住威尼斯,邀我一同去威尼斯,我坚持要到米兰。 到米兰已经是夜里十点,他把我放在高速公路边,指着一大片灯火辉煌的城市说:“那就是米兰。” 我背起背包,走下高速公路,一路吹着口哨。 遇到一个南斯拉夫的工人,也在找青年流浪之家,就相约一起找路。他问我:“为什么来米兰? ” 我说:“看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他看着我,好像我说的是神话。
第二天早晨我就站在《最后的晚餐》的壁画前面。教堂很暗,看不太清楚,又有很多鹰架,有人攀爬在架子上,用一些仪器测试,有时候照明的灯亮起来,一块墙壁忽然色彩夺目起来,好像五百年前的魂魄忽然复活了。 一个鹰架上的中年女人走下来,坐在鹰架最下一层,倒了咖啡,缓缓品尝。安静的教堂里没有人,她看到我,我正做笔记,她问:“这是中文?”我说:“是!” “很美丽的文字!”她说。 她是挪威人,从大学退休了,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聘请,参与《最后的晚餐》的修复工作。 “我只负责一小部分,”她指着鹰架上端的一块墙壁,是刚才照明灯照着,忽然灿烂起来的那一公尺见方的区域。 “真美,不是吗?”她好像在独白,回头看着那笼罩在灰暗中其实看不清楚的一大片墙壁。
我的笔记上写的常常是这些故事,严肃的艺术史家大概不屑一顾的。 米兰的史佛萨古堡有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件《哀悼基督》,他在临终前几日还在雕刻的作品。两个人体紧紧依靠在一起,好像受了很多苦,忽然解脱了,依靠着一起飞去。 古堡里没有人,我独自坐在《哀悼基督》前,想到米开朗基罗一些美丽的诗句,歌颂死亡,觉得死亡这么安静,像辽阔的大海。
我好像听到声音,铁的凿刀敲打在岩石上的声音,石片碎裂的声音,一个男人喘息的声音…… 作品像在呼吸,你不站在它面前,不知道它是会呼吸的。 史料与考证不会告诉我们,“美”是一种呼吸。 我一直记得那么真实的作品呼吸的声音。
三十年后,那呼吸的声音还在,更清晰,也更具体。 “美”不是知识,“美”是一种存在的真实。 我到了佛罗伦萨,在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每一日擦肩而过的窄小街道,仿佛听到他们孤独的脚步渐行渐远。 我去了美术学院,看到许多游客拥挤在俊美非凡的《大卫》四周,我想避开人潮,就独自坐在一角,凝视米开朗基罗中年以后四件命名为《囚》的作品。 那呼吸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粗重的、压抑的,努力存活在剧痛与狂喜中的呼吸的声音。 看过多少次图片都没有的感觉,剎那之间,那呼吸的声音使你震动起来。 我流泪了吗? 一个老年人,忽然递过手帕,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跟我说:“我二十五岁的时候,也在这里哭过!”
我的笔记里也许记了一些无足轻重的事,像一个陌生老人回忆起二十五岁的泪痕。 三十多年后动手写米开朗基罗,有许多笔记里的片段浮现出来。我害怕自己衰老了,老到不会为“美”落泪。 一再重复去意大利,觉得好多角落都有自己年轻时遗落在那里的记忆,特别是关于米开朗基罗的记忆。 只是我没有想到,三十年后我会把笔记里的点点滴滴一一书写下来。 要谢谢怡蓁,不是她的鼓励,也许这本书不会这么快出现。 也谢谢大哥蒋震、大姐蒋安,以及我的弟弟、妹妹一家人,他们使我在温哥华有安静的环境整理这本书。
二〇〇六年八月二十八日飞台北途中 蒋勋